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读捕蛇者说有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03:40:52 字数作文
读捕蛇者说有感字数作文

篇一:捕蛇者说读后感

捕蛇者说读后感

在封建社会里,农人的命运实在是不妙的。遇上“有道明君’、“青天大老爷”,则有望达到丰衣足食,保证温饱,甚至达到“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理想境界"。但多数时间里,“明君"与“良吏”是一个也遇不到的,农人也就只能挣扎在苛捐杂税、敲诈勒索、天灾战祸等交织成的生死漩涡中。这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必然。那么,在如此严酷的生存条件下,农人如何过活呢?

一是忍。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人们习惯于在沉重的压力下忍受。官府不是要大量捐税吗?好,拼命干就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一年辛勤劳动总是有回报的。好歹把官府和地主的租税金交上,自己和家人的口粮也勉强够。风调雨顺时,“多收了三五斗”,农人就能添点新衣,修葺一下屋子。在 他挚爱的土地上刨食儿,只要能维持温饱,农人也不介意一代代地劳作下去。

二是反。“忍无可忍,毋须再忍”。当官府或地主对农民的压榨使农民无法生存,比如在灾荒年间还一味逼着农民按数交租,农人们便会揭竿而起。这可不是儿戏,农人们身体大都壮健有力,且不畏死,只要仇恨的火星一迸发出来,叮以很快形成燎原之势。历史上很多王朝都是在农民战争的怒潮中崩塌的。唐太宗 的那番颇有自知之明的“君民鱼水论”,就是一种很形象生动的阐释。

也有一些农人,忍是忍不下去了,却又不敢冒着杀头的风险造反,怎么办呢?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像《捕蛇者说》里的蒋氏,就通过捕一种剧毒怪蛇进贡来免除自己的租赋。其实这也很无奈,“几死者数矣"。可是与其一。年到头拼死拼活地劳作,不如一年就拼两次命,其他时候“则熙熙而乐”。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对“死法"的不同选择,着实可怜。

如以上三法皆不奏效,则或背井离乡,或希冀“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走入“精神胜利法’’。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即为这一理想的生动反映。

那么,问题就提出来了:如何让农业一直兴旺?如何让农人过上幸福生活、永远告别所有的选择都那么残酷的时代?这的确值得有识之士深思。

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是一篇文情并茂、针砭时弊的佳作,历来脍炙人口,传诵不衰。

文章开头先极力说明毒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功效,再叙述捕蛇由来。作者刻意把蛇之毒与永州人“争奔”捕蛇对比,形成强烈反差,意在引发读者深思:既然异蛇极毒,人及草木皆不可近,那永州人为何还争相捕蛇呢?——原来要害是“当其租人”。捕蛇可以抵租,人们便冒死去捕蛇,这就暗示了“赋敛之毒有甚于蛇”,作者的意图已寓其中。全文主旨得以突出表现还是在“蒋氏自陈心曲"一段。在此段中,作者先以“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作为蒋氏答话的纲,接着用对比反衬法,揭露事实,突出中心。回顾过去,以乡邻在重赋逼迫下¨非死即徙”以致十室九空的情形跟蒋氏“以捕蛇独存”对比;叙述现在,以悍吏来乡逼租闹得鸡犬不宁的情形,与蒋氏因捕蛇而能“驰然而卧”和捕蛇后“甘食其土之有"、“熙熙而乐"的情形对比,鲜明地反衬出赋敛毒害之极,使“哀而不伤”的蒋氏答话成了血泪斑斑的控诉,深刻表现了“赋剑之毒有甚是蛇”的主题。

从全文来看,第一段写捕蛇缘由,先说明蛇毒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功效是为写下面“太医聚蛇,永人争相捕蛇"作铺垫;同时全段既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也为下文写蒋氏三代的遭遇作序,为主旨的揭示初步蓄势。第二段写蒋氏三代的悲惨遭遇,是为写“余悲之”并提出“若毒之平”的建议埋下伏笔。第三段写作者的同情、提问和建议,则是为写蒋氏自陈心曲,展示整个社会悲剧、进一步深化主题铺垫、蓄势。待通过蒋氏以自身遭遇与乡邻的处境对比,用事实证明了苛政之毒甚于毒蛇猛兽后,又引用孔子的话作理论依据,并用跌宕笔法,先疑后信。至此,铺垫已够,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地点破全文主旨:“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横征暴敛的不满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篇二:捕蛇者说有感

