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好刀用在刀刃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3:14:25 初中作文
好刀用在刀刃上初中作文

篇一:“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来说,资金是建设校园网时无法回避的一个实际问题。如何扩大资金来源,如何提高投资效益便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此次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及应用调查表明,自力更生、自筹资金仍然是目前中小学建设校园网的主要方式,而投资比例失衡问题依然存在。

【数字】

34%的学校校园网建设资金投入在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

调查显示,校园网建设资金投入在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的学校比例最高,有942人在回答“你的学校建设校园网的投入”这一问题时作出这样的选择,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34%;有381人回答“小于10万元”,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13.7%;有496人表示“在5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17.9%;有443人回答“在100万元至150万元之间”,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16%;有510所学校的校园网资金投入在150万元以上,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18.4%。

51.4%的学校建设校园网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学校自筹

在回答“你的学校建设校园网的资金主要来源”这一问题时,有1424人回答是学校自筹资金,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51.4%,超过半数;此外,有382人回答来自于“上级部门拨款”,占13.8%;有127人回答来自于“社会捐助”,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4.6%;有153人回答来自于“企业垫资”,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5.5%;而回答“以上两种或多种方式结合”的有686人,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24.7%。

校园网建设软硬件投入比例失衡问题普遍

国外一般的经验表明,在校园网建设中,硬件、资源、人员资金投入比应为4∶3∶3。在此次调查中,回答“你的学校花在资源建设上的资金占整个校园网建设资金的比例”这一问题时,选择“20%以下”的有1271人,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45.8%,接近半数;有737人选择“20-40%”,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26.6%;有712人选择“40%以上”,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25.7%。调查数据反映出,已建校园网的学校大多钟情硬件配备,忽视了对资源尤其是对人员培训的投入。

【分析】

推进校园网建设必须解决投入问题

此次调查表明,有52.3%的学校建设校园网的投入超过了50万元,对于中小学来说,这笔费用可谓是巨额支出。另外一个数字佐证了这一点:在回答学校还未建校园网的1780份答卷中,有1449人回答说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才没有建校园网,占未建校园网学校总数的81.4%。由此看出,资金仍旧是校园网建设的一大瓶颈。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教育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我国已建校园网的中小学大约有3万所左右,而调查显示,这些已建校园网的学校80%以上集中在大中城市或县城,未建校园网的学校60%以上是基础薄弱学校。两组数据告诉我们,要想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必须解决资金投入难题。

资金来源单一的局面亟待改变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目前中小学建设校园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学校自筹和上级拨款,只有10.1%的学校采用其他方式筹集建设资金。这表明目前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资金来源比较单一。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了多种融资渠道:政府加大对基础教育校园网建设的资金投入;在有条件的地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适当收取校园网建设专项资金,以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将信息技术教育的费用纳入“一费制”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此外,有些地区实行电教教材代收费政策,缓解了“有车无货”的矛盾,转变了重硬轻软的局面。这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源、软件建设投入的问题。

其实,解决校园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还有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企业垫资,调查中也有5.5%的学校采用这种方式。但目前这种方式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其一,企业建设校园网的效益与学校应用效果的差异。校园网建设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而企业垫资难以保障资金及时持续地供给,在学校其他筹资渠道不畅时,校园网建设就难以达到理想的目标;其二,企业垫资将占用企业的经营资金,增加企业资金的回收成本,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企业的角色更多的应该是融资者,企业作为融资的润滑剂,在一定政策支持下,帮助学校获得校园网建设资金。这样,既拓展了企业自己的市场,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孙波博士认为,校园网建设资金筹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二是采取融资的方式。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需要资金投入的延续性,目前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把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市场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合理的教育信息化产业链。

资金利用有待科学化

调查数据显示,资源建设投入占校园网总投入比例在“20%以下”的占已建校园网学校的45.8%,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有路无车”、“有车无货”、“有货无驾驶员”现象的根源。校园网的硬件、资源、人员培训投入比例目前已有一个共识:国外通常是4∶3∶3,国内有专家推荐为5∶3∶2,实际情况与此并不相符。

