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痛苦的人和快乐的猪7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23:57:19 体裁作文
痛苦的人和快乐的猪700字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痛苦的人和快乐的猪700字作文

“如果必须要选择,你愿意做痛苦的人还是快乐的猪?”我问爸爸。爸爸一时回答不上来。“痛苦的人吧。”最后,爸爸说,“自然是做人好些了。”

看来,大多数人在快乐与地位中,还是会选择地位。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地位本身就代表一种快乐吧——尽管它有时也是一种负荷。许多人都希望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成就,从而忽略真正的发自内心所需要的快乐,所以,活得很累。于是,希望变成一只快乐的猪,来躲开烦恼,避开困难。然而,快乐的猪因为什么都快乐就没有不顺心的事,也就没有了追求、欲望。慢慢地,快乐的猪也变得不快乐起来。或许,快乐是需要不快衬托的,没有不快也就不存在快乐。快乐是个相对而言不定的值,没有具体物质来确定它的价值,只是随着人们对事物的感受、看法的不同而变化。如果全天下的人都成了快乐的猪,那么,它们会开开心心地过上好长一阵子。但时间久了,总有一只猪会选择做个痛苦的人,这样在同类中就能得到尊重、羡慕、崇拜……他果然尝到了甜头。于是,就有第二只、第三只猪选择做人,虽然内心痛苦,但会获得名誉、地位、权利,甚至,使原先对自己不好的猪都来吹捧、主动接近自己。这应该是受虚荣心驱使吧。渐渐地,人越来越多,猪越来越少,所以,剩下的猪也必须成为人,否则,就会遭受唾弃、白眼和冷嘲热讽。但是,选择做人就得为生活、未来、工作奋斗,就要想方设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生活是残酷的,人们不能拒绝困难、烦恼、失败、哀伤,但它也不会没有欢笑。生活是一件既美好又残酷的事物。

快乐的猪不可能永远快乐,它会感到空虚和迷茫;痛苦的人不可能永远痛苦,只要他学会做几次快乐的猪……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以父子间的对话引出,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对”快乐的猪”和“痛苦的人”这两种异类的生活,从两方面进行对比,哲理深刻。耐人寻味。

篇一:创新作文快乐人生

创·快·乐

·人·生作文

感动与作文(讲稿)

什么是感动?

感动就是自然、社会、生活中美的东西引发了人们心灵深处的强烈震动,产生激奋、同情、钦佩、仰慕等等思想感情。

感动是人类最宝贵的一种情感体验。

感动是心灵的体操,它能强健人思想的筋骨,丰满人个性的肌肉,增添人情感的光泽。

心存感动的人,能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的美丽,生活的美满,人情的美好。同样,他也能感受到自己的世界很美妙。

感动是写作的灵感之源;感动是写作的素材之库。

也许,你是一个思想丰富的人;也许,你是一个生活丰盈的人;也许,你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你也很想把这一切表达出来。但是,没有心灵的触动,这些材料往往像深冬的止水,冰结在你的思想深处。、

有一天,一份不期而至的感动像春天里一股哗哗作响的溪流,冲破了你思想的冰冻,写作的灵感顿时电光火石般地在你的心头闪耀,写作的激情像地下奔腾的熔岩不可抑止,一篇篇精美的作品就此问世。

可以说,如果世界上没有感动,文学的长廊就没有今天这样鲜活灵动、丰富多彩。

生活中处处有感动。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经常有感动的体验。

因为体验感动首先与人的思想、个性、情感有关,同时还需要“技术”。

感动需要观察。许多人们司空见惯的景物,其实蕴涵着不少令人感动的因素。一棵小树、一粒石子、一缕阳光??往往能使细心的观察者心潮澎湃,情不自已。

感动需要联想。联想能使我们与客观世界有效地沟通

起来,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物我合一、人我合一的境界。

感动需要感悟。感动是一种倚重于情感的高层次的审美活动。然而。理性的思考,能使我们从更深的角度去认识事物,把握其本质,领悟其意蕴,提高自我的人生境界。

观察是景——风景、情景、场景??联想是情——亲情、友情、爱情??感悟是理——事理、情理、哲理??

