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5:23:47 体裁作文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体裁作文

篇一: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天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天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关于成事之借,有许多经典说法。例如,荀子说:“借助于车马的人,不必自己跑得快,却能远行千里;借助于舟船的人,不必自己善水性,却能渡江河。君子生性与别人无异,只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和利用外物,所以就不同了。”荀子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东方智慧,牛顿有“踩在巨人肩上”的西方智慧。

在成功学中,“借”的意义何在?在关系网中,“借”是核心。关系网是人际关系的重要部分。把握了“借力”这一核心,就把握了关系网的精髓,就有可能通过借力,完成从没钱、没背景、没经验向成功的转化。

古之“借风腾云”“借尸还魂”“借腹怀胎”“借名钓利”“借力打力”“借鸡生蛋”,无不是讲究一个“借”字,讲究借助外部力量而求得发展。帆船出海,风筝上天,无不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人的成功,也需要借力。

香港,作为东亚四小龙之一,这颗最璀璨的明珠,就是凭借与外国的大公司合营,借别人的知名品牌,借用外国原材料,借用外国公司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从事加工制造,从事出口贸易。凭借“借风腾云”的思维,迅速使香港走向了繁荣。

台湾巨富陈永泰说得好:“聪明人都是通过别人的力量,去达成自己的目标。”

一个人大部分的成就总是承蒙他人之赐;他人常在无形之中将希望、鼓励、辅助投入我们的生命中,从而激活了精神世界,常使我们的各种能力趋于锐利。

生命的生长,总依靠心灵从四处吸收营养,而这种营养,官能的感觉是不能觉察、不能测量的。从耳目中吸收进“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吸收不是取道于官能的视觉、听觉神经的。一个成功人士,肯定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肯定有着发达的关系网。

篇二: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天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天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些高尚的人对话”,“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些名人名言都谈出了读书的好处,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则显得有点形而上了,离我们的生活似乎有点远。我在此只想从自己的读书经历中谈一下读书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的巨大帮助和影响。

我认为读书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学以致用。就像武侠小说中的武功秘籍,拿到它就能知时间内提高你的功力,让你成为武林高手。我读的第一本教育专著是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写的特别好,从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谈了一些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的经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一招:李镇西在给学生发新书时,发现有几本书折角,有污痕,但不影响使用。问学生怎么办。学生都说把这些书混在整摞书中间,谁发到算谁倒霉。一开始李老师也是这样想,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太好,虽然这样问题解决了,但发到书的学生肯定会不开心,真的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倒霉的人

就这样,拿到这些书的学生不但没有不开心,反倒觉得特别自豪,特别开心。后来,我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就照方抓药,如法炮制。果然也是疗效非凡,举手的学生非常踊跃,“老师给我,老师给我”,大家争着要。而且这些学生还往往是那些成绩好的。我还借此机会对他们大加褒扬,既是一种鼓励、肯定,也是一种良好风气的引领。

我体验到的读书的第二个好处是——既能学以致用,又能修身养性。前一段时间我看了安徽薜瑞萍老师写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书中完整地记录了她一年级教学工作的心路历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很少对学生大呼小叫,而是非常注意轻声细语地和学生谈话,讲课,这样时间久了,她的学生在教室里特别安静,而且老师的声音降下来,学生反而会更用心地听。你大声地吵,

大声地说的时候,声音是被动地灌进他们的耳朵,你轻声时才是他们用心听进去的。静能生慧,这是对学生最好的影响。同时,老师的心静下来,而不是见到学生的不良行为就暴跳如雷、声色俱厉,也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活变成一种愉快的经历,甚至是一种享受。说实话,以前我经常打学生,甚至也建议过别的老师打学生。但自从看了这本书,我一次也没打过学生,虽然偶尔也会因他们的错误而气血上涌,气愤难耐。但很快我就能心平气和下来,而且,我也开始试着用很平和的声音讲课,与学生谈话,这种感觉真的很美好。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给我帮助才使我能够慢慢改变自己易冲动、爱发火的脾性。

