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高山流水觅知音,下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4:28:10 字数作文
高山流水觅知音,下联字数作文

篇一:高山流水觅知音

高山流水觅知音 癫扶瑶琴,卧马寻知己; 醉饮浊酒,凭栏觅乡音。 高山流水天涯边, 伯牙子期咫尺间。 雨巷醉闻悲箫曲, 思音夜梦长笛声。 人生不易享清欢, 知音难觅心中寒。 佛语:人生苦觅同道人; 禅道:长路漫漫皆随缘。 箫音咽咽揪心曲, 苍茫大地身影怜; 笛声悠悠吟悲句, 璀璨银河知己现。 廉颇相如负荆友, 知己若逢自相留。 我把明月入佳梦。 愿君化去相思愁。

篇二:高山流水觅知音 千古绝唱话友情

高山流水觅知音 千古绝唱话友情

——《伯牙绝弦》教学之感

兔场小学 教师 王红梅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六年级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古今字义差别不大,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文言文”虽是第二次接触,但毕竟古人的生活与我们相距甚远,学生会欣赏和热爱吗?我有点疑惑。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伯牙和钟子期,一个善鼓,一个善听,而且善听者深得奥妙,能从琴声中知其表达的志趣与内涵,由解琴、解音进而推衍为解人、解心,学生对这深层的演绎又能领悟多少呢?怎样引领学生在这篇千古绝唱中去徜徉,去读知音,品知音,悟知音,从而领悟到“高山流水不息,千古知音难觅”呢?

一、游戏铺垫 歌曲切入,诗句激情

课前,我先领学生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学生说词。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杨柳依依 明月皎皎 炊烟袅袅 流水潺潺 芳草萋萋??此环节的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他们的说话训练做好铺垫。接着我以歌曲《知音》切入,歌词煽情,并相机出示古人对“知音”描述的诗句,引发学生对纯真友情的向往,然后再导入新课,质疑。

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知音

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古文更是如此。《伯牙绝弦》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教学时我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指导。不论是从词语的生发还是句段的入手,也不论是自由读、指名读、接读、范读还是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次朗读都步步落实,毫不含糊。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语言、品尝语言、运用语言,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领悟语言规律。

二、“咬文嚼字,句句有情''——品知音

语文离不开字词句组成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文章。整堂课,我引领着学生如同畅饮着一杯醇香的酒,品味着一杯清香的茶,在字里行间,去品读,去感悟。

1、让学生找出“善”字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在现代文中,这个字的意思又是什么。文中哪句话最能道出了伯牙与子期互为知音?以

此为切口,引出“伯牙所念,钟子必得之”。这一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琴技的高超,子期对(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高山流水觅知音,下联)伯牙琴声的喜爱,以及他们之间真挚的情谊。

2、让学生用文中语言的规律来赞美伯牙的琴声,如果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志在白雪??你怎么赞叹?学生自然而然运用课前游戏中积累的语言来说话,看似不经意的课前伏笔却在这里熠熠发光,令人折服。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学生入情入境,领会了“知音”心有灵犀的难能可贵。

3、写一写安慰伯牙的话。子期死后,俞伯牙来到他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师配乐深情朗诵,让学生深切感受伯牙失去知音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同学们,故事读到现在,我们已深切地感受到伯牙那痛苦、绝望的心情,此刻,你想对他说点什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或是安慰、或是鼓励他的话语”。这一品味,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那就是“千古知音最难觅”,珍惜拥有,珍惜友情。

三、高山流水见真情——悟知音

人文关怀是语文的终极目标。在这节课上,我把自己的情感也深深地融入到文本中,与学生随着作者的情绪时起时伏,或歌或泣、或思或诉,努力实现师生“共鸣”。使得学生的个性和认识,得到最大化的赞扬和释放,人文情怀得到滋润和滋养,人生境界得以提升,这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无为”境界。

最后,我播放了乐曲《高山流水》,典雅流畅的琴音款款地浸润孩子们的心灵,令人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可遇不可求。伯牙绝弦谢知音令人感伤,令人钦佩。同学们,让我们在这幽雅的乐曲声中再一次唱响千古知音吧!(深情诵读)。这堂课上,努力营造的强烈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多元感受,让学生把心放进课文里,设身处地去读,去想。让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书香,同文本真切地畅谈,与老师真情互动,孩子们不仅理解了“知音难觅”,还收获了对生命的感悟。

2009年12月于兔场小学

篇三:高考试题中的对联试题

高考试题中的对联题

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 )

科学能致富( )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

2.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_______________

祖国江山好,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处处春光好, 。

②一代园丁乐, 。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

5(04广东).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6 分)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6(04福建).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3分)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

7(04浙江)(2)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08重庆).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4分)