景情理化而为一,就是把握感动,认识人生的真功夫。

一个写作者,应该锻炼出这一点“真功夫”

你不是渴望自己的作品“感人至深”吗?那么,在写作之前,请首先让自己的灵魂经受“感动”的洗礼吧!

创新的语言不俗套

有时候,一篇作文就因为一个准确、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而生动起来,就像王安石因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得妙而使这首诗成为杰作一样。可更多的时候,我们作文里处处充斥着陈腔滥调,让人怎样也提不起兴趣。

下页

篇二:三个人爬山作文讲评课件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三个朋友结伴去爬华山,到景区后却产生了分歧。甲想在山下住一宿,不登顶乘索道轻松赏景,乙想住一宿后步行观光,丙想连夜领略晚景,不辞艰辛,天明时赶上看日出。个人分头行动,都兴尽而归,回宾馆后各自炫耀自己的快乐,并为对方没能感受到自己的游山乐趣而遗憾。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受或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作文

【题目分析】

提炼人物、时间、关键词

想在山下住一宿;不登顶;乘索道轻松赏景

甲--“享乐型”、“平淡型”等;

住一宿;步行观光

乙—“从容型”、“苦乐参半型”等;

想连夜领略晚景;不辞艰辛;天明时赶上看日出

丙—“奋斗进取型”、“意志坚定型”、“先苦后甜型”……

结果—三个人分头行动,都兴尽而归;各自炫耀自己的快乐;为对方没能感受到自己的游山乐趣而遗憾

【联想阐释】

该材料可以视为写实,也可以视为象征意义的寓言。

局部考虑三人不同选择可以视为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整体考虑

从三个人登山殊途同归,最终都得到了游山之乐,可以提炼出:

1.人各有志,要勇于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享受自己选择的人生,各取所需

2.条条大路通罗马,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从三人各自炫耀自己的所见所感,并为对方没能感受到自己的游山乐趣而遗憾,可以得出:

1.衡量成功的标准并不唯一,不要拿自己的标准评价甚至约束他人

2.人们常常会孤芳自赏,却很难理解、欣赏他人

从三人商量不通,决定各自分头行动,最后都得到各自的快乐,可以引出:

1.君子和而不同,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也应尊重他人的选择

2.大一统的思想和行动不一定是最好的,给每个人自由表达自主选择的机会,可能可以各得其所

3.与众乐,有时不如独乐乐,不必盲目随喜他人,不必委曲求全

4.妥协的最高境界是自己自在,也让别人自在

5.生活是多样的

……

【写作要求】

不能只谈“是什么”,而不谈“为什么”,写作的重点在于论述“为什么要认同或反驳这一种选择”。要有比较追因的论证过程。

【素材举例】

1.苏格拉底有句名言:“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痛苦的人,一种是快乐的猪。”

痛苦的人往往注重精神上在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对外界是非的审查,不被表象蒙蔽,带有清醒关照,例如在对死亡的思索中参悟生命的唯一与宝贵,又如在对物质生活的敏锐洞察中明白奢华与简朴的意义,还比如面对所遇到的人间的痛苦,感同身受。

清醒的人是痛苦的人,鲁迅等人力图拯救麻木的民众,因此多愁善感,忧国忧民……

与人相比,猪不会关照人的痛苦,“快乐的猪”指的是这样一种人,指人的动物性(兽性)的一面,人是很容易娇惯的动物,有好衣服、好车子、好房子就足够了,追求肉体上不吃苦,精神上不纷扰。肉体欲望的满足就能够带来舒适感,不追求有灵魂参与的精神上深层的愉快和满足。农夫、小生意人、小工人,乐融融过日子,自己快乐而浑然不觉粗鄙,但在文化人看来是粗俗的,因为历史终究不是由这些人推动的。

2.赞同甲:登山的挑战,犹如人生的挑战,面对难题,甲能够化难为易,简单生活、简单思考有时候不失为一种智慧,如果人们不管处在何种境遇,都带着轻松欢乐的态度来活着,人生也会有滋有味。与苦大仇深的生活态度相比,真水无香、平淡真实才是大多数人平凡的生活。对芸芸众生来说,风光无处不在,心境好自然风景好。

