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改写别董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2:30:00 体裁作文
改写别董大体裁作文

篇一:别董大——改写.doc

诗词鉴赏技巧,立足在对诗词感悟、诵读的基础上,结合文本教材内容,很好的从诗歌如何阅读,如何赏析,如何用语等多角度进行专题讲座,是诗歌教学很好的参考。老师在与学生的互动及自己高屋建瓴的引导中让学生提升。

很好的指导,很好的教学模式。诗歌鉴赏本诗鉴赏中的一道大餐,也是一个难点。我们老师如何去教,去引导,如何能让学生深入浅出,这便是诗词鉴赏的关键。该老师的这趟诗词鉴赏课,在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很好

《狮子和兔子》说课、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实录要点: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先是PPT打出生字,先指名读,再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齐读。接着检查课文朗读。二、学习课文,通过重点段落的朗读指导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和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抓住兔子的笑统领全文的学习,用“兔子到底在笑什么?”“它一共笑了几次?”“你从笑中体会 到了什么?”自然进入到重点段落的学习。三?在朗朗读书声中结束全文的学习。

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上书声琅琅,学习要求提得明确,并且一步步提高,评价语言丰富多样,总之,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值得学习借鉴。

篇二:别董大教案 (2)

《别董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会拼写“曛”这个字,并能理解它的意思;能区别“已”和“己”;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整体把握全诗,体会作者表达出的感情。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这首诗情感的转变,感受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悲凉之苦,以及诗人对友人的真情,还能懂得在慰籍中寄希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整体把握全诗,体会作者表达出的感情。 难点:通过理解这首诗情感的转变(凄凉悲苦——昂扬豪壮),感受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悲凉之苦,以及诗人对友人的真情,还能懂得在慰籍中寄希望。

教学方法:本次课程主要在讲授法的基础上,采取创设情境引导学习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积极备课,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复习以往学过的赠别诗篇,收集一些有名的赠别佳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面临着离别。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送别亲人或友人的时候,都会说些什么呢?(要保重身体;要经常联系;如果有什么事需要帮助要记得找我??) 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常用的离别赠言。那么,古代的那些人呢?他们又是怎样送别友人的呢?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或者是你知道的关于送别的诗句,然后站起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看来大家都学得不错,知道的赠别诗句也很多。那么,今天的这一课,我们还要再学一首有名的送别诗《别董大》。(板书课题)

(二)学习《别董大》

1

1.读懂诗题,了解背景。

(1)这首诗的题目是《别董大》,我们知道“别”即离别、送别的意思,那么诗人要与谁告别呢?题中的“董大”指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注释,简单了解一下董大。 (董大:是作者的一位朋友,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

教师可补充:董大,他的名字叫做董庭兰。因为在兄弟中排行老大,故称“董大”。所以,此诗题目的意思就是送别董庭兰。

(2)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关于本诗的作者,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高适这位诗人呢?他是唐代有名的诗人。高适早年家境贫寒,二十岁时曾西游长安,功名未就而归。

诗人在写此诗时,正处于四处飘泊,仕途不达,贫困交加的境遇中。而董大虽然是当时有名的琴师,却受到朝廷的冷落,失意之时,愤而离开了京城,好友高适就为他送行。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当时送别的情景吧!

2.读懂全诗,整体把握。

(1)请同学们先认真听一遍课文录音,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难读的字词以及节奏和停顿。 (教师提示:“曛”的读音与写法;“己”和“已”的区别。)

学生自由轻读

谁愿意起来把诗读一遍? 指名读

(2)齐读第一、二句诗。

读了这两句诗,我们知道这是写景的句子。现在,请同学们用笔把描写到的景物勾画出来,看看作者都写了那些景物,他是如何去描绘这些景物的?

(黄云、白日、北风、雁、雪)(板书)

(3)黄云?我们平常看到的、听到的的云都是白云或乌云,这里怎么会是黄云呢?大家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千里黄云”中“千里”就是一千里的意思吗?

(教师点拨:当时他们分别的地点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漫天,所以云也显出黄色。“千里”在这是虚指,意为满天都是。)

接下来,这里的“北风吹雁”中的“吹”是什么意思呢?“雪纷纷”又是什么样子呢? (吹:在此是“送走”的意思。纷纷:形容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4)到此我们知道了这些字词的意思。看看有谁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景色呢?

(北风呼啸,黄沙漫天,原本灿烂的太阳也黯然失色,变得惨白昏暗了。乘着疾驰寒风,冒

2

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一群大雁离开故土向南方飞去。)

(5)面对着这样的情景,结合诗人的遭遇,想一想诗人此时的心境是怎样的?诗人写景的用意又是什么?

