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我们班的数学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4 11:19:24 体裁作文
我们班的数学家体裁作文

篇一:数学家华罗庚名言

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他培养了像王元、陈景润、陆启铿、杨乐、张广厚等一大批卓越数学家。为了培养青年一代,他为中学生编写了一些课外读物。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并编写了科普读物。

数学家的故事,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学时成绩平平的华罗庚,进入中学时,成绩还是起色不大,但惟独对数学情有独钟,与众不同的是,他的作业不是按部就班的模仿老师的做法,而是喜欢在练习本上"涂鸦",就是我们主张的让孩子自己自主探索做法的过程.可见让现如今的主张让孩子自主探索对孩子思维的发展的好处.在独具慧眼的王维克老师的鼓励下,在熊庆来教授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研究,成了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文凭在一定的范围内和能力是成正比的,可是,有些时候,我们错过了一个代表自己能力的机会时,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刻苦来弥补的,虽然,这样的刻苦需要付出的太多,让我们记住他激励后人的话吧:"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断的努力。”

1930 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他当即做出决定,

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数学家华罗庚经典名言警句

1.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2.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革命事业,艰苦同当;人我一体,苦乐共尝。

3.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4.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5.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6.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工具,则书本上的知识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

7.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8.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9. “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100年也看不见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10.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11.要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

12.早发表,晚评价。

13.努力在我,评价在人。

14.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落子有悔大丈夫,改正缺点。

15.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说到了黄河心更坚。

16.没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们的生活缺乏伟大的功力,自然不能盼望他们会有杰出的成就。

17.读书要真正打好基础,有两个必经的过程,即“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的过程,“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

18.见面少叙寒暄话,多把艺术谈几声。

19.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20.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

21.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22.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23.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24.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

25.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不可能靠运气来创造发明,对一个问题的本质不了解,就是碰上机会也是枉然。入宝山而空手回,原因在此。

26.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27.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

28.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29.日累月积见功勋,山穷水尽惜寸阴。

30.人有两个肩膀,应该同时发挥作用,我要用一个肩挑着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工具送到工人师傅手里;另一个肩膀可以作人梯,让青年们踏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

31.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做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32. “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

33. “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34.自古成功在尝试。

35.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舒服,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

36.横刀哪顾头颅白,跃马紧傍青壮人,不负党员名。

37. “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38. “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

39. “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40.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

41. “一心为人民”。

42. “壮士临阵决死,哪管些许伤痕。向千年老魔攻战,为百代新风斗争,慷慨掷此身!”

43. “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44. “讲学,我不敢当。不能好为人师,讲学以学为主,讲的目的是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

篇二:我想做个小小数学家

我想做个小小数学家

滨江学校 二(1)班 徐婧煊

大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兵”,我呢就想做个小小数学家。我很羡慕班上数学成绩特别好的同学,比如我们的班长吴欣晔,数学课代表袁梓涵,一直都是我的偶像,他们在数学课上,神情专注,思维敏捷,发言踊跃,特别是做起数学题目来,速度不但很快,而且答题非常准确。爸爸为了培养我的数学兴趣,提高我的数学成绩,从书店买了很多数学辅导书让我学习和阅读;同时还时常给我讲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故事,我听了很受启发和鼓舞。我永远记着华罗庚爷爷激励后人的话:“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习数学最好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断的努力”。

同学们,我们一起加油吧。

篇三:1班优秀习作

运动会记事

通道一中 裴雨莹

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里,我们迎着秋日的阳光,伴随着收获的季节,迎来了欢快精彩的校运动会。

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却打不湿我对广播操比赛的热情。“一二一,一二一,”我们在嘹亮的口号声中,迈着整齐的步伐入场了。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全班同学动作整齐化一,伸张有序,场外传来了阵阵掌声。“向中看齐”。随着体育委员的口号声,我们迅速集合!整队!跑步出场!场外再次传来热烈的掌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在本届运动会拿下了第一个冠军!

这时,运动员们还在做热身运动。压腿、伸腰,一丝不苟,那必胜的眼神,洋溢在每个选手的脸上。随着一声“预备”,赛场气氛瞬间凝固。选手半蹲在起点,眼睛虎视着前方,犹如闹钟上满了发条,冲力十足。“砰”发令枪响,选手们弹出起点。奔如急流、腾如虎跃,你追我赶、互不示弱。奔跑、跨栏,跨栏、奔跑,一个个矫健的身影,跳跃在红色的运动场上。在一阵排山倒海的加油声中,我班男神第一个冲过终点,“19秒”新的校运动会记录诞生,同时也为我们班再添一枚宝贵的金牌。

跳高赛场也是高潮迭起,高度为1.25米,这个高度到了倩的腰以上一点。只见她开始做热身运动,踢踢腿,弯弯腰。热好身后,她坚定的注视着横杆,突然摆开双臂开始助跑,到最后一步时,她左脚猛地一蹬,两臂向上摆动,身子像飞燕一样腾空而起,向上跃去。过杆!落地!她完美的完成了一系列动作。场外传来一阵阵欢呼声,她也成功得了第一名。 更难能可贵的是吴阳珣在3000米比赛中取得了第8名的好成绩。别看她个子小,但她凭着自己的超强毅力,一次一次地超越了前面的对手,取得了成功!