捕蛇者说有感

蒋氏眼泪汪汪地说完这段话后就含泪道别了柳宗元,走向捕蛇的山路了。

留下柳宗元在原地沉思:蒋氏说的这番话完全是这几十年来当地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一字一句都饱含着百姓们的艰苦与悲惨。真是听者落泪,闻者伤悲。有道是“苛政猛于虎也”,今日所闻,果然如此。可是,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想到这里,柳宗元摇头叹息地离去了。过了几天,柳宗元又去找蒋氏。还没去到就远远地看到蒋氏家门口挂着两个白色的灯笼,他心里一惊,快步地走上前去。还没进门口,便听到了妇人和小孩的哭声,刚进屋蒋氏的尸体赫然地摊在厅中央,顿时心里明白了,心中充满了悲痛。跪坐在地上的妇人一见有人来,就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眼泪,道:“这位大爷来寒舍,不知所为何事?”柳宗元顿首答道:“我本是蒋兄的一位故人,今日突来探访,却见如此悲惨的景象,不知蒋兄遭何变故突然离世?”那妇人一听便恸哭了起来,拉着旁边的小男孩说道:“我俩是他的妻儿,这几十年来我们这里严苛重税,夫君靠捕毒蛇抵赋税,十二年来倒也有惊无险,相安无事。谁知前日上山捕蛇时不小心反被毒蛇所咬不幸身亡。”

妇人略顿了顿,哽咽着说:“夫君一家三代都死于捕蛇这事儿上。如今儿子尚小,还不懂得如何捕蛇,难继祖业,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我俩今后拿什么去缴纳赋税啊?”说完母子二人又抱头大哭了起来。

柳宗元听了心情更加悲痛,心如刀割:如此重税,以致民不聊生,我该何为!肉食者何为啊!

一个时代的大儒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永远地留在了中唐的历史坐标上……

篇三:读《捕食者说》有感

读《捕蛇者说》《爱莲说》《松树的风格》有感

朱 治 情 标题中的三篇文章,对于一个具有初级中学文化水平的人来说并不陌生,记得学习标题中的三篇文章,最早是在中学生的课本中,当时老师的讲习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逐步淡忘消失。之后参加工作步入社会,虽然也从各种媒体上读到看到过,但是并没有怎么认真的仔细琢磨他的深刻意义。今天,把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列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教材专门学习,我的感觉是:三篇文章虽然写作的时间和作者身份不同,但是,他们具有共同之处,作者三人均是与永州有关的人物。《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和《松树的风格》的作者陶铸均是永州籍人氏,他们均是永州历史文化名人;《捕蛇者说》的作者柳宗元虽不是永州籍人,但他在永州零陵郡为官10年,他写的事情发生在永州零陵境内,他是永州历史文化标志性人物。而且特别难得的是他们三人虽然所处的时代和官职不同,但是,他们均具有一颗忧国忧民的爱国心,他们的文章向人们传递一种乐观向上、催人奋进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我们今天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人来说显得尤其珍贵。下面,我把这次重新学习三篇文章的心得体会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心连心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必然选择。

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这是孔子告诫君王执政的历史名言。在唐朝 1

李世民夺取政权以后,经常以孔子的这句话用来告诫众臣。李世民不仅这么说,而且也这么做。在他执政期间,全国推行轻谣薄赋休养生息政策,他关心体恤民情,劝课农桑,把唐朝推向鼎盛,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著名的“贞观之治”。他在位二十三年,国力强盛,社会安宁,国家出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繁荣景象。可是,并不是唐朝所有帝王都与李世民一样,能够尊重体恤民意,密切联系实际,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柳宗元生活的唐宪宗君王就不是这样,唐宪宗李纯是唐朝第十二代皇帝,他的皇权是在宦官俱文珍的帮助下取得的。在他继位的十五年中,由于地方藩镇势力的不断壮大,中央集权统治权力削弱,封建统治阶级与农民阶层的矛盾日益加深,地方官僚集团不顾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能力,大肆加重税赋,盘剥压榨、强取豪夺,他们抵制和抗拒唐顺宗皇帝推行的“永贞革新”,使不堪折磨的农民出现了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局面。柳宗元自幼随父宦游各地,亲眼目睹了各地农民的生活现状,树立了革除弊政改善民生的政治理想。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顺宗皇帝的支持下,他追随王叔文、王坯等人推行“永贞革新”,“永贞革新”由于得不到宪宗皇帝的支持而失败。革新运动失败后,柳宗元等人被罢官贬职遣派到边远州任“司马”(史称“八司马”),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任“司马”。《捕蛇者说》正是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的背景下,被贬职永州期间书写的一篇散文。他通过描写永州地方一名捕蛇农夫的经历,真实地反映了唐宪宗执政时期农民受苛捐杂税压榨的生活惨状,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苛政猛于虎的贪婪本质,从中可以看到柳宗元痛恨统治 2

