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阅读素材:化繁为简的品质人生——陈道明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3:20:25 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人物阅读素材:化繁为简的品质人生——陈道明作文
化繁为简的品质人生
阙政
陈道明出生于天津一个中医世家,他的父亲用《道德经》的名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他取了名字。巧合的是,陈道明本人也总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有人觉得他一本正经、严肃刻板、清高傲气,也有人觉得他低调淡泊、认真随和、谦谦君子。
只是,在旁人看来是难以捉摸,在陈道明本人眼里,每一步却都有迹可循。他说:“我是一个严格按照自己逻辑生活的人。”
当演员从来不是理想
当演员,也许从来就不是陈道明的理想。“不得已报考了天津人艺话剧团。进剧团后也没有一鸣惊人,多数时间都在舞台上跑龙套,一跑就是六七年。那时候演艺界都是吃大锅饭,主角和配角的收入相差不大,加上自我感觉‘入错了行’,对出人头地没有什么奢望。人生起步阶段没有经历什么急功近利的熏陶,很自然地便学会了将很多东西看淡。”今年60整的陈道明如此自述道,“那个年代的父母看不起这个职业。现在倒好,父母都把孩子往里头塞,因为它变成了一条走向名利场的捷径。”
从大锅饭时代走来的陈道明,不善于争抢,也不着急功成名就,因为在当年,无论演主角还是龙套,拿的夜宵补助都是2毛5,吃不饱,也饿不着。
直到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浪袭来,陈道明依然处在半红不紫的状态:演过几部影视剧,也当过主角,但生活似乎依然照着它本来的节奏,不急也不徐。
真正让他尝到成名滋味的,一定是《围城》。这部改编自钱钟书同名小说,由黄蜀芹导演,陈道明、葛优、英达等主演的电视剧,在当年可谓街知巷闻,迄今仍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座高峰。
火了之后,怎么会没有飘飘然?现在也许很难想象,出了名难采访的陈道明,当年也曾对记者十分热情,对媒体采访来者不拒。更难想象,90年代时,陈道明还会亲自去聊天室会粉丝,和粉丝聊天。
不过,他很快就对此厌倦。“没过两三年我就明白了,我不可以这样,如果你是精神上的暴发户,你的生活质量会很差,所以我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我就觉得以前我的生活状态有时候近乎可笑,也比较可怜,摇头晃脑地,觉得自己是回事儿,莫名其妙地。有时候我们拎不清个性和狂妄。现在有很多人把狂妄当个性用。我走过那个年代,这个职业容易让人们这样,有时候不是本性想这样。伟大人物是捧出来的。”
化繁为简的生活哲学
反省之后,陈道明的全部生活哲学,几乎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化繁为简。
有人说,他把入世当作出世的方法。其实不用说得这么玄,他只是把演员当作他曾经向往的医生、律师、外交官——不外乎都是一份工作。
当年拍《围城》,精工细作,10集电视剧拍了足足100天,如今看来可谓奢侈。但这种“奢侈”在陈道明身上屡屡上演——30集《末代皇帝》他拍了4年;《康熙王朝》没有他戏份的时候也在现场;拍《楚汉传奇》的6个月,一直把刘邦的戏服穿身上,穿回家;在片场从来不带工作椅,成天站着保持入戏的亢奋状态……
拜这种敬业认真所赐,陈道明开始了他“演什么像什么”的演艺生涯。难的不是演皇帝像皇帝,演知识分子像知识分子,而在于,演康熙和演秦始皇不同,演方鸿渐和演陆焉识不同。同类角色之间微妙的差异,才是见演员功力之处。
除了演戏,陈道明仿佛与整个文艺界都若即若离。有时候朋友找他帮忙客串,盛情难却他也会接下,比如《无间道3:终极无间》,但还是会直截了当地说:“以后这种片子别找我,因为我就是一块狗皮膏药。”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陈道明不喜欢应酬饭局。在演艺圈,一个熟人带着两个陌生人来,一顿饭吃下来就都成了熟人。但陈道明偏偏对此很反感。“只要有陌生人在的场合,他就以听为主,基本不说话。跟熟人吃饭他就完全是另一种样子,什么都聊,但有一点:他不说段子,不开低级玩笑。要是有人说起什么带点色彩的段子,他就会和气地来一句:咱说点别的成吗?整个做派,都很像那种老派的文人,矜持,低调。”
