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捣蒜的启示作文4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6:17:44 字数作文
捣蒜的启示作文400字字数作文

篇一:小学作文《捣蒜》

捣蒜

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年开始渐渐地远去。

可儿时的一些趣事:无知也罢,可笑也罢,甚至是荒唐也好,惊险也好,至今回忆起来依然那么清馨、温暖。那珍珠般的美好、珍贵的童年,那一幕幕难忘的场景都会使我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

那是一个星期天,大姨到我家吃饭。我见妈妈拿出一头蒜,便问:“您拿蒜做什么?”“做蒜泥。”我想:捣蒜这活儿还挺新鲜,便请求妈妈让我来捣蒜。可妈妈却笑着调侃我,说:“你是要捣蒜,还是要捣乱啊!”但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终于心软了:“你捣蒜吧!别捣乱啊!”

捣蒜工作开始了,我先把蒜剥好,并用清水洗净后,便拿出了我的“神秘武器”:蒜臼和蒜锤。我把脱“衣服”的蒜娃娃们一个个地放进蒜臼里,眯着一只眼,一只手扶(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捣蒜的启示作文400字)着蒜臼,一只手抡起小蒜锤,瞄准目标“发射”。可蒜臼里的那些小家伙们太淘气啦,在蒜臼里左躲右闪,一锤锤都它们躲开了,累得我满头大汗。怎么办?我定了一定神,瞅准了“毫发无损”的蒜瓣,又是狠狠地一锤子,可蒜瓣依旧精神饱满地躺在臼里,像颗颗发光的珍珠,更可气的是有两蒜瓣蒜居然跳到了桌子上,在那里打着转跳舞,仿佛故意向我示威,我气急败坏、不管三七二十一,“乒乒乓乓”地乱砸起来。突然,一个蒜瓣像长了眼睛似的,“嗖”的一下射到我的脸上:“哇!好辣!”蒜汁辣得我眼泪涌了出来,透过泪水,我朦胧地看到那些小家伙们躺在蒜臼里冲着我开心地笑哩!好像在说:“败阵了吧!

手下败将,趁早投降吧!”这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涌上心头,我心想:哼!你们别得意!别看你们得逞一时,我是一定不会让你们得逞一世的!等着瞧吧!我搬出了我的救兵--姥姥。姥姥给我出了一个绝招,把蒜瓣拍扁了再放入蒜臼里捣就轻松多了。我恍然大悟,赶紧擦干“眼泪”,把蒜瓣全部放在菜板上,再用菜刀使劲一拍,它们立刻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变成了扁片。随后,我把砸散的蒜瓣放入蒜臼里,被拍过的蒜瓣变得服服帖帖地,我拿起蒜锤三下五除二的一通乱捣,刚才还很嚣张的家伙们这下算是“甘拜下风”了。大功告成,蒜泥捣好了。我想:这小小的捣蒜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做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真应了一句老话“看事容易,做事难呀!”这做家务也大有学问哩!

童年的生活是那么有趣,令人久久不能忘怀。通过这件事,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多动脑筋,抓住问题的关键,寻找一个好的方法,好的技巧。那样不但把事情做的很完美,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二:一件事给我的启示

一件小事给我的启示

在我脑海的记忆里,有许多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已慢慢淡忘,但有一件小事到现在还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星期六。中午,妈妈要做一道凉拌菜,需要把蒜捣成蒜泥。当妈妈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就开始捣蒜。

这时,正在做作业的我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我猜想一定是妈妈在捣蒜。于是,我起身跑进厨房,看见妈妈被蒜汁熏得直流眼泪,我心里便想:妈妈连捣蒜都不会,那对我来说不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吗?看我的!我从妈妈手里一把夺过剩下的蒜,放进容器里,用专门捣蒜的槌子捣了起来。可是,容器里的蒜似乎不大听我的话,当我捣的时候,蒜便在容器里“飞来飞去”,气得我乱捣一气。突然,一个蒜从容器里跳了出来,跳到了案板上,并且得意洋洋得转了几个圈,好像在嘲笑我说:“来呀!来呀!你捣不了我啊!”

该怎么办呢?这时,妈妈提示道:“因为蒜是圆的,所以才不好捣,如果把蒜弄成扁的,不就好捣了吗?”于是,我用刀把蒜拍扁了,然后捣着试了试。嘿!还真行!