建设校园网也不能求大求全,一步到位的校园网是不存在的,应本着“实用、好用、够用”的原则进行设备配备,不要盲目提高配置标准。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厉行节约,精打细算,讲求效益是校园网建设的一个原则。

校园网建设后的持续投入不足,将会使校园网的应用成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在建设校园网时就应考虑后期的运行费用,包括设备的维护更新、资源的建设、教师的培训、网络维护管理、带宽的占用等费用。

【声音】

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王珠珠认为,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始进入全面普及的高速发展期。建立促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良好机制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而拉动需求、增加投入则是发展的关键,政府必须在解决这一关键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参与机制必须是以公开、公平、择优为原则建立,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垄断,特别是带有权力背景的垄断和不公平竞争。政府可以通过政策鼓励、委托权威性中介机构进行技术鉴别和公共信息服务等措施,形成全社会推进信息化的观念和机制环境。这将有利于在资金十分短缺的条件下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实事求是地测算教育信息化可能带来的教育总投入和生均成本的变化,根据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政府投

入承担的责任不同,采取由政府和社会成员分摊,以及银行、企业分担的办法,可能是保证我国教育信息化健康持续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事实表明,在我国已有10个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政府财政审批程序,建立了对部分学校收取上机费等政策,有效地缓解了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技术装备处处长蔡耘透露,国家将为农村中小学免费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从今年开始,国家每年将投入10个亿,地方配套10个亿,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此举将在一定程度解决中西部地区的校园网建设和应用资金难题。

其实,要解决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资金紧张问题,企业也应承担起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认为,没有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地区大多受阻于资金问题。因此,企业应为中小学提供更多价格低、性能稳定的产品。只有降低市场价格,节约用户的采购资金,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中桥教育副总经理周建斌举例说,比如在校园网应用方面,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需求包括很多功能模块:信息发布、教务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在线备课、在线练习、在线考试等。如果这些都是独立的系统,不但安装、维护和使用比较麻烦,而且购买成本比较高,如果企业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降低学校购买的支出,无疑也能缓解学校资金紧张的压力。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企业应该最大幅度让利于学校。(范丽艳 钟伟 王煜蓉)

【链接】

“三个一点”筹集建设资金

为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难题,山东省济宁市采取“政府拿出一点,主管部门投入一点,建设部门自筹一点”的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政策,统筹安排建设经费。有的利用集资,搞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有的通过企业赞助、社会捐赠来募集资金;有的通过市场运作、招商引资的途径筹集资金;有的走银行贷款、企业垫资的方式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据统计,2003年,济宁市通过各种途径投入教育网建设资金近8000万元。今年,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市又出台了收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机费政策,进一步缓解了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困难的状况。(寻素华 胡连德)

篇二:好钢用在刀刃上

好钢用在刀刃上

白 杭

每个月有五元零花钱,你会怎么处理呢?是买一根冰棍,以解暑热?还是买些游戏卡片和同学大战一场?或是买些零食过过嘴瘾?而我的选择是……

我妈妈是位老师,对于我的零花钱使用,她总说:“白杭,你要怎么使用零花钱是你的权力,但有一个宗旨,好钢用在刀刃上,妈妈希望这些零花钱你能用在该用的地方。”“用在该用的地方!”妈妈总是这么聪明,不用训斥,不用强制,一句话就让我服服帖帖、默默执行了。但诱惑总是有的——有一次,我领了本月“工资”,但一直收在口袋里,那天下午,我看中了一个纹身贴,正要掏出钱来,忽然想到:一定有比纹身贴更需要用钱的地方,想到这,我拿着钱的手再次放进了口袋。又有一次,我和哥哥在停车场等我妈妈,突然,哥哥发现金利文具店门口围了一大群人,,我和哥哥挤进去一看,原来是新到的弹珠机,我和哥哥就商量着下午带点钱来玩一把。可最终,我还是没舍得把钱用在这里。