他把和人应酬的精力全都放到了演戏上。谁都知道陈道明非常挑戏:“我上戏的原则是这样的:制片人来跟我谈上戏,我首先看你剧本怎么样,如果剧本不错,我再和制片人见面谈合作,问他戏的成本是多少。如果说是一般的戏,成本又不高,你给我多少钱我也不上。为什么呢?你给我这么高的价码,其他演员你请什么人呢?阿猫阿狗吗?你靠着我耍大刀去?所以我不会上的。”
“我不认为我最好,我也不认为我最贵,我永远是看片论酬,你给我再多的钱我不上就是不上。”陈道明说。现在,他拍戏之前会让女儿帮忙参谋剧本,“如果她说不爱看,那80后观众就够呛了。”
不拍戏的时候,他会找固定的牌友打麻将。不是赌瘾大,而是一天戏拍下来,满脑子都是角色台词,需要放松一下。有时他也会选择弹钢琴来进行调整。
不敷衍不应酬也不争辩
认真的人,总是容易显得较真。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高,对别人自然也低不了。
最近,关于陈道明的新闻里,有一条传遍了朋友圈,那就是“坐地为记者改稿”。其实,审稿改稿对陈道明而言并非第一次。十多年前,北京娱乐信报记者采访完陈道明后也遇到过“审稿”的待遇:“陈道明让我在发稿前,把成稿给他先‘预览’,他是一个对文字要求很严格的人。”甚至在采访前还有“约法三章”:“不喜欢概念性的采访。不能像审问。采访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做了陈道明二十多年经纪人的王京花说:“这么多年,陈道明从来没有为自己要求过一个字的宣传。”陈道明的朋友也认为他对待采访非常谨慎:“怕得罪人,也怕别人误解他的意思,写出来的并非自己本意。他觉得表述不准确对大家都是伤害,说到底是知识分子的孤傲,自己认同自己就够了,不需要别人吹捧。”显然,对个人名誉,他看得比名利更重。
而陈道明本人也曾说:“采访,就像扎针抽血,你找准了我的脉,就能抽出血来;找不准脉,你扎得我浑身窟窿,也什么都得不到。”如果发现来访者没有做足功课,他会直接批评,根本不在乎维持表面上虚伪的和气。而一旦被问及个人隐私,比如家庭、物质生活、住什么样的房子,他更会立即开启自我保护模式,打断、抢白,甚或直接走人,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即使对待圈中权贵,陈道明仍是如此。如此直来直去的个性,说到底终归还是得罪人。但在陈道明,这也许不是什么“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是不想再装睡。
和熟悉的朋友一起吃饭时,他会流露出对于一些年轻演员的不满:明明台词都没记住,在现场却还找各种借口,什么改词啦,这里不该这么说啦……做演员就该管好你自己的事。有些演员,晚上都不知道跑哪儿去,台词都背不好,还特别装。但他的厚道在于,从不点名批评其他人,即使是对着最熟悉的朋友。
而对于自己面临的各种非议,他却自称“向来是有心理准备的”,“就像天冷了,就加件衣服,而天热了,再脱件一样”。
玩儿也玩得很认真
如此油盐不进,难免给人刻板、难相处的印象。但在他的朋友们眼中,陈道明却是一个幽默善良,很懂得生活情趣的人。
“不开心的时候我会弹钢琴去。”其实不仅是钢琴弹得好,琴棋书画,陈道明都会一点,水准还不低。对待闲情,他也和演戏一样认真,打高尔夫打到了业余组全国冠军。
而直到他写下那篇60自述前,很多人都不知道,陈道明不仅会琴棋书画高尔夫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东西,还在自己家弄了“一个很大的房间,专门用来放置糖人、面人,木工、裁缝所用的工具,这几项手工活我都还算拿手”。女儿格格13岁就只身赴英国留学,思女心切的时候,陈道明会自己给女儿缝衣服。
谈起他的爱车,陈道明也是津津乐道。淡泊名利的他,并不排斥物质生活,只是会选择和他气质相符的产品:细致认真,低调大气,看重内在。他的最新座驾是沃尔沃新上市的XC90,全球限量版编号“1919”,正应和了他曾经拍过的电视剧《我的1919》。
