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凡是回头一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20:30:43 初中作文
凡是回头一看初中作文

篇一:江西省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机密★2013年6月19日 (省)语文

江西省201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卷

说明:

1.本卷共四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亘古(gèng) 狩猎 挺而走险(tǐng) 怒不可遏

B.干涸(gù) 炽热 尽态极妍(yán) 万恶不郝

C.花圃(pǔ) 荫蔽 锐不可当(dāng) 粗制烂造

D.恣睢(zì) 取缔 鲜为人知(xiǎn) 眼花缭乱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⑤①③②

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

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

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

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

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

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周国平语)

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

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

C.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

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消遣。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 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 -13题。(10分)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

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

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越国。 ②睫:眼睫毛。 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丧( ) ②明(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_________,君子好逑。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

(3)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

(4) _________,童稚携壶浆。

(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6)在被争名逐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________,________”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 - 20题。(16分)

两角钱

肖复兴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

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5.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6.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4分)

17.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2分)

18.“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2分)

19.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2分)

20.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 - 25题。(14分)

云中谁寄锦书来

朱铁志

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传统尺牍信札中

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渐行渐远,使即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免感到一丝惆怅。

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和,娓娓道来;有的词锋犀利,一语中的;有的嘘寒问暖,饱含温情。信封和信札抬头、落款的书写,无不十分讲究,不论是称谓的选择,还是书写工具的使用,都能看出文字的背后所蕴含的学养功底和书写者的气质风神。

与此同时,我也收到大量别样的来信,其中尤以来自报刊者居多。有的在我名字之后不再有任何称谓,迹近被通缉;有的信封书写七扭八歪,偌大的天地间几行纠缠在一起的米粒小字,仿佛捆绑的螃蟹。至于行文的直白浅陋、甚至粗暴无礼,也是不时要面对的无奈现实。

翻看老一辈学者作家的书信,“先生”“足下”“斧正”“雅教”“拜辞”等敬语谦辞随处可见,浸润在字里行间的那份优雅和谦和,透露出长期文明熏陶下谦谦君子所特有的从容和自信,正是“尺牍书疏,千里面目”,“虽则不面,其若面焉”。

而今,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只能在杂乱无章的信息洪流中若有若无地存在,只能在先人的收藏中依稀可辨。而在新潮的“穿越剧”中,别人的父亲成了“家父”,自己的爸爸却变为“令尊”。经过“反右”“文革”等文化浩劫,中年以下的朋友旧学功底无从谈起,新学修养也难尽如人意。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念当道,肉麻成有趣,流氓成英雄。听一听身边人的谈吐,看一看手边的报刊,文明含量几许、文化水准若何,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至于网络语言,新则新矣,有的甚至不乏有趣,但说到底,无非是一种缺乏文化含量的戏说而已。

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自省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胸无点墨,何以自觉?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网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门,而在杂多的信息当中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未收获几多真知。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充其量不过是“知道分子”而已。

毛笔、宣纸作为文字书写主要载体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但文明的传承不能因此中断。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怀念前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为什么我们常常默念诸子百家、孔孟老庄?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血液,对前辈思想家、文学家的传世之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样一种祈愿和情怀,寄托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美好理想和对优雅文化的无限怀想。

剪不断,理还乱。要用中国语言、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来解读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秘密,解开中国道路的内在密码,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冷酷背景下保留一份温暖的人文情怀,不能靠午夜梦回、撕扯自己的头发冥思苦想,不能指望查阅文件、对比口径找寻思想捷径。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典,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才能发现博大精深的优美存在,才能触发自己愚钝很久的灵感和才华,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道和钥匙。

(选自《人民日报》2012.6.25,有删改)

21.作者为什么说在当下社会收到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是“一种奢望”?(2分)

22.分别概括作者收到的两类来信的特征。(2分)

2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4分)

①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2分)

②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2分)

篇二:江西省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机密★2013年6月19日 (省)语文

江西省201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卷

说明:

1.本卷共四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亘古(gèng) 狩猎 挺而走险(tǐng) 怒不可遏

B.干涸(gù) 炽热 尽态极妍(yán) 万恶不郝

C.花圃(pǔ) 荫蔽 锐不可当(dāng) 粗制烂造

D.恣睢(zì) 取缔 鲜为人知(xiǎn) 眼花缭乱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⑤①③②

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

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

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

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

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

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周国平语)

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

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

C.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

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消遣。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 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 -13题。(10分)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

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

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越国。 ②睫:眼睫毛。 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丧( ) ②明(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_________,君子好逑。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

(3)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

(4) _________,童稚携壶浆。

(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6)在被争名逐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________,________”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 - 20题。(16分)

两角钱

肖复兴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

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5.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6.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4分)

17.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2分)

18.“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2分)

19.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2分)

20.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 - 25题。(14分)

云中谁寄锦书来

朱铁志

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传统尺牍信札中

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渐行渐远,使即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免感到一丝惆怅。

