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5:23:46 体裁作文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体裁作文

篇一:30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31唯物认识论复习 (120份)

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政治)学案(030)

高二年级 班第 组 学生姓名:________ 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课题: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课型:新授课 单元课时:第 课时

学案评价等级: 评阅日期: _

自我测试情况:我做错的题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如实记录做错的题号,复习阶段可作为查漏补缺的重点。记录不作学案评级参考)

一 、学习目标

(一)基础目标:

1理解与记忆——认识具有反复性 2理解与记忆——认识具有无限性

3 走出“认识的无限性与反复性理解”的误区

二、阅读思考&总结记忆&练习巩固

(一)认识具有反复性(15分钟)

阅读书本p4:8第一个蓝色方框以及正文的第一段,完成下列思考,并完成知识总结。 A认识的反复性怎么理解?能够举出一个具体事例来给同学们说明? B 导致认识具有反复性有多少个方面的原因?请概括一下。

知识点总结——认识具有反复性

1.反复性:即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_________。

2.反复性的原因:

A 主体原因:实践主体( )的具体的_________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限制。

B 客体原因:实践的客体( )是______的、_______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________。综合以1和2 :我们的认识需要从_______到_______,再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巩固练习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过分强调“人定胜天”,造成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近年来,根据这种现状,我国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一过程表明( ) A. 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D. 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二)认识具有无限性(15分钟)

阅读书本p48-49的蓝色方框以及p49正文的第一段,完成下列思考,并完成知识总结。 A 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的原因是什么?无限性包含多少个方面的含义? B 我们把所有的真理全部发现和掌握的这一天存在吗?为什么?

知识点总结——认识具有无限性

1 认识具有无限性的原因:

A 认识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B 认识主体——人类是__________________。 C 人的社会实践也是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综合ABC得出:追求真理是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2: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 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

(三)走出“认识的无限性与反复性理解”的误区(10分钟)

阅读书本p49二、三段,完成下列思考,并完成知识总结。 A 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是否等于人的认识“原地不动”,或者是绕了一个大圆又回到当初的起点? B 你怎么理解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C 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是否会停滞不前或被推翻?

知识点总结——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_____性、认识具有____性和_____性。人类的认识是______ ________的,追求真理是一个__________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践中_____和______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巩固练习3:“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巩固练习4: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通过新的行星定义,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真理是客观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追求真是一个过程 ④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巩固练习5:(11年全国新课标卷)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政治)学案(031)

高二年级 班第 组 学生姓名:________ 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课题:唯物认识论 课型:复习总结 单元课时:第 课时

学案评价等级: 评阅日期: _

自我测试情况:我做错的题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如实记录做错的题号,复习阶段可作为查漏补缺的重点。记录不作学案评级参考)

一 、学习目标

(一)基础目标:

14个原理 2复习巩固——运用以上

二、阅读思考&总结记忆&练习巩固

(一) 朗读&理解&记忆(20分钟)

用这20钟里面通读认识论的4个原理。二十分钟后发学案,在不查看资料的情况下对原理内容的和方法论进行补充完整。

(二) 检测原理关键词记忆情况(5分钟补充+2分钟勘误)

唯物主义______共有___个原理

★★(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1)_____是_____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_______,实践是认识发展的______,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________,实践是认识的_____和______。(2)认识对实践具有______。_____的认识(真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积极的_________。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________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同时我们要树立_________。

★★(二)、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1、〖原理内容〗:真理是客观的_____的有_____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___________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来说的,都是_____与______、理论与实践_____的______的统一 2、〖方法论〗:人们既要_____真理又要_____真理。

★★(三)、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____性、认识具有_____性、____性。人类的认识是_______ ___的,追求真理是一个_________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________,_______,在_____中____和_____真理,在实践中_____和_____真理。

★★(四)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_________性 2、实践具有_________性 3、实践具有_________性

