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好事多磨高中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2 08:26:06 高中作文
好事多磨高中作文高中作文

篇一:好事多磨---张浩宇

好事多磨

周考(56)

经历的是崎岖与艰难,磨出来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那里杀声响彻云霄,是炎黄二帝在大战蚩尤,那里光芒四射,华夏文明从那里起步。于是,文字出现了,曾经游荡在长江,黄河流域的人们有了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

尽管春秋战国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但依然出现了诗经楚辞,出现了争鸣的诸子百家。文明便在那硝烟与战火中艰难前行。

挥剑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统一大江南北,旋即焚书坑儒。那如烟海般浩瀚的典籍在烈火中化为灰烬,那些苦读诗书温文尔雅的儒生只得与大地共眠。但文明没有止步,他依然迂回前进。

汉武帝雄才大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孔孟之风,从此落户帝王之家并根深蒂固。年轮匆匆碾过,在文明前的不是通衢大道,他仍有很崎岖的路要走。

桓灵之后,刘家天下四分五裂,群雄逐鹿,到处是断瓦残垣,到处血流成河,文明似乎堕落到谷底。然而,建安风骨,靖节谢佻光彩熠熠。

尽管后来乾隆大帝大兴文字狱,人心惶惶,那已经挡不住文明发展的趋势了。纵使洋人入侵,倭寇入关,烧杀抢掠,但中华文明历尽磨难,已经步入巅峰,早已无法同化。

有什么艺术能比戏剧更华丽眩目,有什么语言比诗经细腻柔和,婉转悠扬,有什么比汉语更内容丰富,意蕴无穷?

他扎根于民族的土壤,吸收民族之雨润精华,也经历了电闪雷鸣风霜雨雪的磨练,一辈辈演绎,一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若没有岁月的侵蚀,他经不住风吹雨打;若没有历史的冲刷,他经不住时代的考验;若没有民族的演变发展,他挡不住社会的潮流……

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走过的不是一条直线,他走过的路就像十八弯那样曲折的曲线,而经历的磨难,就像五彩画笔,给他不断装点润色。

好事多磨,磨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好事多磨,磨出中华文明的历久弥新,磨砺得文明镌刻中华的印记,走出民族的灵魂,一路欢笑,走向未来。

篇二:高三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审题指导

近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往往需要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进行概念的界定,如“天空”、“好奇心(非好奇)”、“时尚”、“绿色生活”、“平庸”,更需在题目中的“动词”上做文章,如“怀想”、“品味”、“拒绝”等。

分类判分的主要依据是是否切题、立意是否深刻,材料是否新颖、典型,是否对生活有独到的观察与思考,情感是否真实感人,论证是否严密有层次等。

要指导学生学会虚题实写,实题虚写。

要指导学生从题目本身出发,把思维的触角伸向生活,寻找题目与生活的连接点,做到以小见大。

据此,平时的作文训练及讲评就应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写作与讲评都要做到心中有标准与目标。

下发一些作文题目及分析、例文,供学习借鉴。

一、学会从容

1、 对“从容”的理解

“从容”在词典里有两个解释:①不慌不忙,镇静,沉着;②(时间或经济)宽裕。 由之,放在本命题中,当作第一义项使用。

“从容”可以指一种自持的内心、处事的态度和策略,也可体现在应对外界事务的处惊不乱、处乱不惊、心灵坚守、无所畏惧的豪气,更可归属为一种心境,一种情怀,一种人生的价值取向、境界及人生追求。

“从容”是一种积极的应事、应世态度,完全有别于消极避世、无为的状态,有别于将一切人生世事“看淡”、“看透”,于“滚滚红尘”之中,我一无所求,放弃原则立场、人生理想与追求,置人生于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之状。

这样的状态,具备“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自信,“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冷静,“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胆略。作为平常人,则能“胜不骄,败不馁”;无论顺境、逆境,都能“沉得住气”,“静得下心”;不急、不躁、不惊、不乍,心中有“主”,方寸不乱。

2、 对“学会”的理解

作动词解。是一种带有鲜明主观色彩的行为动词。它可表现为:通过接受外来的信息, 经由自身的揣摩、模仿、实践等行为而获得知识、技能,或提高素养。

3、 对“学会从容”的理解

动宾短语。此短语的题眼在动词“学会”上。体现的途径甚多:对观念的认同,对状态、过程的呈现,并由此获得的结果,还可以理解为对过程结果的体悟、反思等等。它是一种“自主”的行为,最终的归属必须是“自觉”的认知及行动。

