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多尔衮摄政日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9:35:09 体裁作文
多尔衮摄政日记体裁作文

篇一:多尔衮评议

多尔袞评议

? 2011-06-20 12:02:08

王思治

多尔衮(1611-1650),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一六四三年,皇太极死后,六岁的福临继位,多尔衮辅政,继而称摄政王,地位显赫,实际上享有皇帝的权威。他在清王朝立国过程中的作用,笔者见到几篇专文论及,褒多贬少。今试作多尔衮评传,就若干重大问题略抒己见。

入关前的多尔衮及其谋略思想

天命十一年(1626),努尔哈赤死于瑷鸡堡,皇太极即位。多尔衮时年十五岁,封贝勒。幼年时的多尔衮已初露锋芒,有两件事可以说明。一是代善说:“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先帝时使领全旗。”(注:《清史稿》卷217《阿巴泰传》。)而其兄长如阿巴泰等所未能及;再就是有的记载说,努尔哈赤曾属意于多尔衮拟传继汗位。(注:《燃藜室日记》卷27卷引《明录》:努尔哈赤死前遗言:“谓贵永介(代善)曰:九王子(多尔衮)当立而年幼,汝可摄位,后传于九王。贵永介以为嫌逼,遂立洪太氏(皇太极)云。”此系朝鲜人的记载,不见于《清实录》。)此说不论是否可信,但努尔哈赤钟爱器重多尔衮,则是实情。

多尔衮崭露头角是在天聪二年(1628)。这年二月,十七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察哈尔多罗特部,敖木轮大捷,多尔衮有功,在回军沈阳途中,皇太极宴诸贝勒大臣,说:“初次令两幼弟随征远国,克著勤劳,尅期奏凯,宜锡美号,以示褒嘉”。(注:《清太宗实录》卷四、第8页。)于是赐多尔衮号墨尔根戴青,意为聪明王。从此,“聪慧多智,谋略过人”(注:《碑传集》卷一《睿亲王多尔衮传》。)的多尔衮,逐渐跃居于后金军主要统帅之列。

多尔衮连年出征,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天聪五年(1631)大凌河之役,他率先冲锋陷阵,直抵大凌河城下,城上发炮矢,清军颇有死伤,皇太极切责诸将不加劝阻。松锦之战时,他披坚执锐,祖大寿军从锦州城头发炮向南轰击,洪承畴军由南山发炮向北轰击,多尔衮几被击毙。祖大寿复降后,多尔衮曾向之谈到当时危急的情形。祖大寿张惶失措说:“果有此事!如彼时炮中王马,为之奈何!”多尔衮认为:“彼时两仇相敌,惟恐不中,大寿言不由中(衷),诚为可笑。”(注:《多尔衮摄政日记》第6页。)但多尔衮并非匹夫之勇,而是足智多谋。如天聪五年后金军取得大凌河胜利之后,祖大寿第一次投降,多尔衮与阿巴泰等率兵四千,乔装祖大寿败军溃奔状,夜袭锦州。为了迷惑敌人,故意发炮不绝声,明锦州守军以为祖大寿突围出,于是出兵接应,被后金军斩杀甚众。(注:关于大凌河之战多尔衮等夜袭锦州的策划及其过程,据《清太宗实录》卷十第18页、《清史稿》多尔衮、阿巴泰、岳托、德类格各传,乃是皇太极及诸贝勒与祖大寿共同商讨的。但明《兵部呈为李明臣题明兵偷袭后金适逢祖大寿突围事本》、《兵部呈为王直道题祖大寿出围详情事本》等所说,明锦州军于崇祯四年十月廿九日,由祖大弼率军夜袭皇太极营,也是事先经过周密计划的,“适逢大凌城内闯围以出,恰与暗合。”明军偷袭清营,据《清史稿》《阿济格传》,所袭者乃阿济格营,非皇太极营,但明军曾冲到皇太极近旁,“上披甲与战”,由阿济格解围。《清太宗实录》九月丁亥(十六)皇太极率护军等往击锦州援兵,在小凌河边与明兵锦州兵七千遭遇,“上甫擐甲,”击败明军。(卷九、第37页)此与后金军袭锦州无关。两种记载不同,录以存疑。不过明军夜袭清营遭受重大损失,在监军高起潜等所题事本中也是承认的:“陈二等引导闯入四王子大营边。奴兵知觉,彼此炮火连天,贼乃开营冲杀,??初一日卯时,各兵回称,被贼追赶至亮马山,伤失家丁十余名。臣等不胜惊骇焦劳。”(《历史档案》1981年第一期,第19页)

