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作文,自私到头是愚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5:23:14 小学作文
作文,自私到头是愚笨小学作文

篇一:自私到头是愚笨

自私到头是愚笨

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这就是自私。

世界上一点都不自私的人大概没有,自私得透顶的人还真不少见。自私是有轻重之分的,一般程度的自私,只要是在情理之中,大概是可以理解的。譬如对待自己的孩子,每个人都会在乎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疼爱多一点,而对别人的孩子,大约就不会表现得那么爱之深而疼之切了。毕竟,孩子是自己的好啊!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什么事情都是过犹不及。

人难免不自私,但太过自私,就是唯利是图,继而就会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甚至失去了人性。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唯恐自己吃亏,处处不忘占人家的便宜,还以为自己聪明得很。

世上的事,有时是无所谓聪明,无所谓愚笨的。自私的人不可谓不聪明,但自私到了极点,就是愚笨。人们大多不喜欢自私的人,久而久之,自私的人便会没有朋友,他老是想占便宜,也许到头来不是得到了,而是失去了。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一个老想占有却不想付出的人,到头来还是吃亏了。他吃亏就吃亏在因小失大,吃亏在他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向他伸出援手。

对老实人来说,吃亏不一定是损失,多一点付出也没什么大不了。曾有过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乡村中有四个孩童在池塘边玩耍,不料通通掉进了水里,刚好其中一个孩童的父亲知道了。他想救自己的孩子要紧,别人的孩子死活与他无关。于是,他不紧不慢,先捞起以为是自己的孩子,待到捞起来是别人的孩子,再匆匆地去捞自己的孩子时,却已错过了最佳的营救时间,捞起来的两具软绵绵的小尸体是他的双胞胎儿子。

只想救自己的孩子,到底还是救不到。自私使这位父亲丧失了一对儿子。一失足成千古恨,想必这位父亲将永远品尝到自私的苦果了。自私真是百无一利。 有什么因,就会有什么果。人人心中都有一把秤,这把秤会度量人心。做人不能斤斤计较,有些事情是要先失而后得的。老是想得而怕失的人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人是感情动物,老想占便宜的人结果什么也不会占到,因为他精明,并不意味着别人愚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相反,那些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宁愿吃一点亏的人,到头来是得了,而不是失了。世事有时就是那么怪,绝不会让人真正占到便宜。

做人不能太自私。从不乐意让别人分享他的香甜的人,人们也不会愿意分担他的痛苦。一个人不自私,甚至有点牺牲精神,有好事时,人们就会想到他,乐意让他得到好处。相反,一个太自私的人,是不会容易得到他人的垂青的。 为人处事,是要先人后己,还是先己后人?先人后己者,人会拥之;先己后人者,人必弃之。身为人民公仆者,必先为人们谋利益,若只是为了中饱私囊,最终必将众叛亲离,到底还是把吞下去的吐了出来,并落个人民的蛀虫的骂名,这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聪明反被聪明误。

无私者无畏,凡事如果从公正出发,就会光明磊落,义正词严。如果私字当头,站不正也立不稳,就会底气不足,摇摇欲坠。自私的人,如果能够暗暗知道自己的自私,也许就不至于太嚣张,问题是他不会承认的,这样的结果,也只能是一步一步地跌入自己制造的深渊。

自私的人总是暗暗地叹赏自己的聪明,还以为别人愚笨得很,让他占了便宜还不知道。殊不知,自私到头是愚笨。其实,活得累的,常常是那些自私得

很的人,他无时不算计,无处不贪婪,他的一生,大概也只能为蝇头小利而奔忙了。

人的一生不会太长,不会太长的一生只能去计算,却不能用来算计。无论是谁,若想在有限的一生里过得无憾一些,就要无私一些。无私,能使这社会少了一份争夺而多了一份和谐;无私,能使人们多了一份谦让而少了一丝仇恨;无私,能使这世界多了一份美好而少了一份丑恶??无私,也许只对他人有益却不一定对自己有好处,但它能使自己的内心获得平和与纯净而不是忐忑不安。而这正是每个人一生所孜孜以求的理想。这不正是无私的人所获得的回报么?这不正是无私的人所拥有的富有人生么?你也值得拥有