4、几点说明:

(1)切题:所写内容,能体现“动宾短语”题旨意向;能呈现对“从容”的认同及行动的状态。基本切题:有认同,但主体行为呈现不足。不切题:所写内容,仅止于“从容”的内涵外延的解说与演绎。

(2)“行为状态”的呈现形态:

① 认识到“(原先)不会”、“不具备”或认识到“十分重要、不可或缺”,而产

生学习行为的动力及行动;

② 付诸具体的实施行为;

③ 由具体实践而获一种或几种体悟、反思等。

例文一

每次出门时,妈妈总会在身后叮嘱一句:“路上慢点。”起初总不以为意,低着头自顾自走得飞快,直至突如其来的一个身影出现在眼前,撞到了人的我不好意思地道歉,老奶奶只是笑了笑,慈祥地说:“孩子,慢点。”

心里一震,脚步便下意识地放慢了下来,似乎一下子轻松了不少,不再撞到人,甚至有闲暇看看沿途的风景,这时才真正明白,脚步从容,方能真正体会到行走的乐趣,也可以更顺畅地到达你所想要到达的地方。

学会从容,就是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慢你的脚步。

至今仍记得《对照记》上张爱玲那平淡如水的目光,似乎世间的一切大悲大喜都无法吹皱她眼中的那汪湖水。走自己的路,想自己的事,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她带着永远从容不迫的姿态,安静而又不可忽视地活在人们的视线中。即使拥有让人称奇的家世背景,还有那两段轰动一时的婚姻,而这一切,当你对上她沉静的目光时,便会觉得仿佛那都不算什么。

同时代的三毛经历着大悲大喜的情感和跌宕曲折的人生,最终选择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永远安静从容的张爱玲,一直活到古稀之年,甚至在逝世之前收拾好自己的证明文件置于门边,以方便协助调查。

那是真正参透了人生之后沉淀下的从容,在她逝世那么多年之后,研究她一生经历的人仍络绎不绝。

学会从容,就是在该放下的时候,学会放下。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或许你无法改变命运所付于你的压力或者是苦难,可你完全有能力掌控自己在面对这一切时所拥有的心态,平静或浮沉,焦躁或安详。

当你被眼前的困境折磨至不堪重负,何不放缓节奏,抬起头来向远方看一看呢?人生是一场灾难,你无法阻止它的降临,唯一能做的,只是尽全力缓解再缓解。

学会从容,就是学会在一片黑暗中,给自己点亮一盏心灯。

接受现状,但不代表不努力;从容面对,并不代表懒散与松弛。

学会从容,学会在一片浮躁与喧嚣中,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

二、“停与行”

“停”,即止住、不动,停留、止息。可以是暂时的行为,也可以是永久性的状态;可以是某个空间的“点”,也可以是某个时间的“点”;可以是事物本身的客观状态,也可以是人为的主观意愿所致。

“行”,即走动,去做,去从事。常常呈现的是事物的动态行状,除了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能之外,绝大多数是来自人为地主观意愿的驱使行状。

“停与行”构成一组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既相互对立,又共存于一个统一的辩证体中,所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便是这个道理。换言之,无“停”便无所谓“行”,有“行”也必然会有“停”的情况出现。“停”,有时是为了更好的“行”,更好的“行”,有时需要暂时的“停”。能站在这辩证统一的观念之上,立论或演绎,自然是上上之见。当然要从高考作文的特点出发,要从一个较小的切入口来入题,以避免不着边际的空谈与玄虚。

提示语中有个暗示:“停与行”的选择必须遵守“规则”,过马路如此,人生道路何尝不应如此?人生路上的“停”(不做)与“行”(做),不可违背了这规则。细细分解,这规则可以是道德的、法律的,也可以是行为选择者自身的意志、能力等诸多要素。

