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三年级作文写一段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0:39:50 小学作文
三年级作文写一段话小学作文

篇一:小学三年级作文基本功训练之写段训练

小学三年级作文系列训练——写段训练

一 、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句子的顺序。一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顺序,不能颠三倒四。二是要注意过渡。一段话中层与层之间,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间,要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写连贯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

1.以时间先后为序写。

例《瑞雪》中的一段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这段话按时间顺序写景色变化。先写从中午到下午刮风的情况,后写傍晚下雪时的景象,最后写整个大自然的变化。作者用“霎时间”作过渡,不仅把上下两层意思紧密地衔接起来了,而且写出了大雪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想一想,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排列才能使这段话通顺、连贯。(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 )整个大地好像盖上了一条白绒毯。

( )雪停了、小青和小刚拿着扫帚去扫雪。

(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 )北风吹,雪化飘。

( )慢慢地,树变白了,房子变白了,马路也变白了。

(2)下面这段话没有按顺序写,请仔细读一读,应按怎样的顺序修改,才符合木棉树四季生长变化的特点?(可在文中标上序号。)

我们学校门前有一棵木棉树,挺拔屹立,气势雄伟,就像一个神采奕奕的巨人。秋天,树木落叶了,木棉树也脱去了绿色的外衣,现出了粗壮的骨骼。它顶天立地,枝条直指蓝天,全身长钉,像一位披甲的武将,好不威武!夏天,木棉树枝叶繁茂,叶大如扇,远远望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春天,木棉树开出鲜红的花,缀满枝头,像一团团烈火。一年四季,上学放学,一看到它,就想起那守卫在边防前哨的钢铁战士??

(3)按时间顺序写一篇日记。用上“早晨、中午、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2.以方位顺序为序写。

例《三味书屋》中的一段: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松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的那张是鲁迅用过的。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仿像。

这段话写的是“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书屋正中墙上——(挂着画)→画前——(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四面——(学生的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书桌??)。这样写,一目了然,且前后连贯,井然有序。

按方位顺序写段,多用于写景状物。由于观察景物的方位和角度不同,因而写作的方位顺序也就随作者的观察点不同而不同。有时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有时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有时也可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还可以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不管按什么顺序观察和写作,但一定要符合人们平常的观察习惯和语言习惯。如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是符合大家的习惯的,如果写成“前→左→后→右”的顺序,就让人别扭了。

读一读,练一练:

(1)认真读下面这段话,把表示方位的词语用“ ”划出来,然后按写作的先后顺序,把方位顺序填在括号里。

我家后面有座山。我经常登上山顶,向四面眺望家乡的景色。

往东看,不远处是新建设的城镇。城里有一排排高大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街道。街道两旁,绿树成阴。往南看,满眼是美丽的田野。田野里长着玉米、高粱、稻子、棉花,庄稼一片接着一片,在很远的地方跟蓝天连了起来。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往西看,是一片果园。那里果树成林,枝叶茂密,红澄澄的柑桔,黄灿灿的梨子压弯了树枝。往北看,一条大河伸向远方。河上架着铁桥,一列火车从铁桥上通过;河里有汽艇、帆船,还有连成一串的小货轮,来来往往,十分繁忙。我的家乡多美好啊!

这段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观察方位的变化顺序写的,先写( )看,再写( )看,接着写( )看,最后写( )看。

(2)按观察的方位顺序写一段话,可以“我们的校园”、“我家的厨房”或其他景物为中心内容来写。

3.以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为序写。

例《捉鱼》中的一段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水良去捉鱼。我们一个拿着小盆;一个拎着水桶,来到小溪边。在一处鱼多水稳的地方,从两边用泥筑坝,围成一个小水池。然后,我们用小盆往外舀水,水越舀越少,鱼儿惊慌得乱蹦乱跳。我放下小盆,一伸手就捉到一条鱼,这时候,水良也抓了一条鱼放进桶里。我俩你看我,我看你,高兴得哈哈大笑。不一会儿,我们就捉了十几条。看到桶里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我们的劲头更足了,又动手舀水。水舀干了,鱼儿再也没法逃啦!俩人越捉越起劲,很快捉了满满一桶鱼,心里快活极了。

这一段话是写两个小朋友捉鱼的事。小作者按照“捉鱼”这件事的先后顺序,首先把时间、地点、人物简单作了交待,然后重点写“捉鱼”的经过:先写“筑坝”的情况,接着写如何“舀水”,再写怎样捉鱼。一层连着一层把捉鱼的经过写得有条有理,前后连贯紧密。

读一读,练一练:

(1)读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我把线穿在针上,在线尾打了个结,就钉起来。先从衣里向外钉,怎么也钉不中扣眼,好不容易穿过来,针却扎在了我的食指上,鲜血直流,疼得差点儿流出了眼泪。心想:什么事都有个开头,万事开头难呗,练多了就会干得好。于是,接着又钉起来,一会儿,扣子钉好了。我想扣上试试,可怎么也扣

不上。啊,原来钉反了,扣子钉在衣里上了。唉!没办法,只好拆下来重钉。尽管这次我很细心,扣子也钉好了,但仍扎了几次手指。钉扣子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啊!