9(2010).有人用“千里为重,广大为庆”来解释“重庆”二字。请你以此开头,续写一副对联。要求能够体现重庆精神,上下联续写部分分别在8~20字之间。

千里为重: 广大为庆:

10.(07年湖北)下图是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节微。该图案以编钟为主体,

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又体现了举办地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方的波浪既是象征湖北云梦水泽地域特色的传统云水纹饰,又是象

征吉祥如意的祥云,形似一个横着的阿拉伯数字“8”。中间的圆形图

案是中国艺术节节微,是每一届艺术节设计节微时必须采用的。请结

合节微图案的含义,为“八艺节”主会场拟一副对联。平仄不作要求,

不超过3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4分)第一题: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 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

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2.(4分)第一题 例①树一代新风 ②大地气象新 ①树世纪新风 ②神州大地新。

第二题例: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3.(4分) 第一题 例:①祖国日日新 ②神州面貌新

第二题 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4.第一题(1)家家气象新。(2)九州桃李荣。

第二题 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5.对联:丹霞南华梅关,皆为粤北名胜

6.示例: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7. 知识汇中西

8.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

9.参考答案:千里为重,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名扬海外

广大为庆,人杰地灵生活幸福喜上眉梢

10答案示例:祥云朵朵 楚韵荆风迎宾客

编钟声声 高山流水觅知音

高考语文对联专题复习

对联的基本知识

①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

②词类相当。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③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④平仄相对。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现代对联的平仄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是欣赏、拟写和做好任何一种对联题的先决条件。

生活中常见的对联——春联

春联是春节时门上贴的对联。它的内容须体现春节喜庆色彩。除上下联外,还多了个横批,它对上下联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横批贴在门楣正中,面对大门,上联贴在大门右侧,下联贴在大门左侧。春联示例: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拟写对联的要点

①审题要细心。

要写出合乎要求的对联,不能忽视题干上明示或暗示的信息。例如:2004年全国卷要求写

春联,那么就意味着所拟写下联内容须体现春节喜庆色彩和符合春联特点;而浙江卷的题目要求是“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那么,给它的上联“学问藏今古”所对的下联就应体现出“图书馆”这一行业特色。

②要合律工稳,联句要自然流畅。

③善于联想和想象。

联想:如由花朵想到美人(相似),由“旧习”想到“新风”(相反),由“园丁”想到“桃李”(相关);由自然想到社会人生(具体与抽象)。

想象:如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方法,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生命,让天地万物充满灵性与情感,让人与自然心意相通。

④注重意境。

要将一副对联当作一篇完整的文章对待,注意立意。或情景交融,或隽永深挚,或入木三分。对联形式很重要,但不能只重形式而损害对联的思想感情。

篇四:高山流水觅知音

高山流水觅知音

作者:马静静

来源:《新课程教学》2015年第02期

【摘要】《伯牙绝弦》是一节经典的文言文,是小学生亲近我国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让音乐贯穿全课,倾听高山、流水,用语言表现课文的意境.知音,要先懂音律.以志、念入手,地位无高下,只在精神交往.一个居庙堂,一个处村野,心心相通,知音与富贵无关,高境界.托物言志,寄情于艺术,那种心灵的契合,无以言表.

【关键词】伯牙绝弦音志境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一课讲述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为至交,俞伯牙善演奏,钟子期会欣赏.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便终生不再弹琴.这个故事隐含着知音难求的人生慨叹,是中华人际文化和高尚友情的样板;同时,这个故事中对作为“知音”双方交流媒介的音乐的描写堪称典范.教学重点为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感受俞伯牙与钟子期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二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描摹音乐的独特手法.在这节课中,课堂中流淌着柔美的音乐,高山流水不息,千古知音难觅的境界在教师的引导下油然而生,高山流水,曲韵悠长,余音袅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现撷取几个片段与同人分享.

片段一:高山流水之音

师:根据预习情况,你对本篇课文有怎样的疑问?

生1:为什么知音死了,伯牙就要断弦?

生2:子期死,为什么伯牙说世上再无知音?

师:善疑者善思,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的问题涉及了两个人,分别是——(板书:伯牙 子期).根据你的理解,你从哪儿读懂了知音?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读得流利,找得准确.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子期能听得懂伯牙的琴声,子期善于倾听伯牙的琴声,所以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师: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分析此句,一直播放《高山流水》音乐)

生读.

师:(继续伴乐欣赏泰山图)这是泰山,描写泰山的诗句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生: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间.

生:……

师:这是泰山的风格,这就是泰山,多大的气势呀!我们再读这句话!生: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出示板书)

师:(伴乐)“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 生:波涛汹涌的海水,川流不息的河流.

师:古诗中描述黄河、长江的句子有哪些?

生: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生:……

师:琴声只是表现峨峨泰山,洋洋江河吗?

