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山塘诗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9:25:15 体裁作文
山塘诗歌体裁作文

篇一:山塘诗

重修普福禅寺诗 山塘普福禅寺为《红楼梦》中隐指的葫芦庙,鉴于与红楼的关系,修复普福禅寺时,在寺内壁廊嵌十二幅红楼碑刻图,展示姑苏、阊门、虎丘、山塘及吴文化与

《红楼梦》之渊源。

吴地史事蕴红楼,古刹葫芦启缘头。

七里长街千载韵,一支水脉百年愁。

朱天庙内青石重,绿水桥边黛瓦幽。

梦阮天灵如有智,同邀挚友大观游。

山塘清风廊诗

姑苏廉洁文脉,绵延不断。山塘渡僧桥边白公祠廊内建《山塘清风廊》,内示历代与苏州、山塘有渊源之名贤良臣一十六位,及古贤廉政诗赋、警句。如皓月当

空,似清风徐来。

水巷添新景,桥边醒世廊。

千臣维社稷,百吏绘文章。

夏荷出污淖,秋菊笑冷霜。

从政非易事,本色不寻常。

篇二:水韵山塘七里诗

水韵山塘七里诗

我初来无锡的时候,是报着苏州人的名头往前走的。那时,有人便问我:“苏州有意思的地方挺多的,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是哪一个地方?一个,请只说一个”。

这样的问题,那时可是遇到好多次了,我常常随口便吐出:七里山塘。 这次已是我离开苏州后,第二次和妈妈重回山塘了,上次是应邀参观展会,这次则是去修一个妈妈钟爱已久的玉镯。

驱车向前,长约七里的山塘街的起点是阊门渡僧桥,这个头开的真好: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欲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塘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瞧,鼎鼎大名的白居易的《登阊门闲望》便把阊门描写的淋漓尽致。对于稍有些了解苏州的人,便可得知阊门是个好地方。

清晨的薄雾仍未散开 ,为了安全着想,车就暂时停在了石路步行街的地下停车场里,。妈妈去老玉匠那里修手镯,把我一个人搁在门槛上,她知道我是闲不住的人,便说定了时间与地点,到时见面。随即,放逐我自由漫步。

不知不觉,我拐进了一条小巷,如果不是我与这条石板路相识,恐怕一般人是走不进来的。记得,小时候我与一位老爷爷在这条石板路上学过九连环,还同他的孙女在这条路上玩过空竹,她银铃般的笑声至今回荡在耳边。

所以这条石板路与我有很深的渊源,我凝视着这条路,有一种莫名的伤感从心头猛然跃起。不知它经历了多少岁月的考验,经历了多少风雨的侵蚀,经历了多少脚步的匆匆踏过??瞧,我又说到哪去了,突然想起一首诗:阊门西转历山塘 寻胜云岩春紫阳

崔嵬峰容真虎踞 荒唐剑气幻鱼肠

司徒文学应称独 洗马风流不可当

高处纵眸喜有在 近遥绿麦一方方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季节,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心境,瞧,诗中所写,无不流出缕缕喜气。

毕竟我不是骨子里带有悲伤气息的人,是时候去享受享受了 。 我租了一条小小的乌篷船,来往于河道间。真有书中那幽静的感觉了。我本打算环一圈山塘,便回去了,可偏偏这片水作弄人,将我带去了得月楼。吃惯了家里的饭菜,到了得月楼却别有一番风味,松鼠鳜鱼、得月童鸡、西施玩月、蜜汁火方、虫草甫里鸭、碧螺虾仁??一看名字便知绝对是佳肴。我也不点什么小菜了,毕竟一人也尝不了太多山珍海味,便随手点了两盘点心。点心上桌时,才发现自己无意中成全了一种美,枣泥拉糕、海棠糕与麦芽糖的绝妙搭配,好客的老板还配送了一壶竹茶,“过三过”的饮茶方式便是这位老板所授。

“石有族,聚太湖为甲”一看这名头,气势便把人吓了一跳,这便是山塘名店——石艺斋。这里的石头大多年纪过百了,其实也不算很稀奇,但对于久居苏州城的苏州人来说,值得他们格外珍惜。在这里有鸟瞰历史的感觉,可以将心头的皱褶抚慰的平平展展。

“华彩苏绣何处是 ,纤手依然山塘街”山塘的苏绣也可算是远近闻名。慢工细活,造就了这一山塘传说。一针针,一线线,很难让人不把苏绣与秀女结合到一起。 光是看到细如发丝的绣花针,就已经让我赞叹不已了,看到令人惊叹的花草屏风,和标出的六位数价钱同样令我叹为观止。不管怎么说,至少他们都凝聚了苏州文化,山塘艺术。

看看旁边上了年纪的老式挂钟,时候也不早了,是该回去了。

我又纵身拐回了那条石板路,渐渐消失在路的尽头??