运动会展示着学生的青春风彩,它锻炼的是体力,激活的是生命。所有选手在本届运动会上赛出了成绩,赛出了风格!也在比赛中寻觅了更多的光彩,在比赛中创造了更多的美好和辉煌!

记忆深处的风景

通道一中 裴雨莹

身边的风景好美,有的只是一份美丽,心底的风景好美,有的却是一份感动。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暑假来了。好久没拉姥姥家了,可得到街上好好转转。繁华的街道上,高耸的大厦,显得我如此微渺;诱人的百货大楼,又让我欢欣鼓舞;琳琅满目的饰品,又让我为之所动,一时间,我深深的沉醉了。

太阳西斜,回家的时候到了,可我却迷失了方向,内心的恐惧向我袭来,我蹲在那个小小的角落,将脸深埋向双手,泪水充盈了双眼,害怕夜色将我吞没。

这时,我感觉到有人走向了我,是一位老奶奶,她轻拍了我的肩膀,关切的问道:“你怎么了?怎么还不回家?”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将头偏向来了一边,老奶奶缓慢地用手撑在地上,吃力地坐在地上,有关切的问道:你是不是迷路了!一时间,泪水占据了我的眼眶,我仍旧没有吭声。“别怕,你告诉我,你家在哪?我带你去!”不争气的眼泪终究还是跑了出来,我含糊不清的说出了地址。

老奶奶听后,布满皱纹的脸上堆满了笑容,缓缓说到:“这地方,我知道。”他用手扶着墙,吃力的站起来,舒了一口气,可能她太老了。可我却不愿跟她去,毕竟我不认识她,老奶奶好似读懂了我的心思:“你是不是害怕?没事,我不会骗你

我们班的数学家

的!”回家的欲望终究是战胜了内心的恐惧,我擦了擦眼泪,慢慢地站了起来。她佝偻着背,缓慢地向前移动着,清风吹拂着她的银发。又走了一会儿,她的脚步更加慢了,我竟然能清晰的听到她的呼吸声了,也

许她太累了吧。而此时的我,望着消瘦的她,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到了,你快回家吧!”

啊,真的是我外婆呀!我飞奔过去,等我回过神来,她已走远。在夕阳的反照下,异常清晰,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最后,消失在路的尽头。夕阳下,那佝偻的身躯、那蹒跚的步伐!却变得那样的坚定,犹如黄山上苍劲如虬的不老松。

世事如棋,光阴似箭,都市风景随四季而渲染多变,但心目中的风景,却似由篆刻师镶嵌与心灵深处。让我读到生活中的真善美,时刻感受到人间的真诚和温暖。

风雨桥

通道一中 杨蓓

提起家乡通道县就不得不提起富有侗族风情的风雨桥。在县城的护城河双江河上横跨着九座玲珑奇巧的风雨桥,这就是侗乡的一江九桥。

风雨桥是一种桥上有亭的桥。通常一座桥上有三到四座亭子,大多数亭子是木质结构,亭子的结构复杂,但是从亭下看,一目了然。在风雨亭子的建造中,最为重要的是找准点,亭子都依自己的中点而来建,一座桥亭仿佛是一座鼓楼的缩影。桥上的亭子可供行人休息,躲避风雨,所以叫做风雨桥。

风雨桥的桥面基本与水面平行,桥身由水泥铺成,由三到四个桥墩支撑,桥墩一般为圆柱形,由石头堆积而成。

在许多风雨桥中最富盛名的要数独蓉桥和万福桥了。独蓉桥横跨在双江河上,如一条纽带连接了县城两岸。独蓉桥是众多风雨桥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座,从1984年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独蓉桥建成之时正值通道侗族自治县30周年的大庆,独蓉桥横跨渠水,对峙独岩峰,古称芙蓉里,因此得名独蓉桥。独蓉桥全长66.7米,桥宽5米,桥面是钢筋水泥结构,桥下有12米高的阁楼三座,檐高3.5米的游廊16间,主要的建筑材料有钢筋混凝土和木头。盖独蓉桥上的琉璃瓦庄严而大气,据说是来自陶城铜官的瓦。独蓉桥结构复杂,古朴庄重,匀称协调,既采用了现代桥建筑之工艺,继承和发扬了侗乡风雨桥传统工艺和工匠的智慧结晶。

万福桥距独蓉桥有100米的距离,同样座落在双江之上连接了城东区与城中区的道路。这座桥于2014年完工,历时九个月。万福座上有3座大小不同的阁楼,色调主要是金色,无处不显出的金碧辉煌,桥宽6米之多,处处散发着侗楼的建筑特色。一到夜晚,万福桥上的彩灯亮起,就是那最靓丽的风景。