篇二:新材料作文“保持饥饿,保持愚蠢”导写及例文

新材料作文“保持饥饿,保持愚蠢”导写及例文

作者:施仁港

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09期

一、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全球目录》杂志在鼎盛之时停刊。在杂志最后一期的封底,刊登有一张拍摄于清晨的乡间公路的彩照,彩照下有一行纤细而有力的小字:“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后来,“苹果”电脑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于2005年6月12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中,就是以“保持饥饿,保持愚蠢”作为演讲结束时的赠言送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的。 对于“保持饥饿,保持愚蠢”这句西方名言,你有何感悟或见解?请自选角度,写一篇9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行文规范。

二、写作点拨

本试题属于新材料作文题,当然,如果考生将之作为以“保持饥饿,保持愚蠢”为话题的话题作文也是可以的。立意构思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这句话,并从中提炼出适合自己写作的尽可能新颖而富有现实意义的观点。

那么,如何理解这两句话呢?

首先要明白,中国的高考经过这30多年的发展,在作文命题上已经很难找到直白浅显一眼望穿的题目,许多文题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点比喻或象征的色彩,以丰富题目的内涵意蕴,同时也给考生审题立意以更多的选择余地,以利他们展示才华。“保持饥饿,保持愚蠢”这句话也不例外。

“保持饥饿”,绝不是要我们勒紧裤带闹革命,而是要:①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学而不厌,永不满足;②保持一颗积极创造、充满好奇的心;③保持自己永远处于求知的状态;④居安思危,奋发进取。

“保持愚蠢”,也绝不是要我们回归蒙昧,争做傻子,而是要:①大智若愚,不卖弄,不张扬,不恃才;②谦虚谨慎,低调谦卑,礼贤下士;③正视自己的无知,要集思广益,广纳良言;④踏实肯干,吃亏是福;⑤始终保持对知识真理永不满足的追求。

如果“保持饥饿,保持愚蠢”二者兼顾,更不是要我们保持又饥又蠢的状态,而是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保持不竭的创业心,始终保持对知识真理永不满足的追求。就是说,这二者在“不满足”这一点上是相通的。

人生三大事:求学、建业、为人处世。当然还有审美、修身等。一般而言,“保持饥饿”比较适合于求学和创业。“保持愚蠢”则比较适合于为人处世,但创业和求学也适合。

所以,如果没有侧重哪一句话,可写求学或创业。如果侧重于为人处世(生存智慧)则最好写保持愚蠢,写保持饥饿有点不伦不类。但最好选一个方面来写,不必面面俱到。可证明为什么,如证明“求知的心不满足”即是;也可写怎么办,比如,阐述怎样才能居安思危。

以上所言,均适用于个人、集体、国家、民族。比如,国家、民族也要保持饥饿,才能奋发图强,才能长治久安。

以上为这道作文题的审题立意。但具体写作之时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在文章的开头要对“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或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阐释。为什么呢?因为考场议论文的开头一般要承当提出论点或引出论题的重任,要让文章的观点“立”起来,立得稳,就要紧扣关键词,解读好关键词,构筑好逻辑的底线,这就需要对题目中出现的关键词(概念),尤其是对多义性的、比喻性的和具有临时意义的概念或其他抽象性的概念进行合理的阐释,然后再提出观点。这样可以有效明确论证的范围,使切入点更小,说理更深入。

“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显然具有特殊内涵,不能按照其字面的意义来理解。另外,如果对名利等保持饥饿即无止境地贪求则无疑是走向反面,正所谓欲壑难填,显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所以要在开头加以阐释或在文章快要结束时加以辩证分析,以便立论更加严密,无懈可击。

三、佳作赏析

高贵的谦卑

高二 余舒媛

乔布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演讲时,以“保持饥饿,保持愚蠢”作为演讲结束时的赠言,旨在告诫那些即将毕业的学子,应保持不自满的状态,养成谦卑的美德。泰戈尔说:“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于伟大的时候。”的确,不管是处事,还是为人,谦卑都是高贵的美德。

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演出《杀惜》时,来不及卸装就用专车把一个认为他演得不好的老人接到家中,并恭敬地向老人请教:“说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师。先生说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老人指出:“阎惜姣上楼和下楼的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七上八下,博士为何八上八下?”梅兰芳恍然大悟,连声称谢。以后梅兰芳经常请这位老先生观看

