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旅游红色圣火传递延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5 21:21:13 体裁作文
旅游红色圣火传递延安体裁作文

篇一:延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前几日,我有幸到延安、西安等地进行参观学习,感触很多。特别是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革命纪念馆里那一件件简朴的甚至有些简陋的珍贵历史遗物,一张张黑白的甚至有些残破的照片,一副副泛黄的甚至有些模糊的文字,仿佛无声的历史,向我们倾诉着它们曾经历过的峥嵘岁月;还到杨家岭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办公地,就是在这样在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艰苦的年代,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广大伟大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为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我们还要按照《党章》要求,发扬延安革命光荣传统,以延安精神教育和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紧紧抓住提高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以丰富的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以良好的文明素养保证和谐稳定,从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

延安之行归来,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更要学习一些新的方针政策,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争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篇二: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

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

循环1201 高敏 20122637

延安,位于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中部,因延水而得名,东西宽50千米,南北长96千米,总面积3556平方千米,人口34万。延安属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山川梁峁起伏不平,连绵不断,丘陵沟壑褶皱依连,纵横交错。平均海拔1000米,年均无霜期180天,年均气温9.2℃,年均降水量500毫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建设旅游名市具有以下两个明显优势。

资源优势

延安在历史上一向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经久不衰,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延安的旅游业从知名度和开发利用价值方面的综合分析,其优势可概括为“两圣两黄”。即革命圣地、民旅圣地: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 延安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全市境内各类红色旅游遗址150多处,为全国之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及南泥湾等旧址16处。其中即有象壶口瀑布这样的极具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又有着大量的具有纪念意义的革命遗址,还有黄土高原特有人文风俗。省级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区内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南泥湾旧址,吴旗县、志丹县、子长县、安塞县革命旧址、旧居、刘志丹陵园、谢子长陵园、洛川县冯家村“洛川政治局会议旧址”等.

延安的风土民情、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延安风味小吃品种多样,由于黄土高原土地宽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以农、林、土特产品,生长期长,营养积累丰富,口味甚佳。经过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积累和创新,风味小吃各式各样,营养丰富,食者强身健体;民间社火、灯会、闹秧歌、转九曲、信天游等。规模较大的社团活动有安塞腰鼓、洛川瞥鼓、宜川胸鼓,还有陕北农民画、布堆画、毛绣、刺秀、窑洞窗花、民间剪纸艺术等。集中、典型地反映陕北地区民间风情资源的优势。代表有洛川民俗馆、安塞文化艺术馆等。 城市品牌优势

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近年来,延安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逐步提高。同时,作为革命老区,延安还有着极其特殊的纪念价值和政治地位。 1989年,江泽民同志来延安视察,提出了“再造一个秀美山川”的指示,鼓舞了延安的干部和群众。在治理生态环境上,延安市的领导和县(区)各级政府,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投入,取得了良好成效。青山绿水的景观,代替了原来荒山秃岭、风沙满天的模样。秀丽的山川,给旅游者创造出了一个舒适的环境。

延安生态农业工程的推行与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舍饲养羊养牛,大棚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推广;城区大气污染和延河小流域的治理;城市道路的改善和公共设施的增添,使延安山变绿了,水变清了,道路宽了平了,楼房多了高了,城市变美了,人变富了。目前,延安的交通条件和旅游设施已有了很大改善,并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据了解,为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为游客奉献红色旅游精品,延安市提出实施 “1510”红色旅游精品工程。工程内涵是:根据延安红色旅游产品建设现状,从2005年至2009年分两期工程,完成延安市新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工作。用两年时间使延安市目前已开放的枣园、杨家岭、凤凰山麓、洛川会议、延安革命纪念馆景区、南泥湾景区、黄帝陵景区、黄河壶口瀑布景区等15个红色旅游景区(点)全部达到国家3A级以上景区标准。再用三年时间积极开发红军长征之路主题公园、延安历史名人雕塑园、瓦子街烈士陵园、延安边区银

