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如何写材料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1:29:11 优秀作文
如何写材料作文优秀作文

篇一:如何写材料作文

如何写材料作文

作者:龙莲明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11期

摘 要:近年来,在中考、高考中时常见到材料作文的身影。有些学生吃不透材料的含义,最终导致失分较多。因此,就材料作文的审题构思谈了看法。

关键词:材料作文;角度;中心

近年来,材料作文时常出现在中考、高考中。有些学生吃不透材料的含义,难以掌握写作的重心,对材料不能充分地理解,最终导致离题或偏题。通过近些年的调查了解,笔者就材料作文的审题构思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全面提取材料的要点

1.整体扫描

当我们一看到作文题时,不要急于下判断,要把材料连同要求整体地扫描一次。其目的在于不遗漏材料和要求中的任何一项,从而准确地把握住材料的内容及形式方面的限制,获取一个完整的印象。例如:“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我乡,我乡文章数舍弟,舍弟请我改文章。就此人的论证方法发表意见,写一篇议论文。”

对这则材料,审题时如不从整体上把握,忽略了“就此人的论证方法发表意见”,就会写成反对骄傲自满的文章,结果会糊里糊涂地跑题,写完了还发现不了问题,从而造成考场作文的失误。

2.逐句研读

材料作文是阅读与写作、理解与表达的结合,只有读得懂,才能写得好,研读应该逐字逐句去读,从每个字词、每个句子到句子间的联系,乃至全文内容,要几经反复,才能把握其精神实质。例如:

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树下……

啪!随着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树皮落了,露出鲜嫩的新皮。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一串赞叹。

儿子对新树皮发出

如何写材料作文

一串赞叹。

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能像你们俩所说的那样……请对环境和气氛加以具体描写。

怎样去具体描写呢?我们就要逐句研读了。老树皮的爆裂声是“细微而清晰的”,这就规定了这个环境必须是静谧的;新树皮“露出鲜嫩”的颜色又需是有月光的;女儿、儿子的话是赞叹,就必须用抒情的笔调,饱蘸感情,写出新老树皮的崇高精神;父亲的话“我希望人世间的一切都能像你们俩所说的那样……”很明显,省略的话应该是对女儿、儿子语言的总结,又必须由树皮引向“人世间”,与现实人生相联系。

总之,整体扫描是前提,逐句研读是基础,只有从此出发,才能全面提取材料的要点。

二、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

1.掌握确认材料多角度的要领

要达到最佳角度,首先掌握确认材料多角度的要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例如: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钱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从审视薛潭的角度可立论——学无止境,自满是学习的敌人;从审视秦青的角度可立论——言教不如身教,或者教者贵在启发诱导。

2.掌握选择最佳角度的要领

一则材料往往可从多角度看问题,但不一定每一角度都可以写出好的文章。哪个才算最佳角度呢?我认为,“写作要求”里限定的、“有话可说”的、能看到事物间关系的、能触及材料核心的又具有新颖性的角度是最佳角度。

三、确定明确的中心

材料作文有多种形式,而不同的形式又有不同的确立中心的方法,我们要快速为这类作文确立明确的中心,就需要根据不同形式采用相应的措施。

1.因果推论法

很多材料都是叙事性的,既然是叙事,事件必有经过和结果,而每个结果的形式都有它的原因,而这个原因,便是文章要确定的“中心”。例如:

老鼠是令人厌恶的家伙,可是因为它身体小,嗅觉敏锐,动作灵活,上蹿下跳如履平地,人们就可以训练它代替警犬做侦察工作。经过专门训练的老鼠叫“警鼠”,它能在机场或飞机上检查旅行者的包裹是否藏有违禁品。

这则材料的要素是:有害老鼠—有自身优势—专门训练—能有益工作。

联系社会生活,它的对应点是:有害犯人—也有所长—经过改造—能做有益工作。或:有害“三废”—含有利分子—经过提炼—成为对人有益的物体。

经过对应,我们就明白“变害为利”是这则材料的内核,就能从一个小的事实反映大的主题。

2.比较异同

面对组合材料,必须先将它们进行对照比较,提取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将异同点加以综合,就可得出要确立的“中心”。例如:

(1)南宋爱国名将文天祥考中状元,出任后有所建树。

(2)南开大学创办人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少年时代以第一名考入北洋水师学堂。

(3)著名话剧导演黄佐临,年轻时考试竟得28分。

(4)明朝医学家李时珍三次落榜,后弃文从医,写出了《本草纲目》。

(5)北京外国语学院冯大兴,求学期间为尖子学生,后来竟成了盗窃杀人犯。

这五则材料,通过对照比较,其相同点是分数、品德、成就;不相同的是有的人分数高、品德好、贡献大,有的人分数低、品德好、贡献大,有的人分数高、品德坏、危害人。结论:品德好坏是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主要条件,因此“重视品德培养,不能片面追求分数”是这则材料的中心。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抓住了要点,选好了角度,明确了中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难题就可以突破了,作文就有了好的开端,也就有了必胜的信心。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分校)

编辑 韩 晓

篇二:略谈如何写好高考材料作文

略谈如何写好高考材料作文

一些地区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已由热极一时的话题作文逐渐转移到材料作文的设置上了,一些同学茫然不知所措,或者当成话题作文乱写一气,导致偏题、跑题,失了不少的分数,以致高考场上严重失利。究其原因,是不懂得高考材料作文怎样写或怎样写才好。笔者就结合自己实际教学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谈谈高考材料作文,供高三师生参考。

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的来源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或寓言故事、历史事实,或诗歌、漫画、名人名言,或最近发生的事件、报刊上刊登的新闻等等。这些材料有时是单个的,有时则是一系列、一组的。

在“给出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紧扣材料。作文的中心内容、主要观点等必须紧扣材料,不能与材料无关,但也不能生搬硬套。这样就决定了正确分析材料、合理应用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是材料作文的写作基础。材料作文可分为传统的材料作文和新材料作文两大类:传统的材料作文是要求考生必须整体把握材料,抓住材料的核心内涵,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多角度立意,要求往往是“请根据上述材料,自行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就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等等;而新材料作文往往是在材料中提供可以立意的点很多,考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角度,发表见解,要求往往是“上述几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上面几种说法各有其道理,你是怎样认为的”等等。

究竟怎样才能写好高考材料作文呢?

无论是传统的材料作文还是新材料作文,其实写法都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在具体要求上略有不同罢了。要写好高考材料作文,首先要仔细地阅读材料,从中提炼出几种可能的观点。如果是多篇材料,则要从中理出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抓住主要矛盾。

材料作文的材料较多地来自历史事实或现实生活,它们往往反映了现实的某个方面、某些问题,所以材料作文中,论点的提炼一定要有现实意义。对这些观点的提倡或者批判,会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现实的学习、生活或工作,所以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客观现实,力求写出的文章具有现实意义。

面对灵活的表现形式,缤纷的文字内容,考生往往难以抓住材料的根本,导致作文偏题、跑题,成为困扰考生的疑难之症。其实写好材料作文并不难,面对材料,考生要做到“平心静气”,摒弃一切浮躁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写作状态,然后做好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一、做到审题“三清”

1.看清材料,领会内容。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判断这段材料属于哪类材料作文,具体理解整体材料的内容,要把材料实实在在地读懂,这一环节重在整体把握材料。

2.理清内容,提炼中心。这一环节是决定是否跑题的关键,一定要认真对待,仔细斟酌。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如果是“传统的话题式”材料内容,要概括其中心,明确材料的主旨,这就是写作要确定的主题;如果是“选择式”的新材料内容,需要选取一点,来确定这一点的主要方向,从而确定作文的写作主题。

3.读清要求,规范写作。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

要求需要细细阅读,如果有“根据材料”、“结合材料”的文字,最好作文里要巧妙体现材料的内容或影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引材料”,但“引材料”时切忌生搬硬套;如果没有上述文字要求,就可引可不引了,但最好引上。然后再看具体的写作要求,明确作文在拟题、文体、写法、字数等方面的限制,然后再规范地写作,决不能“越雷池一步”。

二、做到构思“三扣”

1.扣住材料,明确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也是联系材料的主要纽带,因此作文中的主题一定要明确突出,这是写出优秀作文的首要条件。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主题最好与所给材料有直接联系,并且在作文各个部分(开头、中间、结尾)都有体现,所以在构思时“点题”的设计就尤其重要了。当然其他散文、小说等文体就另当别论了。

2.扣住主题,明确文章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论证无疑是全文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记叙文,重点部分就是最集中体现文章主题的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描写要尽量丰富、形象,从而明确其在文章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文章的主题。

