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林黛玉进贾府路线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5:23 体裁作文
林黛玉进贾府路线图体裁作文

篇一: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一、 背景教案

1、面向学生 高中

2、学科 语文

3、课时 2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通过网络了解《红楼梦》的有关知识

2)通读课文,了解节选部分的大体内容。

3)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以及《西江月》。

4)按页数标记段落。

二、教学课题

通过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经久不衰的魅力。

1) 画出林黛玉初到贾府路线图。

2) 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3)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 教材分析

这一课在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慢慢走,欣赏啊”板块里,“总借俊眼传出来”里的一篇文章。是借用作者曹雪芹的俊眼写出了封建大家庭有兴盛到衰落的转变过程,其中以小说的主人公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为主线。《林黛玉进贾府》属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第三回。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借助名著的魅力,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从而了解名著经久不衰的魅力。

教学重点:

1、 画出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

2、 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了解其作用。

教学难点:

1、 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分析这一回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1、 预习的时候,要求学生在百度网上搜集《红楼梦》前五回资料,《红楼梦》的前五回构成了作品的序幕,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2、 在百度网上搜集相关的视频,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进一步了解人物的性格。

3、 还可以下载几个ppt课件,重新整理,使之更适合自己课堂需要。

四、 教学方法

《林黛玉进贾府》是一篇节选的文章,小说的篇幅很长。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首先引导学生利用注解、资料自读课文。组织学生看相关的视频,欣赏课文。利用ppt课件提供给学生一清楚明了的林黛玉行踪路线图,了解这篇小说的思路。从而大致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描写方法。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评点批注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文学作品是情感的结晶,欣赏它,是一种永远的寻觅和追逐。风景迷

人的阿尔卑斯山山谷中的一条公路边,插着一个标语牌,提醒驾车人:“慢慢走,欣赏啊!”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这片激情的森林,仔细地品味美,品位情趣丰富的人生。好,我们从百度搜http://video.sina.com.cn/v/b/33228702-1698810704.html《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细细欣赏!板书《林黛玉进贾府》。

听完这一凄婉的歌曲,我们再来看看这对佳人的生活环境。通过林黛玉的游踪看看贾府的样子。

(二)、教授新课

1、作者简介

师:谁看过《红楼梦》,说一说他的作者?

生:众说纷纭 .

师:通过ppt 来了解作者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yóng)、父亲曹頫(fǔ)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学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简介《红楼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过渡:了解了《红楼梦》大致内容和作者的基本情况以后,我们在借助林黛玉的眼睛具体看看贾府环境和人物关系。

3、细读课文,理清林黛玉的行踪。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找出林黛玉经过的地方?

生: 进了荣国府,经过一角门,走了一射之地到了垂花门,经过抄手游廊,到了一正房大院????.

师:我们一块来看看百度搜的游踪路线图。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6-9/925687531.ppt#257通过ppt进一步了解贾府。游踪路线图(板书)

【设计意图】借助网络使学生明白学会利用多媒体这一便利工具解决碰到的一些复杂问题。

师: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她是从哪些方面看到、感受到她的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的不同的呢?

生:课本p140第一自然段中

首先,在贾府门前看到了宁、荣二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

两个大石狮子,门上悬着“敕造”的匾额,门前有“华冠丽服”的朴役。

其次,黛玉看到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的贾线住房,以及仆役、婆子、丫鬟一在群的人物。她还

看到了“荣禧堂”中的名贵家具,珍贵字画、古玩;“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对联。课本P141 p145

还看到了贾府众多的、身份地位各异的人物,既有养尊处优的主子,

也有受压迫、被奴役的仆役,繁琐的礼仪。

生: 同学找得很好。

师:描写与别家不同的典型环境有什么作用?(高考考点:小说中

环境描写的作用?)(学生讨论)

提示:先看看典型环境的特点,在考虑这样写得好处或作用?