篇三: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

——知人论世,缘景明情

相传,有一次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

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

“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

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

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

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

“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来品味一番。“轻风”徐来,“细柳”动态 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出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一、真题体验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11分)

鹊 桥 仙

陆 游

①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②③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 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洲烟雨:指长满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答:

(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

2.(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

思 远 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2011·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春日秦国怀古

①周朴

②③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

二、考情分析

综上分析,新课标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题考查特点如下:

1.命题角度

从体裁上看,所选诗歌体裁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兼顾乐府诗等其他年代的诗歌,避免了单一性。对于曲的考查近五年虽未涉及,但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从题材上看,命题材料以写景抒情言志类诗歌为首选,2013年为言志类的词(全国卷Ⅰ)和诗(全国卷Ⅱ),2012年

为离别思人词,2011年为怀古伤今诗,2010年为边塞征战诗,在相对稳定中,又略有变化。

2.考查目标

题型、题量上保持稳定,均为2小题,共11分。考查点分布较为广泛,但重点突出,五年试题都涉及了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考查。

3.考查难度

从设题角度看,切入点都比较小,命题指向都比较明确,所给答案都比较简洁明了,所以总体难度不大。

补上一课如何读懂古诗歌

古诗歌鉴赏是历年来高考的必考考点,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几个方面,因对学生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的考查全面深入而受到命题人的青睐。但考生考试中诗歌鉴赏得分普遍较低,甚至说很差。究其原因,在于诗歌读不懂,思路不清晰,答题不规范,而读不懂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

下面我们就在考场上考生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读懂诗歌作一指导。

[古诗歌“三步阅读法”模板示范] 第一步:看标题,定题材知大概

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可以读出以下内容:

①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

②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③作品的感情基调;

④诗歌的主要内容;

⑤诗歌的题材。

第二步:看注释,挖掘暗示信息

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注释的内容有:

①提供写作的背景,暗示主旨感情;

②介绍作者,暗示思想情感、写作风格;

③解释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诗句;

④注解典故;

⑤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

第三步:看正文,把握诗歌要素

1.理清诗歌结构

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有的诗讲究??近体诗??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起承转合???

首句渲染气氛?????上片?阕??主句写景??写景?次?词????尾句过渡???下片?阕?:抒情?主?

古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起”用于扣题;“承”对诗意申述;“转”用于拓展诗境;“合”收束主篇,卒章显志。

2.抓住关键词句,定位诗歌的情感基调

(1)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

(2)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其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如抓住了这些字,把握思想感情往往既快又准。它不单单是诗眼、词眼,有时藏在写景叙事句中。

3.把握诗歌六要素

通过读诗,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明白诗中借助怎样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事理。

[示例]

①交代了地点是在江中船上;

②暗示了诗歌题材?羁旅诗?;

③暗示了作者情感:旅途艰

难,内心悲伤。

①交代写作背景是“因受牵 连被罢职”,暗示作者仕途不畅,

感慨世事艰辛。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诗是一首羁旅行役诗,②点明写作时间:“这首诗作于 诗人从写江上风涛入手,以痛感世事艰虞作离任途中”,暗示作者内心感情凄 结;前四句极写风浪的险恶,后四句流露志士苦、悲辛。 的悲辛,借景抒情,情在景中,深沉悲壮,表③“风用壮”属于难点注解,帮助 达出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悲辛。 理解诗句。

[古诗歌“三步阅读法”模板应用]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北山; ②点明了诗歌的类别:山 水诗; ③暗示了写作手法:借景 抒情、情景交融。介绍作者情况:王安石晚 年在北山隐居,暗示了作 者闲适恬淡的心情。

(1)请分析首句中“输”字的妙处。(4

答:

(2)诗的三、四句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越台; ②点明了诗歌题材:咏史怀 古诗; ③暗示了作者感叹世事变 迁,抒发怀古悲今之情。

①点明写作对象“越台”, 表明作者登临凭吊的人物是 越王,暗示了作者叹惋忧伤 之情。 ②点明作者身份及处境:暗 示作者感叹自己人生不得

志、壮志难酬。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第一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如何评价一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生往往感到难以解答,不知所措,为此,我们本着解决考生困惑和“分类定感情,依题巧切入”的目的,从题材和题型两个角度进行讲解,便于考生快速、准确、全面地把握一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一、从题材角度把握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