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名字的故事作文19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9:36:29 体裁作文
名字的故事作文1900字体裁作文

篇一:名人故事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1]

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

无奈迁居

1854年,发生了一件对他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事,伊利湖南岸沿着湖铁路通车,使得米兰运河的商船生意大减,爱迪生父亲的生意已经没有办法再维持下去,因为一家生活日渐困苦,为了另谋发展,爱迪生一家就此迁居,他们离开米兰搬到密歇根州休伦港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开始新的生活,搬到新居不久,爱迪生就患了猩红热。[4]

撵出学校

1855年,他开始上学,那所学校只有一个班级,校长和老师都是恩格尔先生。因为爱迪生有刨根问底的天性,在上课时经常经常问老师问题一些另类的问题(如:风是怎么产生的;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而不是四),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被老师以“低能儿”的名义撵出学校。[5]

亦师亦母

因为母亲南希当时是一家女子学校的教师,是一个富有教育经验的人,她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低能儿”,因此南希自己教授爱迪生。据南希平日留心地观察,爱迪生不但不是“低能儿”,而且时常显出才华。南希经常让爱迪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有一次讲到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时,南希让爱迪生到自己家旁边的高塔上尝试,爱迪生拿了两个大小和重量不同的球并同时从高塔上抛下,结果两球同时落地,爱迪生觉得很神奇并兴奋地告诉母亲实验结果,这次实验也铭刻在爱迪生脑海里。[6]

阅读书籍

由于母亲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爱迪生认识到书的重要性。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并过目不忘。爱迪生在母亲的指导下阅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如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大卫·休谟的《英国史》,他还读过托马斯·潘恩的一些著作,爱迪生被书中洋溢的真知灼见所吸引,并一直影响他的一生。[7]

天真好奇孵小鸡

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仍不见爱迪生回来,父母很焦急并四下寻找,直到傍晚才在场院边的草棚里发现了他。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放了好些鸡蛋的草堆里,问爱迪生在干什么,小爱迪生回答说在孵小鸡呀,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觉得很奇怪,总想自己也试一试。当时,父亲又气又笑地将他拉起来,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在回家的路上,他还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71]

初尝试验

在爱迪生小的时候,他经常到邻居缪尔·温切斯特的家的碾坊玩。一天,他在温切斯特家的碾坊看见温切斯特正在用一个气球做一种飞行装置试验,这个试验使爱迪生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满了气,一定会升上天。几天后,爱迪生把几种化学原料配在一起,

拿给父亲的帮工迈克尔·奥茨吃,爱迪生告诉迈克尔·奥茨吃了这种东西人就会飞起来,结果奥茨吃了爱迪生配制的“飞行剂”后几乎昏厥过去。爱迪生因此受到了父亲的鞭打和小朋友父母们的警惕,劝告自己的孩子不要与爱迪生玩并远离他。[71]

爱迪生智救火车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11-06-04 12:39

爱迪生小名汤姆,他的邻居小杰米,好好学习,课堂上拼音时,往往牛头不对马嘴。小汤姆就教杰米“电报术”。后来,当教师叫杰米起立答拼音时,小汤姆就用铅笔敲击桌面,发长短音,因此杰米的答案从此没有差错。

老师竟没有觉察出其中的奥秘。

一次,小汤姆用“电报术”竟然救了一列火车呢。

那天,小汤姆的爸爸和妹妹丽莎到外地走亲戚,定于下午五点的火车回家。到下午二点,然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小汤姆对妈妈说:“这样大的风雪,路桥会不会被破坏?我去观察观察。”

他冒着特大的风雪,到郊外桥边,哎呀!桥果然断了。这时,时间已过四点半,回车站报告已经来不及了。那时电话还没有发明,急得小汤姆在桥边团团转。

他抬头一看,离桥边不远有座小工厂,忽然心生一计,到工厂,对厂长讲明原因,向他借工厂的汽笛用一下。

小汤姆拉响了汽笛,那清脆的长短音就像在发电报。如果懂得电报用语的人,就会听出这样的话:“丽莎,丽莎,我是汤姆,我是汤姆,前面铁桥断了,前面铁桥断了,快请列车长停车,快请列车长停车。”

那汽笛反复传播着这样的“电报”。

却说汤姆的妹妹丽莎,平时经常和哥哥作电报游戏,所以熟悉电报的收发。这时她坐在火车中,忽然听到汽笛中带有电报内容,就凝神谛听起来。

听完大吃一惊,忙把这“电报”翻译给爸爸听。父女俩慌忙找到列车长。列车长竖起耳朵一听,虽然不懂电报用语,但事关整个列车人员的安危,马上下令急刹车。车子完全停下来时,距离断桥不到一百米。

一场车祸避免了,小汤姆的名字从此就在美国家喻户晓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犹太裔物理学家。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2]

别人不是你的镜子

爱因斯坦的父亲和杰克大叔去清扫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于是杰克大叔在前,爱因斯坦的父亲在后,一级一级地爬上去;下来时,杰克大叔依旧在前,爱因斯坦的父亲跟在后面。于是当他们走出烟囱的时候,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爱因斯坦的父亲身上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看见杰克大叔的模样,新想自己的脸肯定和他一样脏,于是就到附近的小河里洗了又洗;而杰克大叔看见了爱因斯坦父亲干干净净的样子,就只草草洗了洗手,然后大模大样地上街了。街上的人笑痛可肚子,还以为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哩。