自然,选择了“停或行”,还有一个如何“行驶”的问题,它包含方法、积极、技巧、程序以及“行驶”时“度”的把握,火候的掌控等等。

题目所构成的关联是并列状态的。按常态,“停”与“行”当并重,不偏废,体现两者之间的辩证逻辑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某阶段,往往会出现偏重于或“停”或“行”的某一方的状态,行文时自然要体现一重一轻、一主一次的情景,且主次组合要有度,并合乎客观事物的逻辑事理。

只对其中某一方面着重叙述或论述,另一方面略有涉及,或两者关系不紧密自如,判三类。

只写其中一方面而置另一方面于文章之外,判四类下至五类。

三、寻找一盏灯

命题属动宾短语。题眼在“寻找”上,宾语“灯”是“寻找”的对象,“一盏”则表明“灯”的具体化和实在性。

要充分体现“寻找”之意,就要有一个具体的行为状态,或者有一个具体的行为印迹:“寻找”的起因、过程、结果等方面。这种行为印迹,可以是全方位的,也可以就某一方面(阶段)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看,“寻找”印迹在文中体现的力度,将决定着文章体现题旨的力度,当然也影响到得分的高低。

可供思考的领域自然是多元的。可以呈现因为某种心理需求,抑或因为现实生活中所缺,或者还有其它因素的刺激与影响;也可以呈现追寻中的过程感受:或许一帆风顺,或许好事多磨,或许险象环生??经历本身就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还可以呈现追寻的种种结局:或许如愿以偿,或许踌躇满志,或许劳而无功??无论何种结局,都是追寻的回报,亦即无法逃避的客观存在,只要给这个“存在”一个合理的落脚点即可。

“灯”,本义人人明白,照明用具、发光器具之类。若以此入题,自然不悖题旨。然而用此“实义”、“俗义”入题,要使文章出彩,似大有难度。

若将“灯”义引申、虚化,可以呈现的状态又似乎难以穷尽:信念、信仰、理论、思想、观念??或者干脆就是带给人光明、温暖、希望、亲情、友情??之物。关键在于其象征、比喻之物要具有“灯”的特质,并尽可能恰当合理,合乎生活逻辑与思维逻辑。

“一盏”一词,在题目中看似无关紧要,其实不然。它的存在,即是指令所写之“灯”,必须“坐实”,切不可空泛,如天马行空般不着边际,或如天女散花般漫天开花,而要落在“一处”,定“点”开掘。唯此,才能写深写高。

倘若写记叙文,自然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她)”,小至一人一家,大到一个单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整个人类。

考场作文历来强调“遵命而作”,写作时须牢记:题在心中,文在题中。要严格区分与之相近的命题,如“拥有一盏灯”、“点亮一盏灯”、“擦亮一盏灯”、“灯”、“一盏灯”??辨清了命题之间的差异,才能找准“这一个”,然后才能“量身定做”。

守望心灵的绿色

对“守望”的理解:

“守望”在词典里的含义是“看守、瞭望”。“看守”即是“守卫、照料”,有防守保卫、不使受到破坏、损害之意。也可以用来表达心中存有某种“等待、祈望”。在题目中用作动词,就是表达让“原有的”不使失去,不使受到践踏、损失,有所保持、维护,并且能有“新的”发展状态。在本题中,应偏重于“坚守、捍卫”这一方面。

对“绿色”的理解:

“绿色”在词典里的含义是①绿的颜色。②表示符合环保要求、无公害、无污染的属性状态。在本命题中,应取②。其价值取向应属“积极的”、“美好的”、“健康的”、“和谐的”状态。具体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可以指生机与活力,可以是信念与希望;可以指追求与进取心,还可以是立场与原则,道德与素养??一句话,大凡能展示“美好、积极、健康、和谐”属性的人事物,均可纳入其中。

对“心灵的”的把握:

“心灵”在题目中即指“内心”,属于“思想”和“情感”的范畴。本属于“内在的不

可预见、不可预知”的状态,看起来很抽象;然而,它却可以也必须通过“外在的”具体形象来表现。要扣住这一关键,就要有一种以“可见”写“不可见”的能力与技巧,或者直接“剖开内心”,呈现真实。

对“守望心灵的绿色”的整体把握:

题目是属动宾短语型,题眼在动词“守望”上,行文必需体现出这种“行为状态”,才能保证“文在题中”。宾语——“守望”的对象“心灵的绿色”,该是选材的范围,它又是个偏正的关系,其中又有一个“眼”——“心灵的”,即这种“绿色”,不是(至少不只是)一种视觉效应,而是一种“内心的”祈求及呈现。因此,只有眼睛所见的“绿色”,却无“思想与情感”的“绿色”,那就有失偏颇了。

如此,本题的基本指向,就是对“拥有的”坚守与对“还没拥有的”祈望。

守望心灵的绿色

梦境里,还是那片田野,只是感觉更加遥远。碧波万顷,却不知身在何处。倍感清晰的,是一个老人无助的呐喊,我知道,这片天也是他的生命??

