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我多想穿越千年的时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9:24:26 字数作文
我多想穿越千年的时光字数作文

篇一:穿越千年的国际私法

穿越千年的国际私法

子非鱼

拉丁法谚云:有社会斯有法律,有法律斯有社会。与历史悠久的刑法、民法、诉讼法相比,国际私法,性质颇为独特。公法乎?私法乎?实体法还是程序法?国际法抑或国内法?答案出人意表:国际私法非公法,非私法;非实体法,亦非程序法;为自成一类的法律适用法,是具有国际性的国内法。

公元14世纪,意大利北部各城邦商业繁荣,民商事交往空前活跃,西方世界国际私法呱呱坠地,于焉诞生。此后,舞台大幕拉起,音乐响起,英雄辈出,你方唱罢我登场。 犹记得,16世纪法国学派、17世纪荷兰学派,各擅胜场。18世纪《法国民法典》纳入国际私法,开国际私法法典化先河,影响后世极深。19世纪英美学派不甘落后,力争迎头赶上。

20世纪后半叶,美国爆发轰轰烈烈的“冲突法革命”,挟超级大国之优势,高举“最密切联系原则”大旗,向全球扩张渗透,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对此茫茫百感多。台湾法学界曾有教授感慨:中华大地国际私法,立法适用落后西方一两百年,学说落后五六百年,能不悲乎?

是耶?非耶?穿越千年时光隧道,公元651年唐代《永徽律》分明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足证古代中国,立法者解决涉外冲突,自信满满。秉承本国司法主权操之在我原则,同时又不失灵活性,允许合理适用外国法,关照异族风俗习惯。

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载:李约尝江行,与一商胡舟楫相次,商胡病,因邀与约相见,以二女托之,皆异色也。又遗一大珠??及胡商死,财宝数万,约皆籍送官,而以二女求配。李约高风亮节,胡商财物一介不取,全部登记送官。再由官府确认亲属身份,安排继承遗产。短短一则掌故,侧面反映唐代外商死后,财产继承的法定程序。

宋代每每法外施恩,扩大外国人亲属继承范围,延长继承时效。楼钥《攻媿集》记崇宪靖王轶事:真里富国大商死于城下,囊赍巨万,吏请没入,王曰:“远人不幸至此,忍因以为利乎?为具棺敛,属其徒护丧以归。”异国之君,有感而发:“吾国贵近亡没,尚籍其家。今见中国仁政,不胜感慕,遂除籍没之例矣。”古人仁政,传为佳话。

惜鸦片战争一役,三军尽墨。中国四面受敌,列强协力谋我,国势凋敝,无力回天。不平等条约层出不穷,治外法权大行其道。强国动辄援引领事裁判权,吾国独立自主法权尽丧。直到民国六年,北洋政府首颁《法律适用条例》,神州国际私法法典化曙光乍现。

民国年间,上海首富英籍犹太人哈同遗产案,喧腾一时。来自伊拉克的哈同,投资沪上房产发迹。富可敌国的他,财旺丁不旺,先后收养20名中外子女。哈同死后,围绕天文数字的遗产,各方对簿公堂。究竟依据犹太法、英国法、伊拉克法,还是中国法?官司从1931年打到1947年,缠讼经年。二战期间,治外法权相继废除。前期以英国法审理的本案,才转采中国法为准据法和解结案。

当下全球化时代,世界渐成地球村,人才、资金、商品、服务跨国流动频繁,无远弗届。国家经济交往、跨国民事活动司空见惯。中国人走出去,外国人来中国,双向交流比比皆是。衍生种种民事法律争议与纠纷,亟待解决。

无怪乎,各界强烈呼吁尽快制定一部汲取国际经验,体现中国气派的法律适用法。内容务求详明,因应而不穷。精神宜兼顾内外国情,确认外国人合法权益之中,注重本国人民利益之保护与公序良俗之维持。

新世纪伊始,我国国际私法立法陡然提速,历经八载春秋,新中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于2010年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

齐湘泉教授亲身参与立法起草工作,积多年研究之心得,日前推出力作《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原理与精要》。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对新法加以全方位诠释。举凡立法背景、一般规定、民事主体、涉外婚姻继承、涉外物权债权知识产权,无不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作者大胆提出,汉武帝时代,远嫁乌孙国王的刘细君,不甘转继婚。天子颁诏:从其国俗。堂堂天朝上国公主,入乡随俗,此举无异承认乌孙国法属地效力,自愿限制汉律属人效力。一举突破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源自唐朝的主流观点,足足提前700多年。理论探索的勇气,值得称许。