巩固练习1: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

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_____是_____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_______,实践是认识发展的______,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________,实践是认识的_____和______。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研究课题来源于人类_________,“气候评估报告”是科学家在长期的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并由_____检验而不断发展的,反映了人类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强烈____和迫切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真理是客观的_____的有_____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___________来说的,都是_____与______、理论与实践_____的______的统一。目前人类获得的关于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真理性认识不是终极______,而是____的、有____的。随着____的继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多气候变暖原因的______必然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认识具有____性、认识具有_____性、____性。追求真理是一个_________的过程。 真理的追求和发展是一个__________过程。人类对地球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真理性认识不是______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_________中获得的。

2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篇二:6.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课时)

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目标】真理的含义;真理的特点;

真理与谬误;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学习重点】真理的含义;真理的特点

【学习难点】真理与谬误;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学习过程、内容与方法】

一、自主预习

1、真理是客观的

(1)人的认识都是对 的反映,其中与 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就是 。

(2)由于人们的 、 和 不同,每个人的 、 和 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 个,真理面前 。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 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 。

(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 与 、 与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不顾这一特定的过程,真理就会转化为 。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是 的。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 到 ,再从 到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 的过程。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 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 或 的过程。

(4) , ,在 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 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二、合作探究

1、真理是客观的

【探究1

詹姆士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案例2】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一定理得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

19世纪初,数学家罗巴切夫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

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

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由此,人们关于空间的观念

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案例3】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造反有理”到文革时期的“造人民政权的反” 。

VS

3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案例4】天圆地方是古代科学对宇宙的认识;麦哲伦船队环游世界,证明地球是圆的;现代卫星在太空拍摄的地球样貌和遥感卫星测得的数据,证明了地球是个两极略扁的球体。

【探究3】如何理解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三、拓展训练

①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都是相同的。

②真理就是科学理论。

③真理与谬误是相互融合的关系。

④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⑤真理和谬误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⑥真理具有不确定性。

⑦追求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目的。

⑧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⑨认识运动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

【习题检测】《高中创新课堂·课时达标与单元评估》P18

篇三:2016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14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检测(含解析)

2016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14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据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关于黑洞形成的最新线索。黑洞作为宇宙中最奇特的天体,具有两种极端的质量,有些黑洞质量非常小,只有太阳质量的数十倍,我们称之为恒星级恒星,属于黑洞中的小个头;而有些黑洞质量则非常大,甚至有太阳质量的数十亿倍。从唯物论的角度看,材料印证了 ( )

A.物质世界是永恒不变的

B.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C.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D.宇宙天体因人的发现而存在

解析:选B。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自然界而非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不符合题意。D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句话表明 ( )

①事物发展的过程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 ②事物的发展是绝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统一 ③事物发展是其在运动形式、结构等方面的更新 ④世界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题干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运动与静止的关系,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述错误。哲学上的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④错误。

3.2014年8月,教育部公布修订版《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包括爱祖国、讲文明、护安全等9项内容。新版守则的内容,很多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关爱,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这说明

( )

A.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B.人们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造福于人类

C.规律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都要遵循其固有规律

D.自然界规律是客观的,人类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解析:选A。修订版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很多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关爱、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尊重了教育客观规律,A正确。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B错误。C不符合题意。不管是自然界还是

人类社会,其规律都是客观的,D错误。

4.2014年的农历甲午马年共383天,因有一个“闰九月”,故比常年多30天,到2015年2月18日结束。据了解,为协调阳历与农历之间的天数,更好地指导生活和生产,古人采用了设置闰月的方法。这说明

( )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们可以对规律进行改造

C.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世界观决定人们的方法论 解析:选A。闰月的产生是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结果,A正确。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消灭和改造规律,B说法错误。C、D两项与题意无关。

