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忆同学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6:28:09 体裁作文
忆同学散文体裁作文

篇一:梁实秋散文之忆老舍

梁实秋散文之忆老舍

我最初读老舍的《赵子曰》、《老张的哲学》、《二马》,未识其人,只觉得他以纯粹的北平土话写小说颇为别致。北平土话,像其他主要地区的土语一样,内容很丰富,有的是俏皮话儿,歇后语,精到出色的明喻暗譬,还有许多有声无字的词字。如果运用得当,北平土话可说是非常的生动有趣;如果使用起来不加检点,当然也可能变成为油腔滑调的“耍贫嘴”。

以土话入小说本是小说家常用的一种技巧,可使对话格外显得活泼,可使人物个性格外显得真实凸出。若是一部小说从头到尾,不分对话叙述或描写,一律使用土话,则自《海上花》一类的小说以后并不多见。我之所以注意老舍的小说者尽在于此。胡适先生对于老舍的作品评价不高,他以为老舍的幽默是勉强造作的。但一般人觉得老舍的作品是可以接受的,甚至颇表欢迎。

抗战后,老舍有一段期间住在北碚,我们时相过从。他又黑又瘦,甚为憔悴,平常总是佝偻着腰,迈着四方步,说话的声音低沉,徐缓,但是有风趣。他和王老向住在一起,生活当然是很清苦的。老舍对待谁都是一样的和蔼亲切,存心厚道,所以他的人缘好。

有一次北碚各机关团体以国立编译馆为首发起募款劳军晚会,一连两晚,盛况空前,把北碚儿童福利试验区的大礼堂挤得水泄不通。国立礼乐馆的张充和女士多才多艺,由我出面邀请,会同编译馆的姜作栋先生(名伶钱金福的弟子),合演一出《刺虎》,唱做之佳至今令人不能忘。在这一出戏之前,垫一段对口相声。这是老舍自告奋勇的,蒙他选中了我做搭档,头一晚他“逗哏”我“捧哏”,第二晚我逗他捧,事实上挂头牌的当然应该是他。他对相声特有研究,在北平长大的谁没有听过焦德海草上飞?但是能把相声全本大套的背诵下来则并非易事。如果我不答应上台,他即不肯露演,我为了劳军只好勉强同意。

老舍嘱咐我说,“说相声第一要沉得住气,放出一副冷面孔,永远不许笑,而且要控制住观众的注意力,用干净利落的口齿在说到紧要处使出全副气力斩钉截铁一般迸出一句俏皮话,则全场必定爆出一片采声哄堂大笑,用句术语来说,这叫做‘皮儿薄’,言其一戳即破。”我听了之后连连辞谢说:“我办不了,我的皮儿不薄。”他说:“不要紧,咱们练着瞧。”于是他把词儿写出来,一段是《新洪羊洞》,一段是《一家六口》,这都是老相声,谁都听过,相声这玩艺儿不嫌其老,越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玩艺儿越惹人喜欢,借着演员的技艺风度之各有千秋而永远保持新鲜的滋味。

相声里面的粗俗玩笑,例如“爸爸”二字刚一出口,对方就得赶快顺口答腔的说声“啊”,似乎太无聊,但是老舍坚持不能删免,据他看相声已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不可稍有损益。是我坚决要求,他才同意在用折扇敲头的时候只要略为比划而无需真打。我们认真地排练了好多次。到了上演的那一天,我们走到台的前边,泥塑木雕一般绷着脸肃立片刻,观众已经笑不可抑,以后几乎只能在阵阵笑声之间的空隙进行对话。

该用折扇敲头的时候,老舍不知是一时激动忘形,还是有意违反诺言,抡起大折扇狠狠的向我打来,我看来势不善,向后一闪,折扇正好打落了我的眼镜,说时迟,那时快,我手掌向上两手平伸,正好托住那落下来的眼镜,我保持那个姿势不动,采声历久不绝,有人以为这是一手绝活儿,还高呼:“再来一回!”

