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成功了朗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2:47:47 字数作文
篇一:我们成功了教案
《我们成功了》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喜悦激动自豪的心情。
2﹑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喜悦激动自豪的心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相关链接
课前看《北京申奥成功》视频
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
了解历史,激发爱国情。
师:出示标题
生:齐读标题
(北京申奥成功视屏)
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当我们十几亿华夏儿女听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说出“北京”两个字时,我们的心沸腾了!电视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我们赢了”这句话,我们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
着自豪感和成功感。北京申奥成功,是整个中国的成功。人们是多么激动啊!
(欢呼课件)
这次竞争是体育的竞争,也是经济的竞争,环保的竞争,文明素养的竞争,国际形象的竞争。我们赢了不仅是北京赢了,申奥赢了,更是中国赢了,中华民族赢了。
二、朗读感悟。
1、教范读(激动、自豪的语气)
学生欣赏,并说说自已欣赏后的感受。即:你从老师的读中听出了什么?
2、说说你们现在的心情。
(指名说说自已的心情)
请带上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学生练读课文。
3、小组开火车朗读,比比谁能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
(组员自选段落按课文顺序朗读,评出最佳选手)
4、指名朗读,相机指导学生朗读片段。
(课件)表扬、鼓励学生。
思考:(小黑板出示)
1)第一段中的“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
2)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干什么?
3)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真的是海洋吗?那是什么?
(小组讨论,汇报)
4)感悟第二自然段。(课件)
指导读—课件—情景体会(随锣鼓声欢呼)
5)感悟第三段(小黑板出示)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是什么意思?
(反复朗读,情景感悟,课件)
6)从“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 (同上)
5、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非常感动。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
(生齐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东亚病夫”这个词确实能给我们带来诸多悲哀的回忆,当初,我们落后遭受了歧视,而今天,当我们自己站起来的时候,迎上的,就是全世界羡慕的眼神,我们也因为摘掉了这顶屈辱的帽子而自豪。
世界选择了中国,中国还给了世界一个惊喜。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曾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我国的奥运健儿们获得了举世瞩目的佳绩。(课件)
是啊,我们为中国崛起于世界之林而自豪,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骄傲,老师也不禁想欢呼,我们成功了,祖国万岁!让我们一起向国旗敬礼!
(课件:朗读《祖国我想对你说》)
同学们学完这一课你最想说些什么?
(课件:我爱祖国)
是啊,我们都爱自己的祖国,爱祖国就应当响应祖国的号召。 (课件)
说一说:响应祖国号召应当怎样做?(举手回答)
四﹑小结。
(一边小结,一边板书。)
板书设计:
我们成功了
2001年7月13日??2008年??
欢呼 歌唱
相关链接:
“东亚病夫”一词由来很久,那是在1936 年,第11届奥运会在柏林举行。中国申报了近三十个参赛专案,派出了140余人的代表团。在所有的参赛专案中除撑杆跳高选手进入复赛外,其他人都在初赛中即遭淘汰,最终全军覆没。中国代表团回国途经新加坡时,当地
报刊上发表了一幅外国漫画讽刺中国人: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长袍马褂、形容枯瘦的中国人,用担架扛著一个大鸭蛋,题为“东亚病夫”。从此,“东亚病夫”就成了洋人尤其是日本鬼子对中华儿女的蔑称。
教学反思
《我们成功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教学的目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并积累语言以外,还要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丽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们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舞台。
为了打造好这个平台,教学中我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都知道,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满足的话,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轻松、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的思维在无拘无束中发展、飞越、撞击。
2、努力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在课堂上教师和他
篇二: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教案
篇三:我们成功了
11、我们成功了
教材分析:
《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写的是北京终于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人们得知喜讯聚集在一起欢庆北京成功的情景。因此,在教学不宜采用理性研读的方式,甚至对文章的结构也无需梳理,而是应通过反复的有感情地朗读品味,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规范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图画、语言、音乐来再现、描绘、渲染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课文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美中学,乐中学。
朗读感悟法: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我们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通过一次次与文本的对话,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一、创设情境,了解背景
1、揭示课题,并用“成功”这个词语练说一句话,说出取得成功时的心情。
2、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的画面,提醒学生注意人们的欢庆。
4、总结学生感想导入: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描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的。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5分钟)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仔细听读,感受课文的美。
2、学生自由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新词;