读书的第三个好处,也是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人变的释然、豁达。读书的作用,一直以来似乎已有争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听起来似乎很功利,但确是实情,现在我们读书求学也只选那些有用的读就是最好的证明。但如果读书的作用仅止于此,又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前不久我看到也是一个老师写的话:读书是为了养心。深以为然。读书更多的是为了滋润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生命更舒展,更自由。下面我就以近期刚读到的苏东坡的一首词《定风波》为例,谈一点我个人的真实体会。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这是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大雨滂沱,穿林打叶,声声入耳,惹人心烦。苏东坡却能充耳不闻,这已是一种很高的修为,但老苏的境界却不止于此。但不但能视雨骤风急如静夜,还能唱着流行歌曲,如云中漫步般的悠哉优哉,于他而言,这意外的雨中之行竟成了一种享受和难得的体验,是一种行为艺术。更让人佩服的是,他当时拄着一根竹棍,脚上踏着一双草鞋,走在泥泞的路上,可以想像走一步难似一生,他却乐观地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这是一种自嘲,更是一种达观。更绝的是就是

这样艰难的处境,他竟然向大自然发出了无畏的挑战书:“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颇有点高尔基《海燕》中,革命者发出的战斗宣言:“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有什么厉害的都使出来吧,谁怕呢?不对呀,至此,我们除了能感受到老苏的自嘲、乐观、无畏,似乎还有一种激愤在胸。如果这首词仅止于此的话,不外乎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仅仅是让人感觉没有被自然的、生活的风雨压垮而已。人生的境界也开阔不到哪儿去。但看下片,雨停了,佳句来了。“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果是一般人写,好了,雨过天晴,便可大发感慨:人无须在逆境中抱怨、慌张,只要你有一颗不屈服的心,终会迎来云开雾散的时刻。甚至可以借用圣经中的话来说事——忍耐到底的,才能得救。但老苏的境界更高:风雨不是风雨,晴天也不是晴天。此语一出,颇有禅宗六祖惠能的风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是呀!如果身与心俱是空的,本就空无一物,又何来俗事挂碍呢?春光明媚也好,风雨如晦也罢,都是真实的生活,在我眼中都是一样的美丽可爱。对我老苏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没有什么分别。你心里想什么就会有什么。说到这儿,我就想起昨天公交车上的经历——昨天坐15路车的时候,因到了中午下班时间,乘车的人特别多。我挤到最后一排勉强坐下时,恍惚间看到邻座的一位女士手里好像拿着一束绿色植物。(因是年轻女性,不好意思盯着细看。)正襟危坐间顿觉一股幽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不由地在心里感叹:难怪人们总是赞美鲜花,它的确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我们的心境更愉悦。下一站的时候,又挤上来许多人,侧身让位时,才看清原来她拿的是一把葱,是一位职业女性下班回家顺便捎着以节约做饭时间。一下子再也感觉不到一丝一缕的幽香入鼻。不禁哑然失笑:心魔真是“魔”呀!这样的阅读体验一定会在我们的心中留痕。当我们因时运不济而见“鬼”时,我们也可像老苏那样,视

有鬼如无鬼,随缘自适,随遇而安。当然,我辈远远达不到老苏的境界,但知之并向往之总是可以的,并能以他的人生智慧开悟我们被功利的现实裹挟得太厚的心,总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些许年滋润和宁静吧!

篇三: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天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关于成事之借,有许多经典说法。例如,荀子说:“借助于车马的人,不必自己跑得快,却能远行千里;借助于舟船的人,不必自己善水性,却能渡江河。君子生性与别人无异,只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和利用外物,所以就不同了。”荀子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东方智慧,牛顿有“踩在巨人肩上”的西方智慧。

在成功学中,“借”的意义何在?在关系网中,“借”是核心。关系网是人际关系的重要部分。把握了“借力”这一核心,就把握了关系网的精髓,就有可能通过借力,完成从没钱、没背景、没经验向成功的转化。

古之“借风腾云”“借尸还魂”“借腹怀胎”“借名钓利”“借力打力”“借鸡生蛋”,无不是讲究一个“借”字,讲究借助外部力量而求得发展。帆船出海,风筝上天,无不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人的成功,也需要借力。

香港,作为东亚四小龙之一,这颗最璀璨的明珠,就是凭借与外国的大公司合营,借别人的知名品牌,借用外国原材料,借用外国公司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从事加工制造,从事出口贸易。凭借“借风腾云”的思维,迅速使香港走向了繁荣。

台湾巨富陈永泰说得好:“聪明人都是通过别人的力量,去达成自己的目标。”

一个人大部分的成就总是承蒙他人之赐;他人常在无形之中将希望、鼓励、辅助投入我们的生命中,从而激活了精神世界,常使我们的各种能力趋于锐利。

生命的生长,总依靠心灵从四处吸收营养,而这种营养,官能的感觉是不能觉察、不能测量的。从耳目中吸收进“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吸收不是取道于官能的视觉、听觉神经的。一个成功人士,肯定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肯定有着发达的关系网。

