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高效阅读之快速分析记叙文写作特点的技巧训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23:23:47 体裁作文
高效阅读之快速分析记叙文写作特点的技巧训练体裁作文

篇一:记叙文阅读解题高效版

记叙文阅读解题高效版

一:找出记叙的线索

⑴ 以时间为线索。

⑵ 以事件为线索。如《挺进报》一文,是以油印、散发《挺进报》为线索。 ⑶ 以某物为线索。《七根火柴》就是这样。

⑷ 以某人为线索。如《背影》中的“我”。

⑸ 以见闻为线索。《故乡》小说以“我”回故乡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⑹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例如《桃花源记》一文,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地点变换)为线索。

⑹ 以感情为线索。《我的老师》以“依恋、思念、爱戴”蔡老师这一感情为线

索。 二:分析记叙文的详略

详写原因:使文章叙事完整,内容具体,充实,生动,能更好地为文章中心思想服务.

略写原因(或不能详写原因): 次要材料如写得详细,中心思想反而不突出

了。但不能不写,因为其使情节完整,或前后连贯,或使内容丰富多彩.

三:结构手法作用

(1)过渡作用:承上启下,结构严谨,衔接紧密,上下连贯.

⑵照应(包括照应题目,前后照应,首尾照应)

作用:使文章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3)悬念 作用:加强了表达效果,吸引、感染读者,使布局更巧妙,主题更突出,

情节更动人。

(4)伏笔 作用:使全文结构严谨,能达到使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5)铺垫 作用: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烘托下文出现的主要人物或事,使之更突

出,深化主题.

四:分析记叙文人物形象的着眼点

(1) 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

等入手,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2) 从侧面描写入手。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⑶ 从细节描写入手。细节描写就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

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⑷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五: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①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突出了中心。

②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

③语言风格:朴实自然,清新流畅,含蓄蕴藉,幽默辛辣,通俗易懂、音韵和谐、幽默风趣、言简义丰、苍劲悲凉、豪放雄健、生动活泼 、舒卷自如 词采瑰丽、质朴淡雅、典雅绮丽

④立意: 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

⑤表现技巧:

一是修辞手法:详见修辞手法作用

二是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三是表现手法:详见表现手法作用。

四是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等。

六: 文章体裁

备选答案有: 记叙文、诗歌、小说、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七: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八: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文章的中心思想

表述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九: 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中心突出,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十: 划分层次

(1) 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 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 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按逻辑关系划分(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

(5)按感情的变化划分

十一:为文章拟标题。

(1) 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十二:题目作用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透露情感主旨。 4、具有象征意义。 5、一语双关。

6.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兴趣。8表明写作对象,寓意含蓄,引人深思;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十三.了解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十四. 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十五.表达效果术语: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

十六.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十七.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描写分类

按内容分: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按手法分:白描、细节描写

2、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肖像)、神态

①肖像、外貌、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身份(或地位、处境、经历、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3.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景物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 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

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b、社会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4、描写角度:

? A。正面描写(直接描写):直接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能

更好的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暗示人物身份,地位,遭遇等.

? B。侧面描写 :通过他人言行衬托人物的某种感情和性格特征。

5、描写手法

白描:不用华丽的辞藻,用最简洁直观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寥寥几笔就

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

细节描写:它是对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微末节所作的描写。

作用: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7、 感官角度描写(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

8、描写顺序:

空间顺序:由上到下,由高到低,由深到浅,由远及近,由内而外。

时间顺序:早上,中午,晚上 等

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逻辑顺序:先,再,然后,最后。

十八.小说三要素

人物(主要要素)、环境、情节。其中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十九.运用正副标题相结合的方式的作用:增强表达效果。

二十.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文章语言的品味

品味角度:

①修辞之美------(参照修辞手法作用)

②句式之美------(作用:疑问句造成悬念,感叹句便于抒情,反问句加强语气语调引人深思;排比句叠句气势磅礴、层层深入;对偶句铿锵凝练,重复余韵悠然 ,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

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

④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作用:全面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

⑤词语运用: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形容词,动词等. ⑥语言风格:见语言风格相关内容.