这是爱因斯坦16岁时,他父亲给他讲的一个自己经历过的故事。父亲说:“其实,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如果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父亲的故事照亮了爱因斯坦的一生。爱因斯坦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自己,终于映照出了生命的光辉。

这个人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个当年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的笨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1879年3月14日,一个小生命降生在德国的一个叫乌尔姆的小城。父母为他起了一个很有希望的名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看着他那可爱的模样,父母对他寄托了全部的期冀。然而,没过多久,父母就开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说话了,已经三岁的爱因斯坦才“咿呀”学语。后来,爱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两岁的玛伽已经能和邻居交谈了,爱因斯坦说起话来却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 看着举止迟钝的爱因斯坦,父母开始忧虑。他们担心他的智能是否会不及常人。直到10岁时,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学。可是,在学校里,爱因斯坦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学校要求学生上下课都按军事口令进行,由于爱因斯坦的反应迟钝,经常被教师呵斥、罚站。有的老师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骂:“这鬼东西真笨,什么课程也跟不上!”

一次工艺课上,老师从学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张做得很不像样的木凳对大家说:“我想,世界上也许不会有比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哄堂大笑中,爱因斯坦红着脸站起来说:“我想,这种凳子是有的!”说着,他从课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凳子,说:“这是我前两次做的,交给您的是第三次做的,虽然还不行,却比这两个强得多!”一口气讲了这么多话,爱因斯坦自己也感到吃惊。老师更是目瞪口呆,坐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

在讥讽和侮辱中,爱因斯坦慢慢地长大了,升入了慕尼黑的卢伊特波尔德中学。在中学里,他喜爱上了数学课,却对其余那些脱离实际和生活的课不感兴趣。孤独的他开始在书籍中寻找寄托,寻找精神力量。就这样,爱因斯坦在书中结识了阿基米德、牛顿、笛卡尔、歌德、莫扎特??书籍和知识为他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视野开阔了,爱因斯坦头脑里思考的问题也就多了。

一天,他对经常辅导他数学的舅舅说:“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间里振动着的电磁波呢?”舅舅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看了许久,目光中既有赞许,又有担忧。因为他知道,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同一般,将会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动。此后,爱因斯坦一直被这个问题苦苦折磨着。1895年秋天,爱因斯坦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报考瑞士苏黎士大学。可是,他却失败了,他的外文不及格。落榜后的他没有气馁,参加了中学补习。一年以后,他获得了中学补习合格证书,并且考入了苏黎士综合工业大学。这时的他,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了。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课外阅读和实验室里。教授们看见他读和学习无关书、做和考分无关的试验,非常不满和生气,认为他“不务正业”。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时,正赶上经济危机爆发,由于他是犹太人血统,又没有关系,没有钱,所以只好失业在家。为了生活,他只好到处张贴广告,靠讲授物理获得每小时3法郎的生活费。这段失业的时间,给了爱因斯坦很大的帮助。在授课过程中,他对传统物理学进行了反思,促成了他对传统学术观点的猛烈冲击。经过高度紧张兴奋的五个星期的奋斗,爱因斯坦写出了9000字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狭义相对论由此产生。可以说,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次决定性的、伟大的宣言,是物理学向前迈进的又一里程碑。

尽管还有许多人对此表示反对,甚至还有人在报上发表批评文章,但是,爱因斯坦毕竟还是得到了社会和学术界的重视。在短短的时间里,竟然有15所大学给他授予了博士证书,法国、德国、美国、波兰等许多国家的着名大学也想聘请他做教授。当年被人们称为“笨蛋”,“笨东西”,认为无法成才的爱因斯坦,终于成了全世界公认的、当代最杰出的聪明人物。由“丑小鹅”变为“白天鹅”,这说明了什么呢?

我想,爱因斯坦的话是最好的答案。当许多年轻人缠住他,要他说出成功的秘诀时,他信笔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并解释道:“A表示成功,x表示勤奋,y表示正确的方法,那么z呢,则表示务必少说空话。”许多年来,爱因斯坦的这个神奇的成功等式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从爱因斯坦的奋斗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勤奋、正确的方法和少说空话使爱因斯坦由笨头笨脑变为巨人的。

可见,一个人不聪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先泄自己的气。只要你肯为你的目标付出艰辛的劳动,并配合正确的方法,就一定会得到成功女神的酬劳。许多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在童年时代、少年时代并不一定能显出锋芒毕露的优势,相反,他们却太平凡,甚至显出迟钝、愚笨的样子,常常要被周围的人嘲笑、讥讽。如果因为自己笨就灰心丧气,不再努力,那不是将自己潜在的才华、能力都扼杀在摇篮中了吗?