这段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写“钉扣子”的?用简要的词语把写的顺序表示出来。

穿针→( )→( )→( )→( )→( )→( )

(2)观察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或自己参加一次劳动,把活动或劳动的经过写下来,注意把话写连贯。

4.以物品结构为序写。

例《文具盒》

我有一只长方形的塑料文具盒。盒盖是粉红色的,盖面画着一个傣族小朋友,还有一只小鸟和一只小羊;盖里是白色的,有一只灰色的小袋,是放蜡笔的。文具盒里面有两层,一层装着铅笔和钢笔,另一层装着米尺和削笔刀。文具盒使用起来很方便,用手轻轻一关,盒边的小磁铁就粘住了盖边的铁片,盒就关上了。

这段话是以物品结构为序写的。先写文具盒的形状和质料,接着写盒盖的颜色和图案,然后写盒子里面的结构和用途,最后写盒子的开关,而且每一层都是把文具盒结构上相关的部位连在一起写的。如写盒盖,写了盒盖上面的颜色和图案,同时又写盖里层的颜色和袋子,这样不仅写得连贯,而且非常具体。

读一读,练一练:

(1)下面是一些排列错乱的句子,请你按植物结构的特点(即茎→叶→花)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叶子也与众不同,小而厚,表面像涂上一层蜡,碧绿如洗。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花的颜色鲜艳夺目,五彩缤纷,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深黄若金,那粉色的则像一层又淡又薄的胭脂。

()太阳花的茎,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看上去很嫩,似乎一掐便能流出水来。 ()花朵虽然不大,但很娇艳。

()多层花瓣的自然好看,单层花瓣的也别具风韵。

(2)你最喜欢什么植物、花草?先仔细观察,把观察的情况分项填在下面的表内,然后以植物的构造为序,写一段连贯的话。

二、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

把一段话写具体,就是使这段话表达的内容让人感到好像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呢?在我们学过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常见的有下列三种方法。

一是先总写再分述。

例如《海底世界》中的一段:

海里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它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这一段的第一句是总起句,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后面四句是分述句,分别介绍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活动的不同方式,具体地说明总起句中所说的“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段,要注意开头的总起句与后面的几个分述句的配合和照应。一般的规律是:总起句里往往有一个统领全段的关键词语,而后面几个分述句的意思要围绕这个关键词语来展开写。如上面这个段落中总起句的关键词语就是“各有各的”,后面的四句话就是围绕“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来写的。这样写,段落的内容就具体了。

总分式,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先总后分,如上面例段,先作总的叙述,后从几方面进行分述。还有一种是先分后总。如下面例段:

我们扛着铁锹、推着小车来到劳动工地。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分成几组展开了劳动竞赛。男同学个个犹如猛虎,一马当先;女同学也不甘落后,冲锋在前。看!十几把铁锹上下挥舞,十几个簸箕来回传递,十几辆小车穿梭般南来北往。工地上,处处呈现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

这一段描写的是一个劳动场面。一共四句话,前三句具体描述同学们劳动竞赛的情况,最后一句总述工地上“生龙活虎”的景象。

除了上述两种“总分”形式外,还有一种是“总——分——总(小结)”。如下段:

那枝红色的月季花多美啊!碗口大的花朵,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火球。近看呢,那层层花瓣娇嫩鲜艳,还能闻到香味。在那细丝儿的花蕊上还有花粉呢!外国友人说中国的月季花是“花中皇后”,真的,这青枝、绿叶、红花艳丽极了!我真爱这枝红色的月季花。

这一段先总述月季花“多美”,接着具体分述月季花是怎样“美”的,最后总述“我爱这枝月季花”。

上面所说的总起——分述;分述——总结;总起——分述——总结三种形式,都是我们在阅读写作中常见常用的方法。运用好了,能把内容写具体、写形象。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狐狸。全身毛色火红,像涂了一层油彩,在阳光下闪动着华丽的光泽;身段匀称,四肢稳健;两只肉感很强的耳朵,神气地竖立在额角;那条雪白的眉毛,使它的鼻子、眼睛显得非常传神,甚至还有几分妩媚。

①这段话是用______的方法写的。总起句是______。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狐狸“非常美丽”的?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写在下面。 作者是从毛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方面来分述的。

接着,是体操队表演。40名队员一色的白衬衫,红领巾,黄裤子,白运动鞋,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先表演队列,人人动作整齐、步伐一致;接着表演广播操,40个人的动作就像一个人做的一样整齐、标准;最后分组表演,有的表演垫上运动,有的表演单、双杠,有的表演爬竿??,体操队的表演真精彩!