教授夫子自道,曾在法律起草过程中,力主确立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为主,辅以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一段往事。立法者果然从善如流,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地位大幅提升,代表公权力尊重私权,反映立法理念重大变化,更标志法律适用法完成革命性重构。相较他国国际私法,法律适用法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来源:法治周末 《法制日报》2011年3月24日

篇二:读穿越时光遇见你 读书笔记

读《穿越时空遇见你》

世界上最神奇、最多变、最温馨的地方,就在书的字里行间。《穿越时空遇见你》就是一本充满魔力的书。

这本书讲述的是小天和他的表妹小鸟来到一家有一池荷花的图书馆看书,却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崭新的书《谁来驯服不听话的书》。书中讲述的是一个神奇的人物——图书驯服师,驯服那些不听话的书的故事。这本书很薄但迷住了小田和小鸟,他们热切的去寻找那个很冷门的作家——叶西奇。在此同时也挖掘出了一个重大秘密——朗诗是一个图书驯服师!还发现了朗诗和叶西奇有着不一样的关系……小天和小鸟还经常穿行在书中和现实之间的魔力地带,他们还一起去参加了梦幻荷花池夜市……朗诗把自己做图书驯服师最大的秘密武器揭晓时,他却和莲花池一同消失……

读到这本书的末尾,我的鼻子也有些酸酸的。也许这本书想告诉我们得就是爱吧。书中图书驯服师朗诗说过,很久以前驯服都是用锁链捆绑着的,这让缺少关爱的书们愈发孤独,最后变成黑暗系的书了。而能拯救它们的并不是多么巨大,多么厉害的武器,而是世界上人人皆有的最普通最善良的爱了。这就象书中所提到的非洲断肠草一样,虽然它们极度敏感,被人不小心碰了会慢慢枯萎后死亡,但如果同一人每天都去触摸它,它就会活很长时间。 那些调皮书就象我们的心灵,那些驯服诗就象是我们自己。心灵是需要呵护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每天用爱滋润自己与别人的心灵。当它们孤独是,我们应该用爱去慢慢温暖它,将附于表层的冰冷融解,是心灵重新焕发光彩。这本书地故事充满魔力一般,将快乐、感动悄悄地流进我的内心深处,让我在成长的每个时刻学会珍惜,学会关爱,学会感动,并牵着我的手,让我又在不知不觉中穿过了一道成长的门槛。

篇三:穿越时光的沧桑

穿越时光的沧桑

时光远去了,带走了辽阳二千三百多年的沧桑。沧桑是一片怪味儿的海,穿越时空的潮起潮落,裹卷着泥沙,喷吐着泡沫。辽阳如同一只被遗弃在海滩上的蚌壳,在疏离的境遇里,独自品味着记忆的腥咸与苦涩。

在东北,辽阳无疑是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堪称关外第一城,自战国燕将秦开却北胡,设辽东郡,历二十余朝,一直处于关外边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中心。与北宋、西夏鼎足而立的辽、金时期,辽阳的地位更是达到了巅峰,始终以陪都的姿态俯视辽东大地。努尔哈赤建都辽阳应该是沿着历史斜坡的惯性。因一人而荣,因一人而衰。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一场血腥的大战之后,辽阳获得了努尔哈赤的青睐,有机会平步青云之上,续写辽阳城市发展新的辉煌,但当机遇来临时,显然辽阳没有作好准备,与稍纵即逝的机遇擦肩而过。后金迁都了。把残破的辽阳扔给了渺渺无尽的时间与空间。细究起来,这也许跟先后定都辽阳的几个封建割据政权出乎一致的短命不无关系。可把领主的身死国灭归咎于一座城市,对辽阳未免有失公平。

辽阳丧失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不过三四百年的事,而放眼中华几千年文明史,辽阳的资历不能说不悠久、不深厚。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等城市朝歌、殷墟已经堙没。辽阳当与战国时期的名城苏州、咸阳、邯郸、淄博、寿春、开封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燕云十六州与辽东郡在秦始皇的版图上应该是同一辈份。续年齿,西安、洛阳、北京、上海、天津,这些大都市,甚至是辽阳的子侄辈儿。我很为辽阳鸣不平,甚至有点迁怒于中国历代的君主,嗔怪他们无法通融的中原意识,嗔怪他们不可理喻的荒寒理论,似乎只有迁徙,流放,更适合辽阳,辽阳没落了,在城市的竞逐中被远远的甩开,甚至丧失了反败为胜的机会。