篇二:作文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 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他想,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他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就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结果树上的猴子不但没跟着做,反而冲他嘲笑似地吱吱大叫。他正纳闷,猴王出来了,说:“还跟我们玩这个,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

请你以上述故事的寓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作文立意:从经验中总结教训

变通

创新

学会变通素材:

1、

在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涌来了大量的淘金者,淘金的人越来越多,金子就越来越难淘。当地的气候十分炎热干燥,水源极缺,不少人因为缺水而被渴死。一位十七岁的男孩亚默尔灵机一动,断然放弃淘金的念头,改为买水。他的这一行动引起了不少人的不解与讪笑。然而,当许多的淘金者空手而归时,亚默尔已成为一个小富翁了。

亚默尔正是学会了变通,不执着于很多人已尝试过的失败的事物上,而是在同一种情况下转换思维寻求商机。他以改变自己为途径通向成功,这一点,往往是会被许多人忽视的。所以,学会变通,会使我们走向成功。

2、

美国威克教授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些蜜蜂和苍蝇同时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里,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那些蜜蜂拼命地朝着光亮处挣扎,最终气力衰竭而死,而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这一实验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有时我们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著努力,而是在随机应变中寻找求生的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我们不能否认执著对人生的推动作用,但也应看到,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灵活机动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3、

庄子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种葫芦,一下子结了一个大葫芦。葫芦一般是用来盛酒水液体的,由

于这只葫芦太大,如装满水肯定会炸裂,倘锯开用它的一半当瓢舀水用又没有那么大的缸。于是庄子这位哲人说话了,你们只知把水装在里面,而不知把水装在它的外面,把它放在河中当船用不是很好吗?

大葫芦盛不了水,反过来用水盛它,化废为用。 这就是变通思维。

4、

李开复,曾任Google、微软全球副总裁,现今是“创新工场”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千万创业人士中,为何李开复能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呢?这自然与他的个人优势和坚持不懈息息相关,但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变通,懂得何为真正的创新。他曾在演讲中说道:“我们不能固定思维,单方面看问题,创新便是如此。闹钟和面包机之间看似毫无关系,但如果将闹钟和面包机结合,便可制造出可定时的面包机,这就是新的产品,这就是创新。”善于变通,发散思维,我们才能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里从创业大流中扬起成功的帆。

5、

名字的故事作文1900字

摩斯年轻时想当一名艺术家,他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信心十足地来到美国准备开展他的艺术生涯。然而由于他的画趋向于欧洲风格,太专注于浪浸主题的表现,所以在讲求实际的美国并不受欢迎。1837年,美国政府委托画家以历史画装饰国会大厅。国会成立一个委员会,准备挑选4位艺术家进行这项重要的工作,摩斯希望自己能是其中一员,然而名单揭晓时却没有他的名字。经过这次失败,摩斯决心放弃艺术,开始追求另一种人生。

摩斯想起几年前到欧洲旅行回来时,在船上和几个朋友谈到人们新发现的电磁现象,他决定以此为方向,研究“电”。在历经无数次失败后,摩斯终于发明了“电报”,为人类通讯作出了伟大贡献。 撞了南墙要回头,不是往回走不干了.而是回过头去找新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此路不通有它路,何必撞得头破血流还要继续撞。回头还可以去借梯子,借到梯子就能爬过去,走通这条路。无论是回头去找新路,还是回头去找梯子,都是走出直线画圆。都是为了走通往前去的那条路。

生活中有不少聪明人没走上成功之路的原因,就是犯了这种撞了南墙不回头的错误,就是没有走出直线的误区。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事业有成的话,那么就请你学会变通,在撞了南墙之后要细细思量,如认定确实走不通,那就要及早回头,寻找新的出路。

6.

在德国,有一个造纸工人在生产纸时,不小心弄错了配方,生产出了一批不能书写的废纸。因而,他被老板解雇了。正当他灰心丧气,愁眉不展时,他的一位朋友劝他:“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你不妨变换一种思路看看,也许从错误中找到有用的东西来。”于是,他发现这批纸吸水性能相当好,可以吸干家庭器具上的水分,接着他把纸切成小块,取名“吸水纸”,拿到市场上去卖,竟然十分畅销。后来他申请了专利,独家生产吸水纸发了大财。一个真正懂得变通的人,是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好的判断的。绝处逢生的秘诀就是善于变通。一个善于变通之人永远都会立足于巅峰之上。

7、

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横跨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连接北加利福尼亚与旧金山半岛,大桥建成通车后,大大节省了两地往来的时间。但是新问题随之出现,由于出行车辆很多,金门大桥总会堵车。原先金门大桥的车道设计为“4+4”模式,即往返车道都为4道,这是非常传统的设计。当地政府为堵车的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感到头疼,如果筹资建第二座金门大桥,那必定得耗资上亿美金,当地政府决定以重金1000万美元向社会征集解决方案。

最终,一个年轻人的方案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他的解决方案是将原来的“4+4”车道改成“6+2”车道,上午向南车道为6条,向北的车道为2条,下午则相反,向北的为6条,向南的为2条。他的方案试行之后立即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困扰多时的堵车问题迎刃而解。

传统的“4+4”车道忽略了高峰期车辆出行的方向:上午市民上班造成向南车道拥挤,下午市民下班造成向北车道拥挤。而“6+2”车道恰到好处地利用车辆出行的时间差,合理地利用另一半车辆少的车道,这样,同样是8条车道,6+2明显取得了大于4+4的效果。