行展览馆、瓦窑堡会议旧址、甘泉劳山森林公园、钟山石窟旅游区等10个旅游景区(点),使延安旅游产品结构更加合理,从而使红色旅游产品整体规模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近年来,结合各景区的特点,为突出特色、塑造精品,延安将加快红色旅游重点项目开发建设步伐。红军长征之路主题公园、延安历史名人雕塑园、延安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凤凰山城市公园等项目是延安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三大教育基地”功能的重点项目,将加快工作步伐,力争早日建成投入运营。红色旅游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馆改造”工程去年已开工建设,枣园、杨家岭、凤凰山、南泥湾、宝塔山、清凉山、万花山、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等15个相关景区已完成对现有景区的改造。新建并已开放了延安新闻纪念馆、抗大纪念馆、陕甘宁边区最高法院旧址、甘泉劳山森林公园、洛川黄土地质公园等景区,正在建设的鲁艺旧址、为人民服务讲话台遗址等均将于年底竣工。同时,延安农民恢复建设的“毛岸英上劳动大学”旧址、温州商人投资千万元新建的军事体验旅游项目《延安保卫战》成为延安红色旅游的新卖点。延安在建设中注重加强了对文物和景区环境的保护,景区的开发建设走上了科学、合理、有序的轨道。

目前,延安市主要景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住宿、饮食等配套设施较为完善,景区的卫生、人文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接待能力明显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也明显改善,同时,兴建了相关的娱乐项目,景区基本实现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建设格局。

延安的地理位置使延安的发展受到很大局限地处大西北,地理位置偏僻,处于山地。虽然今天的交通工具已十分发达,延安的陆空交通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交通不便仍是制约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从榆林前往延安用了10个多小时的路程,沿途的道路建设还不是特别好。

延安各红色旅游景点的规模不大也制约了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对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像宝塔山、杨家岭、壶口等一些较大的景点,差不多三个小时左右就能游览完。延安的红色旅游景点众多是优势同时也是劣势,那就是景点过于分散,就给景点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有些景点的宣传力度不足,资源就不能合理利用。

同时,景点相关服务业的基础建设跟不上。虽然我们此行中看到延安人民正在大力搞基础建设,但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发展条件和对外开放的环境还比较差。旅游景区的配套实施不健全,难以留住游客,游客的消费能力有限,导致旅游业的带动能力较小。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景点自身的开发,如何和相关的产业结合起来才是关键,利用旅游资源把地方的其它资源推向消费者。带来的不仅是直接的消费者的消费收入,还将提升旅游业的品位。景点的服务工作不到位。如今是商品社会,市场决定一切。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态度将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品牌树立的关键所在。

此次延安之行,我们参观了凤凰山、枣园、杨家岭、王家坪这些革命旧址。期间我们向当地的工作人员积极请教,并与游客进行交流,尽可能多的掌握延安红色旅游业的真实状况。发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当然延安的红色旅游业的发展问题涉及多方面复杂因素,不是一次考察就能完全搞清楚的,而且我们的专业知识水平也是很有限。但是,我们从自身的角度还是看到了一些问题的存在。

尤其是餐饮、住宿等的卫生条件太差。在我们与游客的交谈过程中,游客对这点的意见最大、批评最多,就我们自身也有同感,由此可见问题的严重性。另外,门票价格偏高,娱乐项目单一,景点的规模不大且过于分散,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将极大的制约延安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景点外乱摆摊现象突出,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强买情况时有发生,影响城市形象。

红色旅游业在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美化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经济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作用十分明显。延安红色旅游资源品位高、存量大、文化蕴味深厚,具有巨大

的开发潜力和优势。加快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是延安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现实选择。如何充分挖掘和发挥延安市巨大的旅游资源潜力,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加快培育旅游产业,早日实现“旅游名市”建设的目标,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篇三:延安红色旅游感想

“走入圣地”实践感想

步入大学,高考前那个一心渴求进入名校的梦想实现了,可随之而来的空虚寂寞让我感慨万千,所以大学期间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我选择在陕西延安这片开国圣地度过,期待着能感受到当年那群热血青年追求梦想追求真理了精神,为自己找到一片宁静的天空。