就这样攒啊攒啊,我的零花钱攒到了五六百元。看着自己辛苦攒下的钱,是件快乐的事。那可是我坚强意志的见证呀!何况妈妈还逢人就夸:“我们白杭啊,从不乱花钱……” 一天,学校升旗仪式时通知说要捐款,林老师脸色严肃,向我们解释道:“泉州一中高一年学生林灿新被检查出患有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数十万的手术费让他的家人卖掉房子,四处筹款,可还要十多万的医疗费,所以需要大家捐款。”才十几岁,生命就要殒灭,他的爸爸妈妈该多痛苦啊!我的零花钱终于可以用在刀刃上了,想到这,我就想着捐个一百元吧,于是第二天上午我就带了一百元来捐了出去。那天中午,我躺在床上休息时,忽然想起了林灿新的病情,又想起了“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这句俗语,而我存钱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想到这,我立马从床上跳了起来,打开心爱的小钱包,看着那花花绿绿我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人民币,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割肉拿了一百元到了学校,准备再捐出去。下午一到学校,同学看见我手里的那一百元就问我:“你带钱来干嘛?”我一听这话忙解释道:“是要捐给林灿新的。”听我这么一说,又了解到这些钱是我攒下的零花钱,同学们的脸上马上浮现敬佩之意说道:“你真是雷峰二世。”听了这话,我心里喜滋滋的,体会到了雷锋叔叔帮助别人时的快乐。 我,一个勤俭节约,又被家长老师称为雷锋式的男孩,正在向雷锋叔叔学习中快乐的成长。

篇三:好钢用在刀刃上

好钢用在刀刃上

文登市七里完小 姜芳

听了隋老师关于《小数的意义》一节授课后,感触颇多。教无止境,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我认为自己还有很大一段差距。

回顾整堂课,几大亮点至今还记忆犹新。

一、在最恰当的时机出示情境图

隋老师没有上去就呈现教材中的情境图,而是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见过或用过的小数,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素材,随后再出示情境图,进一步巩固三年级学过的小数的读写法,紧接着,老师提出问题,把上面这些小数进行分类,为后面探究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关于情境图的使用一般情况都是出示后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而鉴于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特殊性,学生一般提不出关于“小数意义”的问题,因此,创造性地使用情境图,这是亮点之一。

二、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抛出“学习拐棍”。

在探究一位小数意义时,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六种不同图形,请学生从中挑选合适的图形来表示,这一巧妙设计,节省了学生自己画图浪费的大量时间,使学生头脑又进行了一次思维体操:可以选择哪一种?不能选择哪一种?充分调动了原有的知识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三、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请多媒体帮忙。

表示0.365的意义时,要把图形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出其中的365份,这时,教师先把问题抛给学生,激起思维的碰撞,当学生切实感受到操作麻烦的时候,请电脑来帮忙。为什么要“故意”麻烦学生呢?如果没有故意制造的麻烦,学生就不会兴趣盎然地观看了,更不会给他们留下难忘的印象。我想,学生对三位小数的意义也会记忆深刻的。正如刘老师说的: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在反璞归真的同时,一定不要吝啬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它可以使我们获得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

四、选取最恰当的角度作为知识的切入点

小数的计数单位如何引入?刘老师帮我们想了一个好办法,分别选取0.3、0.03、0.003三个数作为切入点,三个数都表示3份,为什么大小不一样呢?借助想像和图形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爱到是因为每份的大小不同,也就是计数单位不同,从而有效突破了这一先前令我感到头疼的教学难点。

几点疑惑:

一、隋老师关于计数单位的讲解不是太到位,也没有在练习中巩固,既然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放在下一课时讲解,那本节课是否可以不提计数单位。

二、练习题的设计是否应该形式多样化,如引入正方体的观察、在数轴上表示小数等。

以上是参加完学科会后我的几点收获和疑惑,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教。

篇四:好刚要用在刀刃上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很高兴模块八继续和我们每个学员深入讨论探究性学习活动这个课题,看了赵老师执教的《三角形边的关系》这节示范课,使我对探究性活动的实际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感觉到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有价值,有针对性,“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下面就这节课中赵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谈谈我的想法。

