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1 12:41:49 体裁作文
篇一:少数民族学生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少数民族学生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作者:崔春玉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3年第08期
如何指导少数民族学生写好汉语作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作文是综合性很强的智力活动,它既不同于作家创作,又不完全同于社会书面语言交际,它是一种测试书面语言表达的手段。而汉语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第二语言,那么高考时要求学生写出思想健康、中心突出、材料充实、语言规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的文章是很难的;而且近年来高考试题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要求相对提高了,而从我们少数民族考生的考场作文来看,错别字多,语言不通,意思表达含混,思维不清,条理性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这就难以达到测试的要求。那么如何指导少数民族学生掌握要领,尽快提高写作水平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讨,从教与学两个方面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选材要严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要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就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素材,进行严格的筛选。所谓“选材要严”就是要选生活中最富有本质特征的素材。这样,在作文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作文题目,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情,抓住本质特征,选好材料。比如,在写命题作文《理想,人生的动力》时,引导学生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如用名人的事例详细分析材料,让学生真正懂得他们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有了人生动力。再如,写散文时,引导学生从墙角的拖布联想到清洁工;从个体户卖豆腐,看到了欢迎他们的却是千家万户;从迎春花的顽强生长,推论出“作为一个人,是否也应像迎春花一样积极进取呢?”从赞美松树的风格,引申到更要赞美具有松树风格的人。拖布、个体户、迎春花、松树……都是蕴藏在生活深处的具有本质特征的闪光素材,就可以成为一篇作文的较好题材。这样因材施教,使学生在选材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立意要新
有了题材,就可以构思如何表情达意了。表情,要表达健康的情调;达意,要表达正确的意境,但关键是要新:新的观念、新的风貌、新的意境……总而言之,内容要新。比如,在指导学生写题目为《挂钟》的作文时,用挂钟和学习必须要有新的动力进行类比推理;写《榕树与蒲公英》时,把榕树与蒲公英和好儿女志在四方来引申对比;写《有钱就有幸福吗》时,选择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使学生真正理解题意,从中认识到这样立意,既不人云亦云,
又不故弄玄虚,而是着眼于新的角度,开拓出新的意境。三、布局要巧
有了新的立意,在构思时还必须有巧妙的布局,布局就是结构,结构并无定法,这主要应由文章的内容来决定。例如,写《我的老师》时,不能面面俱到,而应侧重写最能反映老师精神品质的几个方面或几件事;写《当考卷发下来之后》,不能写对在哪儿、错在哪儿,而应写拿到考卷后同学们各自不同的神态和心情;写《在困难面前》一文时,指导学生抓住在困难面前人们的不同反应、不同的言行。这样的写作实践使学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布局谋篇的能力。
四、语言要精
精,是指精炼。精炼的语言既可从生活中提炼,也可从阅读中借鉴。我们不仅注重平时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同时注重阅读指导。例如,在教授高三年级课本第一单元时,我们认为这个单元的四篇散文充满感情,饱含诗意,语言优美,适合学生朗读训练,就进行了重点指导,使学生从中受益。再如,讲授第七单元小说单元时,感到这四篇作品都是上乘之作,写法上各具特色,语言极其生动形象,可读性强,在指导学生朗读并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掌握精炼的语言,收效很大。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尽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指导他们多读多写,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也应重在讲评,要在讲评上多下工夫。通过讲评,不仅使学生懂得写什么,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怎样组织语言去表达,切实为少数民族学生写好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吉林省磐石市红光中学)
篇二: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作文教学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作文教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 少数民族 书香校园 积累 表扬 书面语 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始终困扰着众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者。这里的小学生连汉语都说不清楚,更谈不上作文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怕写作文。即使逼他们写,写出来的作文总是篇幅短小,内容干瘪,词不达意,口水话连篇,教师批改起来简直无从下手。因此,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并开展了“小学生快速作文教学”等州级课题。经过几年的课题,经过几年的课题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书香校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想让他们喜欢作文,就要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去写作,怎样才能让他们随时随地接触到阅读的快乐呢?
