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澜沧古茶有限公司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3:21:53 体裁作文
澜沧古茶有限公司体裁作文

篇一:2012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

2012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

【刊登了本文的主要媒体】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和讯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东南网等众多国内著名网络媒体。

记者获悉,2012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榜单14日在广州揭晓。这是中国普洱茶行业第一次诞生此类排名。

2012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按得分高低排名,前十名分别是大益、七彩云南、合和昌、澜沧古茶、龙润、中茶、龙生、下关、陈升号、老同志。

除了排名以外,发布机构魔豆品牌实验室所公布的两组数据较为引人注目。2012年关于普洱茶品牌的媒体报道总量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1.5倍之多,普洱茶的媒体曝光率大幅提升;另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与2011年相比,前十名名单和排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业界解读为市场品牌新格局正在形成。该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洱茶日益普及的大势,显示出茶企品牌化进程开始迈入了新阶段。

澜沧古茶有限公司

据介绍,最受媒体关注的普洱茶品牌排名源于魔豆品牌实验室品牌监测数据库,该库收

录了在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50家普洱茶品牌。2012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榜单是采用科学的监测技术,在海量的媒体报道中,经过采集、统计、计算,最后人工确认而成,榜单和排序完全依据客观数据。数据抓取来源于主要搜索引擎认可的主流报纸、杂志、网站,并按照媒体的影响力大小进行权重分级。

---------------------------------------------------------------------------

评选来源:

品牌专业研究机构·魔豆品牌实验室

----------------------------------------------------------------------------

中国普洱茶网转载,并补充了该十家品牌的介绍:

2012年媒体关注度最高的十大普洱茶品牌之一【大益】

大益普洱茶是普洱茶中著名企业——云南大益茶业集团生产的知名品牌,是普洱茶标杆和经典代表,在注册成立近20年的历史中,大益品牌为企业赢得众多荣誉和奖项,拥有众多忠实茶友。其中大益7572被誉为评判普洱熟茶的标杆,大益7542被誉为评判普洱生茶

的标杆。同时2012年出了龙印、龙腾盛世等经典产品。

2012年媒体关注度最高的十大普洱茶品牌之二【七彩云南】

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云南省生态资源优势全力发展云南茶产业,是涵盖云南茶种植、生产、加工、科研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茶叶企业。下设勐海七彩云南茶厂有限公司、北京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有限公司两个全资子公司。旗下拥有覆盖全国市场的“七彩云南”茶叶品牌和高端子品牌——百年老字号“庆沣祥”茶庄品牌。七彩云南名门普洱,作为勐海茶之骄子,选料范围较为固定,精选一芽一叶,提升茶叶等级,利用勐海地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运用勐海酵池,勐海存储仓库,最大限度满足普洱熟茶工艺条件,秘制的发酵程度,直接采用精致罐装,成就上乘熟茶滑润醇香之特性。七彩云南凭借雄厚的实力和规范的生产管理,成为云南省第一家通过HACCP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茶业企业。并同时通过ISO9001、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QS)、绿色食品、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云南名牌和云南名品YC认证等七项认证的茶业企业。连续四年名列“中国

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前十强。

2012年媒体关注度最高的十大普洱茶品牌之三【合和昌】

勐海合和昌茶业有限公司[2]坐落于原生态普洱茶之乡——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糯山半坡老寨。是一个独具新起点、高定位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特色茶企业。合和昌是普洱茶中的高端品牌,以拼配高品质普洱茶、合众同享为执着追求。2002年,合和昌创始人在业界资深人士的引领下正式投身普洱茶行业,经多位业界资深专家及名师不断