3.批评“享乐”的人生态度

--未经审查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快乐的猪只不过是物质的佣人、消费的机器、繁衍的工具、享乐的走肉……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哪怕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4.批评甲:“享乐”的人生态度其实是逃避、害怕、胆小的表现,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不是勇敢的开拓者是领略不到的,这种乐观并没有多少含金量,得之容易,失之也易。

5.陈继儒曾在《岩栖幽事》中写道:“可以经世,可以出世、可以警世、可以垂世、可以玩世”说的是人生道路有多种选择,顺随最适合自己的哪一种,都可体会到不随大流的独有快乐,终有一天也能体会到咫尺千里的成就感。

但我们终究需要做出正确判断并勇敢选择我们向往的人生。因为在人生选择面前,我们的处境就好像《饥饿的艺术家》那样,总在考虑那种选择的正当性,主人公说“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口胃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像你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若是对于人生我们没有选择并坚持的勇气,会不会也因找不到合适的食物而饿死。所以,在人生选择中,过犹不及是应当把握的原则。

链接:《饥饿的艺术家》

歌唱艺人为了坚持自己的艺术,为了抗击别人对他艺术的嘲笑,为了使自己的艺术达到“最高境界”,宣称可以40天不进食而引吭高歌表演。

这位艺术家认为饥饿是对虚空、完美和纯粹的渴望,饥饿的载体是身体。在绝食中饥饿与身体合二为一。最后身体消失,只剩下饥饿,美的意境便降临了。这里的隐喻是人类对自身本质的回归,是对生命本质的探寻。

40天过去了,艺术家依然以十二分的热忱去表演“饥饿”,带着对艺术的捍卫,一种不妥协。他想用特立独行并曾经震撼过人类的姿态去改变世界还原世界。

他仍坚持要绝食表演下去,后被经理强迫进食。艺术家深为他的饥饿艺术未达佳境而遗憾,更为人们对他的艺术追求不理解不支持备感孤独,最后被送进马戏团,关在笼中与兽类一起供人参观,即使牢笼门口打开,即使全天下最美味的食物摆在面前,他仍然选择坚持,因为那些都不是他所想要的。

人们忘了更换记日牌,绝食者无限期地绝食下去,终于饿死。

骨瘦如柴的艺术家的意象有多重寓意,是人性异化(大多数人其行尸走肉般地迎合潮流活着)、精神展品化的象征,成为逃离现实的理想主义者痛苦悲哀的写照。

《树上的男爵》

篇三: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站在路边鼓掌的人

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话题为《站在路边鼓掌的人》

有篇博文题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网友有3种评论,一是肯定,也想做这种人,二是质疑,如果大家都在路边鼓掌,谁去跑呢,三是觉得两种说法都对,根据这些情况写篇文章。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上中学的女儿,因为成绩平平,女儿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但在母亲刘继荣眼里,女儿是个快要成为英雄的人。但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母亲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审题】关于“站在路边鼓掌的人”

湖州中学浙江特级语文教师羊刚

华商网消息:6月7日上午11时40分,记者经多方证实,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话题为《站在路边鼓掌的人》,话题后附有一段材料。该话题可能从我国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延伸开来。

我没见着原题,不敢说“站在路边鼓掌的人”是标题,还是话题,或者是对材料的概括,姑且也把它称作“话题”吧。

这是一个当下社会热议的话题。“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是一条近日在网络上蹿红的“长微博”,转发量近16万次,评论高达2万多条。这篇名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的博文出自台湾女作家刘继荣之手,说的是上中学的女儿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中等,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刘继荣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世界需要英雄,也需要“坐在路边鼓掌的人”。5月21日宁波日报、5月29日杭州网都报道过相关的讨论。高考作文命题一般是回避社会热点的,而这一次却与现实联系紧密到如此程度,有点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因为题目无非是规定了写作的一个原点,不管命题的“点”是什么,它作文辐射的都应该是生活。

这是一个跟课改相呼应的话题。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关键理念,2012年9月我省新课程改革又将进一步推进,在这形势下,“做英雄,还是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理应成为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思考的一个焦点。

