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如何审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0:29:34 高中作文
篇一:高考作文该如何审题
如何审作文题
一、作文体裁选择及审题的总结
【问:】如果是对于体裁没有限制,我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者小说吗?写作文怎样才能避免走题呢?
【答:】刚才这位考生他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审题问题,一个是文体问题。刚才赵老师谈了审题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说这考生要能够读懂这个题目,不光是话题,还有命题者给出的种种提示,有很多考生在考场上时间很紧,只匆匆看一眼话题就下笔,我想是不太妥当,他应该把整个题目所有文字看完,因为命题者本身就提供一些角度,提供一些思路,特别是04年这几个题目,其中有些题目它采用像咱们今天这样聊天室形式,每个人都有观点,考生既可以从中找一个自己比较擅长的角度,也可以综合多种说法来提出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认识,我想跑题在于考生是不是能够通过读题把握住这个题目的内涵和外延,能不能读清楚命题者给他的提示语。
第二个考生他提出的问题就是文体,应该说高考作文写什么文体都是可以,他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小说、戏剧甚至诗歌都可以尝试,关键是考生他是不是擅长某种文体,提这个问题的考生你擅长写什么文体,而不是看别人选择了什么文体,曾经得过高分,我们就猎奇,就怀着一种很功利的目的盲目模仿,有人写这个可能得了很高的分,他是写这个的高手,不一定每个同学在这方面都是高手,我们可能在别的方面是高手,现在考生快上考场了,应该确立自己的一个主打的文体,那就是一专多能,我把某一种文体练的很棒,其它文体我也了解,因为刚才张老师也谈了,有些题目适合写这个文体,不太适合写那种文体,所以考生一方面要全面,另一方面要有自己的专长。
刚才他提到写小说行不行,小说它不是一般的讲一个平平淡淡的故事,它得有高潮,它得有矛盾,为了达到小说的效果,他必须懂得铺垫、曲折、波澜等等,如果考生在这些方面都非常擅长,他写小说无妨。如果他在这些方面一无所知,或者没有尝试过,他选择小说不如选其它的文体。
创新作文包括体裁创新,但是考生要了解自己,扬长避短,我想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提问】话题作文怎么写才好?在开头语结尾,用名家名句是好办法吗?材料作文一定要引用题目里的材料吗?
【解答】他说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话题作文的要求,一个是材料作文的要求,这两个不要把它混在一起说。我们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另外的比较一致的认识,仍然要把话题作文首先练好,当然材料作文那材料是必须要使用的,这是我们今天不作为主要讨论的内容。话题作文怎么能把它写好的问题,这是一个又大又具体的问题,我想我们每一个考生想办法把这大问题具体化,我有一个主张,我们每个考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就现有的基础上,向前走一小步就是我们的胜利,不管是在哪方面走一小步,比如举个例子,审题,在把题目看透上,如果我们大家都努力的话,做个形象的比喻,就极有可能从基础等级符合提议向发展等级的深刻开一个直通快车。什么叫做把题看透,假如你只是知道就原话题接着往下演绎,
比如自信听取别人意见,自信有什么好处,听取别人意见有什么好处,举个例子,这种谈不到新意也谈不到深意。假如你不是这样,你在看完话题之后形成自己的意见,见解,甚至形成自己见识,很显然在看透题角度讲你已经在原有基础上前进一小步,你已经有自信不等于进步,听取别人的意见自是自信心强的表现,这已经大大超过我们仅仅演绎原话题的那种水平,这就是作文要拿高分了,这就是作文开始向着深刻,向着发展等级迈了一小步了,要实事求是,要实在,考虑这个问题不能把问题想的太大,在原有基础上能稍微往前作一段就是好样的了,原来整个行文散漫,无序,现在懂得驾驭总分总结构,原来大概总分总结构,要看自己实际掌握情况,当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确实理科想起了名言,想起很有哲理话,又适合做开头,开头不忘从这说起。当然总体上要把总分总结构驾驭好,要把分的部分千变万化掌握好,有的分用对比式,有的分的部分用夹叙夹议,其实都是原有基础上进步一点,你不可能驾驭到散文式的总分总结构,那就老老实实按照三大段的搞,比那个好一点。
所以把大问题具体化,把大目标具体化为某个局部向前迈一小步,我想这是一个多月能够做到的,不然的话有点发空了。
【提问】我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作文已经掌握了一定模式,平时考试分数也不错,但是发现大家都用一样的模式,写大同小异的才小,我想问一下老师,是不是中规中矩议论文能得分?标新立异能得分吗?