指导、孜孜不倦、不断尝试,追求品质的步履遍布勐海各名优茶山。

2012年媒体关注度最高的十大普洱茶品牌之四【澜沧古茶】

澜沧古茶有限公司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公司以景迈万亩古茶园为依托,拥有高产优质茶园5000多亩,茶叶初制所9个(邦崴茶厂,芒景茶厂,竹塘云山一茶厂,竹塘云山二茶厂,富邦昔丙茶厂,东朗龙谭茶厂,木嘎哈卜吗茶厂,木嘎巴拉地茶厂和糯埂茶厂),年加工能力可达3000吨以上,是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茶叶企业。公司前身是澜沧县古茶山景迈茶厂,始建于1966年。自成立以来,一直依靠县境内芒景·景迈山的千年万亩古茶园和邦崴古茶树群为原料,凭借40余年的种茶、制茶经验和技术,生产纯正地道的普洱茶,其香独特,汤红明亮,品质优异,2005年普洱市人民政府确定澜沧古茶

有限公司为普洱茶产业龙头企业。

2012年媒体关注度最高的十大普洱茶品牌之五【龙润】

龙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码2898.HK)(下称“龙润茶”)于2009年5月,通过收购云南龙润商贸有限公司,正式进军中国茶市场,独家销售龙润品牌的茶产品,成为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唯一的从事茶及茶相关产品之销售及分销业务的专业茶上市公司。集团坚持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等理念,借助集团与云南农业大学合办的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和云南普洱茶研究院的强大科研力量,提出:“用制药的经验制茶”,建立了独有的质量管理体系,

推进茶叶生产加工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强调质量的控制由源头做起,与云南上百万茶农建立起合作关系,严格要求茶农按照既定的操作守则种茶采茶,不单保证龙润牌产品的原料质量,为龙润茶作为国内、外优质茶源料供应商奠定了稳固基础。收购云南龙润商贸后,龙润茶接管龙润茶业集团的销售网络,立志成为中国70000多家茶叶公司的品牌管理公司。龙润茶秉承“传统结合现代”的产品开发理念,成功开发了袋泡、速溶、方便茶等专利时尚产品。龙润产品涵盖了龙润普洱、龙润黑茶、龙润红茶、龙润绿茶等中国六大茶类200多款

茶品。

2012年媒体关注度最高的十大普洱茶品牌之六【中茶】

1951年12月15日,“中茶”商标经中央私营企业局核准专用权,是新中国最悠久的商标之一。2006年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中茶)经过国家商务部的审批,被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绿色“茶”字,表达“对自然与健康的向往和追求”;红色“中”字象征生机勃勃的中华大地及“金色中华,精品中茶”的产品定位和追求,蕴含了中茶“根植中华大地,奉献自然与健康”的理念。“茶”字笔划平直,“中”圆润有流动感,“茶”居中而“中”在外,寓意“刚正平直,流转自如”的人文传统;“中”字互相连接成齿轮状,意指传统茶叶的现代化,并蕴意“中华茶文化,饮誉世界、弘扬八方”。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一箱箱中国茶叶漂洋越海,“中茶”品牌获得了海外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同和信赖,成为中国茶叶的象征。目前,中茶系列茶叶在国内市场拥有广泛的市场号召力,中茶牌普洱茶更是当之无愧的头号品牌。

篇二:2014年中国精制茶加工行业云南省TOP50企业排名

篇三:2013年度云南省茶行业发展情况

产值千万以上企业达158家,增加40家,产值增长68.61%,产业集中度提升明显。

二、产业特点

——基地建设稳步推进。2013年完成茶叶技术推广示范面积10万亩,中低改茶园48.7万亩,绿色防控25万亩,至此全省形成无性系茶园面积223万亩、无公害茶园面积500余万亩,有机茶园面积达38.08万亩,通过“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180万亩。经中国茶产业流通协会2013年评选,我省有13个县入围全国重点产茶县百强,其中,2个名列前十,11个名列前50位,思茅区获“2013年度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示范县”。

