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0:23:47 作文素材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作文素材

篇一: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_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发兵伐孤竹国,随军出发的有一个名叫管仲的大臣,知识渊博,足智多谋。

战争从春季开始,凯旋时已是冬天,山川草木变了样子,齐军不熟悉孤竹地理,途中迷失了道路。

到夜间,天黑雾浓,阴风惨惨。点火把照明,风一吹就熄;行路更分不清南北东西。

管仲下令击鼓敲锣,将齐军汇集拢来,先扎营住下再说。

天亮了,齐桓公发觉,原来齐军已走入一个地势险要的山谷,赶忙派出几支人马,分头寻找出路。

可是山高谷深,到处陡壁悬崖,派出的人马左盘右旋,怎么也摸不出去。

齐桓公急得不知怎么才好。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吩咐将几匹老马解开,放它们自由行走。

齐军跟在老马后面,走着走着,居然弯弯曲曲出了谷口。管仲所说的老马之智可用,后来演变成成语“老马识途”。

篇二:老马识途的故事

老马识途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隰(xí)朋(1)从于桓公而伐(2)孤竹(3)

,春往(4)冬反(5),迷途(6)失道(7)。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8)老马而随(9)之,遂(10)得(11)道。

行(12)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13)山之阳(14),夏居山之阴(15),蚁壤一寸而仞有水(16)。”乃掘(17)地,遂得(18)水。

以(19)管仲之圣(20)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21)师(22)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23)之智,不亦过(24)乎?

老马识途,成语。拼音lǎo mǎ shí tú。出自《韩非子·说林上》。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目录

编辑本段导读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老马识途

[1]

【汉字形体】老马识途

【汉语注音】lǎo mǎ shí tú

【英文拼写】An old horse knows the way.

【成语释义】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途:路,道路。

【感情色彩】褒义词

老马识途国画

【近义词】老骥伏枥、老当益壮[2]、 识途老马、驾轻就熟、轻车熟路

【反义词 】老气横秋、老态龙钟[2]、不知所以、初出茅庐、乳臭未干

【成语用法】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语法结构】主谓式

【成语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灯 谜】老马识途(打行政法名词一) 谜底:记过[3]

成语示例

①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清·黄景仁《两当轩集》 ②老年人老马识途,经验丰富,我们应该尊敬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 ③清钱谦益《高念祖怀寓堂诗序》:“念祖以余~,出其行卷,以求一言。”[1]

编辑本段典故原文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隰(xí)朋(1)从于桓公而伐(2)孤竹(3),春往(4)冬反(5),迷途(6)失道(7)。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8)老马而随(9)之,遂(10)得(11)道。

行(12)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13)山之阳(14),夏居山之阴(15),蚁壤一寸而仞有水(16)。”乃掘(17)地,遂得(18)水。

以(19)管仲之圣(20)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21)师(22)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23)之智,不亦过(24)乎?

注释

1.管仲、隰朋: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

2.伐:讨伐

3.孤竹:指孤竹国,相传为神农氏的后裔,春秋时的古国,在今河北卢水(指的是现在的滦河,此处的孤竹国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城南滦河与青龙河交汇处东侧)

4.往:出征

5.反:通“返”,返回 [4]

6.迷惑: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

7.失道:迷失归途。道:归途

8.放:放开,指解脱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

9.随:跟随,跟着。随之,跟着它,跟着老马,之字是代词。

10.遂:终于

11.得:找到

12.行:走

13.居:住,处于

14.阳:山之南水之北

15.阴:山之北水之南

16.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处便有水。仞:古代八尺为一仞

17.掘:挖

18.得:找到

19.以:凭借

20.圣:精明通达

21.不难:不以.....为耻辱

22.师:学习,请教,向??学习。师于老马:就是以老马为师,意动用法,学习,效仿

23.圣人:有智慧的人

24.过:过错

25.乃:于是

26.道:道路

译文

管仲、隰(xí)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路。

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阳光充足的地方(南面),夏天住在山阴凉的地方(北面)。地上蚁峰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终于得到了水。

编辑本段启示

桓公、管仲等回来时迷失了方向,于是放马领路,终于找到了归路。后遂以“老马识途、老马知道、马老知道、老马知路、马识路、老识涂”等比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用“识途(涂)马、识途骥”等比喻富于经验、知是识非的人。 示例

【老马识途】毛滂《寄曹使君》诗:“请同韶濩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钱谦益《高念祖怀寓堂诗序》:“念祖以余老马识途,出其行卷,以求一言。”黄景仁《立秋后二日》诗:“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老马知道】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之一:“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

【马老知道】钱谦益《费县道中三首》之三:“枥中马老空知道,爨下车劳枉作薪。”

【老马知路】陆游《东窗遣兴》诗之三:“老马漫知路,钝锥宁出囊。”又《自述》诗:“心如老马虽知路,身似鸣蛙不属官。”

【马识路】黄景仁《杂感四首》之二:“马因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老识途】赵翼《稚存见题拙著瓯北诗话次韵奉答》之一:“老始识涂输早见,贫堪凿壁借余明。”

【识途(涂)马】黄遵宪《题樵野丈运甓斋话别图》诗:“谓我识涂马,招我来咨诹。”赵翼《重赴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

鹿鸣宴恭记四首》之四:“智可识途推老马,才惭横海掉长鲸。”茅盾《子夜》四:“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识途老马',慢慢地来指拨你罢。”

【识途骥】林则徐《送筠赐环东归》诗:“漫道识途仍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 [5]

编辑本段作者

篇三:成语典故:老马识途

成语典故:老马识途

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途”路。老马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