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和,娓娓道来;有的词锋犀利,一语中的;有的嘘寒问暖,饱含温情。信封和信札抬头、落款的书写,无不十分讲究,不论是称谓的选择,还是书写工具的使用,都能看出文字的背后所蕴含的学养功底和书写者的气质风神。

与此同时,我也收到大量别样的来信,其中尤以来自报刊者居多。有的在我名字之后不再有任何称谓,迹近被通缉;有的信封书写七扭八歪,偌大的天地间几行纠缠在一起的米粒小字,仿佛捆绑的螃蟹。至于行文的直白浅陋、甚至粗暴无礼,也是不时要面对的无奈现实。

翻看老一辈学者作家的书信,“先生”“足下”“斧正”“雅教”“拜辞”等敬语谦辞随处可见,浸润在字里行间的那份优雅和谦和,透露出长期文明熏陶下谦谦君子所特有的从容和自信,正是“尺牍书疏,千里面目”,“虽则不面,其若面焉”。

而今,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只能在杂乱无章的信息洪流中若有若无地存在,只能在先人的收藏中依稀可辨。而在新潮的“穿越剧”中,别人的父亲成了“家父”,自己的爸爸却变为“令尊”。经过“反右”“文革”等文化浩劫,中年以下的朋友旧学功底无从谈起,新学修养也难尽如人意。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念当道,肉麻成有趣,流氓成英雄。听一听身边人的谈吐,看一看手边的报刊,文明含量几许、文化水准若何,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至于网络语言,新则新矣,有的甚至不乏有趣,但说到底,无非是一种缺乏文化含量的戏说而已。

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自省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胸无点墨,何以自觉?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网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门,而在杂多的信息当中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未收获几多真知。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充其量不过是“知道分子”而已。

毛笔、宣纸作为文字书写主要载体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但文明的传承不能因此中断。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怀念前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为什么我们常常默念诸子百家、孔孟老庄?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血液,对前辈思想家、文学家的传世之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样一种祈愿和情怀,寄托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美好理想和对优雅文化的无限怀想。

剪不断,理还乱。要用中国语言、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来解读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秘密,解开中国道路的内在密码,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冷酷背景下保留一份温暖的人文情怀,不能靠午夜梦回、撕扯自己的头发冥思苦想,不能指望查阅文件、对比口径找寻思想捷径。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典,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才能发现博大精深的优美存在,才能触发自己愚钝很久的灵感和才华,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道和钥匙。

(选自《人民日报》2012.6.25,有删改)

21.作者为什么说在当下社会收到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是“一种奢望”?(2分)

22.分别概括作者收到的两类来信的特征。(2分)

2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4分)

①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2分)

②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2分)

篇三:2016年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看自行车的女人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竞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⑨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竞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⑩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

7.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4分)

8.品读第③段和第⑥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 第③段:

第⑥段:

9.本文表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段为例进行分析。(4分)

10.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儿什么?(4分) 7.①她被胖女人冤枉,被抢走了装钱的书包。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④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管拎兜。(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分)

8.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1分)“旧迷彩服”“老式旧布鞋”“脚面晒得很黑”写出了她衣服的廉价、穿着的过时、工作的辛苦。或:“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写出了她当时的处境和内心的惊恐。(意思对即可。1分)

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1分)“追?‘回头看看?‘慢慢走回?‘捡起?‘瞧”“抵”“哭”写出了她被抢后的为难、无助与伤心。(意思对即可。1分)

(共4分。若答细节描写,分析合理,可酌情给分)

9.在叙述她免收“我”存车费这件事后进行}义论。(意思对即可。2分)由她对“我”的信任、体谅,引起了“我”对人与人之间猜度与信任的感慨,引人深思。(意思对即可。2分)(共4分)

10.①看自行车的女人的遭遇令“我”同情,她对“我”的体谅、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令“我”感动。②看自行车的女人是社会中弱者的代表,为她写点什么是为了呼吁人们尊重他们,平等对待他们。(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

阅读《一杯温开水》一文,回答19-22题。(共8分)

一杯温开水

①这是朋友对我讲的故事。

②10年前,他还在深圳打工,整天帮人家掏下水道,身上总有一股下水道的异味,让人侧目。所以,他一般不到热闹的地方去。那个城市的繁华和优雅是那个城市的,装不进他兜里一点点儿,他住工棚,倚墙角,吃冷馒头。

③一日,天下着雨,是深秋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他当时已掏好一家酒楼的下水道,雨大,回不了家,就倚在酒楼的檐下躲雨,掏出了怀里的冷馒头吃。

④冷。他抱臂,转过脸,隔着酒楼玻璃的窗,望着里面蒸腾的热气和温暖。一些人悠闲地在吃饭,他想,若是有一杯热热的茶喝,多好。他在心里面笑着对自己摇头,我怎么可以那样奢望呢?他看天,只等雨歇,好回他的工棚去。