首先,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收获了特别多,一个古旧的老城给我的震撼,团队的成员的友谊,总有不虚此行的感觉,几天的一幕一幕现在回忆起来还有一丝甜甜的味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令人兴奋的一点就是能够走出校园,接触到社会的形形色色。社会是一个学习的大舞台,踏在社会的土地上,可谓“俯仰皆学问”,用一句俗语:“抓一把泥土都是文化。”一位外国学者说过:“善于学习的人,只要得到一个学习的机会,他的进步肯定是突飞猛进的。”,现在我开始真正明白这次活动的意义。它让我从那些人和事中感受到一种稚气,一种朴实,一种善良;同时让我深切的体验了一种劳动,一种心得,一种珍惜。我们应该懂得感受每次生活所给予的,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前期查阅资料时我了解到,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陕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这里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保存的一块较大的红色区域。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与西北红军和先期到达陕北的红25军胜利会师,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代”。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遗址,这里是我们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摇篮。

怀着崇敬敬仰的心情,我们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雄才大略,运筹帷屋,决胜千里,指挥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给我留下最深映像的莫过于枣园,曾有多位革命领导人在这里居住工作过。踏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漫步在领袖曾经走过的小路上,迎面吹来几许凉风,充满了泥土的清香。我们参观了中央书记处会议室、作战研究室、休息室和机要办公室等历史遗迹,这些曾凝聚一代伟人思想的地方,依然肃穆可敬;如同院子里那一棵棵绿莹莹的枣树,苍翠欲滴,意蕴绵长。绿荫深处,那一排排、一座座带着围院的窑洞,曾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高层领导的居所。凝视这些简陋的木门、窗棂、简单的家具和空荡的藤椅,仿佛那些峥嵘岁月就在眼前。

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艰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战大学吸引了全国无数的人,虽然那里的条件很艰苦,

露天食堂,集体宿舍等,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现在改革开放了,一些西方消极思想开始泛滥,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等不断的腐蚀着我们的心灵,这次延安之行让我真正了解到什么是安贫乐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精神。

活动中我们还参观了黄河壶口瀑布、秦始皇陵以及华清池等。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水,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九曲黄河,万里泥沙,浩浩荡荡,想我中华泱泱大国,幅员辽阔。观秦始皇兵马俑,几千年前我们的前辈们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可谓世界之最,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旅游红色圣火传递延安

,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热爱这片土地。历史上多少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中国。了解历史,展望未来,这也激励着我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奋斗!

告别延安,扪心自问,我们在学习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经历的磨练,与烈士们相比真的不值一提。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刻地体会到延安精神的实际内涵,决心要把延安精神落实到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之中,要振奋精神,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坚持做到“爱国”、“为民”、“俭朴”、“务实”的延安精神,将延安精神融入到学习知识,壮大中国航空事业的奋斗历程中去。

篇四: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和辐散

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和辐散

***

(渭南师范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地理091)

摘 要:延安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和旅游城市,它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国内享有盛名,然而限于种种原因,延安的红色旅游资源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它应有的文化潜力和经济价值。本文从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出发,查找主要问题,立足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和辐散,提出发展设想与建议,以期为延安地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红色旅游;延安; 整合;辐散

1引言

红色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尤其是在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做出明确规定,老区延安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然而在如何发掘旅游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却又陷入了一些困境,本文试探从延安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和辐散两方面入手,就发展延安红色旅游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2 红色旅游和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对红色旅游的界定:“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1]。红色旅游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以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的纪念地,标志物,地域上包括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沿线。发展红色旅游,必须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深度挖掘其内涵价值、精神实质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价值[2]。另一方面,发展红色旅?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灿欣诤焐糜巫试吹姆⒕颉⒈;ひ约按衅渚袷抵省?/p>

3 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第一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长期作为陕北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沉淀了比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1935年10月至1947年3月这13年期间,延安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是当时享有盛名的“红都”。

所以延安最独特的地方就是戴上了历史文化名城和革命圣地的双重光环,这使延安发展红色旅游具有了独特而强大的优势[3]。随着红色旅游的不断发展,红色旅游资源也得到不断发掘和保护,一大批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红色旅游资源呈现在广大游客面前。据延安市旅游局的统计,延安市全市境内共有革命旧址350多处,仅延安市区就有130处168个点[4],这些作为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旧址早已成为我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宣扬延安精神和抗战精神的重要实物基地。延安旅游业也以红色旅游为龙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表1 延安市2003-2012年10年旅游发展情况

Tab.1 the Situation of Yan’an City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2003 to 2013

年份

年接待游客量

(万人次)

