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对教育中爱的见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5:24:04 高中作文
对教育中爱的见解高中作文

篇一:爱在教育中的作用

爱在教育中的作用

东郊小学陈风 曾有这样一句话“选择了军人就选择了牺牲,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基本道德,他要求教师能够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当中。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教师注重“严师出高徒”,注重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必须达到绝对的服从,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学生思想受到钳制,不能自主创新,只能完全的一味的接受,也不能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想法。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自己与学生的情感的构建,要与学生拉近距离,建立起一种情感的纽带!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记得我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的热情是很高的,只有李成同学没有认真地听课,侧着身坐着,一付吊儿郎当的样子,还不时的和同桌以及前后位的同学说笑着。看到这种情况,我对所有的学生说:“在课堂中我们应该怎样坐?”其他学生都很自觉的坐端正,唯独他似乎没有听到一样,依旧我行我素。面对这样的学生,在第一次课中我先进行了严厉的教育:“课堂中要求坐姿端正,这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你认为你很特殊吗?”听了这些话,他用了一种不理解的眼神看着我,但还是无动于衷。“如果你认为上课时要用这样的坐姿来听课的话,请你从下节课开始不要面对黑板,而面对班中所有的同学坐着。”我继续说着。看到我严肃的表情,他慢慢的坐好,嘴里还不停的嘟囔着,在课堂中我明显的感觉到,他有许多的不愿意和不满,当时我就决定不能在让他这样下去了。在以后日子中,我不时的听其他老师说他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好,还是原来的一付模样,并且在课堂中还发出奇怪的声音,扰乱课堂的秩序。为了更好的让他改正自己的问题,增强他自己的控制能力,我找到他进行了心理的谈话。

那天也是刚刚上完课,他还是和原来一样,下课的时候我对他说:“李成,到我办公室来一下。”等了一会,他慢吞吞的挪到了办公室里。还是那一副模样,站没有站样,坐没有坐样。“李成,其实你是一个很好的孩子,怎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说话呢?这样不仅会影响你自己的学习,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这样怎行呢?”“我没有说话阿!”“老师这样说你没有别的意思,只想你越来越好,我们好好谈谈好吗?”“没有什么好谈的,我就是这样。”“人呢都会说话,不过这话要看你怎样去说,说的时间、语气对了就是好话,对任何人都是好的,反之则是废话,说不说都是没有用的,你想说怎样的话呢?”“当然是说应该说的。”“那就是了,你认为上课的时候那样说话是怎样的话?”他不说话。“上课时,老师是尊重你们的,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既然老师都尊重你,你是不是也应该同样尊重老师呢?也许有时候老师们的口气是重了,感觉有些伤害你,老师可以道歉,那你应该怎样去做才是尊重老师,你也能像老师这样诚心的道歉吗?道歉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老师们想看到你课堂中的表现,能有着端正的坐姿,该说话时一定说,而不是说废话,知道吗?”他默默无语,神色虽如以前,但能感觉到他也在思考。“回去想想,老师是真的想和你做朋友,我是真心的想让你的潜能发挥出来,变成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每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我就找他,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提出建议帮助他改正,由于他的转变,

班级的纪律好了许多,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彼此之间的“爱”。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必须有一颗爱心,只有热爱学生、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才会从各方面了解清楚学生的情况,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接受教育。当然,通过交流也会促使教师更加努力的工作,并从中体会到一种特殊的“幸福”。

篇二:谈教育中的爱

谈教育中“爱”的艺术

--------由陶行知先生“四颗糖果”的故事谈起

这个故事可能我们很多老师都看过,这里就简单那介绍一下内容。

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 “我调查过了,你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王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内心的愧疚在呐喊,不由脱口而出:“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颗糖??”

“四颗糖果”的故事可视为教师智慧的经典范例。之所以在教育界传为佳话,并为后来的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就在于它蕴含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理念,折射出一种高超的爱的教育艺术。它看起来平淡无奇,陶行知在处理这件事时,主要采用了宽容的态度,用赞赏的眼光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触及了孩子的心灵;使受教育者产生了一种自责的心理,追求向上的力量,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无独有偶,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又记起曾经在网上读到过的一个教育故事。

肯特·基思是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他的学术成果曾多次获得过国际大奖。

2001年9月,他应邀到我国一所少年管教所演讲,讲了下面一段话: 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就像人们渴望上帝的福泽一样。