当局力图改变现实却无力回天的郁闷心情。同时从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唐朝帝国从鼎盛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历史的经验再次昭示: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是决定统治者执政地位稳固的关键因素,人民群众与统治者的关系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关系。《捕蛇者说》虽然没有直接说出这个原因和规律,但是,柳宗元在文章中揭露的统治当局残酷压迫农民是封建统治者走向衰亡的必然规律。因为封建统治者的政权是建立在地主阶级少数人压迫和剥削农民大多数人的基础之上,他们要维持中央庞大的腐败的国家机器运转,藩镇割据地方势力要维持自己的存在,他们的手只有伸向最广大的农民群众,从农民群众的口袋中攫取钱财。当农民群众不堪忍受、生活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奋起反抗,甚至推翻地主统治阶级的政权。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历史上任何阶级政党和统治集团,他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代表最广大农民无产阶级的利益,他与人民群众具有天然的血肉关系。因此,在他依靠广大人民的力量夺取政权以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党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们共同的利益和愿景是:希望国家和中华民族日益昌盛强大,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这个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把党和人民凝聚在一起,使他有别于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政党及统治者。要实现这个远大理想和目标,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始终与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将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不渝的根本组织路线和工作方法。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的革命建设事业才能取得最后胜 3

利,中华民族的“强国梦”才能最终实现。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虽不能从正面解答我们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但是,他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反面给我们揭示了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捕蛇者说》一文告诫我们:决不能步历史后尘,脱离和欺压人民群众,重蹈政权更迭覆辙。

二、风清气正、为政清廉是人民群众对执政者的要求和期盼。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周敦颐从人们喜爱鲜花的天性出发,阐叙了自己钟爱莲花的独特原因。他在《爱莲说》一文中对莲花素雅形象的描绘一时成为千古绝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恬淡品格成为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崇尚的高贵品格。周敦颐一生独爱莲的雅趣成为他为人出仕、做官施政、专研学说追求完美的人生准则。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是周敦颐出仕“弃官”的故事。说的是周敦颐受舅父郑向举荐他到分宁县任主薄,有一件案子拖了很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解决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他。”他调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不敢和他争论,周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周敦颐就扔下笏板回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这个故事说明了周敦颐为官清正,坚持真理,不趋炎附势取媚上级的高贵品格。联想到我们如今的公检法执法单位,有多少能够做到不避权势,秉公执法,能够排除外界干扰公正司法的?遇到这种情况 4

时,又有多少不出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又有多少能够像周敦颐一样有勇气“弃官”抵制的?周敦颐一生辗转在多个地方为官,曾经担任桂阳县县令、南昌知县、合州通判、虔州通判、郴州的知州、做了广东转运判官,最后因为有病请求改任南康军的知军。周敦颐性情朴实,从小信古好义,“以名节自砥砺”。平生不慕钱财,爱谈名理,他认为“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他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把自己的积蓄给了故里宗族。周敦颐虽然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僚,但是,他却为官清廉,刚直不阿,品行端正,以理服人,所到之处深受民众颂扬爱戴。他在黑暗腐朽的封建官场中能够淡泊名利、保持清正廉洁与他的个人修养及道德品格关系极大,他用莲花的高洁品质规范约束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行为趋同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严于律己提高自身修为的精神品质颇值得后人学习敬仰。最难能可贵的是周敦颐在担任地方官职忙于政事的情况下,能够潜心专研儒佛道各家学说,开创了北宋理学,奠定了理学开山鼻祖的地位,成为继孔孟以后弘扬儒家学说的一代宗师。周敦颐是永州的历史文化名人,他是道州人的骄傲,同时又是北宋以来封建统治者推崇的样板,他的理学思想一直影响到清朝。他的且行且学,潜心专研,淡泊名利,严于律己、洁身自爱的高尚品德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爱莲说》是周敦颐流传千古的散文名篇,文章托物言志,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