他演戏,请他指正,并称这位老人为“老师”。作为一代宗师,梅兰芳的演技可谓出神入化。我想,这与他的谦卑是分不开的。谦卑者才能反省不足,博采众长,精益求精;而狂妄者必定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最终停滞不前。

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定具备谦卑的美德。西方哲学之父苏格拉底学识渊博,智慧超群,善于启迪青年,每当人们赞美他时,他总是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被后世誉为力学之父的牛顿也时常说:“如果我见的比笛卡尔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大师的谦卑,道出了他们之所以成为大师的原因,同时也赋予谦卑以高贵的品格。

然而,生活中总有些人目中无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却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他们自我陶醉,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晚年就是如此,他对助手说:“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你们高明的想法都超越不了我的思维。”正因为自负堵塞了他智慧的源泉,他再也没有多少新发明问世。就像莎士比亚所言:“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爱迪生的教训,足可作为创业者长鸣的警钟。

但谦卑之所以成为高贵的美德,不单单因为它是事业成功者必备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它往往还是一种韬光养晦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高妙策略。

谦卑的人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而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因而容易被别人认可,赢得大家的尊重或爱戴,人际关系和谐,往往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从而取得成功。而狂妄自大之徒,则往往锋芒毕露,目中无人,刚愎自用,必然众叛亲离,甚至招来杀身之祸。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惨烈的。韩信功高盖世,最终却被诬以谋反而惨遭灭族,原因之一便是他在刘邦面前自诩自己将兵多多益善,而且还擅自封自己为齐王;年羹尧自恃功高,擅作威福,招致雍正的警觉和忌恨,终致家破人亡……这些血淋淋的惨案固然与封建专制有关,但与当事者妄自尊大的性格弱点也息息相关。如果韩、年二人懂得谦卑自保,可能他们的结局就会比较完美,就像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一样。

俗话说:“火要空心,人要虚心。”空心火才能烧得旺,虚心人才能取得成功。谦卑的人生是伟大的,伟大的人生一定是谦卑的。现在许多人崇尚低调为人,这实在不是有意矮化自己,而是心灵成熟的外露,是智慧处世的表现。因为,谦卑是高贵的美德。

考场点评:

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雄辩。文章开篇规范而立意准确,引述和阐释之后再亮出中心论点,可以有效避免偏离题意。主体部分论证“谦卑是高贵的美德”,先“处事”,后“为人”,中间过渡巧妙,使前后两个层次在逻辑上构成递进关系。同时这两个层次均注重内部的论证结构,前者详略结合、正反对比,后者则先作理性分析,再证之以典型事例,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此外,全文列举典例,引用名言,论据繁富,信息量大。可贵的是作者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语言畅达,一气呵成,展示出较为丰厚的积淀和不凡的语文素养。

篇三:材料作文

借你一双慧眼,审清材料作文

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审题不清,那么立意就不准;立意不准,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就是这个道理。上次作文课我们学习了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一、对象法

一般来说,一则材料至少有一个对象。而一个对象就有一个角度,一个角度就有一种立意。如果有两个对象,那肯定就有两个角度,就有两种立意。如果将两个对象结合起来,那就会形成第三个角度,产生第三种立意。考生抓住对象,就抓住了角度,就可进而据此准确立意。

如:美国哈佛大学期末布置了一门课程的开卷考试,让学生回家去做,开学后交卷。老师改卷时发现有近一半雷同现象,学校认为是学生互相交流、无独立思考的结果,属严重作弊行为。哈佛大学讲家丑公布于众,一个个约见作弊学生,认真调查处理,最严重的劝其休学一年。

此材料有四类对象,并生成四个角度:一是学生,二是老师,三是学校,四是前三者的结合。从学生看来,出现考试雷同现象,实质是不诚实的表现,是严重的作弊违纪行为,可立意为“要坚守诚信”“诚信也是一次考试”。由老师来说,发现作弊,认真较劲,教育学生,维护声誉,可立意为“严格就是负责”“不能容忍作弊”。就学校而言,不隐不瞒,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可立意为“严格管理才有好名声”“敢揭家丑更让人敬佩”。而将三者结合,可立意为“名校是严格管理出来的”“教育,必须以育人为先”。