“我喜欢车。”陈道明说,“各行各业面对的问题,其实都是是否用心去做。商业和演艺,都离不开认真二字。我知道沃尔沃很早,最早知道它的故事是安全。据说,沃尔沃原来是做坦克出身的,飞机也做,等到沃尔沃汽车进中国的时候,我又认识到它的质量,现在更加认识到了它的环保。让我惊讶的不仅是这个系列投资了110亿美元进行研发,还有人性的考量,这不是一般汽车公司讲利益可以考虑到的——比如语言声控,能够支配汽车的某些部位;比如260个电脑,在一部汽车上有那么大的科技含量;还包括汽车通风,搁那儿一个月能自动转换空气,外边空气不好,自动给你屏蔽……这不是一般汽车可以做到的。”
爱女心切的他原本想把这款车送给他的女婿,“后来我一琢磨,仔细看了一下做工,决定还是我开吧。”
外人也许很少看到陈道明也会开玩笑,但在他的朋友看来,他私底下却一直是个很放松的人,爱开玩笑,时不时来点冷幽默。
也许,这正是陈道明被他的经纪人称为“无法模仿”的原因。在全世界都忙着成功的时候,他无为而治。当人人都不服老,明星纷纷打满玻尿酸重出江湖的时候,他早就怀抱着沉稳的心态,“消极被动”,逆时代而行。
当整个演艺圈都在崇尚高情商,忙着“自黑”的时候,他连“自白”都不怎么情愿。他的段位赋予了他今时今日如此“任性”的资本,换作其他人去学,必死无疑。他很可能是唯一一个,自己不把自己当明星,但观众仍然视他为明星的演员。
篇一:2015届高三作文素材陈道明
陈道明一直被视为演员中的“异数”——在这个媒体热衷于制造话题的年代,他鲜有话题,也不迎合他人制造话题;作为国内身价最高的男演员,他时常以演艺圈边缘人自居,对自己的演员身份若即若离。究其原因,“演员”这个身份是命运强加给他的,他一直“很被动,总是被推着往前走”。
让世界无奈于我
演员这个职业其实有点矛盾,戏演得好的通常都不是那些宣称自己热爱表演的人。像陈道明,有着公认的好演技,影迷涵盖老中青三代,却经常以戏子自居,对给予自己荣耀的演员这个职业没有太多好感。但无太多好感不代表不敬业,他尊重自己的职业特性,珍惜上天赐予自己的安身立命的方式,拍戏时迟到早退、不做功课、现场摆谱等情况从来不会出现在他身上。
陈道明是从慢时代里走过来的,沉默冷峻如他,也常常会在接受采访时情不自禁地提及早年的拍戏经历:那时候,一部10集的电视剧拍上100天、一部小电影拍上四五个月,都是常有的事。剧组里的人想法都很单纯,戏能不能拿奖、能不能火、投入和回报是否成正比根本不在创作概念里。为了晒黑皮肤,导演可以带着演员们去水库边晒上一个月太阳;为了演一部40分钟的独幕话剧,全剧组可以去车间实习3个月。更夸张的一个例子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拍《末代皇帝》,一部30集的电视剧竟然拍了整整3年,这在现在是不可想象的,但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觉得很正常。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演员变成了一个高负荷、高回报的职业,拍戏也变成了一件非常浮躁的事。很多剧组一开工,大家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提高效率,停工一天会损失多少钱,演员们也越来越关心合约完成后有多少钱打入自己的账户。大环境的改变让陈道明很不适应。起初,他屡屡强调:“我是文艺圈的人,不是娱乐圈的人。”但旧时的文艺圈逐渐分崩离析,让他无所依凭,内心的纠葛也越来越多。面对这种冲突,陈道明只好选择了精神上的遁世:他不再看电视,也不读报,不看小说,而是寄情于书画和钢琴,并努力钻研古籍,将自己修炼成最具文化修养的艺人。
1990年拍完电视剧《围城》之后,陈道明一直保持着拍一部戏歇两年的节奏。不想演的片子,给再高的片酬他也不演,可一旦接下一部,他就会踏踏实实待到杀青,相比那些四处串戏赶工的年轻演员,他反倒成了全剧组最清闲的人。他拍戏还有个癖好,那就是不带工作椅,有时一站就是一天,因为“想保持精神的亢奋,不给自己犯懒的机会”。看到这么大牌的艺术家都站着,整个剧组只好全体陪站,陈道明也因此落下了“难搞”“不好合作”的名声,但他对此不以为意,只是淡淡地解释说:“我并非不好合作,只是觉得你首先要尊重这个职业,这个职业才会尊重你。我无奈于这个世界,只好让这个世界也无奈于我。”
有原则的统一
陈道明的名字取自《道德经》,暗合“道常无名”之意,但陈道明认为自己不算个得道之人。“按照老子的境界,得道的人身上应该有一种包容万物的平和,无为而无不为,而我还残存一些金刚怒目之气,对大多数事情我可以避开、忍让,但是对我参与的事,我就得把自己认为不对的那部分都统一好”。
1
