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琳与冰心20年代散文写作技巧比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19:40:14 字数作文
篇一:第七章 20年代散文
第七章 20年代散文
教学目标:1、把握整个20年代散文的发展概况。
2、掌握重要作家如周作人、朱自清等人的创作。
3、把握鲁迅《野草》的创作特色。
教学重点:1、周作人的“闲话体” 散文;
2、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3、鲁迅《野草》的创作特色。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周作人、朱自清的散文(2课时)
教学重点:周作人的“闲话体”艺术散文风格。
一、20年代散文概况:
鲁迅在30年代曾经这样回顾:到了“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之上。朱自清则评价说:五四阶段散文创作的派别林立,“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延,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这时期产生了周作人、冰心、朱自清、郁达夫等现代散文四大家以及鲁迅、林语堂、徐志摩、梁遇春等诸多不同风致的散文名家。到了三十年代则出现了何其芳的《画梦录》,四十年代又出现了张爱玲的《流言》,是现代散文家的队伍不断扩大。
二、简介五四前期的《新青年》“随感录”散文。
(1) 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4号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杂文。此后有诸多报刊仿效开设同类栏目,使杂文承担了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任务.成为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
(2)《新青年》随感录特点:A、 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鲁迅是其中主要作家。此外还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
B: “随感录”杂文大都是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必须联系当时特定的时代氛围来阅读。周作人曾列举自己在《每周评论》上发表的文章,毫不留情地指出“它只是顽强地主张自己的意见,至多说得理圆,却没有什么余情”。
(3)《随感录》对后起的“语丝”派等散文诸流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新青年》《语丝》分化后,在周作人麾下聚集的自由主义作家群,所谓言志指派散文流派,以后发展到《骆驼草》、《水星》、《论语》等,与前一派自是路向不同;不过,在五四初期大体上还是取同一创作立场的。
三、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1、简介:周作人(1885—1967),原名周櫆寿,浙江绍兴人。1903年赴南京求学,1906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中学教员、大学教授。1921年参与发起文学研究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执留北平,出任伪职,被指责为汉奸文人。抗战后被捕。1949年出狱,定居北京。散文集《谈虎集》、《谈龙集》等。(1927年提出“闭门读书论”批判左翼文学的“投机趋时”;1937年后,沦为汉奸)
2、周作人的散文理论及其“闲话体”风格言志散文
周作人的散文,有“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两体。前者多收入谈虎集、谈龙集中,思想意义与社会意义显然更加积极;但真正显示周作人创作个性,并成为他对现代文学艺术独特贡献,而且实际影响更大的,确是后者。周作人的散文多做闲谈体,所追求的是自然而隽永,是富有艺术意味的闲谈。周作人有名士派的夙缘,有叛徒与隐士的二重性格。《北京
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等,很能代表周作人言志小品的风格。
周作人的现代散文理论独树一帜,而且他散文创作也和他的理论相呼应。周作人的言志散文理论和风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散文理论: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以记叙和抒情为主的艺术散文创作,将叙事、抒情、说理结合在一起。散文不但应是记叙的,而又是艺术性的;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这是周作人发表于1921年的《美文》中重点强调的观点。这给现代散文文体和标准的形成造成很大的影响。自此,现代文学史上形成了浩浩荡荡的“言志派”这一散文流派。(1920年之前,文坛上多流行议论性散文。)