多尔衮入北京后,曾对大学士刚林等说过:“崇祯皇帝也是好的,只是武官

虚功冒赏,文官贪赃枉法。所以把天下失了。予在东边时,每见此中朝报,下以此蒙上,上的旨意亦以此蒙下,最为可笑,后来越看不得了,所以径不看了。”(《多尔衮摄政日记》第3-4页))

在频繁的战斗中,多尔衮表现出具有敏锐的眼光,其谋略思想与皇太极一致。 天聪七年(1633)六月,皇太极下诏询问诸王及将领关于征明、及察哈尔、朝鲜何者为先?以决定后金军的主攻方向。当时,随着军事上的不断胜利,皇太极“入主中原”与明争夺全国政权的愿望日益强烈,为此,后金首先要夺取辽西,以为进取的基地。而辽西则是明政府防守并希望进而规复全辽的前沿阵地,双方势在必争。察哈尔和朝鲜,助明与后金为敌。因此,后金在与明争夺辽西的过程中,决定主攻方向是关系到后金政权能否进一步迅速发展的大问题。多尔衮力主以“征明”为先,他从夺取全国政权这一目标出发,向皇太极献策说:

“宜乘春时整练士卒,待我(后金)耕种既毕,彼(明)谷将熟,入边直逼燕京,截其援兵,残毁屯堡,因粮于敌,为久驻计,可坐待其毙也。”(注:《碑传集》卷一《睿亲王多尔衮传》。)

这是:第一,从八旗兵制的实际情况出发,既整练战备,又不误生产;第二,“因粮于敌”,以战养战;第三,在战术上“截其援兵,残毁其屯堡”,用围城打援的办法,发挥后金军骑兵的野战优势,歼灭明军;并对明统治地区施行“残毁”的屠掠破坏性战争。对察哈尔和朝鲜,多尔衮则是全力贯彻皇太极示威怀柔兼施使之转向为我的方针。

天聪八年(1635),察哈尔林丹汗死于青海打草滩。皇太极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于翌年二月命多尔衮、岳托、萨哈廉、豪格率精兵万人,慑服林丹汗之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多尔衮等先在西喇朱尔格地方招降林丹汗妻囊囊太后,四月二十八日抵达额哲驻地托里图地方,遣额哲母苏泰太后之弟南楮前往说降,宣布“奉上命,统大军来招尔等,秋毫无犯。”(注:《清太宗实录》卷二十三、第18页。)于是额哲率部投降。这次进军成为一次盛大的受降典礼,顺利地解决了蒙古问题。

在回军途中,多尔衮率额哲自山西平鲁卫入侵明边,掠山西、宣大一带,俘人畜七万余。(注:蒋良骐:《东华录》,第40页。)八月,多尔衮等凯旋,向皇太极呈献得自苏泰太后处的元代传国之玺“制诰之宝”,认为“天锡至宝,此一统万年之瑞也。”(注:《清太宗实录》,卷二十四,第14页。)皇太极因此改元崇德,改国号为清,多尔衮因功晋封为和硕睿亲王。

崇德元年十二月,皇太极率军侵朝鲜,围朝鲜国王李倧于南汉城,为了促使李倧投降,翌年(1637)正月,命多尔衮率军进攻居处朝鲜二王子、王妃,以及众多大臣及其眷属的江华岛。多尔衮率军攻取江华岛,朝鲜国王李倧因“妻子及群臣,尽被俘获,身复受困南汉”,各道援兵亦为清军所败,“于是弃兵器,服朝服,率文武群臣,献上明国所给敕印,”(注:《清太宗实录》卷三十三,第32页。)称臣于清。

收察哈尔,降朝鲜,使明在辽东失去两翼,整个形势发生进一步有利于清的变化。

明王朝是清争夺全国政权的对手。在对明的战争中,多尔衮则是残暴地屠掠,实行“残毁”性破坏战争。例如,崇德三年,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将左翼,岳托将右翼,分别向董家口、墙子岭毁边墙侵明,西掠至山西,又东破济南,戕明总督卢象升。纵横逐突数千里,蹂躏城池四十余座,所到之处烧杀掳掠一空,共掠人口二十五万余,财物不计其数,给山西、河北、山东人民以深重的残毁灾难。清军实行这样的破坏性屠掠方针,确实收到了削弱明政府的效果。夏允彝记述说:“东夷(清)一入山西,一入宣府,而壬午之入,直走青、齐,及淮而止,所至屠掠一空,祸为至剧。??国力耗竭,而事不可为矣”(注:夏允彝:《幸存录》上。)。

