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怀之美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1:18:06 体裁作文
篇一:【2013备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散文阅读(附详解)
散文阅读
第1套
伤怀之美
迟子建
①我八岁的时候还在中国最北的漠河北极村漫天大雪几乎封存了我所有的记忆但那年冬天的渔汛却依然清晰在目一孔孔冰眼冒出乳白的水汽雪橇旁的干草上堆着已经打上来的各色鱼类黄昏时分云气低沉大人们将鱼拢在麻袋里套上雪橇撤出黑龙江回家了那是一条漫长的雪道灰蓝色的大人们抄着袖口跟在雪橇后面慢腾腾地走着世界是如此沉静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天忽然落起大片大片的雪花我眼前的景色一片迷蒙我所能听到的只是拉着雪橇的狗的热气沼沼的呼吸声大人们都消失了村庄也消失了我感觉只有狗的呼吸声和雪花陪伴着我我有一种要哭的欲望那便是初始体会到的伤怀之美了
②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从那以后我更多体会到的是城市混沌的烟云狭窄而流俗的街道人与人之间的争吵那种人情景相融为一体的伤怀之美似乎逃之夭夭了或者说伤怀之美正在某个角落因为蒙难而掩面哭泣
③一九九一年年底我终于又在异国他乡重温了伤怀之美那是在日本北海道我来到了著名的温泉圣地登别问起登别温泉有何独到之处时日本友人风趣地眨眨眼睛说人直接面对着十二月的寒风和天空接受沐浴我吐了下舌头有些兴奋又有些害怕凌晨五时我肩搭一条金黄色的浴巾来到温泉区站在室内温泉门边就感觉到了寒气在隆冬的北海道去露天温泉实在需要点勇气啊我犹豫片刻还是将门推开这一推我几乎让雪花给吓住了寒气和雪花汇合在一起朝我袭来而我不想再回头尤其有人望着我的时候我是绝不肯退却的
④我全身的肌肤都在呼吸真正的风自由的风池子周围落满了雪我下去了慢慢地让自己成为温泉的一部分池中只我一人多安静啊雪花朝我袭来而温泉里却暖意融融池子周围有几棵树树上有灯因而落在树周围的雪花是灿烂而华美的一边是雪一边是泉水另一边却结有冰柱 在水旁的岩石上 我呼吸着新鲜潮湿而浸满寒意的空气感觉到了空前的空灵与伤怀
⑤此后久在城市里已经疲惫不堪的我仍然期待着与你重逢
⑥去年九月二十日大病初愈的我终于踏上了一条豪华船一天黄昏我独自来到船头的甲板天边涌动着轰轰烈烈的火烧云映红了半面江水这时节有一群水鸟忽然出现在船头不远处火烧云使它们成为赤色它们带着水汽朝另一岸飞去我目随着它们突然发现它们身上的红色在瞬间消失了俄罗斯那岸的天空月白风清水鸟在那里重现了单纯的本色真是不可思议一面是灰蓝的天空和半轮淡白的月亮另一侧却是红霞漫卷船长在驾驶室发现了我便用扩音器送出来一忧郁缠绵令人心动的乐曲我情不自禁地和着乐曲独自舞蹈起来我旋转着领略着这红白相间的世界的奇异之美没有谁来打扰我陪伴我舞蹈的除了如临仙界的音乐便是江水云霓月亮和无边无际的风了伤怀之美在此时突然撞入我的心扉它使我忘却了庸俗嘈杂的城市和自身的一切疾病我多想让它长驻心中然而它栖息片刻就如袅袅轻烟一般消失了
⑦伤怀之美为何能够打动人心只因为它浸入了一种宗教情怀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忧伤之美是一个帝国的所有黄金和宝石都难以取代的我相信每一个富有宗教情怀的人都遇见过伤怀之美而且我也深信那会是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能成为人永久回忆的关 选自《伤怀之美》有删改
11.根据文章简要概括伤怀之美的特征 4分
解析首先伤怀之美应该具备美和忧伤的特征第②段中有人情景相融为一体的伤怀之美这一短语第⑦段中它浸入了一种宗教情怀 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忧伤之美文中作者三次体验的伤怀之美都是人生中偶然遇到的具有短暂忽然的特点
答案4分①人与自然或人情景融为一体②景物是美的情调是忧伤的③突然降临不期而遇④具有一种宗教情怀神圣不可侵犯每点1分
12.第②节中说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4分
解析先找出题干中这句话的位置下文讲了两层意思城市的喧嚣使人变得世俗欧诺个人的心灵也会逐渐钝化对伤怀之美的敏感度降低即伤怀之美似乎逃之夭夭了或者说伤怀之美正在某个角落因为蒙难而掩面哭泣的直白表达
答案4分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市的喧嚣会干扰人用心去感悟体会自然之美
人会逐渐变得世俗或庸碌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逐渐失去对伤怀之美的敏感每点2分
13.请简要说明第⑥节中画线句子景物描写的作用 6分
解析注意是劲舞描写的作用而非表达特色赏析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答案6分 ①表现了红白相间的世界自然的奇异之美②与前文期待着与你重逢相呼应为后文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能成为人永久回忆的美铺垫每点3分
14.文章结尾说我也深信那会是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请探究珍贵的原因 6分
解析抓住为数不多的几次可见难得容易被世俗干扰第②段是一个帝国的所有黄金和宝石都难以取代的第⑦节的直白表达
答案6分①人情景融为一体的情境难得②人们很难拥有伤怀之美的敏感之心③无法用金钱衡量④伤怀之美被世俗的喧嚣淹没⑤伤怀之美让人超越庸碌使人沉静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第2套
渐行渐远的村庄
黄辉
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
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的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它将在这样一个充满寒冷的浓黑的夜晚里死去吗在那生命将尽的一刻它能梦到母亲雪白且温暖的胸膛吗
我想起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栖居在我家低矮的草房里的一群纯洁的鸽子它们在我和父亲用木材点燃的温暖的火炉旁欢快地歌唱它们落在我和父亲的肩头落在我的小妹妹伸开的小手掌上没有寒冷和孤独只有温暖和幸福父亲打开那一坛母亲为他酿制的高梁老酒醇香浓郁的酒味把我们熏醉把雪白的鸽子熏醉把我们的草房熏醉把整个村庄的冬夜熏醉了而门外正飘着大雪父亲从墙角抱了一
抱干草推开门走进马厩我看见橘黄的灯光随着他的身影远去跟着他拐进马棚那儿隐约传来父亲和那一匹温驯的老马的窃窃私语父亲开门的那一刻我看见大雪瞬间把他覆盖把我们温暖的草屋覆盖白鸽子睁大滴溜溜的圆眼睛看着像飞花般飘落的雪片想入非非
那是一群冬天里幸福的鸟栖居在村庄里的鸟都是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