(2)“闲话体”艺术散文的风格。以生活见闻和日常生活体验为载体,抒发情绪,寻觅交流者,从而形成了周作人的独特风格。
①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诸如茶食、野菜、野花、菱角、自己的初恋、爱女的生病等,在平淡的叙述中有人生的况味,有内心的情趣。尽管那种情趣可能未免落寞、颓废,适合所谓中年心态。
如《北京的茶食》中写道:“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心要的??”这里写的都是平常的事物,但跟人生不无关系,颇有生活情趣。
②“冲淡平和”的抒情特色。
周作人的人生观之一就是顺从自然,天人合一。他说过:“人的脸上固然不可没有表情,但我想只要淡淡地表示就好,譬如微微一笑,或者在眼光中露出一种感情,自然,恋爱与死等都可以算是例外,无妨有较强烈的表示,但也似乎不必那样掀起鼻子,露出牙齿,仿佛是要咬人的样子。这种嘴脸只好放到影戏里去,反正与我没有关系,因为二十年来我不曾看电影。”
他的散文作品混杂着寂寞的痛苦和淡淡的喜悦,可以说是苦中作乐,忧患中的洒脱,这就是周作人所说的“凡人的悲哀”。
如:《乌篷船》,作者似是在漫不经心地指点朋友如何游览他的故乡,实际要表达的是自我的处世态度:闲适和隐逸,一种消闲的人生观。周作人的许多作品都流露出这种淡淡的惆怅或落寞,这一方面是一种“人到中年万事休”的心态,另一方面是思想观、人生观和文学观的矛盾所带来的苦涩。
③文词的涩与简单。周作人认为文词应“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揉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的统一,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我说雅,这只是说自然,大方的风度,并不要禁忌什么字句,或者装出乡绅的架子。”在他的散文中,随外可见这种文白杂揉,简单又自然的文词。文章以文言入文,似“涩”,但读起来,并没有艰涩、生硬之感。全文才100多字,几乎是一句就产生一个转折,简洁通达的文词,却形成一种古雅、“低徊趣味”的审美效果。
四、朱自清的散文。
朱自清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的散文家,他以自己的创作,彻底地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
和冰心一样,朱自清也擅长从古典语词中吸收营养,但是他驾驭白话的能力更为高超。他的《荷塘月色》、《背影》和《给亡妇》等名篇已经与中国古典散文名篇并驾齐驱。他的散文语言和文体之完美,在现当代作家中罕有人比肩。
1、朱自清散文突出的美学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擅长写景和抒情的“工笔美文”。其抒情散文的特点:“文中有画,画中有情”。
例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等,都体现出他对景物的细致刻画和对声音色彩的敏感,以千姿百态的鲜明形象、巧妙地比喻和通感等手法,营造出至情至美的意境。但是这类散文有些地方过于雕琢,给人一种厌烦感。
(2)从人格到文风都继承了中国“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从而表现出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例如《背影》以平实的口吻和朴素的文字写出家道的不幸,父亲那矮而胖的“背影”在朱自清压抑的情感中体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给亡妇》叙述日常生活琐事,但是生死离别的悲恸却醒目地留在字里行间;《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到卖唱游女和自我道德质疑的时候,那种微微的痛楚,也使桨声灯影变得虚幻起来;《荷塘月色》中,那种“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落寞感直达人的心灵深处。这种情感收放有度的散文美学保持了情与景的统一,是别人难以模仿的。因此,朱自清的散文美学也是独树一帜的。
2、朱自清抒情散文的特点:
(1)感情真挚醇朴。
(2)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
(3)善于集赋、比、兴各种手法,起承转合,手挥目送,既曲尽其意又余韵袅袅。
(4)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朱自清对优雅和谐、含蓄节制的美的追求,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对中国现实社会景象的逃逸和否定。