读捕蛇者说有感

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脱俗的胸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 5

篇四:捕蛇者说比较阅读

【甲】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

【乙】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地著:定居一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人之常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夫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廪:米仓。),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君将哀而生之乎 ( ▲ ) (2)又安敢毒耶( ▲ )

(3)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 ▲ ) (4)备水旱 ( ▲ )

1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15.甲乙两文都封建社会的官员针对当时社会现状写的文章,他们的写作目的各是什么?他们的写作目的有哪些相似的地方?(3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处: ▲

16. 仔细阅读乙文,谈谈乙文的作者如何使当时的统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3.(4分)(1)使??活下去(2)怨恨 (3)两次、两顿 (4)防备 (答对一个给1分)

14. (4分)(1)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事,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向”、“病” 译错一个扣1分)

(2)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虽然”、“池”译错扣1分)

15. (1分)甲文: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用自己的话回答)

(1分)乙文:希望统治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

(1分)相似处:希望统治者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维护国家统治。

16. 作者从反面指出其危害:认为百姓生活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即百姓不能安居乐业。)(1分);当百姓饥寒交迫时,就顾不上廉耻了,什么事都会干。(即百姓不能遵纪守法) (1分)

论贵粟疏翻译

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邪恶的事。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像鸟兽一样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受冻的人对衣服,不要求轻暖;挨饿的人对于食物,不要求香甜可口;饥寒到了身上,就顾不上廉耻了。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

篇五:捕蛇者说对比阅读

2006年常州市

(四)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18-21题。(12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岁赋其二(每年 ) (2)几死者数矣(几乎、多次 )

(3)更若役(更换 ) (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冒着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译文:(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死在后面了(或晚多了、活得长了等),又怎么敢怨恨呢?

20.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4分)

答:蒋氏的第一次“戚”,为自己所“专利”工作的艰险而忧伤;第二次“戚”,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作者的第一次“悲”,为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为个人);第二次“悲”,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敛之毒而伤悲(为社会)。

21.阅读下面短文,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分)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③。”而曰:“然。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⑤识之, !”

(选自《礼记·檀弓》)

注释:①[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②[子路]孔子的学生。③[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④[吾舅]我的公公。⑤[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

(1)文中横线处删去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根据文意把它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苛政猛于虎也

(2)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那么,对上文的内容应怎样概括?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为逃苛政宁可山野伴猛虎。

六.2007年江苏淮安卷

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8分) 捕蛇者说(节选) 柳宗元

蒋氏大-------又安敢毒耶?”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①使??活下去 ) ②殚其地之出(用完 )

③犯寒暑(冒着 ) ④又安敢毒耶(怨恨 )

20.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D 】

A.而乡邻之生日蹙/可计日而待也 B.竭其庐之入/其真不知马也

C.悍吏之来吾乡/主人处处款之 D.虽鸡狗不得宁焉/虽欲言,无可进者

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译文:假如我以前不干捕蛇这件差事,那么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②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译文:回来之后,就很有味地吃着地里长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

22.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5分)

原句:蒋氏

乡邻

作用:

第一组:蒋氏:吾以捕蛇独存 乡邻:非死则徙尔 第二组:蒋氏:弛然而卧乡邻:岁鸡狗不得宁焉 第三组:蒋氏:盖一岁犯死者二焉乡邻: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作用:①强调捕蛇者的不幸比不上缴纳赋税的不幸。②突出乡邻在沉重赋税下的痛苦遭遇。③衬托赋敛之毒。④ 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悍吏之来吾乡,------又安感毒耶?

