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磨刀不误砍柴工哲理小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18:52:09 优秀作文
磨刀不误砍柴工哲理小故事优秀作文

篇一:小习惯 大道理之磨刀不误砍柴工

小习惯,大道理

————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格言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事前做好准备活动,虽然要花费一些时间,但不会影响工作效率。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学习上可以解释为:课后复习的"磨刀",不会耽误做作业的"砍柴"。这是我从学习实践中悟出的道理。

起初,我并不真正懂得"磨刀"的重要.就拿做几何题来说吧,见到老师留下的作业题,就像鱼儿见到水一样,什么也不顾,就一头扎进点与线的"海洋"里,手忙脚乱地做起来,结果往往欲速不达,事与愿违,遇到难题常常"搁浅"。最后还得请问同学或来势帮忙。后来我发现老师证明这些题,总要用上书本里的定理。公式或定义,我又想到,老师不是多次进过"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吗?先复习好书本上的知识,再动手做作业,不就是先"磨刀"再"砍柴"吗?道理想同了,我便开始注重做作业前的复习了。

一天,老师讲了这一条定理:"过三角形以便中点且平行于比边的直线平分第三边."然后留了几道练习题.这时教室里和往常一样,响起了"哗啦,哗啦开铅笔盒的声音.我这次没动,努力克制自己,打开几何课本,仔细地读起来,开始听到同学们作图时铅笔和纸摩擦的"唰、唰"声,心理真怪痒痒的.同桌的"调皮鬼"几次冲我笑着说:"怎么?真磨起刀来了,还挺听话呀!"我没理他,还是认真地看着书.看到老师刚才讲的那个定理,我想:既然一条线段过了一边重点,它有平行于底边,并且平分第三边,那么这条线段不就是三侥幸的中线了吗?那它一定等于低的一半.对,没错.我弄懂了这些,开始做题了.真见成效,几道题,很顺利地就做完了.其中有道难题就用上了我刚才思考的结果,没再"搁浅".这次我初步体会到了"磨刀"的重要,此后我又在别的学科上去实践,同样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也显著提高了。

实践使我懂得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是呀,"磨刀"表面上看来是要占用一些"砍柴"的时间,影响砍柴的效率;其实不然,刀磨得锋利了,"砍柴"的效率也自然会提高了.钝刀于即使能砍断细枝嫩茎,那么碰到坚硬的木头怎么办呢?学习也是这样,课上老师讲的知识没有透彻地理解,又不肯花时间复习,就急于求成,

做起作业来怎会不"搁浅"呢?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舍得花时间“磨刀”,就要先把课本的知识弄懂,做到融会贯通,然后再做作业,这样即使遇到困难,也会迎“刃”而解了。

我在实践中尝到了“磨刀”的甜头。朋友你每次“砍柴”前都“磨刀”了吗?如果没有,我劝你试一试,你一定也会常到甜头。

教师寄语:

这篇文章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让你的思想可以在这里自由的驰骋,这是你最大的成功之处。老师要提醒你的是透过纷纭的世事,总有一些准则可供我们处世时把握,让你的思想更深刻些,你将会时时收到“滴水看世界”的效果。

篇二:磨 刀 不 误 砍 柴 工(上交稿)

“磨刀不误砍柴工”

——学生好习惯的培养要舍得花时间

无锡市东北塘农坝小学 过琴芬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可塑性最大的阶段,帮助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舍得花时间、下功夫去从事“这项工程”。磨刀不误砍柴工,暂时的舍弃会让你获得更长远的利益——学生的思想认识到位了,行为习惯养成了,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那么学习的效率、成绩也就会如你所愿。

关键词:习惯 “磨刀” 培养

美丽的校园中只要有一张纸屑存在就是教育的失误;下课只要有鸡飞蛋打的声音就是教育的无效,学习上只要有学生拖拉作业就是教育的遗憾??

小学生正处在可塑性最大的阶段,帮助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这项工作琐碎而繁杂,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常抓不懈。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随时随地关心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小到坐立行走、言谈举止,大到为人处事、修身立业。作为教育工作者,你别舍不得花时间、下功夫去从事“这项工程”。如果你认为与其浪费时间进行思想教育,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因为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志,那你的教育就偏离了轨道,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古人就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且“传道”为首,如果你平时忽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思想道德教育,届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教育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因为这治标不治本。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如何磨好这把刀?笔者是从以下三方面尝试的:

一、榜样示范“磨真刀”

孔子就有“其身正,不令则行。”的名言。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要求学生书写整洁,你就不能在黑板上、学生的作业本上龙飞凤舞、随心所欲;要求孩子不打架,你就不能河东狮子发威;要求孩子爱读书,你就不能不沾书角??