远远地站在这个村庄边,唯见炊烟袅袅,从村庄进进出出的人,恍若都在仙境中行走。只是如今这里的炊烟掺杂着工业废气,我觉得甚是呛鼻。

外公精神很恍惚,眼神空洞,布满血丝,不停咳嗽,身体也比一年前臃肿了许多。只是他不时地望着窗外的那座化工厂,不断重复着:“那是我的田??几十年了啊??那时候的麦子长得多好??多好??”

一年之际,那片碧绿的麦田上却已是一片阴霾。

夏日的午后,太阳收起热辣辣的光芒,大雨冲刷过后,外公带我去看他的田。那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我从未见过那么沁人心脾的绿,清新的没有一丝杂质,雨的印记清晰可见,空气中的水蒸气充盈弥漫,站在田野中间,前后都是绿,绿得让人心醉,那些喧嚣繁华早已被置之身外,仿佛一脚踏错了时空,走进了“桃花源”。温热的夏风拂过麦田,那一片绿宛若平静的湖面泛起涟漪。外公凝望着这片田野:“到了秋天,麦就熟了,到时候你再来瞧瞧??”我点头答应。

临近黄昏之时,炊烟升起,外公开始忙碌晚饭。这时来了一个电话,我从未想过:自那时起,那个电话改变了田野的命运,也改变了外公。

“不行!坚决不行!田不卖!就是不卖??不行!多少钱都不行!”外公的声音提高了许多。

第二天午后,外公站在田野边上,依旧凝望着那一望无际的麦田,依然是大雨过后,笼罩在水汽中的那片绿似乎已不如昨日那么生机。外公神色黯然,仿佛失去了心中的至宝,但是昨日的那份坚定依然存在。“不卖,就是不卖??”他低头,像是在喃喃自语。他走向田野中央,轻抚那一丛一丛的绿色。

我站在田野边缘,望着那一片麦田,望着外公在田野中央,视野愈来愈远,最后满眼都是绿,绿得让人发慌,似乎预感到这片麦田将来的景象。

我不知外公反对到几时,也不知那片绿色如何变成漫天灰尘,只是我知道,那片绿色早已映在外公心灵深处,与他的生命紧紧系在一起,永远被他守护。

闲暇之时,外公不时望向窗外,有时喃喃自语,多数时候依然静静凝望着那块地,虽早已失去那片绿色,他依旧望着,仿佛在守望着他整个的生命。

我站在他身边,透过他的眼睛,也似乎看见到这片田野。那片漫无际涯的绿色,那片在外公心灵深处的绿色,那片被外公用全部身心守望的绿色。

眼前,依稀可见,那透彻心灵的绿色??

守望心灵的绿色

篇三:高中材料作文解析及例文

真正的榜样一定在你附近

阿里巴巴总裁马云说:“我们没法学习比尔·盖茨,也没法学习李嘉诚,因为他们实在太强大了,你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学。真正的榜样一定在你附近。如果你刚开始开小饭馆,你的榜样应该在你斜对面的那个饭馆。他的饭馆为什么门口排队的人那么多,而我的店里服务员却比顾客多?他是你学习的榜样,榜样是一点一滴学上去的。如果你愿意从今天开始改变自己,一点一滴去做,那成功就不是浮云。什么是伟大的事?伟大的事就是无数次的平凡、重复、单调、枯燥地做同一件事。我们既要有像兔子一样的速度,又要有像乌龟一样的耐力。”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除诗歌之外的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此则材料作文的核心立意是做人做事要选定身边的榜样,从点滴提高自己做起;反对的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立足文中的核心词语,可以这样表述立意:

(1)平凡成就伟大;