为了达到这种统一,陈道明在许多事情上特别有原则,比如他要拍戏,那么从进入剧组到拍摄结束前,他会一直穿着戏服。在他看来,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神韵,必须想个办法,让没有感情的戏服“附着”在自己身上,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很多电影、电视剧,你一看就知道衣服是假的,因为它没有长在演员的身上,让你一眼就能看穿是租来的、借来的。拍戏,尤其是古装戏,我认为应该有个?化身?的过程,让这件衣服?化?在你身上,怎么看怎么像是你的,所以拍多久,我就穿多久。”《楚汉传奇》拍了6个月,陈道明就把其中的几套戏服穿了6个月,其间从未穿过别的衣服。即便回家,他也依然穿着刘邦的衫裤。拍完戏把衫子一脱,他才变回了自己。
拍摄电影《归来》的时候,陈道明也是最先对陆焉识的服饰产生了兴趣,他在落魄知识分子陆焉识的身上看到了父亲的影子,可是等到把剧组准备的衣服一穿上身,他立刻感觉不对劲。“为什么会有这种疏离感?就因为那件衣服是人为做旧的,我对那种脏和破是没有感情的,所以就勾勒不出人物的气质。”于是他请剧组重新准备了一套服装,他日也穿夜也穿,还特意将衣服挂进筒子楼的卫生间里,使其沾染上潮湿的气息。就这样,衣服在陈道明的陪伴下变得肮脏熟软,他跟陆焉识的距离也越来越近。“整个拍摄过程中,我就穿着戏服待在片场,巩俐也是这样,她喜欢坐在一个旧藤椅上发呆,我们很少交流,但是那种交叠的命运感和光阴感就渐渐培养起来了,然后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入戏了。”
“现在打开电视机,一会儿八路军,一会儿游击队的,可是看看演员的衣服都那么新。女战士在野外日晒雨淋、摸爬滚打,头发竟一丝不乱,还画着浓妆。很多人说了,这是审美需要。可是养眼真的是唯一追求吗?观众就那么肤浅吗?”对于现实,陈道明无力改变,所以他选择不干涉,但如果要他参与一部戏,比如饰演八路军,旁边搁一个打扮得明艳动人的女政委或者女卫生员,那他是不干的。
傲不是一件容易事
因为气势难掩、言论率真,陈道明往往被认为孤傲、冷漠,甚至难以接近。当初跟陈道明合作拍《一地鸡毛》时,冯小刚最担心的就是陈道明太孤傲,演不好那个处处讨好他人、左右逢源的小职员小林。陈道明仿佛看出了冯小刚的担心,主动请冯小刚到家中喝酒——平素他最讨厌在酒桌上跟人称兄道弟,但这次两人聊了整宿,干掉了一大瓶二锅头,也理清了演戏脉络。隔天一进剧组,他就像小林附身一样,十二分殷勤周到,处处赔着小心。剧组的机器坏了,从不求人的他二话不说跑到央视找关系又借了一台,每天收工后还要帮忙收拾东西,对任何人都笑眯眯的。可是等到戏拍完,吃散伙饭的那天,他连个过渡都没有,“唰”的一下就离开了小林,脸上又恢复了那种波澜不惊的表情,周围的人都大为诧异,冯小刚感慨:“你这变得够快的!”他淡淡一笑:“这就是我的职业,我就是个戏子。”
“戏子”这个词,含有很深的轻视意味,很多人都对其避之不及,陈道明却坦然笑纳。在他看来,现在的文艺结构跟旧社会的草台班子颇为相似,艺人努力迎合社会商业大潮的需要,甚至不惜丢掉底线,这点还不及旧时的戏子,所以他宁可当个有操守的戏子。圈内人都知道,陈道明演戏对片酬并不计较,但假如对方开出的片酬过高,他反倒要再三斟酌,更加留心剧本的质量,因为“如果本子质量太差,制作成本也低,你给我这么多的钱,那其他角色会请些什么人演?这部戏的质量能好到哪里去?如果剧本足够好,对方开出的价码又很2
高,我会跟他们谈,不要给我这么多钱,你们把钱拿去多请些好演员,大家齐心协力拍一部好戏,至于我,没那么重要”。
只要剧本合适,时间和心情都配合,陈道明接戏并非不爽快,但他“只负责踏实演戏,不负责配合媒体塑造自己”。至于后期的宣传,他乐意配合,但绝不迎合。有人说他太傲,他也照单全收,他认为:“傲不是一件容易事,谦虚倒是容易——只要弯下腰就行了,傲却要挺直腰板,总得有什么撑住腰吧……”
陈道明常说自己是个对人生设计感差,也不想有设计的人,而节制和疏离是他与世界交流的方式。至于这种交流带来的副产品,比如褒贬、毁誉,他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都可以,就像冷了就加件衣服、暖了就脱一件,这么多年我早已经适应了,容易受刺激的是那些没有准备的人”。
3
篇二:人物传记阅读作文素材:陈道明:倔强为人
人物传记阅读作文素材:陈道明:倔强为人人物传记阅读作文素材:陈道明:倔强为人饶水知音
陈道明:倔强为人