【解答】应该说这位考生提的问题很专业,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他已经初具规模了,他已经掌握一定模式。这个模式它是发展、动态的,因为受教于一位老师,自己同学都用这些材料,都用一个模式,他很可能就陷在这几十人里难以脱颖而出。
我想考生掌握原有那些模式很好,他能不能再掌握其它模式?比如议论文,议论文可以有并列式,并列的两三个材料,开头、结尾、总分总,还可以有层进式,层层递进,一层比一层往深挖,还可以有正反式,正面分析,反面分析,还可以有因果式,我们常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还可以有辨证式,我们要学会,要能够倾听,我们同时也要学会选择,这样能倾听会选择就构成了学会倾听就采用辩证方式。比如我们考生他能够多掌握几种模式,在考场上综合运用,我想他就能够游刃有余。
材料的问题同样是这样,我想他有的材料可能别的同学也有,他有没有属于自己的材料?比如他个人的爱好,有些同学喜欢文学,读过一些文学名著,有些同学喜欢看电影,他看过很多电影的名著,有些同学喜欢体育,他在体育方面了解很多明星他刻苦奋斗努力的这么一个过程,每个学生他的特长,他的爱好是不一样的,如果除了我们统一训练那些材料之外,他还能加入一些清新的、健康的、新颖的、典型的材料,我想他的材料就可以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
我想实际上高考考点上对手有两个,一个是他人,一个是自己。刚才我说的既是战胜自己,也是战胜他人。
【解答】我想建议考生,首先调整好心态,要树立起自信心,相信只要自己在考场上能够冷静应对,至少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而且极有可能超常发挥,因为考试其实并不难,至少不比你已经经历过的一模二模要难,应当有这个信心。
【答疑】我相信一个考生上的考场,有一半分是在他自己口袋里装着的,他不是一无所有,关键他有没有意识把分拿出来。比如字音字形,我们对这些年高考做过一个统计,考试卷子上这些字都是常用字,都是我们平时老师复习过的,但是学生他记忆的不扎实。像古诗鉴赏答题一些原理,都是平时老师教过的,这些原理他是不是总结好了,装在自己记忆库存里。作文的材料,甚至有些材料我们可以用课本,可以用他背诵的材料,也可以用同类试卷上一些文章当中的好材料,他如果能够有意识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来打这场仗或者做这个游戏,有一种比较好的心态,我想他就能够从知识到能力,从过程到方法,使自己表现到最理想的状态。 二、作文审题立意的两个基点
作文的审题立意,就是学生阅读理解、观察思考、联想想像的过程的展示。这一步,好比打洞要先定基点一样,是决定性的一步。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这个基点定得好,写作起来,就会思路顺畅,一气呵成;定偏了,或是无从下笔,或是半途而废,或是不入法眼,白费工夫。我们只有掌握了一些技巧或有了明确的步骤,拿到文题,才能心中不慌。
一、为作文定好“基准点”
我们知道,审题是为了读懂话题的意思。这意思有两层:话题本身的字面意义,话题关涉到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现实。因此,我们不妨用“揣摩法”来审题:揣摩话题的指向。我们首先从材料的字里行间里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这是审题的第一步。要注意的是,在分析话题指向的时候,我们又会遇到多角度的问题。这也是初学写作的人感到困难的一点。我们只有找准最佳指向,才有最佳立意。用一个例子来谈谈如何找出最佳指向。
题目:读寓言诗《树叶和树根》,然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晴朗的夏天/树叶把自已的绿阴撒向谷地./在树枝上,它们高谈阔论/极力夸耀自已。
“这也应该对我们说声谢谢。”/从地底下发出了温和的声音。/“是谁说话?竟敢这样傲慢无礼!”/树叶吵吵嚷嚷,在发脾气。
“是我们,”/地底下的声音回答./是深深地理在黑土中的——树根。”这则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考虑:树叶,树根,树叶与树根的关系,树叶对树根的态度。哪个角度最佳呢?当然是结合树叶与树根的关系,批评树叶有一点成功.便忘乎所以的做法了。这从话题材料中的遣词可以分析出。“夸耀”“吵吵嚷嚷”,对树根“发脾气”,树根则是“温和的声音”,对树叶的批评、责备之意非常明显。所以,我们读材料。不仅要读懂字面义,还要读懂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这就是选择最佳指向的基本方法。 再看看“东施效颦”、“滥竽充数”这两个成语的审题。这两个成语包含的意义,词典里的解释义是一种,还有多种说法也都很好。如,东施希望通过学习使自己变得美丽一些没有错,东施有自知之明;南郭能充数那么多年,谁的责任?与南郭不肯学习有关。与齐宣王的管理体制有关,与同事不愿帮助也有关。但后二者是外在的,最根本的责任还在他本人。因此,才有词典里的固定意义。也就是说,这两个成语的基本意思就是词典里的释义;其他几种意思,是我们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分析出来的。