二、主次法

相比较而言,材料中的人物常常有主要与次要的分别,事情也往往有重点与一般的差别,其蕴含也有本意与附加的区别。内核与外表的差距。正因为这样,考生只有分清主次,只有明确轻重,从“主”从“重”出发,才能准确立意。如:

晏子是齐国国相。一次外出,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见她的丈夫头顶着巨大的车伞,鞭打着四匹马,十分得意。车夫回到家,他的妻子要求离去。丈夫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做齐国的国相,扬名诸侯。今天我看他外出,志虑深沉,面无喜色。而你身高八尺,给人做车夫,却趾高气扬,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离去。”从那以后,她的丈夫一改故态。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照实回答,晏子举荐他做了大夫。 材料中出现了三个正面人物:一是官至相国的晏子,二是知错能改的车夫,三是贤明的车夫之妻。相比较而言,车夫之妻是最主要的人物,车夫是稍次的人物。因此,根据人物的主次之分审题立意,其最重要的意旨应是“劝谏”“惟德是举”;稍次的应是“善纳雅言”“闻过则改”;最次的则是“贵在识人”“知人善任”。

三、角度法

多材料包含两个或更多含义,因此分析材料时,要运用发散性思维,很快列出由材料中引出来的观点2~5个,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分析角度去写。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

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四、筛选法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可能会有多个角度,但写作中我们只能选取其一,因为文章中心只有一个,所以对于符合题意的多个角度要进行筛选。选取最适合我们写作的角度。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标准筛选出最佳角度。

1、命题要求限定的角度 2、能触及材料主旨的角度 3、有时代感、有针对性的角度 4、具有新颖性的角度 5、最适合自己的角度

2、例:如第三种方法中的例子,从触及材料主旨的角度我们可以选取横向立意——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从具有新颖的角度,我们可以反向立意——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五、明限法

与话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限制性非常强,必须要明确材料题旨来确定立意。如这样一则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

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在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有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六、倾向法

有些材料,客观地叙述一件事,说明事物或现象,不带命题人任何主观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有些材料则正好相反,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如这样一则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七、寓意法。

材料: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则寓言分两个层次:第一层讲一只蜗牛好高骛远,立志大而不当,结果两次“宏伟”的计划都因不切实际而最终流产;第二层讲这只蜗牛从此一蹶不振,最终死于草丛之中。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蜗牛悲剧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立志不切实际;二是不肯脚踏实地,不肯从干好平凡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八、原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2006年全国卷(乙卷)的作文材料是一则寓言: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

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乌鸦抓山羊为什么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招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为什么小孩觉得乌鸦也很可爱呢?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九、关键句法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时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十、关系法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阅读材料时,如果善于分析材料中诸事物的关系,即可找到立意的依据。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十一、求异求同法

求异和求同的思维方法适合审读多则材料。这种方法就是把几个不同材料的共同点找出来,加以提炼,作为文章的论点(求同法);或者求同之后再求异,找出共同点中的不同点,把这种同中之异作为立论的侧重点(求异法)。

如:1、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2、恩格斯21岁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3、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4、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5、徐特立42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共性: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倘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我们需从相同中发现不同。1与4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5是讲徐特立42岁苦学法语有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我们可以立意:青年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十二、辩证互补法

即运用辩证思维在对立的观点中寻求统一。有些题目中,两则材料之间或一则材料内的两个方面存在对立倾向,两者分别看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的。实际上,这两个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这就是辨证互补法。用辨证互补法立意,往往是最全面、最严密的立意,也是最切合题意的立意。

如:1、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2、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材料1“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2“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的指导。两者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又很合理。因此我们可以辩证立论: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篇四:新疆2008年高考二模优秀作文18篇《放下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新疆2008年高考二模优秀作文18篇《放下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新疆2008年高考二模优秀作文18篇《放下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1、《放下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雨滴告别云端,选择垂落,便成就了一片沁沁的凉;尘埃告别大地,选择飞扬,便成就了一片绚丽的霞;落花告别枝头,选择入泥,便成就了一株更艳的红!放弃不代表结束,它意味着另一个开始。

陶潜走了,走得超然洒脱,离开这乌烟瘴气的官场,去了南山下的那片净土。在那里晨光出门除杂草,夜晚戴月荷锄归。在那小土坡上看着草屋八九间,听着鸡鸣犬吠,大呼“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人们顿生羡慕之情,可谁又能像渊明一样,肯毅然决然的放下“五斗米”,去过清闲日子呢?