⑤这时,酒楼的门忽然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服务员,服务员径直走到他跟前,彬彬有礼地对他说:“先生,您请进。”他愣住了,结巴着说:“我??我??不是来吃饭的,我??只是躲会儿雨。”服务员微笑着说:“进来吧,外面雨大。”朋友拒绝不了那样的微笑,跟进去了。他暗地里想,想宰我?我除了身上的破衣裳,什么也没有。

⑥他被引到一张椅子上坐定,另一个服务员端来一杯温开水。“先生,请喝水。”同样彬彬有礼。朋友不知道她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想,既来之,则安之。遂毫不客气地端起茶杯,把一杯水喝得干干净净,且把怀里的另一冷馒头掏出来吃了。服务员又帮他续上温开水,他则接着喝,喝得身上暖暖的,额上渗出了细密的汗,舒坦极了。

⑦后来,雨停了。他以为那些服务员会来收钱的,但是没有。他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一个人来问他的事。刚才喊他进来的服务员正站在大门口送客,他忍不住走过去问:“开水多少钱?”服务员微笑:“先生,我们这儿的白开水是免费的。”

⑧那一杯白开水的温暖从此烙在了朋友的记忆里。每每谈到深圳人,朋友的眼里都会升起一片感激的雾来。朋友后来从深圳回来发展,也开了一家酒楼。在酒楼里,他定下了一条规定:凡是雨天在他檐前躲雨的人,都要请到店里来坐,并且要给人家倒上一杯温开水。世界的美好,因此放大在一杯温开水之中。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

20.文章以“一杯温开水”为题好在哪里?(2分)

21.第④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2分)

22.谈谈你对“世界的美好,因此放大在一杯温开水之中”的理解。 (2分) 参考答案

19.朋友在雨天得到了陌生人“一杯温开水”的关爱,他把这种关爱传递了下去。 评分说明:(2分)围绕记叙要素概括内容,语言简洁即可得2分。

20.通过“一杯温开水”这个线索很容易理清文章的叙事脉络,也容易把握住文章所 要表达的“关爱”情感。

评分说明:(2分)答出线索1分,答出“关爱”情感1分。

21.心理描写,表现了他的寒冷、窘迫、自卑,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评分说明:(2分)描写方法1分,作用答出“镝垫”即可得1分。

22.即使是“一杯温开水”也能温暖人心,也能传递人世间的爱意: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评分说明:(2分)只要能答出“传递爱心,世界更美好”即可得满分.

天色已晚

朱山坡

①我已经三个月零十七天没有吃肉了,母亲终于答应祖母生日这天吃一顿肉。为此,她将地里能卖的东西都贱卖了,终于凑足了六块钱。这是三斤肉的钱。午饭后,我撇开双腿,

往镇上的肉行飞奔。每到镇上,我总喜欢坐在肉行临街的长椅上,倾听从街对面的电影院传出来的人物对白,想象每一个角色的言行举止和观众各异的表情。

②屠户们看到我,对我说,小子,卢大耳说了,从今天起,“听电影”也要收费了,因为电影里的门门道道都被你听出来了。我才不相信他们的鬼话。我说,我今天不是来听电影的,是来买肉的,今天是我祖母生日,我必须买三斤肉回家。屠户们大为意外,纷纷夸自己的肉,从没如此慷慨地给我那么多的笑容和奉承。我对每一个肉摊的肉都评头品足一番,却没有掏钱。我知道等到快打烊的时候,那些剩肉往往被他们忍痛贱卖。我得跟他们耗时间。时候还早。反正我不缺时间。屠户们看不见我的城府有多深,肤浅地对我冷嘲热讽,特别是老宋,说我妄想用六块钱买一头猪回家。我不管他们,像往常那样,坐在肉行临街长椅上,安静地“听电影”。

③电影刚好开始。一听片头音乐,便知道是日本电影《伊豆的舞女》。这是一年来我第三次“听”这个影片了。怪不得今天的电影院门口冷冷清清的,似乎连检票的卢大耳都不见踪影。但当我听到薰子说话的声音时,心还是禁不住狂奔乱跳甚至浑身颤抖。她从遥远的日本来到我的小镇,每次都只是和我相隔一条简陋的街道,一堵破败的墙,甚至只隔着粗鄙委琐的卢大耳。她已经第三次来到我的身边,也许是最后一次了,我觉得我应该和她相见。

④入门确实没人把守,畅通无阻。我拣一个角落把身子掩藏在座位里,马上就能看到薰子了!我下意识地直了直身,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还快速地整理了一下仪表,双脚相互搓掉对方的污垢??