这不是验证了那句话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篇三:作文

写人篇

一、 家庭人物

1、自我

【好词】

头发:短发 长发 秀发 卷发 金发 黑发

漆黑 乌黑 浓密

刘海儿 马尾辫 羊角辫 短辫子 长辫子 卷毛发 乌油油 学生头 刺

猬头 运动头 罗汉头 和尚头 小平头 BOBO头

满头乌发 头发蓬乱 披头散发 发乱如麻 茸茸短发 蓬松短发 乌黑

油亮 齐耳短发

五官:额、双眉、双目、鼻、双颊、唇、齿和下颌

眉: 眉眼 眉峰 眉头 眉心 眉宇 眉梢 眉棱 粗眉 细眉 浓眉 淡眉 黑

眉 弯眉

金鱼眉 扫帚眉 弯月眉 柳叶眉 八字眉 吊梢眉 月牙眉 一字眉 眉如新月 眉如春山 眉如卧蚕 眉毛修长 眉清目秀 眉毛乌黑 眉飞

色舞 喜上眉梢 眉开眼笑 眉舒目展 横眉怒目 横眉冷对 挤眉弄眼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贼眉鼠眼 直眉瞪眼 皓齿蛾眉

眼: 眼眶 眼帘 眼圈 眼角 睁眼 闭眼 眨眼 瞪眼 窥看 观看 明眸 眸子 杏眼 美目 润目 俊目 嗔目 瞠目

水灵灵 水汪汪 亮晶晶 圆溜溜 滴溜溜 乌溜溜 细眯眼 单凤眼

水晶眼 耗子眼 水泡眼 金鱼眼 斗鸡眼 大眼睛 小眼睛 单眼皮

双眼皮

清澈明亮 乌黑有神 乌黑明亮 乌黑眸子 忽闪忽闪 瞠目结舌 两眼无神 目不转睛 目光逼人 怒目而视 左顾右盼 目光清澈 泪花闪闪 两眼发呆 睡眼迷离 泪眼模糊 目瞪口呆

鼻: 鼻头 鼻尖 鼻翼 鼻孔 笔直 挺直 端正 拱起 皱起 小巧 扁平

通红 塌陷 塌鼻 短粗

高鼻梁 狮子鼻 塌鼻梁 朝天鼻 酒槽鼻 蒜头鼻 尖鼻子

微微上翘 鼻正口方 鼻如玉葱 细巧挺秀 宽鼻阔嘴 鼻翼翕动 鼻歪

脸斜 鼻孔朝天 鼻青脸肿 鼻梁高耸 鹰抓鼻子 弯钩鼻子 秤砣鼻子 鼻梁挺直

嘴: 嘴巴 嘴唇 嘴角 张嘴 闭嘴 快嘴 利嘴 巧嘴 撅嘴 抿嘴 努嘴 撇嘴 干裂 红润

口若悬河 口齿伶俐 伶牙俐齿 巧舌如簧 张口结舌 笨嘴拙舌 多嘴

多舌 唇枪舌剑 闭口藏舌 嘴如樱桃 樱桃小口 唇如胭脂 嘴唇红润 嘴若含丹 嘴小唇薄 唇小嘴尖 嘴唇苍白 嘴唇乌青 唇无血色 血盆大口 四方海口 元宝嘴巴 唇红齿白 铁嘴钢牙 咬紧牙关 嘴角微翘 嘴巴一撇 嘴角一挑 嘴巴一嘟 嘴巴一张

耳: 耳根 耳垂 耳穴 内耳 耳孔 耳鼓 耳背 耳廓 中耳 耳鸣 耳环 耳

语 忽闪 竖起 耷拉 紧贴 倾听 耳道

大耳朵 小耳朵 扇风耳 招风耳 外耳门

耳聪目明 耳目一新 耳轮分明 耳听八方 耳朵根子 两耳垂肩 面红

耳赤 竖起耳朵 侧耳细听 凝视谛听 抓耳挠腮 耳戴珠翠 耳鸣眼花 肥头大耳 方面大耳

脸部:脸形 小脸 红润 白净 白皙 脸庞 脸面 脸颊 脸色 长脸 方脸

圆脸 可爱 灰脸 马脸 粉脸 文静 苍白 灰白 俏丽 端庄

红扑扑 红彤彤 粉嘟嘟 枣红脸 娃娃脸 胖乎乎 大花脸 鹅蛋脸 瓜

子脸 苹果脸 红脸蛋 猴子脸 绷着脸 瘦猴脸 黑黝黝

白里透红 白白净净 唇红肤白 面如鹅卵 面庞白净 面不改色 面目

清秀 面有菜色 面黄肌瘦 面如冠玉 面如白玉 蓬头垢面 面容俊俏 脸儿浑圆 脸儿晕红 脸如玫瑰 羞红了脸 面颊绯红 满面红光 喜形于色 喜气洋洋 笑颜逐开 破涕为笑 满面笑容 春风满面 愁容满面 一副哭相 呆若木鸡 细腻圆润 如花似玉 神态自如 神情从容 神情庄重 不动声色 面不改色