丁尘馨马海燕
24年前,他就到达演员生涯的峰顶,在经历了狂妄和自以为是之后,他逐渐发现这个躁动的圈子带给人不由自主的浮夸,优点和缺点一样,容易被人夸大,他重新开始思考人生。他此后警惕自己,要努力做到的人生目标就是:我这一辈子,就是在做一个“人”。
《围城》与转折
出演《围城》对于陈道明而言,是一个重要转折。因为扮演入木三分的方鸿渐,他被大众所熟知,更因出演这部优秀的文人小说,而与钱钟书结识,并由此对演员和影视圈有了重新的认识。
在这部戏中,他用了“一惊一乍”表演法:总是神情落寞地游离于周边环境,每被旁人问到和提及时,都先是吃一惊,才回过神来。这个冲突制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也不断加强了人物性格:方鸿渐永远是一个游离尴尬的局外人。为了找出方鸿渐那句“李先生不得了,了不得”的神韵,他练出一口尖声尖气的“上海普通话”,这种口音在方鸿渐耍贫嘴的时候更为生动,酸腐的小知识分子气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围城》播出之后,钱钟书特意给陈道明写了一封信,说陈道明让他看见了一个活的方鸿渐。
陈道明与钱钟书因戏结识,一老一少在一起什么都聊。他很羡慕钱先生家里弥漫的气息,那种闻得到书香,也让人感到安静的氛围,眼前是两位饱读诗书,却非常浪漫、非常懂得生活的老人,他看到了一种真实的从容。迷茫的年轻人突然感觉,在这样的文化人面前,“发现了自己特可怜,在学问面前,你特别可怜,你的自信也突然间特别无助”。
之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职业,“我觉得我的前半段生活近乎可笑,也有点摇头晃脑了,有点莫名其妙”。当你突然间被别人的赞扬声包围了,你的抵抗力到底有多强?“你还是你自己吗?”他重新想,“到底应该怎么存在才算是正常人?”
他给自己定下了未来希望成为的样子:一个满腹经纶,却不炫耀的平凡人。一旦甘愿放下名利的欲望,也就不需要去假装和说套话了。他给自己定下准则,在拍戏的时候用功、用心、用力,就行了。
30年的游离和较劲
陈道明演艺生涯32年,一直警惕地与自己工作的圈子保持相当的距离,却也始终站在一线最贵男演员之列。
当年一起拍《一个与八个》的小伙伴们,在这之后的30年间,潮起潮落,不断调整自己适应时代的姿势,以不同面目、态度出现在不同的时代中。张艺谋在这些年间,完成了从摄像到导演的转换,从文艺片导演到商业大片导演,并通过早期在国际获奖的文艺片和导演2008年北京奥运会跻身世界导演的行列。只有陈道明仿佛活在自己的世界,始终只执着地和他的角色较劲,甘心演着电视剧。
他对表演较真的程度在圈中是出了名的。陈道明说,自己的创作习惯是导演可以无限拍,从拍《围城》那会儿就这样。导演即使说“OK”他也会再给你来条别的表演方式。同样的情节、位置,他会给出“大”、“中”、“小”不同尺度分寸的表演,把几种状态都演出来,“赤橙黄绿蓝青紫,最后导演来选择”。
因此,哪怕是《建国大业》中给人敬个礼,他也要在50秒钟的平台上做得与别人不一样。光是服装他就要求重做了两遍。“凡是示人的东西,你尊重了它,它才尊重你。有的人爱这个职业、爱赚钱、爱出名,这都没错,但尊重这个职业比爱这个职业更重要。”但这些
较真,都是向内的,他也无意往外伸展。比如他承认自己不算是勤奋的人,因为从不为自己的人生做规划;那些角色,也都是剧组找到他,他觉得可以干就去了,从没有过他主动找来的角色。这还和面子有关,“我去找人演,不是有失面子?”他觉得。
陈道明一直是中国最贵的男演员之一,虽然都是被人高价请来的,可拍戏的时候,他不迟到,也不早退,甚至为了让自己状态不懈怠,拍戏现场连椅子都不带,一直是拍多长时间,站多长时间。“有人说我很难搞,为什么呢?因为我要求自己很多,所以我要求别人也很多。”知识分子也可以有风骨
陈道明并不高产,30年的演艺生涯,参演的电影不超过20部,电视剧不超过35部,在最高产的年份有过一年三部电视剧、两部电影,但也有时一歇两年不拍戏,全凭自己高兴。
纵观他饰演的人物,主要有两大类:帝王与知识分子。在中国的文化谱系中,帝王和知识分子是性格和气质距离非常远的两种人,可陈道明自如地游走其间,在阴郁中露出阳刚之气,儒雅中透着逼人的霸气。
2001年陈道明出演陈家林导演的电视剧《康熙王朝》,沉寂数年后再次迎来事业高峰。历史上的康熙少年得志、快意恩仇的性格特征比较鲜明,但是陈道明塑造了自己比较中意的处心积虑、老谋深算的性格。他甚至很多处不自觉带入了自己对社会、国家的态度和情感。
