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耕耙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5:32:17 体裁作文
耕耙犁体裁作文

篇一:“机床奇人”潘旭华

潘旭华正在调试机床。资料照片

他,一个无职称、无正式项目研究经历的中专生,凭什么承担国家“863”项目,率先闯出了世界先进机床的创新之路?这个疑问,正是国人的普遍问题。

或许,当一个个创新人才从偶然事件成为必然事件之时,就是“钱学森之问”破题之时,就是无数中国梦成就之时。

现在想想,去年12月的那场鉴定会只是再一次对潘旭华的肯定。

在浙江上虞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和春晖集团的工厂里,国内最顶尖的机床专家会聚这里,对潘旭华研制的机床进行鉴定。

似乎是实力悬殊的开场——

英、日的机床外观精致、豪华,潘旭华的设备更像“丑小鸭”;进口设备主要的易消耗品砂轮、磨轮、冷却液都是价格昂贵的国际顶尖产品,而潘旭华的设备易消耗品都是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内产品??

但,结果令人称奇——

在同样严苛的检测标准和测试条件下,相同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潘旭华机床加工的产品均优于国外最先进同类机床的加工产品。更为关键的是,潘旭华研发的机床,因成本低廉,可同时满足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的加工需要。

那一天,新华社发布了这样的消息:可以掌控万分之一毫米细微移动的超精密加工装备核心技术在中国取得突破。

此时,“机床奇人”潘旭华已是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这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863”重点项目科技成果,意味着汽车等各类机械设备的发动机有望延长寿命、降低油耗,中国制造的发动机有望第一次“驱动”到国际先进水平。

小老板误打误撞钻研数控机床

一个没有专业知识训练的人怎么就误打误撞走进数控机床,还走到前沿?

其实,在没成为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之前,潘旭华就是一个如魔术般地重叠一体的名字——他是梨耙厂最年轻的技术骨干;他是小镇柳城坐拥千万资产的民企老板;甚至还以“三无人员(无大专以上学历、无职称、无前期立项项目研究经历)”的身份,获得了“863计划”特批“通行证”。

一路从质疑声中走来。

人们根本不信,他怎么就能拿到审批条件和程序极为严格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他怎么会拥有近40项机床研究的国家发明专利?

是奇才?

有那么一点儿。1981年,潘旭华中专毕业到梨耙厂,就被同事誉为“能解决任何技术难题的怪才”;1991年,潘旭华发明了特别适合南方水田耕作又省时省力的耕耙犁;1993年,他离职创业。10年后,他创办的南方齿轮厂成为柳城最知名的企业;2004年到2006年,他制造出了高精度的静压导轨,并且居然只花3年时间,把它发展成数控外圆磨床?? 却也不是。

潘旭华对机械创新的痴迷程度和专注精神是朋友们皆知的。在无数次失败中,人们看到了他的另一种天赋:从不灰心,立即转换思路,继续执著地往前走。

他喜欢让机器不断“生长”。在他看来:任何东西都可以无限进化,包括机械设备,因此要始终保持高度的“理性自信”。

正是这种“机械进化论”,让潘旭华在研究过程中,能够不断“偏面掘进”,在搞定静压导轨这个机床的基础后,居然研制出了连他自己原先都想象不出来的各类复杂机床。这与现在许多科研工作者往往先注重设计整体、再关注局部不同。也许这是让潘旭华大获成功的诀窍之一。

越来越接近梦想。从柳城到金华到上海到北京;从技术员骨干到专利拥有者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拥有者;从开始研究静压导轨技术,涉足高精度数控机床领域,到研发出世界先进的数控外圆磨床,到研制出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的曲轴、凸轮轴随动磨削机床,使我国高端数控机床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不一样的“863”项目入选者

过去,国家“863”计划都是从教授、博士中挑选人才、授予项目。潘旭华有幸成为国家“863”计划打破常规、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的特例。

比如,分量颇重的“定点指南”,以往只下给一个单位,而那次,破天荒地下给了一个普通人!特批文件下达的过程,前后不到半年时间;而别的“863”项目,从问题提出、论证、答辩,到审批立项,最起码要两年时间。

这源于他的实力。

上海机床检测中心和国家机床检测中心的两份检测报告,记录了潘旭华发明的液体静压导轨无法让人平静的测试结果。

看到那一组国际领先的关键测试数据,时任高新技术产业化司司长冯记春、副司长戴国强当即决定,会一会这位“奇才”。因为数据表明,当时的潘旭华已经解决了磨床加工精度的基础问题,而这是国内尚未被攻破的难关。

在冯记春的办公室,冯记春、戴国强第一次与潘旭华闭门会谈了45分钟。

“为什么是在你们‘杨柳镇’做出了世界领先的技术设备?”戴国强脱口而出。由于对这个在机床行业从未听说过的地名很陌生,他把“柳城镇”说成了“杨柳镇”。

潘旭华没有直接回答,他掏出了自认为能够研制成功的一系列的设备技术清单:叶片磨床、齿轮磨床、随动磨床??