红扑扑的笑脸 粉团色的小脸 肉团团的胖脸 白里透红的脸 细皮嫩肉的脸 清秀白净的脸 白玉般的脸蛋 脸似三月桃花

体态:粗壮 文弱 笨重 粗犷 纤弱 姿态 身姿 高大 瘦小 瘦弱 细长 修长 干瘦 硬朗 矮胖 苗条 举止 仪表 矮小 轻灵 轻盈 干瘪

矫健 细挑 高挑 虚胖

矮墩墩 肉墩墩 瘦嶙嶙 胖乎乎 水蛇腰 水缸腰 瘦巴巴

身强力壮 身躯魁伟 体魄健壮 体态轻盈 体态健美 五大三粗 七尺

之躯 矮小精悍 小巧玲珑 秀美标致 英姿挺拔 英姿飒爽 血气方刚 英姿勃勃 弱不禁风 虎背熊腰 娇小玲珑 袅袅婷婷 亭亭玉立

动作:问 答 说 想 笑 唱 吃 喝 啃 吸 听 闻 瞪 看 望 视 盯

瞧 瞄 窥 瞥 瞅 瞟 眺

点头 摇头 抬头 仰首 俯首 低头 伸颈 缩颈 歪颈 回首 侧首

昂首 翘首 举首 垂听 谛听 恭听 静听 聆听 倾听 耸听 细听 刺耳 悦耳 窥视 凝视 俯视 仰视 巡视 扫视 轻视 歧视 鄙视

篇四:【潍坊教研】第六类-教研视点-安丘市-指导学生作文的几点体会

指导学生作文的几点体会

程耐寒

作文教学中,尽管我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但是,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还是空洞,无新意;写作方法死板、不自然;主题表达保守、不鲜活,学生鲜明的个性、率直的天性无从张扬,学生作起文来纯粹应付,从而成为一项沉重的课业、精神负担。一提作文,不少学生就感到“愁”、“怕”、“厌”,明显表现出对作文没有信心,甚至患有作文恐惧症。这种情况,农村学生尤为突出。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相比,在能力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在写作水平上的问题,尤为突出,表现在:一是言之无物,缺乏真情实感;二是言之无序,不懂得布局谋篇;三是语言没有色彩,表达能力欠佳;四是抄袭现象严重。针对这种现象,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为学生创造生活,帮学生积累素材,并用赏识的目光关注学生的习作。

一、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写作的素材多半来自作者的现实生活,来自作者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想。因此,我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平日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多听听别人的看法和见解,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学中充分发挥农村的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选择自然景观,让学生留心观察,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敏感力,逐步形成观察记录的习惯。比如春天到田野里、池塘边、果园里观赏熟悉蜂飞蝶舞闹春意,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自然风光,了解“春雨润物细无声”和“微风燕雨来”的美好意境;夏日到池塘边看芦苇、听蛙鸣,想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艺术底蕴;秋高气爽的时候,让学生观察“铁牛满地跑,秋收种麦忙”的田间生活;冬天组织学生欣赏“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雪景,体会堆雪人、打雪仗的乐趣。布置生活作业,让学生做家务、小制作。如:做饭、炒菜、捣蒜、洗衣服等。或结合自然课和创造课,布置学生做小制作、小实验。这些都成为写作的好材料。再如,写状物的文章,让学生亲自种种花草,养养动物,由此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生长过程、生活习性等。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作文中“无话可说”的困难得到了解决,到写作时,一个个素材便“呼之欲出”了。

二、课内课外阅读想结合,丰富语言积累

在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作能力却始终未见提高。原因在于积累与运用的脱节。积累是把在听、说、读、写、看、思、做等实践活动中接触和掌握的大量的语言材料进行整理提炼。运用是将积累到的材料进行记忆、理解,并在自己的作文实践中进行灵活运用,使之成为自己作文内容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扩大阅读量,加强阅读积累,促进积累运用,已成为作文教学中颇具实效性的工作。教师应启发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因地制宜地用多种方法,增强学生的阅读量,扩大视野、丰富知识。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选取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美、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进行阅读,实现“整体感知——部分理解——回归整体”的阅读思路,从而体会文章所