(3)标出自然段序号。
一、填空
( )的夜晚,人们在( )和( )欢庆北京( )成功了。
二、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喜 讯 传 来 聚 集 挥 舞 锣 鼓
不 约 而 同 高 呼 击 掌 拥 抱
奥 林 匹 克 泪 水 光泽 飘 扬
方法:
1找同学读,齐读;分组检查;
2将词语送回家 ,读本课出现词语较多的三个句子,加以巩固。
(1)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
(2)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人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3)大家好像看到,奥林匹克旗帜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
三、学文悟情 感情升华
1、师: 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不眠之夜,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那神圣的夜晚,再一次感受那壮观的场面,再一次体验那份涌动的欢乐吧。(播放申奥成功之夜,北京市民欢庆的场面的录像)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当听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投票结果的时候,北京的市民欢声雷动。——这春雷般的欢呼声响彻了祖国首都的夜空,响遍了神州大地。——让我们一起高呼:我们成功了!(2分钟)
2、“我们成功了”,自豪地告诉大家吧!学生再读题。
3、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记下了这振奋人心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四、指导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举办奥运会也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北京申办2008年的奥运会成功了。当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人们都是怎么做的?点击出示句
子: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齐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为什么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师:(“不约而同”,比如:我们班在拔河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我们不约而同地??;涌:就是象潮水一样快速的冲过去。因为人们听到这个好消息太激动了。都急着要去街上庆祝。)为什么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学生甲:因为人们听到这个喜讯后特别激动。学生乙:因为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想去庆祝一下。所以说此时的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2、现在让我们走进这欢乐的海洋,加入到庆祝的队伍中吧。瞧天安门广场多热闹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点击出示第二段: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指名说。让我们一起高呼吧!(学生入境演一演)指导朗读:读来表现你的心情吧!指名读,全体朗读。
3、指导感悟第三自然段。(5分钟)
师:那么中华世纪坛又是怎样一番欢乐的情景呢?
谁来当小解说员?(屏幕出示句子: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
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出示潮水的视频。)此起彼伏,潮水是一浪接一浪。人们的歌声也是此起彼伏,这里的歌声还没落,那里的歌声又起来了。所以
说“歌如潮”。(在“中华世纪坛”后面板书:海、潮。)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要读出气势。生齐读。
师(出示句子“人如海,歌如潮。”):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而且语言十分凝炼,含义十分丰富。像这样的语言凝炼的打比方的句子平时同学们还见到过许多,你还会说吗?
(美如画、壮如牛、花似锦、红似火、站如松、坐如钟)
师:同学们,申奥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人们怎么能不激动,怎么能不自豪!北京的市民又是怎样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悦,有哪些欢乐的举动呢?请同学们看课文,找出具体的语句读一读。(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师:还可以怎样说?
师(课件出示图、文)2001年世界选择了北京,我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我们豪情满怀,那时我们这样说——
生:大家好像看到,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 师:2008年北京还世界一个惊喜,我们举办奥运会成功了,当时我们这样说——
生: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正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
师:今天,我们自豪地向世界宣布——
生: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曾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
四、总结,朗读全文。
同学们,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确实是一个不眠的夜晚,祖国
篇四:我们成功了教案
11、我们成功了
教材分析:
《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写的是北京终于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人们得知喜讯聚集在一起欢庆北京成功的情景。因此,在教学不宜采用理性研读的方式,甚至对文章的结构也无需梳理,而是应通过反复的有感情地朗读品味,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规范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一、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喜 讯 传 来 聚 集 挥 舞 锣 鼓
不 约 而 同 高 呼 击 掌 拥 抱
奥 林 匹 克 泪 水 江 泽 民 飘 扬
方法:找同学读,齐读;分组检查。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1、(板书“成功”)学生齐读。你有过成功的经历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过努力成功地完成了一件事以后,你的
心情怎样,能给我们说说吗?
2、师谈话板书课题:是的,我们成功了(板书),心里可高兴了!让我们一起高兴地把课文题目读出来。
(二)初读课文,感知“成功”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文下的大枫叶,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同桌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师用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4、学生再读课文,想想课题中的“我们”是指谁?干什么事成功了?
3、还记得这情景吗?学生将自己知道的中国北京申奥的情况说给大家听,老师再补充一部分小资料。(如: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是非常光荣的。那么能举办奥运会的国家更是实力强大的,奥运会的举办会给这个国家带来很大的荣誉。)从而帮助学生了解人们的心情。谁知道是什么时间?
