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白话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2:28:59 体裁作文
白话资治通鉴在线阅读体裁作文

篇一:《白话资治通鉴》读后感

《白话资治通鉴》读后感——(宋)司马光编著;黄锦鋐主持翻译

白话资治通鉴的简介: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为宋代名臣司马光主持编写,将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大事,按年记载,一气衔接,使自汉末以来学者所编纂的各朝断代编年之书,一变而为联结古今的大编年史。为学史者必读之著作。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之目的在于“资治”,凡有关国家兴替、生民休戚的重要事件人物,都叙述详明。而对无关国计民生的事及人物,如众多的文人、高隐均不予提及。司马光所处时代,距今已900余年,其所言与当下白话已相去甚远,故现代人读之,多有因感到吃力而放弃的。有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初,由台湾学者黄锦鋐先生领衔主持,集台湾各大学27位著名教授之力,历时3年,将这部大著译成白话,深受中文世界读者所喜爱。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史学、文学、政治大家,其识见、才能早有公论;他与当时最优秀的史家一起,枯坐19年,抉擿幽隐、荟萃熔铸,用功极深,而成此煌煌大著。成就之高,后人难以企及。故此,译者在翻译时力图贴近、还原《资治通鉴》,不以“现代眼光”作解人,不擅作发挥,旨在让读者读到“干干净净的《资治通鉴》,干干净净的司马君实”。本书全文皆为白话译文,总计500万言。因字数众多,将其分10册出版。分册仍依原书次序,大体以朝代为别。第一册为战国、秦、西汉(上);第二册为西汉(下)、东汉(上)第三册为东汉(下)、魏、西晋;第四册为东晋;第五册为南朝宋、南朝齐;第六册为南朝梁、南朝陈;第七册为隋、唐(上);第八册为唐(中);第九册为唐(下);第十册为五代十国。此分册纯粹是为排版阅读方便计,不含任何对原作的理解之义。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品质。这是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

内容分享:

黄锦鋐等人不仅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还增加了许多注释和评语。语言流畅,内容丰富,我一拿到手,就被它深深的迷住啦。在资治通鉴前六册的历史中,西汉的兴起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汉武帝刘彻给我的印象最深,汉武帝是在汉朝即位最长的皇帝,在位时间长达55年。他开拓疆土:向东打败朝鲜,向西疏通西域,向南消灭闽越,向北打逃匈奴。汉武帝是和秦始皇齐名的一代霸主。可惜他晚年也干了不少糊涂事:外不爱护百姓,内不管理朝政,而且宠爱奸臣,宫里杀害太子。

随后我看到了汉朝中期到新朝灭亡,王莽被砍头的时期。王莽是一位历史上很有名的人物。他本来是汉元帝皇后的侄子。年轻的时候,父母早早的就去世了。他谦虚好学,为人仗义,获得了上至太后,下至百姓的一致好评。可当他慢慢把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里之后,听信“汉高祖让位给王莽”的谣言,毒死汉平帝,自己当上了皇帝,西汉王朝就这样的灭亡了。可当他篡位以后,因为崇尚古代,不够一些大臣的反对,按照自己的设计发起了大改革。结果不但没有成功,还爆发了以赤眉,绿林为首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就是因为王莽过分专业,不爱护百姓引起的。等爆发了农民起义之后,他还听信谗言,不去镇压。到最后因为刘秀取得昆阳大捷之后,王莽才如梦初醒,可他的主力都被杀了。到最后,王宪砍掉了王莽的人头,愤怒的老百姓把王莽的人头踢来踢去,以此泄愤。王莽年轻时的朋友肯定想不到他会有这样的下场。

我的一些感受: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不错,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十分正确的选择,历史不会欺骗,无数的王朝兴衰、社会变革,都会发人深省,令后人获益良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历史的车轮滚滚,亿万生灵在历史的足迹之下都显得微如蝼蚁,渺小异常。司马光用自己的生花妙笔,为后人留下了一部永恒的著作,永享后人的敬仰与万世的荣光!

司马光从幼年时期就好史学,为官后,将战国和秦代的史事编写成八卷,进给宋英宗,很受英宗赞赏,命他继续编撰。为此特设一个史局,由他自己选用助手,他选定了刘恕、范祖禹和刘攽做主要助手。当时北宋的局势比较稳定,政府收藏的书籍很多,他们可以任意参考。作书的方法是先尽量搜集资料,将有关之事汇合在一起,称为“丛目”。在详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略作整理,写成“长编”,再进一步删改成为“广本”。这些工作,是司马光和助手们共同作的。助手之间也有分工,大致刘攽任两汉阶段,刘恕任三国到隋,范祖禹任唐及五代。助手们协助作的长编和广本,分量还相当大,最后由司马光一手笔削成书,如《唐纪》代宗以前部分,长编稿达二百多卷,最后删定为四十一卷。可见为编写这一部书,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都付出了很大的劳动。全书共三百五十四卷,包括三个部分,即正文二百九十四卷,目录三十卷,考异三十卷。后来胡三省为《通鉴》作注,将考异散入注文中,目录实际是个提纲,远比正文简略,所以一般读《通鉴》者,只取正文部分,于是全书也就减缩为二百九十四卷。 北宋时期的政治局势虽然比较稳定,由于阶级社会中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被统治的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对于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时常起而反抗。早在太宗时期,就有蜀中主小波、李顺领导的起义。到仁宗时期,小规模的起义活动更多。在统治集团内部,党派之争常常炽热到表面化,当时称为“朋党”,这种分歧,有时是因政见不同而发生争论,而多数是为了争权夺位。在对外方面,更有和少数民族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如北方的契丹,西北的西夏,西方的羌人和南方的广源等,在这些斗争中,宋朝常常是得不偿失。以上这些问题,即社会上动荡不安,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和边疆地区的安全问题,都迫使统治者要从各朝的历史中总结经验,寻求解决的办法。所以司马光编这部书时,不仅重视政治和军事活动,凡与加强统治有关的制度、理论、用人、行政、礼乐、历数、习俗风气以及少数民族的历史等等,不论是正面的或反面的经验,都收入这部书中,也就是以加强文官统治为归宿。本来司马光为这部书拟定的名称是“历代君臣事迹”,表明他是着重在“君”和“臣”的有关活动。后来宋神宗对于这部书很感兴趣,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且写了序文,于是改称为“资治通鉴”。在书名中特别标出一个“治”字,其目的也就十分明显了。

