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独立疏篱趣无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21:21:05 体裁作文
独立疏篱趣无穷体裁作文

篇一: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2014届高三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3期)(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

1.(14届湖北孝感高三第一次统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本诗选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人当时旅居在夔州西阁楼中的,他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当前国家时事和自己衰老多病飘泊天涯的生活,心情异常沉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2.(14届吉林高中毕业班摸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菩 萨 蛮

周邦彦

银河①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②。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③,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注]①银河:天河。借指人间的江河。②浴凫飞鹭:凫:野鸭。鹭:白鹭。③浪发:滥开。

3.(14届辽宁省实验北校高三上期中)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宋亡后,隐居苏州。

4.(14届湖北武汉部分学校新高三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陈七赴西军

孟浩然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小题1】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2】前人评孟浩然诗,有“冲淡中有壮逸之气”之说。请结合本诗作简要赏析。(5分)

5.(14江苏南京金陵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4届山西运城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①谢将军:指东晋谢尚,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听到袁宏在船上吟哦自己的作品,大力赞赏。袁宏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7.(14届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起点考试)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野 步 野 步

(宋)周密 (清)赵翼

麦垅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小题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4分)

【小题2】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8.(14届湖南五市十校高三12联合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行香子 过七里滩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七里滩,又名严陵滩,即当年严光垂钓处。严陵,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不受高官,垂钓于风光秀丽的富春江七里滩。

9.(14届福建泉州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岳忠武王祠①

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②,不见将军奏凯歌?

【注】①这首诗作于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几十万精锐全军覆没,鞑靼大军压境,明王朝危在旦夕。很多人劝皇上放弃国都,迁都南京,于谦力排众议,极力要求坚守北京,坚决打击鞑靼大军。②朱仙镇:指岳家军朱仙镇大捷。

10.(14届广东海珠区高三上综测二)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

张在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

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小题1】“春风来似不曾来”有两层意思,请具体说明这句诗含有哪两层意思。(3分)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回答。(4分)

11.(14届江西丰城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裴长官新亭

茅屋多新意,芳林昨试移。

野人知石路,戏鸟认花枝。

慢水萦蓬户,闲云挂竹篱。

到家成一醉,归马不能骑。

【小题1】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2】颈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写景,请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分析。(5分)

12.(14届四川高中毕业班综合能力测)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虞美人(宿龟山夜登秋汉亭)

归来峰下霜如水。明月三千里。幽人独立瞰长淮。谁棹扁舟一叶、趁潮来。

洞庭湖上银涛观。忆我烟蓑伴。此身天地一浮萍。去国十年华发、欲星星。

【注】:①龟山:在江苏盱眙县,作者此时仕宦于淮南。②洞庭湖:作者是湖南人,家在洞庭湖边。③烟蓑伴:指渔翁一类的朋友。

【小题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本词的上下阕分别描绘出怎样的景色?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3.(14届浙江杭州高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此诗为诗人63岁被贬至海南时所作,诗人被贬之前官至宰相。

14.(广东省2014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

眼儿媚

【宋】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数竿修竹,数叶芭蕉。

注:①萱草”又名“谖草”,古人以为此草可以忘忧。②杜甫《佳人》诗中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句。

①②

15.(14届安徽太湖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南湖早春

风回云断雨初睛,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独立疏篱趣无穷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 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自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洗血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②返照:阳光倒影。③不道:不是说。

③②

16.(14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不 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 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 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小题1】这首诗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杜甫对他有怎样的感情?(5分)

【小题2】这首诗歌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6分)

17.(14届山东济南外国语高三上质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8分)

吟笼莺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 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 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 缄恨在雕笼。

【注】①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②金衣:黄莺别名金衣公子。③栖栖(xīxī):忙碌不停,亦解为孤寂零落。

②③①

18.(14届浙江湖州八校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

临江仙 送钱穆父①

篇二: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说“似” 杨铸

与西洋绘画一度发展到极致的科学写实精神不同,中国古代绘画开辟的是一条具象写意的创作道路。所谓具象写意,非严格写实,亦非纯粹表现;不离物象,又不拘于物象;“造化”与“心源”化合为一,了无痕迹。一个“似”字,其中潜存着厘清中国古代绘画具象写意传统的重要线索。古代绘画理论言“似”,主旨乃是在标示绘画作品形象体系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