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丽娅小姐。玛丽娅小姐刚一站到讲台上,整个班里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玛丽娅小姐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声叫嚷:"安静!安静!"她始终面带微笑地望着我们。奇怪,这样我反而感到很无聊,于是,我打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玛利亚小姐开始自我介绍,当她转身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讲桌上没有粉笔,我注意到她的眉头皱了一下,很快又舒展了。心想,糟了,她肯定识破了我们的把戏。但是,玛丽娅小

姐却转过身来问:"谁愿意替老师去拿盒粉笔?"刚刚平静下来的沸腾又开始了,怪声怪气的笑声再次淹没了整个教室,好多男生争着去干这件事。

玛丽娅小姐请大家不要争,她会挑一个最合适的人选。玛丽娅走下讲台,仔细查看了每一个人,最后她说:"基恩,你去吧。"我说:"为什么是我?""因为我看得出你热情、灵活又具号召力,我相信你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我热情?我灵活?我具有号召力?我竟然有这么多优点?玛丽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优点!要知道,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说过我哪怕一点点的好处,甚至我自己也认为我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

我很快取回一盒粉笔,因为它就藏在教室后面的草丛里。当我正要把粉笔速给玛利亚小姐时,我发现我的手指甲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口的鞋子里露出了头。我很不好意思,可玛丽娅小姐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天使般的微笑。玛丽娅就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从此,我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因为我知道天使正在注视着我。

读罢这个故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故事中的玛丽亚老师在教育转化基恩的时候,不是和陶行知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吗?第一次走上讲台的玛利亚老师是靠什么使一个“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甚至连他本人也厌恶了自己的学生“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呢?用基恩自己的话说,因为他知道“天使正在注视着我”。玛利亚就是基恩心中的天使,她不仅美丽,她还懂得给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真挚而适时地赞扬。同样一件上课带头吹口哨的事情,其他老师看到的是捣乱纪律,而玛利亚老师却看到了基恩的热情和有号召力。没有哪一个学生天生就想调皮捣乱、不求上进、旷课辍学,玛利亚老师用她明锐的眼光和她天性的善良,捕捉到了基恩这个原本人见人怕的最差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热情、灵活又具号召力,她用诚挚的话语唤醒了一个学生沉睡的心灵。当基恩给老师递交粉笔的时候,他首次发现自己“手指甲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口的鞋子里露出了头。”这个细节正是基恩思想发生转化的关键。原本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基恩,在老师的表扬下,终于看见了自身的不足,因为,他看见了天使的微笑。

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曾经遇见过像王友、基恩这样的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下,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像王友、基恩一样,走向了成人成才之路,也有个别学生,成了我们心中最大的遗憾甚至心中永远的痛。我们怎么没有像陶行知、玛利亚老师那样让这样的学生也发出“天使“的惊叹呢!要知道,一句真挚而适时适度的表扬往往可以使学生获得前所未有的鼓励。著名的

特级教师王兰说:“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运用好表扬的艺术,在班集体中为同学们树立一个个鲜活的榜样,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

我以前的班级就有这样的一个学生,他科学、数学、语文考试没有一门能考及格的,这导致他孤僻、自卑、易怒。在班上,他朋友很少,老师也认为他没有进步的可能,连他的家长也快要把他放弃了,不过,出于家长的天性,他的妈妈还是找到了我,她说:“郑老师,你就再帮帮我的孩子吧?”其实,这也是我一直思考解决的事情。在他又一次把我刚刚发下来的测试卷撕得粉碎的时候,我喊住了他。“老师,我也不是不想考高分,但是,我真得很没用,我昨晚看书到10点半呢!也只能考这些分数了,我恨我自己!”我听出了他的苦恼和无奈,马上抓住他肯看书的优点对他说:“XX,,为了考好这次试,看书看到那样晚,从这点来说,你比班上的好多好多同学都要优秀呢,付出了总会有回报,要坚信自己会取得进步,老师陪你一起努力,号码?”我没有批评,反而鼓励他,这使他和意外。我发现以后的语文课,他听课都十分的认真,我适时的给予他表扬。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他的语文成绩有了起色,人也精神了很多。

