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我终于读懂了他1200字以上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3:29:21 体裁作文
我终于读懂了他1200字以上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我终于读懂了他1200字以上作文

水鸟啄碎了叶的清泪。我,终于懂你。

——题记

天空似是蒙着一层薄烟,朦朦胧胧地将星月环绕,院子里,水一般的月色流得遍地澄亮。我伏在灯下,茶香混着书卷味儿直窜鼻孔。有时候,人也是需要读的,细读。

他是我的同学,很调皮的同学。一条疤从眼角肆意泻下,鲁莽便可见一斑。黄黑的皮肤,瘦高的个儿,比本班的某些女生都要苗条。他的头发有点儿长,霸气地向前挑着,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坏劲儿。我对他第一印象特别差,因为他第一次见到我就问我要作业抄。

窗外的黄沙袭来,扫得树叶剧烈地打颤。我的心也直哆嗦,似乎预感到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果然,他被调到了我们组。他似乎很开心但又有些不情愿,把桌子往我们身后一震,跨上凳子一屁股坐了下来,竟然还使劲儿摇了几下桌子。桌子在他疯狂地撼动下眼看就要没命了。我瞪着他:“别动了!”他只是若无其事地耸了耸肩,嘟囔了句:“到班长后面,没好日子过喽!”我使劲儿将眼睛瞪得越来越大:“知道就好!”黄沙还在侵袭着世界,怅然,低沉,正如我的心情。

“祸不单行”这个词我听说过,可我没想到会用在我身上。那个家伙竟然上课吃糖,故意嚼得“呱啦呱啦”响。我知道,他在挑衅,我努力将气憋回去,等到下课再爆发。终于挨到了下课,我抓起一本书,朝他头上抡去:“我叫你吃,我叫你吃。”他连忙抱着头,做出饶命的姿势:“班长哎,我改喽,我再也不吃糖啦!”看来这家伙还真想气死人啊。

我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度过,用一个准确的词来说是“度日如年”。他天天在我后面鬼哭狼嚎。我越来越觉得他如同一本书,一本令人捉摸不透、厌恶至极的书。令人越读越心烦,越心凉。但事情似乎出现了转变……

那天我们去参加活动。路程很长,全部都要步行。太阳执着地追随的我们,我们走到哪里,她便将最炽热的目光送到哪里。我的脸镀上了一层厚厚的汗,豆粒一般垂到脸颊。我气得不得了,在刚才那个取水点怎么没抢到水呢?笨死啦!这时,出现了一个身影,是他?他迈着长腿向我这边走过来。我心情本来就不好,他的到来更是火上浇油。“你干嘛?”我没好气地向他叫。他笑了,牙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将水递给我:“班长,你别渴着,给你瓶水!”我愣了一下,却有一种饥不择食的感觉,一把接过水,咕咚咕咚下了肚。一抬头,他已经走远了。阳光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轮廓,将他特有的走路姿势衬得越发明显。我愣了一会儿,低头看手中的水。他会给我水?这还是他吗?我的脑子立刻闪现出那个上课叠纸飞机,下课扔粉笔头的坏孩子,那个爱骂街爱上课抄作业的讨厌鬼。他原来也有这么可爱的一面。他也善良,他也会帮助人。我笑了,我一直太过于放大他的不足,其实那只是男生们共有的调皮罢了。

我庆幸我终于读懂了他。他的确是一本书,一本不漂亮却深藏感动的书。我懂了这本书,从此转变了对他的看法。加入转变看法后的他的行为

想到这儿,我又笑出了声儿。窗外凉凉的月光依旧将院子染得透亮,屋里,书卷和茶的香气缭绕不散。有时,人也需要去读,待到读懂,会明白许多。

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散文,作者用生动流畅的语言描写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同学形象,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人物形象突出,栩栩如生。开头结尾的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篇一:终于,我读懂了你(高三优秀作文)

终于,我读懂了你

终于,船队出发了。白色的帆在风中鼓起豪壮的弧度,船只载着君主满腔的壮志和国人的希冀,向浩瀚的海洋驶去。甲板上那抹瘦弱却坚毅的身影晃花了我的双眼,那样义无反顾的执着,那般莫名的坚定。