这就是风雨桥,永远印在侗乡儿女的心中。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通道一中 曲潇

本班有来自四面八方的风流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古曰唐因“八大家”而著名,本班因这“四大家”而精彩。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班闻名校园。

NO.1“音乐家”

杨凤秋,是我们班上名副其实的“音乐家”。第一个学期的时候,她说自己十分擅长歌唱,班里几乎没有人能够唱过她!我当时就想: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真是自恋死了!后来在艺术节的时候,她初展歌喉——她手拿话筒,是那样有范儿。当她昌第一句时,那悠闲自然的神情和细腻的声音把当时在场人都震撼住了,在场的老师也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从此,只要是赌场、领队非她莫属。称她为“音乐家”,真是当之无愧啊。

NO.2“舞蹈家”

我们班的这个“家”非吴丽倩莫属了,她的舞,那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她那举手、投足、旋转、凝神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次比赛上,她展示了优美的舞姿。她身轻如燕,一会儿跳上跳下,一会儿来个空翻,一会儿又打个前桥。同学们看得心都到喉咙口了,而她却连带笑容,好像那些动作都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因此同学们佩服都五体投地,也难怪她能在县级舞蹈比赛中得了一等奖呢!

NO.3“历史学家”

这里的“历史学家”不是考察历史的专家,而是学历史学到“家”。不少同学都人为历史枯燥乏味。可是班上偏偏就有个人,酷爱历史,一个个历史人物,她几乎背得滚瓜烂熟,老师提出的问题,她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出来。当我们不知道的历史事件时,问她准有答案,而且多数不会错。当她有不会的题时,她总是有“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态度。知道她是谁了吧?她就是我们班的大神李丹黎。

NO.4“数学家”

猜一猜我们班的“数学家”是谁?这个可是个难题!因为数学成绩好的同学有很多,不过经重重选拔后自有胜者。结果吧这个称号给了李维同学。他的脸上戴了一副黑框眼镜,颇具学者风范。可你绝对想不到,他竟是一个十分贪玩的人。每一次下课,总是前十个跑出教室的。玩游戏也是数一数二的高手呢!可是他的学习成绩依然那么好,真是可以把人气到吐血啊。唉~,没办法谁叫他就说这么一个“牛人”呢!

怎么样?我们班上的“四大家”都很不错吧?其实不仅他们优秀,其他的同学也棒着呢!这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和谐、友好、温暖的家。

留在记忆深处的风景

通道一中 潘媛

所谓的风景有很多种。如那清册的湖水,那俊俏的山,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蔚蓝的天空……这都是一些美丽的风景。但再我认为这些都不是美丽的风景,我认为那美丽的风景还是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很少有人从这座小桥走过,多时也不过十来个罢了。

那座小桥就在我家附近,放学后,我也喜欢从那里走过。一在那座桥上有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划过……

桥的东头,有个男子在那里摆了书摊。西头呢,有个老婆婆在卖些糕点。卖书的并不很忙,闲到每天都可以倚在旁边的柱上,把收音机贴到耳朵上,静静地听着;老婆婆人也很好,点心都是自己在家做的,也特别好吃。人还没有走到桥边,就能闻到阵阵的飘香了。男子是也同样很是时尚。

我走过的系数多了们也就和他们熟了。每当傍晚我经过桥,都会买一些老婆婆的点心,边走边吃。日子就了,每当那个时候就会递给我一块儿点心,有时候还会递一块儿糖给我。然后再去东头,停在那个男子的书店看书。

有一次,我走到桥西头,阿婆依然把早已色好的点心递给我,我迫不及待拆开吃了一口,小折对阿婆说:“阿婆,你做的点心真好吃!”阿婆看了看我,笑而不语。“阿婆,那您有几个孩子啊?”我试探着问起。她顿了一下,把身子侧过来,轻轻的说“喏,东头那个卖书的男子,就是我的儿子。”我恍然大悟,心中不知被什么触动了一下。“他说要自力更生,我不放心,所以……”阿婆就接着说道。

我走到了桥东,看到那位男子依然依在那根柱子上,带着大墨镜。我走上前去,说“你

带着大墨镜,真懒!”他只是笑而不语。我递给他点心吃,手是西头的阿婆做的,他说了声谢谢。还收在家常常能闻到这种飘香。我接着问道:“那您一定有个十分疼你的母亲吧?”他同样是顿了一下,说:“桥西头那位卖点心的阿婆就是我的母亲……”他说,“我知道她每天都在陪我。”

飘香的点心,时尚的书籍。母子间的爱,永远洒满那座桥。这就是那座桥上最美的风景,留在我记忆深处的风景。

精彩运动会

通道一中 徐照玉

看!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初一三零一的同学们。他们迈着矫健的步伐迎风走来,他们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一班的健儿们呼出了“文者称雄,武者称霸,一班一班雄霸天下!”那响彻云霄令人震撼的口号!他们准备在此次运会上大显身手!

