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赞美昆明的优美段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11:30:57 作文素材
赞美昆明的优美段落作文素材

篇一:赞美老师的优美段落_好句好段

山村教师依山而立雄壮的骨骼挺拔如松高洁的灵魂灿烂似霞。 从烛光中走出不倦的身影在阳光下撑起一片知识的绿荫一群灿烂的文字跋山涉水穿透坚硬的黑板走过残喘的桌椅破旧的教室大面积攻占贫瘠与愚昧的堡垒。 身披山村乡民希冀的目光似缕缕阳光一腔至爱至诚的火焰在心中燃如山花烂漫。 每当钟声响起语言的犁锋便划过板结的心田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耕耘着一个绿色的梦。 清纯的眸底坐定几十颗稚嫩的童心潋滟的柔波辉映雏鹰奋飞的翅膀。 与贫困对峙与愚昧对望顺着山势呵山村老师你把贫困与愚昧深深地折在了教科书里在清贫中走上了一片灵魂的高地。 这里有阳光和雨露有默默耕耘的身影。 呵老师你抱定了牛的形象一耕耘便是几十个春秋即使两鬓斑白也老秋枫叶色最红。于是你把春蚕的精神汲取让祖国披上美丽的织锦。你心底无私天地宽。 你最清楚“为人师表”的份量。清贫与寂寞鲜花与赞美都淡然迎送心灵坦荡如无际的原野。桃园的芬芳最为惬意园丁的心花更是美丽。低下头耕耘的泥土清又香挺起胸鲜红的太阳笑盈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呵这便是颠扑不灭万古流芳的园丁魂 班级就像一个奇怪的家没有床也没有一日三餐??在这个家里老师是慈祥的妈妈我们就是一个个好动、活泼的孩子我们能够一天天健康地成长都是妈妈的功劳??九月金秋老师是这个季节的主题空气中弥漫着感念师恩的情绪。尊师重教是永远的美德。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所有的教师都应该享受崇敬与祝福。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我们从顽皮稚童到青涩少年再到风华青年的生命历程中老师都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他们虽然生活清苦却情系祖国未来心联学子之心虽是一烛微火却燃尽自己照亮别人。教师节今天老师们笑容最美丽金秋和微风送来丰收的好消息今天老师们请休息休息汇进歌海中融入笑声里。鲜艳的花儿踮起脚尖亲吻你甜美的气息撩人心醉沁人心脾。欢喜的泪水倾诉着心中的甜蜜幸福的笑靥盛满了对事业的痴迷。一双双清亮纯净的眸子里汹涌着无比的崇敬与感激干涸的心田里洒下您辛勤的汗滴您的肩膀上我们看到了广阔天地。 老师——您如春天中的细雨滋润着花儿灌溉着大地而我们再着吮吸着细雨茁长成长。 老师——您如秋天里的一丝风吹黄了大地唤金了稻谷而我们得到了丰收的硕果。 老师——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是您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 老师——再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 老师——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老师——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 你献上一朵花我献上一朵花让我们编织个大花环献给亲爱的老师妈妈。是您给了种子太阳般的温暖是您用汗水把幼苗浇灌。 您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闪烁着迷人的光华你的歌声像春天的小溪把欢乐带给了大家。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记住你的情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记住您的话。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记住您的爱无论我们走到哪 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日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p分页标题e 每年我把第一缕春光和贺年卡一起寄给您我亲爱的老师愿春天永远与您同在 园丁--崇高的称号。看那枝头绽放的鲜花是您辛勤的汗水灌浇。祝福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祝您教师节愉快。

篇二:昆明文化

标题:昆明传统文化

大观楼长联

【大观楼长联】清乾隆年间孙髯作,现悬于大观公园内,长联书法系光绪十四年(1888)云贵总督岑毓英请著名书法家赵藩题写,蓝底金字,刊刻精致,书法遒劲。上联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下联是:"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该联上联写景,下联咏史,寓意超拔,对仗工整,总字数180字。《滇南楹联丛钞》称其为"大气磅礴,光耀宇宙,海内长联,应推第一"。郭沫若、陈毅等人60年代游览昆明时,对长联赞叹不绝。毛泽东曾评价说:"从古未有,别创一格。"

金碧交辉

【金碧交辉】原昆明八景之一。昆明市金碧路上曾建有金马坊和碧鸡坊,两坊巍然相对,雄浑壮丽。相传如遇秋分与中秋节令重叠之日,时至酉时(下午五六点钟),日落月出,东西相照,两坊倒影渐接,故曰"金碧交辉"。这是

赞美昆明的优美段落

古人巧妙地利用地球、月亮、太阳三者运转关系而创

造的城市景观。同时将"金马碧鸡"神话植入城市建筑之中,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并赋予城市以吉祥、浪漫的文化色彩。金马碧鸡坊