那是郑和和他的船队。宣德帝朱瞻基的一方圣旨,让郑和再次担起他威服四海的使命。我以为他会拒绝的,毕竟郑和,这个年过半百,头发斑白的老人,在官斗权谋中已被遗忘得太久了。我想,岁月大抵磨平他的锐气了,纵使再澎湃的报国情怀,也该被沉淀到心底深处不知名的角落吧?然而,出乎意料地,郑和在满堂诧异的目光中接了圣旨,义无反顾地踏上他的

篇二:作文我读懂了你

我读懂了你

向日葵要感谢太阳,因为它读懂了太阳,是太阳给了它温暖的阳光;小青蛙要感谢池塘,因为它读懂了池塘,是池塘给了它栖身的场所;雄鹰要感谢蓝天,因为它读懂了蓝天,是蓝天给了它能够展翅飞翔的乐园??我要感谢您,因为我读懂了您,是您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从记事起,我好想就没有得到过您的夸奖,而得到的却总是短短的几个字“你还可以做到更好。”就是这几个字,像一块巨大的岩石,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换来您的夸奖,那排是一个鼓励的微笑也好。

刚上小学,我的成绩并不是很好,总是考倒数几名。终于,在一个一年级升二年级时,我进步了五名,当我双手把这张来之不易的进步奖状捧到您面前时,本以为会得到您的夸奖,没想到等来的还是那几个“熟悉”的“冷冰冰”的几个字“你还可以做到更好。”从那时起,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努力做到最好,只为博得您一句夸奖的话!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我的努力,在一张一张的进步奖状后,我终于得到了一张上面印着“优秀学生”的奖状,那奖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格外的好看,,我一边捧着奖状,一边幻想着您夸我的美景,心里美滋滋的。到了家,您当时正巧不在家,妈妈看见奖状时,连连称赞我。终于,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了家门,我没等您进屋,就拿着奖状跑到您面前说:“爸爸,您看!”当您拿着那张奖状时,嘴里冒出的竟然还是那几个冷冰冰的子:“你还可以做到更好!”当时,我好感觉到自己的心一下子变凉了??

我一次一次努力拼搏得到的成绩,换来您的总是那句话,直到现在,我已经是班上的

篇三:那天,我读懂了她.

那天,我读懂了她

她,是我的母亲,我对她总是又爱又恨······

那日,月考,物理卷子首先发下,一个大大的67占据了半张试卷,我愣住了,虽然早知道这次物理我考得不理想,却也没想到会如此的差,我把试卷对折的很小,放进书包,生怕被人看见那个可耻的分数。放学后,我的内心更煎熬,我知道会有邻里的询问,亲戚的关心,所以,我害怕回家。我一路走走停停,回到家中。

开门,母亲正盯着钟,见我回家,劈头盖脸一顿责骂:“都几点了,有没有点时间观念了,你在学校逗留什么!”我一时语塞,又加上成绩的失意,委屈,沮丧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低下头。母亲似乎想起月考的事,问我:“月考试卷应该发了吧?”我愣了一下,心头一紧,随即愤恨的情绪冲上脑门儿,拿出包中的试卷向母亲扔去。母亲冷笑着,展开试卷:“哼,67分,我看你也就只配考这个分数。”我抹掉眼泪,冲母亲大喊:“是啊,被你看穿了,我就是差劲,怎么了?”我“嘭”的一声关上书房的门,母亲似乎更凶悍,她奋力打开门,当着我的面,将试卷撕成碎片,一样手,试卷碎片似雪花般落下,白纸,黑字,红笔迹,都在一起嘲笑我。我呆住了,完全没有意料到母亲的举动,“我恨你!”我一把推开母亲,冲出书房。我蹲在客厅的角落,任眼泪在脸上肆意流淌。

······

我安静地蹲在角落,听不见一丝声响,我轻声走到门边,看见母亲俯下身,将地上的试卷用胶带一点一点地粘补起来。我有些惊讶。“妈妈”,我低声叫道,她回头看看我,尴尬地笑着:“我怕老师明天要检查订正。”略微牵强的解释,却让我在一瞬间读懂了母亲,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一切愤怒,责骂源于爱得深沉。我走回书房,桌上的试卷已经补好,虽还有细密的裂纹,但这更体现着母亲那恨铁不成钢的心理。

那一天,那一夜,柔和的灯光下,我抚摸着试卷,那个“67”似乎不再可恨,粘补后的“67”变得温和,给我无限前进的动力。我读懂了母亲,就像《洋葱》里唱的那样:“只要我愿意一层一层地剥开你的心,我会鼻酸,我会流泪······”