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呜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只剩下隐私和秘密充满柔情树林旁的错落的房舍在银灰色的月辉下隐约可见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而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噘着小嘴来喝到夜晚就都盛满了一枚枚晃动的水晶般的月亮
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
它是诗人心中纯洁的纤尘不染的蓝月亮它只能在诗歌里出现只能在多年前的村庄夜晚的上方出现只能在我的梦里和我的小妹的呓语中出现它属于童年和梦属于心灵和灵魂
史蒂文斯说月亮就折叠到大衣里了这让我想像在一个有月亮的村庄的夜晚月辉是那么皎洁我们在晚饭后信步到村边的树林旁散步我们的孩子睡在家里出来时她告诉我们要把月亮带给她然后等我们回家一轮月亮就折叠在我的大衣里抖落在她的小手里了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她可以看到乡村最纯洁和最完美的月亮她有一颗童稚的心
当我背叛了村庄走进华灯闪烁的城市在晚饭后漫步在人流熙攘的广场上我牵着孩子的小手想在城市的上空指给她看哪是星星哪是月亮时我失败了我们的视力被刺眼的霓虹灯遮挡我们的周围不再拥有寂静和月华充满耳朵的是流行的噪音和声嘶力竭的喊唱我知道也许我的这种言说带有某种矫情的成分因为我现在已无法离开城市但我的心灵承受的是背叛的煎熬和对那一轮出现在村边树林蓝月亮的无穷无尽的思念
我知道当我在广场上能时时看到白色的大理石雕塑和五颇六色喷泉的时候
那一枚属于村庄的蓝月亮已渐行渐远
可怜的孩子你不能认识月亮还能认识什么
我累了疲惫已极那一间童年村庄的低矮草房已成为我精神的天堂
我在那一个春天出走母亲赶着她洁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后我离开羊肠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亲转身赶着她的羊群走进草原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吗村庄这是一件怎样的概念为何年龄愈大我愈对它魂牵梦绕其实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它是我的灵魂和根我的根扎在村庄里扎在乡野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狗吠声里扎在长满鸟群和月亮的天空长满树木的大地上
1第二段中作者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时为什么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4分
解析此题考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该句属于文中含义丰富类句子理解时要从全文的主旨出发再结合上下语境作答注意使用文中原词句
答案因为村庄栖满了游子心灵的诗意是作者深深思念的地方2分而作者远离了故乡在城市中生活心灵充满孤独找不到归宿所以看到雪花联想到故乡感情难以自抑2分
2文章的二三四段写到了鸽子老马乌鸦虫子猫头鹰等生物说说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6分
解析此题考察对作品中形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兼考归纳和概括能力注意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理解文中特定形象作答时注意涉及技巧要明确概念联系内容要中心辐射
答案作者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这些生物在村庄温暖安详幸福的生活2分渲染和烘托了我心目中故乡仁慈宽厚的母亲般的形象2分更形象深入地写出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和怀念2分
3作者说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为什么请简析6分 解析此题考察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该句是过渡句内容上也丰富蕴藉作答时宜结合上下文辨明其位置和作用并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全文主旨
答案故乡能让人灵魂纯净完美故乡村庄的月亮是纯洁心灵的象征2分作者背叛了村庄到城市生活他感到再也找不回故乡月亮一样安静和纯洁的心灵2分
篇二:2012江苏忧与爱满分作文赏析
2012江苏忧与爱满分作文赏析
柏成家教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今年 江苏满分作文---忧与爱 和大家分享
正文:独处斗室,掩卷遐思,倏尔一阵栀子花的幽香送入鼻中。临窗而望,夕阳的余晖含笑笼在一片栀子花丛上,笼得清风微醺似醉,不自觉,已庭院深深了。
一只逗号般大小的虫子带着花香歇在我已合上的发黄的扉页上,生命如它,那样渺小而又脆弱,让人在担忧之际多了一丝玩弄的念头。被工作恼得焦头烂额的我颇有兴致地拨弄笔尖,一次次挡住它想要前行的路,它便随我转变着方向,反复至精疲力竭,迷失了南北东西,静静地呆在书上。
如此,咱便失去了兴致。不过是被捉弄一下罢了,却如此放弃自己的目标,这样的生存状态真令人担忧。恍然大悟般,是啊,人不也是一样吗?宇宙之大,观人亦如观虫,渺小而可卑。人们面对着宇宙的捉弄、灾难,灰心丧气,坐以待毙,自缚牢笼,与虫子又有何不同?如此丧失了理想与方向,在灾难面前一次次地迷失,这种生存状态岂不更令人担忧?
再看小虫,突然有了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同样置身于茫茫天地间,竟有着同样的可悲之处,陡然心生怜爱之情,将它用笔尖挑起,轻轻放在栀子花叶上。幽幽的香气仿佛给它重注了活力,小家伙很快藏到浓绿万枝中。一阵微风吹过,将一朵栀子花吹到我的鼻下,白色的蝶儿在花上歇了片刻,歇到我的肩膀上。此刻,花、蝶、我融为一体,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怀之美!仿佛是为了感谢我对虫子的爱,“平等”在心空放彩,是我此刻最大荣光。
人生天地间,有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过分相信个人与思想的力量,生命的天平竟然慢慢倾斜。人类只有学会对万事万物抱以爱的哲学,平等相待,才会对精神的藩篱成功突围,获得一种最真实的感动。
拔人于苦,谓之慈。授人以乐,谓之悲。“慈悲”一词,便是人间至道。同样,设身处地去担忧别人的生存状态,并毫不吝啬地施以平等之爱,获得的将是生命的尊重与敬仰;而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则是将亲人对自己的忧心转化为对亲人的挚爱与回报。感谢一只意外爬上我书页的小虫,竟帮我理清了忧与爱的哲学!
