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记叙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1:33:50 体裁作文
篇一:高中材料作文的记叙文写作
高中材料作文的记叙文写作
作者:高丹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14年第09期
目前,全国各省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都出现了“材料作文”。虽然材料形式多样,但是均要求考生在仔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从中体会出相关的“立意”,再根据“立意”来写作。不管是写议论文也好,记叙文也罢,文章首先要有“立意”,即所谓的“中心思想”。将材料文字进行提炼,一个新颖、吸引人眼球的观点至关重要,但作为学生不要以为只有议论文可以拿到高分,记叙文一样可以“笑傲江湖”。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只要掌握了记叙文写作的方法和要领,并通过不断的练习,再加上教师的辅导启发,将一些写作方法进行总结教学,考生在考场上写出优秀的文章会变得比想象中容易得多,下面笔者就多年教学经验进行一些方法浅谈。
一、根据材料写作文的方法
1.审读材料要准确清晰,立意准确深刻。如:2013年辽宁卷材料作文“珍珠与沙”,讲述“老人将沙子与珍珠扔在沙滩,问年轻人哪个可以找到,答曰是珍珠,老
人进而说到只有成为珍珠才不会被忽视”的故事。面对这则材料,大众认为要努力使自己出类拔萃变成珍珠,于是大部分学生会写励志、努力奋斗改变人生等文章,这只是单纯的提取了材料中个别的语句进行立意写作,却忽略了整则材料的核心内容。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是纯粹地在演绎材料,或者说是在扩写、改写材料。所以,在动笔之前,务必要做到读懂、读透材料,要在整体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再对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提取,从而揣摩出一个准确的立意,并将此立意写在草稿纸上,写作过程中反复提醒自己选材、组材均要围绕此立意展开。2.写好记叙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巧妙的“构思”是非常重要的。“构思”不是通过一次两次的训练就可以达到的,它离不开平日里大量的阅读积累。通过阅读吸取其中的精髓,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我们巧妙“构思”的能力。其实面对高考记叙文写作,我们可回顾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然后将点滴小事不断地累积作为素材,积累丰富了,到真正写作时,就会有“水到渠成”的成就感。构思时更要做到要有起伏的情节,表达上做到化虚为实,素材选择上要关注社会,贴近生活。
二、巧妙构思的途径
1.独立思考,丰富阅读积累,深刻地感知生活。记叙文“构思”巧妙需要一些新颖的语言作为载体,学生可以使用自己的话语进行生动的描述。在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中,作家们用属于自己的语言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又一个新鲜的灵魂,当然作为高中生来说,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是起码写出来让人一读,就会产生“这个想法好”或是“还可以这样想”的看法,这就既做到了巧妙“构思”,又给自己的文章增彩加分。
2. 留心观察生活。说到高中生活,学生可接触到的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小,生活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调,但这些都不是没有题材可写的借口,只要用心去发现美,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去体会,其实还是有很多题材可以写的,这些在真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经过语言的二次创作,恰恰是记叙文所需要的,因此,不断地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感悟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此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产品的普及,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越发快和广,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样化。大量信息的摄取,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近几年,面对材料作文,选择记叙文写作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如何把握材料的立意,提炼材料暗示的含义,形成记叙文写作的思路,这是写好记叙文的前提。对于高中生来说,要想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写好记叙文,教会学生一些写作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掌握其中的要领,面对相同类型的考试题材就不会云里雾里,能够轻松地应对。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