篇四:“终于,我读懂了你”指导

“终于,我读懂了你”写作指导及实例

请以《终于,我读懂了你》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定。

写作指导:

㈠“终于”的理解。终于是一个副词,有“到底”的意思,表示经过较长的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一般指获得成果,有时也指消极的结果。

㈡“读懂”的理解。读懂是一个动补式的动词,“读”得怎么样,“懂”了。细品一下,就会感到这中间有一个从不懂到懂,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㈢“你”的理解。①“你”是个

时代,你的心理是合理的。

诸侯的征战频繁,人民被驱使进行战争,而内部统治越残酷的国家越强大,至少在军事力量上。你痛心,却又无能为力。

孟子忙于奔走各国。善意地夸张着“仁政”的益处,而你却只有独自发泄。人各有志,你的做法无可厚非,因为你知道自己太弱小,与人类本身的矛盾抗衡根本不可能。于是,当楚王的相位在你的面前,你断然推辞了,这一点,我本无法理解,这是士人们施展抱负的机会。但你知晓你的目标与贵族们相去甚远,不可能成功。

当我理解了这一点时,我甚至认为我读懂了你。

【点评】从成语到成语故事,从成语故事到《庄子》,从《庄子》到庄子,从作品到作者,作者抓住作品中的精髓来“读”庄子的人格魅力,并把庄子与李白、孟子做比较,突出了庄子的与众不同。在读的过程中,作者产生了不理解,发现了有人称之为“精神病”,“人格缺陷”,“心理疾患”,但通过自己的解读,通过比较,理解了庄子的一切做法,理解了庄子的人生观点,文中有了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紧扣“终于”和“读懂”。

终于,我读懂了你

锁砚之

流年似水,岁月更迭,我先高傲地俯瞰你的奸邪,而后再轻抚你童真的脸庞,现今我又仰看你的大气磅礴。

那个在乱世中“众人皆醉而独醒”的曹操。

——题记

窗外,一缕阳光射穿了近几天阴霾的沉闷,射穿了我的思绪,射穿了我初识曹操的童年。

那时做梦都想骂你。

那是我初识历史的时候,一本《三国演义》让我对“三顾茅庐“的刘备赞赏,让我对“七纵七擒”的孔明膜拜,让我对“青龙偃月”的关羽青睐。

惟独恨那个曹操。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那个“宁让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的曹操,那个打输在赤壁之战的曹操。

那时我欣喜地看到你落荒“华容道”,痛惜关羽没能斩下你的头颅。

那时的我以高贵的“好人”姿态俯瞰你,打心底瞧不起你。

随着如梭般的时光,我一点点的长大。

我细品《三国志》。

那时多想轻抚你的脸庞,孩子气的脸庞。

那一段偷新娘的趣事尤让我记忆深刻。

那是你童年的小事,和袁绍等哥们一起,你们成了有名的公子哥到处惹事生非。人家的新娘好端端的,怎么就惹得你去偷出来,那大概是一种不驯,一种桀骜,一种叛逆。

而与你“心有戚戚焉”的我自然觉得少时你的可爱与别人不同,多想穿过时光与你见一面,轻抚你天真的脸庞,看看你邪气的笑容。

渐渐地,对你的那份憎恶悄悄地消退。

初中的校园中,早晨经常响起朗朗的读书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是怎样一种大气啊。日月星辰全部揽入你的眼帘,你的胸襟广阔让别路英雄低下高昂的头。那时大气的你让我折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你已过骁勇之年,但你的壮心仍跨越疆驰千里之外。尽管你的两鬓已经苍白,身躯已经佝偻,但那份豪气仍引得我

为你喝彩。

后来读易中天的《品三国》,知道你在那烽火连天、硝烟四起的年代临危不乱,顺应民心,发展经济,增强军事。而后你才能和刘、孙三分天下,那面魏国的旗帜多少次竖立在胜利的高坡。

司马家平了天下,而丰功伟绩,曹操你也须分得一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借东坡的豪迈仰看你的大气,在山巅为你司晨。当然,也为我终于读懂你而举杯畅饮。

【点评】初识曹操时,作者是“做梦都想骂你”,是“恨”,是“瞧不起”,甚至于对曹操的遭遇还有点幸灾乐祸。在长大的过程中,开始细品《三国志》时,作者却想“轻抚你的脸庞”,品味到了曹操的广阔胸襟,其作品中的豪气。易中天的《品三国》对曹操的评价,再次让作者以另一个角度来读曹操,让作者真正的“读懂”了曹操。文章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文思缜密。