这是一个当代学生该说的话题。想做英雄,还是想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对这个问题,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其他一切关心国家民族未来的人都在想,身为“当

事人”的中学生怎么可以不自己想一想?怎么可以不就这个问题发出一点自己的声音?今年5月份我拟过几道作文训练题,其中一道是要求学生在“痛苦的人”和“快乐的猪”之间作一选择,另一道是提供“关于美国80后价值观的调查”的一组数据,让学生发表感想,意图都是“引导学生想高三学生应该想值得想的话题,写高三学生应该写值得写的文章”,但没有高考命题者做得巧。

如此看来,今年的这道题审题没什么难度,考生应该容易上手。但是要知道,做英雄或是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这种选择本身并没有什么高下,关键是要把做出选择或形成判断的理由、原因说清楚。任何一种想法其实都不是没有来由的,也许是你亲历的事件让你刻骨铭心,也许是所见所闻影响了你的观点,也许是你身边的榜样感动了你,也许是名人的风范感染了你,也许是长期的阅读让你潜移默化,也许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总之,把你的真实想法及其来由想清楚道明白,作文就算过关了,假如还能做一番艺术化的表达,那就更理想了。

除了作选择,还可以探究“做英雄或是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成为热点的原因,等等。

刘继荣,台湾女作家,现居新疆。作品屡获《读者》《青年文摘》“最受读者欢迎奖”,赢得两岸读者一致好评。

2008年被教育部聘为中小学课题组专家。多篇作品被教育部课题组选入作文教材。刘继荣的代表作品:《穿西装的斑点狗》《谁在惦记你》《中等生》《遇见世上最好的爱》等等。作家既能在平凡的生活琐碎中,描述并沉醉于孩子的稚嫩与伟大可爱与坚强之中,相信生活跟孩子所馈赠给她的,亦是大大超于常人的快乐跟幸福。

《思维与智慧》2008年22期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刘继荣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们班里总共有50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唯有我们家的“23号”,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因此,他一看到娱乐节目里那些才艺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两眼放光。

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一个宽大的包间。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4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

12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人们忽然想起,只剩她没说了。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

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班主任还说,很多同学建议,由她来担任班长。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她安静地织着绒线,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里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我心里,竟是蓦地一暖。

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打动了。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长大成人后,她一定会成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甚至,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她都能安然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作为父母,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好的未来呢?(文/刘继荣)

“坐在路边鼓掌”应有一个前提2012-05-21近日台湾女作家刘继荣的一篇博文在微博上热传。文章的大概意思是,上中学的女儿,学习成绩一直是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妈妈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5月19日《滨海时报》)从个人对于中国孩子成材和成长的理解而言,上述教育方式实不足取。众所周知,做为未成年人的孩子本身可能具有较强的“惰性”,如多数孩子贪玩,多数孩子如果没有一个较规范严格的要求,可能连最基本的作业也完成不了。如果以一个听任孩子个人的“不想成为英雄”的想法,虽然表面上似乎考虑到了孩子的个性和天性,但最终的结果对于孩子的今后走向社会未必有利。

中国现有教育体制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的基本方略短期内无法完全改观,这本身也是任何一个未成年孩子无法逃避也必须直面的“人生竞争”。残酷现实之下,任何一个家长也知道在中国的教育现实之下,如果不考上名校、不掌握更多的才艺,今后获得更大的人生成功的可能性只会更低。如果说一个任由孩子自由掌握“学不学”、“怎样学”的教育方式之下,实际上有可能让大量的孩子逃离了现有教育和学习中的“竞争”,但人生竞争无处不在,孩子在家长的默认和“庇估”之下远离了上学期间的残酷竞争,今后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怎么办?在上学期间甘于“中等”甚至是甘愿“平庸”,这样一个心态更有可能继续“延续”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这样一来对于孩子今后难道会更好?竞争无处不在,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从学校学习期间就有一个竞争或“争上游”意识呢?