3.扣住重心,明确文章的亮点。文章的亮点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可以是全文的素材选择、情节构思,还可以是语言表达、修辞的运用等等,不管是哪个方面,总之需要考生把文章的亮点在有力地突出主题的同时明确出来,这样作文就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三、做到写作“五个一”

一个醒目靓丽的题目:“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精练又吸引人的题目,是一篇好文章内容的集中体现,所以千万不要简单处理自己的作文题目,在拟题时要特别关注这一点。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文章的开篇要显示出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新颖、别致的开篇往往是吸引人的最主要的亮点。

一个点明主旨的关键句:在具体的写作行文中时刻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因此要想明确主题,至少一句点明主旨的话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像是乐曲结束时的音符,越是回味无穷,越是让人觉得妙趣横生,余香缭绕。

一个整洁美观的卷面:试想谁愿意读一篇龙飞凤舞字迹潦草或斑痕累累一塌糊涂的作文呢?我想你也不会愿意读,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作文的写作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以上说的都是实际写作时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方法,希望考生能在平时多做练习、不断练习。把上述方法综合运用,养成写作习惯,做到得心应手,这样面对材料作文才能驾轻就熟,稳操胜券。

高考语文答卷得失谈

各位老师:

按照省教研室的要求,我所讲的内容应该从高考评卷的角度,谈一谈考生在答卷中如何适应评卷的要求,尽量做到多得分,少失分。发言的重点应该放在作文方面。实际上, 试卷一年有一年的情况,今年的情况不一定适合明年的实际。因此,我只能说尽量按照省教研室的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和20多年的高考评卷实践的经历,谈一下考生在答卷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多得分少失分。

一、不要把材料作文当成话题作文来写。

从六省、区的评卷情况可以看出,今年的材料作文都要求从材料本身的整体含义去立意行文,否则,就有可能被打入二类卷甚至三类卷中去;而过去的话题作文评卷时,在这方面的要求则宽泛得多。这就是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评分细则的主要差别,谁把材料作文当话题作文来写,就有可能造成失误。所以,要避免失误,就要:

.必须分清“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

(1)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有广义的材料作文和狭义的材料作文之别。

①广义的材料作文:广义的材料作文有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两种形式,文字材料包括提供材料进行改写、续写、扩写、缩写、写读后感、写议论文等;②狭义的材料作文:狭义的材料作文专指给一则文字材料或漫画,让考生写一篇议论文的写作形式。现在所说的材料作文一般指狭义的材料作文,即给一则文字材料或漫画,让写议论文的写作形式。它的特点有两点:第一,在“对待”材料的态度上必须引述材料,第二,在文体上一般只能写成议论文。材料作文命题的基本格式为:“材料”+“要求语”。例如,95年全国高考材料作文,题目先提供了一首寓言诗《鸟的评说》,这是“材料”,然后要求考生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这是“要求语”。合在一块就是“材料+要求语”。

(2)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99年以来所流行的样式,它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弱化审题,降低了审题难度;考生可以不管命题材料;话题只给范围,作文内容具有相当的自主性,不限制文体,给考生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话题作文命题的基本格式为:“材料”+“引导语”+“话题” + “要求语”。例如,03年的全国高考话题作文,题目先提供了一则韩非子的寓言《智子疑邻》,这是“材料”,然后是“引导语”: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接着提出“话题”,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最后是“要求语”: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显而易见,有无“引导语”和“话题”以及文体自选还是必须写议论文,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形式上的区别,而开放性和封闭性则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根本区别,开放性和封闭性又主要体现在立意的自由度受多大限制上,这就是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主要区别。必须分清“新材料作文”与“旧材料作文”的区别。

话题作文从99年至今连续流行了七年,并且还在不少地区流行,慢慢也出现了不少敝端,由于话题作文在审题要求上过于开放,作文中就出现了许多不着边际的立意,莫明其妙的观点,让评卷教师不好把握标准。并且大量的宿构和套作让不少投机取巧者沾了光。有人说:“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就指出了它的敝端。所以,为了避免话题作文带来的敝端,06年全国高考作文又回到了材料作文的形式。但是,它肯定不是简单的重复,走老路,而是对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又一次探索和尝试,它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有人把06年的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而把98年以前的材料作文称为“旧材料作文”, 新材料

作文是对旧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突破和完善。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的材料作文需要准确审题、准确立意、避免随意性、有利于反猜题和防止“宿构”的优点,从而限制了近年来所流行的话题作文在审题立意上要求过宽的不足;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吸收话题作文在“对待”材料的态度上和文体要求上相对宽松的优点,从而克服了传统的材料作文在这两点上限制过死的毛病,允许考生根据自己的写作实际去灵活地“对待”材料;可以说,06年的高考作文,是介于老的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材料作文。将老的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优点结合起来,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过去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现在话题作文那样“过宽”。既考查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对写作的范围有适当的控制,同时又能扬话题作文开放的长处,准确的说,审题立意是材料作文的要求,写作形式和表达是话题作文的要求。

.要让考生把握住“新材料作文”新在那里?