二十一.文章用典的赏析:一是丰富文章主题,二是增添文章情趣,使文章有文采。

二十二.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①记叙文中的抒情作用:抒发作者的?感情,揭示文章?的主题,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②记叙文中议论作用: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以深化主题。

③记叙文中说明的作用:是为了准确地介绍事物,以突出事物特征,阐明事理,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

④记叙中的描写: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人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十三.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词语表达效果答题模板)

格式为:“××”一词意思是??,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贬词保用,褒词贬用,化动为静,化静为动) ,用在这里突出了?.的??特点 / 表现了?的?.(心理,品质,精神等) / 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二十四、某词能否换其它词。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二十五、句式工整句的赏析

这个句子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写出了。。。。。。

二十六、叠词句的赏析

读起来有音律美,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写出了。。。。。。。。

二十七. 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1、内容上:结合具体情况概括

2、在结构上 :

篇二:记叙文高效阅读程序

记叙文高效阅读程序: 1. 题目 2. 作者 3. 出处 4. 六要素 5. 主要情节 6. 写作特点 7. 中心思想。 7 项内容可以用程序简图或用三角形和正方形形象记忆。

高效速读阅读效率的 4 种检测方法:

( 1 )阅读能力评价指标

阅读速度 = 文章的字数÷阅读所用时间(单位:字 / 分钟,标志:读完了吗?) 理解率 = 得分× 100% (标志:读懂了吗?理解率≥ 70% )

阅读效率 = 阅读速度×测试得分百分比(单位:字 / 分钟)

( 2 )阅读能力评价指标 —— 复述

复述方法:固定程序复述法、要点复述法、原文复述法、创新复述法。 复述训练方法:个人自述、同桌复述、展示复述。

( 3 )阅读能力评价指标

学习画脑图

( 4 )阅读能力评价指标

快速阅读与整体感知(自学习惯)

看标题辨体裁、激活情智积淀、感知主要内容、理清文本思路、概括文章主旨、质疑评价对话(习惯即定势)。

4. 初中阶段高效记叙文阅读之高效理解系列技巧(总计 10 项)

( 1 )快速归纳段意技巧简表

技 巧 类 型 说 明

在段首 在段首,但并非在第

一句者

1. 抓中在段尾 在段尾,但并非在最

心句 末句者

在段中

2. 归纳 改写概括

完全概括 如果是并列的层次,

中心 用串联法

如果是主次的层次,

用舍次保主法

3. 利用提示性语言标志

4. 利用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

( 2 )快速提炼中心思想的技巧

1 写人的文章从分析人物入手 ——

由 “ 人 ” 及 “ 义 ”

2 写事的文章从分析事件入手 ——

由 “ 事 ” 及 “ 理 ”

3 写景的文章从分析景物入手 ——

由 “ 景 ” 及 “ 情 ”

4 负责记叙文以主要人物为依据提炼

中心思想

5 分析题目概括法

6 从文章开头找中心

7 从过渡句找中心

8 从文章结尾找中心

9 从文章对主人公的语言描写中找

10 从课文的反复中找

11 从重点句段中找

12 套路法

13 写作背景法

14 归纳段意,理清文章逻辑结构法

15 从文眼上找

16 从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出发去归纳

( 3 )快速辨析记叙文思路的技巧

记叙文(段与篇)基本结构模式

1 “ 总叙 —— 分叙 —— 结叙 ”

2 “ 总叙 —— 分叙 ” 型

3 “ 分叙 —— 总叙 ” 型

4 “ 分叙 —— 分叙 ” 型

( 4 )快速辨析记叙文思路的技巧记叙文分叙类型简表

1

2

3

4

5 按时间的转移记叙 按事件的过程记叙 按空间的转移记叙 按情节的发展记叙 按事情的性质来记叙

6 按形成对比的双方分别记叙

7 按转折关系的前后部分分别记叙 8 按事情的因果关系记叙

( 5 )快速辨析说明文思路的技巧 说明文(段)基本结构模式

1 “ 总说 —— 分说 —— 结说 ”

2 “ 总说 —— 分说 ” 型

3 “ 分说 —— 总说 ” 型

4 “ 分说 —— 分说 ” 型

( 6 )快 速辨析说明文思路的技巧 说明文 “ 分说 ” 类型

1

2

3

4

5

6 “ 操作过程 ” 式 “ 发展变化 ” 式 “ 方位路线 ” 式 “ 结构解剖 ” 式 “ 分项并列 ” 式 “ 现象原理 ” 式

( 7 )快速辨析议论文思路的技巧 议论文(段与篇)基本结构模式

1 “ 总论 —— 分论 —— 结论 ”