渺渺来时路,衰草荒烟。漠漠穷途上,孤雁独狼。那一份风寒,那一缕惆怅,那一种愁苦,那一路寂寥,化作硕大的雪片,席盖了日暮苍山天低野旷的辽阳。

辽阳并未在现代都市的霓虹中迷失,却无法否定它运行轨迹的跑偏。扒掉古城墙的那一刻,它似乎抖落了卷裹,抖落了束缚,抖落了包藏,抖落了历史的沉重,自以为从此可以轻轻松松地上阵,然而,它确曾欢呼雀跃过吗?我不知道。试想,一只甲壳纲的动物,被活剥了外壳,全无防护与遮挡,它的命运将会是什么?可想而知。

在推倒四面高墙以后,辽阳的舒畅与轩敞,轻盈与从容是不必赘述的,然而,这需要付出和变性一样痛苦的代价,不要说接下来的这番手术,单下这样的决心,就需要何等的勇气与魄力,需要经由多少个不眠之夜的立论与批驳?辽阳从盒子里爬出来,却并未因此化茧成蝶,它仍是一路苦苦追赶,气喘吁吁,任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阜新等小字辈们一个个从身旁超越,更漫说东北和全国。一缕酸苦袭上心头,一丝无奈缠绕眉心,一声叹息无知无觉地脱口而出。辽阳老迈了,并没有因拆除围城而年青。

在城市间看似原地不动的竞走与追逐中,辽阳落伍了。这让当初做出拆掉城门的决策者们始料不及。他们应该知道孙膑这个人,也应该知道齐王与田忌赛马的故事,是孙膑略施小计,让本来胜败已定的赛事发生惊天逆转。他们(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我多想穿越千年的时光)就不该赶拆扒城墙的风潮,一窝蜂地在推倒中期待重建。他们不应该怂恿辽阳与沈阳比体量,与大连比开放,与本溪比个头,与鞍山比时尚。辽阳最大的优势是历史,是历史积淀的文化,是文化的张力。文化是辽阳封存的富矿,只要合理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惜,辽阳罔顾厚积的文化土层,在过去与未来之间,顾此失彼。

文化不是个抽象的概念,它需要承载与传承,需要符号来记述与表现。这就离不开“文化的物化”与“物化的文化”。加拿大是个年青的国家,因为没有文物古迹,他们把一批东西封存起来,等到百年后公诸于世。对加国人民,一百年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标准,

一份期待,一条心理底线。他们渴望古老,渴望遗存,渴望残损,渴望锈迹,甚至不惜作旧。辽阳幸运得多,一脉岁月长流,激浊扬清,淘洗去历史斑驳的铜锈。指点江山,春秋时期的短剑、斧凿、石范,辽金时期的黑、白釉瓷,战国时期的金银错夔龙纹铜器、铭文青铜戈,汉魏时期的壁画墓??不胜枚举。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雄关,明代的瓦当,清代的寿屏,都是承载文化最直接最简捷的符号,勾起今人多少怀古之思。

在辽阳博物馆陈列的一批古钱里,我端详着一枚锈迹斑斑的襄平布,它是一个小巧的“凸”字,只是底下有规整的豁口,如果装上手柄,像极了我家乡的锅铲。上大学时,我的老师曾感慨于建筑的文化内涵。他告诉我们,辽阳这些年盖了许多或高耸或宏大的新建筑,但只有辽阳银行最有文化,因为它的造型就是一只襄平布!

我一直记着老师的话,每次从它身旁经过时,总禁不住抬头瞻仰。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醒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初读此诗一下子就惊住了。原以为只有长江、黄河,只有长安、落阳,只有庐山、泰岳,只有黄鹤楼、岳阳楼,才入得画,入得诗,入得词曲,辽西并非士子文人荟翠之地,怎么会受人关注?这首诗足以巅覆一种思维惯性,足以巅覆一种时空维度,足以巅覆一部厚重史书。它印证了我对家乡的认知——辽阳并非荒蛮,并非苦寒。他的春天和江南一样明媚,他的秋天和中原一样丰稔。

于是,我开始在诗词中搜寻辽阳,搜寻飘渺的诗魂,搜寻婉约的词韵。“辽东北海剪长鲸,风云万里清。”、“秉旄仗节定辽东,俘馘变夷风。”这是隋炀帝杨广《纪东辽》两首诗的前二句。这位残暴而颇受诟病的君王,在公元612年征高丽,久攻辽东城不克,一个月后即班师还朝。打了败仗,心情却出奇地好,一路靠吃吃喝喝,歌舞弹唱,振奋军威,实在是荒唐可怒!