现在我们可以谈谈立意了。因为,话题作文后面总要跟一句“联系社会现实,结合自身感受”,这就是告诉我们审题与立意是有先后的。现在我们可以用“观照法”来分析怎样的立意才是最佳的。观照,即用话题的指向来思考社会.体察生活。我们要根据话题的指向.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予于褒扬、针砭,这样的立意,才是命题者真正要我们写作的内容,才有深度,才是最佳的。树叶与树根的立意,就可以这样思考:树根可以象征些什么?树叶可以象征些什么?树根对树叶有哪些作用?从小处说,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家庭与成员;从大处说,组织、祖国、民族、人民与个人,都具有这种关系。因而,我们可以拟出这样一些标题“数典不可忘祖”、“饮水要思源”、“功成莫忘本”、“树高千尺莫忘根“等等。
如果我们立意为“树根具有奉献精神”或“树叶与树根要相互理
解”或“树根要理解树叶”之类的,怎么办?不慌,我们用第三种方法来定位:追问法。所谓“追问法”,就是反复阅读材料,体会命题者意图,敲定自己的立意。可以有这样三个局面的追问:一问材料的文字意思有否遗漏,二问命题者的情感倾向把握住了吗,三问联系现实有否不贴切之处。经过这样三步思考,你为这一话题作文定的位,找的点。从技巧上来说,该是很准确的了。
二、为作文定出“新颖点”
《高中语文考试说明》中对学生作文等级的评定有两级:基础等级、发展等级。在发展等级中.有一条“见解新颖”的要求。现在我们要知道的、是如何才能做到“见解新颖”.怎样才能少冒风险。
我把作文的审题立意看作为“打洞”找基点,“见解新颖”就要求我们找的这个“点”要有新意。我们用揣摩法来审察题目的文字义及感情倾向,用观照法来联系社会现实和生活现实,用追问法来敲定我们的初始立意是否合题意,这一过程,是初学立意者必须掌握的,是作文水平高些的人为下一步打定的基础——这
是为立意的创新“定点定位”,没有这一步,下一步就容易偏题离题。 通常,立意要创新,就要与众人的思维不一样:或反弹琵琶,或发散思维。
还以《树叶与树根》为例,我们为这则材料定的点是批评、责备树叶不该“一旦功成名就,就得意忘形”,那么,我们可以“反弹”成“有了成就,得意忘形不好,但兴奋一下,自豪一回还是可以的。”
在此要强调的是“反弹”的内容要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社会公德和众人共识,如果言过其实,或辞不达意或硬“弹”,那就不如不“弹”。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弹”出新意,不是要“弹”离谱。“兴奋”、“自豪”与“得意忘形”、“忘乎所以”是有质的区别的,但又能表达一点成功的喜悦,与一般人“越是成功,越要谦虚谨慎”的理念是不同的。
篇二: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方法及举例)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1、【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2、【材料】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时,总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最后,洛克菲勒还指定他为自己的继任者,成为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
【分析】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事,谁都可以做得到,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的才华与能力在他之上,可最后只有他接了洛克菲勒的班。可立意为:
有些人常常不屑去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然而事实上,做好不起眼的小事,体现了敬业精神,这正是筑起大厦的基础。
二、抓关键词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1、【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2、【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3、【材料】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分析】材料中的裁缝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使自己摆脱了失误不利的局面,变废为宝,走向成功。在理解题意的时候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来准确把握立意的关键。?不小心??废品??为了挽回损失?等词可以帮助我们明确?金边凤尾裙?的发明并不是主观创新和时尚潮流的产物,而是一种?挽回损失?,灵活地变?废?为宝的作品。?凭借其高超的技艺??精心??取名为‘金边凤尾裙’?等词句告诉我们裁缝能够变废为宝的主要原因是他主观上并不放弃,甚至非常用心,加上技艺高超,创意无限。
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立意。
(一)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二)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三)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