2 “ 总论 —— 分论 ” 型

3 “ 分论 —— 总论 ” 型

4 “ 分论 —— 分论 ” 型

( 8 )快速辨析议论文思路的技巧 议论文(段)分论的类型简表

1

2

3

4

5 并列式 对比式 引申式 例证、理证式(或理证例证式) 类比式

( 9 )快速理解文中句子的技巧

1 借助于语法知识,从语言结构上理

解语句

2 根据语言标志直接摘引语句要旨 3 根据修辞特点理解句意

4 根据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句意 5 根据句式理解句意

6 根据句中关键词语理解句子

7 根据语言环境和背景知识理解句子 8 理解句子的内部含义

( 10 )快速理解文中词语的技巧

1 从词语的整体含义上理解

2 从词语的用法上理解

3 从词语的搭配上理解

4 从同义词的差别上理解

5 从 “ 确切 ”“ 周密 ” 的角度

去理解

6 从 “ 简明 ”“ 生动 ” 的角度

去理解

7 从抒发的思想感情去理解

8 联系背景、人物等推断词义

( 11 )快速分 析记叙文写作特点的技巧

1

2 要切题 要典型 分析选材剪要新颖 裁的特点 理清写作顺序 体会伏笔与照应 抓住文章线索 领会标题含义 分析文章结体会悬念与误会的作构上的 用

特点

3 分析表现手象征

法的特点 衬托

结合文中的描写,具体

分析

善作比较,抓住主要性

格特点

12 )

13 )紧扣故事情节,分析人4 分析人物形物形象 象 结合背景分析人物形象 选用贴切的动词、形容词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5 分析语言特等修辞手法 色 注意句式的变换 分析语言的作用 快速分析说明文写作特点的技巧 下定义 列数据 举事例 列图表 作比较 引用 诠释 1 分类别 打比方 分析说明方摹形状 法 分析语言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点 说明文语言的简洁性 2 说明文语言的通俗性 快速分析议论文写作特点技巧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1 对比论证

分析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议论文语言的准确

2 分析语言特点 议论文语言的严密

议论文语言的精炼

议论文语言的生动

性 ( (

篇三: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套路与训练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思路

1、概括全文的主要事件或某段主要内容。(概括能力) 解题技巧:(1)概括时抓住“谁”“做什么”“结果”三要素概括。(2)概括语言要简洁,力争用一句话,在30字以内完成概括。(3)概括时要注意适当点出特殊的背景、环境和情节。(4)要弄清文章的主人公,确定“谁”。

思路:(怎么样)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结果 2、散文中人称的使用和人称变化的作用。 解题技巧:(1)判定人称时要看叙述者是第几人称。(2)第一人称的使用是为了给读者以真实感,使叙述结构层次清晰,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的使用是为了便于直接抒发作者的强烈的感情。(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回答)第三人称的使用是便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的叙述,丰富文章的内容。

思路:判定人称——结合文本内容回答作用——思考对中心是否有作用。 3、文章的写作顺序及其作用 答题技巧:(1)顺叙和倒叙用于篇章,而插叙用于段落。(2)顺叙作用:使文章层次清晰,脉络清楚,事件叙述较完整。倒叙作用: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情节的曲折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避免叙述和结构的单调性。插叙作用:补充文章的相关背景等有关内容,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充实。(3)所有的记叙顺序都有可能对文章的中心起到一定的作用。

思路:判定顺序——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直接作用——结合中心看看这种顺序的运用是否有利于体现文本的中心。4、文章中某些段落和内容对文章中心所起的作用。 答题技巧:(1)分析段落的位置,根据位置确定作用。(2)分析语段内容和中心的关系,所有的语段内容最终都是为中心服务。(3)段落的作用通常包括结构和内容两部分:结构作用一般有过渡、引起下文、总结上文、为下文做辅垫、首尾呼应、点题等;内容作用一般是点明中心、深化中心、便于抒发某种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等。 ①开头语段作用:

结构作用:开篇点题;首尾呼应;引出下文或总领全文。

内容作用:交代某个内容;为下文的某个情节做辅垫;开篇点明文章的中心。 (如有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某种心情;渲染某种气氛;奠定全文的某种感情基调。 ②结尾语段作用:

结构作用:篇末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内容作用:点明深化文章的中心。(一定要具体答出中心是什么) (如有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某种心情;渲染某种气氛;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和想象的空间。 ③中间段落的作用:

结构作用:过渡;与上文的某个情节或语句相照应;为下文的某个情节或语句内容做伏笔。

内容作用:推动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强调了下文要交代的内容;揭示中心,抒发作者某种强烈的情感。 (如有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某种心情:渲染某种气氛。

思路:判定段落的位置和内容——结构作用——内容作用。 5、文章中材料详略的处理和作用。

解题技巧:关注研究材料对于文章中心作用。 材料处理或安排特点:详略得当

作用:本文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利于突出什么中心。 材料选择特点:围绕中心选材

作用:本文围绕中心选择了哪几个材料或事件,这样写有利于突出什么中心。

思路:认真审题答出特点(不可张冠李戴)——分析作用(围(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绕中心)。 6、文章中人物描写的类型辨析和作用。 解题技巧:(1),如果是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同时又属于细节描写,不要只答细节描写。(2)分析作用要结合语段内容,将人物在这段描写中体现出来的特点分析出来毁即可。(3)人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是: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精神、思想或情感。

思路:判定哪种描写——分析直接作用——分析对中心的作用 7、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判定和作用

解题技巧:议论是文本中评价性语句,而抒情则是抒发感情性语句。两种表达方式常用来揭示文本中心,常出现在文本开头和结尾部分。作用一般是点明深化文章中心,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思路:判定表达方式——分析直接作用(议论常为写出作者对谁或什么的高度评价;抒情常为抒发了作者对谁或什么的热爱和赞美等情感)——点明深化中心。 8、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解题技巧:通常有以下作用(1)在开头:渲染了一种气氛;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烘托出人物的某种心情。(2)在中间:烘托人物某种心情;渲染某种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辅垫;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或思想感情;

1

为人物提供典型的活动背景。(3)在结尾:烘托人物某种心情;渲染某种气氛;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空间。

思路:环境描写——写出哪里环境的什么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用(将常规作用逐条进行筛选,得出本文中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阅读练习:(一) 微笑的可乐

1我七岁那年,故乡的夏天炎热异常。没有一丝云朵,天空在灼热的阳光里呈现空洞的蓝色,空气中翻腾着热浪。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蔫蔫的,失去了往常的活力,除了那些整日泡在海水里的孩子们。 A 这一年的夏天,我再也没有走近大海,没有在沙滩上和小伙伴们追逐嬉闹,没有像一尾活泼的小鱼尽情遨游在无边的海水中。我知道,所有的欢乐都已随着春天的一场噩梦灰飞烟灭了。 B 尽管我还是个孩子,却已深知悲伤与羞耻,我甚至拒绝在夏天穿短裤,害怕我丑陋的脚踝在众人的视线里暴露无遗。 C

2那段热得让人窒息的日子里,我每天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早早地拄着拐杖离开家,慢慢走到田地尽头的堤坝边。我的爷爷已经坐在那里抽烟,准备开始一天的辛劳。我艰难地坐下来,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坐着,眺望远方睡眼惺忪的大海。蔚蓝色的波浪缓缓起伏,在爷爷淡淡的烟草味里发出梦的呓语。也许,只有这一刻的单纯和宁静,才能让我暂时忘却心里的哀愁与无助。 3那天,我正望着蔚蓝的大海发呆,素来沉默寡言的爷爷突然在我背后问:“孩子,你口渴吗?”我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爷爷又接着说:“那么,我请你喝冰镇可乐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于我贫困的家庭而言,可乐是只有圣诞节才会偶尔兑现的奢侈梦想,何况车祸后为了给我动手术,家中已是负债累累。我咽了咽唾沫,有些不相信地问:“您是认真的吗?”“当然,”爷爷微笑着说,“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必须自己穿过马路去对面的便利店买。”他见我沉默了,随后又补充道:“其实不用害怕的,我会站在路边提醒你来往的车辆。”冰镇可乐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我咬着牙点了点头。