辨析:很多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稍微变通一下就会豁然开朗。

8、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石悦很年轻,标准的80后,是个公务员,而他的小说阅读人数却多得惊人。后生可畏,真可谓名利双收。我们不仅要问,他是怎样取得成功的?答案是善于变通。写历史书,写法千千万;读历史,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以往的历史书不是文字深奥,就是僵化呆板。试问,有多少文化知识不高的老人和年青人会对历史发生兴趣?因此,历史书的“看客”寥寥无几也就在情理之中。石悦没有沿袭亘古不变的传统,开创了生动活泼、幽默诙谐的历史写法,换来的是亿万读者的青睐。石悦洞察世事,研究世人心态,迎合大众口味,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没有走进历史的死胡同。勇于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创新素材:

1. 创新要勇于否定权威(普朗克和爱因斯坦)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新权威。

2. 齐白石老人五易画风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风再度变化。齐白石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能仍然马不停蹄地改变、创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他告诫弟子“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认为画家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就是说,在学习别人长处时,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创造性地运用,不断发展,这样才会赋予艺术以鲜活的生命力。

3. 创新让人们不断靠近真理(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

长期以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体系”的理论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托勒密认为地球居于中央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环绕地球运行。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阐明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后,布鲁诺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亏现象等。不久,开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观察资料,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提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

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4. 保守是创新最大的障碍(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他的一生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等。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的范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也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5. 创新即是表现个性(郑板桥独创一体)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在练字。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6. 创新推动历史前步(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为维护秦国统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年轻的国君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于是下了一变法图强的求贤诏令。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自魏国来到秦国的。

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

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公布了新法。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正是由于它的作用,秦朝的历史才变得如此辉煌

篇三:柳条边的故事

柳条边的来历和作用

一、柳条边概念

清朝视满族兴起的东北为“龙兴之地”的禁区﹐在封禁地区修浚边壕﹐沿壕植柳﹐谓之柳条边。又名盛京边墙﹑柳城﹑条子边。顺治康熙年间(1644~1722)先后修建柳条边于辽河流域和今吉林部分地区。禁止民人越过边墙打猎﹑放牧和采人参。辽河流域的柳条边﹐南起今辽宁凤城南﹐东北经新宾东折而西北至开原北的威远堡﹐又折而西南至山海关北接长城﹐周长一千九百余里﹐名为“老边”﹐也称“盛京边墙”。又自威远堡东北走向至今吉林市北法特﹐长六百九十里﹐名为“新边”。老边自威远堡至山海关的西段﹐归盛京将军管辖﹔自威远堡至凤城南的东段﹐归盛京兵部管辖并受盛京将军兼统。新边则归宁古塔将军(后改吉林将军)管辖。在交通要道处初设边门二十一﹐后减为二十。其中较著名的有九官台边门﹑威远堡边门﹑凤凰城边门等。每边门常驻官兵数十人﹐稽察行人出入。清王朝设置柳条边的目的是保持满族传统习俗并垄断东北特产等经济利益﹐康熙中叶以后﹐从关内到关外偷采人参﹑垦荒种田的人越来越多﹐清廷禁令形同虚设。鸦片战争后废弃。

柳条边是民族融合的倒退,在一个国家内,汉人居然不能自由出入。尤其辽东自战国时代的燕国起就纳入中华版图,明末的时候,辽东地区仍然生活着数百万汉人,然而后来辽东汉人被后金军队屠杀殆

尽,满洲人反而鸠占鹊巢,禁止汉人进出东北。这一野蛮政策时的东北一带汉人人口极其稀少,后来俄罗斯轻而易举的殖民东北北部,割走了14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领土。所以柳条边是极其反动的措施,直到民国时期,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整火车整火车的把汉人拉进东北,才避免了东北再次遭帝国主义国家瓜分的厄运。

二、柳条边的发展历程

1、名字由来

何为“柳条边”呢?在300多年前,有一条宽、高均为三米总长度为 边壕遗址1300余公里的土堤,整个士堤的外侧挖一口宽8尺,底宽5尺,深8尺,其横断面为倒梯形的壕沟,壕沟与土堤并行,土堤呈‘人’字形横亘在东北大平原上。此‘人’字形的撇捺交点位于辽宁省开原县北的威远堡。从威远堡向北至吉林市北法特东亮子山,作为‘人’字的一竖(为北段);从威远堡向西南至山海关,构成‘人’字的一撇(为西段);由威远堡向东南至海边,构成‘人’字的一捺(为东段)。东段和西段将整个辽河平原包括在内,全长约1000余公里。土堤上每隔5尺插一根4寸粗6尺高的柳条,各柳条用绳连结成篱笆状,称之为“插柳结绳”。此即为满清皇帝以其超人的智慧发明创造的“柳条边”——一条戒备森严的封禁界限(隔离墙)。

2、劳力来源

“柳条边”的发明专利权非皇太极莫属。因为“柳条边”始筑于1638年(皇太极崇德三年),完工于1681年(康熙二十年)。历经皇

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用时四十三年整个工程基本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所需劳力必然众多,那么如此众多的劳动力从何而来呢?