望着窗外的栀子花丛,以及头顶上最玄学的星空,不禁感慨万千。若不能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小心着花开花落的浪漫,将“关忧”置于“关爱”之中,如此浩渺神秘的宇宙,人类又将怎样生活得诗意惬意?
【简评】作者文心雕“虫”,却雕出了夭矫飞动的“龙”,或潜于渊,或飞于天,纵横曲折,无不如意。文中,以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件起兴,妙在刻画入微、精思入微、体察入微,遂使文章生发出无穷感慨,既有道家的“齐物”,佛家的“慈悲”,又自有顿悟而来的“忧与爱的哲学”的灵光。由于注目于“最玄学的天空”,所以,最卑微的生灵也“关忧”“关爱”,也成为蕴含浩渺宇宙情怀的终极关切。
更多高考咨询信息,欢迎登录http://jj.bcjy123.com/index.php?yqidh=13
篇三:北大中文四老和清华国文四老
“北大中文四老”
季镇淮、吴组缃、王瑶、林庚并称“北大中文四老”。 林庚(1910-2006),字静希。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中文系
教授,著有《春野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享年97岁。
现代诗人废名曾说,“在新诗当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都要重些……”他笔耕不辍,90岁高龄时还新出了一本诗集。2004年,他还牵头组建了北大诗歌中心,并担任主任。
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双璧”。他对唐诗作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经典概括,被学界广为接受。
20世纪40年代以来,他曾三度撰写中国文学史,其中《中国文学简史》作为高校教材流传至今。”
他说自己是“教书为业,心在创作”,先是诗人,后是教授。从上世纪50年代初院系调整
至今,他一直在北大中文系任教。对于学生来说,他是出色的诗歌启蒙者和文学引路人。
在唐诗研究方面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
燕园三老
指的是北大的张中行、季羡林和金克木,都是很了不起的学者(此三人与邓广铭合称“未
名四老”)。
北大“未名四老”之一 国学大师张中行季羡林在燕园曾经住着4位老先生,季羡林、金克
1
木、邓广铭、张中行。人称“未名四老”。
1.季羡林: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主要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印度简史》、《罗摩衍那初探》、《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简明东方文学史》、主要译著:译自德文的有马克思著《论印度》、《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译自梵文的有著名印度古代大史诗《罗摩衍那》(七卷)、印度名剧《沙恭达罗》等。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2.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人,原名张璇,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著有《负暄琐话》、《流年碎影》等。张中行研究国学,逻辑学、哲学,不仅思索老庄、孔孟、佛学,而且研究罗素、培根。
清华国学四导师
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国学导师都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学者,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1.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
梁启超幼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
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梁启
2
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
他一生著述宏富,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较称完
备。《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2.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江西义宁人。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治学理念:陈寅恪在1920年代倡导,为人治学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作品有《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
3.王国维,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中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
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研究。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重要成就: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作品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王国维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上最著名的是其《人间词》与《人间词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3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
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
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具匠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
《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4.赵元任: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是中国第一位用科学方法作方言和方音调查的学者。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所长吕叔湘称赞他以现代的语言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给中国语言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补充作家知识
1.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
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曾自称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4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激励了无数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因突发脑溢血逝世。发表于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既是史铁生一生中的一份重要之作,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散文《我与地坛》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影响很大。