——加工水平明显提高。成品茶产量达20.55万吨,较上年增长20.67%,茶产品加工精制率达66.33%,提高了4个百分点。产值超亿元企业数量达20家,产值52.05亿元,增长26.67亿元,增105%,其中加工产值过亿元企业14家,增加4家;产值5000万元-1亿元企业27家,增9家,产值增长34.68%;产值1000万以上规模茶企共158家,同比增加40家,加工量11.91万吨,产值达96.68亿元,分别增长9.37%、18.22%,分别占全省加工量、产值的57.96%、77.6%,龙头企业加工能力和带动力不断提高。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以普洱茶、红茶特色茶品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显现。普洱茶、红茶二大茶类产量约占全省成品茶总产量的70%,其中普洱茶产量占成品茶比例47.15%;红茶产量占成品茶比例22.82%。同时,随着茶产业的成熟,茶叶初加工等传统茶业利润在逐渐降低,但茶深加工产业利润较高,如茶饮料、茶多酚提取、萃取速溶茶等,省内龙头的茶企业在上述高科技高附加值茶产品领域内不断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如龙润茶粉、澜沧江天然茶饮料等,进一步优化了茶产品结构。

——市场拓展成效明显。第八届省茶博会暨国际茶业大会于2013年5月在普洱成功举办,签定交易协议金额6.75亿元;2013年省农业厅还先后组织云南茶企组团参加山东济南、哈尔滨、沈阳、内蒙、广州等茶博会、推介会10余场,其中仅中国(济南)茶叶博览会,参展云南茶企70多家,云南展区2000多平米,实现交易金额1800余万元,意向性协议金额4300多万元。一年来,云南茶企在国内外设立办事处、分公同、旗舰店100多个,如滇红集团在英国设立办事处,六大茶山公司在北京、山西设立分公司等,新增经销商2000多户,市场网络向二、三县城市延伸,市场拓展取得明显效果。同时,云茶出口也顺利推进,据海关2013年1-9月份统计,全省茶叶出口7,500吨,创汇6,000多万美元,出口创汇同比增加29.6%。

——品牌打造有力有效。“普洱茶” 继续荣居2013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在 “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之后位居第三,提升1位,品牌评估价值49.4亿元,品牌市场竞争力第一。2013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勐库及图、龙生LongSheng及图),总数达7件;新增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件(易武正山茶、昌宁红茶),有23家茶企新获云南省著名商标,景迈山古茶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洱祭茶祖习俗”、大理“白族三道茶”、滇红集团“滇红茶制作技艺”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勐腊县易武车顺号茶庄“普洱茶制作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大益集团着力打造“普洱茶第一品牌”。各茶叶主产州市高度重视品牌打造,加强宣传力度,如:版纳州勐海县积极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勐海茶厂(大益集团)着力打造“普洱茶第一品牌”,勐腊县拟将易武镇打造为“中国贡茶第一镇”,景洪市大渡岗建设“中国茶叶第一乡”;临沧市凤庆县大力打造“中国红茶之都”,保山昌宁打造“千年茶乡、昌宁红”;德宏州举办“德茶飘香”推介活动,扩大“德茶”宣传。

2013国际茶业大会在云南普洱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白立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白恩培,副省长沈培平等领导出席,大会评选揭晓“2013国际茶业大会十大普洱茶品牌”,普洱茶十大品牌具体为:

序号 品牌名称 企业名称

1 龙润茶 云南龙润集团有限公司

2 大益 勐海茶厂

3 勐库 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4 普秀 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

5 六大茶山 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6 下关 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 七彩云南 昆明七彩云南庆丰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8 中茶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9 图形 澜沧古茶有限公司

10 普克 云南普洱茶厂有限公司

——产业整合正在进行、龙头企业逐渐形成

云南茶业多年来一直存在分散、产业整合度不高的弱点,2010年以来,云茶行业尤其是普洱茶行业从茶叶原料的收购、成品的加工、产品的包装、销售环节的产业链、企业整合不断加快,逐步涌现出如龙润普洱、大益普洱及六大茶山等全国范围内知名品牌茶企,这些优质品牌茶企原料选用优质、加工工艺先进严格,出产的茶口味档次高,符合行业标准,市场销售前景和抵抗价格波动风险较强。