戴国强说:“高精度随动磨床是机床领域最难的技术工艺之一。”

潘旭华马上说:“如果国家有需要,我就先研制随动磨削机床!”

一直在一旁认真听着的冯记春当即表态:“10天以内,我们派专家来实地了解!” 一个中专生只用3年时间就搞定了高校和国企科研人员在大型实验室几十年都没研发出来的机床工艺?有的专家根本不信,他们的表示是拒绝。

第三批专家来了。“思路开阔、方法独到,他能做出世界领先水平的机床!”看完潘旭华研发的东西,专家组组长、北京第二机床厂总工程师陈耀昌这样向科技部汇报此行结果。 谁的成果好,就相信谁。在和国内多家单位的比拼中,从“相马”到“赛马”的转换中,从特批到授权的过程中,潘旭华得到了一条从未想过的“专用跑道”。

“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即使‘倾家荡产’,碰得‘头破血流’也值。”潘旭华要把“犁耙耕上天”。

倾尽家当,“小作坊”叫板“大系统”

无疑,这就是“门外汉”冲击世界先进、10年比拼100年、“小作坊”叫板“大系统”的艰难逾越。

“经常在凌晨两三点接到他的电话,给我讲解正在攻克的技术难题和机床设计的下一步思路。”员工詹为群说,他知道老板的这些灵感并不是上天恩赐,而是来源于日思夜想。 “为什么你做得出来,别人做不出来?”这是每一个见到潘旭华的人,都要忍不住反复问的问题。

潘旭华清醒地说:“我唯一的优势只是比别人多想一百种方法。有些想法是很荒谬的,但绝不是胡思乱想。而且,想的方法要比试验的方法多10倍以上!”

他越来越有舍我其谁的气概!

自己的两个工厂先后卖掉了,筹到近5000多万元投入到研发。他失去了每年数百万元的收入,把自己推上了倾其所有搞研发的“华山一条道”。

身边的人不解:“科研型的老板就已少见,为科研敢于倾尽家当的老板压根儿就没见过。”

“第一代液体静压导轨是老板按书上的原理摸索造出的,第二代几乎改变了书上的模式,第三代则完全颠覆了书本内容。”工厂员工谢陈宝说,他的脑子里就像有个巨大实验室,里面装着无尽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潘旭华说:“所有的图纸都保留在我的脑子里。要使每个零部件组装成一台完整的机床,一是要对机床的所有结构、数据都须烂熟于胸,取用就像计算机一样方便;二是要求设计思路简便优化、逻辑关系十分清晰。”

即便拿到国家“863”项目,即便专家一次次地肯定,他依然换不来周围人百分之百的信任。此时,浙江师范大学却对他投来了关注的目光,尽管“待遇任由本人提出、不限具体目标任务、来去自由”等承诺对他毫无吸引力,但时任校人事处处长的周瑞法连续数月的“软磨硬泡”让他大为感动。

潘旭华最终被聘为浙师大特聘教授,学校为他攻克“863”计划项目提供了各种支持,组建科研团队、成立了精密机床研发中心等。

思考,就是他与众不同的标志,他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到那份欣喜。走上讲坛,他把“不断试错”的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大胆去做、大胆出错”。

他的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93班周泽斌这样告诉记者:“我还记得那段时间,睡觉前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思考潘老师布置的作业题,原来创新这种东西真的是越想越多的,推翻了一个就会有另一个更成熟的想法冒出来,那种感觉很好。”

潘旭华坦言,即使微小的创造发明,其过程都是艰苦卓绝的。

正是一份又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累积成了无穷的勇气和动力,让潘旭华的创造从边缘站到前沿。(本报记者 靳晓燕 本报通讯员 王小民 陈仁伟)