一方面,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肯定,实际上肯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具象特性。 “似”之本义即相像、近似。宋代以前,绘画的题材一直“以人物居先”。画人物,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似”。在这里,“似”被理解为绘画的恒常追求。宋代以后,山水画、花鸟画繁盛,“似”的意识则一直不断延展,有新变,但并未遭到过彻底的颠覆。讲“似”,意味着绘画作品不是绝对独立自足的:讲“似”,强调了绘画作品需要以外在世界作为自身的基本参照系统;讲“似”,引导着画家超越对抗关系而去追求与外在世界的一致。

另一方面,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具体界定和阐发,准确揭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写意趋势。肯定绘画要“似”,并不等于倡导极端的写实。在人物画占据中心位置的阶段,借着“传神”目标的确立,古代绘画理论适度地拉开了“似”同完全写实之间的距离。谢赫称“画有六法”,居首者为“气韵生动”,而联系人物画的艺术实践可知,所谓“气韵生动”,强调的就是“传神”。由强调“传神”,延伸到厘分“神似”与“形似”,再延伸到重“神似”而轻“形似”,这一历程带给中国古代绘画的直接结果,就是对严格写实的艺术超越。

1

到山水画兴盛以后,古代绘画理论与时俱进,对“似”的阐发叉出现了重要的衍变。

新变之一是推重“神似”的范围,由人物扩展到了山水景物。所谓“物”之“神”,并非纯粹的客观存在,实乃画家对山水草木之生机天趣与文化底蕴的艺术掌握,是物理与人情的统一,自然与艺术的统一。显然,这种为“物”“传神”的要求本身,即已经潜移默化地将写实与写意两极,均衡地融为了一体。

新变之二是“不似之似”意识的确立。伴随着大写意技法的孕育和发展,明清之际一些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画家,在继续贬抑“形似”的同时,高张起了“不似之似”的理论旗帜。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自身的艺术形象体系,并不与外在世界的艺术掌握对象保持形态上的高度同一,故曰“不似”。“不似”者,乃“形”“不似”,是对写意趋向的首肯,对执著于“形似”的极端写实艺术道路的否定或超越、这“不似”,绝非造型能力低下,而是一种艺术自觉的标志。同时,中国古代绘画创作叉始终坚定不移地将追求同外在世界的深层一致,设定为终极的艺术目标,故曰“似”。“似”者,乃“神”之“似”,理之“似”,自然之“似”,艺术之“似”,既是对具象方式的固守,更是对艺术与自然交融为一的理想境界的简明表述。

“不似之似”,可以说是对“似”的最为切当的解释和说明,是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具象写意特征的最为精辟的概括和揭示。中国古代绘画为创造“不似之似”的具象写意的形象体系,开辟了一条个性化的艺术道路。在这里,师法自然与抒写性灵之间达成了完美的平衡。古代画家极为重视对外在世界的接触、观察、把握,视其为作画的前提条件。对于古代画家来说,用以审视的“目”,固然不可忽视;用以感受的“心”,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以心灵去师法自然,将心灵与自然化合为一,这样重新熔铸而创造出的绘画形象体系,既保留着自然的大体形貌,又艺术地超越

了细节的精确一致,正所谓“不似之似”。 (节选自2014年第1期《文史知识》)

1.下面对“不似之似”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似”是绘画的恒常追求,指所绘人物、花鸟等与客观实际相像。 B.“不似”是指不与外在世界的艺术掌握对象保持形态上的高度同一。 C.“不似之似”是指绘画作品有像又不像,是造型能力低下的一种表现。 D.“不似之似”是既“形似”又“神似”,是艺术与自然交融为一的理想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我国古代绘画强调具象写意,而西洋绘画则追求科学写实。

B. 我国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肯定、界定和阐发,既肯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具象特性,又揭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写意趋势。

C.我国古代绘画中“似”的意识一直不断延展,却并未遭到彻底的颠覆,例如:人物画强调神似,而花鸟画、山水画则只求形似。

D.“不似之似”,是对“似”的最为恰当的解释,是对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具象写意特征的最为精辟的概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具象写意”的绘画传统指的是:既不离物象,又不拘泥于物象;既不写实,也不纯粹表现心灵感受。

B.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形象体系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存在三种情形:一曰“似”,二曰“不似”,三曰“不似之似”。