⑤突然一只手将我从作为上拎起来,是该死的卢大耳!他低声地对我吼道:“我早料到你是一个小偷,今天偷到电影院来了!”卢大耳把我拖出电影院,扔到门外的大街上,还大声喊叫:语言里充满了轻薄和挑衅。我本想跟卢大耳争辩,但电影院里传来了薰子的声音,那声音如此甜美、清澈、纯净,此刻更代表着慈爱和正义。薰子在呼唤我了。在剩下的时间里,她一共对着我笑了十一次,我确信,她已经看到了我,已经向我示意。我们开始了漫长而伤感的告别??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273300 李传鹏输入

⑥电影院的灯光突然亮了起来。卢大耳站在后面迫不及待地嚷道,电影结束了!

⑦电影院的大门哐当一声关上了。此时我才为刚刚花掉了的两块钱发愁。母亲一再警告我,不要把钱花在别处,也许这是祖母这一辈子最后一次吃肉了,一定要拿着三斤肉回家。我把口袋里的四块钱捏得紧紧的,快步穿过寂寥的街道。然而,肉行已经打烊了,屠户们早已经不见踪影,干干净净的肉台散发着淡淡的肉味,两三只老鼠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蹿动。我惘然不知所措,一屁股坐在临街的长椅上,对着电影院嚎啕大哭。

⑧卢大耳在我的肩头上拍了三次我才觉察。我抬眼看他。他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把一块肉送到我的面前,说:“三斤!”我不明就里,不敢接。老宋贱卖给你的。四块钱。你把钱给我,我明天转给他。”卢大耳说,“老宋说了,就当是他请你看了一回电影。”卢大耳不像开玩笑。我依然将信将疑。“你不要?那我拿回家去,我也很久没吃肉了。”卢大耳转身要走。

⑨我马上跑起来,把肉从他手里抢过来,把钱塞到他的手里,没等卢大耳反应过来,我已经飞奔在回家的路上。(选自《朔方》2014年第2期,有删动)

18.小说的情节曲折有致,富于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况。(4分)

答:

19.小说的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0.文中画线句子都运用了描写,请选择一句指出具体方法并分析其效果。(2分)

A.我下意识地直了直身,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还快速地整理了一下仪表,双脚相互搓掉对方的污垢??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初中部273300 李传鹏输入

答:

B. 肉行已经打烊了,屠户们早已经不见踪影,干干净净的肉台散发着淡淡的肉味,两三只老鼠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蹿动。

答:

21.小说中“卢大耳”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4分)

答:

18.①借买肉之机去听电影;②偷看电影却被抓;③因看电影而错过买肉;④受人帮助买到肉。(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9.①交代了当时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极度匮乏的社会背景;②初步展示“我”的性格特点;③为下文卖肉看电影埋下伏笔。(3分,每个要点1分)

20.A句运用动作描写,通过“直”“伸”“睁”“整理”“搓”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我”即将与熏子见面时的激动、渴望和真诚。

B句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肉行打烊后冷清、寂寥的气氛,烘托了“我”希望落空后茫然无措、孤立无助的心情。

(2分,方法1分,效果1分)

21.①是线索人物,串联了“买肉”和“看电影”;②使故事情节曲折,跌宕起伏;③从侧面突出了“我”对电影的痴迷;④反映了特定年代存在的人间温情。

(4分,每点1分。从小说内容、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等方面,答出三点即可得4分)

篇四: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匮乏 溃烂 馈赠 B.露脸 露馅 揭露 ......

C.散架 解散 散装 D.海蜇 惊蛰 螫针 ......

2.下列各组短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心胸狭隘 性情暴燥 B.敲诈钱财 价格不菲

C.空旷静寂 嘈杂喧嚣 D.仪器精密 账单明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国家的法治发展受自身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B.无论罗振玉与王国维,都为甲骨学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

C.做工作不但要考虑今年,而且要考虑到明年,以至今后几年。 ..

D.讽刺难免是要夸大事实的,但是不能无中生有,信口雌黄。 ....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范宝利过了四十岁便开始感恩他几乎每天都拥有这样的早晨。

B.程光明故意晚到了十几分钟,他就是想观察一下胡晓月的反应。

C. 文艺品质的优良、精致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精神质感。

D.气温超过人的正常体温时,过多裸露不仅不凉爽,反而会更热。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天渐渐暗下来了。 正遐想着, 突然发现不远的前方有人向她的车子招手。 松了油门,车子缓缓停下。

A.杨柳 她 / B./ 她 杨柳

C.杨柳 / 她 D.她 / 杨柳

6.下列对话,答话没有言外之意的一项是( )

A.“今天是礼拜天,你还到学校干什么?”金六爷问。

“就是去趟学校。”李来喜答道。

B.刘燕南叫她:“喂!等等,你没事吧?”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小丽说。

C.县长说:“你的问题不是解决了吗?”

钵儿说:“你手下的人水平高,解决得我无话可说。”

D.陈大昆打来电话:“到哪儿了?”