5.(2015·内蒙古赤峰市高三质量检测)从2007年到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先后确立了“变化中的力量平衡”“下一轮增长的浪潮”“推动可持续增长”“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推动创新,创造价值”等八大主题,紧扣变化着的世界经济命脉。夏季达沃斯论坛主题的变化表明 ( )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 ②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A。②说法错误,事物的性质是确定的;④说法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故选A。

6.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纲要》),国土资源部等部委组织实施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3年过去,行动实现重大进展,新增石油探明储量39.47亿吨,在鄂尔多斯、塔里木和渤海湾盆地连续发现8个亿吨级油田。这体现了 (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③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无限可能性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A。按照《行动纲要》,有关部委组织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体现了①②。只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③错误。④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错误。

7.今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这告诉我们

(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②物质与意识不可分割 ③先进意识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④先进意识可以超越时代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两路精神”,体现了①。弘扬“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体现了③。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②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④错误。

8.2014年6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作为一项新生事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开拓前进。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材料启示我们 ( ) ①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④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等知识。“一国两制”是针对中国具体国情提出来的,这启示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入选;材料强调“一国两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开拓前进,体现了④。①不是方法论。③不符合题意。

9.(2015·内蒙古赤峰市高三质量检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刻理解从改革开放成功实践中总结出的最重要经验,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加以实际运用。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实践的发展源于人的认识需要

B.改革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解析:选C。材料中强调要总结出经验最后在实践中运用,即体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0.(2015·河北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2014年8月,浙江义乌华溪小学开展“识农时、尝农味、知农艰”的“耕田育人”活动,组织学生跟着农民一起收割稻谷,让孩子们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促使小学生在农事实践中健康成长。其哲学依据在于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认识受实践能力制约

D.认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解析:选A。开展“识农时、尝农味、知农艰”的“耕田育人”活动,组织学生跟着农民一起收割稻谷,让孩子们真正懂得“粒粒皆辛苦”,促使小学生在农事实践中健康成长,其哲学依据在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B项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项认识受实践能力制约,D项认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观点正确,但均与题意无关。答案为A。

11.2014年8月6日,“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终于赶上目标彗星,这标志着欧洲航天局的彗星探测计划进入关键阶段,对彗星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的诸多奥秘。这一材料佐证了

( )

①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真理适用于任何条件和范围 ④科学认识随着规律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②

C.③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的无限性等知识。 发射航天探测器,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的诸多奥秘,说明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也说明认识的发展是无限的,故选①②。③错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可能适用于任何条件和范围。④错误,因为科学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12.(2015·河北省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随着3D打印技术日趋成熟,小到一件衣服、一块巧克力,大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陆续被成功的“打印”出来。近日有媒体报道,有10幢应用3D打印技术建成的房屋在上海张江高新青浦园区正式交付使用。这些建筑的墙体是用建筑垃圾制成的特殊“油墨”,依据电脑设计的图纸和方案,经一台大型的3D打印机层层叠加喷绘而成,建筑过程仅花费24小时。这一材料

直接佐证了 ( )

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④实践是一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A.①②

C.③④ B.②④ D.①③

解析:选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不是根据需要,①③表述错误。3D打印技术日趋成熟,体现了B。

二、非选择题

13. 2014年“威马逊”台风来势猛、强度大、成灾快,重创海南。据初步统计,截至7月24日,台风造成海南全省325.8万人受灾,死亡或失踪31人,损坏房屋58 163户,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60亿元。期间,海南从首次发布“台风四级预警”,到启动“台风一级预警”;从准备救灾物资,到转移群众、防护水库,预警、应急机制发挥了巨大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海南省政府是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

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解答本题的一个重点是理解材料的主旨。通过分析材料可知,材料第一层意思是台风“威马逊”袭来,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层意思是人们建立了预警机制,旨在说明人有主观能动性;第三层意思是预警机制发挥了巨大作用,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解答本题的另一个重点是构建关于唯物论的知识体系并有选择性地调用相关知识。