首先,我们必须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放着一些有益健康的课外读物,让他们在课外的时候养成阅读的习惯,特别是一些住校生,留守儿童课余时间不回家,他们的时间充沛,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校园,玩累了,坐在书架旁,静下来读一些书,久而久之,他们就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其次,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心理角度来看,他们的模仿力特别强,根据这种心理特点,我们教师就得随时随地要言传身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课余时间教师在校园时必须在认真的阅读,或在某一时段定时阅读,学生看到了,即使他们再贪玩,也
不好意思再顽皮了,不断地模仿,也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了,书读多了,他们也能模仿作文了。
二、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生作文的源泉来自生活,要在生活中体验、观察、感受、积累这些素材的好方法莫过于写日记了,所以日记就尤为重要了,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事写到日记里,或是在阅读时的一些好词佳句拿为己用,这样他们在写作文时就会有很多话可写了。
三、注重“书面”与“口头”作文相结合
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进入校园才开始学习汉语,所以口头表达更是啼笑皆非了,大部分句子都是倒过来写的,例如,我的一个学生,他家死了一 条狗,他家很热情地邀请我去他家作客,又怕死的狗肉我不喜欢吃,然后就问我:“老师,狗死(屎)你吃不吃(死狗的肉你喜不喜欢吃)。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这样的例子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为此,我们在教学时,随时随地都要培养他们用书面语表达,面对他们错误的表达更要及时纠正,并让他们多说话,多说书面语言。这样长期练习,就会养成他们学会用书面语言进行口头表达,进而用于习作当中来了。
四、学会表扬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学生的作文水平有限,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他们的基础就更差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除
了及时纠正他们的书面语言错误之外,更要对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进行表扬了,这样他们得到表扬后,都会有兴趣进行习作,在他们的习作中,教师在修改时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尽量的保留孩子的意愿,多给予鼓励。
以上的几点只是我在一线教学中粗陋的建议,总之,要想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作文教学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还需要我们的山区一线教师在漫长的教育道路上不断摸索和创新。
篇三:少数民族节日作文
少数民族节日作文
少数民族节日作文(一)
古尔邦节对于维吾尔族来说,有如汉族的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
去年夏天,妈妈带我到喀什游玩,正赶上古尔邦节。那天早晨8点多钟,爸爸就和一些老乡们成群结队地到艾提朵清真寺参加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仪礼去了。不一会儿,寺内外就人山人海了,仪礼开始了,此时听不见往日城市的喧闹声,只有大阿旬诵念古兰经的浑厚的男中音在空中回荡。在这庄严而又肃穆的气氛中,成千上万排列成行的爷爷、叔叔们同时屈膝跪下来向安拉祈求平安。
一个小时后,仪礼的各项仪式结束了,这时,一队鼓乐手们在艾提杂清真寺的门楼上吹起了咬呐,敲起了阿格拉鼓,弹起了冬不拉。一群梳着辫子,穿着五颜六色连衣裙的小姑娘们和成百上千的其他观众都围在艾提朵清真寺前,我怀着好奇心挤进人群,原来一群小伙子正在那里跳沙玛尔舞,欢乐的曲调把节日的气氛带到了大街小巷,带到了每个家庭。
我跟随着妈妈去亲戚朋友家拜节,家家户户的桌上都摆满了鲜美丰富的食品。有烤镶、炸傲子、手抓羊肉、葡萄瓜果??我们来到叔叔家拜节,一进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华贵的景象,地上铺着地毯,墙上挂着壁毯,炕上铺着床毯,五光十色、风格各异。这时好客的主人端上来了一盘烤羊肉串,羊肉串上撤着孜然、盐末和鸡蛋等作料。看起来肉色酥黄,闻起来香沁心脾,吃起来外焦里嫩,风味独特,我边吃边赞不绝口。
古尔邦节过去了,我也该回去了,可是我永远忘不了在喀什度过的别有特色的古尔邦节。
少数民族节日作文(二)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
可是泼水节由来的传说却有两种。: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
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而位于丽江华坪地区的傣家泼水节的>故事却独具特色。这里的傣族人是中国乃至亚洲纬度最北的傣族部落。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傣族人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洒身,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
少数民族节日作文(三)
壮族在八月十五这天,除了要赏月和吃月饼外,一项重要习俗活动就是“闹哥孩”,因为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女性,闹的对象是男性,所以叫“闹哥孩”,其实就是对歌,内容一般不涉及爱情,多是有关史实、社会一类的,尽兴方散。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畲族把这天视为走亲访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畲族的独特习俗。中秋歌节不但要陪客唱,还要集中到县城去对歌。对歌的时候,男女各站一边,女的还特别喜欢挤在一起,不参加唱歌的妇女,也要和歌者挤在一起,以壮声势。
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人员到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盛大的对歌,未婚青年趁机寻找未来的伴侣。
每到中秋之夜,苗族全家团聚后,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男女青年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吐露爱慕之情。
台湾高山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美丽的民族服饰,齐聚在日月潭边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托球舞”的游戏。