编辑 薛小琴
篇二:用记叙文来写高考新材料作文的诀窍
用记叙文来写高考新材料作文的诀窍
不少小学生和初中生,敢于去写高考新材料作文,一试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锋芒,而且还能写得像模像样,这着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当然,也是一件很有实践意义的事。然而,写高考作文,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沿袭着写论说文的套路走。这就出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少,面对着议论文这个陌生的面孔,不少同学会胆怯三分,信心不足,这种心理就会直接影响作文潜能的发挥。如果我们避开议论文这只拦路虎,发挥自己写记叙文的强项,那么,情况就会迅速逆转。
我们要注意新材料作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彻底淡化了文体。也就是说,学生在文体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我们中小学生完全可以根据材料内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记叙文来写。一般说来,高考新材料作文都可以写成记叙文,这是毋庸置疑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把自己的目标确定在写记叙文上,然后沿着这个思路去组织作文。
一、要具备文体意识
高考作文不限文体,要求比较宽松,显得比较宽泛,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拓开写作思路,走出就材料写材料的狭小空间,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我们仍要有文体意识,选择适合作文题目且自己擅长的文体写,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其实,具备文体意识也很简单,它指的是考生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并用这种文体来写,就必须按这种文体的要求规范地进行写作。比如,写记叙文就要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以议论和抒情。
写这种文体的文章,一般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个要素交代清楚。写议论文,则要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论证方式,阐述事理,辨明是非,表明作者的立场、观点,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支撑论点即可,不必详细展开事件,其运用记叙是有别于记叙文中的记叙的。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进行写作训练时,一定要强化文体意识,自觉按照文体要求中规中矩地进行写作,千万不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去写,结果写得文体模糊,非驴非马。六年级学生七叶草的《还有更重要的事》和小学三年级学生倓佳的《奥数、英文、周树人,我不怕》,都是按记叙文来写的。他们的共同点是: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一件比较实在的事情;有一个相对清晰、生动的人物形象,能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内心、外在的生气;且以记叙、描写为主,尤其注重把事件写具体。也就是说,他们具备了文体意识。
二、要正确破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都会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里要抓住两个“关键词”破解新材料作文。
一是“全面理解材料”。要根据材料理解分析几个有关思想内容的基本问题:
材料的主题是什么?
材料可分几个部分?
材料中有几个角色(或几个方面)?
他们的行为或言论(或这几个方面)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义和价值取向?
二是“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侧面”就是“旁边的一面”,一个方盒子有六个面,都可以分别认作是侧面,同理,一个事物、一篇文章的内容形式也表现为多个侧面。就一篇文章的内容表现来说,可含有多个侧面。