放下吧!人生一世,时光荏苒,不要为了“五斗米”而劳累终生,也许放下了,就会开辟新的生活。也许放下并没有那么艰难。

古人聪慧,所以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竹林隐士,世外高人。今人也并不愚笨,放下名利另求超然的人也不在少数。

打工之王,韩俊,它的成功就是一种放弃之美的体现。他大学毕业后,在日本留学五年又去了美国深造。高学历和有胆识让韩俊在美国立住了脚。三家良性运作的公司为他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但他仅为了所读的一本书,《比尔·盖茨传》就放弃了三家公司,不顾家人朋友的劝阻,进入了微软公司打工。几年的微软工作,让他积累了不少运营理念,最终凭借这些理念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经理人之一。

古今中外,懂得放弃的人很多。居里夫人放弃初恋,却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司马迁放弃了一时的尊严,却著成了史家的绝唱。学学他们,放弃生命不可承受的重量吧!有人为利所趋,走向犯罪道路。有人被权所困,所以贪赃枉法。何不回首来路,再翘首未来,放弃一切,轻松自己,重新上路。如果我们像女作家一样,花点小心思,也许就能像她一样,又能快乐地跟同学们一起跳皮筋玩游戏了。

放下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开启人生又一炫彩华章。

2、《给别人呼吸的空间》

林间淙淙的溪水向着远方流淌,虽然它永远比不上前方的河水,但是它也要流淌,也要选择生存,即使它很渺小,但只要溪水不停歇它永远都清澈,都可以轻吟叮咚的歌。河水与溪水相伴而行,河水从未抢占过溪水前行的路,因为它明白,同在一片蓝天下,彼此都需要进步,去寻找大海是它们共同的梦想。

其实,我们生活在这一个缤纷的大千世界,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都需要相同的空间,相同的条件,相同的火种去照亮我们前方的路。

有的时候,因为每一个人的天赋有所不同,我们也许会成为佼佼者,但是这又何妨呢?我们仍需要给他人一个足够大的空间都呼吸,就如胡杨固然挺直,立在道路两旁,抵风御沙,但它脚下的草依旧可以翠绿茂盛,那是因为胡杨懂得谦让,不会因此而自私虚荣,小草也需要阳光与雨露,因为它更需要成长。

大海虽然博大,但它仍笑纳来自五湖四海的溪流与河水,大海是明智的,它比溪流与河有了更大的空间去生存,并且可以“积小流而成江海”让自己变得更加无比的强大,让自己的辽阔变得漫无边际,从此以“广博”著称。

这便是退一步的意义,退一步并不代表永远的逝去,更意味着无限的前进。《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说服赵太后,让赵太后用自己疼爱的子女去换取国家的安定,赵太后割忍下无尽的不忍之心,同意了这样的谏言,其实她孰不知,退一步则可以换取更大的利益,这便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另一层内涵吧。

有时,太过于贪图自己无尽的荣耀,会让他人觉得这个人太过于遥不可及,因为荣耀的积累,让自己有些独树一帜,朋友因此而远离,那么岂不是失去了太多。

所以,有时我们要懂得适当地去舍弃一部分的拥有,不要太强调自我的所得,给别人一些足够的空间去呼吸去享受阳光,其实也未尝不是给予我们自己足够的空间去拥有呢?