凡是回头一看

万晓艳不耐烦地说:“地铁电梯上呢。”

7. 下面文中“后主”指的是( )

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

A.李璟 B.赵佶

C.李煜 D.纳兰性德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 B.人皆得以隶使之 ..

C.范增数目项王 D.填然鼓之 ..

9.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个不可一世的英雄,如今在哪里呢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子孙对待这些很不爱惜,全部拿给别人

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现在急着求你,是我的过错啊

D.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庭——客人穿过厨房去赴宴,鸡在厅堂里栖息

10.下列对《氓》(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A.每句四字,两字一顿,重章叠唱,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

B.以桑比兴,让人联想到女子年华老去、备受冷落的不幸。

C.女子感叹斑鸠贪食桑葚,痛悔遇人不淑,落到悲惨境地。

D.“女也不爽”四句暗示女子的过错:私奔而婚,终被抛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

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

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

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

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隙也 隙:闲暇 .

B.觉而起 觉:睡觉 .

C.外与天际 际:交会 .

D.心凝形释 释:解除束缚 .

1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施施而行 .

A.披草而坐 B.穷山之高而止 ..

C.攀援而登 D.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写被贬后为排遣苦闷而寄情山水及游山之感,为下文写西山作铺垫。

B.第二段正面描写西山高低起伏,“岈然洼然”,“尺寸千里”,令人心旷神怡。

C.作者感受到西山的“特立”,不知不觉与自然融为一体,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D.句式多变,整散结合,既有三字句连用,又有四字句铺排,使得文气跌宕酣畅。

14.下列对小说《祝福》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A.用分号分列男人与女人的表现,对比说明鲁镇的男人比女人冷漠。

B.鲁镇的“女人们”听了祥林嫂的悲剧故事后,对她表现出一定的同情。

C.画线句用细节描写表现老女人们在“鉴赏”别人痛苦中获得自我满足。

D.叙述者“我”在观照祥林嫂不幸的同时,也在冷眼审视着鲁镇的群众。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6题。

闻一多对中国文学的历史动向有过深刻的宏观考察,他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中说:?我们只觉得明清两代关于诗的那许多运动和争论,都是无味的挣扎。每一度挣扎的失败,无非重新证实一遍那挣扎的徒劳无益而已。本来从西周唱到北宋,足足二千年的工夫也够长的了,可能的调子都已唱完了。到此,中国文学史可能不必再写,假如不是两种外来的文艺形式——小说与戏剧,早在旁边静候着,准备届时上前来‘接力’。是的,中国文学史的路线南宋起便转向了,从此以后是小说戏剧的时代。?迄今为止,还很少见有研究者把南宋文学作为一个独立对象进行宏观判断,闻一多可谓第一人。他的?中国文学史的路线南宋起便转向了?的论断,从一个特定视角,抓住了文学演变的关键。勾栏瓦舍中的说唱曲艺表演,通过艺术行为方式而深入于民间大众,表现出新的人物、新的文学世界和美学趣味;传统的诗、词、文以书面记载的形态而主要流行于社会中上层,一般表现为忌俗尚雅的审美追求。从《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等记载来看,南宋的说话讲史和演戏活

动十分兴盛,尽管现存确切可考定为南宋白话小说的为数甚少,戏曲作品留存至今完整的仅只《张协状元》一种(或谓北宋或元代作品),但其时品类繁多,从业人员也已形成规模,已正式登上中国文学的神圣殿堂,这是毋庸置疑的。闻一多上述论断有两点或可商榷:一是把?小说与戏剧?视作?两种外来的文艺形式?似与它们的发生史不符;二是对明清诗歌(实际上也包括散文和词)的成就,贬抑过甚。钱钟书先生在论及宋代白话小说时说过:?这个在宋代最后起的、最不齿于士大夫的文学样式正是一个最有发展前途的样式,它有元、明、清的小说作为它的美好的将来,不像宋诗、宋文、宋词都只成为元、明、清诗、词、文的美好的过去了。?这里将诗、词、文和小说、戏曲分别作为?雅?文学和?俗?文学的代表,又对它们与元明清两类文学的?承先和启后?的关系,都作了颇为准确、客观的说明。中国文学的雅俗之变,也就是所谓?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变,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变,南宋时期是一个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节选自王水照《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定位》,有改动)

15.文中“‘俗’文学的代表”指的是( )

A.南宋文学 B.南宋的说唱曲艺表演

C.宋代小说和戏曲 D.宋诗、宋文、宋词

16.本文的中心观点是( )

A.明清两代关于诗的许多运动和争论,都是徒劳无益的。

B.南宋说话讲史和演戏活动,已登上中国文学的神圣殿堂。

C.宋代后起的白话小说是一个最有发展前途的文学样式。

D.南宋时期是中国文学雅俗之变的一个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3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怒而飞, 。(庄子《逍遥游》)

(2)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苏洵《六国论》)

(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王实甫《长亭送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3分,第19题6分,共9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19题。