如2013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这个题,有社会和谐是最重要的一面,有生活小康是最重要的一面,有奉献爱心是最重要的一面,有赡养尽孝是最重要的一面,有开朗乐观是最重要的一面,有旅游休闲是最重要的一面,有陪陪老人是最重要的一面??这个“面”很多、很宽,可以任由我们去选择。
“角度”,就是“看事情的出发点”。对同一个事情,从不同的当事人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发现。如从领导的角度看,从父母的角度看,从孩子的角度看,从动物植物的角度看??由于站立的角度不同,对事的“重要性”是认识不同的。这样一分析,构思立意也就有了明确的范围,我们尽可以从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写了。七叶草的《还有更重要的事》所选择的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老爷子盼望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这个角度来立意的;倓佳的《奥数、英文、周树人,我不怕》,选择了自己学习的经历和感悟这个侧面,而入题的角度是“我不怕”语数英学科。
大家需要注意:这么多侧面和角度,都是平等关系,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关键在于不论从哪个角度写,都要扣住原材料的主题或部分主题。前面,之所以要求我们在全面理解材料的时候,要概括材料的主题,其目的也在于此。
三、要拟写相应情景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强调“用记叙文来写高考新材料作文”。
文章写得真实生动,一定要拟写好相应的情景。
尽管是新材料作文,但是,也要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然而,我们从自己的经历中常常找不到恰当的材料,这时,必须对自己经历的事作一定的加工和改造。换句话说,作文中的事并不是自己完全或真正经历过的,这能不能给读者以真情实感呢?应该说,虚构也能做到有真情实感,关键是要注意三个基点:一是这种事,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但现实生活中必定会有,别人一定会经历过;二是要模拟相应的生活情景,把自己置于其中,仔细地想一想:假如咱们在那个时间、那个场所,遇到那样的事,应该怎么样处理。如果写的是一位老汉,就不妨借助自己的外公或爷爷,从他们平时的表现中想一想,假如爷爷在遇到这种事时会怎么处理?如果所写的是儿童,那不妨借助自己的弟弟、妹妹或邻家小孩儿,根据她们平时的性格特性和行为习惯想一想,他们会怎样对待这件事?模拟相应的生活情景,转换人物
的角色,这样就能使虚构的文章产生真情实感。三是要把事件写具体。具体和真实是一对孪生兄弟,要使文章有真情实感,就必须写得具体。虽不能说凡具体,就一定真实,但一般而言,你有鼻子有眼地叙述这件事,往往能让人信以为真。
七叶草的《还有更重要的事》,就是借助“老爷子”呼叫一家人吃饭这个小事,来展现今天社会生活画面的“小小说”。这篇作文在拟写相应情景方面做得很好,小作者只是撷取了一段非常短暂的时空画面,通过以对话为主的描写形式,揭示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主题:儿子把拉关系作为最重要的事,儿子的儿子把完成作业当做最重要的事,儿子的媳妇认为在网上“血拼”是最重要的事,而“老爷子”强调一家人坐下来吃顿饭享受天伦之乐才是最重要的事。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生活中确有其事,所以我们读来感到亲切可信。再者,人物的对话、附之动作、神态等描写,故事叙述得具体而有生活气息。
倓佳的《奥数、英文、周树人,我不怕》,可以看做是一篇写实记叙文,因为小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感悟。根据辽宁高考作文试题的解析,无论我们写怕(一怕、二怕或三怕)还是写不怕(喜欢),都切合作文的要求。如果写记叙文,一定要写自己“不怕”或者“怕”的经历,交代自己怕或不怕的原因。倓佳抓住了“不怕”这个主旨,重点写“不怕”的原因:一是妈妈的宽松教育环境——没压力;二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动力、有方法。小作者边回顾边对比,说的是真事实情,写的是经历感受,读来让人信服。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就这样把高考作文的神秘一下子给打破了。
篇三:高考材料作文的记叙文写作
高考材料作文的记叙文写作
“新材料记叙文”,不要求与“材料”形似,只强调与材料神似。可以不提及材料、不点击材料;只要有“灵犀”与材料的某一含义相通即可。因此,其创作想象的空间无比开阔。一般说来,写记叙文容易避免公理、常识、大道理的生硬表述,容易写出“个性”,容易取得好成绩。因此,与议论文相比,新材料作文,第一选择应当是记叙文。
1.拟一个好的题目
这是考生给阅卷老师的第一亮点,从以往高考的情况来看,相当多的同学不会取题目,或失之宽窄,太宽或太小;或失之空泛,不够概括或似是而非。好的作文题目应有四个特点:即(1)扣,即扣全文内容,不宽不窄,恰如其分,如1999年全国卷《伤心儿女》;(2)简,即言简意赅,高度概括,如2013年全国卷《成功的秘诀》、《一“勇”天下无难事》;(3)新,即别出心裁,造出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如2013年浙江卷《斑驳年华,谁在哭泣?》;(4)美,即具有审美价值、文学色彩,感染力强。如2000年全国卷《在水一方》、《浓妆淡抹总相宜》,2013年浙江卷《最是那初放的安详》,江苏卷《非宁静无以致远》。