到1753年(乾隆18年),满清已经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近百年“发展建设”,借用阎崇年的话说,可谓康雍乾“鼎盛”之时。此时关内各省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平均24人;而辽沈地区每平方公里仅为1、7人,吉林、黑龙江尚达不到此数。可以说整个东北地区还是一片荒无人烟不毛之地,不可能为如此浩大的工程提供众多劳力。

如此众多的劳力全是因反清抗清及“逃人”等获罪被流徙到此的“犯人”,挖壕沟及修筑土堤等工程全由这些“犯人”承担。可见“要就中国来说吧,就在清朝统治的二百六十年间一直都没有亡,抗清的民族解放斗争一直都是没有停止过的(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这些众多的因抗清反清而获罪的“犯人”,首先遣送到盛京(即沈阳),然后去流放人犯的聚集地——开原附近的尚阳堡。仅康熙七年(1668年),尚阳堡就有因抗清反清的流徙来此的犯人达3500余人,连同家属共5914人。如此众多抗清分子的不断涌现说明满清的统治的不得人心。

3、根本用途

乾隆五年(1740年),兵部侍郎舒赫德奉和盛京将军额尔图共同提出一个更加严格限制民人(即汉族人)进入柳条边的八条建策,作为全面封禁的纲领,歧视汉族是贯彻清朝始终的根本方针国策。事实足以证明柳条边是一条封禁地域隔离汉民族的边界线。柳条边这条隔

离带证明了在满清政权统治下,汉族人不是和满族人一样平等的民族。

可见,在满清这个政权下不是将所有的民族视为一律平等的国家子民,满族是统治民族,凡是满族人一生下来就享受皇粮,一生衣、食、住、行无虑,一辈子尽管游手好闲、吃喝玩乐、玩狗玩鸟、过着不劳而获的寄生虫般的生活。

努尔哈赤1583年起兵叛乱,四处攻城略地,杀戮掳掠。至1616年在辽宁新宾赫图阿拉建立奴隶制割据政——后金国。这个政是以女真族(1636年皇太极为避汉族人对辽金时期作恶多端的女真人的仇恨,改称为满州族,简称满族)为其实施统治的依靠力量。从努尔哈赤到他的子孙们心里明镜般的知道:他们的既得利益是用惨不忍睹的大屠从一个具有先进文化的农耕民族——汉族手里抢掠来的。若想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他们必须百倍地警惕提防着被其残害者的时时刻刻的反抗。因此,防汉制汉这一根本大政方针便成了满清王朝,从开始至灭亡的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国策。

4、军事管制

在满清入关前,整个辽东地区300余万的汉族人几乎被努尔哈赤杀光,存活下来的只能是这个政统治与奴役的对象,尽管对这些汉族人已经进行了“剃发易服”实行了“编庄”管制,但满清统治者还是提心吊胆睡不安稳。于是,皇太极便想出一个绝顶的损招,挖沟筑堤,画地为牢将人们就地封禁隔离起来,让他们彼此间难以勾通信息联络协作。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呢?办法就是修筑柳条边并且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制。在整个柳条边沿线上每隔一段距离开一座门,称为边门,供出入柳条边之用。因为柳条边是满清作为封禁的界线,为满清殖民统治长远所需,所以,从康熙十年至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在这二十六年的时间内又进行过四次扩边。如锦州以西柳条边便向北推进了35公里。

边门是如何设置的呢?从山海关至凤凰城,该段柳条边(称老边)共设十六个边门:由西向东分别是鸣水台边门?清河边门、彰武台边门、法库边门、?凤凰城边门。在威远堡边门偏西由南向北段称为新边,新边共设四个边门:布尔图库边门、克尔索素边门、伊通边门、法特哈边门。每座边门都建门楼。门楼中间是过边的门洞,两边有耳房,一边耳房是囚室,另一边住巡差。柳条边的管制特别严厉。柳条边各边门都设有防御衙门,派驻文武官员,下辖披甲(全副武装的)兵三四十名,掌管边门开关稽查出入人等事项。凡进出边门者必须持有当地官厅签发的印票(即通行证),其上写明持票人姓名、年貌、脸色,验证核准后方可进出。并且要从指定的边门出入,违规者一律拿获问罪。

柳条边除了设边门外,还沿柳条边修建了300余座边台和封堆。用来看守和了望及对边墙的维护。边台分首台、中台、西台。每个边台设千总3~4人,下辖台丁150至200名。对边门、边台的官兵都有严格要求及处罚规定。极其严历地军事管制可见一般!

