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老农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5:21:35 体裁作文
老农民体裁作文

篇一:电视剧《老农民》中193个胡说八道——读后感、影评

电视剧《老农民》中193个胡说八道

作者: 天地良心

新中国的历史走到2014年,可谓艰难曲折。这一年,意识形态混乱不堪,荧屏上出现了两部让观众反感的胡说八道的电视剧,让人们彻底丧失了对国家的公信力和恢复伦理道德的信心。一部是八月份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一部是年底的《老农民》,前者篡改历史,虚构戏说;后者丑化抹黑,混淆是非。两部电视剧虽然题材、手法不同,但对广大观众的欺骗和侮辱,确是异曲同工。

电视剧《老农民》乍一看不像是大陆共产党自己的作品,倒像是台湾或者是日本拍的,真是不敢相信自己侮辱自己、自掘坟墓到这种程度。 该剧是一部丑化中国农民、污蔑抹黑中国共产党,妖魔化社会主义、极力否定新中国前三十年历史的又一“力作”。他们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变着花样,编造一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鬼话,把“前三十年”当做了任意歪曲丑化的“历史小姑娘”,妄图把“文革”打入十八层地狱。稍一琢磨,原来该剧是由毫无农村生活经历,不懂农业农民,歪曲文革、强奸历史的极右分子编造的东西。是一帮“端着共产党的碗,砸共产党的锅”、“住着共产党的房,砍共产党的梁”的家伙干的。 真是卑鄙无耻,令人发指。

《老农民》应该将剧名改为《一个男人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笔者是怀着满腔怒火,强制自己看完的。目的就是看看这些反动编导的丑恶面目,是怎样彻底丧失了伦理底线的。有时被剧中无中生有、恶意中伤的情节气的牙根疼,让人看了比吃了苍蝇还难受。所以才记下

了该剧中这193个胡说八道。这些“胡说八道”,有的是浅薄无知、孤陋寡闻导致的错误,大部分的是蓄意编造、别有用心炮制的产物。(按播出顺序排列,有重复的是剧中重复。顺序号底下有横线的是重点): 1、1948年农村就点上了煤油罩子灯,是不可能的。解放前,点灯用的是菜油等,菜油灯发暗。不过那时能点起灯的也是少数,多数人家是点不起灯的,都是天一黑就睡觉。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农村才有煤油灯。

2、地主拿着地契主动给农民分地,纯是胡扯。果真如此,全国人民不用“打土豪,分田地”了。

3、“虎口夺粮”的季节,画面上的麦子很熟了还不收割,牛大胆儿让农业社社员回家睡觉。

4、头天晚上才下了大雨,第二天地上不但没有水湾,而且还有尘土。

5、八月十五中秋节之前村民们还穿着大棉裤大袄,估计是俄罗斯北冰洋附近。

6、陈宝国那一口烂牙和大肚子,还演年轻时候的牛大胆儿?

7、互助组晚上到城里偷挖大粪的情节是胡说八道。

8、牛大胆儿跟马仁礼共拉一个碌碡也不知压的什么。

9、刚锄了返青了麦苗,又说是要小麦播种。

10、由一个人拉大木犁耕地是不可能的。

11、1958年就农村就有了电灯,还有街灯?农村有电是七十年代中期的事儿,是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功劳。

12、马仁礼拜牛大胆儿为师父不符合情理。

13、1957年结婚登记用的介绍信有打印的吗?医院里墙上挂着的制度一样的东西,是电脑打印的,还是铝合金镶边;那时候的区政府大都在村里地主的院子,该剧显示的却是现代镇政府的样子;建公社大院儿也是七十年代的事。

14、“跨黄河”“过长江”是一九七四、五年的事,剧中人民公社初期的公社书记就说这样的话。

15、1960年牛大胆儿拿了队里的荞麦种子,用扩音器、大喇叭向乡亲们赔罪。其实文革后期农村才有扩音器、大喇叭。

16、牛大胆儿多次给爷爷奶奶和父母上坟,他们的坟都是刚堆起来的土堆,根本不像多年的坟。

17、国槐开花,玉米吐穗(前者是“吃不饱”结婚时,后者是玉米估产时)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可剧中人还穿着大棉袄。麦子播种时也穿大棉袄。

18、除“四害”时的诗歌大会上用扩音器大喇叭、公社书记到会坐着小吉普都不符合事实,那时候没有这些东西。

19、像麦香岭这样的中下游村,1967年是没有马车和拖拉机的。

20、牛大胆儿几十年,还是一年四季,都穿那身大棉裤大袄,可信吗?

21、“吃不饱”把上级分给他的小猪仔烧烤吃了,他傻呀?