教学小结:
周作人与朱自清来两人同时提倡艺术性的“美文”与议论性的说理性散文;他们二人在性格、禀趣上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一方面积极关注时事与国计民生;另一方面有深受传统文人的之志趣与艺术的影响,因而其创作呈现出两面性。
第二节:《野草》(2课时)
教学重点:《野草》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一、简介: 《野草》(散文诗集,独语体散文)
1、关于“独语体散文” 就是“自(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言自语”式散文,不需要听众和读者,甚至直接排斥读者或者和读者之间形成紧张关系。只有这样,独语的内容才能直接逼视自我和灵魂,才能捕捉到自我微妙的感觉、情绪、心理、意识和哲学思考。因此,当1919年鲁迅发表一组类似于《野草》的7篇散文时,就是直接将其命名为《自言自语》。
独语体散文的问题价值:1、具有自我审视的性质,具有强烈的内省精神。 2、借鉴了来自异域的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2、关于《野草》该作品写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共23篇,1927年劫机出版,最初发表于《语丝》。这是“五四”退潮后,鲁迅思想矛盾加剧,进行上下求索时候的作品。(《新青年》的解体、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北洋军阀的的腐败、兄弟的失和——时代苦闷与个人苦闷的结晶。)
《野草》在思想上已抒写个人内心的苦闷、解剖心灵为主要特色,也有部分正视现实之作。他认为当时的社会为一个“黑色的大染缸”,惟“黑暗与虚无”是“实有”,作者在这的环境之中探索着人生之路。作品正是反映了鲁迅的这种战斗、探索、彷徨、苦闷的内心感受。
二、作品的内容与特色:
1、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①寄托自己的苦闷、求索和进取情怀的作品。
(这类作品虽然流露出彷徨、苦闷、寂寞的情绪,但着重表现的下在黑暗重压下的战斗精神、追求精神和牺牲精神。)
《秋夜》、《雪》、《过客》、《这样的战士》是诗人自我的精神写照,反映了鲁迅清醒执着,在苦闷当中确又永不停息的战斗的坚韧意志。
“枣树”任性的战斗精神;(默默地铁似的直刺奇怪而冷的天空);“朔方的雪”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战斗;
“过客”不只前方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依然不停地跋涉,坚定地向前走去;“这样的战士”:一个孤独而坚强的人,“但他举起了投枪”(反复)勇猛战斗永不歇息。
《影的告别》中“影子”面临着黑暗与光明的两重威胁。“彷徨于无地,彷徨于明于暗之间” 《颓败线的颤动》所表现的是爱人者的悲剧。“老母亲”鲁迅的写照;
《死火》自己一心救国的热情到冷冽的社会面前成了“死火”。
②对社会丑恶世态和病态心理的揭露与鞭挞。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复仇》、《立论》等对国民的愚昧、麻木、圆滑、势利、无聊、中庸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③对封建专制势力、反动军阀的批判。《淡淡的血痕》《一觉》《失掉的好地狱》对军阀的残暴、军阀混战的危害、政客的争权夺利讽刺与控诉。
2、艺术特色
①熔散文的形散神聚合诗歌的诗情画意与一炉,形成独创性的体裁特色。
②艺术上多采用象征主义的方法,以创造有物质感的的形象来表现复杂的内心感受。 自然景物中的天空、小青虫、枣树、江南的雪;人物中,过客、战士、全身赤裸而颤动的老女人;
③语言精致、形象,饱含诗情,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
三、品读《题辞》(过程略)
小结:鲁迅是现代散文诗的最早创造者。《野草》以深邃的思想哲理和成熟优美的语言艺术发射异彩,是中国散文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练习布置:
1、 评周作人散文观,及其小品文创作的主要特色。
2、 从散文语言运用和文体创造方面,比较评析冰心与朱自清的创作风格异同。
3、分析《野草》中的“过客”与“这样的战士”的形象。
篇二:第八讲 冰心、朱自清散文创作
幻灯片1
第六章
冰心、朱自清的散文
幻灯片2
冰心和朱自清,同属文学研究会成员,都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先行者。他们用白话创作的叙事抒情散文,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显示了现代散文的创作实绩。 幻灯片3
冰心
? 生平:现代文学史上命最好的人!