2.莫言: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他自上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的复杂情感,被归
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他的《红高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已经被翻译成20
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1]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透明的红萝卜》、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
作品风格:(1)幻觉现实主义。诺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说:“我们用的词是hallucinationary realism,而避免使用'magic realism'(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已经过时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会让人们错误地将莫言和拉美文学联系在一起。当然,我不否认莫言的写作确实受到了马尔克斯的影响,但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hallucinationary realism)主要是从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当中来的,比如中国的神话、民间传说,例如蒲松龄的作品
5
篇四:2012高考语文名师预测 知识点12散文阅读
【2012年高考猜题】+散文阅读
第1套
伤怀之美
迟子建
①我八岁的时候,还在中国最北的漠河北极村。漫天大雪几乎封存了我所有的记忆,但那年冬天的渔汛却依然清晰在目。一孔孔冰眼冒出乳白的水汽,雪橇旁的干草上堆着已经打上来的各色鱼类。黄昏时分,云气低沉,大人们将鱼拢在麻袋里,套上雪橇,撤出黑龙江回家了。那是一条漫长的雪道,灰蓝色的。大人们抄着袖口跟在雪橇后面慢腾腾地走着,世界是如此沉静。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天忽然落起大片大片的雪花,我眼前的景色一片迷蒙,我所能听到的只是拉着雪橇的狗的热气沼沼的呼吸声。大人们都消失了,村庄也消失了,我感觉只有狗的呼吸声和雪花陪伴着我,我有一种要哭的欲望,那便是初始体会到的伤怀之美了。
②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从那以后,我更多体会到的是城市混沌的烟云、狭窄而流俗的街道、人与人之间的争吵,那种人、情、景相融为一体的伤怀之美似乎逃之夭夭了。或者说伤怀之美正在某个角落因为蒙难而掩面哭泣。
③一九九一年年底,我终于又在异国他乡重温了伤怀之美。那是在日本北海道,我来到了著名的温泉圣地——登别。问起登别温泉有何独到之处时,日本友人风趣地眨眨眼睛说:人直接面对着十二月的寒风和天空接受沐浴。我吐了下舌头,有些兴奋,又有些害怕。凌晨五时我肩搭一条金黄色的浴巾来到温泉区。站在室内温泉门边就感觉到了寒气,在隆冬的北海道,去露天温泉,实在需要点勇气啊。我犹豫片刻,还是将门推开。这一推我几乎让雪花给吓住了,寒气和雪花汇合在一起朝我袭来。而我不想再回头,尤其有人望着我的时候,我是绝不肯退却的。
④我全身的肌肤都在呼吸真正的风、自由的风。池子周围落满了雪。我下去了,慢慢地让自己成为温泉的一部分。池中只我一人,多安静啊。雪花朝我袭来,而温泉里却暖意融融。池子周围有几棵树,树上有灯,因而落在树周围的雪花是灿烂而华美的。一边是雪,一边是泉水,另一边却结有冰柱(在水旁的岩石上)。我呼吸着新鲜潮湿而浸满寒意的空气,感觉到了空前的空灵与伤怀。
⑤此后,久在城市里已经疲惫不堪的我仍然期待着与你重逢。
⑥去年九月二十日,大病初愈的我终于踏上了一条豪华船。一天黄昏,我独自来到船头的甲板。天边涌动着轰轰烈烈的火烧云,映红了半面江水。这时节有一群水鸟忽然出现在船头不远处,火烧云使它们成为赤色。它们带着水汽朝另一岸飞去,我目随着它们,突然发现它们身上的红色在瞬间消失了,俄罗斯那岸的天空月白风清,水鸟在那里重现了单纯的本色。真是不可思议,一面是灰蓝的天空和半轮淡白的月亮,另一侧却是红霞漫卷。船长在驾驶室发现了我,便用扩音器送出来一忧郁缠绵令人心动的乐曲。我情不自禁地和着乐曲独自舞蹈起来。我旋转着,领略着这红白相间的世界的奇异之美。没有谁来打扰我,陪伴我舞蹈的,除了如临仙界的音乐,便是江水、云霓、月亮和无边无际的风了。伤怀之美在此时突然撞入我的心扉,它使我忘却了庸俗嘈杂的城市和自身的一切疾病。我多想让它长驻心中,然而它栖息片刻就如袅袅轻烟一般消失了。
⑦伤怀之美为何能够打动人心?只因为它浸入了一种宗教情怀。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忧伤之美,是一个帝国的所有黄金和宝石都难以取代的。我相信每一个富有宗教情怀的人都遇见过伤怀之美,而且我也深信那会是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能成为人永久回忆的
关。 (选自《伤怀之美》,有删改)
11.根据文章,简要概括“伤怀之美”的特征。(4分)
【解析】首先,“伤怀之美”应该具备“美”和“忧伤”的特征;第②段中有“人、情、景相融为一体的伤怀之美”这一短语;第⑦段中“它浸入了一种宗教情怀”“ 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忧伤之美”;文中作者三次体验的“伤怀之美”都是人生中偶然遇到的,具有短暂、忽然的特点。
【答案】(4分)①人与自然(或“人、情、景”)融为一体;②景物是美的,情调是忧伤的;③突然降临,不期而遇;④具有一种宗教情怀,神圣不可侵犯。(每点1分)
12.第②节中说“年龄的增长是加深人自身庸碌行为的一个可怕过程”,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4分)
【解析】先找出题干中这句话的位置,下文讲了两层意思:城市的喧嚣使人变得世俗、欧诺个;人的心灵也会逐渐钝化,对“伤怀之美”的敏感度降低,即“伤怀之美似乎逃之夭夭了。或者说伤怀之美正在某个角落因为蒙难而掩面哭泣。”的直白表达。
【答案】(4分)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城市的喧嚣会干扰人用心去感悟、体会自然之美,人会逐渐变得世俗或庸碌;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逐渐失去对“伤怀之美”的敏感。(每点2分)
13.请简要说明第⑥节中画线句子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解析】注意是劲舞描写的作用,而非表达特色赏析。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答案】(6分) ①表现了红白相间的世界(自然)的奇异之美;②与前文“期待着与你重逢”相呼应,为后文“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能成为人永久回忆的美”铺垫。(每点3分)
14.文章结尾说“我也深信那会是人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珍贵片断”,请探究“珍贵”的原因。(6分)
【解析】抓住“为数不多的几次”,可见“难得”;容易被世俗干扰(第②段);“是一个帝国的所有黄金和宝石都难以取代的”(第⑦节)的直白表达。
【答案】(6分)①人、情、景融为一体的情境难得;②人们很难拥有伤怀之美的敏感之心;③无法用金钱衡量;④伤怀之美被世俗的喧嚣淹没;⑤伤怀之美让人超越庸碌,使人沉静。(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第2套
渐行渐远的村庄
黄辉
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
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的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它将在这样一个充满寒冷的浓黑的夜晚里死去吗?在那生命将尽的一刻它能梦到母亲雪白且温暖的胸膛吗?