《资治通鉴》所取的形式称为编年体,按照年、时、月、日的顺序记载史事,即以时间为中心,叙述有关史实的发生和发展,可以追述往事,也可以附叙来事,文中有言有行,有分析有评论,而不是像流水账目那样机械地排年记事。这个体裁创始于《左氏春秋》(即《左传》),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种史书体裁。西汉以后,由于司马迁编写了《史记》,纪传体成为古代史书的主要体裁,编年体反落到无足轻重的地位。自从司马光编成了《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才重新为世人重视,其后多用这个体裁编著史书,并由此发展出来纲目体和纪事本末体。《资治通鉴》的成书,不仅复兴了编年体,并导致了几种新的史书体裁的产生,这在史书编纂学上是有重大意义的。

《资治通鉴》这一历史著作中的王朝更迭以及气势的盛衰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司马光用一生的时光和心血记录了上起东周、下至五代的一千三百多年之间的历史事件,这部四百多万字的鸿篇巨制真可谓是十九年磨一剑,书中记录历代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

生动形象地告诉大家:清廉、中正、刚直、温厚、诚信、执著等等古人拥有的品质,在今天仍是万分可贵的精神,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高贵品质,书中有多少精彩绝伦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与深深地思考,发人深省,令人拍案。

梦回千年,烽火硝烟的战国是一个崇尚诡术的时代,百家争鸣,能人辈出。然而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杀伤力最大的还是反间计。反间计有很多的表现形式,然而其无一例外的针对了人性中最脆弱的部分(多疑)。何人不疑,何况国君,寡人,说的就是无倾腹相交之人啊。因为敌人和小人的反间,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魏。魏国据中原之地,富庶傲视诸侯,如果能留住吴起和孙膑这两位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又何愁霸业不成;损失最惨重的还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治胡地,使赵国成为战国末期唯一能够和秦国抗衡的国家。然而长平一役,赵为范雎反间,以赵括代廉颇,以致四十万大军为秦坑杀。有太多的史实和反间计联系在一起,可以肯定的是它将继续挑战人类最脆弱的部分。因为信息永远不可能是完备的,人性大多是多疑的。

另外还有一点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商鞅变法。以刑名之学变法,手段太残酷,积怨太深。他在渭水旁处决囚犯,以致染红了整片渭水。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得到太子虔和贵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车裂灭门啦。“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今天中国要推行各项改革,亦应徐图缓进,勿操之过急。再来说说唐太宗。他是个明智且有远见的皇帝。一个人要知足,甘什么都要三思而后行,适可而止。光知道吃饭,不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农民之艰辛,就不会珍惜粮食,就会大吃大喝,就会忘记劳动者的血汗,久而久之,则饭不常也。你知道骑马,加鞭快马,不知道喂马,不知道让马休息,不知道疼马,则不能久乘之。不错,你这刻是比那些让马休息的人快一些,但是你忘了,你的坐骑已经气喘吁吁,快渴死,饿死,累死,它不会把你驮到目的地。欲速则不达。君犹舟,民犹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权者不知爱护百姓,当领导的,不知道关心下属,则危在旦夕。这就清晰明了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知足,干什么都要三思而后行,适可而止。

这里说说齐威王,书中这里有一段记载着实值得仔细玩味,令我似有所悟! 文章大意是这样的,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以后,我就天天听到人家讲你的坏话。可是我派人去即墨视察,却看见那里是"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情况良好。为什么会这样?是你没有贿赂我的左右,求他们给你讲好话。于是,齐威王奖励了即墨大夫。

齐威王又召见阿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做了阿的地方官,我就天天听到夸奖你的好话。我派人去视察,看见的却是"田野不辟,人民贫馁"。赵国攻打鄄,你不救;卫国占据薛陵,你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是你用重金贿赂我的左右,求得他们的赞誉。当日就将阿大夫和左右讲假话的人都用"烹"刑处死了。"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即墨和阿都在山东。齐威王作为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君主,其治国有自己的方针。从这一故事中,似乎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一、提倡讲真话,反对讲假话,严惩弄虚作假、贪赃枉法之辈。阿大夫原本无能,却重金贿赂齐威王手下的人,"钱权交易",买来 "保护伞",天天在齐威王面前说他的好话,妄图钓名沽誉,捞取更大的官位更多的钱财。对于这种人,齐威王毫不客气,弄清情况后就"烹"了。连那收取贿赂替人涂脂抹粉的家伙也给"烹"了

——当今社会,各种弄虚作假的现象又岂是鲜见?但是却为什么甚嚣沉上,屡禁屡行呢?我想还是各级领导把关机构缺少齐威王这样的人吧!上行下效,唯有在源头上根除弊病,才能有良好的官场风气!此外,我觉得现在对讲真话的人一是保护乏力,二是激励无策,对弄虚作假者惩处失法,难以服众。长此以往,讲真话的不愿讲真话,讲假话的得寸进尺,这同样是领导者所应该注意的。 二、注重政绩,注重调查,不让老实人吃亏。即墨大夫干得很好,