篇四:普洱茶炒作过程全景式揭露

普洱茶炒作过程全景式揭露

炒作往往意味着暴利,曾经的炒兰花、炒藏獒、炒公墓、炒车牌,每一次都凝聚大量渴望财富的眼球。

但是,与以前这些炒作截然不同的是,此次普洱茶炒作并不是由国内商家集合的行为,而是境外热钱涌入国内,把持主导的一场利用通胀掠夺财富的演习。达到高潮后戛然而止,庄家满载真金白银全身而退,让众多的跟风者丢盔卸甲。其运作水平之高、组织之严密堪称经典。

让我们寻踪蛛丝马迹,解剖普洱茶的运作路径。

1.准备

事实上,港台游资早已对大陆虎视眈眈。

一方面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另外这是一个尚不成熟的市场;更重要的一点,这个市场具有一定的封闭型,内外的信息交流存在一定落差,容易通过炒作达到高潮。

不过,与索罗斯仗火明抢不同的是,他们使用的武器不是金融产品,而是普洱茶这一普通消费品,其谋势更长久,也更为不动声色。

不可或缺的特性。

首先就是资源具有垄断性和珍稀性。

普洱茶的生长条件独特,需要充足的阳光,温暖多雨的气候,年平均气温不低于0℃。而该地区仅存于澜沧江两岸的丘陵地带,其中以临沧、思茅(后改名为普洱)、西双版纳3个州市最为集中。

并且,普洱中的名品当属“古树茶”、“老树茶”,其茶气十足,味厚醇和,深受市场追捧。但是,这些茶树都是成长几十年的珍稀品种,一棵树的产茶量也就区区几斤,这更加剧了资

源的稀缺性。

从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来看,普洱熟茶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味质稳净后才上市销售,贮放时间越长越好,一般需要2~3年,干仓陈放5~8年的熟茶誉为上品。由于这种特性,也养成了普洱爱好者爱收藏普洱茶的传统,非常类似茅台陈酿,随时间增值的蓝筹概念。

其次,普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清朝曾入选为贡茶,并且茶马古道的传说历史悠久,有足够挖掘的亮点可以炒作。

更重要的一点,普洱茶的价格之低廉是“藏在深山人未知”。在2004年,买一公斤铁观音、乌龙茶的价格,可以买10公斤以上的普洱茶。除了圈子里的人知道含金量外,生产商由于相对分散和闭塞,对其价值认识不足;而终端消费者更是一无所知,只要挖掘出含金量,自然容易吸引到大量的跟风者。

事实上,历史上普洱茶有两次炒作风波,第一次是1950年后的香港,第二次是1995年后的台湾,都曾掀起了普洱热并将茶价炒到了高潮。

1999年台湾的普洱茶市场崩盘后,港台的茶人(实际是庄家或炒手)就开始把眼光投向大陆普洱茶的产地云南,而大陆当时由于消息闭塞,不但没有把普洱茶当名贵的品种,老茶的原持有人不但分散,信息少,还都担心这一片片冷冷的老茶坏在手里。

面对这片未被开垦的内地市场,炒作者焉能不出重拳?

2.布局

港台大炒家相中这一块风水宝地后制定了周密的操作计划。为了顺利囤积普洱茶拉抬价格、安全出货,组织内部做了严密的分工,还雇佣了整整一个股票操盘手团队来当顾问。这些在后来的普洱茶坐庄操作过程中可以看出端倪。

(1)吸筹:“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2000年前后,进入大陆的港台茶商雇佣了大批收茶人前往云南各城市的茶厂、茶庄、供销社、甚至边远村寨收购老茶。

由于当时国内的普洱茶并未普及,收购成本非常低。而且由于是大量扫货,最初两年每公斤的收购价甚至不超过10元,而收茶人的费用则按每片茶饼1元的价钱给付。云南一些边远村寨普洱老茶的收购价更是便宜得惊人。