2004年,电视剧《中国式离婚》里,陈道明把知识分子的清高,又犹疑不决、疲于奔命、懦弱的个性演绎得入木三分。
他愿意继续拍知识分子,更想的是拍一些知识分子的缺点。他觉得中国知识分子的弱点能写出很多戏来,但他说始终没有碰到哪部作品是写得特别好的。
陈道明至今保持深居简出的生活,他不参加应酬,不问时事。他喜欢待在家里,也喜欢收拾家。家,一定得干净整洁,桌子上摆的东西歪了,必须要扶正。收拾完特别干净,他会觉得很舒服。这是他要的一种心境。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陈道明以一种固执的缓慢,生活在自己的步调里。
近四五年,在不多的接受采访的时候,陈道明已不局限于指正身边所见的不满,他开始公开批评国内品质低劣的影视剧作品,包括圈内急功近利的风气。
“这些剧能面世,是导演脑子完全进水了。”他更不理解的是,那些烂剧的故事本身就是假的,演员还要在那里装模作样、声泪俱下地演,越认真演却越加重了这种假。
他似乎无心去做振臂高呼,或以自己的知名度去影响什么的事。他既没有想因此成立什么工作室,多做些好剧来略微改变这个环境,也没想做个公知,搞些演讲,洗涤一下现在的年轻人。
“所以我说,我这一辈子,就是(在做)一个‘人’。”他只给自己设定了为“人”的下限,即你可以不知道对社会和朋友有多大贡献,建设性是零都没关系,但一定不能有破坏性。“不管任何情况下,不能对人和社会有破坏性,这是做人的底线。”
篇三:作文人物素材阅读资料
2015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阅读资料:
请细读勾画并旁批下面的文章,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李宇春:孤独中练就的女王意志(朱雅清)
人群中那个孤独的女孩儿
不记得是谁说的李宇春身上有一种天生的孤独感和距离感,甚至有一种悲剧气质。
在香港新城获奖的时候,虽然她也能称得上是当晚最大的赢家,可是当看到这个女孩孤零零地站在一大队红红绿绿的明星之中拍照的时候,当别人都在忙于应酬而这个女孩一个人站在角落的时候,我忽然感觉到她深深的孤独。
虽然她已经在这个娱乐圈度过了很多年,但却还是和这个圈子格格不入,她说过自己不喜欢当艺人,只想当歌手,一个真正的歌手在一群艺人中间无疑是会寂寞的,虽然她依然是这场聚会的重头戏,虽然她依然是新港台媒体追逐的焦点,虽然她依然是别人羡慕的对象,可很少有人看到她一个人坐在后台静静地喝水的孤独。
请相信我的心纯如往昔
在《whyMe》
每个人都很想哭。这个事情现在看起来好像也不难,但是做的过程非常痛苦。但我们做到了,这是一个团队努力的成果,这个快乐是我以前体会不到的。”李宇春说。
享受一个方脸的孤独
在瞬息万变的娱乐圈,明星们的脸蛋也是变数多多。有些女艺人出道时还是一张四方脸,渐渐就有了尖下巴、高鼻梁,官方给出的原因通常是“减肥”。相比之下,李宇春一直都是那样,浑身上下散发着纯天然的自信活力,同时也是少有的敢素颜接受媒体拍照的艺人。对于有网友戏称她是姚明的“表妹”,李宇春直言:“我不会生气。网上还有一张2005年我和一群超女在泳池边奔跑的合影,很多人说这一定是我们最想毁掉的照片。我觉得没有经历过的人肯定会觉得不好看,但是它让我想到拍外景的那个夏天,它不仅仅是一张照片。”
我猛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拥有女王般意志的女生。她的人生、她的情感、她的梦想、她的快乐,都由她做主,任何外界因素,都动摇不了。她不被任何人裹挟,哪怕是歌迷。难怪,那么多人愿意“臣服”在她的脚下。
1、请写一写你从文中的所思所感:
2、请多维解读人物素材,提炼两个不同角度的观点,并结合人物素材及你的
个性素材进行定向转述:(每个不少于200字)
(1)观点:
阐述:
(2)观点:
阐述:
自由如莲徐徐开——严歌苓(晨阳)
梁晓声说她的语言里有一种“脱口秀”的风格,是对语言的天生的灵气;《泰晤士报》说她是一位不凡的女作家,一个令人惊奇的故事;而她自己却说,她是一个极端自由的灵魂。
你知道她是谁吗?是的,她就是严歌苓。1957年出生于上海,从小生活在
书香世家,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当过部队文工团舞蹈演员、战地记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过艺术硕士,获得写作学位中最高的MFA学位,是好莱坞编剧协会会员,是大众眼中的“金牌编剧”,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奥斯卡最佳编剧奖评委。