随着入场词的播报,随着那矫健的步伐,迎接我们的是2014年秋季运动会。

看,百米跨栏气跑处的运动健儿正在做着准备活动。哦!Look!那是我们班的运动健将小传同学。压压腿,活动活动关节……他的脸上露出了那一副神气的表情,那是一个自信的表情,仿佛再告诉我们他一定会拿一个第一回来的。“各就各位,预备……砰”随着发令枪打响,小转同学如同离弦的剑一般的飞奔而去。

一个栏,两个栏……他的左脚轻轻一抬,右脚用力一蹬,两只脚在空中摆了一个“弓”字,轻松地跨了过去。那高高的栏架在他那里就是小菜一碟。他跳跃于栏架间,就像一个跳动的音符,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告诉着我们他一定会拿一个第一,一定会破记录!

呀!冲啊!最后十米!呀!第一!第一!“传!你再快一点马上破纪录了!”班主任的声音在终点响起!0.01秒……0.02秒! 破纪录了!

倩倩是我们班跳高强手,在去年的运动会中女子乙组跳高的第一名!她信心满满,很轻松的走到跳高杆前,用那准确的眼神把自己的身高与跳杆的高度对比对比,,呀,好高呀,已经快到她头顶了!她能跳过吗?我们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汉。只见她镇定自若地再回到起跑点,抖动抖动身体,放松一下,一连蹦了几下,选一个自己觉得最好的助跑位置,往铁杆冲去。右脚一跳,左 脚一抬,在空中腰一收,整个人就越过了过去,就像一道美丽的弧线!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在跳杆上了,跳高杆纹丝不动,Oh,她过了过了!她又为我们班拿了个第一!

运动会举办的风风火火,每一场比赛都让我无比难忘,让我如痴如梦,沉迷其中…… 一次次考验在一次次发令枪声中开始,在一次次欢呼中结束……我相信,我更期盼在2015年的运动会中我们会创造辉煌!

精彩的2014我感谢你,辉煌的2015我盼望着你!

运动会记事

通道一中 杨莉辉

在可爱的11月里,且伴随着萧瑟的秋风,我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开幕式开始了,我们迈着矫健的步伐,喊着铿锵有力的口号,精神抖擞的向主席台 走

去,我身在这个队伍中,非常自豪,我抬着头,挺着胸 ,向前迈着大步,感到自己能为班级争光,真是既兴奋又激动。

男子100米赛跑开始了。第2组便轮到我班的小张了。只听啪的一声枪响,小张等六名同学,像离了箭似的向终点奔去,同学们都高呼:’‘小张加油。''有的同学从服务台的座位上跳了起来。啊太好了。小张抢到了最前面,我们喊得更起劲了,伸出拳头示威。冲刺了 ,冲刺了。只见小张,像只脱缰的野马,将无穷的力量凝聚于这跑道上。终于,在同学的呐喊声中,他夺得了第一名。我们振臂欢呼,就像我们自己获得第一名那样兴奋。

接下来是男子3000米跑,它虽然没有短跑那样令人兴奋,但绝对比短跑更令人感动。瞧,只见我班小杨在起点做好热身运动,随着一声枪响,他便开始了这艰难的征程。前几圈他匀速前进,不断调整自己的呼吸。任凭一个个对手从他身旁超过。看得出,豆大的汗珠已经浸湿了他的衣服,可他丝毫没有松懈,而其他参赛选手 ,已开始了漫长的徒步之旅。我的心在不停忐忑着;他会不会中途放弃?像其他选手那样放弃这次比赛?我不得不为他捏了一把汗。最后几圈了,他开始迈大自己的步子,此前积下的能量就在这一刹那爆发了出来。而服务台的同学也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同学在为他加油,有的同学忙着将水送往终点,等他凯旋而归。他终于成功了,他诠释了勇敢拼搏,不怕困难的体育精神。他在老师和同学的面前证明了自己,此时的他,就是我的榜样。

再看跳高场地,也是一片龙腾虎跃的景象,小吴跳的杆子刚好在他的腰上,只见他宛若飞燕一般轻松地越过竹竿。再看小陆,他把竹竿碰掉了,不过他又从新跳了一次,终于跳过了杆子。

运动会闭幕式开始了,我们班获得了众多奖项,真是收获颇丰。本次运动会展示学生青春风采,考验体能与心理的具体实践。它锻炼的是体力,激活的是生命,弘扬的是个性和青春活力,收获的是笑脸和精神风貌。所有选手在本届运动会上赛出了成绩,赛出了风格,在比赛中寻觅了更多的光彩和梦想,在比赛中创造了更多的美好和辉煌。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通道一中 吴雪磊