其实,像王友、基恩和我的学生XX一样,学习差的孩子更渴望表扬。让我们都露出天使般的微笑吧!让我们爱的阳光撒进学生干涸的心灵,唤醒他们沉睡的自尊和自信,让他们也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充分展示表扬的力量。爱教书,爱学生。对我们老师来说,这就是爱生活的表现。教育是爱的艺术,尽管爱不是解决一切学习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但是,没有爱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教育。教育因爱而色彩缤纷;教育因爱而扣人心弦;教育因爱而回味无穷;教育因爱而流连忘返。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教育的黏合剂,爱是教育的催化剂。学生是自由灵动的小鸟,爱就是托举小鸟自由飞翔的柔软的风;爱的博大、爱的深刻、爱的无私,是教师魅力的展现。爱不是高祭在神龛的木偶,爱也不是琢磨不定的天气,从以上两个故事中我们感悟到,爱的最大魅力就在于自然。

曾几何时,我们双手撑着讲桌,大声疾呼:“学生们,我爱你们,爱你们的每一个!”曾几何时,我们看见不听话的学生,自己刚刚讲过的事情他又带头违犯,你罚他站好,扯着他的衣服,说:“难道你没有认识到老师对你的期望吗?你没有感觉到老师对你的爱吗?”调皮的继续调皮,不认真的还是不认真,上课说悄悄话的还是说悄悄话,传纸条的仍然传着纸条.......是学生不理解我们的爱吗?冷血?愚蠢?不是。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获得老师的爱,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在爱的氛围中学到新知,只是,也许我们把爱放的是太高太高了,学生需要仰视才能看见,或者仰视也不一定看见。这样的爱很可能换来的是冷漠。那么,爱教育爱学生的每一位老师,就让我们把爱放近些再放近些吧!让我们把爱的温暖传递到需

要它的每一个学生身上,让优秀生更加优秀,让双差生走向优秀,让坚硬的目光变得柔软,让散漫的心灵变得执着,让自私的不再自私,让宽容的更加宽容....一次次师生间真诚的谈话,一个个自然而然的鼓励的眼神,一行行学生周记本上红色的笔迹......

爱不需要去强调,爱也不需要去演说,爱只要近些再近些,走近学生的生活,这就是最成功的---爱的教育。

篇三:浅谈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浅谈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

[摘要]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要帮助学生理解“爱”,引导学生实践“爱”,教师心中要有“爱”。

[关键词]爱的教育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世界因为有爱才变得美丽。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爱。教育学生学会爱,从爱的过程中认识到人的生命的意义,使其人格更加完善,精神更为崇高,成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呢?我觉得做好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要帮助学生理解“爱”。 要让学生学会爱,首先应使他们理解什么是“爱”。我们都知道:爱是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一个具有爱心的人,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对人生充满信心。爱是一种责任。一个富有爱心的人,也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爱是高尚的行动,它是无私的,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奉献。但这些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以理解,大多数孩子眼中的爱是要啥有啥、样样迁就。为此,我找来一些父母长辈如何对待孩子的案例,让学生围绕案例展开讨论: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通过讨论交流,学生都明白了:爱不是百依百顺,爱不是物质的代名词,人们可以通过物质增减去表达自己的一份爱,但物质绝不能与爱划上等号。爱往往是父母老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殷切期待。爱更多的是精神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爱是一种被肯定、被重视、被关注、被接纳的感觉,使人感到温暖、快乐、振奋和上进。

二、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要引导学生实践“爱”。 爱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爱,学会付出。我们通过各项活动为学生实践爱提供机会,如母亲节和三八妇女节为妈妈献一次爱心,帮妈妈做一天家务,给妈妈洗一次脚,写一篇好的作文读给妈妈听。看着妈妈开心的笑容,同学们

也特别高兴。课堂上,我也总是抓住时机,不忘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如通过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去爱集体,爱同学,爱父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我鼓励孩子们“用行动将爱表达出来”,用眼神、微笑、语言、行为,把自己对他人的爱心表达出来。实践爱是爱的教育的升华,我们的学生在学会付出爱以后,自己也变得更快乐了。同学间爱的回应使得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班集体更加团结友爱。我们的学生更加体贴父母了,总能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我们的学生变得更有善心了,每次捐助活动,同学们总能自觉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爱本身是一种快乐,一种自身价值得以成功实现的满足,而不是一种痛苦和牺牲。我想学生通过“爱”的实践,体验到爱的幸福和快乐,一定能加深对爱的认识,提高“爱”的能力。