好刀用在刀刃上

整节课赵老师很好的把握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感觉在这2个方面给我印象深刻:第一是让学生利用4根长短不一颜色不同的小棒摆出三角形来得出三角形边关系的这一活动,很好的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的载体和平台,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提出问题,学生去猜测,接着让学生利用直观学具亲自动手去摆三角形,并让学生记录下自己原始的经验和结论,去观察,分析,思考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最后全班展示、交流、探讨,从而形成共识,让每个学生经历了对知识的探索过程,真实地体验了知识的生成,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推理思考能力,训练了学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第二是拓展和应用的设计,教师继续让学生去探究,从而去整理和完善刚才的实验的结论,探究的层次在提高,范围在扩展,由学具到数据,也就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实践到理论,学生有了刚才的活动经验基础,能够很容易解决拓展题,同时也是在不断充实和完善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使之更准确,更科学,从而形成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前1个环节是显性探究,探究意图和方法很明确,注重学生的感性思维;后一个环节是隐性探究,表面是在做题,实际也是在探究,6组数据中有的实际是完善刚才实验中没有设计到的方面,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在提高,从而更理性的去归纳和整理学生的原始知识经验,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生成知识技能。

《圆的面积》探究片段

授课年级:六年级

授课内容:圆的面积

精彩片段:

在教学《圆的面积》怎样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问:我们以前学过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的面积推导过程你们还记得吗?

生答: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除了长方形外,它们都是把后面的平面图形转化成以前学过了的平面图形,利用它们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面积计算方法。

师问:那么我今天学习圆的面积,你能不能把圆转化成以前学过了的图形呢?

生答: 不能,因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以前的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

师问:不错,我们看圆是不能直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了的平面图形,但我们根据我们以前的经验想想,可以不可以采用某种方法从圆里得到线段呢?

生回忆后答:可以,因为我们学过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半径和直径是线段,我们可以利用把圆从半径剪开,得到几个扇形,扇形2个边是线段,有了线段就可以拼拼看,可以拼成哪些学过的平面图形了。

师问:那么我们大家4人为1组,利用手中的剪刀试试把,并思考应该怎样剪才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了图形?

生小组合作动手剪,观察、记录、展示、交流、讨论

结论:经过讨论,明确必须把圆剪成偶数等份,剪的等份越多,扇形那个曲线越来越直,也越来像个三角形,拼成的图形也由最开始的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从而可以把圆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了的图形--------长方形,

自我评价:学生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感觉与前面学过了的图形联系不大,这时如果把问题直接抛个学生去探究,学生很茫然,因此我在设计这个片段时,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明确了探究的方向即“该怎么探”;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图形的推导过程,然后利用剪拼、转化、观察、分析与以前学过平面图形的边和面积的关系,为接下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做好了铺垫,同时也是让学生持续地体验了数学的“转化”和“迁移”思想。

授课者:李军

篇五:好钢用在刀刃上

好钢用在刀刃上

----让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锦上添花

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陈 平

【内容提要】 现代教育技术能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 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事物、情景、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 让学生通过事物固有的信息,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 展等,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只有在正确和应用的情况下,才 能使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优化。首先认识其在化学教育中辅助作用, 找准最佳切入点,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作用。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化学 辅助 认知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能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

内容中涉及到事物、情景、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事物固有的信息,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而不是通过信息的抽象、事物的符号,去获取知识,它能使学习和教学在希望或需要的时空。它能提供代替经验,使抽象概念半具体化,具体事物半抽象化,既容易转向具体化,也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但是只有在正确和应用的情况下,才能使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优化。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率。与学生情感、认知情况相结合,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情商、智商。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的同时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得心应手地使用,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那么,怎样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锦上添花,笔者在教育行动研讨基础上,在同事指导与帮助下,得出这么几个方面浅薄之见,以供同行参考。