C.对于画家来说,用心灵感受与用眼睛观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D.“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说的是北宋画家文同画竹子根本用不着画草图。这说明绘画并不一定要师法自然,而完全可以想象创造。

2

二、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吴。”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光之父曰吴王诸樊。诸樊弟三人:次曰余祭,次曰夷眛,次曰季子札。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传三弟,欲卒致国于季子札。诸樊既死,传余祭。余祭死,传夷眛。夷眛死,当传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夷眛之子僚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

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余、属庸将兵围楚之灊;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盖余、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进专诸于公子光——进:推荐。 B.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客:好客。 C.公子光详为足疾——详:通“佯”,假装。

D.既至王前,专诸擘鱼——擘:掰,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志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B.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今亡亦死,举大讲亦死 D.阖闾乃封专诸子以为上聊/良乃入,具告沛公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阖闾事成原因的一组是( ) ①光真王嗣,当立

②方今外困于楚,内空无骨鲠之臣 ③夹立侍,皆持长铍

④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⑤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平王死后,吴王僚趁火打劫,派兵围楚。不料楚国出兵断其回路,导致国内空虚,给公子光夺位造成可乘之机。

B.专诸认为,公子光才是吴国真正的继承人,吴王僚欲把王位传给他人是不道德的,所以专诸才决定帮助公子光夺取王位。

C.公子光看到夺位之机已到,一方面解除专诸后顾之忧,让其刺杀王僚;另一方面设宴邀请王僚,王僚终于上当被杀。

D.公子光依靠专诸夺位成功,他没有忘记自己对专诸的承诺,最后封专诸的儿子做了上卿。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3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宋亡后,隐居苏州。

8.这首诗写了菊花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9.这首诗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默写

1、太子宾客知其事者??终已不顾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大 义 生 死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想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

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是世世代代地生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和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萦绕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正是由于前者是别无选择的献身,后者确实投机的。身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选择。他把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 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能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在寡不敌众的时刻,会有那么多的中国将士“以卵击石”的壮烈行为。

屈原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如归地赴死。 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 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中国古人发明了一个伟大的词――视死如归。“浩气还太虚”,回归自然。中国人承认自己是从自然中来的。精、气、神为天地所化。死是将这从大地而来的浩然正气归于造化它、养育它的泥土和流水。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和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身为史官,只因他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辩护,开罪于皇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

4

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而已。他要完成千古史记。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监视与怀恨。这明明是一种冲破思想牢笼与真相禁锢的叛逆之举!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以正义与善恶观来创作的,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因而能超越政治变迁,虽物换星移,却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

祖宗给了我们一个清明节。清明时的中国,生人走到死界边,冥冥之中的灵魂也来与生人相逢。中国人不只是活在自己不到百年的小生里,还要活进五千年的历史里,活进无尽的未来中,这使得中国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人生更为漫长和浩淼。 14.“《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结合下文,谈谈“再造”一词的含义。(5分)

15.“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和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原因。(6分)

16.文章引用冯友兰先生的话的作用是什么?(5分)

17.文章结尾说“这使得中国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人生更为漫长和浩淼”,根据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五、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 , ,谁主沉浮?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3)它飘过,像梦一般的, 。 (4)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5)诗歌中,深情之美无处不在:是李商隐关于爱情的—声赞美,“春蚕到死丝方尽, ”;是孟郊临行前母亲的一针一线,“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____”;是苏轼中秋月夜的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是龚自珍看到落花时的由衷抒怀,“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6)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 》而作。 六、

语言知识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安检人员目不交睫....地盯着安检显示仪,突然一个画面定格在工作人员面前;一个包裹里藏有一支枪!机场方面立即将该包裹扣押并报警。

B.对待野生动物,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赶尽杀绝,只顾眼前利益。

C.有些大学毕业生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和追求,不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因此有人指责他们百无一能....。 D.藏玉之人如过江之鲫,购玉之人也更仆难数....,但赏玉之人却寥寥无几,许国文经过十多年的历练,其赏玉功力在圈内也是大名鼎鼎。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刚刚去世的萨马兰奇在1980年就任国际奥委会时,曾向全世界发誓:“我保证,我将为维护奥林匹克运动的团结,为全世界的年轻人亲密无间、情同手足,为传播和平的准则而奋斗!”