答案: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台风“威马逊”袭来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人有主观能动性。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海南省建立预警机制把台风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说明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预警、应急机制在准备救灾物资、转移群众、防护水库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体现了这一点。

14.201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定向调控,有效实施一些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政策措施,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妥善防范化解风险,不断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篇四:《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题

1.下列选项中与“两岸青山相对出,轻舟已过万重山”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

A.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B.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C.坐地日行八万里,顺天遥看一千河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杂乱无章的 B.客观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自然界的发展是客观的

3.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 )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只要尊重客观规律,做事就能成功 ③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前提 ④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近年来,“中国创造”“中国经验”“中国现象”“中国模式”等成了国际流行词。流行词的变化发展记录了时代前进的脚步,这表明人的意识( )

①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②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

③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④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右面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C.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D.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6.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切实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此我们必须( ) ①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不断创造新的规律,改变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条件 ③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针对旱灾频发、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有关专家呼吁全社会“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这一呼吁的哲学依据是( )

A.改造主观世界能够提高实践活动能力 B.改造客观世界离不开社会实践

C.要在改造主观世界同时改造客观世界 D.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社会实践

8.“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身边。”对这段话的理解中,最恰当的是( )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真理是客观的

C.认识没有是非标准 D.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

9.中国人对太空有着独特的情怀。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将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说明( )

①认识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②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 ③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1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A.一概而论

话是说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

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15.达?芬奇曾经说过“热衷于实践而不要理论的人好像一个水手上了一只没有舵和罗盘的船,拿不

稳该往哪里航行。”这表明

A.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B.科学的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C.理论和实践是始终统一的 D.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16.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

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17.有人说:“股市无常道,涨跌无常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A.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规章制度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的特点

C.支配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道”、“理”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

18.“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

我们通过“嫦娥一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

1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0.“望梅可以止渴,画饼却不能充饥”这说明

A.意识的反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B.意识的反作用有时有效果,有时没有效果

C.意识的能动作用巨大,但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制约 D.意识的能动作用总是有限的

21.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

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2.一些“网瘾少年”,陷于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个别青少年以一些极端的方式去

“实现”在虚拟世界里追求的目标。他们之所以如此做,原因在于 ( )

A.人们难以认识客观存在的世界 B.虚拟世界比现实世界美好

C.把思维的结果看成了客观真实的存在 D.青少年具有创新精神

2 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D.三人成虎 12.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13.“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个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

23.青少年大多也能理性地意识到,网络游戏上瘾,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但仅仅理性地认识到

这一点并不能顺利地戒掉网瘾,究竟是今天戒掉还是明天再戒?可不是容易作出决断的事。于是他们总把戒掉网瘾的最后期限推到明天。这说明( )

A.人们的理智是靠不住的 C.人们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反复的过程 B.由认识到行动需要决心和毅力 D.客观因素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4、一部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史。这表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C.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5、在过去,家庭大量使用轿车被看作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现在,世界各国纷纷着手改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B.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

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6.深圳特区在改革开放之初率先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

些充满深圳城市精神气质的“深圳观念”,指引和造就着深圳特区创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辉煌。这表明 ( )

①观念能够给人和社会以巨大的影响 ②观念总是推动社会和人的进步与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目的 ④要倡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 27.阅读右边漫画,从哲学上看,二人争论的焦点是 变放任私家车增长的公共政策,大力推行公共交通和环保交通工具。这说明( )

A.实践是不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不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和认识何者起决定作用 D.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28.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提出海南岛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简析如何把海南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海岛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29.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

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待马思克主义态度的正确性。

3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题 参考答案

1-5 CCCAC 6-10 BADDD 11-15 BBCDD 16-20 CDADC 21-25 CCBAC 26-27 DC 28.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海南旅游国际岛的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真正将海南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在海南岛的建设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海南岛建设好。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29.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②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和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题 参考答案