22、几十年麦香岭农户的门上都没有对联,是胡扯。文革时期和以前都贴对联。还有用红漆画上,再用黄漆写上毛主席诗词的。

23、所谓的“割资本主义尾巴,”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一阵风就过去了,没有该剧演的那么夸张和严厉,根本没有砍树,那时还大力提倡养猪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呢。“割资本主义尾巴”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该剧却大书特书,生编硬造地弄了十多集。

24、文革时期,夫妻反目成仇的有,但只是个别现象,农村则更少,该剧却把这一现象作为了故事主线。

25、黄烟是绝不可能偷着种的东西。从育苗、栽种、管理、收采、烘烤到销售等等,几个月的过程,都必须在光天化日下进行。再说,六七十年代国家是大力提倡种植黄烟的。

26、“有地不让种,光叫唱样板戏,这样板戏能当饭吃吗?”有这样的事情吗?——牛大胆儿这样的台词,纯粹是放屁。

27、多次出现关于古画的镜头,一会儿说不值钱,一会儿又说是古董,这样的情节与主题无关,没有意思。

28、麦香岭公社那个王主任从1948年,一直干到文革以后,村干部连任二十多年是有的,但公社(区、乡)主要负责人是不可能的。

29、“割资本主义尾巴”时,韩美丽让老干棒用磨石给她磨锯是胡扯。但凡有半点生活常识的人,都会知道锯子只能锉,不能磨。

30、剧中民兵用枪指着祭祖的群众。文革时期有枪不错,但那是全民皆兵、备战备荒用的,不用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当时,村村有枪,持枪手还配了子弹,但很少发生事故)

31、韩美丽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句陈词滥调早已证明是别有用心的人,强加给文革的不实之词,该剧还在这里大肆贩卖,充分暴露了极右派编剧的嘴脸。

32、该剧中的农业学大寨,不表现深翻整平土地、兴修水利建水库、修道路改善交通条件,只字不提抓革命促生产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不表现中国农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宏伟场面和大无畏精神,而是在那里极力歪曲。

33、剧中县委书记张德富,村里的革委会主任韩美丽等人的极左行为,没有半点根源出处,不听地委书记的领导,好像他们天生就是这样穷凶极恶似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他们有什么利益和好处?纯属凭空捏造!

34、牛大胆儿说:青枣焐焐就熟了。谁都知道,枣只有熟了才能采收,鲜枣是不能焐的。

35、牛大胆儿、“吃不饱”等到城里卖烟的情节太荒唐。

36、牛大胆儿韩美丽两口子,一个“长”资本主义尾巴,一个“割”资本主义尾巴,纯属胡说八道。

37、韩美丽因为“吃不饱”用集体的牛耕地开荒,让“吃不饱”拉犁耕地,也是胡说八道。

38、牛大胆儿在“资本主义尾巴”的十多集里的表现让人恶心。

39、二爷爷说:“祖宗都忘了饺子的味道”。这话是胡说八道。

40、中国的农民过年从来就没有过不吃饺子,包括三年困难时期。

篇二:观看电视剧《老农民》

七律·观看电视剧《老农民》(有序)

● 张荣生

步入新年好戏连台,《老农民》是笔者青睐的鸿篇巨制。突出的成功是铸造了完整反映建国以来农业发展演变的史诗,尤其陈宝国的表演堪称出神入化。缺点是贴标签、脸谱化、简单化。县乡两级政权始终是歪人当道,党的农业政策一团漆黑。这不是“会有的实情”(鲁迅语)。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旧两阶段的分岭,不是阴阳两世界的鸿沟。中共90年革命、建设、改革史,是继承创新的发展史,是探索、犯错、省悟、改错、成功的创业路。邓小平论述建国以来错误,说“我们主要还是经验不够,当然也有胜利之后不谨慎”,指出毛“发展经济,方法不都是对头的”。这里的“不都是”,不能改成“都不是”。按照生产力经济学,决定农业丰歉的基础性因素是天时地利,科技水平次之,人和(政策)因素又次之。询之老农,都说旧时科技落后,庄稼确实打得少,而国家需用粮食地方多。高征购,低存留:这才是农民长期半饥不饱真实原因。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强调正确对待改革开放前后两时期,明确提出两个“不允许否定”。要正确表现前后两时期,通览一遍《毛选》《邓选》和习大大讲话,用逻辑思维指导形象思维,不耽误事儿。不少人言必咒文革,但是他们观人论事的思维方法,恰恰沿用了文革中盛行的形而上学和绝对化:写成功就是尽善尽美,写错误就是漆黑一团。任何社会时代与历史人物,都如铜板钢币而有正反两面,区别只在何者占据主导。左倾作风与贪污腐败,一为认识偏颇,一为官德堕落,性质有异,写作宜别。借鉴近年来学界从毛润之发掘负面、从蒋中正淘洗正面的“钻劲”,在表现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事业曲折发展的史诗创作上,何妨脱离“坏人做坏事”的旧套,别开“好心犯错误”(邓小平语)的生面。也许这样一来,我们离《二十四史》“善恶两不隐”的史德就越来越近了。

开合纵横绎史潮,

演谁谁似艺中豪。

冤家线缀三农苦,

对手针穿一代劳。

风月曾随风浪变,

风云总伴风骨高。

若非熟路驾轻快,

巨匠谁惭追托曹?