终于,我读懂了你

吴俊

小时,爸妈因工作忙,把我丢在乡下的奶奶家,点点滴滴,我发现了奶奶的三个习惯:让路,拾遗,泼茶。

让路

奶奶是一个小脚女人,三寸金莲支撑着他走过那崎岖的小路,蜿蜒的一生。

奶奶家所处丘陵地区,沟沟壑壑的路原本就很难走。村子里的小脚女人都呆在家里,惟独奶奶不行。常年有病的爷爷没有让她享福,她必须用那三寸金莲踏遍这羊肠小道。

奶奶走路有个习惯,就是不论前方来了大人还是小孩,熟人还是陌生人,甚至是牲口家禽,奶奶都要让出一条道来,让他们先经过。

奶奶说,给他们让路就是给自己让路哩。年少的我不懂奶奶的意思,但我知道村上的人对奶奶和我的家人都很好。几次,我家遇到困难,奶奶都不用求亲问友,左邻右舍都会赶来帮忙。

奶奶一双金莲,踏过了八十三个春秋,出殡那天,村子里的人都出来为您送行。他们站在路边,让出一条路,现在的您终于安心地走上别人让出的路了。

拾遗

奶奶的小脚在坑洼的路上很难走。于是,奶奶走路总是低着头,防止踩宝。这也使她在路上拾到一些东西:一串钥匙,一双新鞋,贵的有钱包、手镯。古人云:路不拾遗。奶奶就不会,她把她拾起,回头挨家挨户地问,如果没有找到失主,她便会主动动员全家,等到失主拿到丢失的东西时,奶奶的脸上就会露出欣慰的笑。

奶奶经常拾一些东西,村里人丢了东西,便会到奶奶家领取。农活时家里没人,奶奶为了方便,用玉米叶编了个箩筐,放上拾来的东西,挂在门口的老槐树上。这样,村里的人都方便了。很奇怪,没有人来冒领,连村里的顽童也没来捣蛋。

奶奶临终前说,拾来的东西要保管好,不然失主会着急的。

泼茶

奶奶喝茶前都会倒上一杯泼在地上,奶奶说这是祭先人。

奶奶是吃白米饭长大的,年华流逝,对她有恩的人都相继离去,奶奶很是伤心。但村里规定女人是不可去坟上看的,否则便是诅咒,这也造就了奶奶的习惯,就是泼茶了。

奶奶走了,我都没对她说上几句,我想对她说:“小时候我不懂你,现在我长大了,终于,我读懂了您。您让我知道谦卑,知道与人快乐,知道知恩图报,知道了许多

做人的道理。我感谢您,希望您一路走好。

【点评】作者抓住了生活中的三个小细节,奶奶的三个习惯——让路,拾遗,泼茶,从小事入手,并把对奶奶的正面描写(如“拾遗”中奶奶拾到东西挨家挨户的问)和侧面描写(如“让路”中写“我”家遇到困难,左邻右舍赶来帮忙)相结合,人物形象生动、丰满。生活中的细节,让作者印象深刻,长大后回想起来,终于明白了奶奶这样做的原因,奶奶让作者“知道谦卑,知道与人快乐,知道知恩图报,知道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作者也读懂了奶奶的一片苦心。

终于,我读懂了你

仲玉蓉

那是一个破旧的不能再窄的平房。十几年来,风风雨雨,它是我和妈妈最大的财产。

曾经多少次我痴痴地在梦中享受着那宽大舒适的我家的房子,可醒来惟有泪千行。我从小就在努力掩饰这种心情,为的是不让妈妈伤心。

又是一个中秋的晚上,家里尽管穷,但每到这个时候妈妈都会带我出去逛逛买点东西。或许??妈妈最不愿在这个时候呆在我们的单亲房里。我们依旧先去商场再去超市里转转。说实话,每年都这样,十八岁的我难免觉得有点倒味。本以为妈妈买完东西就会直接回家,可妈妈在路上慢悠悠地走着,完全没有回家的意思啊!又过了二十分钟,我实在忍不住了,拉着妈妈的手一下子松开了,停下脚步,不满地站立着。妈妈不知所措地问:“婷儿,这是怎么了?走得好好的,怎么就??”“有什么好走的,每年都一样,无聊。我们还是快点回家吧。”我的话刚出,只见妈妈眼睛一红,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这下子可把我急坏了,我边帮妈妈擦眼泪边问:“妈,你这是干吗?我那话是无心的。”妈妈竟一下子抱住了我,“婷儿,那么破破烂烂的房子你竟还把它当作家!妈妈对不起你,没能让你有个完整的家??”听妈妈说这些,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簌簌地往下流。我从妈妈怀里挣出,双手抚摩她的脸,十八岁的我想给她一个承诺,“妈,你千万别这么想,小屋永远是我和妈妈的家??知道吗?哪里有你,哪里就是我的家。”说完,我和妈妈都哭得更凶了,仿佛整条街上就只有我们母女俩了。