当然,我们应该宽容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设计,也应该允许“缤纷花朵中的任何一种色彩”,人的生活生存方式多种多样原本也不必强求。但我想,做为一个对孩子未来负责的家长还是应结合国情和实际,教育的理想化和“空中楼阁”是要不得的。尤其是,家长真正对孩子的能力和性格了解吗?在一个成绩平平现实之下,国内的家长是不是应该更充分探讨一下,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究竟尽力了没有?是不是在学习上真正“使足了劲”?如果已经彻底开发和挖掘了,另当别论;如果只是因为孩子“厌学”或“惰性”使然,家长却“由”着孩子自己的想法,这反而是一种不怎么负责。尤其是,如果是因为教育的放任、没有“使足劲”之后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说不定将来会后悔的。与其等到将来“后悔”,在我看来倒不如面对现实真正让孩子们将学习“潜力”挖出来再说。(毕晓哲)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20120524《文汇报》

刘继荣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最近又火了。百度搜索这一词条,转帖转载评论的相关结果有223多万条——要知道,这只不过是一篇最早发表于2008年的旧文。

其实,文章表达的意思非常简单:一个成绩中等的12岁女生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喜爱,她说自己不想成为英雄,只想成为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的那个人。在崇尚成功的今天,“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平凡人”——这样的价值观似乎显得格格不入。但这篇文章被疯狂转发,却又恰恰印证了人们的矛盾心态:讨厌功利教育,却又难以自拔以至无所适从。

【观点热议】·支持派·让孩子健康快乐,家长要调节心理

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呢?在社会生活中,也许孩子智商平平,学业不是很突出,才艺也很庸常,但是只要孩子品行端正,身心健康,热爱生活,有可以谋生的手段,那么做一个普通人不也是很好的吗?

很多父母为了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把孩子送去学五花八门的特长,一味看重学业,忽视孩子的人格养成。家长们总希望孩子出人头地,但现实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实现家长们的夙愿?

要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不仅要改变教育模式、考试模式,家长也要调节自己的心理,甘于让孩子做一个普通人。

——金真

·怀疑派·做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难在哪里

“英雄情结”是我们教育孩子永恒的主题,让孩子从小就要胸怀大志。应该说这样的理想无可非议,但绝大部分人在做了一通“英雄梦”后,不得不回到现实,无奈地做起“在路边鼓掌的人”。

下页余下全文

篇四:鲁迅,一个痛苦的人

鲁迅,一个痛苦的人。

-------不能让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无魂的民族。

写在前面:

世界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震惊人类精神世界的警世名言:“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

人类社会,很多人都愿意选择做快乐的“猪”,只有少数人选择了做痛苦的人。

做快乐的猪是幸福的,也是令人艳羡的,追求做快乐的猪也同样应该受人尊重,毕竟,人应该有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权利。

做痛苦的人是崇高的,也是令人敬仰的,追求做痛苦的人更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和支持,毕竟,人类社会需要进步和提高。

选择做“快乐的猪”的人,是幸福平凡的人,一生闲云野鹤、自得其乐、儿女绕膝、尽享天伦、其乐融融;选择做“痛苦的人”的人,是崇高伟大的人,一生辉煌璀璨、叱诧风云、改天换地、全民敬仰、万世流芳。

幸福平凡的人是中国人民的主体,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崇高伟大的人是中国人民的魂魄,是创造、发展、创新民族精神的脊梁。

快乐的猪应该崇敬和支持痛苦的人,因为痛苦的人的天然使命和历史责任,就是要为快乐的猪谋求长远的幸福和自由。

痛苦的人应该理解和支持快乐的猪,因为快乐的猪是痛苦的人的衣食父母,没有快乐的猪,痛苦的人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所以,您不能由于自己对幸福的选择而强制剥夺别人对痛苦的选择。毕竟,您的幸福是必须要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

60多年前中华民族任人蹂躏、亡国灭种的惨痛屈辱的痛苦经历证明,快乐的猪需要痛苦的人的守护才能幸福,否则,快乐的猪很快就会被虎狼之国肆意宰杀而不复存在。

这些少数的痛苦的人,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现在,中华民族的少数猪,好了伤疤忘了疼,不但不感谢带给自己幸福生活的这些痛苦的人,这些中华民族的真正的民族英雄,反而要把这些痛苦的人,这些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赶尽杀绝;不但要把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赶尽杀绝,还要把可以培育生长新的民族英雄的文化土壤彻底铲除干净,毁灭掉中华民族民族魂传承、延续和创新的空间。