入关前的多尔衮,其对明、察哈尔、朝鲜三者的谋略思想切合当时清所面对的形势,然而每一重大战役始终是在皇太极的指挥下,“上(皇太极)亲在行间,诸臣皆秉方略”(注:《清史稿》卷216《萨哈璘传》。)。在评论这一时期的

多尔衮时,不少论者认为,多尔衮的远见卓识高出诸王远矣,事实未必尽然。在征明及察哈尔、朝鲜何者为先这一战略决策上,杜度、阿巴泰、萨哈璘、阿济格、多铎、豪格等主要带兵贝勒,都认为应先征明,各见《清史稿》本传。萨哈璘(萨哈镰)说:“当宽朝鲜,拒察哈尔,而专征明。察哈尔虽不加兵,如虫食穴中,势且自尽。至于明,我少缓,则彼守益固。臣意视岁秋成图进取,乘彼稼禾方熟,因粮于敌,为再进计。量兵留防察哈尔。先以骑兵往来袭击蹂躏,再简精兵自一片石入山海关,则宁、锦为无用;或自宁、锦入,断北京之路,度地形据粮足之地,乘机伺便,二三年中,大勋集矣”(注:《清史稿》卷216《萨哈璘传》。)。萨哈璘向皇太极的建议,除了具体进军路线外,其要点与前述多尔衮的意见几乎完全相同,可见天聪七年后金关于重大战略决策的讨论,诸王贝勒是完全一致的。 天聪八年收察哈尔,崇德二年降朝鲜,就是在上述总的指导方针下的具体实施。

有的论者认为,收察哈尔时,多尔衮在林丹汗子额哲未觉察的情况下,后金军未乘机攻击,而是以招降解决蒙古问题,这是多尔衮高人之处。其实,皇太极早已制订了对察哈尔的方针,多尔衮只是执行而已。

皇太极对察哈尔蒙古的基本观点是:“我与尔两国,语言虽异,衣冠则同”(注:《清太宗实录》卷十八,第26页。)。因而其方针是:“从者收之,拒者杀之”,(注: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卷一《蒙古要略》一。)“摄之以兵威,怀之以德”(注:《清太宗实录》卷二十,第37页。),而偏重于“怀之以德”。宣称“我满洲与蒙古,原系一国”,“来降者,无不恩养”(注:《清太宗实录》卷九,第24页。)。也就是在军事压力之下用怀柔政策使察哈尔蒙古归附。天聪八年,察哈尔林丹汗死后,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极为文告祭努尔哈赤说:“察哈尔兄弟,其先归附者半。后察哈尔汗(林丹汗)携其余众,避我西奔,未到汤古成部落,殂于西喇卫古尔部落打草滩,其执政大臣率所属尽来归附”(注:《清太宗实录》卷二十,第37页。)。但是也右一部分察哈尔蒙古“逃

篇二:《清史》课书目

《清史》课书目

《洪业——清朝开国史》——魏斐德 《开原图说》——冯瑗

《内亚研究文选》——丹尼斯·赛诺 《清代蒙古社会制度》——田山茂 《满洲开国史》——孟森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拉铁摩尔 《多尔衮摄政日记》

《南明史》——司徒琳

《贰臣传》——冯铨

《康熙自画像》——史景迁

《雍正传》——冯尔康

《州县官的银两》——曾小萍

《叫魂》——孔飞力

《缀珍录》——曼素恩

《论戴震与章学诚》——余英时

《大分流》——彭慕兰

《人类的四分之一》——李宗清

《怀柔远人》——何伟亚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

《大门口的陌生人》——魏斐德

《晚期中华帝国的叛乱及其敌人》——孔飞力 《天国之子》——史景迁

篇三:剃头挑子

剃头挑子

2008 年春节,首都博物馆举办的《老北京传统节令风情展》上展示了一副馆藏剃头挑子(图

一),由刁斗旗杆、小凳、唤头等组成。看到这副剃头挑子,上了年纪的人总能联想到剃头匠担着挑子游走于老北京街头巷尾的情景,而年轻人不禁会问这剃头挑子从何而来,它又见

证了怎样的历史,由此衍生出了什么民间习俗?