我们那一次相声相当成功,引出不少人的邀请,我们约定不再露演,除非是至抗战胜利

再度劳军的时候。

老舍的才华是多方面的,长短篇的小说,散文,戏剧,白话诗,无一不能,无一不精。而且他有他的个性,绝不俯仰随人。我现在检出一封老舍给我的信,是他离开北碚之后写的,那时候他的夫人已自北平赶来四川,但是他的生活更陷于苦闷。他患有胃下垂的毛病,割盲肠的时候用一小时余还寻不到盲肠,后来在腹部的左边找到了。这封信附有七律五首,由此我们也可窥见他当时的心情的又一面。

前几年王敬羲从香港剪写老舍短文一篇,可惜未注明写作或发表的时间及地点,题为《春来忆广州》,看他行文的气质,已由绚烂趋于平淡,但是有一缕惆怅悲哀的情绪流露在字里行间。听说他去年已作了九泉之客,又有人说他尚在人间。是耶非耶,其孰能辨之?兹将这一小文附录于后:

篇二:优美散文——忆枫叶

忆枫叶

2012-07-28 01:52 作者: 毕欣苗 266人读过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

一年枫叶待红时,

几多欢喜,

几多愁。

红映枝头,

倾洒落。

/

落入尘间无人问,

冷风欺凌,

冰雨凛冽,

为谁枯黄,

为谁飘零。

谁人来恋这一秋,

飘落枫叶。

/

最爱枝头火红时,

飘洒降落无人晓。

谁懂最美飘落时,

甚凄凉。

篇三:忆同学少年

忆同学少年

“幼年的时光,虽然已远飏,总是那么叫人难忘。儿时的玩伴,儿时的地方,永在我记忆深藏,童年的生涯常入我梦中????”费翔的那首《呢喃》还是一尘不变地吟唱,可我那亲爱的、聪明的同学你在天堂还好吗。今夜我坐在电脑前,倾听着音箱里传来那首熟悉的歌谣,我又想起了你。

“你姓什么?你来自哪里,我叫曹永健。就是寺前本地的。”这就是我第一天来到寺前小学读四年级午睡的时候,我邻桌的那个男孩向我发出的咨询。哦,我内心一阵紧张,从蒋墅来到寺前读书,换了一个新的读书环境,还处在莫名的恐惧中的我突然听到了这样的询问,很怕回答,却又不敢不答。我怯怯地说:“我叫吴某某,来自蒋墅。”“以后我们就是同学了。”那个叫曹永健的男孩很老练地对我说。而且伸出手握了一下我那冰冷的手,然后就坦然入睡了。而我却为之失眠了整个午睡,这就是给我留下了印象深刻的同学-曹永健。

岁月的流逝,我已记不起太多的往事了,但在我的记忆深处,依然知道那是一个很优秀的同学,是我这样平淡的人无法期及的。记得是五年级的诗歌朗颂的比赛上,他那清脆,嘹亮的声音,用一首现代诗人代表人物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举夺魁。也就是他的影响让我化了很长时间来背颂这首诗,到现在也能流利地背颂。

九二年是我一生中刻骨难忘的日子,那年七月,还是那样的炎热,还是那样地无情,千军万马去挤那顶高考的独木桥,过桥的是寥寥无几,留在桥那边的是一声叹息。七月的无奈,让我留在家里望空兴叹,不知是什么时候,突然传来一个比高考落榜更为不幸的消息:曹永健骑摩托车撞在树上,伤势严重,现在在医院抢救。这是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消息,可更不幸的消息是那天的三点多钟传来,曹永健应抢救无效与世长辞。我都不知道当时是如何接受这个事实的。只是(转 载 于:wWW.zw2.Cn 爱作文网)在嘴里不断地念叨 “英年早逝”, “天妒英才。”

快接近二十年的回忆,让我还是不能释怀,还是不断地想起那清脆、嘹亮的声音:“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逝者已矣,是为不幸;生者如斯,情何以堪!”猛然间又忆起了了陶潜的《挽歌》: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蕉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我无法用美丽、浮躁的词语来纪念我那亲爱的同学,我只能用这段短小的文字来寄托我的哀思。愿您在天国过得安好。

出句:让梨让枣,让酒让茶;让谦让先,让路让步;让价让利,让居让田;让名让权,让座让位;让国让德,让贤让能:能让方知天下广![二月川]

水句:说地说天,说风说雨;说美说丑,说神说仙;说媒说情,说父说母;说你说我,说东说西;说法说理,说恶说善:善说才晓世间奇![小立残阳]

看山看水,看古看今;看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前看后,看白看黑;看老看幼,看大看小;看春看秋,看少看多;多看自明天地阔。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