(一方面表达了诗人仕途不畅,生活困顿的内心积郁;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前途、命运渺茫的忧虑。写景渲染了离别时的悲壮氛围,也为后两句的劝慰之辞积蓄力量。)

(6)学生齐读全诗。

作者在描绘出如此悲壮的情景之后,立即对友人说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诗中的“知己”是什么意思?君又是指的谁?

(知己:知心的人。君:古代对男性的尊称,在此指董大。)

请同学们结合这两个词意,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不要问前途担心,你走到哪里,都会有知心朋友!)

(7)下面,有谁愿意起来描绘一下全诗的意思?

学生回答。

(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

大家看,诗人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临别赠言写的多么的鼓舞人心啊!现在我们弄懂了全诗的大意,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齐读全诗。

3.反复思考品读,入境悟情。

(1)我们学习古诗,不仅要了解诗的大意,更重要的是还要能体会到诗人的感情。下面老师来读一下这首诗,大家听一听,想一想诗的意境,体会体会。

教师范读课文。

(2)听老师读了,我想大家对诗人的感情有了初步的感受。现在,我们要更深入的体会他的感受。在这样的情境下(播放背景音乐,出示图片),假如你就是诗人,此时送别,你准备用什么话来安慰董大呢?或者你就是董大,此时,你听了诗人的话后心情怎样?又有什么话对诗人说呢?

指名学生回答。

(3)听了大家的回答,老师发现在刚才你们是“诗人”的时候,有同学这样对董大说“亲爱的朋友,请不要难过,离别以后要彼此珍重,相信我们很快会在见面!”大家想一想,这句话中有怎样的情感?

3

在送别时,说这样的话是想表达你的——依依不舍。

除了包含着依依不舍的赠言,我们还有同学是这样说的:“朋友,快扬起人生的风帆,努力冲破激流巨浪。不要担心,我永远给你自信的目光,灿烂的笑容,你一定会成功!”从这句话中,你可以看出什么呢?这是不是在劝说朋友要继续努力,激励朋友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放弃呢?

(4)大家看,在送别时,我们有大致两种情感可以表达,一种是我们的依依不舍,另一种是我们的劝慰和激励!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首诗,看看这首诗里有哪些情感?有没有同学刚才说的那些情感呢?

有依依不舍吗?在哪里?有激励和劝慰吗?又在哪里呢?

(从全诗可知,有从依依不舍的悲凉之情到慷慨激昂的劝慰激励之情的转变。) (板书)

(5)在介绍背景时曾提到当时高适和董大的遭遇十分相似,他们两人都处在仕途不达的境遇中。大家想一想,在这个时候,这后两句诗除了可看作诗人高适送给董大的离别劝慰之言外,是不是也可把这两句诗送给高适自己呢?如果是送给自己的,这里面又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诗歌虽名为“别董大”,但实际上也是在抒发诗人自己的胸怀抱负,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必胜信念。)(板书)

4.情景再现,一展文采。

请你用优美的文字把《别董大》改写成一篇小文章,不少于100字。

(三)结束语

通过大家的写作,我相信同学们对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学了这首诗,我们知道在送别友人时,不仅仅可以表达我们的不舍之情,我们还可以抒发一下慷慨激昂甚至是壮伟之音,我们要对友人进行劝慰和激励,更要让他充满信心和力量!

七、板书设计

别董大

[唐] 高适

送别 情

5

篇三:别董大

《别董大》教学设计

小店区育才小学 张丽君

一、作品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二、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积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评价、研读赏析。本课旨在古诗教学中尝试主题性阅读,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揣摩,让学生对古诗的情感体验更为厚实。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三、教学目标

(1) 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咀嚼和揣摩重点诗句的情味,体验诗人流露出的感情。

(2)在送别主题古诗的对比参读中,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悟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人生会常常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你自己在学习上或生活中有过失败的经历吗?面对失败,你当时又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请学生略说)

是啊!面对困境,有的人怀着一种忧伤,把失望和气馁刻在了人生的底片上,而有的人接纳失败却像捧起一本书,倾注一种自信和智慧的目光去阅读,而后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唐代诗人高适曾这样劝慰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啊!下面让我们欣赏高适的《别董大》。(板书课题)

二、读通读顺,整体把握

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2.3遍,(出示课件),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把诗读通读顺。

2.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除了会读以外,还需要知道什么?