一、剃头挑子的由来

剃头挑子的出现最初源于清朝初年颁布的剃发令。而在剃发令颁布与实施的过程中,汉人为维护民族利益,与清军及清政府顽强抵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另一方面,清政府为了维护其民族利益,保持其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以及更有利的统治汉族人民,便以满族发式、服饰等为标准对全国进行统一并强制实施。所以,剃发易服也就成了归顺清朝的象征。

顺治元年(1644 年)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前拜见多尔衮时以剃发表归顺之心。入关后,清政府本想下令国民一律剃发,但抵抗者众多,弘光帝朱由崧在南京又已称帝,尚不知南北何时统一。为了缓解民族矛盾,巩固已有的统治,使征战“南明”能够顺利进行,便下了一道暂缓剃发之令。五月二十四日,多尔衮谕兵部:“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顺治二年(1645 年)五月二十九日,多尔衮曰:“本朝何尝无礼乐制度,今不尊本朝制度,必欲从明朝制度,是诚何心!若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犹自有理;若谆谆言礼乐制度,此不通之说。予一向怜爱群臣,听其自便,不愿剃头者不强,今既纷纷如此说,

便该传旨叫官民尽皆剃头”。②

六月初五日,令江南各处文武军民,尽皆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③南北统一后,六月十五日,清廷下剃发令,“向来发之制,不即令划一,姑听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乎,若不统一,终属二心。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若有复为此事渎进奏章,欲将朕已定地方人民仍存明制,不随本朝制度者,杀无赦”。④

为了使剃头令得以实施,清政府在全国各地的街道等处设立了剃头棚儿,见留发之人便强行为其剃发,抵抗者当即杀头,将其头悬挂于棚竿或挑子的刁斗旗杆上以示众。多尔衮就曾下令由“包衣三旗”(即内务府三旗,原来上三旗的包衣奴才)组成的剃头匠在北京正阳门、东四等要地搭棚,为过路人强行剃发。不过,抵抗者众多,甚至有很多人宁可“不留头”而选择“留发”。可见,头发对于汉人是多么的重要,甚至超过生命。清代以前,汉人男女都是满蓄发,男人也是在头上挽发髻,更重要的是汉人自古以孝为立身之本,尊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古训,剃发便是对父母最大的不敬不孝,是人们难

以接受的。

由此可知,剃头棚、剃头挑子原都是官办的,剃头匠原是官差,而且是不招老百姓待见儿。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对这种发式习惯了而不想再改变,再到后来人们便把剃

发当成一种习俗继承了下来。

二、剃头挑子的组成

剃头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剃头的家伙儿一挑子足矣,而且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来历。挑子的一头——“前小红圆笼,中藏炭炉,坐水(来自:WwW.ZW2.CN 爱作文 网),锔上置盆,旁竖棋[ 旗] 杆、刁斗”。⑤最下面是木制圆笼,底有腿,放在地上可支撑。圆笼并不是一般的木匠活,系罗圈铺所制。木制圆笼上面是盛有水的大铜盆,因圆笼内有炭炉(炭的燃烧时间较长),故水始终是温的。只是“每日街上什么人儿都剃,那股子气味就不用提啦”。⑥关于这“热”的一头还有这么句歇后语,叫“剃头挑子一头热”,用以比喻相关的两方只有一方有热情。从圆笼的一侧向上延伸出旗杆,杆上悬挂着用生土布做成的长条形带子状的鐾刀布(即磨刀布,把刀在布上面反复磨擦,使锋利),其象征着最初悬挂在竿头的剃发圣旨。至于刁斗旗杆,它标志着特权与威严,美国人康士丹在民国时期著录的《京都叫卖图》中有这样的记录:“‘杆’和

‘斗’合称刁斗旗杆,你可以在四合院的门口和清政府一些重要的衙门所在地看到它,它标志着这些衙门能直接与皇帝通话,象征着特权。”⑦而剃头挑子的扁担也是有讲究的。扁担靠近“热”的那一端的绳子盘绕的方法不同于另一端。如果将扁担竖起,这一端朝上,绳子