同比增长(%)

年旅游总收入(亿元)

2003 280.32 0.51 11.09 年份

年接待游客量

(万人次)

同比增长(%)

年旅游总收入(亿元)

比上年净增长(%)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04 389.83 39.07 15.38 2005 509.42 30.68 20.23 2006 564.5 10.81 25.61 2007 650.12 15.2 35.01 746 14.75 43.03 22.91 1024.3 37.3 53.88 25.2 1450.83 41.6 76.51 42 2050 41.3 110.05 43.8 2190 6.8 118 7.2 有关数据来源于延安市统计年鉴

从上表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除了2003年延安旅游受非典影响增长有限外,其他九年来延旅游游客人数以及旅游收入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延安红色旅游发展持续升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表面上的红火热闹掩盖不住它背后的困境,就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上,尚未建立科学统一的开发模式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的认识上,“红色旅游”内涵不深刻及其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各景区景点发展很不平衡。在国内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者对旅游品质要求逐步提高,延安

红色旅游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不断放大必将抵消其发展优势,并最终阻碍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

3.1 红色旅游开发力度不够,景区发展缓慢

红色旅游资源作为发展红色旅游、宣扬革命传统精神的载体,必须赋予其深刻的精神内涵。归结起来,延安红色旅游资源很多都是以革命旧址为展示平台,游客在这里参观景点时只能通过展览以及现场导游讲解等静态游览接受革命熏陶

[1],这种游览方式和参观其他博物馆类同,因此对游客的二次吸引力明显不足。现有的红色旅游产品数量不多而且品质不高,很多景区例如杨家岭革命旧址旁边的旅游商店可选购的产品多以红军八路军军服军帽等为主,旅游产品以商品展示不能达到红色旅游教育引导人民的效果。旅游开发者对旅游产品开发认识不足,创新理念不足,仍然停留在传统上对游客食宿的关注与管理上。

3.2 旅游资源整合开发重市区轻周边,各景点发展参差不齐

延安市全市境内有350多处革命旧址,仅延安市区就有130处168个点,而剩余220多处革命旧址则分布在其余各县区。随着对延安市区革命旧址的大力气整修开发,市区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所以游客到延安旅游,大多数奔着市区革命旧址景点而来。由于管理体制和整体旅游规划与现状发展出现不协调以及旅游交通限制,分布在其他县区的革命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整修开发滞后,很多整修过的革命旧址闲置冷清而不为人所知。如延长县县城中部的东征会议旧址虽然修缮一新,但游客寥寥无几,甚至很多县城居民都对此一无所知。所以将散布在其他县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利用起来增加其精神内涵就十分必要。

3.3 红色旅游与当地“黄色游”,“绿色游”旅游的融合不够

延安不仅拥有大量数量较多且品质较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又因为它处于黄土高原腹地,黄土高原地貌多样,塬、梁、茆发育明显,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黄土地质公园,尤其以洛川原最为著名,区内还有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本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十几年来,地表植被覆盖率和降水量也有所增加,昔日黄沙漫天沟壑遍地的景观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所以一些能体现陕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成就的绿色屏障就出现,如位于宜川县的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延安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延安是古代重要的边关重镇,有体现华夏民族人文初祖的黄陵县黄帝陵,代表我国佛教雕塑艺术的钟山石窟等。在历史上延安地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融[5],加之长期受萨满教影响,形成了很多具有黄土风情文化的习俗、艺术。有体现陕北民间智慧的剪纸、延安五鼓、农民画、布画等文化艺术;有表达延安人对自然敬畏的扭秧歌、转黄河九曲灯、跳火塔等年俗文化;有展现陕北人民粗犷的唢呐、信天游等。以此为基础,延安各地正在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绿色生态游,吃延安特色小吃住陕北窑洞已经成为当地城里人享受生活的一种休闲方式。与此同时,黄土风情游也越来越受游客的喜欢,黄土

风情游包括参观历史文化遗产体验陕北风情生活,体验延安风俗文化活动,比如扭秧歌转九曲打安塞腰鼓唱信天游等系列活动。

但是延安市与其下辖各县区在发展旅游业上,缺乏有效联动配合,将各地的“红”“黄”“绿”三色旅游割裂开来,各自为营,错失了以红色旅游带动“黄”“绿”旅游协同发展的契机。