生:皎皎明月.

生:依依杨柳.

(出示: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兮若!”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兮若!”)

师:你会按出示的格式来运用刚才所说的词语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选择一个,并读出你的情感.整齐的句式,不也讲究韵律吗?

指定小组内一生读.

【设计反思】音乐贯穿全课,倾听高山、流水,用语言表现出来.知音,要先懂音律.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和音乐创设情境,转换角色,品味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让学生想象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给学生一个创作表达的空间古文教学可以读写结合,想象丰富,语言优美,孩子们学得快乐,学中积累.还能巧妙地为化解后面的教学难点埋下伏笔,同时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做好充分铺垫,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音乐声中“你从哪儿知道子期能听得懂伯牙的琴声”的疑问为切入点,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题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还有助于学生明晰文章题目和文章内容的联系,同时也为学生理解“伯牙破琴绝弦”的举止及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做铺垫.

片段二:高山流水之志

师:看,这就是文中所说: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那么钟子期得之的是什么? 生:伯牙所志,所念.

师:那伯牙的志与念只是想表现高山流水等自然景物吗?又会表现什么呢?

生:这里的志指的是志向,念想.

师:那么是什么样的志向,念想呢?伯牙鼓琴,可以志在杨柳,可以志在明月,为什么文中独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生:高山,巍峨耸立,稳重如泰山;江河,奔流不息,活跃流畅.

师小结:《论语》中,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念想不绝,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志向远大,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海的阔,山的高都在他们心中.心中有,音律中就有,这就是什么?

生:知音.

《伯牙绝弦》的全部精神都在文中的“志”上.“志在高山”者,“高山之志”也;“志在流水”者,“流水之志”也.志者,藏之于心的怀抱也.伯牙以琴声写志,子期呢,则以诗言度志.子期的回应,妙就妙在“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诗性应答.正如后世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夸赞严子陵“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一样,以苍苍云山、泱泱江水隐喻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子期的应答也正是以峨峨泰山、洋洋江河来隐喻伯牙的高远志向和宏大怀抱.

片段三:高山流水之境

师:再看伯牙和子期一个居庙堂之高,一个处村野之卑,无高下,只精神交往.他们却心心相通,知音与富贵无关,这又是多么高的境界啊!

师:然而伯牙为什么绝弦?

生:子期死,失去了知音.

师:是啊,伯牙绝弦得以千古绝唱,是因子期死.无知音宁死去,弦绝命断,从此也无伯牙,绝弦是必然.(擦掉板书子期伯牙)但是,他们的故事在你心中能抹去吗?

生:不能.

师:对,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古,至今传唱,像个神话,吸引有知音者往,净化我们的心灵.(再次板书:子期 伯牙)让我们一齐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师:同学们,本篇课文伯牙寄情音乐有知音,你还知道谁寄情什么有知音?

生:韩愈和贾岛《推敲》的故事.

师:对,有的人寄情文章也有知音.绘画、雕塑、书法、摄影等都表志、表心、表意,这就是艺术的力量,美的化身,这是世界通用语言,所以流传千古,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他们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设计反思】知音,地位无高下,只精神交往.一个居庙堂,一个处村野,心心相通,知音与富贵无关,高境界.立于天地之间,挖掘出文本内涵.海的阔,山的高都在他们心中.心中有,音律中就有,从琴志心分析得知音.为何分析死?死的价值?因子期死而成千古绝唱,绝弦是必然,与子期同死,无知音宁去死,再回到题目上去,弦绝命断,从此也无伯牙.从绝弦处深分析知音义,有大境界陶冶,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古,是擦不掉的,至今传唱,像个神话,吸引有知音者往,净化我们的心灵.擦掉之后应再写上他们的名字,这就更有一种深意,更具艺术化了,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神来之笔.托物言志,表达心境,寄情于艺术,那种心灵的契合,无以言表.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阶段的学习中安排文言文教学,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要求.小学教材中所选文言文虽然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滴,却是小学生亲近我国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篇五:高山流水觅知音

1300295 3832 高山流水觅知音

权伟

春秋战国,一个荒乱而又寂寥的年代。

哪管它金戈铁马,俞伯牙依然在弹着那琴。饱经风霜的古琴显得愈发的清亮,伯牙似乎赋予了这琴灵性,俞伯牙融为一体。在这个纷扰的年代,伯牙独自抚琴,技艺再高那又如何?

