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写三潭印月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0:19:38 字数作文
写三潭印月的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三下潘怡君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

我的家乡在杭州,那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湖。在它的中央,有一个美丽的三潭印月。

它位于杭州西湖的中央,是个不大的岛。远远望去绿树依依,繁花似锦。早晨,雾气没有完全散去时,可以朦朦胧胧地看见三个石塔,它们造型优美,别致,都是上尖下小,像一只只宝葫芦,好似人间仙境。

最有趣的事,是发生在中秋节的晚上。当月亮最圆的时候,在石塔里放一支蜡烛,再用白纸蒙上,蜡烛的光芒从小圆洞里照出来,印在水面上,像一个个小月亮,加上天上的一轮明月就成了十六个小月亮,可爱极了。

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就是湖中的水,拥抱着十六个可爱的月亮。忽然,我轻轻地摇晃起来,“啪啪”地拍打着水岸,我这才发现是一条船慢慢地驶了过来,船上的人陶醉于天上的明月,又惊叹于水中十五个小月,在银色的月光下,我愉快地在三个潭周围与月亮嬉闹??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湖水,我只是在岛上看风景。

三潭印月的优美夜景已经成为了杭州的一道风景线,如果你仔细的话,就会发现杭州城的LOGO标志上就有。你是不是心生向往了,欢迎你来西湖看一看。

篇二:12 美丽的三潭印月

12 美丽的三潭印月

一、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5个字。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自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知道“三潭印月”是怎么来的,什么样,感受“三潭印月”的美丽。

二、教学重点、难点

自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了解“三潭映月”的美丽景色,并感受它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寻找问题

出示课件 介绍西湖

杭州西湖之美,乃世人皆知。中秋月明之夜,泛舟湖上,尽可领略“烟笼秋水月笼纱”的诗般意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岛之一,也是自古以来的赏月胜地。三个石塔,亭亭玉立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

三潭印月岛又称“小瀛洲”,是西湖三岛中面积最大、景观最丰富、知名度最高者,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是江南水上庭院艺术的代表作。“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是这里的最大特色。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湖,去欣赏那美丽的三潭印月。板书课题 你有什么问题?

寻问提示:为什么叫三潭印月?什么样子?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自学生字,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给多音字“蒙”组词。

(2)同桌互相指认,纠正读音。

(3)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并组词,说说它们的同音字及形近字。

(2)分自然段读课文,看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注意几个字的读音:露出、蓄、长堤、镂刻、倒映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依依―― 仙境――

别致―― 镂刻――

溶溶―― 粼粼――

4研问提示:

自读课文, 说说“三潭印月”是怎么来的,什么样,以及为什么叫“三潭印月”? 画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读一读。

把你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

(三)见解交流解答问题

2、交流收获

(1)小组内交流

归纳学习成果,解决部分问题。

(1) 全班交流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词语解释:结合上下文理解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繁花--各种各样的花。

仙境--神仙居住的地方。多比喻景色优美的地方。

谈完感受出示:西湖及“三潭印月”的图片

②学习第二自然段“三潭印月”的由来

“蓄”--储存、积蓄的意思。

出示:苏堤的图片

指导朗读:“湖心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小岛呢?”读出疑问的语气。

③学习第三自然段

理解词语:查字典

别致--新奇,跟平常的不一样。

镂刻--在物体上雕刻。

出示:石塔的图片

边看图边叙述塔的样子。

④学习第四自然段,“三潭印月”什么样及为什么叫“三潭印月”

出示:“三潭印月”的图片

指导朗读:

“可它为什么又叫‘三潭印月’呢?”也应读出疑问的语气。

而“不就像一个个圆圆的月亮吗?”与“不就有16个月亮了吗?”读出反问的语气来。

个人读 师范读 接读等

⑤学习第五自然段

理解词语:结合生活实际。

溶溶--(水、月色)宽广的样子。

粼粼--形容水、石等明净。

指导朗读

(四)综合训练考查问题

(1)“三潭印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板书)

(2)你此时想说些什么?

(3)文中有三个反问句,请用“___”划出来,并把最后一个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读读写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学生分类摘抄。如写湖水的;写树木的;写月亮的等等。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__ 近义词__

隐约 别致

反义词__ 反义词__

(五)拓展

1、课堂小结

每逢月夜,特别是中秋佳节,在塔里点上灯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中透出,宛如一个个小月亮,倒影湖中。待到皓月中天,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融成一片“一湖金水欲溶秋”。

2、

(1)相传“苏堤”与宋代一个大诗人有关。他有一首诗是描写西湖美景的,你知道是什么吗?请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的是“苏杭”景色可与天堂相媲美,这“苏杭”是指___和___两个城市。你去过西湖吗?杭州“西湖十景”非常美丽,文中提到了“苏堤(春晓)”和“三潭印月”两处,你知道其它八景是什么吗?课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板书设计

人间仙境

由来

12 美丽的三潭印月 石塔造型优美、别致

样子

天堂

篇三:《美丽的“三潭印月”》说课稿

《美丽的“三潭印月”》说课稿

一、 说教材:

《美丽的“三潭印月”》是语文版五年级上册的第2课课文,作

者首先从杭州的西湖讲起,告诉人们在西湖的中央有一个引入注目

的、“人间仙境”般的小岛,传说是苏轼发动百姓挖湖蓄水、筑堤筑

岛而成。湖水深的地方还立塔做了标记。接着介绍三个石塔的别致造

型。最后说明“三潭印月”名字的由来,并描绘了“三潭印月”天堂

般的美景。文章很简短,但作者充分挖掘与“三潭印月"有关的如画

的美景、如诗的意境、久远的历史、精巧的设计,使文章短而不薄。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景和情,并扎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取舍教材是关键。因此,我将此文教学安排为两课时,我今天要说的

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基于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如下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自主积累词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体会景物的美、意境的美。

教学重点是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自主积累词语。教学难点是引导

学生随作者的叙述,展开丰富的想像,并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感受“三

潭印月”风光的美好。

二、说教法和学法:

怎样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产生真正的共鸣,体会西湖的景美呢?新

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于是我首先注

重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默读、自由读、范读、指名读、

引读、配乐读。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体会“三潭印月”风光的

美。其次,我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

词句,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文中意境,并配合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训练,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语文新课标中强调:要重视写字教

学,教育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于是在课堂上

我也将写字教学定为一个重点,要求学生一笔一划写好字,并当堂对

写得好的进行展示,以激励其他学生课后的写字练习。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将创设一定的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本文语句美、意境也美,因此,在本节课的教

学中,我将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画面,

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形象,丰富形象,从而去体会文中表达的意境和

情感,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及想象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美丽的“三潭印月”》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语句美、意境也

美,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图

文结合,启发想像,体会文章的意境美;配合朗读,领会作者的情感

美。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展示一些

著名旅游景点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最后,画面定格在“三潭印月”

的一张图片上……这样用音乐、图像渲染的情境,能给学生强烈的情

感体验,使学生“入其境,爱其美”,在感到愉悦、快乐的同时,让

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西湖美景——“三潭印月”。于是顺势揭开课

题,进入第二环节。

2、配乐朗读,感知美景。

这一环节是由师生配乐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

的条理。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潭印月的。学生对于课文有

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后面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3、品读词句,感受景美。

作者充分挖掘与景物有关的历史、传说,把写景与叙事相结合,

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在刚才的配乐朗读中,学生初步了解了西湖美

景,知道了“三潭印月”是怎么回事,还了解了有关“三潭印月”的

传说。于是,我又让学生四人小组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三潭

印月”的美,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

上记号。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交流品读。

在品读重点语句时,我将引导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反复朗读;

并借助多媒体展示“三潭印月”图片,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词句。

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将把学生带入那美丽、令人神往的西湖风光之中,

并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月色溶溶”“波光闪闪”“欢歌笑语”“绿

树依依”“繁花似锦”“亭台楼阁”“隐隐约约”“人间仙境”等词

语,从而体会文章的意境美,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最终达到突破教

学重难点的目的。

4、学习生字

每篇课文后面都有要求会写的生字。在教学时,我先出示生字,

要学生自主认读,对于读音不准确的进行正音。然后学生自主观察生

字,将你观察到的生字中易错的部分或者你想提醒同学在田字格中要

注意写好的提出来,以及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最后进行扩词。整

个写字教学我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从音、形、义等方面先识记

生字。完成这个过程之后,就开始进入书写阶段,书写时,要求正确

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一笔一划写好字。学生写字时,

我就巡视指导,对于那些姿势不正确的纠正,对于那些字写得不好的

进行示范书写。课堂的最后就是对于书写的字进行点评,写得好的进

行展示。

总之,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

术与教学有机整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

突破难点,并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及创造力,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体

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四、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我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再现了课文的画面,展示

的作者的写作思路,突出了重点难点,是本节课的精华所在。

2 美丽的“三潭印月”

人间仙境

挖湖筑岛

造型别致

人间天堂

《美丽的“三潭印月”》是一篇描写西湖景点的文章,在教学时,我

利用多媒体,图文结合。再通过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感受景点的美

景。教学效果不错,但是课堂上,对于多种朗读形式的指导,还存在

着一些问题,需要更多的去学习以及钻研。

篇四:五年级上语文说课设计-美丽的“三潭印月”-语文A版【小学学科网】

一、说教材: xiaoxue.xuekeedu.com

《美丽的"三潭印月"》是语文版五年级上册的第2课课文,作者首先从杭州的西湖讲起,告诉人们在西湖的中央有一个引入注目的、"人间仙境"般的小岛,传说是苏轼发动百姓挖湖蓄水、筑堤筑岛而成。湖水深的地方还立塔做了标记。接着介绍三个石塔的别致造型。最后说明"三潭印月"名字的由来,并描绘了"三潭印月"天堂般的美景。文章很简短,但作者充分挖掘与"三潭印月"有关的如画的美景、如诗的意境、久远的历史、精巧的设计,使文章短而不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景和情,并扎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取舍教材是关键。因此,我将此文教学安排为两课时,我今天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基于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自主积累词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体会景物的美、意境的美。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文化景观的情感,愿意了解景观中的文化故事,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随作者的叙述,展开丰富的想像,并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感受"三潭印月"风光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中设问、反问句的作用,就成了这篇文章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怎样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产生真正的共鸣,体会西湖的景美呢?首先我将注重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默读、自由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配乐读。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体会"三潭印月"风光的美。其次,我将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