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少数的官僚猪,已经不是人民群众所追求的快乐的猪了,而是快乐猪幸福生活的破坏者,中华民族的汉奸、卖国贼和国家的敌人。

民族英雄是民族魂的载体,是创造、传承、发展、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民族脊梁,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和不竭动力,是真理、正义、平等、道德、良心以及民族利益和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捍卫者和守护神。

鲁迅就是这样一位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郁达夫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出现而不知崇敬爱戴的国家,则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帮。”

快乐的猪不安心过自己的幸福生活,却想方设法的诋毁和灭绝自己的民族英雄--维护和

捍卫自己幸福生活的痛苦的人,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就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帮。

正文:

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本来是一句快乐的猪(没有贬义,略带褒义)自我调侃的玩笑话,却被生物之群、奴隶之帮和洋奴汉奸解读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成了师生的?共识?”,在它们眼里,“鲁迅作品几乎成为中学语文的一块鸡肋”。

他们为什么不说名列一二的“一怕、二怕”的文言文和写作文是鸡肋,偏偏说位列

老末的“三怕”---周树人就是鸡肋呢?

因为文言文和写作文是“普世”的,只有周树人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脊梁。

2年前,语文课文中代表民族精神和民族脊梁的《狼牙山五壮士》,曾经被他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他们没有成功,于是,他们就把诋毁新中国的文章《父亲的春天》登载到高中语文副刊上(见《中学课文怎能如此妖魔化新中国》),而新中国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英雄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立的中华民族扬眉吐气、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在,他们又要以莫须有的罪名(快乐猪同学的自我调侃的

三怕玩笑语),在课文中彻底删除掉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鲁迅的作品,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妄图诋毁和消灭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妄图折断中华民族的民族脊梁,是对其言论和行为的唯一合理的解释。

鲁迅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是中国的托尔斯泰,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是世界文学巨匠和文学大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和最主要的干将。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有捍卫民族利益、劳苦大众尊严和社会正义的民族担当的勇气和对民族劣根性的深刻反省和批判。

鲁迅的作品具有“史”的价值,是中华民族赖以实现伟大复兴的优秀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民族脊梁的象征,是真正世界级文学大师的作品,代表了世界级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学瑰宝,是通用规范汉语普通话、白话文、各类现代文章、学生作文的典范和标准,是语文中语法、语句和修辞的标尺和衡量其优劣对错的圭臬。

鲁迅的作品语言优美,思想深邃,入木三分,刻骨铭心,充满了帜热的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匡扶正义、敢爱敢恨、敢说敢当、铮铮铁骨的可贵品质的真实写照。

鲁迅先生勇敢的抵住了旧中国黑暗的闸门,让光明永远的留在了人间;鲁迅先生冲破了古往今来的一切传统思想、传统手法、传统审美观念,用望远镜和显微镜看社会,看中国,看世界、看中国人的人性,创造出的“我的阿Q”,这个有着精神胜利法的“熟悉的陌生人”刻画了中国人的魂,教人反省,催人自新,让思想获得解放,让思想冲破牢笼,从而实现了中国人人性的现代化,革除了旧中国贫穷、愚昧、落后、野蛮和禁锢留住中国人身上的诸多劣根性。

中国人学习鲁迅是为了寻根,寻找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历史之根、思想之根、斗争之根,反思那个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中蜗行的民族经历了怎样的心酸悲凉、不屈不挠,从而铭记历史,怀想坚强,反思劣根,为当今的中国注入自信和蓬勃的斗争力和竞争力。

仰望人类语言艺术史的闪闪星空,古往今来,有哪一位语言艺术家,能象鲁迅一样,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劳苦大众,怀有如此非凡的“诚和爱”,那些不朽的经典作品,有歌颂的,有鞭挞的,那些不朽的经典人物,有正面的,有反面的,不知激动了多少人的心灵,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不懂鲁迅的人,就是肤浅的人,最起码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国人,中国人都以有鲁迅而骄傲和自豪。

