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三国鼎立ppt课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03:22:08 作文素材
三国鼎立ppt课件作文素材

篇一:三国鼎立说课稿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篇二:七上《三国鼎立》课件

18课 《三国鼎立》

知识目标

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

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分析,认识到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 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习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过程

一、基础自探(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两个表格)

二、交流展示 合作探究

1、 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

2、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处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3、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怎样的经验教训?

4、 请你绘制一个三国鼎立的示意图。

三、课堂梳理(自己整理本课的知识点)

四、史海拾贝

1、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3、成语典故“火烧连营”“草船借箭”都出自哪一次战役 ( )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4、下列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是( )

A、刘备 B、诸葛亮 C、孙权 D、曹操

5、公元207年,曹操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献帝 D、统一北方 6、学以致用,史实辨析:

在一本连环画上有这样一个场面,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丞相诸葛”;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里?

五、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三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在班级内交流。

篇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课件设计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课件设计

【内容标准】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说出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

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以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

2、过程与方法

直观形象地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有关史实。

收集有关三国的历史资料,从多方面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阅读课文,找出使得曹操统一北方的因素,提高从课文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通过学习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时期的史实,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两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课历史,学生较熟悉,应采取创设一些历史问题或阅读课文或组织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

教学难点: 辩证地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正确认识三国鼎立的历史的进步。

三、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目标达成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抽象思维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绝对的特点;同时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学习兴趣会很高。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多媒体演示《三国演义》主题曲。主题曲(视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设疑:

1. 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2. 说一说你知道的这一时期的英雄(一时多少豪杰)。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 曹操统一北方

1. 创设情境,用“我们正处在东汉末年,呈现在你眼中的是怎样的景象?”为题引导学生描述东汉末年的社会环境。由此引出曹操这个历史人物。

2. 小组讨论:为什么是曹操而不是其他军阀最终统一北方?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招贤纳士,得到更多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制,奖励农耕,解决军粮缺乏的问题。 列表分析曹操和袁绍的力量对比

3. 官渡之战:

学生阅读有关课文,了解官渡战役并归纳作战时间双方、结果、特点、作用 。(投影仪展示)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够在官渡之战中取胜?

(二)、三国鼎立

1. 以现场采访的方式,提出“假如你是曹操,谈谈统一北方后的感想?”过渡到“赤壁之战”。

2. 让学生为刘备、孙权出谋划策,引出“孙刘联合”的战略。

3. 课件展示赤壁之战经过。

4. 分组讨论:曹操为什么在官渡之战获胜而在占据优势的赤壁之战中反而失败呢?

(展示赤壁之战曹军和孙刘联军的力量对比表并简介归纳赤壁之战

的经过)

5.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利用表格,了解三国建立概况。(展示赤壁之战示意图)

学生思考问题:假设你是当年三国时期的一位谋士,你会怎样分析天下形势,为主进言?

(展示三国鼎立的表格)

(展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

6、师生共同归纳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合作探究

思考: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你认为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评说曹操: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人?)

教师补充:评价历史人物的首要标准——是否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布置课外实践活动:收集有关三国的资料。

篇四:三国鼎立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

《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学生大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或通俗读物《三国演义》,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同时,在小学语文课中学过“赤壁之战”一课,对赤壁之战的有关问题也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 初一学生在智力方面,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虽已显著地发展起来,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个性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要求独立自主,有自我教育的要求。 教材分析: 《三国鼎立》一课是本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本课涉及的三国鼎立一段史实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三国鼎立的形成为西晋统一奠定了基础,是从东汉末年分裂割据走向全国统一过渡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起着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史实。

(二)、能力目标: 能够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进行

分析。

(三)、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三国取代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是历史的进步,

促进了局部范围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方法:先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媒体选择和设计

本节课使用的电教媒体为幻灯片,在幻灯片中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文本、图片、视频。文本主要解决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结构问题;视频主要解决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战役、插曲及知识结构。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手段, 能够扩充知识容量、形象展现三国鼎立的过程,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教学效果。

《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三国鼎立》主要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我把这两个问题确立为本课的重点;曹操官渡之战胜利而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两个问题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本课的难点。东汉末年,各地官僚、军阀为扩张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果明确,脉络清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考七年级学生大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或是动画片,也有类似《Q版三国》的文学快餐,对三国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都很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这一课程资源,丰富了课本内容。教学方式上以启发、引导为主,课件演示为辅助手段,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的活动形式以讨论为主,给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思考和争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体现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优点也有缺点,总结如下:

1、用学生熟悉的《三国鼎立》主题歌曲加视频导入新课,学生比较感兴趣,能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且课堂气氛活跃。

2、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展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的场面,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符合345课改理念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巧妙地把信息技术与本课内容融为一体,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但是也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语言不够精炼,多媒体运用技术不够熟炼。 2、学生阅读课文和分析史料能力有待提高。

3、由于时间有限,与本课有关的 一些具体的故事,如三顾茅庐,桃园结义、火赤壁等也没有大胆让学生讲述,怕节外生枝; 如果引入一些小故事效果会更好。

反思让我看到自己的优点,有了进步的自信,但也让我看到自己更多的不足,找到进步的方向,上完本课,我至少知道,教会学生阅读课文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课文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七年级学习历史的关键一步,同时历史教学注重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的教学和情感教育也很重要。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课堂实录