机械设计/forum-2-1.html

篇二:农机概论

旋耕机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旋耕机是以旋转刀齿为工作部件的驱动型土壤耕作机械,又称旋转耕耘机。按其旋耕刀轴的配置方式分为横轴式旋耕机、立轴式旋耕机和斜式旋耕机三类。以刀轴水平横置的横轴式旋耕机应用较多。有较强的碎土能力,一次作业即能使土壤细碎,土肥掺和均匀,地面平整,达到旱地播种或水田栽插的要求,有利于争取农时,提高工效,并能充分利用拖拉机的功率。但对残茬、杂草的覆盖能力较差,耕深较浅(旱耕12~16厘米;水耕14~18厘米),能量消耗较大。主要用于水稻田和蔬菜地,也用于果园中耕。重型横轴式旋耕机的耕深可达20~25厘米,多用于开垦灌木地、沼泽地和草荒地。

一、 我国旋耕机的研究现状

中国对旋耕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主要研制与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旋耕机,后来又研制出了与中型轮式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70年代初,我国终于完成了与当时国产各类拖拉机配套的系列旋耕机的设计,旋耕机开始在北方平原旱田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旋耕机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单机研制、发展系列产品、新产品的开发和换代三个阶段。随着现代种植、耕作农艺的发展,在旋耕机基础上,还产生了多用途的联合复式作业机。新型系列旋耕机采用新型旋耕刀,综合了合理的速度参数、幅宽和复式作业功能,满足不同的耕作用途与农艺要求。新型的自走式驱动型旋耕机,强化土壤耕作过程,满足不同条件下的不同土壤类型,一次耕作可以联合作业,有自身动力驱动,作业时不需要牵引功率,减少了功率的消耗,更加节能环保。

当前,我国旋耕机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应用最广的北方旱地,逐渐蔓延到南方水田,牧场、荒地和果林等都有使用旋耕机进行耕耘作业。

耕耙犁

随着农业现代化机械程度的不断增强,农业生产工作效率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传统旋耕机在我国各地域各种复杂环境的推广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传统国产旋耕机的弊端日益突出,已经不能有效满足中国特色的农艺要求和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国旋耕机进一步在全国大范围普及推广的难题。

二、外国旋耕机的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一来开始研制推广多功能整地机,西欧地区气候复杂多变,适播期短,因而在德、法、英等国生产和使用多功能整地机比较普遍,而美国也开始推出宽幅、高效型的配套大功率拖拉机的多功能整地机,而日本、韩国等地,因地小而使用多功能联合整地机也比较多。从机型功能上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主要以发展少、免耕播种机为方向,而美国、德国主要以联合作业为方向。

由于国外田间拖拉机的功率达到了360kw以上,使得与之配套的整地机也随之大型化,宽幅机械的生产率高,单位幅宽的成本低,能便于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田间作业速度和效率、改善作业性能。大型整地机具已达20m以上,为便于其行走,采用机架折叠或纵向运输,实现宽幅作业窄幅运输。并且耕地速度为8~15km/h,整地达到10~20km/h,播种达到8~15km/h。电子监控系统能保证实现一人操作,减少了各种调整,连接等辅助工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国外整地机的产品功能相比国内更加完善,材料和制造工艺水平较高,外观漂亮,平均使用寿命比我国高出1/3以上,但是价格相对较贵,为国产的10倍左右

三、旋耕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旋耕机系列产品大多采用外力牵引式,因受强度以及结构尺寸的限制,功能一直较为单一,配套范围也仅限于中、小型功率拖拉机,缺少大型和深耕型产品。在实际生产中,牵引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容易损坏;十字万向传动轴的使用寿命也比较短;以旱地为使用环境发展起来的传统旋耕机,遇到特殊环境,旋耕作业性能不是很稳定,且容易缠草;传统旋耕机的作业性能,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和未来的农艺要求。

四、国内外旋耕机的发展方向

1.向宽幅、高速型旋耕机发展

随着水稻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发展,水田耕整地用宽幅高速型旋耕机将成为发展方向。水田土壤含水率高,抗剪切、抗压强度低,附着力、外摩擦力也接近为零,切土部件与土壤之间存在着一层润滑水膜。因此,为充分提高作业效率,需要工作幅宽大(3m以上)、作业效率高的旋耕机。

2.向联合作业机组方向发展

大中型拖拉机具有强劲的动力输出系统、牵引力和悬挂能力,为配套旱田联合耕作机械提供了条件。旋耕机作为驱动型耕作机具,易于通过更换或附加工作部件,可完成灭茬、深松、碎土、做畦、起垄、开沟、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深施化肥、铺膜、镇压和喷药等联合作业,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国外发达国家已推广使用了以作业工序排列组合、以旋耕机为主体的联合作业机组,如加拿大的万能旋耕机,日本的联合耕耙犁和旋耕播种机等。

