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塞下曲六首,李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2:22:37 作文素材
塞下曲六首,李白作文素材

篇一:李白 塞下曲

原文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

[1]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

译文

到了五月,天山依旧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地冻天寒。 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 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 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剑,像傅介子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作者简介

李白 (701—762年),生于701年,汉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又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静夜思》等诗篇

现存李白诗集中有《塞下曲》六首,都是借用唐代流行的乐府题目而写时事与心声的。其中第四首写思妇怀念远行的征人,当属闺怨之类。另外五首都表述诗人“横行负勇气,一战静妖氛”的慷慨从戎的理想。疏宕放逸,豪气充溢,为盛唐边塞诗中的奇葩之一。这首诗是组诗的第一首。 诗句赏析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

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沈德潜评论《塞下曲》前四句说:“四语直下,从前未具此格。”又说:“一气直下,不就羁缚。”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篇二:塞下曲六首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唐)

五月天山雪,无

塞下曲六首 李白

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凉州词】(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塞下曲】(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相见欢】(李煜·五代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浣溪沙】(晏殊·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雪歌】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篇三:李白·塞下曲

篇四:【阅读欣赏+训练】《塞下曲》

1 《塞下曲》(其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主题

《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为唐代新乐府题,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李白所作共六首,此为其第一首。作者天才豪纵,作为律诗亦逸气凌云,独辟一境。

赏析

这首诗,几乎完全突破律诗通常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常式,大致讲来,前四句起,五六句为承,末二句作转合,直是别开生面。

起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寒如之何就可以想见了。所以,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乃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1

2

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

五六句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錞、镯之类)击鼓,以整齐步伐,节止进退。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

起四句写“五月”以概四时;此二句则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亦强。全篇只此二句作对仗,严整的形式适与严肃之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以上六句全写边塞生活之艰苦,若有怨思,末二句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二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字与“直为”,语气砍截,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这是一诗点睛结穴之处。

这结尾的雄快有力,与前六句的反面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如此卓绝之精神。这写法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亦不拘常格,自是五律别调佳作。

题库

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歌开头两句,抓住环境、气候的特点,描写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为下文作了铺垫,表现诗歌的主旨。

B.第五、六句运用对仗,选取了一天的军旅生活进行具体描写,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战士奋勇杀敌报国的精神面貌。

2

3

C.皑皑的白雪,凛冽的寒风,幽怨的笛声,惨烈的厮杀,一幅幅形象鲜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态度和对戍边战士的同情。

D.这首诗借用戍边战士的身份和化用“楼兰”这个典故,抒发了诗人渴望为国杀敌的满腔豪情和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参考答案:C

2.诗歌中“折柳”一词语意双关,请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答:将士们常年驻守在边关,根本见不到内地那种常见的春风杨柳的景致,所以只能奏起《折杨柳》的曲子。“折柳”既指《折杨柳》这首曲子,又指内地那杨柳依依的春天景致。

3.诗歌最后一联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答:歌颂了将士无怨无悔驻守边关的赤胆忠心和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

3

篇五:塞下曲欣赏

1、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表现边塞寒冷之

早,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中同样描写边塞寒冷的句子是: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2) 诗中“杨柳”的含义如何理解?

[答]常见的杨柳的景致;更深层的含意是表达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3) 体会“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晓”、“宵”所表达的意象。

[答]贵精神和高尚境界全盘托出,令人赞叹。

2、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1)“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中的“春风”仅是指春天的风吗?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谈谈。

[答]“春风”既指自然界的风,也暗指朝廷的关心。

(2)对王之涣《凉州词》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描绘了塞外荒凉寒冷壮阔的景象。

B、第三句透露出征人久戍思家的哀怨。

C、第四句一语双关,显得委婉含蓄深刻。

D、全诗描写了远征将士慷慨激昂的气概。

(D)(全诗描写了戍边将士的乡愁和凄苦)

3、塞下曲 ◇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塞下曲》一诗如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答]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场景,引

人联想。

(2)诗中写将军雪夜率军追敌的壮举,突出了 大雁被惊高飞,来衬托敌军溃败夜逃的情景;三四句写将军率领轻骑冒雪追敌,

4、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苏 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诗中表现“早春”的景物有:

桃花、萎蒿、芦芽(不可答“鸭子”、“江水”)。

(2)“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名句,请你选定一个角度(例如内容、哲理、写法等)

作一点赏析。

[答] 内容角度:写江中鸭子。鸭子下水,说明水温②哲理角度:鸭子之所以能 ①经上升,

告知春天已到。“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这句诗在赞美“先知”的鸭

子中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积极思索。③写法角度:这句诗将艺术美和人生哲理融合而成为一

体,不仅扩大了诗的境界,而且也引发人们对人生的积极思索。

(3)《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是怎样写出画中之景的?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哪儿?

[答]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竹子和竹外开放的桃花、江水和江水上浮游的鸭子、布满地

面的蒌蒿和新出芽的芦苇,分别是地面景、江上景和岸边景。这首诗的高妙之处正在于以这

些想像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