北宋名相寇准一生虽不曾涉足辽阳,却因个人仕途的失意,国家江山的分离,长期生活在无奈之中。这种无奈是双重的,是深不可测的,是铭心刻骨的,他提笔在手,蘸饱墨汁,挥毫写下《古别意》,“深闺从此泣秋扇,梦魂长在辽阳城。”我一时弄不明白,寇准怎么会就想到辽阳了呢?同是宋代诗人的陈师道,也难脱辽阳情怀,他笔下的辽阳更加空明清奇:“夜静关山秋月明,莫听岭头流水声。平世功名须少壮,看君一箭下辽城。”不仅写尽了辽阳的晴夜之美,关山之美,秋月之美,流水之美,还抒发了个人趁年青力壮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优美的诗句,不仅给辽阳做了一次免费广告,而且为唐朝大将薛仁贵立了一座不朽丰碑。

金代的辽阳已经非常安定,并拥有“东京”这样的不菲身价,位列“五京之一”,已然分粘了帝京的王气与金贵。“二月天东冻未苏,梅花市骨也清癯。一枝萼绿来千里,为问东君管得无?”赵秉文的《东京见梅》让我们大开眼界,早在辽金时期,辽阳竟有梅花栽培与出售。冰冻时节,梅萼先绿,是植物对季节的挑战,还是诗人对世俗的反抗?“几家离落枕江边,树外秋明水底天。日暮沙禽忽惊起,一痕冲破浪花圆。” 在赵秉文《辽东》诗中,远村、近落、江流、树影、秋月、沙禽,在诗人的视野之中,辽东沃野充满诗情画意。也许在诗人的视野之外,还有炊烟袅袅,还有牧笛声声,还有渔歌唱晚。静谧是和平的一种状态,状态是唯美的一种存在,存在是合理的空间建构。彼时的辽东如同一个疲惫的产妇,于变革动荡的阵痛之后,迎来了稍许的安宁。

我这里掠过唐高宗李世民的《辽城望月》和清圣祖爱新觉罗·玄叶《驻跸辽阳夜深对月用唐太宗辽城望月诗原韵》。 他们同为万世一人,同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虽时空阻隔,却因辽阳在一千年后相约首山。这是首山的荣幸,辽阳的光荣。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辽阳让两位皇帝相遇,是辽阳成就了两位伟大的帝王。

“当天,正值中秋。夜晚,我登上辽阳城头,见皓月东升,偶有几片浮云掠过,银辉素影,映衬着城中万家灯火,明明灭灭;城东而南,远山如黛,蜿蜒起伏。西南首山兀然独立。月光下的太子河泛着粼粼微波,跳银耀金。浪花弹奏着岸渚沙石,发出激越的清响。河流象一条蛟龙,绕城游去;城西、城北,平畴沃野,晃与天接。这壮美的河山,如今又回到掌握

之中了。”(引网上《辽城望月》译文)

读完上面的引文,心大悦,好畅快!

希腊德菲尔阿波罗神庙门楣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辽阳在追赶的过程中,始终瞪眼瞅着别人邯郸学步,却不曾反观自己,从头到脚好好打量自己,对自己做出恰如其分地评价。我不敢说辽阳迷失了自我,但辽阳在城市发展的道路上确实不够清醒,对照木桶原理,不切实际地弥补着自己的短板。短板应不应该补?回答是肯定的,但我们不妨耍一点小聪明,不妨进行一番科学的扬弃,充分地扬长避短。

辽阳最大的长处是历史悠久,文化绚烂。只要厘清人、事、物三者的关系,组织专家深入开掘,在文化产业及与之相关的旅游产业中是能够施展拳脚,打出一片天地,并获得一席之地的。辽阳的名人有燕太子丹、公孙度公孙渊父子、金世宗、曹寅、王尔烈、赵乃谱、白乙化、李兆麟等等,到过辽阳的名人有秦开、李信、司马懿、杨广、李世民、耶律家族、萧氏家族、完颜家族、李成梁、努尔哈赤、康熙、诗僧函可等等,而与辽阳能扯上关系的名人,多得简直如同璀璨星河,星辉灿烂,绚丽夺目。