三年左右,便将云南大部分的陈年老茶收购殆尽。到2006年普洱茶大热期,真正具有收藏价值的原产地普洱陈茶大部分已经进入各大庄家的仓库,每个庄家都至少拥有数百吨存货。

这样一来,具有收藏价值的老茶基本被庄家控制,保守估计占了七成。

(2)垄断:控制上游产业链

虽说普洱茶资源稀缺,但是毕竟属于可再生资源,因此对上游生产厂家一定要牢牢控制。所以在扫货同时,港台、广东商人还开始陆续介入了云南茶厂的并购重组。

其中,云南省四大老品牌普洱茶生产企业之一的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在2004年秋天改制时,被香港长泰集团以2100万元人民币收购。

与此相仿,众多改制后的大茶厂,其股东结构中或多或少都有港台资本的影子。2004年底,有60多年历史早已资不抵债的勐海茶厂被博闻集团整体兼并,这又是国内的投资集团介入普洱茶生产的典型。

除了控制茶厂外还要控制茶山(茶园)。在云南出名的茶区,每一座山都有人炒。易武茶山主要是台湾人在收,景迈茶山主要是日本人。

类比股市,很明显属于上市公司和庄家携手操纵的类型。这样的庄,志在长远。

(3)舆论造势

由于普洱茶不是生活必需品,并且亮点还不为人所知,所以舆论造势成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也是大炒家的主要着力点。

从2005年开始,港台炒家就重金投入媒体,进行舆论造势。据说其中一个大炒家集团在普洱茶概念的推广上耗资2亿元。很多股东一开始都有意见,后来一盘算大家都认为很值。

采用的手法多种多样,能喝的古董、减肥、养生、慈善义拍、奥运等,但凡能沾上边的都大手笔投入。开始是马帮声势浩大进京再现“茶马古道韵味”,40多人120匹马,一路义卖大半年从云南直到北京,在老舍茶馆举办“盛世福坛马帮普洱”新闻发布会和现场拍卖,沿途建希望小学等,让普洱出尽了风头。后来,100克“宫廷普洱茶”在广东拍卖出16万元的天价。此后,各色马帮行动与“高潮迭起”的普洱茶拍卖层出不穷。

到今年初,更有一支庞大的恭迎队伍进京迎接一块百年宫廷普洱荣归普洱故里。

这块百年普洱被誉为“茶祖”,享受了明星般的待遇,恭迎队伍穿越九省市,所到之处皆有人“朝拜”。等到了当时的思茅市,其隆重更是登峰造极,彩旗飘扬、警车开道、直升机护空,礼炮相迎,一时万人空巷。

更为重要的是,炒家充分领悟了文化的含义,因为普洱茶如果不赋予文化的内容,炒作的持久会打折扣。所以港台茶人(也许是幕后的庄)以茶学大师、文化人的面孔出现,四处宣讲茶文化,出版刊物,建立古色古香的茶学网站、研究所等,充分借鉴了在香港台湾的炒作手法。

邓时海,台湾师大教授,台湾普洱茶协会创始人。1995年出版了后来被公认的普洱茶巨著——《普洱茶》。他也是1999年第一批就到大陆收老茶的人。

鉴于老茶稀少这个事实,2005年,邓时海与台湾的另一茶人耿向新合作,推出了《普洱茶续》,倡导“喝熟茶、品老茶、藏新茶”的普洱教条,这样也就从理论上奠定了炒作基础——普洱已经脱离消费品,更多地融入了金融产品投资保值的特色。

王曼源,香港荣源茶行贸易公司董事长、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他的公司是普洱茶在香港出口的集散中心。他曾提供资料与黄健亮合作,在台湾编辑出版《普洱茶谱》一书,用茶文化带动茶产业。