? 1、生于福州,长于上海、烟台。
? 2、教会学校的熏陶。
? 3、留美的经历。
? 4、幸福的家庭生活。
幻灯片4
“冰心体”散文
? 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
显出清丽的风致。
幻灯片5
“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
? 即冰心散文三大主题——“爱的哲学”: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
“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
? 是指其甜柔的抒情风格
“行云流水似的文字,清丽的风致”
是指其语言风格:在语言的运用上,冰心主张将文言文、白话、西文融合起来,并身体力行,使其散文语言既保留了某些文言文的典雅、凝炼,又适当地“欧化”,使句子更灵活、婉转、流动,有自然跳动的韵律感。
幻灯片6
? 如《往事》其二(八)中的一段描写:
“船身微微的左右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的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呼,如接引,我无言,久——久,悲哀的心弦,开始策策而动。
有多少无情有恨之泪,趁今夜都向这雨点星光挥洒!凭吟啸的海风,带这两年前已死的密愿,直到塔前的光下——”
幻灯片7
地位、评价
? 郁达夫1935年4 月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的“导言”中指出:“冰心女士
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
? 巴金曾说:“从她的作品里,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我们知道了爱星、爱海,
而且我们从那些亲切而美丽的语句里重温了我们永久失去的母爱。”
幻灯片8
? (一)生平及创作
? 朱自清(1898-1948), 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在扬州。祖父和父亲都是“学
而优则仕”,故朱自清从小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纵观朱自清一生,“贫病”是其主要特点,这关系到他的柔弱、内向、忧郁的性格,关系到他的人生道路的选择。
?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又无法完全退出社会舞台,因此朱自清只能选择与现实保持一
定距离的教育、国学研究和创作道路。
朱自清
幻灯片9
? 新文学运动初期,他以写新诗出名,是“雪朝诗人”之一,从20年代中期起致力于散
文创作。他的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
? 叶圣陶说:“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 朱自清的散文集有 《背影》、 《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
幻灯片10
朱自清的散文,就题材而言,大体可分为四类:
? (一)写景抒情:有以写景物为主的游记和写景散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
塘月色》、《绿》等;有以写地方史迹为主的地方志,如《南京》、《说扬州》等。 ? (二)写人抒情: 涉及父亲、妻子、儿女、友人、佣人,如《背影》、《给亡妇》、《儿
女》、《一封信》、《阿河》等。
? (三)描述生活情趣:如《看花》、《谈抽烟》、《择偶记》等,从中可以“感到朱先生的
风趣”(李广田语)。
? (四)表现社会题材: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
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等。
? 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散文是前两类,其中《荷塘月色》、《背影》等篇可谓脍炙人口。
幻灯片11
(二)艺术风格
朱自清的散文堪称为“美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散文都充满着真情,诚挚、深切的情致,溢于言表,绝无装腔作势、虚文伪饰之态,个性非常突出。
幻灯片12
1、柔弱而感伤的基调
? 柔弱方面主要表现在意象的选择,水和女人是朱自清散文中非常常见的意象,这也是
朱自清散文的灵气所在。而且朱自清情有独钟的水是江南温柔细腻的水,而不是北方汹涌澎湃的水,这与他柔弱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 朱自清常以女性美来描写自然美,如《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比比皆是。
幻灯片13
? 再说“感伤”,感伤常与柔弱连在一起,是面对挫折的一种无力感、挫折感。柔弱而执
着就容易感伤。
? 感伤又有“大感伤”和“小感伤”之分,“大感伤”是面对历史的无可奈何。如《桨声
灯影里的秦淮河》。“小感伤”是面对个体的人生无常、短暂、挫折无可奈何的一种感叹。如《匆匆》、《背影》等。
幻灯片14
2、温厚而拘谨的的个性
? 温厚是指朱自清人格上的特点,他有着较高的修养、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对亲人常
常怀着一种歉疚之感。而温厚的人格常常就伴随着拘谨的个性,在艺术表现上往往就表现为真挚和细腻。朱自清的亲情类散文名篇《背影》、《给亡妇》、《儿女》等,就具有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幻灯片15
地位、评价
? 朱自清是一位卓有建树、风格独特的散文家,他对于创建现代白话散文做出了不可磨
灭的贡献,他的散文对“五四”以来的散文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郁达夫1935年4 月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的“导言”中指出: “朱自清
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幻灯片16
地位、评价
? 李广田《<朱自清选集>序》“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垒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
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带来了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幻灯片17
思考:比较冰心与朱自清的异同
? 朱自清与冰心的散文都是以文字的优美、感情的细腻真挚,风格的清丽隽永而著称,但
又有区别。