①这段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关系。

②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分别填在下面表里。

体?总起句:?操?分?(1)??队?述?(2)

(3)表?句???

演??总结句:

(2)以“百货商店的商品真多”为内容,用“总——分——总”的方法写一段话,分述的话最好能用上排比句。

二是先概述再举例。

例《李时珍》中的一段: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盛产药材的名山。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自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这段话,第一句用“不但??还??”这个递进句,概述李时珍是怎样为写好书而努力作准备的。接着举了四个事例进行具体叙述:一是不怕辛劳,走遍名山;二是带干粮上山,山上过夜;三是亲自品尝,判断药性;四是奔波万里,四处求教。四个事例具体地表达了李时珍写书的严谨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用“先概述再举例”的方法写段,要注意概述要简明,例子要具体贴切。关键是要写好“例子”,例子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不过一定要准确地围绕着概述句点明的中心意思来写,而且要详略得当。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完成后面的练习。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学问,一点儿也不假。王婶打水,只见她把桶放下去,把绳索左右轻轻一摇,猛地一拽,满满的一桶水就提上来了。可轮到我们,左摇右摆,水就是不进桶里去,弄了半天,就是打不上来。打水有学问,想不到下种也有学问。杨红腰弯到90度,仍点不准,而王大爷点得可准啦,伸手一捏,就是仨,然后指缝一漏,玉米正好落在土坑里,不偏不斜正好成三角。盖土可是细活儿,瞧后面那两位,先撒细土,再把大坷垃砸碎,盖上。瞧他那认真劲儿,像给睡熟的婴儿盖被子。

①这段话是用先概述再举例的方法写的。段中的概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举了哪三个事例具体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学问”?哪是详写?哪是略写? 第一件:王婶打水;第二件:______第三件:______。______是详写,______是略写。

(2)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概述句,举1—2个事例,具体进行叙述。注意详略得当。

三是先整体再部分。

例《荷花》中的一段: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段话的第一句,是从整体写荷花池里荷花开放的全貌:“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然后对刚开、全开和未开的各种荷花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描写:“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

篇二:三年级作文,从片段起步

三年级作文,从片段起步

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对于三年级起步作文,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整个一学年都是进行片段写作训练,重点是训练把一段话写清楚(言之有序)、写具体(言之有物)。那么,怎样指导好三年级学生起步阶段的片段作文呢?

在上习作课时,我们引导学生联系己有的知识,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指导好课文中的习作。另外,还进行了一些必要的、适量的课外训练。这是因为:学生从二年级的写几句话要过渡到三年级的写一段话,有一定的难度。而我们仅仅靠课本中的习作,要想大面积地、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难度甚大。因此根据三年级语文的写作总要求,进行有效的课外训练,就能配合课文,减低作文起步训练的“坡度”,从而分散难点,让学生更快地掌握三年级所必需的写作能力。

根据三年级的两册教材的写作要求,我们确定了作文起步训练的重点为训练记事和状物片断。这个课外训练的计划可分为三步走:1、训练记事性的片断;2、训练状物性的片断;3、训练先总后分的片断。

一开始训练时,就用听写的形式来进行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听写,是从低年级在看图说话、写话的基础上向中年级过渡的好形式,有利于克服学生中作文起步时害怕写作的心理障碍。随后,便可以引入有顺序地进行仔细观察,传授一些常用的观察方法,视野可从家里扩散到社会,从而加深对事物的印象,获取第一手资料。再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揉进自己的想象,带一点创造性,把一段话的内容写具体。

下面就表中的三种训练类别要注意的事项,分别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体会:

一、 训练记事性的片断。

要把一段话写具体,并做到言之有序和言之有物,必须注意这样两点:

1、 写一件事,一般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下来的,因此,要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关联词----先、接着、然后、再、最后等,这样就能较容易地做到记事的条理比较清楚。在这个基础上,再把一件事分解成几个步骤,这亲样可以减低难度。随后,还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拐杖”,如列出相应的动词等。