适度的舍弃,其实会让我们收获更多的美好,给他人一个足够的空间,也是会让我们收获更多的美好,给他人一个足够的空间,也是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增加了更足够大的展翅的蓝天。

终有一天,我们便会发现,那一点的舍弃让我们拥有的太丰富,物超所值,何乐而不为呢?这定是明智的选择。

3、 《留有一片天空》

天空,因为它的深邃,辽远,便任鸟飞。

大海,因为它的博大,广达,便承载了一份厚重。

历史,因为它的沧桑,悠远。记录了历史便凝聚了它的深沉。

鲍叔牙给管仲一片天空。鲍叔牙记下的管仲的才高八斗,忘却的是其自私与狭隘,鲍叔牙令管仲做他的的七司。给管仲一片天空,包容兼爱,鲍叔牙以其博大的胸怀,留给后人以其宽容。给一片天空,让贤者高飞,让智者畅游。世界因此而多了一份华彩,多了一份美,宽容便巍然屹立在那一边,留给一片天空。给别人天地,心灵的交流便更远,更阔达。管仲之交,互相给予的天空。

庄子给宁静留一片天空。静静溪水流淌于青松翠绿之间,这是一绝尘之地,而溪水之边又多了两位衣冠楚楚的大夫,他们用楚国的相位去邀请,这相位,令多少人垂涎三尺,望眼欲穿,而庄子一句:“往矣,吾将曳尾于途中”。持杆而立,这是一个孤独的姿势,是孤独月亮之下,隐逸者的姿态。庄子给宁静留了一片天空,庄子畅游于隐者的高法和归者的静谧之间,人淡如菊。

李剑英,给人民留下一片天空。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李剑英,用生命诠释了爱的天空,它留下了一片军民之情交融的天空。他用16秒挥下一片天空,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生为国荣,死为国荣,碧剑长空,英雄不死。李剑英抒写的天空,是用他的真正的热情和对生命价值的诠释抒写的。这一片天空,让百姓为之心生敬意,这一片天空,涌动的是百姓的感慨。人民之生命与国家之财产,他心之所系。

留下一片天空,任贤者畅游,任智者高飞。

留下一片天空,给隐逸者一份宁静,给志远者一次机遇,给孤独者一片心灵栖息之地,给勇者一份敢拼的天地,给??

心灵渴望栖息之地,给予一片天天空,因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给予一片天空,抒写一个更辽阔的天地。栖息的心灵,在花开花落之际,坐看云卷云舒的畅快之感。

4、《木秀于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面对风摧时,不应放弃自我,而应换一种方式,寻找和

谐。

——题记

当高洁的腊梅秀于世俗百花时,她选择了严冬,找到了暗香缕缕的和谐;当苍劲的雄鹰秀于短志燕雀时,它选择了高空,找到了搏击长空的和谐;当顽强的苍松秀于山林百木时,它选择了峭壁,找到了扎根绝壁的和谐。

“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长安的梨花开得正好,你满腔热血地来到这里寻梦,一袭白衣的你,如长安城中最洁白的那朵梨花,不沾染世俗的泥淖。是你太高洁了,太正直了,你的出现刺痛了那一双早已习惯了黑暗的眼睛。尽管有“力士脱靴,贵妃研磨”的荣耀,但是有太多的污水向你泼来。是选择同流合污还是保持自我?最终,你高歌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将一个傲然洁白的身影留给长安,融与大好的河山中去,找到了属于你的和谐。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你是后宫中典型的清丽佳人;你是江南春日中最美的那枝花。可是,身处后宫,你身心俱疲。在众多佳丽中,你是出众的,是优秀的。可是在明争暗斗中,你不快乐。所以,当你得知匈奴要求和亲时,你毅然地站了出来。面对茫茫大漠,看故国渐行渐远,你的心最美会舍得。但是,你却坚持地走了下去,在“长河落日圆”的大漠中,你找到了落雁红颜的和谐,也让后人以敬仰的目光看你。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世人仿佛都睡着了,人的灵魂似乎都麻木了,只剩一个躯壳,如行尸走肉般的存在着。这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这是反动派的残酷造成的。可是你,却在这浊世中清醒着。你的清醒,你的不屈,使你成为反动派的眼中钉。可是,你毅然拿起笔,用你充满激情的文字去唤醒愚昧的国民,用你的爱国热忱去和反动派顽强斗争。你终于在文人和战士的结合中找到了和谐,让自己在文学上生辉,在革命史上成为不朽。

