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导演》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9 16:43:17

《戏剧导演》读后感
《戏剧导演》读后感

《戏剧导演》读后感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有关戏剧导演的理论研究,也是一部较全面的教材.
  《戏剧导演》正是为有志于成为这样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青年而编写,力求告诉有志者,如何认识戏剧本体,如何掌握戏剧的种种艺术手段,并详细阐述导演艺术创造规律与工作方法.
  《戏剧导演》按教学的程序写,不把它写成纯导演理论著作,也不是写只讲操作的技术教材.体例上从元素解析、创作过程到导演观念的阐释;论述上注意顾及初学者,注重理论和操作相结合,列举大量演出实例,深浅适宜;内容上注意吸收和融汇国内外各家导演学派之长,力图把它写成一部视野开阔、能为导演教学和导演创作人员有所遵循的教材型学术著作.
  《戏剧导演》尽管没有深奥的理论表述,但视野开阔、立论中肯、论域系统、实例丰富,是一本帮助青年学生学习导演的好教材.
前言
  导演艺术在戏剧中究竟创造了什么?
  坦率地说,我在戏剧学院学习时,这个问题始终令我迷惑不解.那时,导演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脾气特大,动不动在排练场就训人.后来,读了丹钦柯的《文学·戏剧·生活》后才知道导演原来就是演出的“组织者、解释者和演员的镜子”.
  导演是演出的组织者,这是不言而喻的.查一下英语辞典就可知道,英语“导演”(Director)一词还可以解释为:“指导者、处长、局长、署长、主任、总监”等.他之所以能训人,因为他是演出群体的头.但是,导演是演出的组织者,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个对演出负责的人,并未回答他在戏剧中究竟创造了什么?
  从梅宁根以来的现代导演史表明:导演已从一个监督演出的权威成为演出本文的作者.
  导演是演出本文的作者.这不是什么新的命题.20世纪初,梅耶荷德早就表述过这一命题.但是,对于这一命题在理论上却缺乏充分的论证.难道导演作为演出的组织者就自然成为演出的写作者了吗?要知道,组织者与写作者并不是两个可以互换的概念.难道说,导演作为演出的作者是由于他可以随意地增删和修改剧本吗?如果说,因为导演承担了某些编剧功能才成为演出的作者,那岂不是说,导演本身并不是演出的作者吗?承认导演是演出的作者,就必须说明,导演是如何写作的.
  台词是剧作家写的,动作是演员创造的,布景、道具、灯光、服装、化装是舞台艺术家设计的,音乐是作曲家编的,导演在演出中究竟创造了什么?如果我们用分析的思维模式解构戏剧演出的整体,即将演出整体分解为它的各别成分,我们将永远发现不了导演创造的踪迹.系统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并不等于它的构成元素之和.除了它的构成元素之外,它还包括元素与元素的关系,即结构.如一个系统有A与B两项元素,那么,这个二元系纺必然存在第三项,即A与B的关系.否则,A与B构成不了一个系统.
精彩书摘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戏剧动作进行的时间,与观众观赏的时间处于同一层次,即处于基本的连续形态.时间的扩张与省略,时间的流失与停留,时间的顺延与倒错,都不能违背连续性的特点.过于频繁的时空交叉与跳跃,在戏剧中应予避免.
  戏剧的场面调度总具有同时性的特色.即事件发生,在场人物一齐作出不同的反应.
  电影中放映时间是连续不断的,不象戏剧每幕之间有个停顿.但是在它的每个镜头之间,时间差是相当明显的.同样在场四个人,听到一声巨响,导演用几个反应镜头来表现这四个人的反应.哪怕每个镜头只有两秒,第2个镜头已比实际生活中的反应慢了两秒.第三个镜头就差了4秒……
  聪明的导演利用电影的时间差来表现自己的意图.比如伯格曼导演的
  《人》中护士阿尔玛陪同依丽莎白来到海边疗养所,有一长段阿尔玛向依丽莎白回述过去经历的一件秘事的戏.台词是完整的连续的,在一个空间中即可表现.但伯格曼却用了至少五个空间.空间的直接切换,似乎取消了叙述间断.但时间差(即被省略的人物从这个空间到那个空间所需时间)却透露给观众一个信息,两个人的沟通是有一个过程的.
  由于时间差,电影导演就可以运用平行蒙太奇来叙述同时发生于不同地点的事,就可以运用交叉剪辑来强调时间的作用.导演还使用各种镜头的性能来造成舞台上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比如《黑炮事件》中,李任重与周玉珍两人在矿区公路上的谈话,是李任重的回想.导演用了长焦来拍摄.两人走在画面的左半边,身后有两辆百吨的翻斗装卸车,轮子比人还高,人与车同方向前进.由于是长焦,人总是走不近,那车轮老在右边转,驶不出画面.这就造成了与一般处理迥然不同的感受:起用不起用赵书信这么一个小问题,被漫无休止地搁浅,令人愤慨.

自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