B. 上海世博会期间将举办一场高峰论坛和六场主题论坛,旨在世博会主题理念的演绎和精神

5

内涵的挖掘。

C. 最近在一些网站上盛传一条“不要淋雨”的帖子,说是冰岛火山的大爆发会导致强酸性降

雨。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表示,冰岛火山灰到了亚洲浓度会很小,一般不会对我们产生太大的影响。

D.二十世纪以来,毛笔逐渐淡出中国人的生活。如今,在中国,设置毛笔课的学校越来越少,而且毛笔书法教育远不如日本普及。

3.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3分) 一个日本人走到桌前,审视那两份像大书夹一样白纸黑字的投降书,证明无误,然后又折回入队。 , , , , , ,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梅津美治郎随即也签了字。

①斜身入椅 ②除手套 ③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 ④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 ⑤倚杖椅边 ⑥除帽放在桌上 答:

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司马迁借历史人物樊哙的话说,干大事不必顾及小的细节,讲大节无须在意小的责备,正所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而法国大作家莫泊桑感慨:人生是多么奇妙,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篇三: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训练37 Word版含答案]

一、片段训练(4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10分)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蓝教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尝试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审题立意的角度可以有:为什么着色,着什么色彩,着色不着色会怎样。可以写自己生命里的色彩,为什么会拥有这种色彩;可以写他人生命里的色彩,他为其奋斗的思想历程结局;可以抒发生命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的情感;可以记叙描写自我为生命着色的经历;可以议论为什么要让生命有色彩;可以写正面积极的作用,可以写反面消极的内容;可以借鉴教材里的素材,屈原为生命抹上汨罗江一样的色彩,司马迁为生命抹上黄土地一样的色彩,陶渊明为生命抹上秋菊一样的色彩??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0分 )

雨果有句名言:“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

加拿大物理学家罗伯特在进行环球考察时,来到智利北部的一个十分干旱而又荒凉的小村子,他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这里除蜘蛛外没有其他任何生物。蜘蛛在这里四处繁衍,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蜘蛛能够在如此干涸的环境里生存下来呢?罗伯特借助电子显微镜,发现这些蜘蛛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极易吸收雾气中的水分。而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这里生生不息的源泉。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读了这段文字,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与感悟,请自主确定立意,自主命题,自由选择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尝试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立意要抓住“世上没有真正的绝境”,可从“绝境与积极心态”“绝境与精彩生命”等方面展开思考:人处于绝境时,只要凭借坚韧的精神力量,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就能创造条件开辟新的天地,走出原有的困境,生命也因此而焕发出耀人的光彩。绝境之所以为绝境,是它足以置凡夫庸子于死地,但对那些怀有坚定信念和远大抱负的人而言,只不过是前进途中必须跨越的险障,所以他们生命中经常上演绝处逢生的好戏。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10分)

我们的生活、学习、思维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保持,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打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拓展,有的空间需要我们开创??

请以“我与空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尝试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空间,这个概念比较宽泛,可加以限制,可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比如,“学习的空间”“生活的空间”“娱乐的空间”“实践的空间”“虚拟的空间”“开放的空间”“天宫”“地球村”“花果山”“渔乡”“阁楼”“网吧”“书房”“箱子”等等。因此可以写空间的保持、打破、拓展、开创,也可以写我与“空间”的情结,我在“空间”的

游览、奇遇、生存、斗争、成长。只要围绕“我与空间”这个话题来写都可以。

4.以“怒放的生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自选,立意自定。(10分) 尝试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绽放与怒放,绽放是一种自然状态;怒放,是一种更具力量的开放与展现。

怒放的本来含义是花朵的灿烂开放。生命之花也需要怒放,可以理解为生命之花要想开的鲜艳必须要有一些优秀的品质,比如奉献、自信、信念、毅力、勇气、低调、坚韧、顽强等。因此,所有历经磨难、坎坷、挫折、煎熬等考验后爆发出的充满生机的、有生命力的、让人震惊震撼、夺目炫彩的生命(人、动物、植物等生命体)或者精神心灵、信念等均可作为本文的立意范围。

二、能力提升(60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像一只急速旋转的陀螺,或许一生都在辛苦忙碌奔波中度过;人生更像一条没有尽头的轨道,只需你像车轮一样飞速地奔跑,每到一个站点,都给你准备了应该背起的包裹,直到生命完整地画上句号。

