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1:18:57 作文素材
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作文素材

篇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谈治学之道、修身之法,谈一个人如何对自己的问题。那么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谈交友之道、处世之法,谈一个人如何对朋友、对他人的问题了。

这句话如何译成英文?我们就来看看理雅各和韦利的译文:

(1)Is it not pleasant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Legge)

(2)That friends should

come to one from afar, is this not after all delightful?(Waley)

关于“乐”字,理雅各像译“悦”字一样用了pleasant,韦利却用了一个不同的delightful。这两个词有什么分别呢?一般说来,前者指外表的欢乐,后者指内心的愉快。“学而时习之”是内心的愉快,不一定会表现出来,所以理雅各“悦”字译得不妥,“乐”字倒译对了,但是总的看来,他选词显得不够精确。韦利却是译颠倒了:“不亦悦乎”表示内心的愉快,他用了形之于外的pleasure;“不亦乐

乎”形之于外,他却用了表示内心愉快的delightful。至于“有朋自远方来”,理雅各把“有”字译成have,把“远”译成distant,把“方”译成quarters,从对等的观点看来,似乎无可非议,但不如韦利的译文afar更加自然,更口语化。韦利还在两句中都加了after all一词,表示不在其位,似乎没有必要。我看可以参考两家译文,把这一句重译如下:

Is it not a pleasure to meet friends coming from afar?

这一句话是不是可以用于“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呢?回顾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可以说文化交流对人类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交流不就是“有朋自远方来”的结果么?至于个人,杨振宁和我是大学时代的同学,我们多年不见,他远涉重洋,到北京大学来讲“美与物理学”。我说他的演讲沟通了科学和艺术,把真和美结合起来了。他用中国古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和西方名诗“一粒沙中见世界”来描述科学家,不但沟通了中西文化,而且把古代和现代结合起来了。

关于中西文化,他还说过:“中

国的文化是向模糊、朦胧及总体的方向走,而西方的文化则是向准确而具体的方向走。”关于中西文字,他又说:“中国的文字不够准确这一点,假如在写法律是一个缺点的话,写诗却是一个优点。”他还问我翻译了晏几道那首“自别后,忆相逢”的词没有,我说译了,送他的那本书里就有。他翻开书来一看,看到“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就说不对,他记得是“桃花扇底风”。我说有两个版本,哪个版本好呢?两个版本的第一句都一样,说歌舞通宵达旦,本来高照楼中心的月亮,已经落到杨柳梢头上,仿佛还舍不得离开,要停留在

篇二:乐之者,不亦乐乎?

乐之者,不亦乐乎!

——记珠海市优秀教师邢桂娥

珠海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心玉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她为乐的人”。珠海市优秀教师、高新区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二等奖获得者、高新区青年教师素养大赛课堂竞讲第一名获得者、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教研组长邢桂娥就是这样一位乐饮清泉浇桃李、甘洒青春育人才的乐之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特别是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的老师,邢老师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她不知疲倦地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邢老师乐此不疲!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备课时,她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邢老师乐此不疲!课堂上,她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她则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做好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结果,学生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邢老师乐此不疲!在教育学生上,她很注重培优扶差的工作,特别是对待后进生,她总是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这些关爱的涓涓细流终于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在2012至2013学年度的期末考试中,她所任班级的语文科成绩名列同级第一,全区前茅啊!邢老师乐此不疲!

一节寻常的课,邢老师总是当作研究课、公开课来教。精心准备,研究资料,吃透教材,举一反三,而后一经她从口中讲出,课文中的花儿就香了,人物也活了,孩子们也乐了!邢老师更是乐此不疲。

是的,因为有了像邢老师这样的乐之者,周围的年青人也如邢老师一样,“乐着”“教书匠”这个行业,而且“身心获益弥涯”,特别是她徒弟的课一经她指点就会锦上添花。

教师无论是传道授业,还是为之解惑,都有三种不同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知道、喜好、乐在其中”。“知道”偏重于理性;“喜好“触及情感,发生兴趣依然是外在于我。“乐在其中“才是乐之者的境界。这种境界有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词来形容,那就是“陶醉”。陶醉于其中,以教育为赏心乐事,还有什么比邢老师这位乐之者更快乐的呢!