? 冰心更善于抒情,她的散文即使是记叙性的,也像抒情诗一样,而朱自清更善于描写,
在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在诗与画的交融上达到高度的统一。
幻灯片18
《荷塘月色》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幻灯片19
《绿》
?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
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渣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 ··· ···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
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幻灯片20
关于母爱
? 冰心说, 母亲“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事物毁灭而变更”,“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
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寄小读者·通讯十》)。
? 因此,她要“尽我在世的光阴,来讴歌这神圣无边的爱”(《寄小读者·通讯十二》)。 ? 她要把每“一张纸”,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载着她的爱”和心底的无限
感激之情,流到母亲的梦中(《纸船--寄母亲》)。
幻灯片21
? 冰心在《寄小读者》四版自序中就这样说:“这书中的对象,是我挚爱恩慈的母亲,她
是最初也是最后我所恋慕的一个人。我提笔的时候,总有她的颦首或笑脸涌现在我的眼前。”如《通讯七》,在回答爱海还是爱湖这个问题时,她立刻把母亲引进来,“海好像我的母亲,湖是我的朋友。我和海亲近在童年,和湖亲近在现在”。
? 《通讯十三》,冰心写道:“看,小舟在怒涛中颠簸,失措的舟子,抱着樯杆,哀求着
‘天妃’的慈号。我的心舟在起落万丈的思潮震荡时,母亲!纵使你在万里之外,写到‘母亲’两个字在纸上时。我无主的心,已有了着落。”
? 《通讯十八》这样描述:“那夜梦见母亲来,摸我的前额,说:‘热得很--吃几口药罢。’
她手里端着药杯叫我喝。 我见那药是黄色的水,一口气喝完了。 梦中又觉得是桔汁的味儿。 醒来只听得圆窗外海风如吼,翻身又睡着了。 第二天热便尽退。”
幻灯片22
《红 莲》
??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紧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剞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往事(一)·七》
篇三:朱自清和冰心散文比较
从散文语言运用和文体创造方面比较评析冰心与朱自清的创作风格异同
——汉语言三班:丁玲
在“五四“美文创作中,冰心和朱自清是其中的典范。两者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首先,他们在文学从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冰心体”的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而朱自清则是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精确观察,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巧妙的运用比喻、联想,融入自己的感情,构成细密幽远的意境,保持一种温柔敦厚的风格。
其次,他们的散文都充满浓郁的抒情色彩。通过对特定环境,细节描写抒发真挚情感。冰心在《往事》七中,即景抒情,透过院子里两盆莲花在大雨中,白莲凋谢,红莲因荷叶遮蔽完好的画面,想到母爱之伟大,自然吟出“母亲呵,你是莲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遮蔽”的母爱之颂歌。同样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把父亲怎样走到铁道边探身爬下月台,怎样手脚并用攀登那边月台,以及买桔子怎样艰难地抱运回来这一系列动作,老老实实的勾画出来,描写的是买桔子的背影,揭示的是父亲对儿子的真挚的爱,而,“我的泪也很快流了下来”,融情于事,委婉的
赞美了父爱之伟大。
语言清新,文字隽丽,典雅,充满诗情画意。冰心在《笑》中写了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屋内,“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三言两语便是一幅凄清优美的图画,背景朦胧,安琪儿凸现,形象感非常强;两个动词“隐”和“浸”字都极其有韵味。第二个场景是在古道上,“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这组合起来的画面,像电影一样一一闪现,,像诗语一样琅琅上口。第三个场景是在海边,作者在雨晴之后赶路,“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不由令人想到“海上生明月”这样的诗句。语言朴素自然,却能给人以无限想象。朱自清在《春》中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以口语话的语言,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自然活泼,明朗错落的抒情节奏。在《荷塘月色》中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准确而传神。
冰心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熏陶,也就决定了在她的思想中仍不可避免的受旧文化影响。母爱,自然爱,儿童爱,是冰心永恒的主题,但她只是用优美的笔触,赞美纯洁如洗的情感和大自然的非凡仪态,却很难深入现实,揭露现实世界的苦难。她宣扬“人类之爱”,企图用
爱来掩?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磺型纯啵嘎冻銎渌枷氲木窒扌浴U庖残硎亲骷掖优允咏浅龇ⅲ行缘娜衔梢匀诨磺泻澜缡浅渎模辉溉フ酉质凳澜缰械目嗄选V熳郧逶蚰芨钊氲慕沂?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shehui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社会现实,将抒情与议论相交错,融情入理。他的《生命的价格——七毛半》、《航船中的文明》,缘事而论,将矛头指向旧社会制度,社会陋习和反动的军阀政府,诙谐中含有批判的锋芒,具有更高更深远的意蕴。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