瑶族在中秋之日举行“舞火狗节”,舞火狗意在驱邪避邪。是日,姑娘们叩拜完祖先,然后舞蹈,青年男子则在一旁燃放鞭炮。待姑娘们玩够后,男女开始对歌。按照当地习俗,姑娘必须参加三次以上的舞火狗活动,才能结婚。
虽然各民族的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向往,都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篇四:少数民族学生如何写好汉语作文
少数民族学生如何写好汉语作文
作者:崔春玉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3年第09期
摘 要: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写好汉语作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汉语语文教师要在选材、立意、布局、语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为他们写好作文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作文;学习习惯
如何指导少数民族学生写好汉语作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作文是综合性很强的智力活动,它既不同于作家创作,也不完全同于社会书面语言交际,它是一种测试书面语言表达的手段,而汉语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是第二语言,那么高考时要求学生写出思想健康、中心突出、材料充实、语言规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的文章是很难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要领,尽快提高写作水平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讨,从教与学两个方面针对少数民族 学生的实际,有点粗浅的认识。
一、选材要严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篇六百字左右的作文,要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就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素材,进行严格的筛选。所谓“选材要严”就是要选生活中最富有本质特征的素材。这样,在作文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作文题目,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情,抓住本质特征,选好材料。如,在写命题作文《理想,人生的动力》时,引导学生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如用名人伟人的事例详细分析材料,让学生真正懂得他们之所以成为名人伟人,是因为他们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有了人生动力。再如,写散文时,引导学生从墙角的拖布联想到清洁工;从个体户卖豆腐,看到了欢迎他们的却是千家万户;从迎春花的顽强生长,推论到做为一个人,是否也应像迎春花一样积极进取呢;从赞美松树的风格,引申到赞美具有松树风格的人。拖布、个体户、迎春花、松树……都是蕴藏在生活深处的具有本质特征的闪光素材,就可以成为一篇作文的较好题材。这样因材施教,使学生在选材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立意要新
有了题材,就可以构思如何表情达意了。表情,要表达健康的情调;达意,要表达正确的意境,但关键是要新:新的观念、新的风貌、新的意境……总而言之,内容要新。比如,在指导学生写题为《挂钟》时,用挂钟和学习必须要有新的动力进行类比推理;写《榕树与蒲公英》时,把榕树与蒲公英和好儿女志在四方来引申对比;写题为《有钱就有幸福吗》一文时,选择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使学生真正理解题意,从中认识到这样立意,既不人云亦云,又不故弄玄虚,而是着眼于新的角度,开拓出新的意境。
三、布局要巧
有了新的立意,在构思时还必须有巧妙的布局,布局就是结构,结构并无定法,这主要应由文章的内容来决定。例如,写《我的老师》时,不能面面俱到,而应侧重写最能反映老师精神品质的几个方面或几件事;写《当考卷发下来之后》,不能写对在哪儿、错在哪儿,而应写拿到考卷后同学们各自不同的神态和心情;写《在困难面前》一文时,指导学生抓住在困难面前人们的不同反映,不同的言行。这样的写作实践使学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布局谋篇的能力。
四、语言要精
精,是指精练。精练的语言既可从生活中提炼,又可从阅读中借鉴。我们不仅注重平时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同时还要注重阅读指导。例如,在教授高三年级课本第一单元时,我们认为这个单元的四篇散文感情色彩浓厚,饱含诗意,语言优美,适合学生朗读训练,就进行了重点指导,使学生从中受益。再如,讲授第七单元,小说单元时,感到这四篇作品都是上乘之作,写法上各具特色,语言极生动、极形象,可读性强,在指导学生朗读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掌握精炼的语言,结果收效很大。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我们做汉语语文教师的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尽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指导他们多读多写,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也应重在评讲,在评讲上多花气力,通过评讲,不仅使学生懂得写什么,同时也使学生掌握怎样组织语言去表达,切实为少数民族学生写好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吉林省磐石市红光中学)
篇五: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一)
桂林不仅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令人神往,而且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也令人迷恋。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8.5%左右,共有少数民族70多万人。
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婚丧、建筑、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一幅浓郁而又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图画,为您的桂林之行增添情趣。
资源七月半河灯歌节:资源县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七月十三日—十五日),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节庆期间,地方特产、民间小吃琳琅满目,经贸洽谈,形势多样,有顶竹竿、舞狮、舞龙、大象拔河、斗鸡、斗羊、羊鸟等古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七月半”莅临资源县城可饱览桂北山区的乡土民情。