请你根据自己的体验或感悟,以“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根据原题文意,这是一篇以独词“奔”为话题的考场作文,可以引发你许多有关古今生活的联想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从中确立一个主题观点,进而叙事议理、抒情写意。

一、立意选材方面。

只要能够围绕“奔”这一中心,立意深刻,选材得当,即可视为紧扣题意。你的笔下,或可描摹漫漫人生旅途上的“奔跑”图景,或可展现生活道路上的“奔忙”画面;或可抒写青春花圃中熊熊燃烧的“奔放”激情,或可流露奋斗拼搏中由衷发出的“奔波”感喟。当然,你还可以纵议自己终生都要竭力“奔向”的某一个既定的生活目标、追寻的理想王国、“有奔头”的精彩人生等等。

二、构思表达方面。

其一,生活写实。聚焦于“奔”之人事,运用细腻笔触,浓笔重彩,推出一组组生活镜头,展现“奔”景,激励生活斗志。

其二,纵横叙议。聚焦于“奔”之情理,运用靓丽语言,激情荡漾,阐发一个个人生哲理,表达“奔”理,启迪人生思考。

其三,奇思妙想。聚焦于“奔”之飘逸,运用浪漫手法,穿越时空,营建一幅幅理想图画,抒写“奔”情,绽放理想之花。

有一首民歌抒写人生感慨,其中几句歌词这样写道:“人生到处总奔忙,酸甜苦辣已遍尝。莫道奔忙无收获,秋风过后金菊香。”一位诗人也这样吟咏:“奔流千里狂澜起,浪啸九州天地歌。奔流一泻风云涌,去留激情天地乐。”无论你思接千载,还是视通万里,只要抓住了“奔”的精髓,就能纵横驰骋,凸显激情,成就华章。

【参考例文】

人生弯弯曲曲水,世事重重叠叠山。热情去奔跑,去超越,然后才能拾掇失意后的坦然,挫折后的不屈,困苦艰难后的从容。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我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我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我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我磨墨,那该是我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

可是,无意间我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我觉得我应该永远让我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我清醒地知道,我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

于是我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我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 昔日我骑御赐骠马奉诏奔驰,今日我骑白鹿奔向我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我屡跌屡撞,奔跑

又让我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我送走了那个可弃可恨的昏君,零丁洋未过,我就被元兵的罗网网住。

我回头看那无止境的路,从临安到岭南,这一路我的确是奔过来的。我的人生又何其相似。当年,我心怀抗元大志,跨上战马,驰骋沙场。我在奔向战场,也是在奔向我人生的另一处归鸿:大丈夫志在军营。

可是临安府,容得了一代糊涂君王,容得了一群窝囊庸臣,却容不了一颗誓死效忠的赤诚之心!所以,我深深明白,我只能永远奔跑,哪怕只杀一个元兵,收复一寸疆土。荆棘算得了什么,刀光剑影又有何畏惧。

今夜,我却被困在暗牢,也许永远不能跨上我心爱的坐骑,去驰骋边疆,驰骋信念,驰骋人生了。箫声吹得人哀怨,但哀怨从来不属于伟丈夫,士可杀不可辱。铁骨铮铮的文天祥怎能跪着生!

燕山月静静洒下,秋菊无声无息地盛开,塑一座圣洁的雕像。

奔跑让我遍体鳞伤,抛头洒血,奔跑又让我在心灵上完成了一次永恒的跨越——意志,应该在残酷和无情中超强。

生命是一江春水,抒写了热情和奔放,教人在激情中意气风发;生命是一泻瀑布,宣誓了坚贞和不屈,教人在挫折中不懈追求。

勇敢在人生路上奔跑,勇敢在心灵上跨越。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思接千载的创新佳篇,又是一篇文采飞扬的激情之作,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一是打开思路,精选素材。构思时,作者由生活中的“奔跑”,联想到了心灵上的“奔跑”;由现代人的“奔跑”,联想到了古代人的“奔跑”,于是精美的素材便扑面而来。李白在奔跑中屡跌屡撞,却又在奔跑中获得了心灵的超越;文天祥在奔跑中弄得遍体鳞伤,却又在奔跑中完成了永恒的跨越。作者穿越历史,走近伟人,从两位人物不同的命运中找到了相同的人生轨迹,主题新颖深刻。二是活学活用,打造语言。由于作者选取的是两位彪炳千秋的文人,这就为文章出众的语言打下了基础。两大部分,各用一首情感浓郁的诗歌作为行文线索,均用“我”的口吻串起人物不同时期的故事与诗篇,诗词信手拈来,典故比比皆是,结尾的比喻更似一江春水,让情感的潮水喷涌而出,收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本文的成功告诉我们,精彩的素材不仅能让内容染上新意,也能让语言闪出光彩。