女狙击手

(白俄罗斯)S.A.阿列克谢耶维奇

有一回,我们的侦察员抓到一个德国军官,有件事他十分疑惑:在他的阵地上有好多士兵被打死,而且都是打在脑壳上,还几乎都是同一个部位。他说,普通射手是不可能专打脑袋的,那么准确。?请你们告诉我,?他请求道,?这位打死我这么多士兵的射手是哪一个?我补充了大量士兵,可

是每天都损失十来个人。?我们团长对他说:?很遗憾,我不能指给您看了,那是个年轻的女狙击手,已经牺牲了。?她就是萨莎〃施利亚霍娃,是在单独执行狙击任务时牺牲的。使她遭殃的,是一条红围巾。她非常喜欢那条红围巾,由于红围巾在雪地里太显眼,结果暴露了伪装。当这个德国军官听到这一切都是一个姑娘干出来的时候,非常震撼,不知如何回答,再也说不出话来……他似乎是一个大人物,在把他押送莫斯科之前,对他进行最后一次审问,他承认:?我从来没有和女人打过仗。你们都是一些美女……我们的宣传总是说在红军里面是没有女兵参战的,都是阴阳两性人……?他看来是百思不得其解……我永远忘不掉……

我们都是两人一组,从早到晚埋伏在战位上一动不动,眼睛酸痛流泪,手臂发麻,就连身子也由于紧张而失去知觉,真是难受极了。春天尤其难熬,雪就在你身体下面融化,整天就泡在水里。你就好像是在游水,可又经常被冻在土地上。天刚破晓,我们就得出发,直到夜幕降临才从前沿回来。我们通常卧在雪地里或爬到树梢上、蹲在棚子或被毁坏的房屋顶上,一连十二个钟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在那里伪装好,不让敌人发现我们的观测位置。我们会尽量靠近敌人选择监视点,与德军堑壕的距离只有七百至八百米,还经常只有五百来米。在清晨我们甚至能听到他们讲话和笑声。

我们开始反攻了,推进十分迅速。但我们筋疲力尽,后勤保障又跟不上来,几乎是弹尽粮绝,连炊事车都被炮弹炸了个稀烂。我们一连三天三夜光吃面包干,大家舌头都磨破了,简直再也嚼不动那玩意儿了。我的搭档被打死了,于是我又带上一个新兵到前沿去。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在中间地带有一匹小公马。它真漂亮,尾巴特别柔软……它悠然自得地溜达着,好像周围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也根本不存在战争。我们听到德国人已经嚷了起来,原来他们也发现了它。我们的战士也在吵个不休:

?它要逃走了,用它煮一锅马肉汤就好了……??这么远的距离,冲锋枪可打不着……?

大家看着我们:?狙击手过来了。现在就请她们打吧……快打呀,姑娘们!?

我想都来不及细想,习惯性地先瞄准后开枪。小马腿一软,横倒下来,我似乎听到它在细声细气地嘶鸣,也许是幻觉,但我感觉到了。

事后我才想: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漂亮可爱的小马,而我却把它杀了,要拿它来熬汤!而当时,我听到身后有人在抽噎,回头一看,是那个新兵女娃。

?你怎么啦??我问。

?我可怜那匹小马……?她眼睛里噙满泪水。

——克拉芙季娅·格利戈里耶夫娜·科罗辛娜(上士,狙击手)

(节选自《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有删改)

18.作者在文末注明讲故事人的姓名,有什么作用?(3分)

篇五:2015.10浙江语文学考试卷及答案

2015年10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匮乏溃烂馈赠B.露脸露馅揭露 ......

C.散架解散散装D.海蜇惊蛰螯针 ......

2.下列各组短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心胸狭隘性情暴燥B.敲诈钱财价格不菲

C.空旷静寂嘈杂喧嚣D.仪器精密账单明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国家的法治发展受自身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B.无论罗振玉与王国维,都为甲骨学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

C.做工作不但要考虑今年,而且要考虑到明年,以至今后几年。 ..

D.讽刺难免是要夸大事实的,但是不能无中生有,信口雌黄。 ....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范宝利过了四十岁便开始感恩他几乎每天都拥有这样的早晨。

B.程光明故意晚到了十几分钟,他就是想观察一下胡晓月的反应。

C.文艺品质的优良、精致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精神质感。

D.气温超过人的正常体温时,过多裸露不仅不凉爽,反而会更热。

5.依次填人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天渐渐暗下来了。正遐想着,突然发现不远的前方有人向她的车子招手。松了油门,车子缓缓停下。

A.杨柳她/B./她杨柳

C.杨柳/她D.她/杨柳

6.下列对话,答话没有言外之意的一项是

A.“今天是礼拜天,你还到学校干什么?”金六爷问。

“就是去趟学校。”李来喜答道。

B.刘燕南叫她:“喂!等等,你没事吧?”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小丽说。

C.县长说:“你的问题不是解决了吗?”