乐之者,不亦乐乎!

篇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点认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浅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何其精彩,由此便可看出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的心中便深深地扎根了一种“知音情怀”,并且这种情怀完美地融入了底蕴厚重的中华文明里。诚然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枝繁叶茂,是我所远不能也不敢奢望说清的,下面就对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知音情怀浅谈一二,由于学生学识浅陋、见识浅薄,文中的言语、引征错误无可避免,敬请老师指正。

首先言明知音的内涵,所谓知音其中有知己、知交、知心的意思,比喻了解自己和自己心灵相通、精神共鸣的朋友,他们能够互相理解、互相认同、互相支持、矢志不移、终身好友,甘愿为彼此献身。 但是不管对古人还是对现代人而言这种朋友是很少的,因此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古语。

古人的这种知音情怀与我国的幅员辽阔以及古代的交通不便有着一定的关系。我们的老祖先伴水依田而居,以乡土田地为生存根基,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都不会迁徙,一个人在一生中难得出趟远门,只能和乡里邻居打交道,若是凡夫俗子也就罢了,但若是一个心志高远才艺非凡的有识之士却没有人与他谈古论今、诵诗抚琴,空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无人赏识,这是莫大的悲哀,因此古代士子往往遍历河山、游学访友。试想一个人骑马乘船、

餐风露宿,跨越千里风尘,经历四季风霜,终于到达了自己神交已久的知音家门前,报拳施礼、欢喜相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进而二人对月倾心、把酒言欢,时而主人欢笑宾客乐,时而宾客笙箫主人歌。酒逢知己千杯少,生遇知音人自醉!此种情景已非言语所能形容,岂一个好字了得!

且看看千古以来的文人墨客们为此演译了多少动人的篇章。诗仙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何逊的“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不正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知音情怀的真实写照吗! 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伯以牙子期高山流水,弦断为知音为代表。伯牙虽为一代杰出的琴师,但真正能听懂他的曲子的人却不多,可以说只有钟子期一人。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到“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但是后来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伯牙闻听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再也没有弹过琴。在子期墓前,伯牙写下一首短歌,来悼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

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伯牙子期的故事无疑在我国的传统精神中占有一席之地,千百年来它成了中国人交朋友的最高追求。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道出了多少人间真情,留下了几多芳华逸事,如今生活在电子信息时代的我们有着数不清的以朋友相称的人,可是除了请客应酬、送礼办事或者在网上打发寂寞的“朋友”以外,数得上知己的能有几个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会不会想起这句词: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篇四:忙,不亦乐乎

龙源期刊网 .cn

忙,不亦乐乎

作者:上海考生

来源:《课外阅读》2006年第08期

忙,是人生中的一个步骤,每个人所忙的事务不同,但不能是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

忙是问号。忙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大有学问。忙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怎样忙出精彩,忙得不亦乐乎,却并非简单。人生如同一张地图,我们一直在自己的地图上行走,时不时我们眼前就出现一个十字路口,我们该向哪儿,面对那纵轴横轴相交的十字路口,我们该怎样选择?不急,静下心来分析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坐标轴才是最重要的。忙就是如此,选择自己该忙的才能忙得有意义。忙是问号,这个问号一直提醒我们要忙得有

意义,忙得不亦乐乎。

篇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精彩赏读一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精彩赏读一

一、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1]

二、精彩赏读

学而第一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同志为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同志,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 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释】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1)患:忧虑、怕。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为政》第二

《论语》——为政

【本篇引语】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

一步阐述。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释】

(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原文】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1(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可以为师矣。”

【注释】

(1)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评析】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原文】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

(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原文】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