拟题的基本方法有:
记叙文标题的拟写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记叙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如《春天的故事》、《生命的延续》、《星空下的对话》、《复制哥德巴赫》;二是人物情感,即喜、怒、哀、惧等,如《伤心儿女》、《他满意的笑了》、《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秋风秋雨愁煞人》;三是借用古文体标志,如《茶花赋》、《憩园记》、《天云山传奇》、《阿Q正传》、《话说运河》。 议论文拟题的角度:一是议论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如《提倡换位思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友邦惊诧”论》、《本次大奖赛头奖应是谁》;二是话题作文标题,如《别了,司徒雷登》、《挫折也美丽》、《论雷峰塔的倒掉》、《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记叙文和议论文通用标题,一是从修辞角度考虑,如《暖流》(比喻)、《中国的保尔——张海迪》(借代)、《传承文明,开拓未来》(对偶)、《艰难而沉重的起飞》(比拟);二是借用名言,如《虚心使人进步》、《谁主沉浮》、《于无声处》;三是取有惯用语,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俗语)、《励精图治,振兴中华》(成语);四是注意语气与句式,如《陈奂生进城》(陈述)、《谁之过》(疑问)、《啊,我们的船长》(感叹)、《为了您的全家,请注意安全》(祈使)、《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并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假设);五是运用人物语言,如《这世界真是太美了》、《我亲爱的祖国》、《苦果》;六是借用歌名歌词,如《爱的奉献》、《问世间情为何物》《好大一棵树》。
带艺术性的拟题方法有:1.超常搭配。如《托起二十一世纪的太阳》、《校园咏叹调》;2.句子倒装。如《随心所欲话作文》、《永别了,武器》;3.异语入题。如《“?”和“!”》、《X+Y+Z=A》;4.反弹琵琶。如《移植的记忆我不要》、《我有一个坏爸爸》、《星期七的苦恼》、《良药甜口利于病》、《近墨者未必黑》;5.借他山之玉。如《7-2>7》、《“3+X”好》、《本市高考成绩可望触底反弹》、《考试作文不要克隆》;6.幽默荒诞,如《我梦见我死了》、《当我们成为祖先》、《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天外来宾》。
值得注意的是:1.拟题不能脱离所谈话题和文章内容;2.标题不宜过长,有人提出,正题以不超过十五字为宜;3.标题不可俗套,像《难忘的××××》、《寒假见闻》或《从××××说开去》、《××××的启示》之类过于常用;4.标题最好带有艺术性,能达到美的要求更佳。
2.把题目演绎成一个生动的故事
语言的“生动形象”当首先立足于所写故事本身,在高考作文这样“千篇一律”的竞争中,编一个生动的故事是极易使阅卷者于“单调乏味”之中“眼睛一亮”的。我们来看2013江苏卷的一篇优秀作文:
一件小事
“拍死一只蜘蛛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别怕,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我紧紧地握着拳头,毫无底气地给自己打气。
近了,更近了。
那只蜘蛛不停地挪动着那几只可怕的腿,慢慢地向我逼近。我似乎能想象到它的眼睛里闪烁着怎样凌利的光芒,它晃动的触脚上一根根绒毛怎样摩擦,怎样从它的嘴里吐出一根长长的蛛丝然后将我包裹,一点一点地吞噬??
我只要操起手边的任何一样东西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这只蜘蛛拍死,可是我四肢僵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向我逼近,一步又一步地向我逼近。
此时,我只觉得无比悔恨。
我老早就看见这骇人的东西了。它停在我前面男生的肩上,我本想告诉他的,但我又想到这是高考,如果不告诉他,他被蜘蛛吓到,影响了发挥,岂不是给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吗?
说,还是不说,这是个问题。
最终我为自己描绘的美好明天战胜了我的理智。
我,选择了沉默。甚至带有几分幸灾乐祸。
蜘蛛还在逼近。
这一刻,我感觉不到考场,也感觉不到周围的老师和考生,仿佛天地间只剩下我与这只蜘蛛。
我感觉到由衷的恐惧,我想尖叫,嗓子却堵得我发慌,干得我发疼;我想狂跳,四脚却不接受大脑的指示;我想大声哭泣,可泪腺似乎停止了运作?? 刚刚下过雨,外面一阵阵土腥味恶心得让我想吐,这一切的一切简直像是恶梦。
忽然,它一个翻身,竟然,掉下了桌子,监考老师从我身旁经过,一脚踩了过去。
我瞪大眼睛望着地上泥糊糊一般的尸体,深深地呼了一口气。抬头,看见黑板上方挂着的时钟,还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我还什么都没有写。 看着干净的考卷,我欲哭无泪。如果我告诉了那个男生?