却天天有人在齐威王面前讲他的坏话。反之,阿大夫无能,却有人给他吹嘘。齐威王不轻信,而是派人去即墨、阿作实际的调查。并且以调查的结果为准,决定奖惩。即墨大夫是老实人,只知努力做好即墨的事情,不知还须做好齐威王手下人的工作,没有送金银财宝给这帮能够决定下边人命运的官员们,惹恼了这帮贪赃枉法之徒,所以便遭到他们的颠倒是非的毁谤。若是齐威王不加调查,轻信他们的胡说,即墨大夫这样的老实人便要倒霉了。——这同时也反映出几个问题,首先,联系当前我们的政绩观,确实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一些统计数据(GDP等),而且这些东西也极容易为某些当权者创造欺上的机会,而应该切切实实以群众的利益状况为标准,能为群众谋求、创造利益的就应该鼓励,要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声音,老百姓才是那挑江山的秤砣。其次,在管理中,各个行政级别都需要一定的监督机构履行监察工作并且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干扰,这对于组织的有效开展工作甚为重要!最后,作为政治这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在必要的时候,还是应该有一些非正常手段的,试想一下,倘若领导者忽视了对实际的调查了解,难道真正做实事的基层干部就这样被埋没了吗?有能力的人,应该掌握权力,而掌握权力又必须有领导者看得见的"政绩",必须让领导者知道你的存在,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只是为了更好的做事所采取的必要措施而已!手段不重要,关键是看你的目的!(我还没有看过《君主论》,但据我了解好像也是说真正的领导者可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我认为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合理可取的)

三、强调地方官员要突出抓好兴农、富民、守土几件大事。在战国后期,在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过程中,这几件事确属各诸侯国图强称霸的当务之急。——三农问题,作为当前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问题,其合理妥善解决任重而道远。我认为,三农问题要有各级政府的高度切实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开拓思维,广开渠道!我们知道,农业出成绩难,这也许就是很多决策者不愿在农业上多下功夫的原因吧!所以我们一定要强化农业基础性地位的意识,建立切实有效的敦促激励机制,同时也应该切实引入政绩评定!办法总是有的,关键是缺乏推力和动力,没有推力和动力,领导者很难充分调动自己的!

最终收获:

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白话资治通鉴》里都给我们提供一个学习比较的典型而且明白易懂,希望大家有时间都读一遍,从中了解我国的历史,从历史中学到做人乃至治国的道理。

篇二:白话资治通鉴卷二

周纪二显王元年(癸丑、前368)

周纪二周显王元年(癸丑,公元前368年)

[1]齐伐魏,取观津。

[1]齐国攻打魏国,夺取观津。

[2]赵侵齐,取长城。

[2]赵国入侵齐国,占领长城。

三年(乙卯、前366)

三年(乙卯,公元前366年)

[1]魏、韩会于宅阳。

[1]魏国、韩国在宅阳举行会议。

[2]秦败魏师、韩师于洛阳。

[2]秦国在洛阳击败魏国和韩国军队。

四年(丙辰、前365)B>

四年(丙辰,公元前365年)

[1]魏伐宋。

[1]魏国攻打宋国。

五年(丁巳、前364)

五年(丁巳,公元前364年)

[1]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

[1]秦献公在石门大败韩、赵、魏三国联军,斩首六万人。周王特地颁赏他绣有黑、白、青花纹的服饰。

七年(己未、前362)

七年(己未,公元前362年)

[1]魏败韩师、赵师于浍。

[1]魏国在浍地击败韩国和赵国军队。

[2]秦、魏战于少梁,魏师败绩;获魏公孙痤。

[2]秦国、魏国在少梁激战,魏国军队大败而逃,公孙痤被俘。

[3]卫声公薨,子成侯速立。

[3]卫国卫声公去世,其子卫速即位为卫成侯。

[4]燕桓公薨,子文公立。

[4]燕国燕桓公去世,其子即位为燕文公。

[5]秦献公薨,子孝公立,孝公生二十一年矣。是时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馀,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皆以夷翟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于是孝公发愤,布德修政,欲以强秦。

[5]秦国秦献公去世,其子即位为秦孝公。孝公已经二十一岁了。这时黄河、崤山以东有六个强国,淮河、泗水流域十几个小国林立,楚国、魏国与秦国接壤。魏国筑有一道长城,从郑县沿着洛水直到上郡;楚国自汉中向南占有巴郡、黔中等地。各国都把秦国当作未开化的夷族,予以鄙视,不准参加中原各诸侯国的会议盟誓。目睹此情,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整顿国家,修明政治,让秦国强大起来。

八年(庚申、前361)

八年(庚申,公元前361年)

[1]孝公下令国中曰:“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卫公孙鞅闻是令下,乃西入秦。

[1]秦孝公在国中下令说:“当年我国的国君秦穆公,立足于岐山、雍地,励精图治,向东平定了晋国之乱,以黄河划定国界;向西称霸于戎翟等族,占地广达千里;被周王赐与方伯重任,各诸侯国都来祝贺,所开辟的基业是多么光大宏伟。只是后来历代国君厉公、躁公、简公及出子造成国内动乱不息,才无力顾及外事。魏、赵、韩三国夺去了先王开创的河西领土,这是无比的耻崐辱。到献公即位时,平定安抚边境,把都城迁到栎阳,亲往治理,准备向东征讨,收复穆公时的旧地,重修穆公时的政策法令。我想到先辈的未竟之志,常常痛心疾首。现在宾客群臣中谁能献上奇计,让秦国强盛,我就封他为高官,给他封地。”卫国的