3.4 区域间行政壁垒和旅游管理体制不合理不利于活跃旅游市场

和其他景区开发一样,延安红色旅游开发也受行政壁垒影响,如在同一个景区,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整修时,各主管部门相互推诿缺乏统一管理和有效配合。但在利益分成上各主管部门就会抢台唱戏,对景区进行重复管理和不必要干涉。很多地方县区行政部门把革命旧址的整修开发作为标榜其政绩工程象征,尚未把红色旅游发展作为真正的富民工程。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存在“一刀切”现象,发展本区红色旅游活动中存在“抄袭”照搬其他景区建设的经验和思路,不利于本区特色旅游发展,而长期的行政命令和与市场脱节的弊端则不利旅游活动的开展。

3.5 红色旅游资源的社会教育引导功能正在弱化

2011年11月6日,刘云山在全国红色旅游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充分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注重发挥红色旅游教育人民引导社会功能[6]。很多红色旅游资源特别是延安各县区的革命旧址烈士陵园这种教育引导功能正在弱化,随着延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人们工作之余将精力放在吃喝玩上,浮躁情绪填满现代人心里,愿意静下心接受革命传统熏陶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特别是90后和00后很多都沉溺于网络,到革命旧址和纪念馆参观很多都是处于好奇心,对文物背后的故事兴趣不浓不愿意过深了解。而散布在各区县的烈士陵园只作为当地的一个建筑标志,烈士纪念日或者清明节时分烈士陵园和平时一样冷清。因此,当代的红色旅游资源教育引导功能弱化给延安红色旅游发展提出警示。

4 对延安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建议

4.1 充分利用延安市区红色旅游市场,带动周边县区红色旅游的发展

首先,延安市区红色旅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沉淀,无论是旅游产品的丰富程度还是景区服务品质上,都比其他县区更加成熟和完善。市区所吸引的游客量也远远高于其他县区,所以在统筹旅游区域联动上,应该做大做强市区红色游,然后利用市区的黄金平台推介其他县区的精品红色旅游资源,例如志丹县旅游局就在延安火车站出站口打着“红都志丹”的旅游推介广告牌。除此之外,各县区应学习市区红色旅游成功经验提高自身旅游服务质量。

其次,要以延安市区为轴心,将红色旅游线路辐散开来,建设市区到各县区

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快捷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延安处于陕西省“三纵四横五辐射”公路网络北线枢纽中心[2],境内有包茂高速、兰青高速十字相交,西北东南走向的吴-延-川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建设,延安火车站每天共有15.5对列车停靠,航运方面,现已开通了延安到北京、延安到西安、延安到重庆的往返航班。发达的交通网络可以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赴延旅游,境内完善的交通网也为设计红色旅游线路提供了更多选择。根据学者对国内主要红色旅游城市——井冈山、瑞金、韶山、遵义、广安、延安六城市市场竞争形态分析得出,延安归于红色旅游城市的明星市场[7],旅游市场占有率大,增长速度快是延安发展红色旅游的两大优势。就延安而言,市区红色旅游就是明星市场,以市区为轴心,利用通往各县区的高速公路,国道,省级公路的便捷优势,将市区游客快速输送到各县区精品红色旅游景区,如瓦窑堡会议旧址,吴起镇革命旧址,谢子长烈士纪念馆和刘志丹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景点,增强各县区旅游资源对市区游客的吸引力。

最后,必须摸清全市红色旅游资源的数量和分布地点,确立出一批精品红色旅游景点,尤其是各县区旅游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保护和整修本县红色旅游资源,为延安红色旅游的后续动力做准备。针对旅游管理混乱的问题,应该走全市统筹规划、旅游公司积极参与、市区县通力合作、百花齐放,共创延安红色旅游繁荣局面的发展道路。