说起与文字的缘分,还要说起20岁的时候。当时她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地记者,每天穿梭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那些鲜活的生命不知何时消亡,那些伤员眼睛里充满着对生命的渴求,所有这些,都深深冲击着她的心灵,她心中充满了深深的震撼与感动,震慑与慈悲。她含泪写下了一些诗歌和短篇小说,在军区报纸上发表。1978年发表处女作童话诗《量角器与扑克牌的对话》。1980年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心弦》。
从此,她遨游在文字的王国里,创作了《残缺的月亮》《七个战士和一个零》等电影文学剧本和大量小说,如长篇小说《绿血》《一个女兵的悄悄话》《雌性的草地》等,多次在国内获奖,于是她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然而,所有的辉煌都经由困苦的缔造,严歌苓也不例外。1988年,她初到美国,过着忙碌而辛苦的留学生活。你看,那个身影每天要读14到15个小时的书,每天要打工4小时赚取房租,每天还要读背英语,每天还要起床练舞蹈功??特别是为了兑现承诺别人的稿约,她常常写到想吐。那段时间,加之在异国他乡的孤独,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她很多次累到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特别是挖空心思的呕心沥血之作,还会被人讥笑为“雅不可耐,高不胜寒”,她陷入了悲哀与彷徨之中,无法自拔。要不要坚持下去?要不要突破?要不要创新?
偶然的一天,她看到一池的莲花,在微风中自由自在地舞蹈,不用去管荷塘有多大,也不用去管风吹雨打,更不用管有没有人欣赏,莲花依然洁净着,保持着那颗不被污染的心灵,自由自在。看着这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切,她幡然醒悟,自由是所有生命的存在方式。一个作家,如果在意那些,将是多么地可怕,身不由己就会失去自由。我要捍卫我的自由,让灵魂的自由如莲花一样徐徐绽开,芬芳心灵。
于是,她每天写作的时间,从早上9点到下午4点,把整个世界屏蔽在外面,绝对保持一种独立清醒的自由思考状态。出版小说《小姨多鹤》《
矩,太多的被迫,太多的束缚,使我们不自由,但是,我们的心却可以自由绽放,因为,真正的自由,是心灵的自由,是灵魂的自由。当自由如莲花徐徐绽开的时候,相信芬芳定会溢满心田,装点灵魂的旅程,缩放生命的精彩,拥抱人生的圆满。
活得过瘾(严歌苓)
假如说生命有度——把心与身的存在状态从低到高排列成刻度,那么“瘾”就是一种超乎正常的生命度。
《纽约客》上曾有一篇文章,讲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艺术家们的生活方式时,总结是“他们或许活得不长,但都活得很浓烈”。写作之于我,便是一种秘密的过瘾。我每天写作,就是图这份浓烈。一连多日不写,就如半打盹儿地过活,新陈代谢都不对了,完全像犯了毒瘾的人。对我来说,生命一天不达到那个浓度和烈度,没有到达那个敏感度、兴奋点,瘾就没过去,那一天就活得窝囊。
然而,能不能过上那把瘾,取决于你认不认真,是否全身心地投入。
练瑜伽功的打坐,只有彻底投入才能进入佳境,出神入化。而投入的过程,往往不无痛苦。要多大的毅力、多严明的自我纪律,才能勒住意念的缰绳。半点消极怠工都会让你前功尽弃。因为那涅盘般的极致快乐就在认真单纯的求索后面,就在那必不可缺的苦头后面。
不认真的爱情,我不能从中获得享受;不认真做人,我就会活得不爽透。
就连最不费事的瘾也没那么好过。酒是辣的,咖啡是苦的。人间极乐之事,无不是苦中作乐。中国人最喜欢的两样东西,茶叶和白酒,难道不是滋味上最复杂、最不惬意的吗?看看人们品茶品酒时的表情,龇牙咧嘴,苦不堪言。喝糖水不痛苦,却也不过瘾。原来小小地受点儿罪,大大地经历一番刺激,而后灵与肉得到一种升华,一种超饱和状态,就叫过瘾。那和我通过每天长跑、打坐、写小说所过的瘾,本质有什么不同呢?