英国评选决定英国命运的功勋人物,位列三甲的不是开国之君诺曼底大公与威廉一世,不是在滑铁卢打败拿破伦解放了整个欧洲的威灵顿将军,不是打败希特勒保全英国的首相丘吉尔,而是剧作家莎士比亚、《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和科学家牛顿。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我宁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捧着丘吉尔首相语录,回头看这个评选结果,英国人的对文化的尊重,对文化人的尊重,令人肃然起敬。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历史沉积的资源,在所有的资源里,它最耐时间,最耐保存,最耐开发,它不怕被利用,被加工,被商业化,却怕弃置,怕扭曲,怕篡改,怕消耗与损毁。文化是整合民族差异的凝聚剂,是实现个体抱团儿的联结纽带,是不可再生的财富,是一种超出想象的力量,天地间无与伦比的大美!

辽阳有开发名人吗?似乎除了王尔烈与曹雪芹还没有第三者。我不妨在这里转录一个:据《金史》《贞懿皇后传》和《世宗纪》记载,贞懿皇后,世宗之母,出自辽阳李氏家族。天铺年间,被选入辽的都城上京,入睿宗宅第,生下世宗。后睿宗死,按照契丹族的风俗,女子若守寡,其亡夫的兄弟可续娶之,贞懿皇后不从此俗,于是出家为尼姑,号通慧圆明大师,并回到辽阳,营建清安寺。请安寺的规模很大,根据辽阳出土的《东京大清安禅寺英公禅师塔铭》所记,“贞懿太后以内府金钱三十余万,即东都建清安寺??有资巨百万??金帛山积。”该寺庙的盛况由此可见一斑。贞懿皇后不仅建清安寺,后来于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又建佛塔。佛塔所在的寺为垂庆寺。她在临终时,因对故乡辽阳的感情,要金世宗将她葬于佛塔之中,不必与睿宗合葬。金世宗遵从母命,于清安寺内又建神御殿,并将贞懿皇后所建佛塔增大,又于塔前建奉慈殿。金世宗时所建的佛塔,是辽阳现存的最著名的古建筑,俗称辽阳白塔。塔高七十一米,为砖筑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塔。塔顶有刹杆,各层悬有风铃、铜镜。塔的下部八面都有坐佛、胁寺、飞天等砖雕像。整个建筑的造型和雕像,艺术水平都很高。

如果依托历史名人的支撑,陆续恢复历代辽阳古迹,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业,我觉得是比造几座楼,建几个厂更环保、更耐久、更划算的选项。倘能开发成影视城或者影视基地就更好,当然这需要政府与专家们的集体智慧。

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文化的物化,对文化保护来讲也是岌岌可危。一具血肉丰满的文化身躯,足以搀扶起跛脚的经济、科技越走越快。如果离开了文化,经济与科技就会成为掉落进沙漠的雨滴,最终只能在蒸发中等待完结。

时光远去了,但它所经历的沧桑也许还会回来!

2014.5.27

篇四:穿越千年的凄美恋歌

穿越千年的凄美恋歌

—浅谈霍小玉爱情悲剧形成原因

摘要:蒋防的传奇作品《霍小玉传》一直被认为是唐传奇中的扛鼎之作,作品中最触动人心灵的是霍小玉不幸的爱情和人生遭遇。霍小玉是唐传奇中一让人扼腕个叹息的悲剧人物,本文主要以封建社会严酷的门第制度和父权至上,小玉的性格弱点来浅谈小玉爱情悲剧形成的原因。

关键字:霍小玉 封建门第制度 父权 性格 悲剧

《霍小玉传》 情节并不复杂,但文笔隽美,描摹细腻,哀艳缠绵,凄戾悲怆。读来震撼人心,催人泪下。作者通过这出爱情悲剧的描写,揭露了封建婚姻的罪恶,批判了封建的门阀制度,对妓女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犹如一曲凄怆哀惋的爱情悲歌。

一、霍小玉的性格

1. 对美好爱情的执着

本是霍王疼爱的小女,却因父亲的离世,家族的排斥而被赶出去。与母亲居住集市中,而有了更多的自由,但两母女却是无依无靠,生活拮据。如此的生活环境,使得小玉对一份美好爱情的渴望更加炽热,来为她脱离这种生活境遇。在强烈本能的意动驱使下,对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渴望与追求,成为她做为女人的全部人生理想。成为一生的执着追求,即使粉身粹骨。