记得以前我接手的一个四年级班,做第一次作文时,我发现三分之二的学生的作文是兔子尾巴那么长。据了解那位教三年级语文的年轻老师每次为了改学生的作文把家人一起叫上帮忙,当然作文本上密密麻麻的是老师的红笔,学生的作文仍不见起色。现在这个“大窟窿”摆到了我的面前,我也指望不了别人帮忙,只有下决心攻克这个“堡垒”。首先我得让我的孩子们懂得写文章的基本方法。于是我从写下水文入手,每次上作文课

前我就精心写稿,在学生写作发生卡壳时我就把自己的文章贴在黑板上,供学生学习、参考,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地方可以照搬老师的句子。以前写作时咬着笔头、皱着眉头、一坐好半天写不了几个字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变。但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大多跟老师差不多,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创意。接着我得让我的孩子们把文章写精彩。让学生喜欢读书,在(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大脑中储备知识是写精彩的前提。于是我在每堂语文课前就讲一个5分钟左右的小故事,每次讲故事我总是脱稿、绘声绘色地讲。孩子们可高兴了,渐渐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课。当然吸引学生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是我“渊博” 的知识。每节语文课一下课孩子们就围在我身边,叽叽喳喳问我那故事是哪本书上的,纷纷要借书。有个机灵的小女孩问我:“老师,你怎么记住那么多故事?”我说:“我呀,经常读呗,不过读书时间都是挤出来的,要是遇上喜欢看的电视,我还会在电视中卖广告时间看书,有一次,两集电视剧卖广告时间我就读了16页书,一举两得,了不起吧?”她好像得到了秘诀似的,一脸灿烂地跑了。就这样我坚持了一个学期的“故事攻心战”,孩子们纷纷“上钩”了,课余午间,总能看到孩子们凝神读书的身影。有个家长对我说:“我儿子以前从来不看课外书,家里的书纯粹是摆设,我磨破嘴皮子都不见效。自从你教了开始,他就爱读书了,星期天也不出去野了。不知老师您使了什么魔法?”现在读书成了班上很多孩子的最爱,孩子们的作文也比以前有声有色多了。最后一招是我的杀手锏,挑战老师,和老师比高低。在以后的作文课上我总是和孩子们一起写,比谁写得快,比谁写得好,激起了孩子们要战胜老师的欲望。就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快速地大幅度地提高,班上不少孩子爱上了写作,并在区级以上的征文比赛中获大奖,毕业考试全班语文成绩也名列同年级前茅,孩子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读书、写作的热情更高了。要磨好“榜样”这把“真刀”, 老师,需要您的真才实学!

二、定章定规“磨亮刀”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班级都应有自己的章规,才能在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学生良好习惯的准则是什么?那就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由此还可衍生一些约定俗成的班规、一日常规、岗位职责等等。一直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民主的理念制定制度,以和谐的理念落实制度”。因此,我倡议学校要制订一份具有本校特色的切实可操作的《生规》,这个倡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后,便在学生中广泛征稿,然后由领导小组几经研讨,反复琢磨,正式出台了学生要遵守的30条基本规则:“尊重别人的想法;接受别人的馈赠不可以嫌弃”教育学生学会平等待人;“改别人的试卷要特别谨慎,高出或低于实际的分数要在你的分数中扣除”教育学生做事要认真负责??最后一条“在你能力范围内,做最好最好的学生”激励大家要马不停蹄,勇

攀高峰。这样的《生规》描述细节化,过程化,每一条就是一个操作方式,每一条就是一个行为达标要求,切实减少了学生由于无知所犯的错误。

在实施章规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让章规温馨一点”,变“刚性”为“柔性”,变“冰冷”为“温暖”。要求老师处理问题时做到“原则加弹性”,毕竟我们的孩子还小,需要老师能换位思考,对他们多一份尊重和理解,实现真正的人性化管理。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教室里静悄悄的,我站在讲台上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结果发现有一位同学的语文书“站”得笔直,遮住了他的大半个脸,我想他准在“搞鬼”,竟然让语文书“站岗放哨”!我轻轻地走过去,看见他正全神贯注看小人书呢。我说:“哟,掩耳盗铃一招活学活用了?”他脸一红,随即明白了,赶紧把书塞进课桌,正襟危坐。讲课继续进行??课堂上如同在演奏一首轻音乐,在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休止符后,又飘飞出宛转悠扬的乐曲。要磨亮这把“章规”刀,老师,需要您的聪明智慧!