世上总缺少懂他的那一个人。

高山,流水。

伯牙坐于山间,面前还是那把琴,他轻叹一声,开始抚琴。琴声悠扬,弥漫于山野之间,那声音,如泣如诉。这一刻,他忘却了世间,忘却了纷扰,忘却了一切。音符在伯牙体内自由的穿梭,这是伯牙自己的世界。但是,何人懂我?伯牙不由悲怆。曲未终,弦忽断,伯牙停止抚琴,惊异的望着自己的手指。猛然地,伯牙感觉自己的世界被打破了,有一个人闯入了这里,伯牙心绪不再宁静。

要走了吗?一个声音在他的身后响起。

伯牙四处张望,在不远处看到一个樵夫,只是这渔夫出奇的年青,相貌也特别的好看。

伯牙欠身,走近渔夫。敢问君刚才一直都在?

是的,只不过君刚才弹得很入神,没有发现罢了。渔夫作答。 哦?那君以为我弹得如何。

妙不可言,只是……

君但说无妨。

那渔夫缓了缓,而后低语,君似乎很忧愁啊。

伯牙心绪微微一震,这人正好说到了他的心上。你怎么知道?伯牙赶忙问。

因为你有一丝的慌乱。渔夫回答。

伯牙笑了,是开心的那种笑。问道,君尊姓大名?

一介樵夫而已,在下钟子期。

我是俞伯牙,君明天还回来吗。

我每天都会来的。

伯牙在此道谢。

不必客气。两人相视而笑,然后子期走开了。伯牙望着那披着蓑衣的背影,怔怔然。子期这时又说了一句,待君真正不被世间所困扰时,琴声会更美的。伯牙木然的点了点头,望着那伴随着夕阳的背影,博雅从此便认定了这个人。

就这样,日复一日,高山流水。伯牙鼓琴,子期旁听。子期听到了伯牙的心绪,听懂了伯牙的孤独。渐渐地,子期成了伯牙唯一的朋友,也是唯一的知音。伯牙也习惯了子期的存在,因为他高兴时,子期清楚的知道,他伤心时,子期也会明白。

伯牙渐渐的发现,子期其实知道的很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时候伯牙会怀疑,子期真的只是一个樵夫吗?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感情日益增厚。从此,伯牙发誓只为子期一人弹琴,只对子期一人表露心声。子期才是最懂他的那个人,一直都是的。

又是一日。

子期还是和往常一样,坐在伯牙的旁边。闭上眼睛,静静的倾听。 自从遇到子期,伯牙的琴艺又日渐增长,已经称得上是天下第一琴师了。

伯牙止弦。子期,弹得如何。

完美。子期微微一笑。却又不是那么的自然。

这一动作被敏锐的伯牙捕捉到了。子期兄,看来你有什么话想说。 子期无语。

我该走了。子期黯然。

为什么。伯牙急了。

伯牙兄的琴声已经很完美了,想必你的心已经很澄澈了吧。

即使这样,那又如何,我需要你。伯牙说道。

不不,不是这样的,伯牙兄没有我一样会活的很好的。子期决然。 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

我去意已决。子期闭眼。

那……那你走吧。伯牙转身,却已是泪流满面。

像他们初识的那个傍晚一样,子期伴着夕阳,还是同样的蓑衣,向远方走去。

第二天。伯牙还是在同样的地方弹琴。却再也没有了子期的陪伴。伯牙边抚琴,一边回忆着,想到和子期过去的种种。伯牙突然乱了心神,琴弦一根根的绷断,伯牙抚琴而哭,那个最重要的人不在了,再也不会出现了。从此,他失去了子期,没有人可以再进入他的世界。

伯牙再也受不了没有子期的日子。他决定去寻找子期。他一路打

听,终于到了子期的家乡。那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少有人烟。伯牙四处望了望,只有一家屋子前,种了些花花草草。伯牙轻轻的敲了敲门。

一个头探了出来。请问阁下找谁?说话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

敢问小兄弟认识钟子期吗?

哦?你找师傅何事。青年答道。

伯牙惊喜,他是你师傅?他现在何处。

师傅他已经去世了。

伯牙蓦然。一下子没有缓过来。又过了片刻,伯牙的声音颤抖着,带我去见见你师傅吧。

钟子期墓前。

子期兄,你为何弃我而去啊。有什么我们一起承担啊。你可知道我有多么的伤心。伯牙缓缓的掏出那把古琴,又奏出了那首高山流水,他最熟悉的那首曲子。只是更加的悲婉,更加的伤心。一旁的青年已是泪流满面。

突然,伯牙举琴向地上摔去,伴着清脆的响声,琴声断成两半。 阁下?青年问道。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伯牙不断的重复。

而后,伯牙抚摸着子期的墓碑,凄惨而笑,让人心疼。

很多年后。

在一座破旧的院子里,伯牙静静地坐着,不时的抚顺有些杂乱的胡子。

思绪回到很多年前,他初遇子期的那个傍晚,他是有多么的惊喜。当子期说出他的心声时,伯牙从此便认定了这个人。那时伯牙说,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也!

伯牙怆然。

知音难觅,知音难觅啊。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