4、【材料】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分析】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爱坐前排”(对“前排”的理解不要狭隘)、“成功”,所以抓住这两个词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就会有如下立意:①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②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④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1、【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2、【材料】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分析】小女孩的琴声为什么不地?锯床腿?了呢?是因为她经常得到老教授的的情赞美。可见赞美有着催人奋进、实现梦想的强大力量。
四、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1、【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
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2、【材料】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
【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以此可由物及人,引申到人在不一样的环境中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人生。由此可得到以下立意:
一、找准实现自我价值的位臵。以露珠观照人生,如果你是一滴露珠,你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应该选择能够实现梦想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尽显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理想。定位准确,看准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
二、提供人才成长的土壤,营造和谐的社会。成才是需要条件的,在大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那?枫叶?就是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土壤,这是关于社会环境和人才之间的辨证关系,只有社会尽可能提供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才能更快地促进人才的?闪光?,这个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和谐;反之,人才的成长只有才良好的环境之下,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
三、用人问题。由露珠的?闪光?和?苍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对人才的使用问题,同样是一滴露珠,放在不同的地方是具有不同的价值的,这就给我们以启示,用人要用在最适合他的位臵上,韩信可以将兵,刘邦可以将将。
五、分析关系法
1、【材料】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毋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篇三:高考作文审题方法指导
高考作文审题方法指导
(一)命题作文审题指导
命题作文,是命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依据这个题目进行写作的命题形式,是一种常规的作文命题方式,常见的类型有词语式文题、短语式文题和句子式文题。对命题作文如何准确地把握题意方向和题意范围,进而立意构思,也就是如何准确审题,给学生这样的指导。
1、词语式文题
这类作文题目都是词语,修饰限制少,外延大。对这类作文题目的审题,需要缩小其外延,大题化小,以达到明确其内涵和指向的目的,采用的方法就是“添加因素法”,即给词语式文题添加修饰限制成分或用其造句。例如:
①美 诚信之美 美在身边 残缺也是一种美 美丽心灵 读书让我美丽
②杂 杂,我追求的境界 杂乱的生活,美的滋味 莫让杂乱成永久
③安 安静的教室,不平静的气氛 居安思危 安逸,前进的绊脚石 平安是福 ④诚信 诚信,社会需要你 让诚信的花儿处处开放 莫让诚信成奢望
⑤责任 与责任牵手 承担责任,让人生精彩 青春的责任
⑥成熟 成熟的季节 读书让我成熟 成熟的香味 成熟之美
2、短语式文题
这类作文题目都是短语,较词语式文题限制多,内涵较丰富,对这类作文题目的审题,要抓住“题眼”,即文题的重心。偏正结构的短语要抓准中心词,更要关注限制语;并列结构的短语,重心在并列词语的内在逻辑关系上,要辨明词语间的关系;动宾短语要分清动词和宾语,而动词常常是重心所在,宾语则规定论述的范围,有时动宾结构的文题的审题是在其提出“为什么”和“怎么样”的过程中完成的。例如: ⑦心灵的选择