3.全幅深旋耕机已起步

为了增厚土壤熟化层,改善深层土壤透气性,增大持水能力,为栽培薯类、根茎类作物需要深耕的农艺要求,近年来国外已开发出了全幅深旋耕机和间隔窄幅深旋耕机。加大旋耕深度的主要难点是拖拉机动力不足、机组功率不平衡。而具有双速独立动力输出轴的大功率拖拉机,可以全功率输出,同时具有多个慢速挡以及爬行挡,这也为配套全幅深旋耕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向可持续发展战略型发展

降低污染和资源重用已成为当前农业机械化设计的最终目的,能完成秸秆还田作业的反转灭茬旋耕机等新的机型将成为今后旋耕机械重要的研究方向。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新技术也将在旋耕机上得到广泛应用,如信号系统等。

5.小型旋耕机需求量有所增加

随着我国温室技术的发展,农村大棚耕作面积日益增大,由于市场的需求,小型适合于大棚内作业的旋耕机械已成为目前研究的新重点。

旋耕机具有较强的碎土能力,能使土壤细碎,土肥掺和均匀,地面平整,广泛用于旱地播种和水田播种,有利于争取农时,提高工效,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多方便,是必不可少的农业机械 。所以更要全面做好对旋耕机的研究工作,努力克服目前旋耕机所存在的不足,争取早日研究出更好的旋耕机来解决农业生产问题。

篇三:第二章 农机

农机

第一节 农机和农机的分类

一、什么是农机?

农机就是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 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 广义的农业机械还包括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蚕桑、养蜂、食用菌类培植等农村副业机械。 农业机械属于相对概念,指用于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所有机械的总称,农业机械属于农机具的范畴。推广使用农业机械称为农业机械化。

二、农机分类 农业机械一般按用途分类。其中大部分机械是根据农业的特点和各项作业的特殊要求而专门设计制造的,如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作物收获机械、畜牧业机械以及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另一部分农业机械则与其他行业通用,可以根据农业的特点和需要直接选用,如农用动力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中的水泵等;或者根据农业的特点和需要把这些机械设计成农用变型,如农业运输机械中的农用汽车、挂车和农田建设机械中的土、石方机械等。

农业机械还可按所用动力及其配套方式分类。农业机械应用的动力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农业机械的行走或移动,据此可分为人力(手提、背负、胸挂和推拉)、畜力牵引、拖拉机牵引和动力自走式等类型;另一部分用于农业机械工作部件的驱动,据此可分为人力(手摇、脚踏等)驱动、畜力驱动、机电动力驱动(利用内燃机、风力机、电动机等)和拖拉机驱动等类型。在同一台农业机械上,这两部分可以使用相同的或不同的动力。按农业机械与拖拉机的配套方式,可分为牵引、悬挂和半悬挂等类型。

按照作业方式,农业机械可分为行走作业和固定作业的两大类。在行走作业的农业机械中,又有在连续行进过程中作业的连续行走式和行进与作业过程交替进行的间歇行走式两类。在固定作业的农业机械中,则有在非作业状态下可以转移作业地点的可移动式和作业地点始终固定的不可移动式两类。

按照作业地点,农业机械分为野外作业(田间、牧场和果园等)、场院作业、室内作业(厂房、机房、库房、温室和禽畜舍等)、水中或水上作业(河流、渠道、水库和水井等)、道路作业和航空作业等类型。

第二节 农机发展

农业机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使用简单农具的时代。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约公元前5000~前3000)就有了原始的耕地工具──耒耜。公元前13世纪就已使用铜犁头进行牛耕。到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拥有耕地、播种、收获、加工和灌溉等一系列铁、木制农具。

公元前90年前后,赵国发明的三行耧,即三行条播机,其基本结构至今仍被应用。到 9世纪已形成结构相当完备的畜力铧式犁。

在《齐民要术》(约540)、《耒耜经》(约880)、王祯《农书》(约1310)、《天工开物》(1637)等古籍中,对各个时期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和工具都有详细的记载。在西方,原始的木犁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约公元前1000年开始使用铁犁铧。

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发展和大量使用新式畜力农业机械的年代。1831年,美国的C.H.麦考密克创制成功马拉收割机。1836年出现了第一台马拉的谷物联合收获机。1850~1855年间,先后制造并