(4)政府公关

这是非常本土化的一笔。

港台商人与大陆打交道多年,深知这块土地的秉性,要想做大事,不借助政府的力量是很难成功的。所以,政府公关成为普洱炒家最为慎重的工作重心。

在学术方面,港台茶商赞助研究机构挖掘普洱的保健机理。其中,中国农科院茶叶所、云南农科院茶叶所和云南农大等科研单位,都围绕普洱茶的品质形成机理和保健功能出版了大量研究论文。而这仅仅是影响政府工作方向的前期铺垫。

对于政府公关,港台茶商是摸准了地方的脉搏。

由于云南地处偏远,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经济需要新的支撑点,港台炒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极力游说政府对投资普洱立项。另一方面,以境外资本投资为由进入当地布局普洱资源。这样做的目的是一举数得,除了可以低成本垄断上游资源,更可以以外资之名获取当地政府的超常规支持。同时,由于政府对于投资中出现的泡沫容忍度较大,这样也具备了炒作的政治环境。

从1993年开始,思茅市每两年举办一次普洱节,至今已有八届。当地也将普洱茶产业先后由“重要产业”提升至“支柱产业”,后又提拔至“第一支柱产业”的高度。

2005年,在云南省茶叶工作会议上,云南省提出要将“云茶”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使之成为云南继“云烟”、“云花”、“云药”之后的又一知名品牌的政府战略。这一战略实现的标志当属2007年4月8日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

3.炒作拉抬

一切的布局都为了炒作获利。

为了能拉抬价格,普洱茶商的运作手段花样繁多,令人不得不服。

从2005年至2007年5月,炒家通过各种手段推涨普洱茶的市场行情。茶市开谈必有普洱茶,茶商们碰面谈及较多的不是茶品,而是:“你存了多少货?”“今天又涨了多少?”

篇五:云南景迈山古茶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云南景迈山古茶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仝佳音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05期

摘要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景迈山的古茶资源,对景迈山古茶树进行了一次实地普查,选取10个村寨共100株古茶树,对其生物形态特征和病虫进行分析,并就古茶园的管理及古茶树资源利用问题,实地与农户访谈。结果表明,景迈山是一个茶树资源库,里面品种繁杂,景迈山古茶园古茶树的形态特征主要是栽培型,平均树高3.491~5.006 m,平均树幅3.12 m×2.61 m~4.41 m×4.14 m,树型79%乔木、16%小乔木、5%灌木,病害主要有小绿叶蝉、蓟马等,虫害主要有茶白星病、炭疽病、茶饼病等。在当地茶农的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为古茶树保护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安全保障。

关键词古茶树;种质资源;现状调查;景迈山

中图分类号S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5-208-03

作者简介

仝佳音(1988-),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茶文化和茶叶综合利用。 *通讯作者,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茶文化与经济研究。

收稿日期2015-01-04

云南古茶树种质资源占世界茶种的82.5%,独有25个种、2个变种[1],主要分为野生型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栽培型古茶树。景迈芒景千年古茶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年代最久的古茶园,被称为“世界茶树自然博物馆”[2]。古茶树在景迈山的分布十分广泛,几乎每个村寨均有,其主要生长在树林之中,生态环境和遮阴均比较好,且品种结构复杂,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笔者在此对景迈山古茶树的分布种植情况、生态特征、病虫害等进行了调查,明确其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为景迈山的古茶树资源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时间及地点

根据景迈山古茶树的分布情况,于2014年3月1~9日分别对芒洪、哑农、翁基、翁哇、大平掌1、大平掌2、景迈大寨、哎冷山、勐本、芒梗这10个村寨进行了调查和取样。

1.2调研器材

GPS仪、数码相机(佳能ixus105)、标本夹、卷尺和直尺、镊子、捕虫网、U形管、酒精等。

1.3调查方法

1.3.1

古茶园的类型、分布以及生态环境的调查方法。主要是采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调查主要是选取有代表性的10个茶园,每个茶园中随机选取10颗有代表性的茶树,然后测量其树高树幅,干径和基部干径,并在这10个小区里找到与澜沧古茶公司的合作社,与其交流并访谈其他茶农、了解茶树的种植时间、鲜叶采摘和加工、古茶树施肥管理经验、害虫防治等。