龙胜红衣节龙胜县:是多民族的自治县,红瑶是龙胜瑶族的一个支系。红瑶妇女爱穿自己编织的红衣衫,故称红瑶,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或四月初八是泗水乡红瑶同胞的会期、亦称红瑶同胞一年一度的红衣节。
红衣节是龙胜红瑶同胞所特有的民族节庆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元朝期间,红瑶同胞在每年农历3月15这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肩担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成群结对来到泪水街举行节日盛会,交换一年所需的生活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用品,未婚青年则在这一天借机唱山歌、吹木叶,以优雅动听的情歌来相约幽会意中人。红瑶同胞能歌善舞,民间体育活动顶竹杠、拉山拔河,打旗公等十分有趣。红瑶妇妇女爱盘发,头发又黑又亮而且很长。红瑶姑娘爱比美,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要有文化、善言善歌、心灵美。因此,对山歌,跳长鼓舞,体育比赛,比长发,评寨花,使红衣节内容丰富、非常活跃。
一年一度的红衣节,举行于寨纳(泗水乡),或举行于龙脊山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红衣节已成为龙胜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并发展成为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民间对歌阳朔居有汉、壮、瑶、苗等11个民族,各民族除有自己的习俗、节日外,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擅长对山歌。不论>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每每摆起歌台,一比高低,直至通宵达旦仍不肯散去。这些山歌有谈情说爱的,有倾诉生离死别、崇尚忠孝的,也有谈古论今叙事的。唱者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歌声或激越高昂,悠扬动听;或深沉委婉、如泣如诉;或轻呤浅唱、闲适潇洒??尤以壮乡高田的中秋节对歌、福利龙尾瑶民的“歌堂愿”会最富特色。
福利五月八节阳朔县福利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国农历每年的五月初八前后,由民间组织在福利镇上开展的民间文艺、体育及祭奠活动。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个山川秀美、民风古朴的地方,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居住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国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和最大的侗寨——肇兴千户侗寨都坐落于此。
走进黔东南,就好象进入了绿色世界,苗岭深处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及剑河百里阔叶林,很少有人迹化自然的痕迹。原始森林茫茫苍苍,珍禽异兽自由出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黔东南有舞阳河、清水江、都柳江;还有龙鳌河、高过河、杉木河、野洞河、八舟河等,全州境内大小河流2900多条,条条溪河清澈见底,这里有一个国家级六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来到黔东南,你回感觉到这不仅是空间的转移,而是时光在倒流,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使这里还保存着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他们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村村寨寨都木青竹翠,绿树成荫。村寨来客,热情的苗侗人民都有用酒拦路、拦门的礼仪,最高的贵客到来,拦路酒达十二道之多。穿着盛装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动人的歌声表示欢迎,相与同乐。洒脱粗旷的小伙子吹起芦笙芒筒,迎客进寨。
黔东南是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的中心,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民族传统节日数以百计,异彩纷呈,犹如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风情博物馆。
黔东南是“芦笙的故乡”“歌舞的海洋”,芦笙与歌舞交相辉映,已成为闻名天下的民族特色,情丝万缕的芦笙金曲,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精彩激烈的斗牛场面,风情别致的苗家吊脚楼,堪称民族工艺一绝的苗族银饰、挑花、刺绣、蜡染等,无不闪烁着东方文化的光芒。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三)
壮族在八月十五这天,除了要赏月和吃月饼外,一项重要习俗活动就是“闹哥孩”,因为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女性,闹的对象是男性,所以叫“闹哥孩”,其实就是对歌,内容一般不涉及爱情,多是有关史实、社会一类的,尽兴方散。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畲族把这天视为走亲访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畲族的独特习俗。中秋歌节不但要陪客唱,还要集中到县城去对歌。对歌的时候,男女各站一边,女的还特别喜欢挤在一起,不参加唱歌的妇女,也要和歌者挤在一起,以壮声势。
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
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人员到齐后,大家互赠月饼、香糕、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盛大的对歌,未婚青年趁机寻找未来的伴侣。
每到中秋之夜,苗族全家团聚后,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男女青年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吐露爱慕之情。
台湾高山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美丽的民族服饰,齐聚在日月潭边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托球舞”的游戏。
瑶族在中秋之日举行“舞火狗节”,舞火狗意在驱邪避邪。是日,姑娘们叩拜完祖先,然后舞蹈,青年男子则在一旁燃放鞭炮。待姑娘们玩够后,男女开始对歌。按照当地习俗,姑娘必须参加三?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陨系奈杌鸸坊疃拍芙峄椤?/p>
虽然各民族的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向往,都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