再次回到小屋时,我的心里很温馨,充满了幸福的感觉,我想妈妈一定也是。这一晚我流泪了,彻夜未眠。我想了很多,关于十八年的相依为命,关于爱,但更多的是关于责任。我发誓要好好照顾妈妈,努力学习,不管有多么辛苦,就像妈妈拉扯我长大。我要默默承受不让妈妈担心,就像她背负失去爸爸的痛苦却不在我面前流露。

小屋,单亲房,我的家。你依旧破旧,矮小,寂寞。但此刻我读懂了你,你承载了太多的爱与责任,妈妈对我的,我对妈妈的。

【点评】虽是小屋,虽是单亲房,虽然破旧、矮小、寂寞,却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充满着温馨的母爱。十八年的中秋,逛了好多年的街,这样枯燥、倒味的过节方式使作者终于耐不住性子向母亲开始发话,而母亲的反应,瞬间让作者明白了母亲的一番苦心,明白了和母亲共同拥有的家——小屋。此时,这个小屋已不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物了,它已经是深埋在作者和母亲心中的“爱与责任”。作者也终于读懂了小屋,读懂了母亲。

“人生路上的小门”话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据说,凡是报考印度盂买佛学院的学生,进校的

过这个小门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独特的行为,使他们顿悟,让他们受益终身。

在人生之路上,常有需要我们弯腰侧身才可以过去的小门。请以“人生路上的小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

作文审题难度加大,是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结合,与南京一模的作文趋向是一致的。

一、审题

小门:1.5米高,0.4米宽。(客观限制)

学生:弯腰侧身。

(主观改变)

倾向:独特行为受益终身

话题:“人生路上的小门”

提示:在人生之路上,常需要我们弯腰侧身。(作文立意)

思考:人生路上,人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是都有壮观的大门,或者有大门也不是随便可以出入的,尤其是通向成功的路上,几乎所有的门都要弯腰侧身才可以进去。人固然需要刀剑般的锋利,但也需要柳条一样的坚韧,柔中带刚,刚里带柔,方里显圆,园中显方,面对人生的障碍,成功的入口,要学会变通,学会改变自己。

关于审题:

“人生路上的小门”这一话题内涵丰富,启发性强,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绝大部分考生较为准确地理解了“小门”的含义,广泛联系生活,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

人生路上的“小门”可以理解为在人生路上遇到的限制、束缚、困难、坎坷、挫折、屈辱等,在面对它时,人们应该学会“侧身弯腰”即要有策略、学会变通、学会适应、忍一时之屈。

但也有少数考生对话题的理解狭隘、肤浅,有的以门写“门”,没有做到化虚为实;有的仅是强调“要有推开门的勇气”而没有写怎样过“小门”;还有的把“小门”理解为走向成功的终南捷径;也有人片面地认为我们应该昂首挺胸走小门,哪怕是头破血流;更有甚者将“小门”错误地理解为“后门”——后门走不得;要区别开过小门的大智大勇与低三下四,奴颜婢膝。极少数完内容与话题毫无关联全偏离题意。

二、精彩开头:

(事例对举)

1、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才有了日后的叱咤风云;

勾践一时俯首称臣,才实现了越国的复兴大业。

(比兴排比)

2、瀑布因为悬崖才壮丽,

山峰因为云彩而突兀,

大海因为海岸而澎湃,

人生因为善于穿过“小门”而精彩。

3、河蚌的“小门”,是那壳中沙砾,包容的结果,终于有了圆润晶亮的珍珠;溪流的“小门”,是那水中岩石,绕行的结果,终于有了奔腾到海的壮丽;太阳的“小门”,是那空中乌云,等待的结果,终于有了云开雾散的朝晖。

人生路上的“小门”,只要你善于“弯腰侧身”,终究会走进“豁然开朗”的新境界。

下页余下全文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