推广使用了谷物播种机、割草机和玉米播种机等。20

世纪初,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拖拉机开始逐步代替牲畜,作为牵引动力广泛用于各项田间作业,并用以驱动各种固定作业的农业机械。

20世纪30年代后期,英国的H.G.弗格森创制成功拖拉机的农具悬挂系统,使拖拉机和农具二者形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拖拉机的使用和操作性能。由液压系统操纵的农具悬挂系统也使农具的操纵和控制更为轻便、灵活。与拖拉机配套的农机具由牵引式逐步转向悬挂式和半悬挂式,使农机具的重量减轻、结构简化。40年代起,欧美各国的谷物联合收获机逐步由牵引式转向自走式。60年代,水果、蔬菜等收获机械得到发展。自70年代开始,电子技术逐步应用于农业机械作业过程的监测和控制,逐步向作业过程的自动化方向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为发展新式畜力农具,如步犁、耘锄、播种机、收割机和水车等。5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建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机具制造工业。洛阳第一拖拉机厂于1959年建成投产。

篇四:复习版高等农业机械复习资料

复习提纲(2011)

一、 名词解释

狭义的农业机械:指大田作业机械,包括耕、种、播、插、收,还包括农田管理与基本建设机械,收后处理的机械即精选、干燥、加工机械等,也包括农用汽车与飞机。

制种(繁种)机械:包括选地、隔离、调节父母本播种期、花期预测及调节、播种、去杂去劣、母本去雄、剪短苞叶、人工辅助授粉、收获等方面。

人工辅助授粉:也简称人式授粉。用人工方法把植物花粉传送到柱头上以提高坐果率的技术措施。

少耕法:通常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和强度的一种保护性土壤耕作体系。

免耕法:保护性耕作采用的主要耕作方式,免除土壤耕作,利用免耕播种机在作物残茬地表直接进行播种,或对作物秸秆和残茬进行处理后直接播种的一类耕作方法。

土壤坚实度:也称贯入阻力,当以一定断面形状(圆形、锥形等)的柱塞压人土壤,其压陷深度与单位压实力的乘积称为土壤坚实度,是表征土壤抗破坏、压缩和摩擦阻力的综合指标。

二面楔:带有二个工作面的木尖

三面楔:将三种两面楔进行组合形成

碎土角:用一系列平行于前进方向的铅垂面切犁体曲面,所得切交线为碎土曲线。某根碎土曲线上的某一点的切线与沟底之间的夹角即为犁体曲面该点的碎土角α。

推土角:

翻土角:

垡片的宽深比:a/b=b/(a2+b2)1/2

耕耙犁:以铧式犁为基础附加碎土部件,一次完成耕耙作业的复式作业机具。 1LS—522:第一类农业机械(耕地机械),犁,水田用,铧数,单铧幅宽

1BS—322:1—第一类农业机械(耕整地机械),B—耙(Ba)的第一个拼音字母,S—水(Shui)的第一个拼音字母,3—三列工作部件,22—工作幅宽(2.2m)。 旋耕机刀片切土进距:在同一纵垂面内相邻两把刀相继切土的时间间隔内,旋耕机前进的距离Sx。即为切土进距。

反转旋耕机:指刀轴的旋转方向与作业机行走轮旋转方向相反的耕作机械 旋耕机刀片的侧切刃与正切刃口:

1G—125:1—第一类农业机械, G—旋耕机,125—幅宽(cm)

中央传动和侧边传动旋耕机:中央传动旋耕机是直接由中央齿轮箱驱动刀轴回

转,侧边传动旋耕机是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传来的动力经万向节传给中间齿轮箱,再经由侧边传动箱驱动刀轮回转。

条播:有行距、无株距。

穴播:有行距、有株距。

精密播种:严格控制行距、株距、每穴粒数和播深。

强制层:被槽轮强制排出的那部分种子

带动层:种子因摩擦力作用而被带动

排种器的同步驱动:排种器排种速度与播种机前进速度必须严格同步,才能播种机前进一定距离时播下一定量的种子,面与机器行驶快慢无关。

零速投种: 种子脱离投种口时所具有的速度包括种子随机器前进的速度vm。种子随排种轮旋转的线速度vp,以及种子本身按自由落体下降的速度。应使vs垂直向下,种子落点的精确度较高。