三、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教师心中要有“爱”。 爱的教育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了无私的爱心,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教好学生。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为了教好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会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进步了,他感到欣慰;学生退步了,他焦急不安;学生犯了错误,他痛心和自愧。有了这种感情,他才能心甘情愿地去做那些有益学生的各种繁杂琐碎的工作,才能兴趣盎然地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才能满腔热情地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才能潜心钻研和努力创造教育教学方法和艺术 ,才能有更大的信心去教育好学生。

教师心中无“爱”,必然影响到教育 。教师的工作决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在于与学生不断进行心灵与情感的接触中传播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明确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但是如果缺少了真情的投入,缺失了真诚的关爱,师生之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心灵的相遇、相通与交融,就不可

能培养出学生和谐的个性来。 1、对学生要积极的期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孩子,认为孩子将一无所成,在学校不会有所作为,那么,他不仅会使孩子们痛苦,而且自己也会终身感到苦恼。”教师对学生积极的期望是师生双方对教育充满信心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分别会在教师和学生身上产生积极的效应。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会根据其对学生的期望选择特定的教育行为。若教师对某个学生有积极的期望,他就会给学生提出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即使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也会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育中更多地给予学生信任和鼓励;而如果教师对学生形成了消极期望,那么,他就很容易忽视这些学生,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行为品质要求不高,在学习过程中很少给他们回答问题或表现的机会,日常也不愿找他们谈心交流。从学生的角度讲,一旦教师的期望被知觉到,这种期望就很容易成为其确定自身价值,评价自身发展水平和可能性的重要动力,进而会对自己产生一个高于原来自身评价的期望,并朝着期望的方向努力。因此,实施“爱的教育”首先要对于学生满怀期望,相信学生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在这种积极期望的作用下,教育才会发挥有效的力量。

2、对学生要热情的鼓励与评价

教师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表扬与赞美,其实它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助燃剂。在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在他们获得成功或获取点滴进步时给予由衷的赞美,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你对他热情的期待,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教师的鼓励要充满热情和真诚,要传达“爱”的信息,并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教师要善于表白自己的“爱”,如当学生没有正确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示以宽容的眼神;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要送上亲切的话语;当学生有了进步,教师要表示真诚的祝贺;当学生遇上困难时,教师要给予有力的支持。处于弱势的学

对教育中爱的见解

生,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教师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和他们谈心、交流,更多地了解他们

的需求和困难,通过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热情的鼓励,使其更深地感受教师的期望和爱心,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3、对学生要平等的交流

交流是人类群体活动中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是真诚的传递。长期以来,师道尊严一直被许多老师所遵从。不少老师总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居高临下,导致学生与之格格不入。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弯下腰或蹲下来与学生交流,使学生感到平等、民主,有亲切感,从而愿意接近老师,与老师交流。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里感受。教师要放下身段,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容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他们,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进入他们的情感世界,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敏感地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了解并且探求学生深层次的想法,并及时作出反馈和回应。

总之,我们的社会需要爱,我们的教育要适应社会所需,培育出具有爱心的人。把爱的感情送进孩子的心灵,我们祖国的希望之花将开放得更加灿烂。我们相信只要人人心中有爱,这个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2、约翰·洛克《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四:师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谈谈师爱和教育的关系

化州市平定镇东岸小学 洪小平

2006年12月5日

教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是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任何教师都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师爱,以提高教育效果。

师爱是教育中的爱,是教师对学生在教育和教学中产生的一种积极情感。它是一种自觉的、纯真的、持久的爱,表现在教师把学生看作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心。它给学生以温暖和力量。

马卡连柯说:“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人类社会有了教育,就有了师爱,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的理论与实践都证明,师爱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师爱的力量是伟大而神奇的,没有师爱也就没有教育。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指出:“除了教师和医生的职业之外,未必有其他职业需要如此多的热忱。”他认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关于“教师期望效果”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就是师爱的效应。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以“爱满天下”作为他全部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核心,他在《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中说:“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惟独为全国儿童和民族前途打算的师范教育才能受我们的爱戴。”

师爱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师爱是泛爱,不是偏爱。教育家陶行之倡导的“爱满天下”是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差生,甚至失足者,都要待之以爱。那种只爱优秀生或听话的学生,不能叫“爱满天下”,不是真正的纯真的师爱。

师爱是公爱,不是私爱。在社会主义社会,师爱是爱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爱。一个人民教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就应该通过爱学生体现出来。爱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颗热情相待的心。有人说:“爱生如命”。这道出了人民教师应该把爱自己的学生与爱自己生命一样同等看待。