一、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辅助”地位

现代教育技术的好处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赞许,但是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它的弊端。我们应该正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媒体地位,其核心特征是“辅助”,即辅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而不是取代教师。只有“人”才有资格做思想的主人,不坚持这一原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实践就会与现代教育思想的人文精神背离,就可能失败,至少是价值有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需要,是化学教育工作者精心选择和充分论证的,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能使学生认识物质变化的条件、现象和规律,顺理成章的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促进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而这些效果恰恰是单独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难以得到的。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决不能用“模拟实验”代替。尽管我们可以用现代教育技术不用任何实物、仪器或药品就能

“做成”了一大串形象、生动的实验,但是实验瞬间的感知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介入而被忽视。课堂演示实验应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来感知,让学生闻到化学的“气味”。这样的教学,才符合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才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再如在讲解以为化学计算为主的课时,如果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就可以做到边写,边讲,边分析,也可以放开思路,多种方法讲述。如果使用课件教学,就只好按部就班的操作,按事先安排好的教案去讲,在讲课中,缺少与学生的联系,学生有一些疑问,当时就不能解决。其后果是学生学而不实,老师授而不深,达不到本课的大纲要求,这节课就成了一堂课件演示课,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计算机人为的割裂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发展的大忌,也是违背课堂教学的初衷的。

所以在利用多媒体时,要知道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种辅助的手

段,是传递化学教学信息的方式,不是决定因素。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正如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教学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化学实验(除了有较大危险性、严重污染性或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实验)是任何多媒体教学手段都无法与之媲美的教学手段,也是化学学科跟其他学科不一样的地方。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整合的研究正在进行,并且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在未来必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发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时机,找准使用的最佳切入点,创设更好的认知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能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事物、情景、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事物固有的信息,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把抽象的化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具体的应用当中,应服务与教学活动,遵循学生认识过程,在课堂恰当的时间展现给学生,是我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关键。必须掌握好使用时机,找准使用的最佳最入点。否则,非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

首先,用在思维的障碍之处,可以化难为易,促进思维的发展。 化学研究对象中有大量的微观过程,若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而让学生去想象实际发生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和变化是有一定难度的。在传统的课堂中,给学生提供的感性材料,如挂图、模型、投影等,由于其僵化、固定而不能给学生直观的表象,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有时候即使采用阶梯思考的方法去启发学生思考,也往往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对学生而言,正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因而对微观世界的知识理解就有一定难度,成为教学难点。加强直观教学是化学教学的基本原则,通过计算机对一些图形、图象处理,可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引导学生进入生动、立体、多方位的微观世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突破难点,其教学效果是其它手段所不能及的。例如:电化学基础知识部分,因

为电极反应的实质无法从实际现象中观察,所以学生常对有关的电极反应的判断和区别无从下手。为此,可以利用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解释。如设计一个铁的吸氧腐蚀的模拟实验:在电脑上将二根铁钉放在盛水的水槽内,铁钉上分别罩上一个试管,将电子转移路线、气泡的产生、水面的变化等现象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再配上夸张的声音,同时打上字幕"一段时间后"。二者反应现象不同,启发学生思考其原因,这样的模拟实验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更容易发现问题的本质。对于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电子转移问题,同样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展示电子的运动轨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子的得失、反应的条件、反应现象的差别,再去启发学生总结其规律,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模拟微观粒子的运动、模拟离子的定向移动、模拟物质结构、模拟化学反应的历程、模拟化学平衡,特别是化学平衡时的特征,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生很难理解,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述去想像,而部分内容用计算机处理就能收到好的效果。如研究CO与H2O的平衡,可设计CO分子和水分子的群体不断运动,不

断碰撞,一部分化合生成了CO2与H2,同时有相同数目的CO2分子和

H2化合生成CO分子和H2O分子,然后用特写镜头展示其动态平衡过程。

随着反应进行,混合气体成为四者混合态,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特点“动、等、定、变”有了充分认识。

其次、用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之处,设计一些动态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