三、巧洗脑子“磨快刀”

所谓“洗脑子”,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化,“巧洗脑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化时使出的是妙招,达到的是奇效。自古以来凡有见识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教化的作用,把教化当作正风俗、治国家的重要国策。同理,学校也应该把学生思想的教化当成是养成好习惯的重要举措。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

1、说教工作首当其冲。老师是需要语言素养、语言技巧的,“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雄师。”我们在佩服晏子、蔺相如这些充满智慧、以语言战胜别人的伟大外交使者时,你是否想过自己的学生就是你的外交对象?我觉得老师要当当“小和尚”,每天的晨会课,费上几下嘴皮子,不要求海阔天空,身边的人、事都是你唾手可得的教育素材;每天放学前,免不了左叮咛、右嘱咐,你要知道你的学生需要你及时的指点。别小看你的一日一提醒,一日一小结,那是对孩子大脑进行“大扫除”。如果你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那你到时就等着用加倍的时间、花加倍的力气去“亡羊补牢”吧!其次,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你是活动的导演,幕后策划者,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好习惯成就大未来》、《学习陶行知,争做诚信人》之类的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可不少老师把班队活动课擅自移作他用,或是辅导作业,或是干脆改上语文、数学课。殊不知“鸠占鹊巢”的做法是在拆东墙、补西墙。不仅对你的教学于事无补,按着牛头吃草,内在驱动力不足将后患无穷。

2、反思工作必不可少。每日三省吾身,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犯错的时候反思,可以及时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教育,把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取得成绩的时候反思,可以及时总结经验,增强竞争意识,鼓舞斗志,勉励自己再创辉煌。我和我的孩子

们约定俗成:每个学生每月底都要以书信形式真实地向老师进行思想、学习、生活汇报。我最盼望读孩子们的信了,因为那是我与孩子同呼吸共命运的神圣时刻,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感染着我,影响着我,我真真切切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就这样我成了他们最忠实的知心姐姐。有一个叫方林的学生在给我的信中写道:一个人有了目标才会有追求,才会努力。我这学期的目标是期末考试得第一,因为老师说过:“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没有区别。”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就难。我班的杨叶蕾成绩和我不分上下,我一定要坚持不懈。您给我们讲的《人生算式》的故事让我明白“付出一份辛苦得到双倍成果,少出一份力气遭受双倍损失。”老师,您要相信我,遇到困难,我不说“我不行!”当我觉得很辛苦想歇歇时,一想到自己定下的目标,我就有了无穷的动力。以前,作文是我的“克星”,现在不一样了,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用“栩栩如生”“妙笔生花”之类的词眼形容我的作文也不为过。您教导我们要多读多写,我每天读书6000字以上,日记尽管您很少检查,但我也自始至终,把每次写作当成是考试一样认真对待。有您这位高师,才会有我这个高徒呀!“久练为熟,久熟为巧。”这句话说得一点不假。??读着他的信,我仿佛看到一件精雕细琢的上品在我的手中“诞生”了,与此同时,心中流淌的是不可言喻的自豪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巧磨这把“快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学生好习惯的培养,也许会让我们每个老师费时、费心、费力,可暂时的舍弃会让你获得更长远的利益——学生的思想认识到位了,行为习惯养成了,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那么学习的效率、成绩也就会如你所愿。老师,请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

(此文获无锡市教育学会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

篇三: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刀不误砍柴工

——课前预习,优质高效课堂的磨刀石

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张惠玲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的继续推进,怎样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

效性和高质量?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而我认为,课前预习就是敲开高效优质课堂大门的一块金砖,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那么预习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有效性有何意义?目前语文预习的现状又是如何的?有哪些有效的指导预习的策略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究。

关键字:预习;课堂效率;策略;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不打无准备的仗”、“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等等都告诉我们:做一件事前,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伟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可见,预习对教会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预习的意义

所谓“预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的有明确目标的独立的阅

读实践活动。它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可见它是学生应当掌握的一种学习策略。

1.提高听课效率。

预习一方面可以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比如一些的字词的音?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濉?/p>

课文感知、关键字词的把握等等,学生通过预习都有一定的收获,这样就能使新课学得更顺畅,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

另一方面,通过预习,学生听课时目标明确,清楚自己掌握的与没掌握

的,更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四十分钟的一堂课,学生的注意力并不能分分秒秒都集中,预习之后,学生就能把注意力更好地集中于重点与难点处,把更多时间花在师生共同探讨预习时提出的问题上,提高听课的效率。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而预习就是

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的一个过程,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种良好的自学习惯如果养成了,可以运用的课外阅读中去,对于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 有利于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布置学生进行搜集资料的预习作业时,包括文中涉及的知识点,如:作

者生平、作品链接、相关诗词、同类文章等。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资料的搜集、阅读,并进行简要的摘记,填入相应的表格。或是在预习中教师可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提供专题学习网站的连接,网上资料的地址等。

此类阅读预习作业,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4. 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1)提高自学能力,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面对陌生的课文和问题,对新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活

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所包含的意义远胜于学生了解知识本身,是训练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过程。