钵盘苗:由专用的钵盘代替塑料软盘或其他隔离物育出的苗。这种秧盘育出的秧苗带有不易散碎而又互相分离的土坨,运输也很方便。

毯状苗:与插秧机配套使用的育秧盘有两种,一种是硬质塑料秧盘(母盘),一种是钙塑纸秧盘(子盘),通过它们育出的秧苗片称为毯状苗。

育苗器: 育苗器通常称为破胸催芽机,其作用是为种子发芽创造良好的温度、水分和氧气条件。

炼苗: 从绿化室中出来的秧苗应放入强化室内进行强化。

横向分秧:横向分秧机构的分秧方向同机器行进方向一致

纵向分秧:纵向分秧机构的分秧方向同机器行进方向垂直

纵向送秧机构:纵向送秧机构的送秧方向同机器行进方向一致,有重力送秧和强制送秧两种。

移箱器:横向送秧普通采用使秧箱整体横向移动的方法。故横向送秧机构习惯上称为移箱器。

生物防治:利用害虫的“天敌”,以及生物间的寄生作用来消灭害虫;

物理防治:用温汤浸种消灭病菌,用诱虫灯捕杀害虫,用X或γ射线以及微波技术来破坏害虫的生殖细胞等;

弥雾机: 是低容量喷雾机,利用高速气流,将雾滴进一步雾化成直径为100—150μm的细雾,并吹送到较远处。

静电喷雾: 给喷洒出来的雾滴充上静电,使雾滴与植株之间产生电力,这种电力可以改善雾滴的沉降与粘附,并减少飘逸。

空气室: 积蓄能量、减小对喷射部件的冲击和均衡压力,使药液能以比较稳定的压力,均匀而连续地进行喷射,保证喷雾质量。

涡流式喷头: 按其结构可分为切向离心式、涡流片式(旋水片式)和涡流芯式三种。

气泵:即空气泵,从一个封闭空间排除空气或从封闭空间添加空气的一种装置。 液泵:依靠密闭工作容积的改变实现吸、压液体,从而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一种装置。

混药器: 是利用射流原理将母液(原药加少量水稀释而成)与水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的装置。

变量喷药: 实时获取地块中每个小区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情况,诊断作物长势,并按每小区具体情况做出合理决策,准确地在每一个小区上喷洒农药,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杀虫剂或除草剂的利用效率,减少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

循环喷雾技术: 对常规喷雾机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在喷雾部件相对的一侧加装药物回流装置,把没有沉积在靶标植物上的药液收集后抽回到药箱内,使农药能循环利用,可大幅度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避免了农药的无效流失。

两段联合收获法:先用割晒机将谷物割倒,并成条地铺放在高度为15-20cm的割茬上,经3-5天晾晒使谷物完全成熟并风干,然后用装有拾禾器的联合收获机进行捡拾、脱粒和清选。

正(砍)切:切割面与茎秆轴线垂直

滑切:切割速度偏离刀刃的法线方向,与法线方向产生了滑切角,这种切割方式叫做滑切,一般比正切要省力。

稳定切割:稳定切割是钳住基杆后进行稳定的切割

有支承切割:当切割速度低时,需要单支承或双支承进行固定和稳定,从而进行切割。

无支承切割:当切割速度高时,所需切割力大于或等于茎杆惯性力和反弹力之合,并不需要支承。

割刀平均速度:曲柄应有的转速与曲柄半径乘积的1/15。

切割速度:割刀的位移对时间的导数。

平均切割速度:割刀的位移对时间的比值。

割刀进距:动刀片完成一个行程的时间内,机器前进的距离。 切割图:切割图分为三个区域,一次切割区Ⅰ、重割区Ⅱ、漏割区Ⅲ。

拨禾速度比:λ=vy/vm=Rω/vm ,压板的圆周速度Vy与机器前进速度Vm的比值。 倾斜型扶禾器:扶禾链回转的平面与铅垂面有夹角,以链盒的正面宽度进入作物丛。

铅垂面型扶禾器:扶禾链条在铅垂面内回转,以链盒的侧面宽度静茹作物丛,每根链条的左右边都铰接着拨指。

齿迹距

清选原理: 1.按脱出物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分离2.按物料的尺寸特性进行分离(筛选)3.气流—筛配合分离

漂浮速度: 物料在垂直气流作用下,当气流对物料的作用力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而使物体保持漂浮状态(不上不下)时气流所具有的速度

2?清选筛加速度比:即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r

g?K其中K=2.2~3

pd?动压:气体流动时,流速为v,单位质量的气体所具有的动能,用pd 表示。12?v 2

静压:把气体打入密闭容器的内部,出现压差。用ps表示。

风机的有效功率: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的气流通过风机时从叶轮取得的能量 卧式割台:是完成割禾工作,并随即把割倒的谷物集中连续不断地输送给输送槽。一般由分禾器、割刀、割台框架、割台输送搅龙、拨禾轮组成。