说到“牛人”,那可是每个班都会有那么一两个。当然,我们班自然也不会是少的,只能是多的。

我们班有几个很牛的“牛人”。第一位是我们班号称眼睛最大、耳朵最大的“牛人”——“雷哥”。我们班有许多关于他的传闻。据说:“他有一对能装得上大象的耳朵,还有一双能看得见千里之外的眼睛。”起初,我还不相信,可当我亲眼看见有人证实了这两件事后,我就真的相信这两个传闻。原来他的耳朵可以装的上一只直径仅为一厘米、高不足一厘米的超小玩具象。还有一次,我笔上的一个小零件掉了,我找大半天也没找到,可当“雷哥”走过来,他蹲了下去就发现了。这便证实他的耳朵果然灵。

第二位是我们班最爱哭的人。她的名字叫小红,就是被我们称为“哭神”的那个小红。她可以为了一件很小的事哭很久。有一次,她去上学的路上压死了一只小鸡,她马上下车把小鸡的尸体包好。之后,她就开始哭了,她从路上哭到学校。然后,上午的四节课我们都是在她的“哭功”中度过的。中午的时候,我们和她一起把小鸡埋了之后,她的哭声才逐渐停止了。 第三位是我们班学习最好的人,人称“学中之神”。因为她的学习成绩很好,所以她被我敬重着,但她从不骄傲。

“牛人”之所以能被称为“牛人”,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独到的一面。我也想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牛人”。

篇四:数学家的不幸

数学家的不幸

【摘要】“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数学家的经历而言也如同此句话。幸运的数学家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数学家各有各的不幸。

【关键字】数学家 生活经历 教育 生活背景

1. 天才伽罗华

伽罗华诞生在拿破仑帝国时代,经历了波旁王朝的复辟时期,又赶上路易·腓力浦朝代初期,他是当时最先进的革命政治集团——共和派的秘密组织“人民之友”的成员,并发誓:“如果为了唤起人民需要我死,我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伽罗华敢于对政治上的动摇分子和两面派进行顽强的斗争,年轻热情的伽罗华对师范大学教育组织极为不满。他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伽罗华在路易·勒·格兰皇家中学领奖学金,完全靠公费生活。在第四、第三和第二年级时他都是优等生,在希腊语作文总比赛中也获得好评,并且在1826年10月转到修辞班学习。

但是第二学季一开始(伽罗华这时刚满15岁),由于教师们认为他的体格不够强壮,校长认为他的判断力还有待“成熟”,他不得不回到二年级。重修二年级,使伽罗华有机会毫无阻碍地被批准去上初级数学的补充课程。自此他把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用来研究、探讨数学课本以外的高等数学。别对一些数学大师,如勒让德的《几何原理》和拉格朗日的《代数方程的伽罗华经常到图书馆阅读数学专著,特解法》、《解析函数论》、《微积分学教程》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但他并未失去对其他科目的兴趣。

因此,当1827年伽罗华回到修辞班时,他的全面发展甚至比他的数学的天分在同学之中更加出人头地了。但是他对其它科目的教科书的内容以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法之潦草马虎感到愤怒。所以有的教师认为他被数学的鬼魅迷住了心窍,有的教师用七个字“平静会使他激怒”来形容他的行为。

这时伽罗华已经熟悉欧拉、雅可比的著作,这更提高了他的信心,他认为他能够做到的,不会比这些大数学家们少。到了学年末,他不再去听任何专业课了,而在独立地准备参加取得升入综合技术学校资格的竞赛考试。结果尽管考试失败,但1828年10月,他仍然从中学初级数学班跳到里夏尔的数学专业班。

1829年7月2日,正当伽罗华准备入学考试时,他的父亲由于受不了天主教牧师的攻击、诽谤而自杀了。这给了伽罗华很大的触动,他的思想开始倾向于共和主义。其后不久,伽罗华听从里夏尔的劝告决定进师范大学,这使他有可能继续深造,同时生活费用也有了着落。1829年10月25日伽罗华被作为预备生录取入学。

1831年5月l0日,伽罗华以“企图暗杀国王”的罪名被捕。在6月15日陪审法庭上,由于共和党人的律师窦本的努力,伽罗华被宣告无罪当场获释。七月,被反动王朝视为危险分子的伽罗华在国庆节示威时再次被抓,被关在圣佩拉吉监狱,在这里庆祝过他的20岁生日,渡

过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年的大部分时间 。在监狱中伽罗华一方面与官方进行不妥协的斗争,另一面他还抓紧时间刻苦钻研数学。尽管牢房里条件很差,生活艰苦,他仍能静下心来在数学王国里思考。

1832年5月30日清晨,在巴黎的葛拉塞尔湖附近躺着一个昏迷的年轻人,过路的农民从枪伤判断他是决斗后受了重伤,就把这个不知名的青年抬到医院。第二天早晨十点,这个年仅21岁的年轻人离开了人世,数学史上最年轻、最富有创造性的头脑停止了思考。后来的一些著名数学家们说,他的死使数学的发展被推迟了几十年,他就是伽罗华。