1.3.2

树高幅度高。由根基部量至树冠顶部。幅:“十”字形交叉测量树冠两侧投影距离,用m表示,且数据大的放在前首,小的放在后面,如3.5 m×2.7 m。

1.3.3

干径测量。即树干最粗处的直径(不是围径)。基部干径是测量根颈部位的直径,用于无明显主干的茶树测量,用cm表示。

1.3.4

叶片测量。此次测量计算的主要方法是叶片大小按叶长×叶宽×0.7=叶面积,其中,特大叶叶面积≥60 cm2、大叶40 cm2≤叶面积

1.3.5

病虫害情况调查方法和鉴定。通过采用5点法(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5点取样法),即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4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

1.3.6

病虫害鉴定。参照《茶树病虫害防治》[3]和《茶树病虫害防治原色生态图谱》[4]鉴定病虫害的种类。

2结果与分析

2.1景迈山古茶园的类型、分布以及生态环境

通过对景迈山地区10个村寨的10个古茶园调查,发现10个古茶园的类型为栽培型古茶园,且每个茶园均有高大林立的树木,如樟树、竹子、芭蕉等,地上有很多蕨类植物,茶树上有一些寄生物,如螃蟹脚等。调查表明(图1),景迈山古茶树均分布在海拔1 100 m以上高海拔地区,同时也印证了“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判定。

2.2古茶树分类

通过计算(表1)可以发现,在景迈山古茶园中,主要是中、大叶种的古树茶;个别古茶树,如哑农的3、4号,翁基的5号,翁哇的4号等叶面积≥60 cm2的,为特大叶种,这也是云南特有的大叶种茶树。

2.3古茶树生物形态特征

调查发现,景迈山古茶树株形态特征具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类型生物学特征,还有很多树具备以上3种类型中的2种和3种,足见景迈山茶树物种之丰富,种类之繁多。根据虞富莲《关于古茶园与野生茶

树居群的区别栽培型茶树》树型多呈小乔木或灌木型。平均

叶片长在12 cm左右,叶面隆起或较隆起,芽叶黄绿色,茸毛多,与表2~3特点比较,景迈山古茶树大部分属于栽培型古茶树。

古茶树多样性还体现在包含有茶组植物的3个茶系、7个变种和种,即普洱茶种

(C.assamica)、茶(C.sinensis)、苦茶变种(C.sinensis var.kucha)、大理茶(C.taliensis)、勐腊茶(C.manglaensis)、滇缅茶(C.irrawadiensis)、多萼茶(C.multisepala)、大理茶种

(C.taliensis)以及近缘植物厚短蕊茶(C.pachyandra)[5]。据调查,景迈山古茶树的树姿76%处于半开张、21%处于开张、3%处于直立状态,古茶树分枝密度64%属于中等型、17%属于密集型、19%属于稀疏型,树型59%属于乔木、36%属于小乔木、5%属于灌木。古茶叶子形态特征:叶色43%黄绿色、35%绿色、15%深绿色、7%紫绿色,叶基92%近圆形、8%楔形,叶面73%微隆起、25%隆起、2%强隆起,牙叶色泽56%黄绿、25%绿、19%紫绿,芽叶茸毛78%特多、20%多、2%中。海拔在1 132.36~1 612.64 m,密度在0.24~0.38株/m2,树高、树幅、干径、基部干径、最低分枝、叶长、叶宽等如表2~3所示。经初步调查鉴定分析,景迈山古茶树形态特征部分与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大理茶相似,部分特征与厚轴茶和普洱茶相近,物种有待确定。

2.4 景迈山10个小茶区典型茶树特征

由景迈山10个小茶区的代表性古茶树(俗名茶王树)特征(表4)可见,树高为5.22~

7.25 m,由基部干径和干径以及茶农咨询的推测树龄为900~1 037年,树幅4.2 m×3.6 m~6.6 m×6.3 m,海拔在1 122.72~1 603.55 m。