立式割台: 工作时割刀把谷物切断后,靠机组一定的前进速度,借助未割谷物对已割谷物的挤压作用,使已割谷物在割台上保持瞬时直立状态而达到直立输送的目的。谷物直立横向输送是靠上、下两条装有拨齿的立式链条或平皮带输送的。 螺旋推运器:又叫“搅龙”,它由焊在轴上的螺旋叶片及外壳组成。从一端上方喂入的物料,随着螺旋叶片的旋转被推运到另一端根据螺旋吁片的旋向或轴的转向,物料可向不同方向输送。

二、问答题

农业机械的特点

1.有广泛的适应性:农业机械的工作对象为生物(植物与动物)和生物活动有关的环境和条件如各种不同的土壤、土壤水分、种子、肥料和农药等。2.有良好的可靠性:农业机械的使用有较强的季节性和紧迫性,要抢住农时;且每种农机具在一年中使用的时间也不长。3.有很强的地区性。4.农业机械工作的气候条件和工作环境复杂和恶劣,大多数是经常工作在露天和不同的田野环境。5.农业机械大多数是在行进中工作,而且还是在不同性质的质地上行走.6.与农艺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国外农业装备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1.农业装备产品向大型化、多功能、高效率、复式联合作业发展;2.农业装备产品技术向控制智能化、操作自动化发展;3.农业装备产品技术向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向发展;4.农业装备制造方法向“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5.农业装备制造过程向“绿色化”、“快速化”、“节约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

我国农业装备发展存在的差距与问题

1.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自主创新能力弱; 2.开发、设计、制造

技术手段落后;3.产品技术的资源利用水平低下;

我国农业装备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装备技术发展的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增效、提供适合结构调整需要的装备技术;2.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装备与设施;3.发展农业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4.发展大中型农业装备与设施,优化农业装备产品结构;5.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农业装备技术水平,推进技术换代升级。

育种机械主要包括哪些机械?

育种机械主要包括种子生产(田间育种)、种子加工处理、种子检验等过程的机械装备和仪器设备。

小区播种的特点

1)能把一份种子均匀地、全部地播种在规定的行长内;2)播完每个品种或每个小区后,种子箱内没有剩余的籽粒;3)播后田间呈规格化,行与行、小区于小区纵向、横向齐整;4)调整方便,操作容易。

小区收获机的特点

用于小区的联合收割机,除了一般所要求的收获损失小、脱 粒净、破碎少、效率高外,更主要的是:1.收获一个小区或一个品种结束后,应能对机体内各部分方便、迅速、干净、彻底地清扫,使机体内没有遗留的子粒,以防止品种混杂;

2.采用装袋的方式卸粮,便于各小区或各品种的种子分别收存;3.整机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以适应小区作业。

种子包衣的好处

在种子上包上一层由杀虫剂或杀菌剂等外衣,以保护种子和其后的生长发育不受病虫的侵害。

土壤耕作的目的

土壤耕作是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耕作的目的是琉松土壤,恢复土壤的团粒结构,以便积蓄水分和养分,覆盖杂草、稻茬等植被、肥料,防止病虫害,为作物、蔬菜、果树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土壤耕作的类型.:1.精细耕作法2.少耕法3.免耕法 4.联合耕作法

对耕作机械的农业技术要求

①应有良好的翻土和覆盖性能,能翻动土层,地表残茬、杂草和肥料应能充分覆盖.耕作后地表应平整;②应有良好的碎土性能,耕后土层应松碎,尽可能满足耕后直接播种的要求;③耕深应均匀一致,沟底平整;④不重耕,不漏耕,地边要整齐,垄沟尽量少而小;⑤能满足畦作的要求,种小麦、油菜等作物时应耕成畦田,以利排水。

降阻减粘的技术和方法

(1)充注气体或液体;(2)振动法;(3)电渗法;(4)表面改性;(5)表面改形;

篇五:吉 林 农 业 大 学

吉 林 农 业 大 学

学士学位毕业设计

说明书

题目名称: 深松翻地机设计

学生姓名: 郭成刚

院 系: 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年级: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2010级