公孙鞅听到这道命令,于是西行来到秦国。

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柰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王嘿然。公叔曰:“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召鞅谢曰:“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鞅曰:“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卒不去。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

公孙鞅,是卫国宗族旁支后裔,喜好法家刑名之学。他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深知他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推荐,就重病不起。魏惠王前来看望公叔痤,问道:“您如果不幸去世,国家大事如何来处置?”公叔痤说:“我手下任中庶子之职的公孙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国君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魏惠王听罢默然不语。公叔痤又说:“如果国君您不采纳我的建议而重用公孙鞅,那就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到别的国家去。”魏惠王许诺后告辞而去。公叔痤又急忙召见公孙鞅道歉说:“我必须先忠于君上,然后才能照顾属下;所以先建议惠王杀你,现在又告诉你。你赶快逃走吧!”公孙鞅摇头说:“国君不能听从你的意见来任用我,又怎么能听从你的意见来杀我呢?”到底没有出逃。魏惠王离开公叔痤,果然对左右近臣说:“公叔痤病入膏肓,真是太可怜了。他先让我把国家交给公孙鞅去治理,一会儿又劝我杀了他,岂不是糊涂了吗?”公孙鞅到了秦国后,托宠臣景监推荐见到秦孝公,陈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计划,孝公大喜过望,从此与他共商国家大事。

十年(壬戌、前359)

十年(壬戌,公元前359年)

[1]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甘龙曰:“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1]公孙鞅想实行变法改革,秦国的贵族都不赞同。他对秦孝公说:“对下层人,不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只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利益。讲论至高道德的人,与凡夫俗子没有共同语言,要建成大业也不能去与众人商议。所以圣贤之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拘泥于旧传统。”大夫甘龙反驳说:“不对,按照旧章来治理,才能使官员熟悉规矩而百姓安定不乱。”公孙鞅说:“普通人只知道安于旧习,学者往往陷于所知范围不能自拔。这两种人,让他们做官守法可以,但不能和他们商讨旧章之外开创大业的事。聪明的人制订法规政策,愚笨的人只会受制于人;贤德的人因时而变,无能的人才死守成法。”秦孝公说:“说得好!”便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的要职。于是制定变法的法令。下令将人民编为五家一伍、十家一什,互相监督,犯法连坐。举报奸谋的人与杀敌立功的人获同等赏赐,隐匿不报的人按临阵降敌给

以同等处罚。立军功者,可以获得上等爵位;私下斗殴内讧的,以其轻重程度处以大小刑罚。致力于本业,耕田织布生产粮食布匹多的人,免除他们的赋役。不务正业因懒惰而贫穷的人,全家收为国家奴隶。王亲国戚没有获得军功的,不能享有宗族的地位。明确由低到高的各级官阶等级,分别配给应享有的田地房宅、奴仆侍女、衣饰器物。使有功劳的人获得荣誉,无功劳的人即使富有也不能显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崐予五十金。乃下令。

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难以确信,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拿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公孙鞅又说:“能拿过去的赏五十金。”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拿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五十金的重赏。这时,公孙鞅才下令颁布变法法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变法令颁布一年后,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小心翼翼地遵从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一片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赶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臣司马光曰: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保护;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维持国家。所以古代成就王道者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只有蠢人才反其道而行之,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欺骗兄弟、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一败涂地。靠欺骗所占的一点儿便宜救不了致命之伤,所得到的远远少于失去的,这岂不令人痛心!当年齐桓公不违背曹沫以胁迫手段订立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图攻打原地而遵守信用,魏文侯不背弃与山野之人打猎的约会,秦孝公不收回对移动木杆之人的重赏,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尚称不上完美,而公孙鞅可以说是过于刻薄了,但他们处于你攻我夺的战国乱世,天下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之时,尚且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人民之心,又何况今日治理一统天下的当政者呢!

[2]韩懿侯薨,子昭侯立。

[2]韩国韩懿侯去世,其子即位为韩昭侯。

十一年(癸亥、前358)

十一年(癸亥,公元前358年)

[1]秦败韩师于西山。

[1]秦国在西山击败韩国军队。

十二年(甲子、前357)

十二年(甲子,公元前357年)

[1]魏、韩会于。

[1]韩国、魏国在地举行会议。

十三年(乙丑、前356)

十三年(乙丑,公元前356年)

[1]赵、燕会于阿。

[1]赵国、燕国在阿地举行会议。

[2]赵、齐、宋会于平陆。

[2]赵国、齐国、宋国在平陆举行会议。

十四年(丙寅、前355)*十四年(丙寅,公元前355年)

[1]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1]齐威王、魏惠王在效野约会狩猎。魏惠王问:“齐国也有什么宝贝吗?”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说:“我的国家虽小,尚有十颗直径一寸以上、可以照亮十二乘车子的大珍

篇三:资治通鉴,文白对应

篇四: 《资治通鉴》版本的流传

《资治通鉴》版本的流传

09汉语言文学 谢东玫 200940101065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这部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北宋时代,在中唐以来长期混战之后,实现了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繁荣了学术文化;同时,内政多弊,御戎不力,“积贫积弱”,局势不稳。这是一个有生气的时代,又是一个很苦闷的时代,是个前进的时代,又是个软弱的时代。当时,君主将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多在考虑如何生活,寻找出路。于是,有主张以“柔道”治天下,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有立志改革,而实行变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铤而走险,起义造反的。掌握文化知识的人们,特别是历史学家,如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等,往往面对现实而回顾历史,企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历史,为了有助于治国安邦,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其中,司马光主编《通鉴》的目的最突出,最具代表性。它是由“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而得名。