朱刘中学 刘梅 【课前准备】

课前和本班同学见面,相互认识一下,划分好学习小组,选出组长并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下发导学案。

【导入新课】

老师:上课,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老师:请坐,今天很高兴能和咱红河同学共同一起学习一节课,下面,让我们怀着崇

敬的心情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和图片;用多媒体播放,图片是毛泽东带领红军过草地的场面,旁边配诗词《七律·长征》歌曲是《红军不怕远征难》。 老师:(满怀激情) 同学们,今天在这气势雄壮的歌声中,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征这段

历史,一起重温这段令人难忘的历史岁月吧! 请看13课:出示幻灯片,打出本课标题。

老师:下面请同学们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出示幻灯片。.展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老师:请历史课代表为大家读一遍。(课代表读学习目标重难点)

【自主学习】

老师:好,读的很好,知道了本节的学习目标后,请同学们依托学案,自主学习本课,

篇五:第18课三国鼎立

第18课三国鼎立

──荣获湖北省一等奖

湖北谷城城关一中 唐全林 44170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三国鼎立ppt课件)住本质

的能力。

(4)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

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表演、设身处地、史实辩析、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三国代表介绍本国经济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

学习的主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

用。

(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

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历史使人智慧,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影片情境,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学生响亮齐答:《三国鼎立》。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道吗?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下面请大家猜想一下,好吗?(生答:曹操、诸葛亮、刘备?)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我们要探究三国形成的历史,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大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彼此长期混战。刀枪剑戟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

(生答:曹操)

2、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以统一天下为已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用诗抒发了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课件显示曹操图像及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怀有雄心壮

志,他要统一天下。

3、(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曹操要统一天下,必先统一北方。而在北方

的各派军阀中,实力最雄厚的是谁?其次是谁?(生看示意图作答)

4、曹操要统一北方,必先击败实力雄厚的袁绍。那么,曹操的势力是如何发展壮

大的呢?(课件显示曹操势力发展壮大的录音材料,让生分析)

5、随着曹操势力的壮大,曹操与袁绍展开了决战,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动态显示《官渡之战形势图》)问:你能根据示意图上提示的交战时间、地点、交战双方、

兵力对比、交战结果,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官渡之战吗?

6、一起归纳:

官渡之战

7、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那么,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呢?

请看历史剧场:①生先自我介绍 ②师作旁白,生表演 ③袁绍和谋士的对话 ④曹

操和许攸的对话 (再现官渡之战中曹操、袁绍的心态)

表演完毕后,师说:这个短剧不断再现了历史场面,而且再现了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现在你能根据战争过程中两人的心理素质,找出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

吗?(生答略)

8、在刚才的短剧中,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非常清楚。曹操势不及袁绍,而

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正可谓:(课件显示)

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

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焉得属曹家。

从上述表演及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袁绍的谋士许攸降曹并建议偷袭乌巢,是官渡之

战曹操取胜、袁绍失败的关键。

9、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课件显示《东汉末年的天下形势图》)官渡之战以后,曹操陆续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地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

一了北方。

10、曹操统一了北方,又想乘势统一全国。但这时南方有两股势力可以和他相抗衡。一个是江南的孙权,一个是依附于荆州的刘备。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依附于荆州的刘备,自称是东汉皇族的后裔,在军阀混战中,不甘寄人篱下。他听说诸葛亮有安邦定国之策、济世安民之术,便请他出来相助,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

(生讲故事)

11、设身处地:假设你是当年的诸葛亮,你会怎样分析天下形势?

表演对话 (再现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智慧)

(请刘备、诸葛亮上台)

12、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力量不断地壮大。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这就是历史上

著名的赤壁之战。请看录像《火烧战船,曹操逃跑》。

13、在影片中,我们看到

赤壁之战

14、(课件显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两次战争的主角都是曹操,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那么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

什么会失败?(分组讨论: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

15、有人说,那天晚上恰好刮东风,是天意。你怎么看?(引导学生分析曹军的失败是必然性和偶然性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必然性占据主导地位,是导致曹军大败的主要

原因)

16、如果那晚没有刮东风,曹操会失败吗?(在会与不会的激烈争论中,进一步引

导学生认识:实际上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17、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赤壁之战后,三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新变化。曹操退守到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谁也打败不了谁,但又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这样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18、(课件显示《三国鼎立形势图》)问:是哪三国?生答后指出:三国鼎立的局面相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是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因此是历史的一大进

步。

(课件依次显示三国成立情况)首先看魏国成立情况(一起读)。那么蜀国呢、吴

国呢?

19、下面根据三国鼎立知识一起回答:

20

、学以致用,史实辨析:(课件显示)在一本连环画上有这样一个场面,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丞相诸葛”;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里?

21、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未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三国的治理与开发。(把学生分成三部分,代表三国,分别介

绍三国经济恢复、发展的情况)

(特别强调:三国时哪一政权和台湾有往来?生答后指出:这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少数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

同这种分裂行为作斗争。)

22、通过三国代表的介绍,我们知道在三国鼎立时期的相对稳定形势下,各国的经济都有所发展。所以,三国时期是分裂而又富有生机的时代。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

质条件。

三、课堂小结,承前启后,留下悬念 (屏幕显示)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生答后指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

问鼎九州呢?我们将在下一课学习。

四、轻松闯三关 (屏幕显示)

(一)评价历史人物(课件显示三国历史人物)

我们先说曹操。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曲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依你之

见呢?

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