这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选择”;修饰定语是“心灵”,是指人的精神世界,如思想意识、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等等。“心灵的选择”就是选择者在矛盾的境况下,对某种思想、精神、品德、情操等向真善美升华的选择。
⑧双赢的智慧
这也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智慧”,是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修饰定语是“双赢”,“双赢”是双方都获益,利人利己。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携手同行,合作等立意角度。
⑨忘记与铭记
这是一个并列结构的文题,“忘记”与“铭记”内在逻辑关系也是并列的,只要明确该忘记什么,该铭记什么,就可以了。
⑩一步与一生
这是一个并列结构的文题,“一步”与“一生”内在逻辑关系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一步”是条件,而“一生”是结果。选择怎样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直接决定了你将收获不同的“一生”。
⑾怀想天空
文题是一动宾短语,动词“怀想”, “怀想”是“怀念”、“思念”的意思;宾语“天空”, “天空”既可以实指日月星辰罗列的广大空间,也可以虚指心灵的空间,精神家园,灵魂的栖息地等。“怀想天空”,“怀想”是方式,是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是对往事的回忆,是拂之不去的感情牵挂,是难以忘怀的人事情理。但回忆的人事情理决不能与“天空”相脱离,必定源于“天空”的某种本色。如此一来,写作范围就相当广泛了,可以写自己生活、成长的“天空”,可以从环保角度写自然界的“天空”,甚至还可以将思绪追忆历史的“天空”等等。
⑿面对苦难
文题是一动宾短语,动词“面对”,宾语“苦难”只要表明怎样面对苦难,立意自然确定,像坦然面对苦难,面对苦难要坚强等。
3、句子式文题
这类文题都是句子,它的特点是能表达一个确定的意思,而这一意思应该就是立意所在,那么审题的目的在于理解并把握句子的意思,而明确句子意思的关键在于搞清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比喻义和指代义。例如:
⒀必须迈过这道坎
这是一个祈使句。“这道坎”可实指身体伤残、家庭窘困、升学挫折、写作、阅读、不善与人交流等等,也可虚指诚信之坎、诱惑之坎、青春之坎;“必须”强调战胜这道坎的必要性。
⒁一路有你陪伴
这是一个陈述句。“一路”可实指行走的道路,也可使人生的旅程;“你”可实指父母朋友、山水草木,也可虚指情感、规则、精神。“陪伴”是指不离不弃,共同面对失意与成功。据此可有这样的立意:人生路上,若一直有乐观相伴,便能战胜挫折,赢得成功;人生路上,若信念陪伴,就可把一线希望变成无限可能;成长的道路上,有母爱的陪伴,让我健康成长;一路有情相伴,我们不再孤单。
(15)门,一直开着
这是一个陈述句。“门”理解为成功之门、理想之门,也可以理解为人与社会、与自然、与他人、与艺术等等之间的交流以及政治对话之门等,通过这扇“门”可以实现理想目标,可以达到和谐共荣;“一直开着”,含有潜台词 “表面上看像关着,其实并没有关或没有关死”。
据此可以想到生活中许多考验,包括磨难、挫折、失意等等,表面上为通往成功之路设置了障碍,实际上并不需要你付出多大的代价,只要你有勇气、有自信、敢于尝试、努力付出,就会发现成功之门是虚(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掩着的。
(二)、材料作文的审题
材料作文的审题,就是分析探究材料中所蕴含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能教育人启发人的规律和道理。
1、推敲词句法。
例:高尔基《花—致M.A彼什科夫》:“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
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东西,那么你的生活将会是轻松和愉快的,那时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心灵丰富的人,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分析:高尔基的这句话,其关键的语句是:给永远比拿愉快。我们理解推敲知道其内涵是说:人的价值在于奉献不在于索取。我们以此立意即可。推敲词句法就是要求抓住揭示材料内涵本质的重点词句,反复推敲理解意蕴,从而找到立意的突破口。
2、由果溯因法。
例:著名作家果戈里完成了新作,他满怀激情的朗读给朋友听,朋友听了一半就睡熟了,当朋友向他道歉时,他没有责怪朋友而是深深自责,意识到是因为新作没有艺术魅力,不吸引人造成朋友熟睡,于是果断地把新作烧掉了。
分析:这则材料的果是:果戈里把新作烧掉了。原因在于:外因,念给朋友听朋友睡熟了;内因,果戈理的新作没有艺术魅力。在这因果关系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果戈理意识到自己的新作没有艺术魅力就烧掉了它,可见果戈里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更高。一位作家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由此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观点“严于律己,方能精益求精”“人有自知之明方能不断进步”。 由果溯因法,提供的材料如果具有因果关系,可以由果去求因,在分析因果之间的关系中发现问题,确立观点。