篇四:周某某的故事一、二

周某某的故事(一)

本文来源于搜狐财经 2014年03月04日

长子周某某发迹后,他的儿子和堂弟三人分别在四川、中石油、无锡江阴、西前头村以各种方式构筑了庞大的金钱帝国。曾经的贫下中农家庭,迅速逆袭成为“豪门”。周滨的生母死于车祸,而在反腐风暴下,两代兄弟被带走调查。

周家大宅

无锡江阴农民周义生钓黄鳝供养三兄弟读书,长子周某某发迹后,他的儿子和堂弟三人分别在四川、中石油、无锡江阴、西前头村以各种方式构筑了庞大的金钱帝国。曾经的贫下中农家庭,迅速逆袭成为“豪门”。周滨的生母死于车祸,而在反腐风暴下,两代兄弟被带走调查。 如果没有现在的变故,那么,周家将是荣耀的传奇。

2013年12月1日,晚上7点不到,10多名“来自北京的纪检人员”从东门进入无锡市山语银城小区,在物业人员陪同下来到周家。据《新京报》披露,周家夫妇周元青、周玲英都在家,两

人被调查组分开到不同房间,男调查员针对周元青,女调查员针对周玲英。夫妇俩被要求不能乱讲话,不许打电话、接电话。然后调查组员开始登记周家的财产情况。最后调查组在周家中搜出黄金珠宝烟酒,以及一大串的奥迪车钥匙。当地派出所来了4辆车,晚上11点多,周氏夫妇被带离小区。

曾经显赫的“无锡周氏”,突然跌入命运的深渊,深不见谷底。

2个多月后的2014年2月12日,无锡市锡山区厚桥街道办事处的“西前头”村,一场葬礼正在举行。死者名叫周元兴,周元青的二哥。虚岁七十的周元兴,因骨癌于2月10日晨5时病故于家中二层小楼里。据《财新》的特稿,当时楼里布满监控摄像头,监控着周家一举一动。葬礼上,再无平日出入周家的达官显贵,只有乡里乡亲帮忙操办。

除了被带走的三弟周元青、三弟媳周玲英,周元兴的兄长周某某,嫂贾晓晔,长侄子周滨、周涵,三弟的儿子周峰均未露面,他们都因涉案而失去了自由,其中长侄子周滨还成了举国皆知的“神秘富商”。周家的第二代男丁中,只有周元兴的儿子周晓华捧着火盆,面无表情走在前头。 一场凄凉的葬礼,不但埋葬了周元兴,也埋葬了显赫一时的“无锡周氏”。这个从田间发迹的家族,因为一个人的崛起而享尽荣华富贵,也因他而满门深陷囹圄。

上门女婿

“西前头”,这座无锡市锡山区厚桥街道办事处新联行政村下辖的一个小村子,据说已经有500年的历史,周姓是村里的大姓,祖上最有名的是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但最大的官当属周某某,他有另一个显赫的名字,只是,现在人们一般称他“周滨的父亲”。

虽然后来的周家声名显赫,但祖上却是“入赘女婿”。周家的爷爷名叫周义生,厚桥镇(厚桥街道办前身)嵩山村人,长期到西前头村做农活,被西前头村民周阿学看中,将女儿周秀金许配给

周义生。周义生就成了周阿学家的上门女婿。

周义生育有三子:长子周某某生于1942年、二子周元兴、三子周元青。当时的周家差不多是村子里最穷的,“兄弟三人的衣服,都是大的穿不了了,就让小的穿”。但是周义生夫妇都勤劳能干,周义生还有一门“绝活”,那就是钓黄鳝,每次出门,周义生差不多能钓来十来斤黄鳝,卖得几元钱。靠着这门手艺,周义生把三个孩子都送进了学校。

入学后,长子周某某因与同学重名,所以改掉了名字。三兄弟中,周某某的成绩最好,先是保送进了苏州中学,然后考上北京石油学院,当时的北京石油学院是北京著名的“八大院校”之一,在那里,周某某结识了一个叫王淑华的女同学,后来成了他第一任妻子。

周家出了一个“大学生”,当时大学生属于天之骄子,是周家的骄傲。就在周某某在北京上学时,周义生病逝于村东的数间平房里。周元兴、周元青则在初中毕业后在乡务农。

当时的周家依旧穷困,谁也没料到命运会从此巨变。

三兄四子

1972年1月,东北。时值寒冬,王淑华给周某某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周滨,周某某大学毕业后在辽河石油会战指挥部工作,来自江南水乡的他在东北工作第6年。此后,王淑华又给他生下了另一个儿子,取名周涵。当时的周家虽然在油田工作,还当上了小领导,但家庭条件并不好,买奶粉都困难。

周滨和周涵被暂时接回过老家,还在找别人挤奶吃。

就在周某某在冰天雪地的辽河油田工作时,留在家乡的二弟周元青当过“造反派头子”,也当起了大队支书,后来娶了官员之女周玲英。周玲英是西前头村北安乐桥人,个矮,人称“矮玲英”,她的父亲做过无锡县坊前镇党委书记、无锡县商业局长。两年后的1974年7月,周元青、周玲英的

儿子周锋出生。周元青也走上了仕途,从大队书记做到无锡县厚桥镇副镇长。

一直留在西前头村看护祖屋的周元兴也有了个儿子,取名周晓华。

似乎是祖上保佑。周家从此开始扶摇直上。

特别是长兄周某某,官越做越大,在辽河油田迅速升迁,最终重回京城进入石油系统权力中枢。他的长子周滨也在其秘书的安排下就读于西南石油大学,并在1992年前后赴美国德克萨斯州留学,李华林也出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休斯顿办事处副主任在工作之余,亦成为照顾周滨的“保姆”(详见搜狐财经《周滨何许人也?》)。