篇四: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2014届高三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3期)(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

1.(14届湖北孝感高三第一次统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本诗选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人当时旅居在夔州西阁楼中的,他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当前国家时事和自己衰老多病飘泊天涯的生活,心情异常沉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2.(14届吉林高中毕业班摸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菩 萨 蛮

周邦彦

银河①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②。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③,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注]①银河:天河。借指人间的江河。②浴凫飞鹭:凫:野鸭。鹭:白鹭。③浪发:滥开。

3.(14届辽宁省实验北校高三上期中)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宋亡后,隐居苏州。

4.(14届湖北武汉部分学校新高三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陈七赴西军

孟浩然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小题1】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2】前人评孟浩然诗,有“冲淡中有壮逸之气”之说。请结合本诗作简要赏析。(5分)

5.(14江苏南京金陵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4届山西运城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①谢将军:指东晋谢尚,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听到袁宏在船上吟哦自己的作品,大力赞赏。袁宏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7.(14届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起点考试)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野 步 野 步

(宋)周密 (清)赵翼

麦垅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小题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4分)

【小题2】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8.(14届湖南五市十校高三12联合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行香子 过七里滩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七里滩,又名严陵滩,即当年严光垂钓处。严陵,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不受高官,垂钓于风光秀丽的富春江七里滩。

9.(14届福建泉州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岳忠武王祠①

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②,不见将军奏凯歌?

【注】①这首诗作于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几十万精锐全军覆没,鞑靼大军压境,明王朝危在旦夕。很多人劝皇上放弃国都,迁都南京,于谦力排众议,极力要求坚守北京,坚决打击鞑靼大军。②朱仙镇:指岳家军朱仙镇大捷。

10.(14届广东海珠区高三上综测二)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

张在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

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小题1】“春风来似不曾来”有两层意思,请具体说明这句诗含有哪两层意思。(3分)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回答。(4分)

11.(14届江西丰城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裴长官新亭

茅屋多新意,芳林昨试移。

野人知石路,戏鸟认花枝。

慢水萦蓬户,闲云挂竹篱。

到家成一醉,归马不能骑。

【小题1】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2】颈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写景,请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分析。(5分)

12.(14届四川高中毕业班综合能力测)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虞美人(宿龟山夜登秋汉亭)

归来峰下霜如水。明月三千里。幽人独立瞰长淮。谁棹扁舟一叶、趁潮来。

洞庭湖上银涛观。忆我烟蓑伴。此身天地一浮萍。去国十年华发、欲星星。

【注】:①龟山:在江苏盱眙县,作者此时仕宦于淮南。②洞庭湖:作者是湖南人,家在洞庭湖边。③烟蓑伴:指渔翁一类的朋友。

【小题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本词的上下阕分别描绘出怎样的景色?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3.(14届浙江杭州高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此诗为诗人63岁被贬至海南时所作,诗人被贬之前官至宰相。

14.(广东省2014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

眼儿媚

【宋】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数竿修竹,数叶芭蕉。

注:①萱草”又名“谖草”,古人以为此草可以忘忧。②杜甫《佳人》诗中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句。

①②

15.(14届安徽太湖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南湖早春

风回云断雨初睛,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 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自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洗血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②返照:阳光倒影。③不道:不是说。

③②

16.(14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不 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 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 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小题1】这首诗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杜甫对他有怎样的感情?(5分)

【小题2】这首诗歌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6分)

17.(14届山东济南外国语高三上质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8分)

吟笼莺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 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 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 缄恨在雕笼。

【注】①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②金衣:黄莺别名金衣公子。③栖栖(xīxī):忙碌不停,亦解为孤寂零落。

②③①

18.(14届浙江湖州八校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

临江仙 送钱穆父①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