新材料作文在是否引用原材料的要求上比较宽松。

老的材料作文评卷有一条多年的老规矩,写作中必须引用原材料,如果不引用原材料,只能从三类的下等去打分。所以,98年以前考生写材料作文都知道要引用原材料。现在,这个老规矩已经打破了。“新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在“对待”材料的态度上比较宽松,当然,我们也提醒广大考生注意:由于在高考阅卷的特殊背景下那些没有明显引述材料、仅是暗合材料含意的文章很容易被误判为“偏离题意”,所以,广大考生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好究竟什么叫“不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脱离材料的含意”就是在作文中要体现材料的观点或中心。这里特别要提醒广大考生一点:06年是因为考虑到连续7年考话题作文这个惯性,体谅到不少考生还是按话题作文的形式写的作文,因此评卷时,在“对待”材料的态度上比较宽松;不一定引用原材料去写作。但是,07年如果还是出这样的材料作文,考生选择议论文体进行写作时,我建议,一定要引用原材料,如果不引用原材料,可能要扣分,因为它毕竟是“材料作文”。写其它的文体则可以宽松自由些。

新材料作文可以写各种文体。

旧材料作文基本上都让写成议论文。新材料作文则可以写各种文体,它完全吸收了话题作文的优势,突出了“三自”作文的品格——自主确定立意、自主确定文体、自主确定标题。新材料作文一方面克服了旧材料作文的封闭性,另一方面则强化了作文选材、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开放性,有利于考生的个性体验与自由表达。大大解放了学生的手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文体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擅长写什么文体就写什么文体,而不像过去那样只能写成议论文。这里强调一下,自主确定文体就是可以写各种文体,但是,考生一定要在这各种文体中选定一种文体。一旦文体选定以后,就要严格按照这种文体的样式去写作,不要写成四不像。

二、要重点训练学生作文的立意能力。为什么?因为评分标准首先看的就是立意,一篇文章立意错了,形式再好也是毫无意义的。文章的立意清楚了,其它的标准就好把握了。教师评卷时首先看的也是立意,根据评卷教师的实际操作来看,一旦立意的分数被确定为某类卷,只要表达上无大毛病,表达的分数被确定为某类卷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当然也会上下略微浮动;至于说发展等级分数,也同样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立意对了,另两项跟着沾光,立意错了,另两项跟着吃亏,由此看来,立意的高下和正误,实在是关系太重大了。所以:要求学生作文时,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新材料作文,其“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确定话题提供蓝本、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而不能信马由缰,这样考生就很难猜题押题,从而避免了话题作文过“宽”的弊端。那么,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就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要学会整体把握材料的寓意,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提炼出材料的观点,然后据此确定自己文章的中心和观点。这实际上是在同时考查学生的阅读概括提炼能力,

学生要把自己平时学到的阅读知识和阅读能力运用到作文的审题当中去。2006年的材料作文,实际上是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与拟定话题的环节,这实际上是将读与写结合起来了,有利于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培养他们提炼话题的能力。老师们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强读写结合的训练,通过读,学会概括中心,提炼观点,提炼话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立意能力和写作能力。