周峰在1991年到1995年在苏州大学读书。1996年到1999年,在日本中央大学读经济学硕士。

至于,周晓华,则没有他两位堂兄那样能留学海外,他文化不高,但是胆大。

台前的堂兄弟们

当周家的第二代还在读书的时候,周某某被调进了石油工业部,之后更是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高层。周氏兄长的发迹,开始了周家狂飙突进的敛财之旅。

“周元兴家发得太快了。他大哥在中石油时,他们家已有钱了”附近乡人还记得,周元兴从前抽的是两块五的烟,打5毛钱的麻将,两圈牌打下来,就输得拿不出钱来,“现在不得了,他抽的是软中华,吃的老酒是五粮液,要吃多少有多少”。《财新》的记者记录下了周家突然发财的故事。 但是,彼时的周家仍是“小富”,因为缺少信得过的人,纵使有权力,也不能迅速转化为金钱。 幸好,周家的孩子们都长大了。

1999年,周某某调任四川担任要职。

2000年前后,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周滨和黄婉两人回到中国,在北京定居。1999年到2004年,周峰在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工作。长大的孩子们终于可以帮忙打理“家族生意”了。

周某某的长子周滨毕竟是“近水楼台”。“以父之名”,他开始纵横川中大地,乃至染指石油行业。 周滨的岳母“詹敏利”的名字多次出现在四川商人吴兵的合伙人里,组建的“中旭系”先是投资四川的水电站,“意料之中”战胜了众多资质、实力雄厚的国企,将大渡河上的龙头石水电站揽入怀中,该电站每年的发电收入为8.99亿元,甚至项目不动工,马上转手就可以获得10亿元。其后,又进军房地产行业,与港商花样年、佳兆业进行合资,土地储备据说上千亩;控股成温邛高速公司51%股权;参股成都银行。

通过同是石油子弟的同学米晓东,周滨的石油生意从陕西的长庆油田到伊拉克的米桑石油油田,遍布中石油体系的方方面面。仅长庆油田的一个批文倒卖就获利5亿元。

而这一切,都是周父的前秘书、下属郭永祥、蒋洁敏、李华林、冀文林、冉新权、李春城等帮忙打理。周滨俨然“少主”,操纵着这个庞大的利益帝国(详见搜狐财经《周滨何许人也?》)。 随着周某某的步步升迁,这个利益帝国越来越庞大。

而在老家,二弟周元青也升迁到无锡惠山区国土局副局长一职,巧合的是周某某曾担任国土部的要职。虽然周元青官职不高,但是周元青一家在无锡却是赫赫有名的富有。不仅一家居住在无锡滨湖区山语银城74号楼401(跃层建筑)里,而且开的是车牌号为“苏B99999”的银色奥迪Q7,170万的车价,在无锡民间论坛,汽车发烧友称它为“九五之尊”。

此外,周元青家里还有一辆奥迪A4和两辆奥迪A8。因为他家正是“江阴奥迪王”。据《新京报》报道周元青妻子周玲英出资1900万与他人合股开办了“江阴奔跃”公司,是无锡地区唯一一家按照奥迪全球最新标准建设的城市展厅。类似江阴这样的市场,那时一年可挣2000万元。

篇五:1900字关于收敛序列余项估计的精细化计算

关于收敛序列余项估计的一种精细化方法

摘要:对某些重要的收敛序列,本文借助几何直观方法估计了它们的收敛余项,比一些现行文献中的估计更为精细,而且方法简单直观。

关键词:收敛序列;余项;Euler常数;Stirling公式

引言与说明

Euler常数c(?0.577215664?)同圆周率?、自然对数的底e一样,是数学中的一个著名常数,它有多种定义方式。而Stirling公式是数学中的常用公式,因为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如概率统计等)常常需要估计当n充分大时,n!的无穷大的阶数。由于两者的存在性及余项估计的一些方法有某种类似之处,因此许多文献常常一起讨论它们。

通常的Euler常数c定义为

mn?c (1) liDn??

1其中Dn???lnn是Euler数列,关于其收敛性的证明,通常是应用基本不等式

k?1kn

x?ln?(x1?x),?x?0 (2) 1?x

证明?Dn?单调递减且有界,由单调有界定理得到?Dn?收敛。

相对于Euler数列而言,Stirling公式

n!?ne?ne12n,?n?(0,1) ?n

或者

limn (3) ?n??n!enn?12

的证明却相当复杂。因此,国内外一些学者近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它的基本证明(参见文献[1-4]或[11])。

对以上数列除考虑其收敛性外,更多研究者讨论它们的收敛余项问题:

1986年,Rippon在文献[1]中用几何直观思想导致了凸函数的一个新结果。所谓Rippon的几何方法,就是利用凸函数图象的几何直观得到的一个整体的、精细的面积比较结果,其结论为:

设f:[1,?)?[0,?)为下凸的、严格单调递减函数,或者为上凸的、严格单调递增函数。令

n?11an?(f(n)?f(n?1)??f(x)dx n2

则 ?ak?

