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孔明灯散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1:16:28 体裁作文
孔明灯散文体裁作文

篇一:孔明灯

起源

孔明灯又叫天灯、许愿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大约于清朝道光年间,先民由大陆福建省惠安、安溪等县传入台湾的台北县、平溪乡、十分寮地区,即基隆河的上游。据十分寮地区父老前辈的口述表示,早年于前清年间十分地区闹过土匪,由于地处山区,所以村民都向山中逃过,待土匪走后,留守在村中的人,就在夜间施放天灯做为信号,告知山上避难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也借此种方式向村民报平安。由于当日由山上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即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的元宵节,十分地区的村民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且向邻村的村民互报平安。也因此十分地区的村民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

结构

孔明灯的结构可分为主体与支架2部份,主体大都以竹篦编成,次用棉纸或纸糊成灯罩,底部的支架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孔明灯可大可小,可圆形也可长方形。一般的孔明灯是用竹片架成圆桶形,外面以薄白纸密密包围而开口朝下。欲点灯升空时,在底部的支架中间绑上一块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纸,放飞前将油点燃,灯内的火燃烧一阵后产生热空气,致使灯笼密度小于空气,所以上升, 孔明灯便膨胀,放手后整个灯会冉冉飞升空,如果天气不错,底部的煤油烧完后孔明灯会自动下降。

自制孔明灯

工具和材料:A.拷贝纸 B.裁纸刀 C.剪刀 D.尖嘴钳 E.棉线 F.工业酒精 G.502胶 H.电线 I.棉花 J.竹条;

注意事项:孔明灯必须要在无风的天气和空旷的场地上放飞,否则不但不能飞上天,而且可能会引起火灾。放飞时,需要2-3人的共同协力,强烈要求有成年人陪同。另外,可以在孔明

孔明灯散文

灯底部拴上线,这样既可以重复放飞,又能控制起飞高度和范围,避免引起火灾。

步骤

A.用裁纸刀将竹条削到厚薄3毫米以内,然后,把竹条弯成一个圈,用棉线或502胶固定。竹子有弹性,竹圈可能会不圆,可以用小火烤一烤,使竹圈固定成圆形。

B.用尖嘴钳把废电线外面的绝缘层去掉就可以得到细铜丝。不过,铜丝不能太细,否则容易烧断,可以用3根铜丝拧在一起避免这个问题。

C.用薄纸剪成如图所示规格的纸片.将第一张纸片的一边与第二张的一边粘在一起,再将第三张,第四张......依次同样粘上去,直到拼成一个两端漏空,直径约60厘米的球状物.再剪一张圆形薄纸片,把上面圆空口糊住.待干后,把气球吹胀,找一条薄而窄的竹条,弯成与下面洞口一样大小的竹圈,在竹圈内交叉两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并系牢在在竹圈上,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纸边上,糊成的气球不能漏气

D.把铜丝绑在竹圈两端,再把做好的灯罩粘在竹圈上。在铜丝上绑上棉花,浸上酒精,点燃后就可以放飞了。孔明灯不能太小,否则很难升上天。 放飞

选择晴朗无风的夜晚,一人拿住灯底的左右侧,另一人用酒精将脱脂棉浸透后点燃,直到双手感到孔明灯有上升之势,即慢慢放开双手,孔明灯便徐徐飞起,上升高度可达1000m左右。

升空程序建议:

孔明灯之制作方法简单,但升空时受到场地与天候之影响较狻大。风大时易将灯体吹斜而使灯体烧毁,下雨时易将灯体淋湿而无法放飞,因此最好走在无风的时候施放。

1.先将灯体撑开,并于四周与底部系上控制线。

2.填装燃料。

3.点火后,将进气口尽量压低,以减少热气流失,但亦不可过低,以免氧气不足而熄火。同时四周之控制线必须拉直。

4.加热直至灯体内之热气温度足够后,四周控制线慢慢松开,以维持灯体稳定上升,而底部之控制线必须控制灯体上升之速度与高度。

5.球体升空后可以线控制其高度、方向,亦可任其自由飘浮,至此升空完成。

起飞条件

孔明灯“会飞”原因是: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上升,从而排出孔明灯中原有空气,使自身重力变小,空气对它的浮力把它托了起来。