以《烧菜》为例,我先要求学生在家仔细观察妈妈烧菜的过程,接着帮助他们分成几个步骤,再列出一些相应的动词。即:

(1)准备工作蔬菜:拣、洗、切鱼:杀、刮、洗

(2)烧菜的过程点火→倒油→下锅→翻炒→加调味品→装盘 在写作时,学生可以按照烧菜的步骤一一写下来,用上关联词,并把相应的动词也写进去。一般来说,学生的下笔就较少有困难了。当然,这只是一开始的比较具体地指导。随着多次训练,指导线条可粗些。

2、写一件事,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围绕写作总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再制订出分要求,以求一步步有所递进。先学会简单地记录家长做一件事,再让他们自己边实践边观察,加深做事的印象,引起他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也就能表达一点自己的感受。如能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则又加深了一步。拼凑图形、剪贴小动物的小制作,则是寓作文训练于趣味之中,不仅进一步启迪了他们的智力,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而且培养了动手的兴趣,在习作中显示了各自独特的创造力、想象力。

二、 训练状物性的片断。

状物,一般是指描写动物、植物、景物以及学习用品等。写具体某一种事物,同时做到言之有序,必须注意到这两点:

1、 先要教会学生几种常用的观察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里及外、整体到部分、先概括后具体。并且,要让学生能在一段时间训练后举一反三,知道一般写某一种植物常用什么顺序,换成动物该怎样观察,学习用品又该用什么顺序。

2、 要让学生懂得一些状物的写作方法。比如写书柜,可以从形状、颜色及用途三个方面来写,但主要把用途写具体。写某一种植物,可以通过比较、打比方来写出这一植物的特征。

三、 训练先总后分的片断。

在三年级,总分结构的片断十分常见,为此,课外训练时不能忽视。同时,这一形式的训练,也非常有助于把一段话写具体,较容易被三年级的学生所接受。训练时,可以注意这两点:

1、 明确先总后分的要求。有了总起句,那后面的话就得必须围绕总起来展开,是从几个方面来进一步阐明总起句的。所以,任何离开总起句的内容的句子,只能是“画蛇添足”。

2、 写作前,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度,探求不同的思路来考虑从几方面来写具体。在训练的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把观察点从家里移向了家外,从而使静态的事物趋向有动态的事物,当然,观察的角度也必须不同,一般以从某一方面入手,而不是简单地讲一讲观察的顺序。

拿《早上,十字路口的车辆真多》来说,我们不仅可以从车辆多这个正面角度来写。你想到车辆一碰到红灯,马上会使车辆排成长龙;我也可以听到十字路口的汽车的喇叭噪音不断,说明过往的车辆络绎不绝;他呢,由此想到听说十字路口常常发生交通堵塞的不少事

来??

通过这样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外训练,适当地补充了课内训练的来足,使课内外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这样,既促进了课堂的作文教学,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使他们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克服“没材料可写的弊病。这样的训练,紧紧扣住三年级写作的大纲要求,又能配合课文,形成了写作系列化,比较符合中年级多次反复的训练要求(转 载 于:wWW.zw2.Cn 爱作文网)。同时,也较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显得新颖、独特。到了四年级上半学期,我们就会组织学生进行片段作文的过关测试。

篇三:三年级作文模板

第一讲 写景:基础积累

【学习目标】

能模仿例文自选景物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学习重点】

1.背诵积累第一单元课文写景的重点词句、段落;

2.运用想象思维,掌握按顺序写景的方法;

3.背诵积累有关春天景物的课外诗文。

一、课内篇目

重点:默写标题并背诵第一单元学过的课文;

1. 作文方法一:【抓住景物特点并按某种顺序描写】。

【问】:《燕子》一文描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并默写出关键句子。

【答】:①外形美 ②飞行美 ③停歇美

【活学活用】观察春天的一种小动物,想好特点,然后写在下面。

2. 作文方法二:【运用一定修辞手法】。

【问】:《咏柳》一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描写静态中的柳树内在的生命力。把翠绿的枝叶比喻成“”,把柳树枝条比喻成“”。

【活学活用】:用“像……似的……”造三个句子。

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 ②秋风吹过,一片片落叶像 ③

3. 作文方法三:善于有层次的进行想象。

【问】:《荷花》一文作者在描写荷花的时候,通过想象,由荷花的形状写到荷花的颜色,由荷花的整体写到荷花的局部,条理清楚。根据课文内容默写有关句子。

【答】:形状: 颜色: 动态:

【活学活用】:“这么多的桃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请展开想象进行描写。

有的 有的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