钵儿说:“你手下的人水平高,解决得我无话可说。”

D.陈大昆打来电话:“到哪儿了?”

万晓艳不耐烦地说:“地铁电梯上呢。”

7.下面文中“后主”指的是

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

A.李璟B.赵佶C.李煜 D.纳兰性德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 B.人皆得以隶使之 ..

C.范增数目项王D.填然鼓之 ..

9.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个不可一世的英雄,如今哪里还在呢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子孙对待这些很不爱惜,全部拿给别人

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现在急着求你,是我的过错啊

D.客逾厄而宴,鸡栖于庭——客人穿过厨房去赴宴,鸡在厅堂里栖息

10.下列对《氓》(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祖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A.每句四字,两字一顿,重章叠唱,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

B.以桑比兴,让人联想到女子年华老去、备受冷落的不幸。

C.女子感叹斑鸿贪食桑甚,痛悔遇人不淑,落到悲惨境地。

D.“女也不爽”四句暗示女子的过错:私奔而婚,终被抛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自余为谬人,居是州,恒惴采。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祛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侄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隙也隙:闲暇B.觉而起觉:睡觉 ..

C.外与天际际:交会D.心凝形释释:解除束缚 ..

1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施施而行 .

A.披草而坐B.穷山之高而止 ..

C.攀援而登D.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写被贬后为排遣苦闷而寄情山水及游山之感,为下文写西山作铺垫。

B.第二段正面描写西山高低起伏,“蚜然洼然”,“尺寸千里”,令人心旷神怡。

C.作者感受到西山的“特立”,不知不觉与自然融为一体,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D.句式多变,整散结合,既有三字句连用,又有四字句铺排,使得文气跌宕酣畅。

14.下列对小说《祝福》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A.用分号分列男人与女人的表现,对比说明鲁镇的男人比女人冷漠。

B.鲁镇的“女人们”听了祥林嫂的悲剧故事后,对她表现出一定的同情。

C.画线句用细节描写表现老女人们在“鉴赏”另」人痛苦中获得自我满足。

D.叙述者“我”在观照祥林嫂不幸的同时,也在冷眼审视着鲁镇的群众。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6题。

闻一多对中国文学的历史动向有过深刻的宏观考察,他在《文学的历史动向》中说:?我们只觉得明清两代关于诗的那许多运动和争论,都是无味的挣扎。每一度挣扎的失败,无非重新证实一遍那挣扎的徒劳无益而已。本来从西周唱到北宋,足足二千年的工夫也够长的了,可能的调子都已唱完了。到此,中国文学史可能不必再写,假如不是两种外来的文艺形式—小说与戏剧,早在旁边静候着,准备届时上前来‘接力’。是的,中国文学史的路线南宋起便转向了,从此以后是小说戏剧的时代。?迄今为止,还很少见有研究者把南宋文学作为一个独立对象进行宏观判断,闻一多可谓第一人。他的?中国文学史的路线南宋起便转向了?的论断,从一个特定视角,抓住了文学演变的关健。匀栏瓦舍中的说唱曲艺表演,通过艺术行为方式而深入于民间大众,表现出新的人物、新的文学世界和美学趣味;传统的诗、词、文以书面记载的形态而主要流行于社会中上层,一般表现为忌俗尚雅的审美追求。从《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等记载来看,南宋的说话讲史和演戏活动十分兴盛,尽管现存确切可考定为南宋白话小说的为数甚少,戏曲作品留存至今完整的仅只《张协状元》一种(或谓北宋或元代作品),但其时品类繁多,从业人员也已形成规模,已正式登上中国文学的神圣殿堂,这是毋庸置疑的。闻一多上述论断有两点或可商榷:一是把?小说与戏剧?视作?两种外来的文艺形式?似与它们的发生史不符;二是对明清诗歌(实际上也包括散文和词)的成就,贬抑过甚。钱钟书先生在论及宋代白话小说时说过:?这个在宋代最后起的、最不齿于士大夫的文学样式正是一个最有发展前途的样式,它有元、明、清的小说作为它的美好的将来,不像宋诗、宋文、宋词都只成为元、明、清诗、词、文的美好的过去了。?这里将诗、词、文和小说、戏曲分别作为?稚?文学和?俗?文学的代表,又对它们与元明清两类文学的?承先和启后?的关系,都作了颇为准确、客观的说明。中国文学的雅俗之变,也就是所谓?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变,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变,南宋时期是一个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节选自王水照《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定位》,有改动)

15.文中“‘俗’文学的代表”指的是

A.南宋文学B.南宋的说唱曲艺表演

C.宋代小说和戏曲D.宋诗、宋文、宋词

16.本文的中心观点是

A.明清两代关于诗的许多运动和争论,都是徒劳无益的。

B.南宋说话讲史和演戏活动,已登上中国文学的神圣殿堂。

C.宋代后起的白话小说是一个最有发展前途的文学样式。

D.南宋时期是中国文学雅俗之变的一个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3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怒而飞,。(庄子《逍遥游》)