3、揭示寓意法。
例:乌鸦喝水的故事。
分析:乌鸦喝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动脑筋想办法,然后不懈地去克服困难,终究会实现自己的愿望。我们可取寓意作为论点。对于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分析其寓意,进而对寓意发表看法确立论点。
4、优选劣汰法。
例: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出师不利,处女作连被15家出版商退了回来,他正想一把火烧掉,妻子劝说鼓励,他又16次将稿子送给出版商,成功了!凡尔纳从此声名大振,但他说:“使他感动的是他妻子的劝说。”
分析:这则材料内涵丰富,可从不同角度立意:(一)凡尔纳16次投稿终成功可告知我们①失败是成功之母②有志者事竟成③做事不要轻易言败。(二)凡尔纳的妻子劝说和鼓励可告知我们①患难之中识知己②失败时的鼓励比成功后的恭维更加重要。通过分析比较我们感觉到“失败时的鼓励比成功后的恭维更加重要“这一立意比较新颖,有现实针对性。
优选劣汰法,就是针对那些内涵丰富,可从不同角度立意的材料,对得出的不同立意反复推敲比较,看哪一个立意最能体现材料的精神,富有现实意义,能避免人云亦云,而且是自己体会最深刻的,就选择谁。
5、分析求同法。
例:(1)著名童话作家阿乙两年在北京考了四所大学均落第,此后他来到北京图书馆当职员,通过自学读了大量书籍,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童话作家。(2)翻译家苏阿芒,连续三年报考大学都遭失败,后来选择了自学道路,掌握了多国文字,并在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表过作品。
分析:给了两则材料,经过分析不难发现阿乙和苏阿芒有相同的遭遇,(遭受挫折、自学、取得成就)。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立意①自学亦可成才②遇到挫折不灰心。 分析求同法,就是分析所给的材料,提取共同点,以此作为论点即可。
6、分析求异法。
例:(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分析:第一则材料强调环境会对人产生巨大影响,第二则材料是说在不良环境中可以自我完善清白做人,强调人对环境有主观能动性,两者虽不同但有交叉点,人与环境,以此作为论题即可。
分析求异法,在给的材料不同的情况下,可寻求两者的交叉点,把交叉点作为论题展开议论即可。
(三)话题作文的审题
对于话题作文的审题,应首先明确话题作文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功用,并能同步审视它们,以确定最佳立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05山东卷)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亡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方法,他把承托长柱的墩石的平坦墩面改成微微隆起补足了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墩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分姿采。
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世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也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慧,而这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请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话题作文的构成——材料、阐释性话语、话题核心词、注意事项。这四部分的功用:材料是个例子,是对话题核心词的或形象或理性的阐释,它可以在作文中当作材料使用;话题核心词是写作的中心或范围,学生写作必须在这一范围中进行;注意事项是写作必须满足的要求,是明确的信息。
明确了构成和功用之后,应该遵循步骤进行审题:首先研读材料用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分析材料所蕴含的写作角度。例:《双赢的智慧》用揭示寓意法审题:告诉人们要相互帮助,与人为善,在竞争中合作的道理。然后分析话题核心词用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研究其可立意的角度。例: “双赢的智慧”用分析重心法审题,“双赢的智慧”属偏正式结构,中心词是智慧,限制是双赢,凭借智慧双赢,那么,怎样的智慧就可达到双赢呢?和则双赢是一好的立意。第三步,研究究阐释性话语,明确话题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向。取材料和话题核心词立意的交集作为文章立意。最后,分析注意事项,在写作中满足这些要求。当然并非一定按此步骤进行,但每一部分都必须关注到。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