.要训练学生从最佳角度进行作文立意。

一则阅读材料,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炼出几个观点,概括出几个中心,这该怎么办?06年高考作文题目的“要求语”中,涉及命题立意要求的主要有“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和“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三个关键语句。那么,句中的“全面理解”和“侧面”与“角度”,究竟指什么?既要求“全面”,又可以“侧面”,这不是矛盾么?后一句中的“不脱离材料的含意”,究竟是只指材料的整体含意,还是既可指材料的整体含意又可指材料的局部含意?我认为其中是有高下区分的。评卷时就会要求分出来,其最佳角度立意就会被评为一类卷。因此我建议,要训练学生从最佳角度进行作文立意。这个最佳角度,一方面指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材料寓意,这当然是最佳角度。另一方面,在多个角度、多个侧面的情况下,选择一个符合传统认识和看法的角度去立意,这也是最佳角度。比如06年的材料作文,真正从整体和全面的角度去作文立意的考生非常少,那么,剩下的角度:从牧羊人和儿子这两个角度去选择的话,从牧羊人的看法就是一个最佳角度。它比儿子看法的角度要恰当得多。大多数人都认可牧羊人的话,拉封丹这个寓言的传统含义也是这样,选择这个角度,可靠性就大一些。选择儿子的角度,就要冒一定风险。再比如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立意的最佳角度一定是批评南郭先生,指出做什么都要有真才实学,而不能滥竽充数。这样最保险,立意上失分的可能性不大。假若从齐宣王的角度立意,批评他不该推行大锅钣,让那些无真才实学者蒙混过关,角度虽新,但可能有一定风险,因为他不是此故事的传统含义。假若从南郭先生邻人的角度立意,批评邻人不该好人主义,包庇纵容南郭先生滥竽充数,那风险就更大。所以我主张,在平时可以多创新,但在高考时须稳妥,没有很大的把握去自圆其说,就不要冒险。平时创新失败了有补救的机会,高考失败了可是人生的大事。写平稳文,不写冒险文,是我的基本主张。

要训练学生从材料的整体含意去立意行文。

从98年以前的“旧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的要求来看,“旧材料作文”的命题表述一般是: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从当时的阅卷实际来看,考生立意行文时所能自选的“切题”的“角度”,都只能是对材料进行整体感知与全面观照后的某一出发点与立足点。例如, 97年全国高考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2”助人为乐和“材料3”悄悄走开,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考生要想“切合题意”,就只能把“材料2”和“材料3”结合起来思考,从“怎能?悄悄走开?”“奉献才会得到爱”“乐于助人要从自我做起”等立足于材料整体含意的“角度”去立意行文。从2006年高考全国卷改命“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意图来看,就是要用“旧材料作文”所要求的“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来限制话题作文在审题要求上过宽的不足,从而,有效避免宿构文章和套作文章大量出现。所以,我们必须多让学生练习全面地把握审视材料而立意。在命题思路上,延续了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都注重考查辩证思维,形成辩证关系的两个方面的“关系型”作文题目, 03年的话题作文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04年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05年的“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都强调从材料的整体含意即两个方面去谈,否则就是偏离题意,可能归入三类卷以下。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材料作文”,立意行文要想“切合题意”,就都必须立足于材料的整体含意。 .立意要符合大多数人都认可的认知规律或自然规律。

比如说大家都认为拉封丹的寓言是批评讽刺乌鸦,因为乌鸦不可能像鹰一样抓羊羔,这是自然条件自然规律决定了的,那么,从牧羊人批评讽刺乌鸦这个角度立意就是正确的。命

篇三:给材料作文怎么写

作文专题

给材料作文 怎么写

给材料作文,指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所给的材料主要有以下若干种:1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2 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3 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4 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5 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6 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7 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写好给材料作文必须读懂材料。既然给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必须“保持一致”。这里所说的一致,指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写作者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写作者所选择的材料应与主题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做到读后有感,有感而发。

必须大题化小,小题大作。命题者所给的材料所包含的哲理都是大道理,要求写作者全面深刻地阐述这些大道理是强人所难,因此,要把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与大道理联系起来,做到大题化小;然而,这并不是允许写作者肤浅地、简单地分析问题,相反,给材料作文所

要求的是从生活实践出发,从小事情、小问题中发现大道理,阐述大道理,也就是分析问题应深刻一些、尖锐一些,这就是小题大作。“大题化小”的“大题”指大道理;“小题大作”的“小题”指写作的题料。

必须把握“要求”。“给材料作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对作文的内容、文体、题目、字数等。写作者必须把握住这些要求写作文。 下面我们从2002年中考作文题中举出几例加以说明。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小伙子染上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为了自家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长都告诫各自的孩子不要再跟那小伙伴接触。

但有一个小男孩仍然跟以往一样,与患病的伙伴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邻居们都感到奇怪。因为这个小男孩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受到卫生教育理应比别人多,他没有理由不知道那样做的危险啊!有好心的邻居提醒小男孩,小男孩回答说:“妈妈告诉我,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

果真,直到患病的伙伴痊愈了,这位小男孩也没被传染。他说:“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传染,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