师:通过ppt总结

1)、通过林黛玉这个初见者的视角,描绘了贾府的环境:宏伟的建

筑外观,讲究的庭院布局,华贵的用品陈设(特点、板书),更突出了贾府的与众不同。

2)、 揭示了贾府高门大第的威严、显豁,社会地位的尊崇、高贵 。 (板书)

过渡:典型的环境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在这种高门大第下活动人,

又具有怎样的性格?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

师:文章开头有一段文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

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是林黛玉进贾府的生活信条,小说中是怎样表现的?她为什么这样要求自己呢?请同学们分组活动。找出黛玉进贾府后语言、动作的描写,讨论分析。

提示:多处细节描写: 辞饭 、 辞座、改习惯、改口,

生:课本p145大舅母留她吃饭时,p146在王夫人那里择座.p148在

贾母房里吃饭的时候.p150对读书的回答.

师:同学找的非常好。

通过ppt进一步明确、总结同学们的答案。

体弱多病,美丽多情的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进贾府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细心、多虑、自尊是她的性格特点。

师: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黛玉外貌的句子,分析黛玉的外貌特征。

生:(1)众人眼里的黛玉p141(2)王熙凤眼中的黛玉p143(3)宝玉眼中的黛玉来分析p149。

用ppt课件总结 1、众人关心黛玉的身体,注意到她身体孤弱、多病。2.王熙凤观察到她容貌标致,气派不凡。3.宝玉对黛玉的观察更为独到,在他眼里,她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美丽多情,姿容俊逸,极富神韵。

师:好,通过黛玉动作、语言、外貌描写来概括她的形象?

生:总结

林黛玉是一个知书达理、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细心多虑、既自尊又

卑 、为人处处小心谨慎的少女的形象。(板书)

从百度搜索写黛玉歌曲《我是一朵柳絮》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xODEzMjk2.html(评析:虽然身处封建大家庭这一特殊的环境中,但人的性格决定命运。)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小说阅读中人物形象题型的做题方法和答题思路。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再给人物一个身份定位即可。

过渡:分析完黛玉以后,我们在来看看《红楼梦》中的被多数人看来不合封建正统的另一主人公贾宝玉。

师:本文对贾宝玉的描写,主要有哪三个重点?同学分组讨论

生:p146 王夫人的评价(出场前的侧面勾勒)p148 贾宝玉的两次肖像描写 P149 《西江月》二词的总结。搜百度解读《西江月》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7349055.html?fr=qrl&cid=1098&index=5&fr2=query了解贾宝玉的性格。

师:请同学们针对上面的三点来说一下贾宝玉的性格及形象?

生1:在众人的眼中是:混世魔王、懵懂顽童。

生2:在黛玉眼中的宝玉是:眉清目秀 、多情公子。

生3:从《西江月》中的可以看出宝玉玩世不恭、 离经叛道。

生4:通过摔玉可以看出宝玉反对束缚 、 追求平等。(板书)

师:同学总结得很好,我们再通过百度进一步搜索找出宝玉的形象。http://wenwen.soso.com/z/q181408338.htm

(三)、拓展阅读:同学们自己再来分析一下在贾府中掌握实权的实力派人物王熙凤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可以看看视频87年版。从百度搜索看第一集从24分钟开始到第二集的7分钟结束。/show_page/id_zcbffad8c962411de83b1.html 从视频上可以看到王熙凤出场、肖像、见黛玉、回王夫人等几个方面。 总结:通过ppt课件

王熙凤是一个美丽、俊俏、精明、泼辣、机巧、善变、恃宠专权又贪婪、凶残、狠毒、阴险狡诈的人。

六、板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

环境特点

华贵的用品陈设人物形象

林黛玉 : 知书达理、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细心多虑、

贾宝玉 : 混世魔王、懵懂顽童。 眉清目秀 、多情公子。 玩世不

恭、 离经叛道。反对束缚 、 追求平等

王熙凤: 美丽、俊俏、精明、泼辣、机巧、善变、阴险狡诈

七、教学反思

高中阶段学习小说一般就是要了解小说的环境描写 、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我们读小说看重的往往也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所以我在教授这篇小说时也是从这几点入手: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前预习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借助网络自己能查明白的自己解决,再不懂的地方课上跟老师同学一块解决。让学生学会“善假于物”。2、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3、培养学生一些典型题的答题技巧,如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一般的思路是:人物的身份定位和性格特征。

当然《红楼梦》这篇节选的小说在学习过程中确实碰到好多的问题。1、只

读一回很难整体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2人物形象的分析也受限,使学生很难把人物分析到位。3、如果再加上前五回的大致内容,点明一些隐含的信息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总之,窥一般很难知全貌。