(点击出示句子: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啊,北京终于成功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吧。(自由读,指名读)注意让学生读出感情。
这个喜讯传来,中国十三亿的儿女是多么的自豪啊。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全国人民是如何欢度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的。(播放申奥成功的课件图像
/programs/view/NY9U1XKR6QA/:并解说: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亿万双眼睛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萨马兰奇最后的宣布,当他说到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时,在场的中国人都跳了起来,热情地欢呼着。顿时,喜讯传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纷纷涌上街头庆祝,北京更是成了欢乐的海洋。工人、学生;老人,小孩都挥舞着国旗,热情的高喊着: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人们相互拥抱,击掌。国家领导人也来到了欢乐的人群中。北京度过了一个欢乐的不眠之夜。 (强调“我们赢了,我们成功了”。)
4、“我们成功了”,自豪地告诉大家吧!学生读题。
5、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记下了这振奋人心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三、指导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举办奥运会也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北京申办2008年的奥运会成功了。当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人们都是怎么做的?点击出示句子: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齐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为什么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师:(“不约而同”,比如:我们班在拔河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我们不约而同地??;关注不约而同的事先没有约定的前提,注意这部分描写展现的人们的喜悦。涌:就是象潮水一样快速的冲过去。因为人们听到这个好消息太激动了。都急着要去街上庆
祝。)为什么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学生甲:因为人们听到这个喜讯后特别激动。学生乙:因为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想去庆祝一下。所以说此时的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2、现在让我们走进这欢乐的海洋,加入到庆祝的队伍中吧。瞧天安门广场多热闹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点击出示第二段: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指名说。让我们一起高呼吧!(学生入境演一演)指导朗读:读来表现你的心情吧!指名读,全体朗读。
(关注人们的语言,注意这部分描写展现的人们的喜悦。)
3、让我们再去中华世纪坛看一看庆祝的场面吧!(点击出示句子: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在这里你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朗读句子。 (关注人们的神情,注意这部分描写展现的人们的喜悦。)
让学生代入课文角色,想一想如果自己在哪里会怎样,会不会也有这种举动呢。(和本课文内外融通)
(点击图文: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了高潮。)学生读: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了高潮。
四、总结,朗读全文。
1、同学们,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确实是一个不眠的夜晚,祖国的每一个儿女都为申奥的成功而感到自豪和激动。申奥成功了,中国人成功了。2008年全世界优秀运动员将会来到中国北京参加奥运会,奥林匹克的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出示句子: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高高飘扬。)让我们骄傲地告诉世界:(齐读)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高高飘扬。注意学生的感情代入情况。
2、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实践活动
世界选择了北京,北京将还世界一个惊喜。想想我们2008年奥运会举办的怎样?
篇五:我们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 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预习生字。
(2)收集北京申奥的相关情况资料和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参加比赛的图片。
二、教学课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我们成功了》。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2001年7月13日晚北京申奥成功后,天安门广场和中华世纪坛狂欢的场面,体会首都人民无比激动的心情,使学生意识到“我们赢了”,不仅是北京赢了,申奥赢了,更是中国赢了,中华民族赢了,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 和自豪。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情感,激发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教学重点:
1、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五、教学难点:
生字读音的难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感。
六、教材分析:
《我们成功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提升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兴奋、自豪的心情和欢乐的场面,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法、情境体验法、朗读感悟法。
根据教材分析,结合学情,在教学中,先使用多媒体课件,借助形象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生字时,采用先小组再班内交流识记生字。感悟课文内容时,先观看视频,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申奥成功后人们的激动和喜悦。然后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的朗读,感受文中字里行间所表达的强烈感情。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十、教学反思:
《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虽然只有短短两百多字,但是文字中呈现的画面非常丰富,凝聚的情感非常强烈。如何让孩子深入品味文章的字、词、句,对申奥
的巨大喜悦感同身受,增强民族自豪感呢?我是这样做的:
1、运用多种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入情入境。除了形象直观的录象画面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深入到语言文字中,将课文凝练的语言还原成激动人心的画面、震耳欲聋的欢声笑语。在多种学习方式中,学生真正沉浸在被巨大欢乐主宰着的那个夜晚,“北京申奥成功”的事件才能无比强烈地刺激着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以读为本,以学定教”。朱作仁教授说过:“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则使人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在教学中,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给予学生。让学生把课文从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同时,我在教学中注重肢体语言与朗读的配合,如击掌、振臂高呼等,低年级的孩子又格外容易投入,在媒体、动作和教师语言的引领下,学生们尽情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此时此刻,他们?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鹁褪?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海歌潮中的一分子,与其说他们在朗读,不如说他们在用心感受。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让你觉得最激动的句子或段落时,学生都分外投入,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课文的感悟得到了提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有机的整合。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