k?n?1f(n)?f(n?1) (4) 2

Rippon把该结果应用于函数f(x)?lnx,一方面直接证明了Stirling公式,另一方面还得到了Euler常数c的余项估计式(详细介绍可参阅译文[11]): n111 (5) ???lnn?c?2(n?1)k?1k2n

1993年,Detemple在文献[2]中用初等面积比较方法同样巧妙的得到了Euler常数c余项的同一估计式(2),为了改进他的方法,下面将介绍Detemple的初等面积比较方法(参见译文[11]): 注意到Dn?Dn?1?ln(n?1)?lnn?1,因此令 n?1

1f(x)?ln(x?1)?lnx?,?x?1 x?1

则f'(x)??1。应用基本不等式 2x(x?1)

1x(x?1)2?(x?)3,?x?1 2

即得:对?x?1成立

11 ??f'(x)?3(x?1)3(x?)2

于是,有

??????11??f'(x)dx?dx 3??kk(x?1)(x?)3

2?

k

即得1211(k?)?k(k?1),得 ,再结合?222(k?1)2(k?)2

2

???

Dn?c??(Dk?Dk?1)??f(k)??k?nk?n11k?n2(k?)2

2

1?k?111?11 ?????2k?nkx22?nx22n

1?1111?k?21并且Dn?c??,即得 ????222??n?1k?12x2(n?1)2k?nxk?n2(k?1)?

11?Dn?c? (6) 2(n?1)2n

除此以外,国内外许多学者分别用不同的方法也给出同样的或更优的估计式,如1983年孙燮华在文献[5]中、1991年Young在文献[3]中分别给出了另一初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都不及Rippon与Detemple的几何直观方法,以至于欧阳光中在他的“近年来国外微积分(数学分析)教材介绍(上)”一文中,对Euler常数的余项估计及Stirling公式的证明评论道[9]:“这样处理的好处是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证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少对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达到这个要求。缺点是每一步的由来并不明显,过于技巧化。但话又说回来,数学中蕴涵着许多精致有用的技巧。”

本文将揭示这种“蕴涵”。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借鉴并改进文献[7]中几何直观方法,把它应用于Euler

常数的余项估计及Stirling公式的证明中。为此,先介绍文献[7]中方法,在[7]中作者用几何直观方法证明了文献[6]中一个基本引理:

引理1[6, 7] 设p?0,p?1,k?1,则 1111?p1?p?[(k?1)?k]? (7) (k?1)p1?pkp

证明 当p?0,k?1时,对于k?x?k?1,有kp?xp?(k?1)p,从而有

k?1k?11k?111111??dx??dx??dx,即得 ,因此?kkk(k?1)pxpkp(k?1)pxpkp

1111?p1?p?[(k?1)?k]?,引理1得证。 pp(k?1)1?pk

如图1,以y?1为边的曲边梯形的面积介于两个矩形的面积之间,根据定积分的几px

何意义,引理1的不等式中三部分分别代表了它们的面积。

(图1)

1 定理及应用

为了推广引理1,我们注意到f(x)?1 (p?0,x?0)是下凸函数,在图1中过Bxp

作f(x)的切线AC,并联结f(x)的弦AB,则曲线f(x)介于AB与AC之间,如图2,考虑以它们为边的三个曲边梯形的面积,由于直线AB与AC的方程分别是

y?g(x)?[111p1?](x?k)?y?h(x)??(x?k?1)?与, pppp?1p(k?1)kk(k?1)(k?1)

k?1

k则有?k?1kh(x)dx??f(x)dx??k?1kg(x)dx,积分之,得到

当p?1时,有1p11111?p1?p(1?)?[(k?1)?k]?[?]; (k?1)p2k?21?p2kp(k?1)p

111111(1?)?ln(1?)?(?)。

(k?1)2k?2k2kk?1当p?1时,有

(图2)

于是,得到

定理1 设p?0,k?1,则

(1)当p?1时,有 1p11111?p1?p(1?)?[(k?1)?k]?[?]; (8) (k?1)p2k?21?p2kp(k?1)p

111111(1?)?ln(1?)?(?)。 (9) (k?1)2k?2k2kk?1(2)当p?1时,有

很明显,定理1的结果比文献[4-5]中相应结论(前文的引理1)更为精细,下面我们给出它的两个应用:

应用1 Euler常数的余项估计

1已知Euler数列Dn???lnn收敛于c,即limDn?c,以下估计Dn?c: n??k?1kn

当m固定时,级数?(Dk?Dk?1)的部分和数列

k?m?

Sn?(Dm?Dm?1)?(Dm?1?Dm?2)???(Dm?n?1?Dm?n)

?Dm?Dm?n?Dm?c (n??)

故有 Dn?c??(Dk?Dk?1) ??[ln?k?1??lnk?

k?nk?n??1] k?1

11??[ln(1?)?] kk?1k?n?

111应用定理1 之(2):ln(1?)?,则 ?2kk?12?1?k?

1?k?111?1dx =??Dn?c????222k22k?n?k?1?k?n?k?1?k?n2?k?1??1

当k?x?k?1时,k?1?x?1,11?,于是 22(k?1)(x?1)

1?k?111?k?11dx>??dx ??2k?nk?k?1?22k?nk?x?1?2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