八、教师个人简介

省份 :山东省 学校 : 寿光第一中学 姓名:赵玲凤

职称 :中学一级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寿光一中

我从1999年毕业于聊城大学中文系,从教11年来努力工作在

教学的第一线,在工作中,努力勤奋、刻苦钻研,力争满足学生的要求。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本校荣获教科研先进个人,于2007年荣获潍坊市教学能手的称号。在接触网络后,互联网成为工作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使我的工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是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篇二:林黛玉进贾府试讲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

一、导入

播放《枉凝眉》,问出自哪部文学作品,能否介绍故事情节。

二、知识积累

1.作家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yóng)、父亲曹頫(fǔ)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雪芹自幼就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先后遭遇了革职、家产抄没、下狱、“枷号”等,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他陷入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哭成此书” “书未成,芹为泪尽而绝”;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前八十回在曹雪芹去世前十年左右就已经传抄于世。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2.《红楼梦》文学地位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它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

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说:《红楼梦》是一首无韵的《离骚》,也是一部“说”家之绝唱。自从《红楼梦》问世以后,中国的古典小说再也没有超越它的作品出现了。《红楼梦》是一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千古绝唱!

三、梳理结构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

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

第二部分(2-14)故事情节的发展与高潮,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人物。

第三部分(15-16)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总结: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条理十分清楚。

四、文本探究

1.小说三要素:环境(贾府)、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情节(宝黛初会)

2.环境描写

思考问题:“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次来了,她看到的、感受到的与别家有哪些不同?

(1)贾府是一所大宅子,黛玉走了哪些地方?

明确:贾府外部--荣府贾母房中--贾赦房中--贾政房中--再回到贾母房中

(2)标出行进路线图

(3)贾府地处什么地方,她来到贾府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

(4)进入贾府到贾母居处,她看到了什么?

(5)她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了什么?

明确:外观宏伟、布局讲究、陈设华贵、等级森严

3.环境描写的作用

(1)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皇帝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可以说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2)为人物活动,情节展开提供场景。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黛玉的眼睛,对贾府的布局装饰等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贾府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着一些什么样的人物呢,我们下节课将进一步分析。

篇三:《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古代小说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明、清时代出现了许多长篇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这首曲子写宝、黛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写林黛玉的泪尽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凝眉,皱眉,悲愁的样子。

1.阆苑(làng yuàn 浪院)——传说中神仙所住的地方。仙葩(pā趴)——仙花。“阆苑仙葩”指林黛玉,她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

2. 瑕——玉的疵斑。“美玉无瑕”指贾宝玉,他本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同时也赞他心地纯良洁白,没有那种儒臭浊气。

3.虚化——成空,化为乌有。

4.“一个枉自”二句——一个独自悲叹唏嘘而无能为力(指黛玉),一个老是记挂着对方也白费心思(指宝玉)。很显然这里说的就是脂批所提示的宝玉后来获罪离家、流落他乡事。这一突然打击是促使黛玉死的主要原因。嗟呀,因悲伤而叹息。牵挂,在情况不明时对人的悬念。

5.水中月、镜中花——都是虚幻的景象。说宝、黛的爱情理想虽则美好,终于如镜花水月一样不能成为现实。

6.“想眼中”几句——林黛玉因宝玉的获罪而恸哭,自秋至冬、自冬历春,她的病势迅速加重。她就用全部泪水报答了神瑛 侍者用甘露灌溉她的恩惠,实现了眼泪还债的诺言。故曲中所写“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俗话说: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部《红楼梦》不知为多少读者所倾倒,特别是电视剧《红楼梦》的播映,更是再现了这部古典名著的无穷魅力。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近黛玉,走近宝玉,走近贾府形形色色的人物,走进那个时代的生活。

师:在我们走进贾府前,先来了解写这一伟大作品的作者情况,谁来介绍呢?