这,不过是一件小事!
可我什么也没说,它毁了我的人生!我的脑海一片空白,死死地盯着那只蜘蛛的尸体??
该同学巧妙抓住考场上突发的情境(或许就是作者急中生智虚构的)探讨“小与大的辩证”这个命意,开口小,设置巧,意蕴深刻,有力地凸现了一支小小的蜡烛“竟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这一主题。
文章亮点有三:一是构思的新巧,以“蜘蛛”写“蜘蛛”,表面上是写考场
上偶遇的“蜘蛛”,实际是写心灵上的“蜘蛛”,偶然中有必然;二是立意的高远,小小的故事透析的却是人性的劣根,令人警悚;三是传神的细节描写,“蜘蛛”的神态,“我”的心理都惟妙惟肖,整个文章生动、鲜活、可读性很强。
3.用故事表达一个新颖独特的思想
青年朋友们所喜爱的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认为“每一个故事,都种在灵魂深处”,他提出“地下二层”的写作思想,强调“创作如果没有深入到一定程度,创作出的作品就无法真正打动人们的心灵”。
那么,如何达到我们灵魂深处的“地下二层”呢?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认为,思想的新颖独到缘自于我们的联想与想象。立意求新不应当满足于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联想和想象,要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纵向开拓,作多次的想象,这样才有可能趋于新颖。这里的第一次当求“人无我有”,第二次当求“人有我新”,三次以后即为“纵向开拓”。我们来看2013江苏卷的另一篇优秀作文:
小巷深深
当我重回那条充满记忆的小巷时,那棵年迈的枇杷树依旧等在那里,只是树上的枇杷因为无人采摘,正寂寞地烂去。
好像当年不是这样的景象吧。我们这群顽皮的小孩又怎么能忍住自己的馋意,每天上学放学两次的“探望”必不可少。只是结了一个小小的果儿,也会让我们兴奋不已。这棵年迈的树爷爷,似乎在我们的叽叽喳喳中重新焕发了生机。清晨的露珠晶莹透亮,午时的阳光温柔撩人,就连晚上,也有繁星缀空,哄着枇杷果安然入睡。
终于等到了果实累累的那天,黄澄澄的果子似乎从天而降,像小灯笼似的,点亮了我们这些馋虫的眼睛。
比这枇杷果子更让我暖心的,是巷中渐渐亮起的灯光。
我放学回家,正能赶上各家各户烧起了晚饭。油烟在灯光中朦胧地飘出窗子,飘进巷子,飘到我心里,似乎一点也不呛人,反而是满街的温情。
而我在回家之前,总能找到东西垫垫肚子。不远处的木门“吱呀”的一开,李婆婆就会招呼我:“姑娘,来呀!”不等我跑过,她就会笑眯眯地递出点好吃的。
我至今仍能记得她脸上的皱纹是如何和蔼地攒成一朵花的。相比之下,她儿子接她去新家时,她笑得一点也不安心。她留恋这巷中的亲密无间,尽管斑驳的墙角略显破旧;她留恋黄昏时分的灯光,尽管幢幢灯光更显寂静。
我又何尝不是呢?搬出这巷子之后,谁来亲切地唤我一声“姑娘”,端我一碗甜蜜的银耳汤?谁来轻轻地打我一下,却转身为我摘下树上的枇杷?谁家的灯光,能伴我走完回家的路?