我想起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栖居在我家低矮的草房里的一群纯洁的鸽子。它们在我和父亲用木材点燃的温暖的火炉旁欢快地歌唱,它们落在我和父亲的肩头,落在我的小妹妹伸开的小手掌上,没有寒冷和孤独,只有温暖和幸福。父亲打开那一坛母亲为他酿制的高梁老酒,醇香浓郁的酒味把我们熏醉,把雪白的鸽子熏醉,把我们的草房熏醉,把整个村庄的冬夜熏醉了。而门外正飘着大雪。父亲从墙角抱了一抱干草推开门走进马厩,我看见橘黄的灯光随着他的身影远去,跟着他拐进马棚,那儿隐约传来父亲和那一匹温驯的老马的窃窃私语。父亲开门的那一刻我看见大雪瞬间把他覆盖,把我们温暖的草屋覆盖,白鸽子睁大滴溜溜的
圆眼睛看着像飞花般飘落的雪片,想入非非。
那是一群冬天里幸福的鸟。栖居在村庄里的鸟都是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
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呜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只剩下隐私和秘密充满柔情。树林旁的错落的房舍在银灰色的月辉下隐约可见。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而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噘着小嘴来喝,到夜晚就都盛满了一枚枚晃动的水晶般的月亮。 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
它是诗人心中纯洁的纤尘不染的蓝月亮,它只能在诗歌里出现,只能在多年前的村庄夜晚的上方出现,只能在我的梦里和我的小妹的呓语中出现,它属于童年和梦,属于心灵和灵魂。
史蒂文斯说:“月亮就折叠到大衣里了。”这让我想像在一个有月亮的村庄的夜晚,月辉是那么皎洁,我们在晚饭后信步到村边的树林旁散步,我们的孩子睡在家里,出来时,她告诉我们要把月亮带给她,然后,等我们回家,一轮月亮就折叠在我的大衣里抖落在她的小手里了。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她可以看到乡村最纯洁和最完美的月亮,她有一颗童稚的心。
当我背叛了村庄走进华灯闪烁的城市,在晚饭后漫步在人流熙攘的广场上,我牵着孩子的小手想在城市的上空指给她看哪是星星哪是月亮时,我失败了,我们的视力被刺眼的霓虹灯遮挡。我们的周围不再拥有寂静和月华,充满耳朵的是流行的噪音和声嘶力竭的喊唱。我知道也许我的这种言说带有某种矫情的成分,因为我现在已无法离开城市,但我的心灵承受的是背叛的煎熬和对那一轮出现在村边树林蓝月亮的无穷无尽的思念。
我知道,当我在广场上能时时看到白色的大理石雕塑和五颇六色喷泉的时候,那一枚属于村庄的蓝月亮已渐行渐远。
可怜的孩子!你不能认识月亮,还能认识什么?
我累了,疲惫已极。那一间童年村庄的低矮草房已成为我精神的天堂。
我在那一个春天出走,母亲赶着她洁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后,我离开羊肠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亲转身赶着她的羊群走进草原。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吗?村庄。这是一件怎样的概念?为何年龄愈大我愈对它魂牵梦绕?其实,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它是我的灵魂和根。我的根扎在村庄里,扎在乡野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狗吠声里,扎在长满鸟群和月亮的天空、长满树木的大地上。
1、第二段中,作者“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时,为什么“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4分)
【解析】此题考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该句属于文中含义丰富类句子,理解时要从全文的主旨出发,再结合上下语境作答。注意使用文中原词句。
【答案】因为村庄栖满了游子心灵的诗意,是作者深深思念的地方。(2分)而作者远离了故乡,在城市中生活,心灵充满孤独,找不到归宿;所以看到雪花,联想到故乡,感情难以自抑。(2分)
2、文章的二、三、四段写到了鸽子、老马、乌鸦、虫子、猫头鹰等生物,说说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6分)
【解析】此题考察对作品中形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兼考归纳和概括能力。注意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理解文中特定形象,作答时注意涉及技巧要明确概念,联系内容要中心辐射。
【答案】作者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这些生物在村庄温暖、安详、幸福的生活,(2分)渲染和烘托了我心目中故乡仁慈、宽厚的母亲般的形象,(2分)更形象深入地写出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和怀念。(2分)
3、作者说:“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为什么?请简析。(6分)
【解析】此题考察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该句是过渡句,内容上也丰富蕴藉。作答时宜结合上下文,辨明其位置和作用,并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全文主旨。
【答案】故乡能让人灵魂纯净完美,故乡村庄的月亮是纯洁心灵的象征。(2分)作者背叛了村庄到城市生活,他感到再也找不回故乡月亮一样安静和纯洁的心灵。(2分)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与前文形成转折,在表达对故乡的赞美、思念的同时,又表达了对自我纯洁灵魂失落的痛苦(2分)
4、文章开头说“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而结尾又说“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
【解析】此题考察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理解评价。应在理清全文思路脉络的基础上全面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一些句子中涉及到的手法也应注意明确。
【答案】不矛盾。前一句表明村庄是作者魂牵梦绕的地方,作者会常常想起她。(2分)后一句中,“烫手”一词巧妙使用了移用的修辞表现出作者对村庄的复杂感情,自己远离了村庄,不能回归,但精神上又深深依恋,所以深感痛苦。(2分)两句话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表达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依恋、思念和不能回归的痛苦。(2分)
第3套
雨洒梅花岭
郑纯方
扬州的雨,是多情的泪,纷纷扬扬挥不去。当地人说,扬州一旦下起这样的雨,不见雪花不会晴。偏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一心要去拜谒史可法纪念馆。淋湿的不仅是衣襟,还有凝重的心。也许天公通晓了人意,泪水也有些禁不住似的。