2.5 景迈山茶园管理情况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到,茶农对已死的茶树进行清除并补种当地品种的幼苗;施肥主要施羊粪于茶树根部位置;除杂草则是在农闲时期,用锄头或手清除,并松土施肥;病虫害防治方面,因病虫害少,一般不做处理。

2.6古茶园的病虫害情况

由于是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生态古茶园。在古茶园中,除了茶树,还保存了许多其他丰富的物种,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系统。因此,在过去病虫害较少发生,也基本不采取防治措施。但随着景迈古树茶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古茶园的遮阴树的砍伐,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病虫害的发生日益严重,有暴发的趋势。主要病害有茶叶烟煤病、茶炭疽病、茶饼病、茶叶藻斑病等, 虫害包括茶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毛虫、红蜘蛛、茶蚧壳虫、茶尺蠖、茶毒蛾、茶梨蚧等十几种,迫切需开展相关的研究以恢复古茶园的生态系统,保护古茶园资源。

3结论与讨论

3.1古茶园现状

调查发现,景迈山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地区,这里山高谷深,云雾弥漫,气候温和,湿润,有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植被[6],良好的生态系统孕育了景迈山这片万亩栽培型的古茶园。古茶树形态特征部分与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大理茶相似,部分特征与厚轴茶和普洱茶相近,但不确定其品种种类,需进一步调查测定,笔者建议可以从其花、果实特点和DNA等遗传物质着手调查,以便更加准确地确认其品种种类。并希望国内外专家和研究机构来参与古茶品种鉴定,最后建立景迈古茶基因库。

古茶树虽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们不合理的破坏古茶资源,使被称为“世界茶文化之根”的云南古茶树、古茶园面积缩减了60%,已由原来的33 300多km2减少至13 300多km2 [7]。不合理的利用也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2古茶资源的利用情况

古茶树产品被称为很好的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天然产品,甚至还有人称“喝古茶树茶就是喝绿色古董。”不同叶色的鲜叶适制性不同,深绿色鲜叶制绿茶比制红茶的品质优、浅绿色的鲜叶制红茶比制绿茶的品质好。紫色鲜叶制红茶的品质比深绿色鲜叶的好,但不如浅绿色鲜叶制的红茶品质[8]。据调查数据显示景迈山古茶芽叶色泽56%黄绿、25%绿、19%紫绿,以此根据,鲜叶色泽景迈山古茶在理论上能制作出上等的红茶。因此景迈古茶山茶农可拓开思路、展现古茶特色,尝试做一些古树红茶,以此来多方面利用原料。

3.3古茶园管理

首先应该吸取当地茶农管理茶园的宝贵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传承下来。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应该在管理上积极正确的引导他们。其次,针对其牲畜穿梭于古茶林中的现象,普及茶农的安全防范意识,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危害。最后,古茶园生物种类繁多、自成循环生态系统,古茶树存在部分病害虫是系统生物链一环节,只要不遇到骤增影响茶树生长以及其产量,就不应该去采取化学等防治。应保护病虫害天敌,给予适当的物理防治。 参考文献

[1]

字光亮.论云南古茶树种质资源和群落分布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考古,2009

(2):234-236,255.

[2] 李树.景迈芒景古茶山[J].今日民族,2013(3):45-48.

[3] 陈雪芬.茶树病虫害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1-153.

[4] 夏声广,熊兴平.茶树病虫害防治原色生态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89.

[5] 陈红伟,张俊,王平盛,等. 澜沧景迈古茶山考察与研究[J].茶叶通报,2003,25

(3):105-106.

[6] 王平盛.云南作物种质资源——茶叶篇[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621-762.

[7] 陈理华.云南古茶树的分布与保护[C]//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4.

[8] 安徽农学院.制茶学[M].2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43-46.

责任编辑张彩丽责任校对李岩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