种类

海南孔明灯

海南孔明灯又称文灯、天灯,它是用白结方纸糊制而成的,是根据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的热力升空的,它携带的燃料可升空漂浮约1小时,开始时像不明飞行体,升到一定高度后就仿若星星。相传它是由大陆流传到海南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当地的一种很有特色的民间风俗。每逢喜庆日子或盛大的节日,人们都点起文灯来表达他们的美好心愿。点燃文灯前人们都要在灯上写出自己的愿望,与天灯一起冉冉升向苍穹,以祈求心愿能实现。在文昌、万宁、儋州一带的村庄里,至今民间有扎孔明灯,放天灯的习俗。由于文昌口音“天灯”与“添丁”谐音,男孩家拿着写有吉祥词语的公灯、人丁灯、首牌灯、

花篮灯、鲤鱼灯、珍古灯等各式花灯自发组成“送灯”队伍,敲锣打鼓,绕村行进到村中的庙宇前,表示送去“人丁兴旺,家景兴隆”之意。放天灯时,给碎布浇上油,桶口朝下,点燃油布后,整个纸桶就会被热气充满,家家的天灯如同热气球一样冉冉上升,带上你的祝福与心愿,飘上夜空。

客家孔明灯

客家风俗中有在元宵节前后飘飞“孔明灯”祈福的习俗,祈求上天保佑来年的日子幸福美满,生活蒸蒸日上。孔明灯有大有小,大的直径2米有余。它用竹篾扎架,裱糊上柔韧的竹麻纸,刷上桐油。灯笼底部的横架上,用铁丝捆扎了沾满豆油的布团。飘飞孔明灯时,先点燃布团,灯笼内空气受热膨胀变轻,一撒手,孔明灯便冉冉飘升,宛如一盏明灯闪烁于初春的夜空。

发明者简介

诸葛亮生死年月为(181—234年),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建安二年(197年),

篇二:孔明灯的原理,孔明灯的制作方法

今年七夕看到很多地方的放孔明灯活动 很向往~~所以有意自己动手试试~~说不定赶上中秋呢~~ 孔明灯,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它是利用热空气比空气轻,在空气中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他发明创造的孔明灯是我国古代除风筝以外另一个能飞上天空的人造物体。

一、材料

竹篾、白纸、细铁丝、酒精、脱脂棉、浆糊。

二、制作方法

1、用3张薄白纸糊成一个顶端密封的圆柱体,其周长为225cm,高约90cm。

2、用宽1cm,厚0.1cm的竹蔑扎一个周长约220cm的圆圈,其下底拴2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

3、将竹圈放在圆柱体下端作底,使两者边沿近于重合,用浆糊粘住。

4、用竹蔑扎一个小圆圈,直径约15cm,周围包上脱脂棉约10g,作为燃心,然后挂在两铁丝的交叉点上。

三、放飞

选择晴朗无风的夜晚,一人拿住灯底的左右侧,另一人用酒精将脱脂棉浸透后点燃,直到双手感到孔明灯有上升之势,即慢慢放开双手,孔明灯便徐徐飞起,上升高度可达1000m左右。

附加参考:

孔明灯的原理与热气球的原理相同,皆是利用热空气之浮力使球体升空。然而为何热空气会飘浮呢?我们可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解释它:当物体与空气同体积,而重

量(密度)比空气小时就可飞起,此与水之浮力的道理是相同的。将球内之空气加热,球内之一部份空气会因空气受热膨胀而从球体流出,使内部空气密度比外部空气小,因此充满热空气之球体就会飞起来。

孔明灯结构

热空气气球的升力可以根据计算表来确定,不 要任何换算(图1)。但是必须知道纸气球的直径和纸气球内外的气温(按摄氏计算)。比方说纸气球的直径是2公尺,球内的气温是80度,球外温度是10度。在计算表左横轴上我们找到80度的那个点,从这一点向上引一条线,一直引到与球外温度10度相交叉的地方为止。由这一点从左向右画一条线,直画到与右边这个表里标志著气球直径2公尺的线交叉为止。然后从新得出来的这一点向下引一条线,引到图表右边那一半横轴上。这样在横轴上就可以找到升力的大小是多少克。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升力是400

克。在预算时,球内气温可按摄氏零上75度来计算,而球外空气的温度可按当时平均气温来计算(夏天是摄氏零上15度)。

现在我们来谈谈孔明灯的制作方法:

一、选用材料:任何纸类皆可为制作孔明灯之材料,但以选取质料较密、较轻、不易著火之材料为最佳。例如:半透明纸。

二、设计构想(绘大略之设计立体图):设计构想必须考虑到

1 球体之重心位置:尽量避免重心偏离垂直中心线之设计,勿使在升空过程中,火源烧到球体。

2 外形、美视、表面加工:外形设计若为不对称形状,必须注意到火源与重心位置。

3.球体重量与火源大小:球体之重量与升力有关而升力之大小决定放火源加热空气之温度高低与球体大小。球体过重与火源过小皆不适宜。

三、制造程序:

1. 计算灯体之体积与计算分割展开之尺寸(图2)。

2 利用这些展开尺寸以厚纸板切割样板。

3 利用样板切割所 之蒙皮。

4 黏合:

(1)黏合方法有二种:

(a)重叠黏法:黏好后黏合处会凸出球表面。

(b)黏好后黏合处平贴球面。

(2)黏合步骤:

(a)先以两片为单位,加以黏合。

(b)重复(a)之黏合步骤,直至外形完成。

5.安装灯源座:以细铁丝或厚纸板制成底座黏於灯体底部,用铝箔或较轻之铝罐制成之燃料桶安装在底座上。

6.测试其稳定度:以吹风机将灯体吹涨,测试其稳定度,并检验有无破洞。

篇三:诸葛孔明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之诸葛孔明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一、跟小兰温剧情

三国记载了一段传奇历史,其

中为众多文人志士所称道的卧龙先

生更是流芳百世。“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他为其做了完美的诠释,

以至于长被后人叹息“出师未捷身

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孔明究竟是何方神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不曾褪色,反而更加耀眼。就让我们进入612集《死亡之馆》,学习孔明的智慧。

六位天才画家住在一起,却因为一人的突然死亡,使原本充满希望的小屋变成死亡小屋。周作被发现饿死在画室里,面朝一面被涂红的墙。在警察拜访了直木之后,他也被人勒死,面朝涂红的墙。高明警官独自一人坐在周作被杀死的地方,推理出了杀人凶手,并发现了周作用了补色残影的方法掩藏了秘密。但不幸地是,在高明警官发现凶手之后,想通知别人时被事先赶来销毁证据的凶手击晕。在医院里柯南也发现了高明发现的秘密,所以柯南一行人和醒来的高明警官一致赞同反用诸葛亮的空城计——故意露出破绽引诱凶手上当。空城计使用成功,成功引诱凶手上当。这不仅是诸葛亮空城计在日漫中的体现,更多的是对心理战术的运用!

二、跟光彦学知识

(一)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

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

(二)三顾茅庐

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这才有了三顾茅庐。

第一次,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卧龙岗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 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从三顾茅庐中可以看出欲得良将相助,必以真心待

之。在社会交往中,如果想得到挚友,必须真心的付出,温暖地对待!

(三)诸葛亮成名之战—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赤壁之战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但首当其冲的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是值得后人很好地深思的。赤壁之战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但首当其冲的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是值得后人很好地深思的。

(四)空城计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

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 空城计,这是一种心理战。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实者实之,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此事虽是小说家演义,其实,早在春秋时期,真的出现过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

(五)白帝城托孤

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逝世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六)南征

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大量的资源,并且组建了无当飞军这支劲旅。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七)北伐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陇右的南安、天

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关中震响。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率领步骑五万人前往,大破马谡于街亭。而同时赵云寡不敌众,失利于箕谷。诸葛亮乃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

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与司马懿对於渭南,并约吴国共同发兵。期间诸葛亮既屡屡遣使者下战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激怒宣王司马懿,但司马懿忍辱据守不出,并以“千里请战”的妙计平息将怒。诸葛亮乃分兵屯田,在魏国境内与魏国百姓共同

种粮自给自足,打算长期驻扎下去,但诸葛亮却因过于操劳而病重。

三、跟园子走四方

(一)江中心的城池—白帝城

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

塘峡口的长江北岸,奉节东

白帝山上,三峡的著名游览

胜地。原名子阳城,为西汉

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

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

“白帝城”。白帝城是观“夔门

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

(二)悲壮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陕西省岐山县,

为秦岭北麓黄土台原的一部分,

海拔约750米,原上地势平坦,

面积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约

1.8

公里。南靠秦岭,北临渭水,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