2. 对爱情的痴情

痴情让霍小玉既然已经决定以李益相守,所以对李益百般的恭顺谦让,两个人也的确过了两年的好时光。但那是在李益还没有当官之前,文人气质让李益风流倜傥,贵族家世有让他意气风发,又有一个娇媚的才艺双绝的美娇娘相伴,暂时忘却了尘世,忘却了严苛的社会婚姻制度,但是霍小玉却是完全清醒的。如果说什么事最悲哀,那就是霍小玉在委屈了自己的要求,情愿以八年之期作为自己一生的爱情满足,但是这样也不可以,痴情让她思念成疾,缠绵病榻,还多方寻找负心之人,悲哉,小玉。

3. 独特魅力个性—坚贞刚烈

在整篇文章的高潮部分,也是最能表现霍小玉刚烈性格的一个部分中,闻李益将至,霍小玉竟能自起,痴情完全展现,对李益的爱和恨都在那个“凝视”之中,时时掩袂回顾,仍有不舍之意,但想到自己的悲惨遭遇以及李益的负心,又让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悲愤和不屑,所以“斜视生良久”最后“长恸号哭数声而绝”,霍小玉的性格决定了她不可能无声无息的死去,或者做一个望夫山,而是让她痛陈心中抑郁之痛,死也要让李益明白,你就是害我死

掉的侩子手,所以有诅咒之说。同时刚烈的性格让霍小玉不能容忍李益的背叛,如果她和一般的娼妓女子一样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凄美故事了。正是霍小玉对爱情的要求,让李益陷入两难的境地,所以采取拖延和敷衍的态度,所以不是李益辜负了霍小玉,而是李益实在不知道如何面对霍小玉的爱情,只能回避,反而害了卿卿性命。

黑格尔曾说:“束缚在命运的枷锁上的人可以丧失他的生命,但是不能丧失他的自由。”同样道理,霍小玉宁愿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做出对不平等社会的最后的抗争。如果霍小玉单纯到幼稚的地步,一切都意识不到,活在有希望的等待之中,比起失去生命要好些吗?但是不会的,霍小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只有死去。性格成了霍小玉的催命毒药。

二、封建社会下的爱情婚姻

霍小玉与李益的爱情故事,从表面上来看。是薄命女遇上了负心郎,是她个人的悲剧。然而。所谓“千红一窟”,这样的悲剧形成与唐朝的那种封建社会背景息息相关的。

1.唐朝的婚姻门第制度和士人求仕求荣的心理

唐代的婚姻制度是典型的封建婚姻制度,讲究门第之匹配,《唐六典》卷一十九称:“凡官户奴婢,男女成人,先以本色媲偶。”《霍小玉传》所描写的爱情悲剧,基本上是这种制度迫害下的恶果。另据《唐律疏议》载:“杂户配隶诸司,不与良人同类,止可当色相娶,不合与良人为婚。”唐朝社会极力讲求门第。王、卢、郑、崔、李五家大姓成为士人争逐的对象。与五姓女结为婚配就等于预定了自己以后的荣华富贵与大好前程。

此时的婚姻已不再是简单的婚嫁,妻子的意义则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棋子”,一个如李益这等文人升官发财的砝码。小玉风尘女子,李益官宦世家子弟,“贱民”与“良民”如何能在一起?因此“良贱不婚”的婚姻法令以及趋附高门的婚姻观念便成为霍小玉和李益的爱情世界所要面临的高垣深渊。

2.唐朝各种社会关系

(1)、风流才子与青楼佳人

在唐朝,市井艺妓兴盛,文人才子与美丽的歌舞妓之间始终保持着千丝万屡的微妙关系,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青楼文化。封建世俗文人对权势官场的渴求和向往,使得他们极力追求功名并且总是徘徊在得意与失意之间。可无论得意与失意,他们需要倾述,也需要虚荣心的满足,这倾诉的对象自然不必是他们的妻子。于是,色艺双全的妓女与文人也就变得情投意合。李益,进士及第,到处博求名妓,他无非是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得志之情。但身份地位悬殊的风流才子与青楼佳人的爱情也仅限于才与貌韵交易,她们只是文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却不能成为他们事业前途的一部分。所以李益当初为了获取美貌的霍小玉,