篇四: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教育者来讲,是一个很有力量,很接地气,更富有责任感的词汇。在学校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在教师这个集体阵营中,在教学这个不断变化的时空中,如何关注“专业”,怎样聚焦“发展”,教育者应该往何处去?这一系列的问题促使我们反思,更促使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战略定位,科学布局

孙子云:“上兵伐谋”,两军对垒,不逞匹夫之勇,占据战略制高点,才是通向胜利的保证。同样迈好如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步,管理者要胸有丘壑,做到整体规划,一年达到什么目标,三年达到什么目标,五年、十年又要达到什么目标,要做到精确定位,只有精确定位,才能精确打击。

作为基层学校的我们,在平时关注点更多地落在“如何”及“怎样”上,即在充分了解并分析学校现状、教师现状、学生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出“学校主导——教师主体——教学检验——修正提高”,把学校的发展与教师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使之水乳交融,相互促进。

二、融合团队,整合力量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全体黄垓中学人的事情。我们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冲在一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积极抓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与教师们一道发展。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疑惑的地方,虚心请教;在教师专业发展过

程中欠缺的地方,给予恶补。没有彷徨,更多的几份从容;没有等靠,拼搏出一方天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与全体教师打成一片,不分你我,坚定信念不放松,只为一个目标,那就是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借助教师专业发展寻找自身业务水平的新突破!

借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黄垓乡中学形成了人人重团结、讲奉献、谈合作、求包容的和谐氛围。教师们表现出的那种执着、认真、坚毅、合作已凝练成一种黄垓中学精神。这种精神让老师们体验到学习的精彩,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幸福!

三、深入课堂,重视教研

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教师的职业生命在很多时候是凭借课堂教学焕发而出。因此深入课堂教学成为我们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教研的首位。我们在全校范围内我们开展了大面积的教学课例研究探讨。我们提出上教研课的宗旨是让老师们分享与交流教学中的成功经验,研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使我们的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生命涌动的场所,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愿我们的教师和孩子们在课堂中共同成长,体验生命交融、对话的快乐!

我们学校提倡集体备课这一教学模式,因为集思广益既有利于打造精品课堂,更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效途径。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在白天有课的教师上完课后,一有空闲便与同学科教师进行集体教研交流,三五成群,你一言我一语,你出主意,我想办法,

甚至为了一个教学细节的修改,而争论面红耳热。有的教师在吃晚饭时候,猛然一个教学灵光闪现,随即放下碗筷,赶忙给同组教师拨打手机,交流一番。可以说每一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课的每一种教学设计、每一个教学目标的确认都经过了集体的推敲,老师们不但打造出了精品课,使青年教师有了模式可以效仿,而且在磨课的过程中,老师们的交流,又让中老年教师沉寂多年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得到了新理念的锤炼。

正是平时对教研工作重视,每年的全省暑期研修工作,我校总能取得不俗的成绩。2011年黄垓中学在济宁市243所中学中关注度位居第三名,2012年黄垓中学远程研修关注度位居济宁市第一名,2013年黄垓中学远程研修关注度位居全省第一。每年研修期间,我校都会在全县远程研修推进会上做典型发言。

由于措施得力,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丁学宾老师被评为“济宁市特级教师”“祥城英才”,金淑娟老师被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评为“全国第三届百佳语文教师”,张衷山老师荣获全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我和赵善蓬老师被评为“亚洲机器人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3年,我被评为“济宁市名校长”。黄宜圣和赵善蓬老师被评为“济宁市电教骨干教师”。截止到目前共有26人次荣获“嘉祥县教学能手”“嘉祥县创新教学能手”“嘉祥县电教教学能手”等各类县级教学能手,并有丁学宾老师荣获济宁市教学能手。2014年3月,我校共推选李运良等六位教师参评嘉祥县优质课评选活动,六位教师全部荣获县优质课一等奖,李运良、闫成轩、

朱敏知等三位教师被推荐到市里参评济宁市优质课,截止到目前,李运良老师顺利荣获济宁市优质课一等奖,另外两位教师正积极备战济宁市优质课评选活动。

学校多次被评为“嘉祥县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嘉祥县校本研究示范校” 2012年9月21日,济宁市数字化校园建设观摩会在我校成功召开,黄垓中学作为唯一一所农村中学,顺利通过济宁市首批数字化校园示范校验收,2013年10月通过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验收,2013年荣获嘉祥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013年12月,我校被评为济宁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