蕴含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体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并引导学生分门别类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记在积累本上,并记在心里,已便在习作中运用。另外,我在教学中注意加强课外阅读训练,由课外阅读成为学生语言积累主阵地。利用大阅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读书先浏览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做到胸有成竹,然后按需、寻趣、有目的的选择内容而读,并指导学生在读书时把文章之要义,段落之精华记下来,通过各种方式训练学生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为使积累切实为学生所用,可结合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安排一些合理的“仿写”练习,在积累与写作之间架起桥梁。通过“仿写”,巩固、运用积累材料,为写作打下基础。比如:当学生积累了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之后,马上针对典型例文,组织学生讨论运用这种方法写景的好处,并以《我们的校园》为题,进行“仿写”练习中,教师要适当提高要求,鼓励创新,避免可以模仿。

三、用赏识的目光关注学生习作

赏识式习作指导和评价是指在整个习作教学过程中,坚持以表扬为主的原则,通过老师巧妙的点拨和师生共同赏析评议,让学生文章中的个性突出,追求的是一种“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人人心口有,个个笔下无”的境界。习作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作品的质量必然要好,老师必然要表扬,学生也就慢慢尝到了创作的甜头,领悟到写作的真谛。教师在批阅作文时,要分等次,下评语。等次只分“优秀”、“良好”两大类。如果习作确实不太好,可暂不评级,个别找学生谈谈,重写后再批。这样每个学生的习作都会有一个较理想的成绩。“赏识”的关键就是用“你真棒”、“你能行”来刺激学生的创作欲望。批改中也注意利用眉批、批改符号等把值得称赞的表示出来,坚持“少改多圈”的原则,好的句子段落都用波浪线圈出来。评语应具体表扬学生的优点,哪怕只有一个词用的恰当,也告诉他:“这个词用在这儿真好!”对好的句子、段落、篇章更是大加赞赏,拉近与学生认识间的距离,让学生真切的感觉到你喜欢读他的文章,产生一种满足感,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再点出文章中的缺陷,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就能接受了。评语不是对习作内容的简单评价,它应是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肯定,是师生间平等的思想交流,是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重要手段,好的评语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无定法,作无教条。在作文教学设计、指导训练中,只要切实考虑到孩子的人格、天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遵循学生认识、发展的自然规律,学生思维被激活,写作思路被开通,那么,基于上述教学原则、思想的一切认识和做法都是对的,只要我们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持之以恒,相信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会明显提高。

安丘市官庄镇管公学校

篇五:八年级语文下阅读作文训练(三)

八年级阅读作文训练(三)

班级 姓名 2015\3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训练

1、请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也可自选其他事物来写。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

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1)

2、请运用下面给出的“长吁短叹、众目睽睽、正襟危坐”词语,刻画人物的动作。

二、阅读训练

(一)

寻 崔红玲

⑴她是个极爱凑热闹的女人,街上一旦有锣鼓钟鸣,叫卖吆喝,她势必会挤到人群中去一看

究竟。

⑵三十多岁的时候如此,四十多岁的时候如此,五十多岁的时候,她的腿脚都没那般利落了,却还是如此。有好几次她都被人群挤得差点出事,幸好有好心人拉了她一把,才算是有惊无险。她当时也吓得不轻,可就是不长记性,再碰到热热闹闹的场景,还是要努力地挤进去看个仔细。

⑶那一日,我们几家结伴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小镇寻求一位老中医。说好了那地方,我们大都

人生地不熟的,必须紧紧地走在一块儿,谁都不准远离。她当时也点头如捣蒜,不远离,绝对不远离。可刚到小镇第一天她便走失了。

⑷当日正逢小镇的一个传统节日,街上舞龙耍狮的、演杂耍的一个接着一个,我们不禁捏了

一把汗,生怕她会在汹涌的人潮中走失,所以都紧紧地手牵着手,可人实在太多了,她又拼了命地往热闹处挤,眨眼的工夫,我们便找不到她的影子了。

⑸这可怎么办,她身上连个手机也没有,更要命的是她一出门就常迷失方向。

⑹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死劲儿地踮着脚尖,来回搜寻着,大声呼喊着她的名字。可在

那一片喧闹声中,我们的呼喊实在显得太微弱了。

⑺没办法,我们只好分头在人群里询问,问他们有没有看见一个六十来岁,身着蓝布衫的老

人。得到丁点可能是她的消息,我们便冲着所指的方位,扒开人群挤进去寻。

⑻近黄昏的时候,演杂耍的都相继收队了,围观的人也散得差不多了,我终于在距我们原地千米远的地方看到了她。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焦灼之情也在顷刻间化作愤怒,平生第一次,我忍不住对这个可以做我母亲的女人呵斥不止。

⑼她不说话,只是低着头,时而抬起眼,像个孩子般怯怯地看着我。 ⑽说到口干舌燥的时候,我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上前紧紧拉住她的手,叹口气,轻声埋怨

起来,姨,这些杂耍你都看了大半辈子了,再说咱是在外地,不是说好了都挨在一块儿不远离么?怎么又往里边挤?