可以海誓山盟,而如今为了功名前程,又可以置誓言于九霄云外。这也注定着以霍小玉为代表的这一类女性,尽管付出自己的真挚情感,到头来却逃不了被抛弃的命运。

(2)、封建社会父权的压力

在封建社会,封建家长制就是一条永不腐朽的生硬的铁链,牢牢地绑住人性。在唐代,婚姻都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历来讲究门当户对之教条,特别讲究子女婚配对象的出身、家世。李益是士族子弟,颇有地位,他的父母是典型的封建家长,对他的婚姻要求甚为严格,而像霍小玉这样出身青楼的女子,是绝不可能进入这样的封建家庭的。李益回家后,“太夫人已与商量表妹卢氏,言约已定。”李母平素刚强严厉,以李益软弱、无主见的思想性格,不可能违抗母命,也无法背叛自己的阶级。何况卢氏是世家大族,完全符合士族婚姻制度的要求。权衡之下,李益俯听母命,娶了出身名门的卢氏。他们看重的仅是权势、家声,对于霍小玉感天动地的痴情漠然不齿,这是自古以来封建家庭的一个顽症,也是霍小玉悲剧背后最黑暗的一张大网,圈绑住她的爱情和幸福,使其深陷其中.甚至付出了生命。

霍小玉与李益是游弋在腐朽的封建洪流之中一对苦命鸳鸯,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是抗争是屈从,终究难以逃脱命运的嘲弄。“若无真情无绝唱”,霍小玉的痴情,李益的无奈,封建社会的压迫,让这一曲凄美的恋歌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依旧回荡在我们的耳边。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参考文献:

[1]. 汪辟疆.《唐人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 王思宇、刘文忠.《唐传奇鉴赏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3].长孙无忌.《唐律疏议》[M]. 北京:中华书局 ,1983.

篇五:穿越千年的愁

穿越千年的愁

悠悠千年,承载着古老的故事与一些永恒不变的情结。那些尘封的千年的愁绪,等待着无法定义的言语,解开封印的咒语。愁,它像一粒种子,在我们的心中沉睡着,沉睡着。总有一天它会萌芽,开出噬血的花朵,一直到凋零。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有些寂寞,宛如一曲悠远的笛,在寂静的夜响起,那些美好的回忆,都被遗忘在模糊的视线里。所有的意象都湮没在无边的愁思之中。花瓣脱落的季节,点点相思被泪水侵蚀。李清照的黯然诉说着相思之愁。是她的婉约影响着我们?还是她的忧伤感染着我们?日渐憔悴怎能不比黄花瘦?梦境中,一个女子独倚窗棂,皎洁的月光静静洒满她的全身,眼神里是期盼与落寞。沧海桑田,不变的是她的痴情。这样的姿势,演绎的是最悲最美的情节--守侯。每一个看似娇弱的女子,都曾有这样的愁,而更多的是一种执着与倔强。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一幅伤感的水墨画,透着江南水乡独的诗情画意。古道上孤独的身影,弱小的瘦马,还有那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勾勒出一种氤氲的哀愁。这愁化作无尽的五线谱,伴着和谐凄凉的高低音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大千世界,总有一种冲动让我们不停的寻觅,是一份温暖,是一丝感动,更是一种对故乡的情怀。夕阳余晖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我们心里默念着回家的行程,只是长路漫漫,何处是尽头,不禁迷茫与无助。这样的愁,印在每一个游子的心中,是那样的刻骨铭心,牵动着每一颗思乡的心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寻寻觅觅,我看到了屈原的踽踽独行,有些凝重与无奈。怀才不遇与屡遭排挤伤透了他的心。是怎样的心情让他吟出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样一个满怀愁绪的文人有着一份不可缺少的追求。任凭时光的冲刷,那份坚定与不屈如浩然之气充斥在天地之间。是他的愁,指引我们上下求索。这样一首绝响穿越漆黑的夜晚,拂过古老的城门,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梦里的潮水一次次涌过,湿润了干涸的心。这样的愁,凝聚着求知的欲望,穿越千年的禁锢,打开一道道心门。

这些穿越千年的愁,飘在暗香浮动的夜里,诉说着一个个催人泪下的传说。我们曾犹豫与彷徨,有过忧伤与愁绪,这些愁编织着我们的梦想。穿越时空隧道,飞翔在蔚蓝的天空,那里有一片明媚与灿烂。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