木秀于林,必然会遭到嫉妒和排挤,但是,只有秀于林。才能看到跟高远的天空,更广阔的世界,木秀于林,应该仍然坚持自我,在另一方天空中找到和谐。

5、《此时无声胜有声》

溪水潺潺,它干净清凉,它透明澄澈;红叶片片,它热情似火,它优雅精致;古宅幢幢,它悠远宁静,它神秘凄清;文章篇篇,它细致独到,它真挚感人。

哪里的溪水最清,清不过云南;哪里的红叶最红,红不过北京香山;哪里的古宅最静,静不过乌镇。谁的文章最好?嘘??不必说。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优点,都需要被发掘被肯定,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心灵,都需要被洗涤被净化。首先要有一颗谦虚的心。谦虚的心可以让我们的优点更加充满光彩,请听听别人对你的评价和指点,你可以听到可贵的地方。我有一种自以为是“自信”的心理,在随处都要强调自己的优秀,直到有一天我的网上文章下面出现了这样的评论:分清自信和自负的区别,你还有四年可以去学习。我开始思考三年级的弟弟偶尔对我表达不屑的原因。

谦虚的心可以拉近自己和朋友家人的距离。我们生活中的所有人都值得我们尊重,倾听别人的声音并不会埋没你的才华,更不会暗淡你的光芒。在你倾听别人的同时你依然光芒四射,因为你有得到了一位永久的朋友。在别人想要表达自己的时候,我学会抑制自己高谈阔论的表现欲,因为朋友之间需要真心的交流,而不是征服和一味的表现。

谦虚的心还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真正获得幸福喜悦的满足。谦虚会让我适时得收起自己对名利的追逐,只体验到自己的思想、文章或作品带给别人快乐时自己暗暗的快乐。这时你会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毕竟,有一天你会离开这个世界,你需要的不是别人的赞赏而是给世间留下什么有意义的东西的欣慰。在你谦虚的时候,你也会获得前进的动力,不是自我满足的局限而是升华的大爱。

我们享受溪水的凉,收藏红叶的雅,感受古宅的清。因为它们带给我们的幸福感和喜悦,不是因为它们是云南香山乌镇的。它们在炫耀自己之最的时候,收起了声音。处处有溪水红叶古宅,人们在赞美他人的美的时候,不由得会想起云南香山乌镇。声音不需要自己制造一样可以响彻世界。

6、《改变自己,改变人生》

也许你正在烦恼,为不够美丽而烦恼,为不够活跃而烦恼,为孤独而烦恼,为拘泥于模式而烦恼??这时候为什么不尝试改变呢?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方法,得来的便是一种全新的人生。

如果你不够美丽,好吧,就抛弃那些繁琐的步骤。不用化妆,清新自然;不用收拾发型,飘逸的直发,俏丽的短发,更让人心旷神怡;不用在一堆衣服中犹豫不决,简单的T恤牛仔裤或是休闲舒适的运动装,一样别具风采。

如果你不够活跃,好吧,不要刻意的伪装潇洒。从你擅长的入手吧,也许你不会跳

篇五:材料作文的准确立意

材料作文的准确立意

班级: 姓名:一、星星点灯

方法提示(“渔”远比“鱼”重要,所以请认真阅读以下补充材料,它可以让你在准确立意方面轻松实现游刃有余。)

★审题立意方法1:抓材料主旨

文章的观点从材料主旨而来,提炼观点离不开材料主旨,因此,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分析: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所以可以立意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审题立意方法2:抓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有的本身就是材料的观点,有的隐含着作者的倾向。审读材料时,只要找准关键词句,再加以提炼,就能确定文章的立意。

【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材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其中牧羊人和孩子对乌鸦评说的两句话就是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考生只要紧紧抓住这两句话进行分析,就能把握材料的主旨,从而确定文章的立意。认真分析“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这句话,可以看出包含着对乌鸦模仿行为的批评和贬斥,从而思考从故事中汲取教训,可以有多种立意,如: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明确自己角色和能力,要处理好模仿与创新的关系,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等。仔细品味“它也很可爱啊”这句话,可以看出它包含着对乌鸦精神的赞赏,也可有多种立意,如挑战自我,重塑自我,要富有探索精神,敢想敢干,向乌鸦致敬等。

★审题立意方法3:探发原因

审读材料不能仅仅停留在材料所述事情的现状上,而是要探求现状背后的原因,或根据材料所述之果,

探发形成此果之因。

【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生命非常短暂,不仅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草丛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文 自私到头是愚笨