2. 天才阿贝尔

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1802年8月5日出生在挪威一个名叫芬德 的小村庄。有七个兄弟姐妹,阿贝尔在家里排行第二。他父亲是村子里的穷牧师,母亲安妮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人,她遗传给阿贝尔惊人的漂亮容貌。小时候由他父亲和哥哥教导识字,小学教育基本上是由父亲来教,因为他们没有钱请不起家庭教师。十三岁时,阿贝尔和哥哥被送到克里斯蒂安尼亚(即后来的奥斯陆)市的天主教学校靠一点奖学金读书。在最初的两年,他们兄弟的成绩还不错可是后来教师枯燥的教学方式,高压的手法,使得他们兄弟的成绩下降了。

1817年是阿贝尔一生的转折点。在这一年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教师霍姆伯厄,霍姆伯厄发掘了阿贝尔的数学才能,而且成为他的忠诚朋友,给他许多帮助。阿贝尔死后,霍姆伯厄收集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霍姆伯厄很快就发现了十六岁的阿贝尔惊人的数学天赋,私下开始给他教授高等数学,还介绍他阅读泊松、高斯以及拉格朗日的著作。在他的热心指点下,阿贝尔很快掌握了经典著作中最难懂的部分。

在中学的最后一年,阿贝尔开始试图解决困扰了数学界几百年的五次方程问题,不久便认为得到了答案。霍姆伯厄将阿贝尔的研究手稿寄给丹麦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达根。达根教授看不出阿贝尔的论证有甚么错误的地方,但他知道这个多大数学家都解决不出的问题不会这么简单的解决出来,于是给了阿贝尔一些可贵的忠告,希望他再仔细演算自己的推导过程。就在同时,阿贝尔也发现了自己推理中的缺陷。这次失败给他一个非常有益的打击,把他推上了正确的途径,使他怀疑一个代数解是否可能。后来他终于证明了五次方程不可解,而那已经是

他十九岁时的事情了。1822年6月,阿贝尔靠着霍姆伯厄和其他教授们的帮助,在克里斯蒂安尼亚大学念完了必须的课程,那时大学和城里人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学天才。可他的父亲已于两年前去世,家里一贫如洗,没钱继续从事数学研究。他的老师和朋友们也很穷,无法再拿出更多的钱资助他去当时世界数学的中心巴黎深造。

1823年夏,教天文学的拉斯穆辛教授给阿贝尔一笔钱去哥本哈根见达根,希望他能在外面见识和扩大眼界。从丹麦回来后阿贝尔重新考虑一元五次方程解的问题,总算正确解决了这个几百年来的难题:即五次方程不存在代数解。后来数学上把这个结果称为阿贝尔-鲁芬尼定理。阿贝尔认为这结果很重要,便自掏腰包在当地的印刷馆印刷他的论文。因为贫穷,为了减少印刷费,他把结果紧缩成只有六页的小册子。

阿贝尔满怀信心地把这小册子寄给外国的数学家,包括德国被称为数学王子的高斯,希望能得到一些反应。可惜文章太简洁了,没有人能看懂。高斯收到这小册子时觉得不可能用这么短的篇幅证明这个世界著名的问题连他还没法解决的问题,于是连拿起刀来裁开书页来看内容也懒得做,就把它扔在书堆里了。阿贝尔在数学和天文学界的朋友们,说服大学去请求挪威政府资助这个年轻人,作一次以数学为主要目的的欧洲之行。经过过分的慎重考虑之后,政府妥协了,但不是立刻派阿贝尔去法国和德国,而是给他一笔奖金,让他在克里斯蒂安尼亚复习法语和德语。在延误了一年半后,在1825年8月,皇家从窘迫的财政中拨出一笔钱当时二十三岁的阿贝尔,让他足够在法国和德国旅行和学习一年。

阿贝尔在德国并没有去找在哥廷根的高斯,可能他觉得这个大数学家难以接近,也难以帮助他,因为他以前的作品寄给他却得不到回音。1826年7月,阿贝尔离开德国到了法国,当时的法国皇家科学院正被柯西、泊松、傅里叶、安培和勒让德等年迈的大数学家们把持,学术气氛非常保守,各自又忙于自己的研究课题,对年青人的工作并不重视。阿贝尔留在巴黎期间觉得很难和法国数学家谈论他研究的成果。他曾寄过一份长篇论文给法国科学研究院,论文交到了勒让德手上,勒让德看不大懂,就转给柯西。多产的柯西正忙着自己的工作,无暇理睬,

把论文随便翻翻丢在一个角落里去了。

阿贝尔的那篇论文《关于非常广泛的一类超越函数的一般性质的论文》是数学史上重要的工作,他长久的等待着消息,可是一点音讯也没有,最后只好失望回到柏林。在那里他病倒了,他不知道自己已患上了肺结核病,以为是法国的孤寂生活使他身体衰弱。他只剩下大约七元钱。他写了一封急信,延误了一些时间,从霍姆伯厄那里借来了一笔钱。阿贝尔从1827年3月到5月,靠霍姆伯的大约六十元借款生活和从事研究。最后,当他所有的来源都枯竭时,只好掉头回国。1827年5月底,阿贝尔回到了克里斯蒂安尼亚。那时他不仅身无分文,还