盘绕的形状颇似剑柄,同样这也象征着特权。

挑子的另一头——“后挑红柜,可坐,中匣藏梳、抿、篦、刀”。⑧“红柜”即红漆小凳,一是顾客坐的;二是存储用的。凳腿间有三个抽屉,似个小柜,下面两层抽屉放的是剃头的工具,如围布、木梳、掸刷、篦子、剃刀等。而最上面的一层是存钱用的,就像现在的“扑满”一样在凳的上面也有个小孔,将钱投入便自然落入了第一个抽屉。虽说这剃头的挣得不多,但也有人惦记,相声大师郭全宝先生曾口述留下个相声素材《骗剃头挑》,说得就是两人合伙将剃头的家伙儿全骗了,先骗的就是这存钱的小凳。连阔如先生的《江湖丛谈》中也对骗子的伎俩做了详细地描述,大意是:一人冒充顾客要求剃头的师傅为其刮脸,在洗脸时这人主动站起身来上前去洗;这时另一人便由拐角出来,冲师傅摆手儿、比划等,同时伸手将小凳拿走,意思是我和你的顾客是朋友,把凳子拿走叫他摔个屁股蹲儿,剃头的师傅会意了,便不好说破;待洗完脸后,刮脸的人往后一坐果真摔了, 便质问剃头师傅,剃头师傅向他说了刚才的情况,这人便假装好人告诉师傅他和那个拿凳的人不认识,叫师傅赶快去追。师傅追到半路醒过懵儿来,回到原处,可那个假顾客也不见踪影了,一副剃头挑子就

这样被骗得干干净净。⑨

剃头挑子的响器——唤头。唤头,又名“梭子”。齐如山先生曾对其考证:“此物制法,与古乐之簧极相似??但此器全国各地皆无,惟北京有之,则系由满洲传来无疑。盖宋以后,内地失其传,而传于满洲,则此二物,或有连带关系,以其形极似也。”⑩具体到形态,它就像个带短棒的金属大镊子,通常长35 厘米左右,连接一端稍宽,叉头呈尖形,两尖相对;另附一个铁棒拨杆,通常长15 厘米左右。剃头匠用此铁棒从这个“大镊子”中间由下至上快速抽出就会发出响声,并且传得很远,人们听到这声音,便知剃头匠来了。至于打唤头也

是有规矩的,一般是过庙不鸣(或改使用小木梆)敬神灵,过桥不鸣畏龙王,还有遇同行不

鸣,也许是因为做生意也有个先来后到、相互照应吧。

三、剃头匠

最初,人们对剃头匠是相当仇恨的,甚至称他们为执行剃发令的刽子手。因为一旦有人抵抗或拒绝剃发,剃头匠们就会行使他们特有的权利:首先放下挑子上象征圣旨的“磨刀布”,表示宣布“剃发上谕”,然后再用扁担上的白法绳绑起来,就地把犯人的头放在当作剃头的红漆小凳上砍掉,并割下左耳,穿在耳扦子上,以此回营报“功”。假若有人闹事,殴打剃头匠、砸毁挑子等,便按毁坏圣旨罪对为首者用“小家伙”(剃刀)凌迟处决,把人头放在筐内带回营中示众。或是如前面所提的将砍下的人头挂在刁斗旗杆上以示众。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剃头匠的态度逐步改观,剃头的也逐渐形成了行业。剃头的本属整容行,故这行的师傅除掌握梳头、打辫子、剃发、染发、刮脸、掏耳朵等技艺外,还有推拿、按摩、正骨等医术方面的专长。如清代《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中绘有一幅《剃头棚放睡图》(图二)就能充分的说明这点,图旁另有这样的描述:每日将头剃完,筋骨疼痛者,剃头的坐于高凳之上,其人躺在剃头(的)腿上,令其捶拿,其快活劲(儿)无比。剃头的师傅手艺不错,不过也有一项很有名的毛病——话多。《燕市积弊》中也有描述:“这行儿人姑无论手艺好歹,有一顶大的毛病,就是没活爱冲盹儿,有活话就多,只要一给人搭上那条手巾,立刻他也不困啦。听啵,南天北地,苦这们一说,甚么‘北边儿快来一只鸡’啦,‘鸡来了要吃蛆’啦,诸如此类,实在说不尽。你越忙着有事,他越慢条斯理儿的不忙,而且各种谣言,多由这们传染??”另外,这行的规矩中有一样可算是特色,就是顾客要给剃头师傅“酒钱”。清末待馀生《燕市积弊》注中是这样解释“酒钱”的:“‘山儿钱’:即酒钱。此处所说而今在剃头的正价之外还要给‘酒钱’,乃是说在正价之外还要给小费。”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