史可法纪念馆原名史公祠,坐落在广储门外梅花岭畔。梅花岭,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我想象着那素洁的梅花瓣上应当浸润着点点血色霞光。冬天还未到,梅花初含苞,正好啜饮着雨汁做一点精神上的准备吧。我缓步跨进纪念馆大门,恍然觉得开封与扬州就近在咫尺了。仿佛英雄史可法伸开巨大的臂膀一搂,两座历史名城就亲如兄弟般地拥抱在一起了。因为,史可法是开封(祥符)人,却为保卫扬州而壮烈殉国,岂不是一个人连起了千里之遥两座城么? 其实,史可法的确一人成全了两座城池。
先说开封。一个地处中原的历史文化名城,多少年来尽管历史地位不断下滑(由都城而省会而省辖市),始终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么一种皇城人的派头。这里不缺少帝王将相文韬武略。不缺少才子佳人风花雪月,就是一个普通的市民也多少带点儿精明、算计、义气,外加上显而易见的自负自居。这里出过眼睛向下、虚心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的梁惠王;出过能言善辩、纵横天下的一代奇才张仪;出过招贤纳士、重用人才的信陵君:出过因为一首《黄鹤楼》诗让诗无敌的李白刮目相看的崔灏;出过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清官包拯(但包拯不是开封人,是合肥人);出过忠诚爱国、一门英烈的杨家将(杨家将也不是开封人,是山西人);也出过号称“南秋 (瑾)北刘”中的女革命家刘青霞。它所欠缺的大约也就是燕赵之士的那种慷慨悲歌、大义凛然的英雄大气吧!但恰好又由史可法填补了这项空白。他在扬州仅仅十天的时间,却用生命完成了开封人另一面性格的辉煌展示:忠诚、爱国、大义、爱民,清正廉洁,文武全才,视死如归。宛如女词人李清照因为“人比黄花瘦”等绮丽词章被冠以婉约派之名,终于也有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金刚怒目式。这倒是开封人更可引以为傲的一个资本。
再说扬州。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扬州是一个“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自古以来就是达官贵人、诗家墨客诗酒游乐的地方。晚唐诗人杜牧可以说才华横溢,时人把他与李商隐并
称“小李杜”,名声可谓高矣。他曾应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之邀,赴扬州任节度推官,后转为掌书记,监察御史里行。牛十分器重颇有才华的杜牧,“凡文词之事,皆出书记”,对外接待答辩,也委托他办。可是杜牧并没有好生地做官,却与娼楼歌妓每每交好,很有点儿“锦袍玉带多拘谨,乐不思蜀醉此生”的味道了。直到后来离开了扬州,仍念念不忘那里的歌舞宴乐,眷恋之情萦绕于心。有诗为证: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红楼梦》中写的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也曾是扬州一位负责盐运的官员,当年林府乃是这里的名门望族,据说他的政绩和名声都不错。林黛玉在病入膏盲时还念念不忘梦里扬州,不住地感叹;父母若在,南边的景致,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诸事可以任意。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相传也是以扬州的园林为背景的。这里的秀丽风光也多是与诗人居士等有着不解之缘的。凡此,扬州之美、之秀、之文、之雅、之风流、之享乐等等,应有尽有了,惟一缺憾的仍是史可法这样的大丈夫气概也!所以,短短的扬州十日,绝不仅仅是史可法全其名节、成为一个时代大英雄的特别时段,也是历史给予扬州一个机遇,得以展现刚烈强悍、威武不屈的性格风采。偶尔露峥嵘,就消除了一漫长的历史误会:除了“烟花三月”,还有“绿扬喋血”!这也许就是扬州那场大悲剧的喜剧余音。见仁见智,大约总不是一个开封旅游者的牵强附会吧。
还应该感谢那位写出千古名剧《桃花扇》的孔尚任先生。生活窘迫,不得不卖掉心爱的马,穷得几乎“离唱莲花落不远”的程度,他仍旧大义凛然地写出了史公“为国事,不顾残躯”的壮哉之气:领着一枝兵/和他三家傲/似垒卵泰山压倒/你站住繁华二十四桥/竹西明月夜吹箫/他也想隋堤柳下安营巢/不教你蕃嫠观独夸琼花少/谁不羡扬州鹤背飘/妒杀你腰缠十万好/怕明日杀声咽断广陵潮。他不拘史实,让史公在恨与爱的痛彻肺腑中“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而慨然沉江殉国。因为史可法,开封与扬州可以说同时完成了自己的城市性格史,找回了久藏于内的精神主体。所以,它是英雄用生命写下的血色诗篇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宏观题旨啊!
暮秋时节,扬州多雨。那雨总是不停地洒落在郁郁葱葱的梅花岭上。古老的梅花岭耸起英雄的脊梁,便将那雨点点吸入冬梅的苞蕾,一经雨收雪飞,漫岭的梅花吐艳流芳,于是,扬州便绽开了最美的笑容。
1、阴雨绵绵的日子,作者为什么仍然“一心”要去拜谒史可法纪念馆?(4分)
【解析】此题考察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作答时关键是要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更好理解在一个词中隐含的对上下文意的勾连和对情感的铺垫与显现。
【答案】表明作者对史可法久已有之的仰慕和爱戴之情。(2分)在作者心中,纷纷扬扬的雨不是不便,反而是对英雄的悼念与怜惜,更能与作者此时心境吻合。(2分)
2、“这也许就是扬州那场大悲剧的喜剧余音。”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解析】此题考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这句话是一个包含修辞的含义丰富的句子。同时也是一个对本段加以总结的概括性的句子,所以作答时应首先明确修辞概念,然后概括本段内容,还原修辞本意。
【答案】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表明,(1分)史可法为保卫扬州而壮烈殉国,是一场悲剧;(2分)但却赋予了有秀美、文雅、风流、享乐之名的扬州以刚烈强悍、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概,使后来的扬州既有“烟花三月”之美,又有“绿扬喋血”之壮。(2分)对扬州来说,这是一个喜剧结果。(1分)
3、为什么说“史可法的确一人成全了两座城池”?(6分)
【解析】此题考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首先应明确所给句子的位置和作用,这是一个总括下文的句子;然后明确句子的管辖范围;最后结合语境筛选整合,把意思表述完整。
【答案】史可法是开封人,却为保卫扬州而壮烈殉国。(2分)开封人大多精明、算计、义气、
篇五: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汇编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佳作赏析
满分作文之一、忧与爱
独处斗室,掩卷遐思,倏尔一阵栀子花的幽香送入鼻中。临窗而望,夕阳的余晖含笑笼在一片栀子花丛上,笼得清风微醺似醉,不自觉,已庭院深深了。
一只逗号般大小的虫子带着花香歇在我已合上的发黄的扉页上,生命如它,那样渺小而又脆弱,让人在担忧之际多了一丝玩弄的念头。被工作恼得焦头烂额的我颇有兴致地拨弄笔尖,一次次挡住它想要前行的路,它便随我转变着方向,反复至精疲力竭,迷失了南北东西,静静地呆在书上。
如此,咱便失去了兴致。不过是被捉弄一下罢了,却如此放弃自己的目标,这样的生存状态真令人担忧。恍然大悟般,是啊,人不也是一样吗?宇宙之大,观人亦如观虫,渺小而可卑。人们面对着宇宙的捉弄、灾难,灰心丧气,坐以待毙,自缚牢笼,与虫子又有何不同?如此丧失了理想与方向,在灾难面前一次次地迷失,这种生存状态岂不更令人担忧?