同时教师专业发展也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蓬勃开展,如2013年4月我校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机器人队刚成立不到十天,就参加济宁市第四届中小学机器人竞赛,并荣获市级一等奖;2013年5月,黄垓中学机器人队参加山东省电脑机器人竞赛,荣获省级二等奖;2013年7月黄垓中学机器人队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013年12月黄垓中学机器人参加在台湾举办的亚洲机器人运动竞技大赛,并荣获初中组冠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们乘着国家重视教育的东风,对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学校、教师、教学三方的共赢。在今后的工作,我们将继续创新机制求突破,扎实工作出实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新飞跃。我们相信黄垓中学的明天会更美好!

谢谢大家!

篇五: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作者:

来源:《现代工商》2011年第01期

风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资源,以其生态环境友好、产业化基础坚厚、经济性优势突出、且不存在生物质能所面临的资源约束等优势,凸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最近十年里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率达30%。我国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风电市场发展较快,仅最近三年全国风电装机年均增长率就超过70%,至2009年年底全国累计风电装机达25805.3兆瓦。与此同时,在国家规划的指引和风电装备国产化等相关政策扶持下,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泰胜风能目标:打造未来能源的“风能领袖”

作为国内风机塔架行业的领头羊,上海泰胜风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胜风能)始终专注于风机塔架的研发与制造。该公司设立于2001年,是国内最早专业生产风机塔架的公司之一,业务主要集中在高端风机塔架领域,拥有6 项实用新型专利权,并通过

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具有专业的生产技术及批量制造能力。泰胜风能总部位于上海,并在江苏东台、内蒙包头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共拥有14条生产线,年生产规模达600多台,与VESTAS、GAMESA、GE WIND、JSW、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华能等国内外风电装备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尤其在高端风机塔架(2MW级别及以上)市场占有率约为 60%。

泰胜风能过去三年实现营业总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2.53%、110.28%和111.32%,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逾5亿元,净利润8307万元。该公司已于2010年10月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129),发展势头强劲。泰胜风能把风电这块诱人的“蛋糕”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有着很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抢占行业高端,产品持续升级。

风机塔架市场可分为高端市场(2MW及以上)和中低端市场(1.5MW及以下),泰胜风能业务主要集中在高端风机塔架领域。2008 年公司高端风机塔架市场占有率约为 60%,中低端塔架市场占有率为13%。多年来,泰胜风能的风机塔架产品级别一直在上升,2009年制造并出口了首批3MW级风机塔架,这也标志着我国大功率风机塔架的制造能力再上新台阶。目前,该公司已为风电业主共生产了3MW级的风机塔架63台(套),2.5MW级的风机塔架1台(套)。随着世界对绿色能源的重视及技术的成熟,海上风电正在兴起,泰胜风能又及时跟踪海上风电的发展,着手开发5-10MW级别的风机塔架。

不断创新技术,工艺水平领先。

风机塔架拥有一定的技术壁垒,特别是高端塔架要求更高,泰胜风能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风机塔架的爬高弧形梯、风机塔架塔段吊钩、风机塔架单节塔筒吊钩、风电塔筒内壁环焊电缆同步车、用于塔筒筒体及法兰焊接装配的装置、风电塔筒组对环缝焊接轮架等6 项实用新型专利权。2009年7月,公司还获得了AFAQ-EAQA颁发的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目前该公司已立项的“3MW-10MW级海上风能装备制造技改项目”、“3-5MW重型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塔架制造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后,生产线装备更精良、工序更合理、工艺更专业、技术更先进。

打造自主品牌,配套国内外大型企业。

作为风机塔架生产龙头企业,目前泰胜塔架在国内塔架市场占有率较高。截至 2008 年末,该公司(含子公司)累计生产风机塔架1915台,约占全国 11600 台风机塔架的 16.5%。其自主品牌“TSP”、“泰胜”的塔架产品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产品质量优良,受到很多国内外风电整机厂商的认可。该公司自2002年起开始为全球最大风机制造厂商VESTAS提供配套塔架,自2008年6月起连续两次正式获得其颁发的合格供应商证(Supplier Approval),是国内仅有的获得该证的两家企业之一。2009年8月,泰胜风能获得JSW颁发的供应商认定书。 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引领国内塔架发展方向 。