宋仁宗年间,年仅20岁的司马光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司马光担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官时,整日都和史书打交道。面对浩如烟海的史籍,司马光希望编写一本系统又简明扼要的中国通史。在编纂过程中,司马光还特别得到了当时在位的宋英宗的支持,宋英宗为编纂史书提供了一切便利条件,特别准许司马光借阅各类皇家藏书。从宋英宗治平二年开始,一直到宋神宗元丰七年,历时19年之久,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终于完成。司马光在漫长的十几年中,编纂《资治通鉴》,几乎耗尽了他的心血。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49卷,记述了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中国历史,内容包括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文化等。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时,对史实经过严格考证和筛选,所记述的内容详实可信,也使它成为后世历史学家所推崇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 《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下面我就以《资治通鉴》的出版时代来分析这本巨著的流传。

(一)宋本:

1. 余姚官刻本: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由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下绍兴府余姚县重刻本孝宗朝或稍后印本,南宋的建、鄂、蜀诸种版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这一版本。 2. 清章钰《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述略》认定是南宋光宗以前的刻本,《藏园群书经眼录》认定是南宋初期的建本,即号为景祐本者。

(二)明刊本: 1. 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兴文署原版归入南雍,历朝多次修补。

2. 明弘治元年至嘉靖三十八年刻并版本

3. 元刻明修补本:明天启刻本,陈仁锡评阅,附刻刘恕《外纪》、胡三省《辨

误》、薛应旆《宋元通鉴》与《甲子会要》,陈仁锡序;陈仁锡评阅本,明天启六年白口本,附薛应旆《宋元通鉴》,有墨印眉批朱笔圈点。

(三)清刻本:

1. 胡克家本:清仁宗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胡克家仿刻兴文署本;清仁宗嘉庆二十一年,胡克家原刻印本,清同治八年江苏书局修补本。 2. 清同治十年湖北崇文书局本。

3. 清光绪十四年上海蜚英馆石印本。该版本附毕沅《续资治通鉴》。

(四)民国刊本: 1. 民国元年:涵芬楼铅印本。附《通鉴释文》十二卷。

2. 百衲本:书题作《百衲本宋本资治通鉴》,民国八年商务印书馆附设图书馆影印本。

3. 上海国学整理社刊本。

4. 影印宋刻本,《四部丛刊》初编,民国十八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四库备要》,民国二十五年铅印。

注: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的注本最为人称道,现为最通行版本。

篇五:关于《柏通鉴秦汉风雨》的商榷

关于《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秦汉风雨》的商榷

广东培正学院 孙之卓

摘 要: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862则“柏杨曰”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辛辣抨击了吃人的专制政治。但是通过逐段对比阅读《资治通鉴》与《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秦汉风雨》,也发现后者偶有并非信、达、雅之笔,值得商榷。

关键词 : 资治通鉴 秦汉风雨 商榷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最具创意甚有价值的是其中的862则“柏杨曰”。一言以蔽之,“柏杨曰”(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白话资治通鉴在线阅读)标举现代的民主、法制以及人权思想价值标准,辛辣抨击了专制政治吃人。

例如,针对张良“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阳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针对司马光为帝王讳,推崇张良明哲保身,而柏杨曰:

司马光对张良晚年的怪诞行为所作的分析,我们同意,以张良的聪明,当然了解神仙并不存在。但为了保命,他不得不言不由衷,信口开河。但司马光认为韩信和萧何的受到迫害,是因为他们已经达到巅峰,而仍“不知道停止”,却远离事实。什么叫巅峰?侯爵是不是巅峰?王爵是不是巅峰?刘邦已经封王,还不满足,喋血上爬,为什么没有杀头坐牢?不但没有杀头坐牢,反而当上皇帝,好不威风。这已足够说明达到巅峰而仍不知道停止,并不是招祸的原因,至少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另有所在,那就是专制政治本质上是一种极不稳定的政体,钢铁般坚固的外貌,强有力的野心家随时都可能把它摧毁,不像民主政治那么具有弹性。掌握权柄的人,不得不把全副精力用来防止叛变。每一个有能力或每一个有影响力、受到人民爱戴,以及有大功劳,军权、政权在手的人,都是潜在的敌人。无论你知道不知道停止,都要排除。最简单也最迅速的手段,莫过于制造冤狱。韩信和萧何所受到的,不过一场大冤狱和小冤狱而已。韩信可能还有不收敛之处。萧何自始至终,都战战兢兢、俯首帖耳,根本没有“不知道停止”的行为,也难逃此劫。 司马光没有一句话触及到专制制度和当权分子的邪恶,反而千错万错,都是被迫害人的错,谁教你不停止进取?谁教你激起主人的疑心?因而大肆赞扬“明哲保身”。儒家系统对于不能明哲保身的人,总是冷嘲热讽,讥笑备至。数千年以降,遂使中国社会越来越缺乏正义和道德勇气。在明哲保身哲学引导下,中国人都有一种神经质的恐惧,连自己应有的权利,都不敢挺身保护,唯恐惹祸招灾。

嬴稷诛杀白起,不过是一个孤立的个案,刘邦一连串屠戮,却是专制政体必不可免的一项作业,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几乎所有新兴的政权,都要通过这个窄门,血迹斑斑。[2]

读了这则“柏杨曰”,就能明白什么叫嬉笑怒骂、一针见血、发聋振聩。

仅仅浏览《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秦汉风雨》,感觉译文明白晓畅,引人入胜,就如同读历史故事般,轻轻松松读完,却有无限启发。然而,只要人们逐段对比阅读《资治通鉴》与《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秦汉风雨》,就不难察觉:后者间或也有未臻于信、达、雅之笔,值得商榷。现梳理其部分之疑义,粗略分类,争鸣如下:

释 词 有 误

1.《通鉴》原文:冬,十月,代王登、长沙王发、中山王胜、济川王明来朝。上置酒,胜闻乐声而泣……具以吏所侵闻。于是上乃厚诸侯之礼,省有司所奏诸侯事,加亲亲之恩焉。——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汉纪九·武帝建元三年(前138) [1]

柏杨白话:????遂把中央官员对亲王侵夺侮辱的案件,一一报告。刘彻大出意外,于是提高对封国亲王们的礼遇,命主管单位减少对封国亲王们的约束,增加对皇族的恩情。(北岳文艺出版社《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3册第108页,2006年7月第1版)

童心争鸣:对于“省有司所奏诸侯事”,胡三省注:省,悉井翻。也就是说“省”读xǐnɡ。刘彻对于“有司所奏诸侯事”不当是“减少”,而是“检查,审查”。

2.《通鉴》原文:王梦青蝇之矢积西阶东,可五六石,以屋版瓦覆之??陛下左侧谗人众多,如是青蝇恶矣。——汉纪十六·昭帝元平元年(前74)

柏杨白话:刘贺梦见宫门西阶的东侧,堆着大堆青蝇的粪便??陛下左右,说谗言的太多,就跟青蝇一样的可恶。(第4册第090页)

童心争鸣:“青蝇恶”即“青蝇之矢”。恶,矢,同为粪便;“恶”读è。

3.《通鉴》原文:京师大雨雹。——汉纪十七·宣帝地节三年(前67)

柏杨白话:首都长安降大雨跟冰雹。(第4册第140页)

童心争鸣:“大雨雹”之“雨”,yù,像雨一样地降落,动词。对于“夏,四月,楚国雨雹,大如釜”,胡三省音注:“雨,于具翻。”(汉纪二十二·成帝河平二年)

4.《通鉴》原文:魏以阴晋为和于秦,实华阴。——周纪二·显王三十七年(前332)

柏杨白话:魏王国把阴晋割让给秦国,要求和解;而把居民迁到华阴。(第1册第166页)

童心争鸣:魏国割让给秦国的地方,春秋、战国叫“阴晋”,西汉高帝更名为“华阴”。“实华阴”疑是《通鉴》以后名释古名。

5.《通鉴》原文:魏王不听,卒以南阳为和,实修武。——周纪四·赧王四十二年(前273)

柏杨白话:魏圉仍不接受,终于割让南阳求和,而集中力量保卫修武。(第1册第327页)

童心争鸣:秦始皇时的“修武”,周时本名“南阳”。“修武”也宜是司马光以此名释彼名。

6.《通鉴》原文:高皇帝弃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后自临事,不幸有疾,诸吕为变,赖功臣之力,诛之已毕。——汉纪五·文帝前元年(前179)

柏杨白话:自高皇帝逝世,孝惠皇帝即位,太皇太后主持大事,不幸身体有病,吕姓家族企图颠覆政府,幸赖功臣们的力量,把他们扑灭。(第2册第284页)

童心争鸣:《辞源》释“即世”为“死,去世”。[3]

7.《通鉴》原文:单于亦使当户报谢,复与匈奴和亲。——汉纪七·文帝后二年(前162)

柏杨白话:??汉朝再开始跟匈奴汗国和解。(第2册第367页)

童心争鸣:“和亲”很不同于“和解”。

8.《通鉴》原文: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礼毕罢——汉纪七·文帝后七年(前157) 柏杨白话:应该到宫殿哭泣的亲属或官员,在早上和晚上每十五人一组,致祭时才哭。祭罢,即应停止。(第3册第014页)

童心争鸣:“十五举音”当是“哭十五声”。

9.《通鉴》原文: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与监、史深祸者;即上意所欲释,与监、史轻平者;上由是悦之。——汉纪十·武帝元朔三年(前126)

柏杨白话:张汤所定罪的人,都是刘彻想要定罪的人,以及狱政官、总务官深为痛恨,想要置之死地的人。张汤所释放或减刑的人,都是刘彻想要释放的人,以及狱政官、总务官想要宽容的人。刘彻大为欣赏欢喜。(第3册第187-188页)

童心争鸣:“所治”乃“审判的案件”,不得时而是“张汤所定罪的人”, 时而是“张汤所释放或减刑的人”。廷尉张汤、武帝、狱吏三方面怎么会如此默契,高度保持一致呢?“即”为“如果”,“与”为“yǔ,动词:给予、交给”。张汤的伎俩应是这样。

10.《通鉴》原文:后徙定襄太守,初至,掩定襄狱中重罪、轻系二百余人,及宾客、昆弟私入视亦二百余人,一捕,鞫曰“为死罪解脱”。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汉纪十一·武帝元狩四年(前119)

柏杨白话:后来,义纵调定襄郡郡长,一到任,就对监狱作突击检查,把狱中囚犯,无论重罪轻罪或正在诉讼中的被告,约二百余人;连同当天前往探望囚犯的亲友,也有二百余人,一起逮捕,说:“我为你们这些该死的人,解脱痛苦!”当天,四百余人,全部诛杀。(第3册第241页)

童心争鸣:“鞫”是“判决罪行”;而 “我为你们这些该死的人,解脱痛苦”分明不是判决罪行的语言。这里的“死罪”是“死罪之人”,而“解脱”自是“开脱桎梏等”。

11.《通鉴》原文:是时,汉灭两越,平西南夷,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毋赋税。南阳、汉中以往郡,各以地比,给初郡吏卒奉食、币物、传车、马被具。——汉纪十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