1-5 CCCAC 6-10 BADDD 11-15 BBCDD 16-20 CDADC 21-25 CCBAC 26-27 DC 28.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海南旅游国际岛的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真正将海南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在海南岛的建设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海南岛建设好。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29.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②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和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练习题 参考答案

1-5 CCCAC 6-10 BADDD 11-15 BBCDD 16-20 CDADC 21-25 CCBAC 26-27 DC 28.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海南旅游国际岛的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真正将海南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在海南岛的建设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海南岛建设好。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29.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②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和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4

篇五:2015届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含答案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3*24=72)

( )1.在大学风靡一时的“慕课”今年走进了上海中小学,所谓慕课(M00C ) ,通俗地说,就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这种新型的课程模式优点在于

①立足于联系的普遍性,将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 ②充分发挥了网络的特殊性,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 ③发挥了新科技的优越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④体现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据报载,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为180分,英语考试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满分为100分,降低50分。对此,多数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表示赞成,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表示反对。这说明

①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②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社会客观实际的反映 ④人们的立场和实践不同,产生的认识一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如将漫画中影子与人的关系比喻为主观映象与客观事实

的关系,那么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意识是主观的,可以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

B.主观意识与客观事物是无法实现统一的

C.思维活动规律就是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

D.意识是主观映象,而非反映对象的客观状况

( )4.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

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

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

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该专家之所以成功割回羊草是因为

①正确处理了“羊吃草”与“割羊草”的必然联系 ②发挥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③正确把握了“羊吃草”与“割羊草”的本质联系 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5.下列诗句蕴涵的寓意与右图漫画相同是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C.砍柴不照纹,累死砍柴人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6.在瑞典中部一座山上发现了一株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树,虽然它看

上去很年轻,但经碳-14年代测定法测试,发现其根系至少有9500年历史,而

且还在生长。科学家称,这棵树之所以能存活得如此之久,主要是因为其拥有

无性繁殖特性。这表明

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7.右漫画的哲学寓意可以用来说明

A.谦虚使人进步,人越谦虚进步越快

B.自信有助于成功,人越自信越能成功

C.人生目标定位准确,理想之路越走越宽

D.人的生活环境选择恰当,成功之路一帆风顺

( )8.“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宇宙是可以被理解的。”1915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爱因斯坦当时也指出引力波现象将极其微弱,他认为人类也许无法实际探测到它。幸运的是,100年之后,北京时间2014年3月18日,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来自宇宙大爆炸的引力波证据 。这说明科学实验

①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②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

③能够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④目的是为了认识宇宙的本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唐诗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诵读唐诗,不仅可以让我们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而且也能从中获得哲学智慧的启迪。下列诗句中,蕴含哲理相近或相似的是

①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③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④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 下列与与励志名言“你知道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运用你所知道的”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有

①理论是军官,实践是士兵 ②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③哲学家的任务不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④经验是永久的老师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11.从近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现代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今天要求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科技作用的认识过程表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有差异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被否认 ③复杂的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社会实践水平限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2.右边漫画《习惯》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事物成长 ②坚持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

③注重量的积累,促成事物飞跃 ④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实践创新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 )13.奥地利医生奥斯?布鲁格的父亲是一个卖酒商人,他经常通过

用手敲击酒桶,根据声音判定高大的桶里酒的多少。布鲁格想,人的胸腔

腹腔不也像只桶吗?医生敲击病人的胸腔腹腔并细心听,不也可以判定病

人病情吗。经过仔细钻研,他发明了著名的叩诊法。这则事例主要告诉我

们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 )14.与下边漫画所揭示的哲理相吻合的俗语有

①要知梨子味,需得亲口尝 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③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④空谈水之泡沫,实行金

之点滴

A. 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 )15.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

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

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

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

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2013年11月18日,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9部门历时两年多联合编制完成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正式对外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战略规划,对提高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综合能力意义重大。这一做法