师爱是一种科学的教育观。它不包含爱学生思想品质上落后的东西。它完全表现为教师甘愿吃苦耐劳,甚至忍着“受气”去消除学生身心上那些落后的东西。事实证明,在一些被人们认为不值一爱的学生身上往往存在着可爱的因素,存在着闪光点。正如陶行之告诫施惩罚学生的人所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可见,师爱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教育力量,就是因为它是以辩证的教育观为坚实基础的。

师爱直接体现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并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心灵是人的内心世界,情感是心灵的窗户。心灵接触主要通过情感交流来实现。教育和教学过程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传授知识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情感交流的过程。无数事实证明,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本职工作和学生充满热爱的感情,从德智体几方面关心学生,因材施教,呕心沥血,就会使学生心悦诚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即使是后进生,乃至失足者,如果对他们施之以爱,也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促使他们进步转化。反之,如果教师缺乏师爱,就会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受到压抑,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和感情,产生对教师不信任甚至抵触的情绪,使教育、教学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在心灵上引起学生的共振,在感情上引起学生的共鸣,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情感的感染性,师爱还会导致学生

尊师、亲师、信道,迁移为对党对人民的热爱。

诚然,师爱并不是在教育和教学中无原则地姑息迁就学生。它既有慈母爱的纯真,又有同志爱的原则性。它是态度上和霭与严肃,行动上的严格要求和热情关怀的和谐统一。“只爱金凤凰,不爱丑小鸭”;只教书不育人,对学习好的学生倍加宠爱、处处宽容,对学习差的学生很不耐烦、训斥挖苦。凡此种种都不是师爱,都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当彻底摒弃。

师爱是人民教师必不可少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是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本质体现,它关系到教育和教学的成败。为了更好地发挥师爱的教育力量,我认为教师应努力做到如下四点:

1、 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就必须首先做到。无论在困难的环境里,还是在顺利的条件下,教师在学生面前都应当是坚定的、乐观的。当然,教师也是人,也同一般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等心理情绪的变化。但教师毕竟是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和革命思想观点的传播者。因此,当你心理不平衡时,你必须强烈地意识到你的职务是教师,自觉克制自己的情感和言行,不能感情用事。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的力量,从而激发起进取心。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一样,不随便靠在墙上和伏在桌上,不躺在沙发上,不随地吐痰,不抛掷烟头。可是,一些教师往往把这些事情当成“小事”的。我们常常在学生身上看到教师的影子。教师的一切言行都应当成为学生的楷模。总之,教师应当是具有慈母之心、严父之心和益友之心的“有心人”。“三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慈母之爱要爱得得体,严父之严要严得适度,益友之知要知得确实。这样,才能温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勇于进取。

2、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师爱是教师心灵美的外露,以身作则、为人师

表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进行教育的重要原则。它要求教师身教重于言教,处处时时事事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做表率。俗说:“喊破嗓子, 不如做出样子”;“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有坚定正确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公而忘私的品质,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吃苦在前,得益在后,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而榜样能点燃学生心中理想的火种,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是无声的师爱。所以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如果教师不以身作则,一面讲爱国主义,自己却追求西方的自由民主;一面讲集体主义,自己却不关心集体;一面讲大公无私,自己却斤斤计较。试想,学生能得到良好教育吗?

3、 尊重学生,渴望学生成才。尊重人,信任人,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需要,它给人以美好的感受。教师尊重学生,渴望学生成才,这是师爱最起码的体现,也是教师对学生最好的“感情投资”。这笔投资,可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欲望,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能加深学生以对教师的信赖,使师生之间的感情得到升华。这样,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会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促使学生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从而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4、 更新知识结构,做到一专多能。师爱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教师辛勤的劳动、充沛的精力和丰富的情感。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教科书的更新往往远落于其后,这就形成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矛盾。如果教师懒惰成性,不刻苦学习,或吃老本,照本宣科,势必使学生感到乏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师爱要求教师勤奋自学,不断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需要。教师知识渊博,一专多能,就能够通过深入、细致、生动的教育,使学生心悦诚服地信任教师,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敬佩。

篇五:对爱情的看法

哪怕我们没有结果,在这过程里我也会全力以赴,给你自由,给你我能给的,给你我能做到

的,如果不幸你抛弃我了,那就给你一个后悔的念头,给我自己一个不后悔的理由。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