xiaoxue.xuekeedu.com

理解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文中意境,并配合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从而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将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本文语句美、意境也美,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形象,丰富形象,从而去体会文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及想象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美丽的"三潭印月"》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语句美、意境也美,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图文结合,启发想像,体会文章的意境美;配合朗读,领会作者的情感美。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展示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最后,画面定格在"三潭印月"的一张图片上……这样用音乐、图像渲染的情境,能给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入其境,爱其美",在感到愉悦、快乐的同时,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西湖美景--"三潭印月"。于是顺势揭开课题,进入第二环节。

2、配乐朗读,感知美景。

这一环节是由师生配乐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潭印月的。学生对于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后面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3、品读词句,感受景美。

xiaoxue.xuekeedu.com

作者充分挖掘与景物有关的历史、传说,把写景与叙事相结合,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在刚才的配乐朗读中,学生初步了解了西湖美景,知道了"三潭印月"是怎么回事,还了解了有关"三潭印月"的传说。于是,我又让学生四人小组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三潭印月"的美,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交流品读。

在品读重点语句时,我将引导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反复朗读;并借助多媒体展示"三潭印月"图片,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词句。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将把学生带入那美丽、令人神往的西湖风光之中,并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月色溶溶""波光闪闪""欢歌笑语""绿树依依""繁花似锦""亭台楼阁""隐隐约约""人间仙境"等词语,从而体会文章的意境美,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4、总结全文,感悟文法。

在语言表达上,作者两处运用设问--"湖心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小岛呢""为什么叫'三潭印月'呢"起到了制造悬念、引起下文的作用,这也是介绍说明常用的表现手法。于是,我引导说:"三潭印月"景色优美,作者的笔触也很优美,文中除了运用了大量的优美词汇外,我还发现了作者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请大家默读第二、第四自然段。由此引出两个设问句,以及它们在表达上的作用。:

(1)湖心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小岛呢?相传……

(2)为什么叫"三潭印月"呢?因为……

这一环节,在学生发现问题并畅所欲言后,得出结论:设问句是自问自答,能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

设问句能引起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那请同学们再读读下面这个句子:

每当此时,月色溶溶,灯影朦胧,波光闪闪。众多游人到西湖来赏月、划船,一片欢

歌笑语。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 xiaoxue.xuekeedu.com

你们能从句子中感受到作者那份强烈的情感吗?是呀,这就是反问句,问中有答,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能更强烈地表达感情。

这一环节的延伸训练,引导学生感悟文法,掌握设问和反问这两种修辞的表达效果,并懂得迁移运用。

5、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讲课至此,我小结过后,以布置下节课的任务结束本课的教学:这节课,我们随作者一起浏览了美丽的"三潭印月"。下节课,让我们以不同的身份,再一次走进西湖,走进风景,走进文化,享受美景,享受生活吧。

总之,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整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及创造力,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体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四、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我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再现了课文的画面,展示的作者的写作思路,突出了重点难点,是本节课的精华所在。

篇五:美丽的西湖作文

美丽的西湖作文

美丽的西湖

四(3)班李佳易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施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西湖真有这么美吗?2007年4月我有幸跟随爸爸去游玩。

四月的西湖被一排排正在吐芽的柳树包围,一阵微风吹来,柳条随风飘舞,似乎在向五湖四海的游客打招呼,也似乎想和我们这些好动的小朋友玩捉迷藏呢。湖面碧波荡漾,各种游船点缀其中,那份别样的气息令人陶醉。

我们也和其他游客一道乘坐机动船直奔三潭印月。一到那儿,三座瓶子似的石塔活生生地印入眼帘。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听导游介绍,明月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口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与假月难分,夜景十分迷人。

接着,我们又游玩了花港观鱼,花港里的鱼养得又肥又大,各种各样的鱼儿颜色不一,千姿百态,红鱼池是红鲫鱼的天下,鱼儿在池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或潜或跳,游人投饵,群鱼争食,有声有色,赏心悦目。

西湖正如诗中所言,美不胜收,她不愧为人间天堂,也名副其实地成了杭州的城市名片。

教师点评:小作者把苏轼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诗作为“楔子”引出对西湖美景的好奇与向往。通过亲身体会,把在西湖耳闻目睹的垂柳、石塔、观(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写三潭印月的作文)赏鱼等作为重点进行描写和渲染,突出了西湖的美景实至名归。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简洁清新,不失为一篇佳作。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