要求:可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从材料中引发感想,谈谈你的看法;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材料简析:这则材料叙述了一个怎样对待得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的小伙伴的故事,重点是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始终与他在一起却未

被传染,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这就揭示了材料的深刻内涵。什么是健康?除了身体的健康,当然还指思想的道德的等等。只有抓住了这一点,写出的作文才符合题目的要求。正像小男孩最后说的:“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

近墨者必黑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流行了很久的俗语。人们也常常视它为真理。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伙伴得了很容易传染的皮肤病,许多家长都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在一起,但是有一个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却一如既往地和小伙伴一起上下学,一起玩耍。有一位好心的邻居提醒他,他说:“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别人传染;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果真,直到患病的小伙伴痊愈了,小男孩也没有被传染上。读完这个故事,我疑惑了:近墨者必黑吗?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事例:在解放前有一位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曾以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名为《南北极》,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他走进了上海的十里洋场后,受到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歌颂起那些醉生梦死的生活来。这可是“近墨者黑”的绝好例子。但是,同样生活在上海的作家鲁迅先生,却始终保持着革命家的本色,以笔作刀枪,向那个他厌恶的黑暗社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近墨者到底黑不黑,这是要看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如何,能否做到

“出淤泥而不染”。如果意志品质薄弱的话,我相信,他很快会被传染上“病毒”。在当今社会,有一些人禁不住诱惑,心灵的天平向着金钱和权力一边倾斜了,倒下了,最终成了罪人。真正的好人都是保持着坚强的意志、优良的品质和廉洁的作风,只为群众,不为个人。他们可真正被称为“中国的脊梁”。“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这种近墨者不黑的精神应该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

点评:这是一篇较为成功的作文,看来这位同学掌握了一定的作文技巧,首先他选取了“应具有怎样的意志品质”这一角度,阐述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道理,主题集中而明确。其次结构安排得也很清晰。第1段,开头引用俗语,但不急于论述而是接着引述材料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问题“近墨者必黑吗?”“疑惑”中其实包含着作者的鲜明态度。第2、3段采取正反对照的方法加以论证。最后又以俗语作结。语言也显得干净利落,恰当的引用增色不少。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蚂蚁的脚步总是那么执着而又匆忙,可只要用樟脑球在它前进的路上轻轻地画一道线,它会惊慌失措地立即掉头而去;赶到它前面再画一道线,它还是马上望风而逃,翻来覆去都是如此,等它跑累了,再画一个圈把它圈在里面,蚂蚁就转来转去没有头绪,将包围圈缩小,它在其中左突右扑几下后,发现无路可走,不得不鼓足勇气奋而突围。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对许多障碍,刚开始我们眼前都是那么沉重而无奈,而等到我们鼓足勇气克服掉以后才发现它不过是蚂蚁面前的那道樟脑球防线而已;蚂蚁最终尚且敢于背水一战,可又有多少

人在障碍面前一直抬不起头啊!

要求: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自拟题目。

材料简析:这则材料是用蚂蚁做的一个试验,然后联系社会生活而感发出一番议论,说明应鼓足勇气,敢于克服各种困难的道理。值得思考的是,试验本身提供了多个立意的角度,因为在反复“碰壁”之后,蚂蚁才“奋而突围”。这就为思维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勇敢的选择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与困难、挫折战斗的经历。只有在障碍面前鼓足勇气克服,才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小短文:在一只匆匆赶路的蚂蚁面前用樟脑球画一道线,这个小小的生灵便会望风而逃;赶到它面前再用“樟脑”画一道线,它又会惊慌失措地立即离开。翻来覆去都是如此。到最后,?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芾哿耍倩桓鋈Π阉υ诶锩妫庑〖一锞驮谌镒醋ズ廖尥沸鳌H缓笾鸾ソλ跣。慊嵩谄渲凶笸挥移耍⑾治蘼房勺吆螅挥杏沧磐菲こ宄鋈??

看到这里,我想蚂蚁终于冲出了樟脑球所画出的“防线”,可以继续前进了。这勇气固然可嘉,否则只有困死其中,但如果蚂蚁在遇到第一道樟脑防线时就能冲过去,此时想必早已走到了更远的前方了吧!

普希金曾经说过:“好像上帝没有创造出平坦的道路一样,上帝也没有赐予任何人平坦的人生。”朋友,你现在是否意识到,我们人的一生也是在和自己面前的“樟脑防线”在斗争吗?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