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全国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求,泰胜风能与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联合起草的GB/T 19072-200X标准定稿已经报批待审核。此外,泰胜风能作为唯一的塔架制造企业与山东伊莱特重工有限公司、山西省定襄金瑞高压环件有限公司、无锡大昶重型环件有限公司三家法兰制造企业联合起草的《风力发电机组环形锻件》国家标准初稿也已已经报批待审核。2010年,公司还受国家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邀请,参加“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中国风电装备:产业链初具规模,前景广阔

我国风电装备产业链已初具规模。风电装备产业链包括:风电机组,以及叶片、轴承、齿轮箱、塔架等关键零部件。国际上著名的大型整机制造商如VESTAS(丹麦)、GAMESA(西班牙)、GE(美国)等已在天津建有独资、合资企业,年生产的风电机组占我国新增装机总量的24%;而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目前国内已有70多家风电整机企业掌握了兆瓦级风电机组制造技术,年产风电机组占新增装机总量的76%。风电装备行业产业利润集中于关键零部件厂商,毛利率可达30%。目前,国内叶片厂商有52家、轴承16家、齿轮箱10家、变流器12家、塔架100余家。

近年来,我国在大容量、多兆瓦级风电机组技术研发方面成绩显著。例如金风科技研制的

2.5兆瓦和3兆瓦的风电机组已在风电场投入试运行,华锐的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已在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此外,华锐、金风、东汽湘电等企业已开始研制单机功率为5兆瓦的风电机组。

按照国家的远景规划,至2020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1亿千瓦,也就是未来十年将增加8000万千瓦,平均每年新增800万千瓦。风电产业迅猛发展和良好预期吸引了多个省市将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各地都试图先行一步,纷纷布局产业基地和产业链。新疆、江苏、内蒙、天津等地已形成了一些风电机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江苏借助滨海、射阳两个近海风电项目,以及大丰和东台两个潮间带项目,吸引了金风科技、华锐等企业入驻,规划到2020年初步形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而全球前十大风电整机制造商已有半数落户天津,天津计划2015年整机产量达645万千瓦,产值650亿元。

上海风电未来:形成风电装备产业发展新思路,大有可为

目前,上海临港产业区已集聚了德国西门子、上海电气、华仪电气等风电设备制造商。从战略高度作前瞻分析,以风电的特点和上海的优势,其完全可作为上海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有识之士呼吁,上海应该结合自身以及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优势,形成上海风电设备产业发展新思路。

首先,可制定上海风电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布局相关产业链。

上海可借助海上风电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沿海地区,加快开发利用海上风能资源,在苏沪沿海连片建设大型风电场,形成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同时,应通过制定上海风电产业发展规划,在自主研发、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生产、实验检测、风电场建设等产业链环节积极布局。

其次,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上海成为国家级风电公共研发基地。

上海目前在风电产业领域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优势,上海电气的海上风机和临界机组技术走在全国前列,上海万德的永磁直驱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泰胜风能参与了国家有关行业标准的制定。上海应发挥高端人才集聚之地的优势,大力支持研发型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国企、民企、院校合作,形成有效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体系,共同推动上海成为国家级的风电技术研发中心。

第三,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海上风电试验检测基地。上海拥有零海拔的风能资源,这是风电实验和检测场的优势,可考虑建设风电机组公共试验平台、风电设备检测认证中心、试验与测试风电场等,为国内自主研制风电设备提供试验检测条件,可打造海上风电产业的技术服务体系。同时还可扶持建立风能资源评价、风电场设计、产品标准、技术规范、设备检测与认证的专门机构,培育一批风电技术服务机构,建成较健全的风电产业服务体系。 第四,提高风电产业开放度,促进风电装备行业本地产业链配套发展

上海风电装备的发展需要本地上下游企业联合,在自主研发、项目建设、海上风电场等产业链环节上建立有效合作。如上海电气在自主研发多兆瓦级海上风机时,除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外,可通过整合长三角地区零部件制造能力,提高长三角地区研发、制造水平;风电项目招标

中,应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避免集团内关联企业暗箱操作,确保过程公平、公正,并鼓励本地企业、中小企业参与;国电华东分公司、华电上海分公司等在沪央企有开发上海陆地和海上风电场的计划,可在规划审批风电场时引导大型在沪央企的规划和本地装备企业进行对接与联合,共同推进上海新能源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七日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