指导教师: 王景立 职 称: 教授

2014 年 5 月 18 日

深松翻地机设计

姓 名:郭成刚

专 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王景立

摘要:深松浅耕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增产增收技术措施。深松翻地机一次性工作完成对土地的深松和翻地,减少进地次数,缓解土地压实率,节约能源,降低工作时间,解放劳动力,合理利用农业机械。本毕业设计根据吉林省耕地不集中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五行行的深松翻地机,工作宽度为1.75m,适应农户家庭独自使用。将深松犁使用U型螺栓安装在使用方形钢材焊接形成的三点悬挂装置三角形机架上,铸造的钢轮安装在纵梁上,通过120马力的拖拉机牵引完成工作。将凿行铲和北方犁体有机结合,设计了深松浅翻犁,作为深松翻地机的重要部件。

关健词:深耕浅耕机械化技术;深松翻地机;深松犁

Subsoiler plowing machine design

Name: Guo Chenggang

Major: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Instructor: Wang Jingli

Abstract: subsoiling tillage is to increase p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ical measures often us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Subsoiler plowing machine work to complete a one-time subsoiling and plowing the land, reducing the number of times into the ground to ease land compaction rate, save energy, reduce working hours, the liberation of labor, rational us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he graduation project is not based on the actual concentration of farmland in Jilin Province, design Five rows subsoiler plowing machine, working width of 1.75m, adapted to rural households own use. Subsoiling plow will use U-bolt mounted on the use of square steel welded to form a triangle of three-point hitch rack, cast steel wheels mounted on rails, 120-horsepower tractor through the job done. The north and chisel plow shovel row combine design subsoiling shallow turn plow, subsoiler plowing machine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Key words: deep plowing tillage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subsoiler plowing machine; subsoiling plow

1 前 言

本设计的是深松翻地机,深松浅耕是提高玉米产量重要措施。深松翻地机是发展和推广深松浅耕的重要机械。深松翻地机可以同时完成深松和翻地,是一种省时省力节约人力物力的联合作业机械。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对提高玉米产量并且节约能源的要求越来越高。玉米作为吉林省粮食主产物,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对于玉米耕种应该提倡深松浅耕机械化作业。浅翻深松耕作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农业新技术。这种耕作法是采用深松铲与浅翻铧式犁部件组合的一种整地方法。它是浅翻和深松两项技术的完美结合,弥补了单项技术的不足。实现浅翻、深松一次性联合作业,深松铲对土壤深层进行深松.以打破犁底层,使下层土壤疏松,有利于耕层积蓄雨水和作物根系的生长;浅翻犁桦对土壤浅层耕翻,把土表的杂草种子、病菌抱子、作物秸秆等翻人土壤。从而达到改 善土壤结构、接纳更多的雨水和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1]。

机械浅翻深松耕作技术的特点浅翻深松耕作技术是少耕深松耕作技术的一种,是继我国东北地区广为应用的深松耕作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旱作农业增产新技术。该技术采用深松铲与浅翻犁体组合工作部件,对土壤进行浅翻、深松联合作业。深松铲进行深松,打破犁底层并疏松下层土壤,有利于土壤蓄水和作物根系向下延伸,同时浅翻犁体对浅层土壤进行耕翻灭茬,创造疏松的耕作表土层,有利于蓄水保墒,为提高播种质量打下基础。机械浅翻深松作业具有以下优点。

(1)增产效果显著机械浅翻深松可加深耕层,打破多年在同一深度耕翻形成紧实的犁底层,使下层土壤疏松,犁底透水性能大幅度提高。松土深度达30~35cm,基本消除了对根系生长的阻隔,使作物根系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据测定,该项技术可使粮食作物增产15%~20%,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蓄水保墒,覆盖残茬浅翻深松能更好的建立上虚下实的耕层构造,明显改善土壤的蓄水能力,并覆盖地表残茬。降雨季节,浅翻的土层能迅速接纳雨水,深松层下渗到 30cm 以下的土壤中储存起来,形成土壤水库;同时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由于浅翻深松耕法所用铧式犁耕翻土能力较小,不把下层土壤翻上来,有利于保墒,防止风蚀。

(3) 节省燃油,作业成本明显降低。经测算,机械浅翻深松耕作技术与传统耕法相比,燃油消耗量是传统耕法的 40%~70%。仅燃油一项,每公顷作业成本可降低28元。

(4) 作业次数减少,有利于保护土壤的团粒结构。机械作业对土壤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进地次数越多,破坏作用越大。旱区传统的耕作法,采用耕、耙、耢、压、打埂、筑和开沟播种等复式作业.而机械浅翻深松耕作技术可以减少作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