(2)培养信息的搜集、筛选、整理的能力。

有些课文的预习,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学生从网络上汲取所需,

进行摘抄、或是有选择的打印,或是把相关书籍带到学校,带进课堂。这样的预习还能帮助学生培养信息的搜集、筛选、整理的能力。同时,学生在预习检验时与同学交流也是合作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

5.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上课时,我就经常引导学生抓关键字、词,来体会文章的中心,并把体

会批注在旁边。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把这种方法带到预习中去。

预习时,我让学生抓关键字、词、句子来写体会,体会人物的性格人物

的品质,或者是文章的中心,这样在课堂上有预习的学生由于已经在此前进行了思考,在课堂上再思考的时间就比较宽裕,回答起来就更得心应手,如此就极大地增强其自信心,俗话说“成功乃成功之母”,反复的成就感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及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探究。

二、目前小学语文预习的现状

1.预习流于形式。有的学生,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他就不预习,有的

虽然也预习,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够重视,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很多教师只布置了预习,但是没有明确预习的要求,所有的这些都让预习流于形式。

2.预习方法单一。很多学生所采用的方法较单一,预习的内容偏重基础

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不善于思考,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3.预习检查不到位。由于教师对预习要求不明确,没有一套量化的标准

而让预习没有针对性,学生没有方向,不知道在预习过程中要做些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教师当然也就不知道要如何检查,没有检查,很多学生

由于自觉性不够,就可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最终放弃了预习这个好习惯。

三、有效预习的策略——授人以渔:预习的方法

(一)教师制定明确的预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找出多音字,并组词,圈出容易写错的字,写上形近

字,加以辨别。已对经查明意思的词语,写上解释。

2.搜集背景资料。查阅了资料,可以标注出来,或是贴上记有摘记的小

纸条。如教学《我只看见你的眼睛》前,我设置了预习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查阅“非典”的知识,了解“非典”医护人员的事迹。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这些资料抄在小便签上贴在课文相应的地方。

3.进行朗读练习。对于朗读可以做如下要求:画出精彩词句,并反复朗读。对于难读的句子,可以标上表示不同读法的记号——重读的地方加点,停顿的地方画斜线,延长的地方上扬的语气用向上的箭头等。对“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用双横线标醒目的画出来。

4.感知课文内容。如在《包公审驴》一课的教学前提了这样的预习要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加几个小标题,这样有助于学生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这对于他们理清脉络,学习写法,讲述故事都很有帮助。

5.品词酌句,感悟内容,体会感情。绝大多数学生在面对预习的时候,常常是茫然而机械的。据此,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列出合理的预习提纲,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预习。例如我在《沙漠之舟》中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层次结构”,列出了这样的预习提纲:“阅读文章,概括文章的要点。想一想文章哪些段落介绍了骆驼的生理特点?哪些段落写了骆驼对人的帮助”,在《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中根据教学目标“练习标画出重点词句,练习品词品句”,我布置的预习提纲是“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你觉得那些词语用得好?说说你的体会,并把它写下来。”通过预习提纲的导引,学生的课前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初步感知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在《金色的鱼钩》一文中,有学生在“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旁写到:“我”为老班长的精神感动,对老班长感激又担心。可以看出,学生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此外,课堂上当老师抛出此类问题时有预习的学生在预习时已经得到充分的思考,回答起来就信手拈来,滔滔不绝,极大地提高了其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了其自信心,反过来也增强了其进行预习的信心,促进了其预习习惯的

进一步养成。再者,预习也让学生课堂上思考的时间缩短了,提高了课堂效率,真是一举多得啊!

6.预习目标的层次性、阶段性。

针对学习程度不一的学生,教师应该设计不同层次的预习要求。比如说,有四项预习要求,那有的学生可要求全做,而学困生则量力而行,做最基础的前两项,如课文感悟优生要求找关键词写体会,而学困生只要求把课文读熟即可。

针对不同年级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低年级的学生,课前预习重在“读”,无需布置书面预习作业。如读读课文,认认生字等,渗透学生课前读书的意识。中年级,教师开始侧重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上,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反复练习。到了高年级,学生已经获得预习技能和习惯,用其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

(二)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1.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预习中要求学生对预习文本进行反复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做上不同的圈画,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养成动口,动手和动脑的好习惯。比如:用横线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用小圆圈圈画出自己容易写错或读错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用问号标明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如《永生的眼睛》让学生画出琳达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画出琳达心理描写的语句。这样学生在预习中手、口、脑并用,真正起到培养自学能力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乐于质疑”的意识。

(1)对课题质疑。课题常常是课文的眼睛,分析透了课题,有时就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如对《跳水》这一课题提出:“是谁跳水?”“为什么要跳水?”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索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内容质疑。可以对课文的字词,也可以对不理解的句子,进行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