了朋友一些钱。他的弟弟无所事事,用他的名字借了一些钱,他必须还清。于是,阿贝尔靠给一些小学生和中学生补习初级数学、德语和法语赚点儿钱。没多久,阿贝尔很幸运地被推荐到军事学院教授力学和理论天文学,薪水虽不是很多,却已经可以让他安心继续从事椭圆函数的工作了。

这时,阿贝尔的身体越来越衰弱。在1828年夏天他一直生病发烧咳嗽,人也变的消沉,感到前途真是暗淡无光,而且无法摆脱靠他养活的家人的负担。他们直到最后一直缠着他,实际上弄得他自己一无所有,可是直到最后他也从没有说过一句不耐烦的话。挪威1828年的冬天很冷,阿贝尔穿上了所有的衣服,可是身体还是觉得冷。他咳嗽、发抖,觉得胸部不适,但是在朋友面前他装作若无其事,而且常开玩笑,以掩饰他身体的不舒服。1829年4月6日,阿贝尔去世,身边只有未婚妻克里斯汀。

阿贝尔死后两天,阿贝尔将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数学教授。第二年6月法国科学院颁给著名的Grand Prix奖给阿贝尔。1830年柯西在旧书堆终于找出积满灰尘的阿贝尔的手稿,1841年这篇史诗般的手稿又一次丢失,直到1952年才在佛罗伦萨被重新发现。 法国数学家厄米特在谈到阿贝尔时说:“阿贝尔留下的工作,可以使以后的数学家足够忙碌五百年。

。”

【参考文献】

1、《数学家的不幸》选自百度文库

2、百度数学家伽罗华

3、百度数学家阿贝尔

篇五:有趣的数学

有趣的数学

徐浩

摘要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数学的有趣:一个是数学家热情的来源、然后是数学家们的趣事、最后是略谈了数学的美,旨在说明本人对数学的喜爱以及向他人讲述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并希望能打动那些还未对数学彻底失去兴趣的人。

关键词:数学、有趣、美丽

自我上学伊始,数学就作为这个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逐渐地走入了我的生活,并在随后的十四五年里,占据了我生命中很大的一部分,同时由于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幸一直遇到了很多对数学充满热情、且严谨认真地教数学的老师,这么多年来我对数学一直还保持着较多的热情,并且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止一次的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故而在这里粗浅地谈谈我眼中的有趣的数学。

数学家们的热情从何而来

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大数学家来说,终年埋首书桌,有时为了一个问题耗费终身,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例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先生,他经年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耗费终生最终发表了《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即数学界常说的“1+2”。还有现如今的一个怪人,之所以说他怪,是因为他彻底解决了七大千年猜想之一的庞加莱猜想,并由此获得了当今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但他却拒绝了领奖,并在之后又拒绝了克雷研究所的百万元大奖,拒绝了几所世界一流大学的聘请,并从数学界销声匿迹,不再与外界接触,和他的母亲在一起,靠他母亲的养老金过活。这个怪人就是可与当今极富盛名的陶哲轩齐名的格力高列·佩雷尔曼。从这两个人的事迹来看,实在是难以让我们觉得数学家的生活有多快乐,但那些数学家们却日复一日、乐此不疲地钻于此道,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数学家们的热情从何而来?

“AB^2+BC^2=AC^2”,这是著名的勾股定理,又称毕氏定理,相传这是一位毕达哥拉斯的门徒所发现,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及其所创立的毕氏学派取得了许多的成果,这便是其中一项。当时的毕氏主要研究数字,而从他的数字关系中,他“感受到了一种奇妙的完美,致使他相信数字必为一切事物的发动机”,随后也许是他根据弹奏琴弦时音调随弦长的变化均匀变化时明悟到了整数比的妙用,于是这种想法逐渐被他延伸到其他领域,以其解释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解释了毕氏一派的数学热情:用数学来解释宇宙。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条命运的线在牵动,在两千多年后的英国,一个同样用数学解释宇宙并成功了的人出生了,这个人就是艾萨克·牛顿,那个自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的人。伟大的牛顿先生一生过得也不是很好,他一生未娶,几乎没有朋友,仅有的一个是他当年在剑桥的室友魏京斯,不过这样的生活正是牛顿严格自律、朴实无华、拘谨禁欲的映照,并使他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研究中。也许大部分人更多的注意到牛顿的物理成就,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牛顿的数学成就应更高,他与莱布尼兹创立的微积分的重大意义暂且不表,对于他在物

理学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极大程度上是借助微积分而完成的,他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对于他的研究热情,或许可以用这样一句话回答,“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小男孩,徜徉在海边游戏。偶然找到一粒光滑的圆石,或者找到比一般漂亮一点的贝壳就很开心。而在我眼前那伟大的真理海洋,尚未为人探知”。