(2015-01-12,于广州市天河区骏景园。)

注释:

1.解题,诗为2015年1月观看电视连续剧《老农民》有感而作。2.首联,总述《农》剧两大成功:一是叙写建国后中国农业曲折发展的史诗,二是陈宝国的表演达到演谁像谁的化境。绎史潮,演绎历史潮流。

3.颔联,谓《农》剧故事结构一气呵成:以牛大胆与马仁礼为冤家、牛大胆与张县长为对手串联全部情节。

4.颈联,谓《农》剧人物塑造丰富多彩:灯儿、乔月和牛大胆的婚恋纠葛与政治风云互相渗透、交互演进,人物关系得以展示,人物性格得以表现。5.尾联,卒章显志,实事求是指出《农》剧美中不足。驾轻就熟,谓《农》剧落入公式化、脸谱化、漫画化的套路。托曹,指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和中国清朝的曹雪芹。荣生按:曹翁总结自己创作,说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鲁迅论《红》,说是自从《红楼梦》问世,“旧的写法都被打破了”。中国文苑早有“十年磨一剑”之说,可知要创作经得起大众和时间检验的经典,不是凭借想当然、“依样画葫芦”、草率敷衍,就能济事的,难能可贵的是厚积薄发、潜心经营、别开生面、超凡脱俗。

篇三:老农民观后感2篇

《老农民》观后感(1)

《老农民》将视角对准了黄河岸边的一个村庄,用波澜壮阔的大手笔书写了一场土地改革所引发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农村变迁史,这是泪水与苦难所铸就的史诗,是一部为农民代言同时又高度还原中国农村的作品。

在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农民始终在经受各种苦难。他们隐忍、木讷、还有近乎磨灭的反抗意识,只要还能苟活,他们就能长久承受着,至今仍然如此。他们牺牲最多,付出最多,还有一度沉重的税赋,直到2006年废止了《农业税条例》,不堪重负的中国农民才得以长舒一口气,但,他们的生活品质远远地被甩到了边缘。 土地改革,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是大多数,为此,共产党战胜了国民党。地主与资本家被打到,地主与资本家的后代受到了无情的折磨,成了历史的罪人。后来虽被平反,但没有补偿,还是恩赐。农民富了之后,远远地胜过了当初的地主与资本家,他们将来有没有被打倒的可能?贫富差距怎样缩小,这些都是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

《老农民》观后感(2)

电视剧《老农民》正在热播。我想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看后都会有自己的感想、感悟、感慨吧!其实,伴随岁月前行,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世情的变化,都会使历史留痕,刻在人们的记忆

里。从历史留痕与人们的记忆中,我们会找到对人类社会历史最好的诠释。是真理还是谬论,是正道还是邪途,只有经过岁月的洗刷才会让人们看得更清楚。

从1948年土地改革的前夜开始,《老农民》用了60集的超长篇幅记载了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革。看上去,这是一部非常忠实和全景式的作品,基于历史,却并不对其作出评价。剧中塑造了一张张生动鲜明的农民面孔,却没有一个会引发观众极端喜爱或厌恶。我们体会到的,是他们作为一个集体的恢弘经历,是他们对幸福的不断追求。

那么《老农民》在新的时代中,最大的参考意义,便体现在了精神的传承。我们发现,那些进城的、开厂的农民,能够在新的领域和新的风浪中实现个体突破,靠得还是老一辈农民身上的那份坚韧的意志,那种敢与天争与地斗的意志。如今的新生代农民,只要传承了这种精髓,就一定可以看淡如今的困境,实现个体的突破,写下新时代的璀璨篇章。

世事弄人,捉弄的是乔月、马仁礼这样的人,而不是牛大胆、杨灯儿这样的人。尽管编剧一而再地往后者的脸上抹粉,为他们著书立传,可怎么看都觉得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固然历经苦难才过上好日子,但却一直过得很霸气,是翻身做主人的一代人。只是,这个主人没有当好。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离过两次婚的男人不多,牛大胆却是其中之一。这说明牛大胆不仅胆子大,思想还跟得上形势发展,只是这

老农民

样的一个男人为何锢守父亲遗言,不娶从心里看好的灯儿呢?这多少让人怀疑是编剧为了剧情复杂,而故意设置的障碍。不过,经过两任老婆锤炼的牛大胆好像有金钟罩体,本性不变,?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鹈挥惺艿剿亢辽撕ΑU庋?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生经历,就是放到今天来说,也是何其复杂,何其不幸,他怎能不为所动呢?仅仅是因为心里有杨灯儿?有一份为乡亲们办事的豪情壮志?

篇四:看《老农民》之小结

看《老农民》之小结

马仁礼与牛大胆, 一生一世某发展。 仁礼成了褚葛亮, 大胆便是猪老板。 解放初期搞土改, 文革农民断了奶。 改革开放政策好, 农民老来才下海。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