再看小虫,突然有了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同样置身于茫茫天地间,竟有着同样的可悲之处,陡然心生怜爱之情,将它用笔尖挑起,轻轻放在栀子花叶上。幽幽的香气仿佛给它重注了活力,小家伙很快藏到浓绿万枝中。一阵微风吹过,将一朵栀子花吹到我的鼻下,白色的蝶儿在花上歇了片刻,歇到我的肩膀上。此刻,花、蝶、我融为一体,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怀之美!仿佛是为了感谢我对虫子的爱,“平等”在心空放彩,是我此刻最大荣光。
人生天地间,有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过分相信个人与思想的力量,生命的天平竟然慢慢倾斜。人类只有学会对万事万物抱以爱的哲学,平等相待,才会对精神的藩篱成功突围,获得一种最真实的感动。
拔人于苦,谓之慈。授人以乐,谓之悲。“慈悲”一词,便是人间至道。同样,设身处地去担忧别人的生存状态,并毫不吝啬地施以平等之爱,获得的将是生命的尊重与敬仰;而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则是将亲人对自己的忧心转化为对亲人的挚爱与回报。感谢一只意外爬上我书页的小虫,竟帮我理清了忧与爱的哲学!
望着窗外的栀子花丛,以及头顶上最玄学的星空,不禁感慨万千。若不能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小心着花开花落的浪漫,将“关忧”置于“关爱”之中,如此浩渺神秘的宇宙,人类又将怎样生活得诗意惬意?
【简评】作者文心雕“虫”,却雕出了夭矫飞动的“龙”,或潜于渊,或飞于天,纵横曲折,无不如意。文中,以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件起兴,妙在刻画入微、精思入微、体察入微,遂使文章生发出无穷感慨,既有道家的“齐物”,佛家的“慈悲”,又自有顿悟而来的“忧与
爱的哲学”的灵光。由于注目于“最玄学的天空”,所以,最卑微的生灵也“关忧”“关爱”,也成为蕴含浩渺宇宙情怀的终极关切。(骆冬青)
满分作文之二、忧与爱
我出来打工三年了,今年第一次回家。
我攥着一张最廉价的票根挤进了这趟绿皮车,掺杂忧愁与欢爱伴着列车的呼啸掠过平原,穿过田野,趟过河流,绕过山川,驶向母亲泪眼婆娑的年关,奔向父亲患风湿病的膝盖,冲向妻儿翘首期盼的身影。
绿皮车实在是太拥挤了,方便面的味道混杂着脚臭的味道实在让人窒息,小孩“哇哇”的哭叫声更是让人心烦意乱,但我却依旧爱着它,它让我归家的心有了着落。
犹记得前几天在各大车站买票时,各式快速豪华列车标出的好处确实诱人,可是那昂贵的票价却也让我望洋兴叹,家里孩子还等着这笔钱交学费,老父亲还卧病在床,我不得不选择绿皮车,可是这样实惠的选择还能持续几年呢?我陷入忧虑。
夜晚成了呆在绿皮车上最难熬的时刻,疲惫和困意趁着夜色回到了乘客的身体中,人们纷纷打着呵欠,蜷缩着身子以各种姿势昏沉地睡去,买到车票的有的趴着睡去,有的扭曲着身子仰头睡去,邻座女孩映在窗户上的影子也在这暮色中变得模糊,好像在大声呼喊着什么,也许是在喊“回家”。我拿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临行前给儿子拍的唯一一张照片,三年里每每和妻儿打电话,妻子总会告诉我:“儿子又高了,儿子能帮爷爷奶奶做事了。”每每这时,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儿子那张稚嫩的脸蛋。绿皮车虽然拥挤,杂乱,但是却可以让我看见日思夜想的儿子,我深爱着这辆车。
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更多的是洋溢着欢乐,五湖四海的人们都带着对家的牵挂,挂着微笑,纷纷吹嘘比较自己的妻儿,笑声中尽是思念。
绿皮车很慢,它对每一个红灯心生畏惧,又对每一个绿灯心怀感激。它在每一个弯道战战兢兢,又在每一个直道摇头晃脑。它很羡慕身边飞驰的“同类”,偶尔也会担忧一下自己消逝的时候,一如我的担忧。
绿皮车继续行进着,我仿佛看到了儿子的笑容,母亲的身影??
带着中国复杂记忆的绿皮车在中国大地上行驶了将近60年,今年也许是它最后一次服役。我爱它,它虽然慢,却终究会抵达我的那一站;同时我又深深地担忧着:它消逝了,我,我们又该怎么办?
幸好,这时,我在忧虑与欢爱中到家了。
【简评】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选取的视角和忧爱的对象。从一个外出打工三年才
回家的农民工的视角,倾诉了对绿皮火车由衷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它有一天会被动车、高铁取代的担忧。以小见大,反映的其实是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担忧。视角新,立意高。
(雷雨)
满分作文之三、忧与爱
每一次走进“杖
深切的忧愁之下。 藜叹世者”们神圣的心灵。总是能感到有一份沉甸甸的爱躲藏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忧国忧民而名留青史的杜甫何止一个“忧”字了得!在他的每一声叹息中,在他的每一份忧愁中,爱国爱民的思想始终闪耀着最夺目的光芒。爱之深,所以忧之切。
还有那位被唐宪宗当做一块破砖随意地扔往柳州、邵州的柳宗元。面对僻远、冷落、荒凉的边境,回望那浮云遮望眼的长安,自己满腔尚未实现的抱负在忧患之中渐渐沉淀成对当地百姓浓烈的爱。
于是,他用爱来承担浓重的忧愁,他兴办学堂、禁止巫术、垦荒屯田、种树植株、推广草药,他深谙边疆的百姓更苦,边境更需要发展。几年的时间里,他在柳州做出了大量功绩。他自己甘为愚人,任劳任怨,把忧愁留给自己,把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柳州的百姓。
一位教育家说:生命到了最后一刻,一切才显得深刻。我不得不说,因忧而生的爱更显得深沉。因为那是饱含泪水的爱。
舒婷的诗《写给我的同代人》,唯因不被承认才格外的勇敢真诚。即使像眼泪一样跌落,仍有来自大地的点点回音。北岛、顾城、海子,这些在忧虑中前行的诗人,这些对祖国、对人民充满爱的诗人,这些甘为后来者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光明大道的贤者,因为爱,他们的忧才有了意义。
我不得不想起那位蹙着眉头,在电视荧屏上,在新闻的风口浪尖上坚持着的主持人——白岩松。他用他的睿智与机敏,责任与博爱,看得比我们更远更深,他深知社会的黑暗与落后,他深谙人心的叵测,他知道“这是一条最遥远的路。”他知道以一己之力就算粉身碎骨也不能立马改善某些地区落后的现状。因此,他将眉头紧锁,然而,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我却分明感到有一股向上之力支撑着他,他永远不会倒下——那就是他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耳畔依旧回响着杜甫先圣的:“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那份不亚于青年人
的担当,那一颗滚烫滚烫的爱之心,在历史的忧患之中是心里的一方晴空,千百年后酝酿成一弯七彩之虹!