数学家们的趣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数学家们常常是隐居于大学的象牙塔中,一心扑向数学研究,与世隔绝,直到发表了什么成果见诸报端才堪堪为我们所知,可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不见得就了解那些成果,甚至很多数学界的最新成果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例如今年五月中旬刚发表不久的陈秀雄、西蒙·唐纳德森、和孙松证明丘成桐猜想的论文,我询问了一下身边的人,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似乎更证明了数学和数学家的神秘,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把数学家看成一群刻板、没有趣味、不食人间烟火的怪人。然而事实却远非我们所想,数学家们不仅仅和我们一样是普普通通的人,而且正因为一心扑在数学研究上,他们显得更加的纯粹甚至可爱,每当读到这样的故事时,我常常在微笑之余有一丝感动,或许正是他们的纯粹打动了我吧!

下面就给大家说两个数学家的趣事吧。

冯·诺依曼是个数学家。对,你没看错,这个创造了世界上首台计算机的家伙,他是一个数学家,你难道以为他只是一个物理学家么?这里有一个关于他的小故事。据说曾经有人问过他这样一个问题:两个人相向而行,中间有一只狗一直跑来跑去,直到两个人相遇时,问这只狗跑了多远。这是一道经典的小学奥赛题,听说苏步青老先生曾经很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标准答案:先求出狗的速度,再乘两人相遇所用的时间,即得解。冯·诺依曼也是片刻就算出了答案,提问的人估计很伤心,说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诀窍的,冯·诺依曼很诧异:“什么诀窍?我的方法就是把狗每次跑的距离算出来,然后算出那个无穷级数??”

也许上面那段话仅仅让你觉得索然无味,并未发现有趣之处,可是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许多大数学家们其实远比我们这些普通人简单、直接、耐心的多,他们不是不想一些技巧简化证明与计算,只是不会把那看作数学的根本,在他们生活中,能够简单他们就不会花心思去想什么技巧,因为那反而降低了他们的效率,而这也正是他们感动我之处。

再讲一个关于希尔伯特的故事吧,这个人曾在1900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发表了新世纪数学界应解决的23个问题(这些问题后来有效地推动了20世纪数学的发展),与庞加莱并称为数学史上最后两个数学全才。曾经有一次在他的讨论班上,一个后生晚辈作报告,其中用了一个很漂亮的定理,希尔伯特肯定地说:“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定理啊,是谁发现的?”那个年轻人怔了好一会,才说:“是你??”。

这个故事曾让我无语过好一阵子,不过这些令人无奈付之一哂的小故事正是数学家们心灵纯粹更明显的体现,不然的话也就不会又出现个阿尔夫斯在二战时拿着菲尔兹奖章去当铺换路费的趣闻了。数学家们在现实社会中“就像个婴儿”,但纯粹的心却永远使他们高贵伟大。

数学的美丽

数学是美的吗?如果是,为什么我们看不到?

提一个问题,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有理数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一千个甚至一万个呢?答案仍然是肯定的,因为在有限个有理数相加时,我们可以通过递推,一直到最后一个数时得出其间所有和均为有理数。那么当有理数的个数变成无穷个呢?结果出现了惊人的变化,

其结果有可能出现无理数。例如:1+1/4+1/9+??+1/(n^2)=(π^2)/6.这个正是无穷级数中p级数的其中一个,当年这个级数曾困扰了伯努利两兄弟多年,被欧拉知道这个级数后,给出了上面那个答案揭示出有理数与无理数之间奇妙的关系。然而欧拉在这方面的发现还不止于此,他后来还发现了无理数、有理数及负数之间的关系,首先欧拉将e^x展开成幂级数,再将x用iθ替换,即得到了e^iθ=isinθ+cosθ,再用π替换θ,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式子:e^(π*i)+1=0,据说这曾被评为千年最美公式??

当然,数学的美很多是体现在图形上的,例如笛卡尔的心形曲线和他那忘却年龄差别的爱情,例如毕氏的黄金分割,还有分形图形,这里都有足以令我们惊叹的美丽。

但在现在,数学其实早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所见所及早已充斥了数学之美,其中最广泛的便是数学在互联网中的应用。例如现在大家打字用的拼音输入法、进行网页搜索使用的搜索引擎、反作弊进行的重复率查询,都是对一种或几种数学的灵活运用所取得的成果。我们之所以看不到数学的美丽,正是我们对数学的不了解、不关注造成的,数学很美,可惜我们不愿抬眼去看,即使它就在眼前。

一直以来,我虽然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但却对它知之不深,直到进入大学,才有幸读到了几本有趣不晦涩的数学著作,从而深深地为数学所吸引,在我看来,一个人不一定要必生投入到数学中,但却一定要去主动地了解数学,因为这实在是极有趣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陈景润。

2.《完美的证明》【美】玛莎·葛森,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数学魔法》【美】卡尔文·克劳森/著,周立彪/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4.《数学之美》吴军,人民邮电出版社。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