4.2 深化红色旅游资源的精神内涵,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红色旅游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教育人民与引导社会,所以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必须时刻紧跟这两大功能。而现在很多景区将注意力过多放在追求门票收入和游客食宿的旅游开发管理的初级阶段上,使得红色旅游资源的精神内涵遭到弱化。就深化延安红色旅游资源的精神内涵方面,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第一,红色旅游景区进行宣传讲解时,不能只依靠导游讲解,应动员小学生充当小小红色讲解员,这样既能吸引游客的关注,又能引起家长和学校对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视,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第二,邀请延安当地的老八路老战士到景区口述历史,再现当年延安时期的战斗情形和工作生活场景。延安时期的老八路老战士他们是活的历史见证,那么他们口中的红色记忆就成为弥足珍贵的红色资源,更是一笔失不可得的财富。口述历史是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向社会直接传承和传递红色旅游魅力的鲜活力量。

第三,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新旅游产品形态。景区要积极创新,开发更多满足游客购买需求和收藏的纪念商品,如重新打造延安时期战士们的生活用具,发行反映延安时期的纪念邮票,搜集出版关于延安时期的革命歌曲和影像CD,另外在不影响革命旧址和纪念馆整体旅游环境的前提下,多设一些让游客亲身体验和参与的项目,如踢毛键,扔沙包,顶拐(斗鸡)等延安民间娱乐项目,延长游

篇五:社会调查---关于延安红色旅游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主题:

2014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100512 学号:100512117 调查人:李婧 指导老师:国亮 年2月22日 【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调查】

关于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引言: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异军突起,对中国的旅游市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使革命区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更加鲜明,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得到更好地整合。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研究延安红色旅游业发展状况,对于学习革命历史知识、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旅游是旅游经济的新生儿,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晶。推进红色旅游,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鉴于这一情况我在暑假假期间对此展开了以“延安红色旅游发展”为主题的调查活动。

调查对象:通过走访相关旅游部门、参观红色旅游地和对游客的随机采访

调查目的:了解延安红色旅游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问题及未来的发展优势

调查方式:数据收集、实地考察

调查时间:2014.02.10-2014.02.20

关键词:旅游现状 红色景观 问题与建议

正文

一、延安红色旅游现状调查

(一)延安市概况

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陕北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性城市,1997年元月撤地设市,下辖1区12县,土地面积3.7万平方公里,目前人口215.1万人。延安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市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延安市坚持“开放带动、城市带动、产业支撑”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经济社会步入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时期。

(二)延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延安市境内共有革命旧址360多个,仅市区就有130处168个,目前对外开放的有12处20多个,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的有4处15个。这些革命旧址和纪念地已经成为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与此同时,延安还有各类文物遗址5808处,其中古文化遗址2956处,古墓葬491处,石窟寺177处,石刻艺术1344处,古建筑180处。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红色旅游,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为延安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延安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着眼于建设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属国家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以打造“两黄(黄河文化、黄土风情)、两圣(中华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旅游产品为重点,大力实施红色旅游精品发展战略。10多年来,延安市直接用于文物保护的社会资金达数百万元,不仅如此,延安市政府还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新建立了抗大纪念馆、新闻纪念馆、南泥湾纪念馆,并给各个旧址充实了500多件革命文物;多次组团到省外和国外进行旅游市场促销,发放红色旅游、黄土风情等宣传资料,组建了“延安精神宣讲团”及“老红军、老八路、老革命功勋报告团”,

到全国各地宣讲延安精神和革命传统,有力地推介了延安红色旅游业;结合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出一批精品旅游项目,如“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等,增强了延安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近年来,延安市先后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并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0年-2006年连续七年被陕西省政府评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旅游从业人员约10万人。“革命圣地延安、民族圣地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已成为延安发展特色旅游业的突出优势。以“红色旅游”着力打造“魅力延安”,让延安成为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之地和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开发传播基地,是延安旅游业发展新阶段的历史任务。

据统计,2005年-2007年,延安市分别接待国内外游客509万人次、560万人次和650万人次,年均增长13%,综合收入分别达到20亿元、26亿元和35亿元,年均增长32%。近几年春节期间,革命圣地延安推出了“延安过大年”春节旅游活动,吸引着中外游客来延安过春节、参观革命旧址,使延安再次出现了一股“红色旅游”热潮。

(三)延安市红色旅游景点

1、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离开凤凰山后,于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

间的住所。在这里曾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领导全党开展了伟大的整风运动。供参观的有中共七大会场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旧居,亦是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的地方。 景点地址:位于延安市西北2.5公里的杨家岭村

2、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景点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路

3、延安清凉山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