柏杨白话:??南阳郡跟汉中郡以南各郡,依距离首都长安远近,成正比例增加郡政府官员待遇,包括粮秣、钱币、车辆、马匹跟装备等。(第3册第308页)

童心争鸣:“地比”,《辞源》解释为:“地区相互接近,依次第自近及远”。[4]原文明言:南阳、汉中以往郡就近统筹对口援助两越、西南夷十七初郡,为新设各郡吏卒提供钱物;不曾涉及首都长安,也未涉及增加南阳、汉中以往郡政府官员待遇。

12.《通鉴》原文:九月,诏减天下盐贾。又令郡国岁上系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县、名、爵、里,丞相、御史课殿最以闻。——汉纪十七·宣帝地节四年(前66)

柏杨白话:九月,刘病已下诏,减低食盐价格。又命各郡各封国,调查被羁押的囚犯,或被苦刑拷死的,或病死饿死的,每年呈报。列出主管官员的姓名、籍贯、官职跟所属的县名。由宰相、监察官考核奏报。(第4册第158页)

童心争鸣:呈报何人的“县、名、爵、里”?当是“所坐”,“所坐”应是:(活着的)罪犯。阅读《汉书·宣帝纪》所载诏令全文可进一步知道:汉宣帝十分关注下情。而郡国主管官员的姓名、官爵、所属县、所居邑里,原本是朝廷掌控的资料。

13.《通鉴》原文:相敕掾史按事郡国,及休告,从家还至府,辄白四方异闻。或有逆贼、风雨灾变,郡不上,相辄奏言之。——汉纪十七·宣帝元康二年(前64)

柏杨白话:宰相府官员们前往各郡各封国公干,或者退休回到故乡所属的郡县;魏相都教他们提出所见所闻的报告,或有关盗贼,或有关天灾,郡政府不肯呈报,魏相就直接向皇帝提出。(第4册第172页)

童心争鸣:休告,休假;联系下文,是回家乡休假,而非退休。“从家还至府”之“府”分明是宰相府,魏相的宰相府。

14.《通鉴》原文:天子使尚书召问霸:“太尉官罢久矣。夫宣明教化,通达幽隐,使狱无冤刑,邑无盗贼,君之职也。将相之官,朕之任焉。侍中、乐陵侯高,帷幄近臣,朕之所自亲,君何越职而举之?”尚书令受丞相对,霸免冠谢罪,数日,乃决,自是后不敢复有所请。——汉纪十九·宣帝五凤三年(前55)

柏杨白话:??宫廷秘书(尚书)命黄霸答复,黄霸答复不出,脱下官帽,请求恕罪。几天之后,刘病己才下令不予追究??(第4册第239页)

童心争鸣:尚书≠尚书令。“尚书令受丞相对”的今译可顺势修改为:宫廷秘书长(尚书令)命黄霸答复;或作:尚书令接受黄霸答复。

不 合 语 法

1.《通鉴》原文:臣又闻古之制边县以备敌也,使五家为伍,伍有长,十长一里,里有假士,四里一连,连有假五百,十连一邑,邑有假候,皆择其邑之贤材有护、习地形、知民心者;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汉纪七·文帝前十一年(前169)

柏杨白话:??都由村民遴选有才干而又有保护村民能力、熟悉地理形势、深切了解人民意愿的人士担任??(第2册第343页)

童心争鸣:应当注意到:“有护、习地形、知民心”是“贤材”的后置定语。“由村民”三字似有画蛇添足之嫌。在太宗孝文皇帝时代,有权“择其邑之贤材”者当是西汉政府的官员,不至于由村民遴选里长、村长。

2.《通鉴》原文:臣闻用兵者以饱待饥,正治以待其乱,定舍以待其劳;故接兵覆众,伐国堕城,常坐而役敌国,此圣人之兵也。——汉纪十·武帝光元二年(前133)

柏杨白话:??所以沙场交锋,击败对方主力,伐国攻城,摧毁对方守卫,不如静坐不动,就使敌人疲惫,这才是圣人的的作战方法。 (第3册第134页)

童心争鸣:韩安国认为:圣人之兵接兵则覆众,伐国则堕城,甚至常坐而役敌国;他并非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来贬低、否定“攻伐”。

3.《通鉴》原文:乌孙发译道送骞还,使数十人,马数十匹,随骞报谢,因令窥汉大小。——汉纪十二·武帝元鼎二年(前115)

柏杨白话:最后,乌孙王国派遣翻译人员跟向导、使节等数十人,马数十匹,随同张骞来汉朝报聘——张骞希望借他们的眼睛,观察汉朝的大小强弱。(第3册第258页)

童心争鸣:接受使命,“观察汉朝的大小强弱”的人应是乌孙王国的使节等;“——张骞希望借他们的眼睛”有画蛇添足之嫌。

4.《通鉴》原文:霍光以群臣奏事东宫,太后省政,宜知经术,白令夏侯胜用《尚书》授太后,迁胜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汉纪十六·昭帝元平元年(前74)

柏杨白话:霍光率领群臣,在未央宫向上官太后奏报国家大事,建议上官太后既然主持政务,必须通晓儒家学派五经??(第4册第098页) 之“以”释为“认为”,配合下面的“白令”、“迁”、“赐”等动词,这个39字的长句才显得豁然贯通,甚有气势。

5.《通鉴》原文:“汉兴,匈奴数为边害,故设金爵之赏以待降者。??假令单于初立,欲委身中国,未知利害,私使伊邪莫演诈降以卜吉凶,受之,亏德沮善,令单于自疏,不亲边吏??”——汉纪二十二·成帝河平二年(前27)