本质都是要从自己的躯壳里飞出来一会儿,使自己感到这一会儿的生命比原有的要精彩。在这时,你愿意宽谅,与世无争,为了去满足那“瘾”,你不和世人一般见识。你相信他们身不由己,而你有那样一个秘密的办法,能给自己一刹那的绝对自由。
3、请写一写你从两篇文中的所思所感:
4、请多维解读人物素材,提炼出你最为满意的观点,并结合人物素材及你的
个性素材进行定向转述:(不少于200字)
观点:
阐述:
篇四:作文素材:陈道明的环保生活(整理精校版)
作文素材:陈道明的环保生活
作文辅导
04191635
陈道明的环保生活
平时,他过着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读诗书,无丝竹之乱耳;弹钢琴,窗外的天空蓝得仿佛要流淌出来。
这种素雅、清洁的生活,让他目光清亮,面容清癯。因为体内,没有太多的肉食果腹:因为心里,没有太多的欲望追逐。无疑。他是一个热爱和崇尚环保生活的人。
然而,他又是一个冰炭同炉的人。影视世界中,他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强大的爆发力,被他演活了,比如康熙大帝、越王勾践、末代皇帝、八王爷。每一个角色,都仿佛只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打上了他厚厚的胎记。一个在生活里如此低调内敛甚至有些木讷的男人,为什么能够在艺术世界里像沉默的火山一样突然爆发?
他说,在日常的生活里,他是一个对生活很节制的人。比如,他很少出席在饭桌上的应酬,即使真的需要应酬一下,一般不会超过15分钟。饭桌上,相互的恭维与迎合除了让人身心疲惫,还会让他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甚至不愿看到,于是只有躲开。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笨的人。他还认为,人与人之间疏远一点好,彼此走得越近,就相互重叠了。而对于本身,也是一种伤害和扭曲。
这个人就是演员陈道明。在他塑造的形形色色人物的艺术世界之外,他清静地演好了自己的本色。抛开演艺圈的诱惑和繁华,他一个人在家里用毛笔抄写唐诗,坐在雕花的中式座椅上弹琴扣阅读古书,这种大隐隐于市的生活,让他的内心充满了祥和的幸福。
陈道明说,激情很容易让一个人变形,当一个人满怀热情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容易跑调和变形。什么才是最自然的生活呢?那就是始终在自己内心的轨道上轻快地走着,没有脱轨的感觉。对自己相伴了二十多年的爱侣,他们的交流,也常常是一个微笑和眼神就足够,婚姻的旅程,也像植物一样成长。
他说,做人的最高意境就是节制,而不是释放。在宁静的生活里,他享受着这种节制,物质的、精神的、肉体的释放是很容易的。而节制是难的,孤芳自赏也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人生态度。
陈道明坐在一把椅子上,窗外一棵桃树的桃花正在慢慢飘落。他说,他不会惋惜桃花的逝去。如果桃花一年都开得红彤彤的,那不是让人心里发慌吗?桃花落了,有果实在枝叶间闪烁,果实熟了,风又把树叶吹落,这样很自然的一
个生长过程,看上去很美。他把自己的人生总结为:在高处立,着平处望。向阔处行,有上等心,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出土的文物为什么会珍贵,那是因为它在厚土里被安安静静埋了那么多年。在这个世界上,什么刀最锋利,那就是时间这把隐藏的刀,它把山河重塑,它让岁月无声。
所以,在喧闹的生活中,有节制地生活,抛开过多的欲望,其实就是很环保的生活。像陈道明一样,很环保地生活,这是一种最本真的生命状态。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