分析:蜗牛从开始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到最终死在草丛中,这只是材料的表面现象,只有发掘出造成蜗牛悲剧的原因才能把握这则材料的主旨。分析材料不难看出,造成蜗牛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不愿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材料的主旨,由此可以找出许多立意,如: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等。

★审题立意方法4:分析形象

材料中常常给我们提供一个或几个形象,无论这个形象是以人或物的形式出现,它的言行总是会反映出一定的思想观点,分析挖掘出这些思想观点,就把握了材料主旨,从而提炼出文章的立意。

【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捡贝壳的孩子》:在撒满彩色贝壳的海滩/一个孩子捡了一个/又将它丢弃——/他一心想找到心中最美丽的贝壳/夕阳西下/伙伴们早已捡满了满满一篮/而他/仍然在海滩上寻找,寻找??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这是一首小诗,诗中孩子的形象非常美,从他执着地寻找美丽贝壳的行为中,可以发掘出“追求完美”的立意。

二、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

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要求:自立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全文不少于800字。

立意:

①凡事都不能凭主观臆断,更应该提倡大胆实践的精神。②莫为假象所蒙蔽。③要敢于质疑,尤其是要敢于向权威质疑。

题目:

① 有时,我们离成功就只差一英尺 ②莫为浮云遮望眼

② 自缘身在最高层 质疑是开创的发端。

2、 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

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凯旋归来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

审题提示:

1、可以论证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气可鼓,不可泄。

2、可以论证关键时刻巧妙机智地进行鼓舞激励的重要作用。

3、可以论证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三、他山之石(2013广东省高考作文题)

材料: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有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满分作文: 神圣的尊严

海卡尔说:人的尊严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在美国纽约中央车站,人们向流浪汉或流浪艺人施舍时,一定得平等待之。他们在表演时,身旁放着收钱的金色盘子或帽子,如果你没有欣赏他们的表演便投钱,会被拒绝,如果你欣赏完后没有鼓掌或者发表评论,他们照样不会接受你的钱。因为他们认为:“您的施舍,我的尊严,我们是平等的。”所以人活着,要顶天立地,要昂首挺胸,要有尊严。

尊严,是一个人的颜面,是一个人得到他人认可的某种东西。这种颜面不是虚荣的面子,不是用来炫耀的某些东西。

尊严,是一种操守,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是一种通过自尊自爱,从而得到他尊他爱的美好感受。

尊严是神圣的,不可侵犯,不可亵渎,我们应该捍卫尊严。一个人如果连尊严都没有,那他的生命必定是黯淡的,甚至是毫无价值的,人都应带着尊严活着。有了尊严,你才会看得起自己,从而高标准严要求自己,不逾矩;有了尊严,别人才会敬重你,你的所作所为才有意义。一个人,一个民族,如何获得尊严,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靠自身的修养,靠骨子里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自敬者人恒敬之,自贱者人必蔑之,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有尊严地活着才有意义,决不可放弃做人的尊严;卑微的生命因尊严而高贵。

在大是大非面前,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视尊严为生命,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历史的长河中,

留下了许多美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苏武宁牧羊塞外也不投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他们有浩然正气,他们活得有尊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就算失去了生命,也要捍卫尊严。

然而也有许多人为了生存,为了追名逐利,为了向上攀爬??出卖尊严。现实生活中有为息事宁人屈辱下跪的,有为金钱触及道德底线的,更有为一时利益出卖人格的??尊严,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奴颜婢膝,阿谀奉承,丢失尊严,丧失人格,就算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只会为世人所不耻。文强、许迈永、曾锦春之流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人格,出卖尊严,全然忘却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李浩之流,为泄私欲,不惜任意限制、剥夺他人自由和生命,完全丧失为人的底线,丑恶至极。

尊严,不是谁特有的,世间万物都有尊严。没有贫富差距,没有高低贵贱,尊严是平等的。上至伟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尊严。

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请在自学、对学的基础之上组内讨论分析此文得满分有哪些原因。(学法指导:从立意、素材、结构、论证方法等角度出发,结合例文内容进行分析。)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