柏杨白话:“自从西汉王朝兴起,匈奴汗国一直是北方的灾害,所以才悬赏‘爵位’跟‘黄金’,鼓励他们投降。??汉朝如果接受,恩德就发生亏损,且使一心向善的单于沮丧,被迫与汉朝疏远,不再相信汉朝边塞官员??”(第4册第391页)

童心争鸣:“金爵”,《辞源》释为“谓佩以金印紫绶之爵位”。[5]“亏德沮善”是“有损汉朝的恩德,败坏汉朝的善行”。“ 受之,亏德沮善”是因,“单于自疏,不亲边吏”为果。

6.《通鉴》原文:即以为不毛之地,无用之民,圣王不以劳中国,宜罢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如以先帝所立累世之功不可堕坏,亦宜因其萌牙,早断绝之。及已成形然后战师,则万姓被害。——汉纪二十二·成帝河平二年(前27)

柏杨白话:把那里土地当做蛮荒土地,把那里人民当做蛮荒人民,圣明的君王,不应为那些蛮荒土地跟蛮荒人民,劳动中国。所以,应撤销郡县,放弃当地土著,拒绝残余的酋长跟我国来往??(第4册第396页)

童心争鸣:“以为不毛之地,无用之民,圣王不以劳中国”与“宜罢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构成典型的假设复句,“即”训“如果”,与“如果”配套的关联词应是“就”,而不是“所以”。

有 悖 语 境

1.《通鉴》原文: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

柏杨白话:??主上问我谁适宜当宰相,我就依照实际情况回答。(第1册第027页)

童心争鸣:将“如是”译作“依照实际情况”,不合语境不得体不传神,李克在回答文侯的询问时并没有具体说到魏成、翟璜的实际情况,相反只提出任贤的五条原则: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重用魏成的结论是文侯自己做出的。

2.《通鉴》原文: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周纪二·显王八年(前361)

柏杨白话:不幸出现一连串不肖的国君,如厉公、躁公、简公、出公,国家动乱,无力顾及外事??(第1册第100页)

童心争鸣:他人也许可以指责厉公、躁公、简公、出公等不肖,但是当年秦孝公断不会骂自己的祖宗是一连串不肖的国君, “不宁”倒是在为先君讳。

3.《通鉴》原文:天子之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也。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陛下不如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秦纪三·二世皇帝二年(前208)

柏杨白话:??陛下不如藏在深宫之中,跟我以及跟熟悉法律规章的宫廷随从,专门阅览奏章,而就在奏章上批示??(第2册第043页)

童心争鸣:“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的“与”译成介词“跟”,恐是败笔;译作“允许”,才符合臣赵高的身份,切合上下文。《汉语大字典》训“与”为“允许”,且引用《论语·述而》:“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等为证。[6]

4.《通鉴》原文: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汉纪七·文帝后六年(前158)

柏杨白话:??辕门卫兵长向皇家卫队请求:“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可以奔驰。”(第3册第011页)

童心争鸣:“壁门士请”的“请”是“告诉,禀告”的意思;对译为“请求”,显然与“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可以奔驰”不吻合,与当时场景不协调。

5.《通鉴》原文:张欧亦事帝于太子宫,虽治刑名家,为人长者,帝由是重之,用为九卿。欧为吏未尝言按人,专以诚长者处官;官属以为长者,亦不敢大欺。——汉纪七·景帝前元年(前156)

柏杨白话:??张欧当法官,从来没有拷打过人,在官位上诚挚宽大,僚属部下也认为他是敦厚长辈,不敢做大的欺骗。(第3册第018页)

童心争鸣:“欧为吏未尝言按人”或许应该译作:张欧任廷尉未曾说过审查人。按,考察;审查。《汉书·赵广汉传》:“广汉使长安丞按(苏)贤”“专以诚长者处官”宜译作:专用忠诚敦厚的人担任官职。《汉语大字典》释“处”曰:担任;委任。《荀子·尧问》:“处官久者士妒之,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

6.《通鉴》原文:此言居君子之位而为庶人之行者,患祸必至也。若居君子之位,当君子之行,则舍公仪休之相鲁,无可为者矣。——汉纪九·武帝建元元年(前140)

柏杨白话:??居于高位的官员,就应该有正人君子的操守。就是公仪休不当鲁国宰相,他也不会干商人的事。(第3册第100页)

童心争鸣:可以继续把“舍公仪休之相鲁,无可为者矣”视为假设关系,作如下的今译:如果抛弃公仪休相鲁时的做法与主张,那就没有值得实行的了。公仪休假若不当鲁国宰相,他去干商人的事——他未居君子之位而为庶人之行,这并不违反董仲舒确认的“受大者不得取小”的原则。

7.《通鉴》原文:解平生睚眦杀人甚众,上闻之,下吏捕治解,所杀皆在赦前。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汉纪十·武帝元朔二年(前127)

柏杨白话:??轵县有一位正在学校研究儒家经书的学生,在筵席上,奉陪中央政府派遣的查案官员。查案官员称赞郭解侠义行为,学生说:“郭解专门用奸邪的手段犯法,哪能称为贤能?”被郭解的门客听到,把那个倒霉的学生格杀,割下他的舌头。(第3册第174页)

童心争鸣:客≠使者。奉皇帝之命的查案官员不可能称赞郭解的侠义行为。

8.《通鉴》原文:“臣前白愿出任良试考功,臣得居内。议者知如此于身不利,臣不可蔽,故云‘使弟子不若试师。’臣为刺史,又当奏事,故复云‘为刺史,恐太守不与同心,不若以为太守。’此其所以隔绝臣也??”——汉纪二十一·元帝建昭二年(前37) [8][7]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