(2)西当太白有鸟道,。(李白《蜀道难》)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苏询《六国论》)

(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王实甫《长亭送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3分,第19题6分,共9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19题。

女租击手

(白俄罗斯)S. A.阿列克谢那维奇

有一回,我们的侦察员抓到一个德国军官,有件事他十分疑惑:在他的阵地上有好多士兵被打死,而且都是打在脑壳上,还几乎都是同一个部位。他说,普通射手是不可能专打脑袋的,那么准确。?请你们告诉我,?他请求道,?这位打死我这么多士兵的射手是哪一个?我补充了大量士兵,可是每天都损失十来个人。?我们团长对他说:?很遗憾,我不能指给您看了,那是个年轻的女犯击手,已经栖牲了。?她就是萨莎·施利亚霍娃,是在单独执行租击任务时栖牲的。使她遭殃的,是一条红围巾。她非常喜欢那条红围巾,由于红围巾在雪地里太显眼,结果暴露了伪装。当这个德国军官听到这一切都是一个姑娘干出来的时候,非常震撼,不知如何回答,再也说不出话来……他似乎是一个大人物,在把他钾送莫斯科之前,对他进行最后一次审问,他承认:?我从来没有和女人打过仗。你们都是一些美女……我们的宣传总是说在红军里面是没有女兵参战的,都是阴阳两性人……?他看来是百思不得其解……我永远忘不掉……

我们都是两人一组,从早到晚埋伏在战位上一动不动,眼睛酸痛流泪,手臂发麻,就连身子也由于紧张而失去知觉,真是难受极了。春天尤其难熬,雪就在你身体下面融化,整天就泡在水里。你就好像是在游水,可又经常被冻在土地上。天刚破晓,我们就得出发,直到夜幕降临才从前沿回来。我们通常卧在雪地里或爬到树梢上、蹲在棚子或被毁坏的房屋顶上,一连十二个钟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在那里伪装好,不让敌人发现我们的观测位置。我们会尽量靠近敌人选择监视点,与德军堑壕的距离只有七百至八百米,还经常只有五百来米。在清晨我们甚至能听到他们讲话和笑声。

我们开始反攻了,推进十分迅速。但我们筋疲力尽,后勤保障又跟不上来,几乎是弹尽粮绝,连炊事车都被炮弹炸了个稀烂。我们一连三天三夜光吃面包干,大家舌头都磨破了,简直再也嚼不动那玩意儿了。我的搭档被打死了,于是我又带上一个新兵到前沿去。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在中间地带有一匹小公马。它真漂亮,尾巴特别柔软……它悠然自得地溜达着,好像周围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也根本不存在战争。我们听到德国人已经嚷了起来,原来他们也发现了它。我们的战士也在吵个不休:

?它要逃走了,用它煮一锅马肉汤就好了……??这么远的距离,冲锋枪可打不着……? 大家看着我们:?狂击手过来了。现在就请她们打吧……快打呀,姑娘们!?

我想都来不及细想,习惯性地先瞄准后开枪。小马腿一软,横倒下来,我似乎听到它在细声细气地嘶鸣,也许是幻觉,但我感觉到了。

事后我才想: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漂亮可爱的小马,而我却把它杀了,要拿它来熬汤! 而当时,我听到身后有人在抽噎,回头一看,是那个新兵女娃。

?你怎么啦??我问。

?我可怜那匹小马……?她眼睛里喻满泪水。

—克拉芙季娅·格利戈里耶夫娜·科罗辛娜(上士,犯击手) (节选自《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有删改)

18.作者在文末注明讲故事人的姓名,有什么作用?(3分)

19.故事中的女狙击手是怎样的人?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确定高考选考科目时,小明很苦恼。他想按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选学科。但是家长认为要现实一些,选择对升学有利的学科。

作为同学,你给他写一封信,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符合书信格式。③信中如涉及你的母校校名或你本人的 姓名,一律用XX代替。④不少于600字。

2015年10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A 2.A 3.B 4.A 5.C 6.D

7.C8.B 9.D 10.D 11.B 12.C

13.B 14.A 15.C 16.D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 (1)其翼若垂天之云

(2)可以横绝峨眉巅(颠)

(3)义不赂秦

(4)淡烟暮霭相遮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3分,第19题6分,共9分)

18.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体现纪实性、非虚构性写作的特点。对叙述者的尊重。

19.①勇敢善战、意志坚忍的女兵。枪法准,精准射杀了好多德国兵;艰难地埋伏在战位上一动不动。

②爱美、热爱生活,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女人。女狙击手单独执行任务时,仍围着自己很喜欢的红围巾。小马被射杀后,“我”产生幻觉,深深自责,新兵女娃眼里哦满泪水。

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

20.略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