最近,生物之群和奴隶之帮又为删除鲁迅课文找到了新的理由,鲁迅是当代愤青的重要思想来源,少学点鲁迅,就可以少制造一批愤青。

愤青是什么人?愤青是爱国爱民和媒体监督的主要群体,是国家法律反腐和制度反腐都效果不佳而另辟蹊径的网络反腐的最重要的有生力量,是真理、正义和社会良知的坚定捍卫者。愤青,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拿国家一分钱工资,为了捍卫社会的真理和正义,为了维护中华民族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金钱、人身安全乃至生命,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每一个正义、爱国的愤青,都是一个痛苦的人,都是一个有民族担当的有思考

力的人,都是一个新时代的鲁迅,都是民族的脊梁,都是应该受到人民群众尊敬的民族英雄。社会上没有了愤青谁最高兴?是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是出卖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汉奸买办,是藏独疆独和台独的分裂势力,是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

社会需要正义,社会需要捍卫正义和真相的力量。当今中国,鲁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作为一个中国人,文言文、写作文、周树人一个也不能少,周树人尤甚。快乐猪调侃玩笑的三怕,正是应该三强的地方,否则就不配做中国人。

当然,不做中国人只做中国猪也无可厚非,我也想过这样的生活,但是,你不爱读,大可以不读,逍遥快乐倒也洒脱,狂放不羁也可以快意人生,可你千万别妨碍和压制别人读,如果那样,你做中国快乐猪的日子也就快到头了。

离开学校20多年了,脑海中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鲁迅及鲁迅的文章,能够激发人思考和奋进的也是鲁迅。

在社会上的20多年里,是鲁迅及鲁迅精神,一直在耳边不停的提醒你,你是一个中国人,要时刻警惕自身的劣根性,不要堕落和迷失方向,要勇敢,要守卫真理、正义和社会良知,要与腐败和邪恶做坚决的斗争,要维护中华民族和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和复兴而奋斗。

文:崔士忠2009年8月17日

附:鲁迅刻画的阿Q的劣根性:

阿Q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Q形象永远是中国人的一面镜子,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在这面镜子面前对照自己,从而使自己得到不断的成长、提高和升华。

一、卑怯。

阿Q欺软怕硬,对自己打不过的假洋鬼子等,采用精神胜利法,心里想的是就像儿子打老子,而对于没有力量的小D及小尼姑,不是摆出挑战的态度,就是动手动脚。

大家都可能觉得中国人的民族性、中国人的大毛病是听天由命和中庸,这毛病大约是由中国人的惰性而来的。鲁迅回答说:不是惰性,是卑怯性,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自慰,倘若他有了权利别人奈何不了他时,则凶残横恣,宛然如一暴君,做事并不中庸。

二、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在阿Q的身上,一般赋予他以自私、保守、自贱与健忘等含义。又是“自欺欺人、卑弱、奴才”的代名词。甚至也是类似“豁达、不在乎、看淡一切”等说话的反讽。是缺乏内在自我的表现。阿Q可以称为几乎全靠本能生活和行为的动物。

三、善于投机

阿Q本来反感革命,但看到赵太爷父子都盘起辫子革命了,阿Q看的眼热,也做起革命党来了。但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睡睡地主的床和女人。与革命的意义,丝毫没有了解。

《华盖集--忽然想到》:中国人都是伶俐人,也都明白中国虽完,自己绝不会吃苦的,因为都可以变出合适的态度来,这流人是永远胜利的。大约也将永远存在。在中国唯有他们最始于生存。他们生存的时候,中国变永远也免不了反复着前进的命运。善于投机成为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之一。

四、夸大狂和自尊癖。

阿Q虽是极卑微的人物,而末庄的人全不在他眼里,城里人也不在他眼里。

阿Q,深刻刻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病态,是中国人必须对照克服的缺点和毛病。

而毛主席正是把旧中国千千万万的一盘散沙的阿Q,改造成了一支世界上觉悟最高、素

质最好、最革命、最无畏、最无私、最勇敢、最有文化、最有纪律、最有理想、最有道德、最战无不胜的世界一流的军队和团结如一人的英雄的中国人民和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