【简评】本文构思巧妙。作者以探访者身份走进“杖藜叹世者”的心灵世界,触摸他们的忧国忧民之情,聆听他们共同的大爱之音。几个生动感人的形象,寥寥数笔的议论,恰到好处地表明观点:古往今来所有伟大心灵一脉相承都是忧国忧民、爱国爱民。(潘大春)
满分作文之四、忧与爱
生命的蛛网,由担忧与爱这两种紧密缠绕的丝线织成。它将时光的流沙漏去,却不曾沾染上一丝灰尘。
五岁时
天好蓝,云好白,你嘴里含着棉花糖,与爸爸妈妈在草地上奔跑。手中的细线牵制着另一头高高飞翔的风筝,风 儿擦着耳朵而过,伴随着的还有爸爸妈妈的“哈哈,慢点儿,脚下??”关切声。
八岁时
过马路时,你悄悄松开了小时候一直渴望的妈妈温柔的大手。不高兴地撅着小嘴。“哎呀,过马路怎么还牵着我的手,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妈,你怎么还叫我的乳名啊,同学都在呢,丢死人了??”
十三岁时
漆黑的夜空,泛白的灯光下,书桌旁,你埋头于一道很难攻克的习题,一只手抓挠着头发,一只手握着笔在草稿纸上涂、画。心里像那看不懂的函数一样,烦、乱。这时,母亲轻轻地推开了身后的门,“吱呀”一声,声音虽小,却也让你更烦。怒气冲冲地回头,吼道:“你烦不烦,不见我在写作业么?!”看到母亲手中冒着热气的牛奶,“我不喝!你拿走!真烦!”母亲无视你的怒吼,将那杯牛奶放在你书桌上,又安静地退出。“吱呀”一声??
十八岁时
“妈,我紧张。”你紧锁着眉头。“有什么好紧张的,没出息
。像平时一样,放松。你就是考了专科也一定不给你复读!”妈妈将一条巧克力放进你的书包,轻快地说。“自信一些,我在家中备好你爱吃的橙子!”三十岁时
“你瞧你那样,还像个三十岁的大男人么?怎么,这么点小挫折你就受不了了?不就是被炒了,咋了,再找个工作不就完事了?!你瞧瞧你那样儿??”父亲坐在对面的沙发,吐着烟圈,为你干着急。这算什么呢?
四十五岁时
“妈,我在这边儿好着呢,嗯,不用担心。哦,对了,上次给您带去的水果啊,你和爸要想着吃。还有那盒西洋人参,不要舍不得吃,反正是花了钱的东西,不能退。对,不能退,搁的时间长了会坏的??”电话这头你焦虑地叮咛,电话那头母亲安静地听着。
五十五岁时
丁零零??“哎呀,妈,不是让你不要忙着接电话嘛,你和爸都这把年纪了,要是摔着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我下次拨两遍,第一遍您慢慢走,第二遍您再接。还有,让我爸不要忘记下星期的高血糖的复查;那药要按时吃,不要心疼钱,您身体不好,儿子我心疼呐!”
爱就像一件破大衣,担忧就是大衣上的补丁。虽然它样式旧了,也褪了色,但它却越穿越舒适,越穿越暖和。
【简评】叙事,蒙太奇,叙事蒙太奇。传达出的意蕴不只是爱中有忧,忧中有爱,还有角色的变化会使这种意蕴更丰富、更绵长。“破大衣”而不是“华美的袍”,“补丁”而不是“虱子”,虽比方难免跛脚,但作者的用心可见一斑。(蔡明)
满分作文之五、忧与爱
鸡吃饱了蹲在架子上打盹,猪挺着滚圆的肚子窝在一角直哼哼;太阳还恋在山头,天边一抹酡红,里面幸福满满的。
村口一阵闹腾,驴子唱起了戏,是半瞎卖瓜回来了。
半瞎卸下驴车,喝尽丑儿递过的凉茶,没套驴就拉上板车下地摘瓜了。车刚满,刚才还是试探性的月夜,现在已妥妥帖帖的是夜了。半瞎埋头拉车,心里却一阵担忧:该不该叫儿子明天一起去卖瓜呢?自己又不善言语,儿子会不会生气?丑儿在后面推着车,忧虑着:应不应该陪爹卖瓜?可自己是个学生,爹却又瞎又丑又老又穷,丢不丢人呢?
“明儿个跟爹去城里卖瓜不?”半瞎还是怯怯地问了句。“唉。”丑儿不觉竟应了。可他心里又矛盾了。
第二天凌晨,鞭子撕开夜幕,驴车“吱呀”上路了。半瞎心里兴奋极了,一路上和着驴蹄敲击地面的声音哼着小曲;丑儿盯了一路脚趾,像是赴刑。
摆好摊子后,半瞎蹲在旁边用仅剩的左眼温柔地迎着三三两两的行人。丑儿却躲在驴影里,仿佛驴影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这时的他,简直就似害病的眼怕光,破碎的皮怕汗。
驴子嘶叫了一通,甩走了叮在尾巴上的苍蝇。
这时一个早起买菜的妇人绕过一辆装满瓜的机动三轮车走向驴车。“老乡哪里的瓜啊?”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