始建于明代,三次被毁,今在原址原样重建。

茶花与诗词

【茶花与诗词】山茶花品种繁多,云南就有70多个品种。它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半阴弱光环境,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腐质红土中生存,昆明气候条件很适宜栽培。早在唐代,昆明已有人把它作为珍贵花木栽培。现在一些风景区和寺观内尚存一些古茶,如黑龙潭的"早桃红",晋宁盘龙寺内的软枝"松子鳞",据考证后者为1347年所植。徐霞客遍游滇省名胜,观赏了无数珍贵茶花后说:"茶花有分心卷边、软枝者为第一。"1949年后,昆明园林部门不仅保护了原有风景名胜区的一些古老名贵的茶花,而且选育出70多个云南山茶花新品种。曾在1954年举行两次大型的云南山茶花展览,每次展出名贵茶花2000余盆(株),使云南山茶花名扬中外。1983年3月10日昆明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山茶花为昆明市市花。国际上一些国家的茶花爱好者还于1984年3月1日在昆明植物研究所的茶花园内建立"国际茶花友谊园"。昆明市园林部门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之后,于1988年在金殿风景名胜区建成全国最大的茶花园,占地近200亩,栽植茶花万余株,品种已达300余种(全国约有茶花品种近500种)。1990年12月在这里举办中国第二届茶花展,迎来大批中外宾客,参观者络绎不绝。山茶以其艳丽动人的丰姿,也成为诗人咏叹的对象。昆明市园林局收集整理了历代诗人赞美山茶花的诗词,

编辑出版了《历代茶花诗选》,其中收有贬谪到云南的杨升庵、林则徐,云南名人担当、徐嘉瑞、周钟岳、由云龙等人的诗篇,还有当代诗人郭沫若等的诗词。担当诗云:"冷艳争春喜烂然,山茶按谱甲于滇。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郭沫若诗云:"艳说茶花是省花,今来始见满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可以说,茶花与诗词,已成为滇文化的组成部分。

火把节

【火把节】彝、白、纳西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来源于古时祈年活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会期3天。昆明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为"路南火把节"。是时,彝族群众齐集石林,举行摔跤、斗牛比赛,晚间举行篝火晚会,唱歌跳舞,欢歌达旦。近年,火把节已发展成由政府组

织的、有传统娱乐节目又有经济交流内容的大型文化商贸活动。

昆明调子

【昆明调子】民间演唱艺术。民间小调、山歌、民歌、小曲等形式不拘,主要在昆明郊区农村流行。它不需要化妆,也不需要选择场所,适应范围广泛。昆明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各民族又有各自不同的演唱方式。汉族小调的演唱形式不拘,大体上有:在田间地头劳动时的独唱、对唱以及男女间的对调子等。所唱内容,一是显示男女双方才能智慧的赛歌,另一种是表达男女之爱的情歌,第三种是歌颂祖国、家乡富饶美丽和生活美好的赞歌。路南彝族支系撒尼人节日喜庆、社交活动、谈情

说爱和生产劳动中都有调可唱,常见的有《喜调》、《骂调》、《悲调》、《犁地调》、《放羊调》和《诗玛调》等。1949年后,艺术和文化工作者对云南汉族民歌进行整理发掘,配以乐器,在国内传唱影响较大的有《耍山调》、《赶马调》、《小河淌水》、《大河涨水沙浪沙》等。民歌演唱家黄虹演唱的《猜调》、《小河淌水》、《绣荷包》、《耍山调》等,更赢得国内外的赞誉。

庙会

【庙会】由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的民间节日。古时昆明庙会多达10余个,如今主要有正月初九耍金殿、三月三耍西山等。是时民间组织的舞狮、歌舞、杂技、对歌队伍汇集一地,进行表演,数以万计的城乡群众

围观,场面浩大,五彩缤纷,成为颇具地方特色的大型民间娱乐活动。

滇剧

【滇剧】云南地方戏曲剧种。它将清乾隆年间传入昆明的秦腔、弋阳腔、楚调、石牌腔诸戏曲剧种的声腔融为一体,从而发展成为独具云南地方特色的新剧种。具有行腔高亢、圆润,行当、角色齐全的特点,角色有小旦、生角、花脸、末、外等行当划分,唱念字音用本地方言。音乐以梆子、皮黄为主,"丝弦"、"胡琴"、"襄阳"三大系统共处一体。清光绪年间,滇剧以昆明为中心,向各地县发展,到民国时滇剧即已在全省普及。1949年后,云南省文联成立滇剧研究会,1951年第一个国营

剧团--云南省实验滇剧团成立。1956年云南省文艺学校成立,设有滇剧科;同时昆明市滇剧团成立,并招收了第一批学员。此间,传统剧目的整理,历史剧的编写,现代戏的创作,都有了较快进展,仅传统剧目就有近2000个,有文字的剧本有900多个。其中《牛皋扯旨》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新编剧目的唱腔选段被电台、电视台录像播放。滇剧的表演艺术,写意、写实结合,更强调写意,以虚拟手法,通过程式化来反映生活,特别强调歌舞性和节奏感,

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昆明花灯

【昆明花灯】地方戏曲。清乾隆中叶,由于昆明商业发达,外省会馆、行业会馆纷纷建立,各地流行的戏曲声腔和戏班也随之而来。为适应地方语言习俗,经历代艺术的加工改造,明清小曲与民歌小调逐步结合,形成了昆明花灯。早期演出是与会火(社火)结合。会火由灯会(灯班)组织举办,于春节、元宵等节日期间活动,演出前要举行"迎灯神"仪式,并由管事向各处投送灯帖。演出队伍由写有"太平花灯"的大灯和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的各形彩灯领队,随后依次是过山号和文武乐队、狮灯龙灯队、武术杂耍队、高跷、旱船、跑驴、秧歌、秧老鼓、霸王鞭及彩装的剧中人物或"鹬蚌相争"、"大头宝宝戏柳翠"等故事人物,沿途表演,向接了灯帖的人家祝贺。此种"贺灯"边走边演,称之为"过街灯"。以后发展为在村镇街道广场演出,被称为"簸箕灯"。节目有本地的花灯小戏《打枣竿》、《金纽丝》、《倒扳桨》等,以及移植的明清小曲《城

篇三:教案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