(了解诗的意思;怎样知道诗的意思?借助注释,联系上下诗句、结合背景资料等等)

3.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看看这首诗大概讲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在小组里说说,在学习和交流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先做上记号。

(学生自学)

4.(交流重点词语的理解。点拨:黄云: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与“曛”联系起来即曛黄,只夕阳西下时天色昏黄。“千里”是不是就是一千里?联系学过的诗句理解是虚指,很多,满天。指出温故知新。“莫”的意思。怎么理解“知己”的意思。古人常用到这个“君”,与你是有区别的,您。这里指谁?董大。)

5理解了重点词语,谁来试着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前两句和和后两句分别写的是什么?

6听录音朗读。

7给点评,再提名读,指挥节奏。

三、反复品读,入境悟情

(一)品读第一二句诗。

1.怎样才能读出感情?

(生谈)。最重要的是品诗、赏诗,走入诗境,才能读出诗情。同学们再来读题。

2.别董大,别时的景是怎样的?

(生答)谁再来读读这两句诗:(出示课件)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3.你在读的时候注意到这两句诗中的一些景物了么。请同学们用笔画出来(学生画——黄云、白日、北风、雁、雪。)(板书:景)

4.“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几种景物串起来勾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谈:凄凉、寒冷 、空旷 )这就是景语,景中的语言,把你的感受带入诗中,自己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觉。

5.自由读。

6.提名赛读。评价:这就读出了景中的语言(3名学生)

7.刚才我们在景外观景,现在我们走进景中,孩子们,请闭上眼睛,和诗人一起回到那个送别的黄昏。用心去感受,看看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8.你?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鹛搅耸裁矗靠吹搅耸裁矗浚ㄉ福?/p>

9.这是怎样的悲壮而凄凉啊,师指课题:此景,别董大,这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出示课件)诗中哪个字写出了别时的心情?用笔把这个字圈出来。

10.(板书:愁)。“愁”。这是怎样的愁?难道这别”愁”仅仅只是来自着眼前这凄凉的景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

11.你怎样理解“前路”?(结合理解“知己”)

12.此刻我再来看这个“曛”,这昏黄不明的、迷茫的仅仅是指景吗?这“曛”不仅写出了天色昏黄,也写出了前途昏暗,分不清方向。

(二)品读第三四句诗。

1.说得很好,景的凄凉,前途的渺茫,人生的困惑,怎一个“愁”字了得!此刻应是挥泪告别,应是借酒消愁。然而,高适却写下的这样的诗句(课件出示):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板书:莫愁)

2.正是这两句成就了这千古名篇,请大家再读读这两句。

3.(随机采访)你就是董大,此时,你的心情怎样?(随机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积极情感。)

4.再来读题,别董大,此刻,别去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别去的是愁,留下的是自信、友情)(板书:情)

(三)回复全诗,朗读提升。

1.诗人以自己的豪情抹去了朋友的愁情。现在我们再看这别时的路,透过这个白日曛和长啸的北风,纷纷的大雪,你看到的是怎样的前路?(晴朗和阳光。)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整首诗。(全班练读)

2.指名个别读。点评:这景悲壮但不凄惨。谁再来读?提名读。(我又看到了一个小高适,乐观,豪放)(自由读。)再提名读。

3.荒凉的塞漠正因为有了英雄的襟怀才变得壮美动人,读出你的真情,读出你的豪放。(生齐读)

4.人常说情由景生,但情不能完全被景控制,诗人高适在写此诗时,自己也在逆境不得志时,失意流落,在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雄壮的豪情来,从诗人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心胸,对友人的真情)

5.怀着对诗人的敬仰记下这首诗,自己练习背一背。(指2-3人背。)

6.同学们,诗人高适怀才不遇,将近有30年啊,但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并以此来影响他的朋友,我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吧!让我们再次和着音乐来吟诵这首诗。

四 对比参读,感悟诗蕴

是啊,人生自古伤离别。送别主题的古诗我们学过的还有很多,老师今天随手也抄了几首,与大家共同欣赏。(出示古诗:《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这些古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1、学生比较,指名汇报。

2、同是送别之诗,这些诗又各有什么特色?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

4、小结:这些古诗,同是写对好友的别情,然而描写的景物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这些诗中,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目相送,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话相送,说到底诗人是以什么相送?

六、 小结:

古诗词是一尊巨大的,丰富的宝库,可以通过它们穿越时空,了解当时的人事,感受诗人的情怀,学习做人的道理。课下应主大量阅读。

板书设计:

别 董 大

(唐 高适)

愁 景

莫愁情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