8.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只要标一处)

(1)虽鸡狗不得安宁焉 虽鸡狗/不得宁焉 (2)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9.解释加点的词语。

(1)谨食之,时而献焉(小心(谨慎) ) (2)以尽吾齿(年龄(岁月)(

3)则熙熙而乐(快乐的样子 ) (4)今虽死乎此(即使 )

10.下面加点词的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 )

A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B 吾恂恂而起

其真无马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C 岂若若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D 又安敢毒耶

桓侯故使人问之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1.这段文字以乡邻们被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不得安宁,跟蒋氏“驰然而卧(熙熙而乐) ”作对比(用原文语句回答),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五、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按后边各问作答。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定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落难时候,曾经过郑国,不受礼待)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肯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何时才能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撤离了郑国。

1 给最后一段话加上标点。

2 解释黑体的词。

①贰 ①怀有二心 ②鄙:边邑,边远的地方,此作动词,以远处作边邑 ③济:渡河,过河

④肆:放肆,此指极力扩展 ⑤唯:表示希望的语气 ⑥说:说同悦,高兴 3 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

①( 烛之武)辞曰。

②( 烛之武)许之。

③敢以( 亡郑)烦执事。

4 简析各句中“之”的用法。

①公从之。作代词,他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句中语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④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作动词,往、到

5 选出各组中翻译正确的一句。

①夫晋,何厌之有?D

A 晋国,有什么可讨厌的?

B 晋国,有什么能使它满意呢?

C 晋国,有什么可厌烦的呢?

D 晋国,什么时候能满足呢?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

A 如果不靠夫人的力量,是不会有今天的。

B 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是不会有今天的。

C 如果不是夫人的力量,就不会有今天这个样子。

D 如果不是那个人的努力,就不会有今天的。

③邻事厚,君之薄也。C

A 邻国的城墙厚,秦国的城墙薄。

B 对邻国优厚,秦国就会吃亏。

C 邻国的势力雄厚,秦国的势力就削弱了。

D 让邻国的势力雄厚,就会威胁秦国。

6 简答:烛之武是怎样凭着他的机智和巧妙的言辞,使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还派兵助郑御晋的?

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服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还留下一部分人助郑御晋。

(一)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晋书》

17.解释下列短语。(2分)

①以尽吾齿 来过完我的岁月 ②日蹙:一天天窘迫

③观人风者 考察民风的人 ④执而鞭之 抓起来用鞭子打了一顿 ⑤家给人足 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①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我一年中冒死亡威胁只有两次,其余时间,就快快活活地过安乐的日子。

②行道所见,聊取之耳。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A(名词用作动词)(2分)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去国怀乡 D.醉翁之意不在酒

20.阅读乙文中路人说的话,你觉得这个人是一时兴起,偶尔糟蹋未成熟的稻谷吗?从中可以看出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不是一时兴起,从他“聊取之耳”尤其是“聊”“耳”可以看出其人多么随便,任性,对庄

稼毫不在乎,实乃游手好闲之徒。

21.甲乙两文的作者都是地方官,根据两段文字中划线句子,试比较两位父母官的异同。(3分)

他们同为父母官,都能同情百姓,深入基层,关心民生疾苦。柳宗元以文章来反映苛捐杂税带给老百姓的灾难,可能较多地寄希望于统治者,一旦统治者采纳,效果要好;陶侃生性耿直,敢怒敢言敢为,能付诸于实际行动,切实解决问题。(3分。相同点得1分,不同点2分,意对即可)

(二)触龙说赵太后

甲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乙 赵太后(1)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2)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赵太后不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告诉身边的近臣说:"有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人,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

1.解释下面两句中四个加点“使”字的意义。

(1)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 (2)臣奉使③使④威后

使①:派遣 使②: 使者 使③: 使命 使④出使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使者不说 通“悦”, 高兴 (2)威后曰:“不然” 是的,对的 (3)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根本的 不重要的事

(4)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人质

3.将甲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齐王派使者拜问赵太后,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年成没有灾吧?百姓也没有祸吧?齐王也没有病吧?”使者不高兴,说:“小臣奉命出使拜见威王,现在您不先问齐王却先问年成和百姓,难道是卑贱的在前,而尊贵的在后吗?”威后说“不对。如果收成不好,哪里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哪里会有国君?所以,有所问,能舍弃根本的而问不重要的事吗?”

(三)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特设一桌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

韩琦是宋朝的重臣,很有名。他的一个表兄弟献给他一只玉盏,说是耕地的人进入破损的坟墓得到的,玉盏从里到外没有一丝斑点,果真是绝无仅有的好东西。韩琦用百两金子答谢他,特别视为珍宝。于是打开醇酒召集负责水运粮食的官员和显要官员,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菜,用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