①体现了人类能够改变规律造福人类 ②说明了人类能够利用规律趋利避害

③表明了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证明了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7.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乘坐深海潜水器在海底发现了一个温度高达350℃的热泉口,泉口附近浮游着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等生物。在没有阳光、超过沸点、高压的深海环境下还有生命,成为“无法解答的复杂谜题”。经过近20年的研究,科学家破译了这种特殊生物的基因图谱,确定自然界还有第三种生命形式。上述一系列活动证明了:

①探测工具扩展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来源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通过科技设备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是认识的基础 ④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是推动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8.华君武先生的漫画《公牛挤奶图》讽刺了一些人

①不理解主观认识对实践的作用有两重性 ②不明白目标的实

现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③不知道真理性认识是人有所作为的

根据 ④不懂得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9.自古以来,火就是纸的“天敌”,大火曾无数次“吞

噬”人类宝贵的纸质文物。但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最近成功

合成出一种高柔韧性、可耐1000℃以上高温的“耐火纸”。“耐

火纸”与普通纸张的制作原理相似,只是制作材料有所不同。这表明

①科学实验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④事物的发展是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 )20.研究发现,一个人头部面部特征的年龄变化受到人体内在变化规律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指标是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男性头发和鼻子。容貌的这种特点给大年龄跨度的人脸识别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这说明

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③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可以限制容貌变化的不利影响 ④物质世界在进行绝对运动的同时也存在相对的静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1.过去,人们认为物质的存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物质存在形态越来越多:如第四态为等离子态、第五态成为低温态,此外,还有高密态、液晶态??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物质形态有十多种,今后可能还会发现更多种。材料表明

①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物质世界的不可知性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认识随着人类实践水平的提供而同步发展 ④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22.WiFi依赖无线电波传输,设备辐射强、效率不高,且存在安全隐患,科学界一直在研究这一问题。德国物理学家哈拉尔德·哈斯提出了一种叫LiFi的新型网络信号传输方式,利用光线实现数字信息无线传输,获得了更快更安全的传输效果。这表明

①认识产生于人们实践的需要 ②观念存在通过实践可以变为现实存在

③真理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 ④人的实践活动能突破社会条件的制约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 )23.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人喜好月圆,有人爱百鸟争鸣,有人好断鸿零雁,也有人偏喜欢残荷败柳,一弯瘦月。后两者被人称为喜欢“缺憾美”。但要知道,弯月本身已怀抱着未来的圆满;断鸿零雁更能深切体会百鸟争鸣的可贵;残荷败柳的前身,难道不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致?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①事物都是有缺憾的,唯有缺憾,才显其丰富多彩; ②审美观因人而异,具有多样化特征; ③“缺憾美”的感觉源自人们的主观想象; ④“缺憾美”与“完美”存在着联系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二、主观题(28分)

2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内地在大学生出国留学热度不减的同时,又兴起了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热,留学生队伍越来越低龄化。留学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一现象给我们真正重要的思考,是如何加快教育改革。在我国,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都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考试制度和教育质量问题。出国留学热也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挑战,在倒逼国内教育的改革。

结合材料,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应该如何加快我国的教育改革?

(8分)

26.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12分)

2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的突破和亮点,从经济领域说,就是这次所讲的经济体制改革,强调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应1978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讲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到了90年代,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十六大以后,我们提出的是“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这一回在总结以往我国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透过多方征求建议和意见。非常明确地说: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党是如何探索市场机制的作用的?(8分)

1-5DCDAB 6-10ACABC 11-15BAADD 16-20BCBAD 21-24DABC

25. ①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我国的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3分)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来进行我国的教育改革。(3分) 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我国的教育改革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起来。(2分)

26. 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会议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3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3分)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2013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要尊重客观规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2014年要遵循市场规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3分)

27.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获得并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我们对市场机制作用的认识都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得出的。(3分)

②真理都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我们要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客观地把握真理;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每一次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定位都是根据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条件所得出的正确认识。(2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们要与时具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我们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深化对市场机制作用的认识。(3分)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