⑾她看我一眼,轻声说,我就是想挤进去看看。

⑿看看?我的火气蓦地又上来了。你都多大岁数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好奇?要说好

奇也不是坏事,但你得分分场合??

⒀我还要再说下去的时候,她抬起头,喃喃起来,听很多人说,很多被拐走的孩子,有的是

被卖给了不能生育的夫妇,有的则是被打成了残废逼其沿街乞讨,有的就是被训练成演杂耍的了??

⒁听到这里,我的心蓦地柔软起来。 ⒂我知道了,她其实并不是要看热闹,而是看引起热闹的主角儿是谁。

⒃我曾听母亲说过,她还有一个儿子,三岁的时候丢了。

5.阅读全文后,你认为文章标题“寻”包含着哪两方面的含义?

6.文章⑴⑵两段反复渲染“她”爱看热闹,请问有什么作用?

7.结合语境,说说文中划线句子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⑴她不说话,只是低着头,时而抬起眼,像个孩子般怯怯地看着我。 ...

⑵听到这里,我的心蓦地柔软起来。 ..

8.本文结尾情节设置巧妙,请简要说明其妙处。

(二)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

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下想——默默

地想。

严密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

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地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边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看见过似的!”我仍想——默默地想。

又出现一重心幕来,也慢慢地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落

在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被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艳丽。一会儿好容易天晴了,连忙走下坡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净,如登仙境,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

看不分明了。

1.理解下面的语句。

(1)第一段中“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段中“严密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这个比喻句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琪儿”“孩子”“老妇”三个形象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说,浮现在眼前的三个笑容“看不分明了”。这是什么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从蹒跚学步迈过第一道门槛起,你的人生便翻开了坎坷曲折的一页。在成长过程中,你跨过

无数的门槛,有时一步跨越,有时摔倒,有时望而却步。面对人生的门槛,你曾怎么想,怎么做?大胆地说出来,这样也许你已跨越过这道门槛,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了。

请以“跨越门槛”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500字以上。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注意中心要明确,叙述要具体,要有恰当的抒情和议论。

八年级阅读作文训练(三)

阅读答案:

(一)

(一)寻

5. 一是指只要上街有热闹看,她就与我们走散,我们就得挤进人群四处寻找她的身影。二是指她不放过任何机会,寻找她多年前失散的儿子。三是指她在“寻”中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6. 反复渲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后文母亲对孩子的爱,哪怕有一线希望也不放弃寻找多年前失散的孩子;为后文她的走丢做铺垫。

7. (1)“怯怯地”一词生动地表现了“她”因为自己走丢了让“我们”着急而不好意思的心理。

(2)“柔软”一词生动地表现了“我”得知“她”不是为了看热闹而是拥有一颗爱心时感动、理解的心理。 B 1 . c o m

8. 结尾解开悬念,戛然而止;结尾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与上文多处形成照应。

(二)、1.(1)“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指的是: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

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找关键词:“这”“图画”,“这”是代词,代替前文的语句。划定答案的选定区域后,进行语句的筛选,因为题中的词语“图画”,所以,“雨声渐渐的住了??清光来”被排除掉,另外后面还有标志:推开窗户一“看”的“看”,说明后面的语句是看到的内容,文中说它是清美的图画) (2)指久远的回忆、记忆中的印象慢慢浮现了出来。(找到这个句子之后,看相关的句子:“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由此可以推断这是在比喻回忆,而文中说“严密的”“五年前”,可以推断出回忆的久远,意思答对即可。) 2.他们都“微

微的笑”(抱着花儿)(在文章当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按照要求“相同之处”找相关答案。)

3.因为这三个笑容都是一样的温馨、祥和,一样地充满爱,“看不分明了”是因为都“融化在爱的调和里”了。(解答这道题,需要我们找相关的文中语句,“微微的笑”带给我们的感受化为文字即可,如果阅读广泛,可以了解这是冰心的作品,能联系冰心的歌颂“爱”的作品主题更好。)

三、作文。

这个话题是与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因为我们确实是在成长中不断地遇到挫折,战胜挫折。注意思想要健康,中心要明确,语言要流畅。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