4攥着爷爷给我的硬币,我拄着拐杖站到了路边。要知道,自车祸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走上马路,噩梦犹在。虽然天气炎热,但乡村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永远都不会停歇。汽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卷起一股股闷热潮湿的气流,阴影又开始弥漫,我怎么也不敢迈出这第一步。这时,爷爷大声地吼起来:“嗨,孩子,难道你打算一辈子的路就只走到这里吗?勇敢些!”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而当我踏上路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那一瞬间,我忘却了身后就是曾夺走我右脚的马路,也感受不到那曾如梦魇般恐怖的车流,我只知道,我已经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岁那年突然横亘在我生命旅程中的大山。 5...

那天冰镇可乐的清凉,即便在35年后的现在也清晰如昨天,35年后的我早已装上了假肢,像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我有相敬如宾的妻子,有活泼可爱的儿子。盛夏的假日里,我带上家人去童年时常去的海滨度假。而每一次把可乐递给儿子时,我总会指着瓶子上那个飞扬的缎带标志说:“你看,它在对你微笑呢。”一如爷爷当年对我说时的郑重。

6假如你对生活微笑,上帝便会把你所有的辛辣与苦楚酿成这世上最最甜美的可乐。 1、 开头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将“在那场车祸中,我永远地失去了右脚。”一句插入第1段中合适的位置(在ABC中选择),使之上下连贯。( ) 3、 品析语句划线的语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4、加着重号的“一座山”指什么?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叙事件。

6、请说说题目“微笑的可乐”有什么含义?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二)母亲石 梁衡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

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1、 第一段的作用是:

2、赏析画横线句子:

3、体会画波浪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母亲复杂的内心情感?

4、作者为什么要说“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

4、 试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6、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第②段中又说“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读完全文,说说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

2

(三)春天的心(作者 青秋)

(1)早春的一个中午,煦风微送,晴空万里。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暖暖地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2)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正在率先辉映着和风暖阳的呼唤,一面夸张地宣扬身姿,一面?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抛哦旎平磕鄣幕ǘ洌岩桓嗟闹μ蹙∏榈赝南吕锷煺梗虼禾斓纳畲ι煺埂?/p>

(3)我忍不住了,就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这早春的时刻。

(4)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前面,立刻像兴奋的小鸟儿,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有的使劲儿唤着花朵,有的把脸埋进了迎春花的枝条里面,他们完全陶醉了。

(5)冷不丁地,一个男孩子跑到我面前,对我说道:“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看到他脸上的期待,我点了点头,准备为他们录像。可就在这时,却见一个女孩子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就见那个男孩子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然后,那个男孩子大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摄像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录完,咱们就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儿怎么样?”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子就和另外几个孩子热烈响应起来。于是,那帮十几岁的孩子就排成一队,手牵着手,围着那片迎春花,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并起双脚跳着跑。

(6)我一边给他们摄像,一边纳闷儿: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跟他们说摄像机里电不多了呀,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的话,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儿就可以了,可为什么要并着双腿跳呢?

(7)当我为那些孩子摄完像,并将录像带交给他们后,他们向我致了谢,一起向公园里别的地方走去。可是,这个时候,我却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女孩子,走路竟然一跛一跛的。她,是个残废孩子。

(8)我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车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9)那一刻,看着那些孩子离去的身影,我忽然感到:其实,这早春里最美的景色并不是那些迎春花,而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他们就是春天的心——就是那轮春天的太阳,明亮、温暖,向四周散发着光芒。 27.读完全文,你感受到作者所说的“春天的心”是一颗怎样的“心”?

28.你认为文章开头两段对春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9.第5段中,你认为那个小女孩子儿向小男孩子儿说了什么?那个小男孩儿皱眉的原因是什么?

30.写文章时要注意到前后照应,作品中有多组照应,请你说出其中的一组照应用其作用。

31.文中有许多词语的运用都非常具有表现力,请你就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语进行赏析。

(1) 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

(2) 一下子就钻进了迎春花丛中:

32.如果把这篇文章推荐给《自读课本》的编辑作为自读教材,请把你的推荐理由写下来。(可以从内容或写作特色方面进行说明。)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