(2)点滴积累,终成飞跃; (3)脚踏实地,执著前进。

平凡中孕育伟大

沙,是这世间最不值钱的东西,最平凡的东西,漫天都是黄沙,可世上最宝贵的东西——金,就蕴藏在它的里面。沙里淘金,之所以能淘到,是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黄沙掩不住金子的光华,平凡之中孕育着伟大。

在历届道德模范中,有不少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人物。最美妈妈“吴鞠萍”接住2岁女孩妞妞;孙东林,孙水林兄弟为给农民工发工资,雪地里进行一场悲情接力;杨善洲老人退休后将荒山变青山,将绿化的荒山无偿献给党??.他们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人物,从不起眼,芸芸众生中他们只是普通一员,但他们却在平凡之中成就伟大,提升自己灵魂的高度。他们是黄沙中闪闪发光的金子,在不起眼的小事中,展现自身的光华。

有人说;“乱世出英雄,逆境造人才。如今是太平盛世,哪有什么伟大人物,英雄可言呢?”所以,这些人便整天不学无术,碌碌无为,荒废了那十分宝贵的青春年华。其实,他们错了。平凡中孕育伟大。作为父母,教导子女,尽职尽责是平凡中的伟大;作为子女,孝敬父母,为父母排忧解难,对父母的爱是平凡中孕育的伟大;作为学生,刻苦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是平凡

中的伟大;作为农民,惜花,惜木,爱惜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做个惜花之人亦是平凡中的伟大!不必认为只有伟人才能成就伟业,做伟大之事,生活中的平凡小人物只要尽心尽力地去做事,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也一样能成就伟业,成为伟大之人。

“山上的山花开我才到山上来?.”当我唱着这首歌时,却没有注意到翱翔于天空的雄鹰。苍鹰飞翔,飞的最高的那只往往是最不起眼,最平凡,经历的痛苦与挫折最多的那一只。一次次磨掉血的翅膀,指甲,每一次长出新的翅膀指甲都将飞得更高,更远。经历过彻心的痛,战胜了困难,这是鹰王的伟大。鹰死之时,是飞到最高的山峰上冲向太阳,火烧自己,这亦是鹰的伟大。野百合,人们只看到它盛开时的百合谷,花开成海,可谁又知道她当初平凡的芽沁透了血与泪。从这种意义上讲,野百合是于平凡中成就了伟大。

朋友,不要抱怨人才被埋没,不要认为自己只能是黄沙。黄沙终掩不住金子的光华,金子也必将是藏在黄沙中才愈为珍贵。努力使自己成为金子,在平凡之中成就自己的伟大事业,成为发光的金子,在平凡中孕育伟大。

历经打磨,终成金;历尽雕琢终成玉。玉不琢,不成器;金不磨,不为金。平凡之中孕育伟大,成就自己的传奇。

(三)小和尚撞钟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同学们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

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

本题可以采用“由果溯因法”来审题立意。小和尚之所以失去撞钟一职,原因有两个:一是小和尚做事不够用心,并没有用心领会撞钟的要领和意义,日子得过且过;二是小和尚只是肤浅地认为撞钟是一份卑微、简单而无聊的工作,不久便心生厌烦,说明他不屑于做简单重复的小事,心高气傲,眼高手低。 由此,可以得到作文的立意:

1、负起自己的责任;2、用心对待每件事;3、认真的态度是成功的关键;4、任何工作要做到位等等。从文体的角度看,本题没有限制,所以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写作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但一定要注意,文体特点要鲜明,议论文观点要鲜明,论证要充分、深刻,论据要典型;记叙文要注意以情感人。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用心做好每件事

小和尚撞钟,虽然按时却没有用心,所以撞出的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那么他就只能去劈柴挑水了。这件事告诉我们,无论你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做好。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这样你才能拥有打开成功之门的秘密武器。

用心做好每件事,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更是人生的原则。

不要抱怨你的生活太苦、太累;不要抱怨你的薪水太少、收入太差;也不要抱怨自己在一个单位干了一辈子,还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更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生活的不幸咎在自身。”在你开始抱怨前,请先扪心自问:你在怎样学习?你在怎样工作?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方能谱写人生辉煌的篇章。