我本来天真地以为,这小巷中的柔情,定会养孕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我走了,还会有人住进去。可是当四周高楼耸立之时,这一片古巷缠绕的地方,却成为了孤岛,人迹罕至。车鸣声四起,谁又听见了枇杷树微弱的叹息?小巷中流淌着城市最初的血脉,如今却被无情地抽干。
那些淳朴的感情再也无处栖息了,它们躲到了小巷的深胡同里,它们躲到了人心不见天日的角落中。惟有那里的干净无扰,才能保住这人与人之间单纯的关爱。
这是一篇优秀的“新材料”记叙文。本文选材并不见工,妙的是“神”扣材料,巧妙构思。文章从“枇杷树”始,到“枇杷果”到更爱的“小巷里的灯光”
和灯光所蕴含的“小巷中的柔情”,再到“车鸣声四起”下“枇杷树微弱的叹息”,层层铺垫,层层推进又回环往复,最后,我们也和作者一起“躲到了小巷的深胡同里”,因为“惟有那里的干净无扰”,文章的立意与材料的“神”似至此,让人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篇较完美的“新材料记叙文”。
4.把思想蕴含于形象的描写之中
要想进入“优秀作文”行列,或者“准优秀作文行列”,必须有“亮点”,这是毋庸置疑的。请高三学生认真品味生活,捕捉稍纵即逝的诗意的灵感,坚持下来,必有收获。待到高考临场时,你即使没有“太阳”,也会有“月亮”,也会有“星星”,起码也会有一两只小屁股上闪光的“萤火虫”(何永康)。记叙文中若没有描写,这样的记叙文就不会成功,更不用说拿发展分。我们应注意把记叙与描写及抒情议论结合起来,描写应力求出现亮点或者说应有意设置“亮点”:
(1)精彩的开头(2)意味深长的结尾
(3)动人的细节(4)恰到好处的引用
(5)优美的语句(6)深刻的见解
我们再来看一看2013江苏卷的另一篇优秀作文:
珍藏美好
在晨曦初露前,乡村的夜属于蓝色。夜睡了一宿,最先醒来的是灶旁的灯光。凑近了看,木门的缝隙中露泄着一圈又一圈的水汽,是母亲在煮菜粥。我做的美好的梦里总有母亲那忙碌的背影,噼噼啪啪柴火的声音,还有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菜粥。
父亲从田地里回来,带回在鸡场奋斗了一夜的黄狗,露水在父亲的头发上,眉毛上,手臂上。在浑身冒着热气的狗的鼻尖上。我们一家三口便在这时候齐齐地坐在门槛沿上,和邻居们唠着各样的家常。
父亲吃菜粥很有意思。先是用筷子在碗的边缘抹两下,然后用手捂着碗吁一口气,接着再重复下去。我便学着父亲的样子,于是我们三人呼出的气便悠悠地飘着,飘到一起合成一个大大的圆圈。这确是我的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了。 菜粥算是乡下最常见不过的粥了。只要昨日剩下些菜汤菜叶,母亲一定会让一家人捧上几碗菜粥。碎的叶,晶莹的米粒,若是再下几个米团恐怕就可以叫个“白玉翡翠”的名儿了。零星的油花映照出生活的美好。
珍藏美好,我所说的美好就是一碗菜粥,和父亲母亲一起,坐在门沿上,一起喝粥的美好情景。
离开家,到远方求学。母亲也随我一同离开了家。当我提出要喝菜粥时,她毫不犹豫地就应允了。可是这粥喝到嘴里却全然没有了滋味。母亲的手艺不会变差,而我却没有了品味的闲情。我的心里珍藏的只有菜粥的味道吗?我想是缺了什么,缺了父亲滋滋喝粥的声音,缺了醒来时哔驳的柴火声,缺了冬日里温暖的灶台,也缺了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
离家之后,才发现珍藏的美好就是家的温暖。笔中写下的是对父亲的想念,对家的怀念,眼前浮现的则是一幕又一幕家的图景。是父亲用他沾着露珠的手抚过我的脸颊,把美好的梦变成现实。
舌头忘不了菜粥的香味,心里则装载了家的味道。循着这味道,即使离家再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都不会觉得茫然迷惘。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