著名亚洲商业领袖李嘉诚曾经说过:“做生意不需要学历,重要的是全身心投入。”世界第一CEO杰克·韦尔奇也曾经说过:“干事业实际上并不依靠过人的智慧,关键在于你能否全身心投入,并且不怕辛苦。实际上,经营一家企业不是一项脑力工作,而是体力工作。”可见,在职场中,学历和能力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是否能用心做好每件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全身心投入工作,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就无法取得优异的成就。

其实上天是公平的,除了极个别有天赋的所谓“天才”外,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智商、才华、能力都是相差无几,所不同的就是对待人生的态度。

中国自古就有“认真做好每件事”这句古训,千百年来,这句话无数次地被引用,无数杰出人士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实践着它,诠释着它,并把它谆谆地告诫给后来者。现实生活由平凡而琐碎的小事构成,成功来源于平凡工作的积累。凡事从简单做起,用心对待每一件事情,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提高自己,逐步地走近成功。

一位总统在学校做演讲时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知道怎样将一件事情做好;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用心做好每件事是一个好习惯。一个优秀的人,必然是一个用心做事的人。用心做好每件事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如果一个人用心做事,哪怕是再普通的小事,再平凡的工作,都会做出不一样的“味道”来。就像过去有许多劳模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练就一手绝活,可以说,这是一种用心做事达到的最高境界。

用心做好每件事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别并不大,而衡量一个人是优秀还是一般,往往就看他是否用心做事。所以,一旦养成用心做好每件事的好习惯,将会使你终身受益。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只要你能用心做事,把自己的工作做得精益求精,那么,你就掌握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了。

用心方能成功

心是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心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缕浮云;心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夕阳;心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心美,用心亦美。因而,我们要用心做事,编制出通往成功的桥梁。

小和尚由于不够用心,致使敲出的众生疲软,空泛,没有感召力,从而让他被“解雇”。假若他能用心敲钟,还会感到无聊吗?也许众生会因他的用心而变得圆润、婚后、深沉、有缘。

佛曰:“净土不在别处,地狱也不在别处,都在自己心中。”只有用心做事,守候那一片净土,才能成功爬到顶峰。

鲁迅弃医从文,在文学上用心,努力创作,才使文学天地多了一位巨匠;王力宏钟情于音乐,用心对待每一个乐章,才使他被众多歌曲环绕,大放光彩;马云在商业上用心对待每一个机遇,才使阿里巴巴独坐群雄。如果他们不能用心对待自己的工作,他还会有如此成就吗?由此观之,用心多么重要啊!

《时间煮雨》萦绕于耳边,他那冷酷帅气的外表不禁浮现于眼前,似乎“偶像男星”已经成了他的冠名词。但面对真人秀节目时,他未曾放弃,用心做事。一年级新生虽令他痛苦不堪,委屈落泪,但他凭借认真的态度,终成为“陈爸”。

如果陈学冬不能用心做事,他会聚儿童的爱于一身,会成为“陈爸”吗?

刘岩身为独舞天使,本可以在奥运会上大放光彩,却意外摔伤。面对折翼的天使,人们不禁落泪,为她感到惋惜,但她却未消沉,仍用心生活,终使她有了自己的成就,也让世界多了一些古典舞的知识。

倘若刘岩无法摆脱痛苦,无(来自:www.Zw2.cn 爱 作文 网)法用心生活,也许她只会让余生虚度,毫无成就。 他们的事业不同,身份不同,境遇不同,却共说着一个人生真谛: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收获成功。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十二载已经从指缝间溜走,高考已经近在咫尺。面对枯燥单调乏味的高三生活,莘莘学子却满怀信心,用心对待每一件事,让高三变得五彩斑斓,也让自己变得充实,也会让自己收获高考的喜悦。

朋友,请用心做事,在求学路上只有用心,方可手摘星辰,收获成功。(48分)

体味生活真谛

小和尚之所以感到无聊,一直撞不出圆润、浑厚、悠远的钟声,是他一直找不到钟声的妙处,没有寻找到撞钟的真谛。

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在这个灯火酒绿、纸醉金迷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来匆匆,去匆匆,在社会的大潮中奔波,无形中忘了自我,忘了体味生活的真谛。生活五味,生活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生领悟,即便是同样时代的一个人面对不同的场景也会感悟不同。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