曹雪芹,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他出身于贵族世家,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玄烨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颙、曹俯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58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雍正帝即位后,因为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到曹家,雍正帝认为曹家反对过他,不但革了曹的职,还下令查抄了他们的家。那时候,曹雪芹是个十岁的孩子,已经懂事,看到家庭遭到这样大的灾难,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打击。父亲丢了官,在江宁呆不下去,只好回到北京老家,生活越来越穷,家庭的灾难又接二连三发生。到后来,父亲曹也死了。曹雪芹的生活更加困难,他只好搬到北京西郊,在几间简陋的屋子里读书。有时候,连粮食也不够吃,只好喝点薄粥充饥。

曹雪芹住在郊外,环境变了,接触了一些穷苦百姓,再想起小时候家里的豪华生活,免不了产生许多感触。后来,他决心根据他的亲身体验写出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小说,这就是《红楼梦》。四十多岁,约在一七六四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痛苦地离开了人间。身后留下凄苦的妻子和几束残稿,连埋葬的费用都是他几个好友资助的。

教师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学生简要介绍选文的内容和相关章节故事梗概。

《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描写了贾府由盛到衰的变化,多方面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丑恶。

《红楼梦》,红楼”和“朱门”一样,是古代王侯贵族住宅的代称,”或“红楼”专指富家女儿的金闺绣阁“梦”就是说红楼贵族由盛而衰的显赫无非南柯一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的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林黛玉进贾府路线图

1

它是封建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包罗万象,它的故事内容涉及到了多种知识领域:文学艺术、诗词歌赋、园林建筑、纺织刺绣、中医药善、烹饪美食、戏曲说唱、民情民俗、佛学道教等等,无所不有。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

二、《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因此,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

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第2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贾府中上上下下的人物关系,大致可列表图示如下: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钢。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八十回,续写部分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课题“林黛玉进贾府”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拟的。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作者把此事安排在第三回,也就是全书的序幕部分,显然是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因此,认真阅读课文对我们了解《红楼梦》很有意义。

红楼梦是一部大书,每次读都有不同的体悟,林黛玉这个绣口锦心的女性,是曹雪芹精心描绘给读者的人物形象,今天我们随着她一同走进贾府。林黛玉到过哪些地方?见到那些 2

人?检查预习

林黛玉进贾府分别到过哪些地方见到哪些人? 贾府外部——贾母房——贾赦房——贾政房——再回到贾母房

在各处见到贾母,王夫人、邢夫人、惜春、探春、迎春、王熙凤、贾宝玉

林黛玉进贾府路线图

2.贾府地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之处,黛玉来到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

黛玉看到宁、荣二府相隔不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上悬有“敕造”的匾额,门前有“华冠丽服”的侍役。这不仅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宠伟气派,也显示出贵族之家的威严和显赫。 3.黛玉进入贾府到贾母处,她看到了什么?

从荣府西角门进去,走“一射之地”,转至垂花门,过穿堂,绕插屏,再经三间过厅,后面方是贾母居住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这样穿堂过厅一路行来,仆役、婆子、丫环轮番更换,的确给人以侯门深似海的感觉。然而贾母居处还不是正内室。

4.黛玉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什么?

往东。“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堂屋中迎面“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屋内摆设有名贵的家具,珍贵的字画、古玩。“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讥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由堂屋进入东耳房,这里是起居室,另有一番布置,再到东廊三间小正房王夫人的住室,又别有摆设。真所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见《红楼梦》第四回)这宏伟豪华的府第,那皇帝御书大匾,郡王手题对联,以及等级分明的礼仪,的确与别家不同。 5.黛玉在府内所见到的人,可分为两大类,他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在贾府里聚居着两类人:一类便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少数主子,他们的荣华富贵依恃那握有“万几宸翰之宝”的皇帝;另一类则是人数众多的为主子服役的小厮、媳妇(此处指女仆)、婆子、嬷嬷以及等级不同的丫鬟,他们是受压迫、被奴役的奴隶。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这一典型环境?明确:外观,布局,陈设。

总结: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皇帝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可以说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宁、荣二府都是奉皇帝之命“敕造”的,“荣禧堂”的匾额又是皇帝御笔书赐,室内陈设的“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显示着对君王的忠诚和尊敬,来往的宾客也都是“座上珠玑昭日月”的豪门贵族。作品中的人物多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形成了各自的性格。

人物赏析:第一次

大家最期待黛玉见到谁,贾宝玉。英雄所见略通,走进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世界,贾见到他日后人生知己,从此揭开二人爱情的序幕,王蒙先生说 红楼梦中的爱情是文化,是历史现在我们走进爱情故事的缘起——宝黛初会,探究其中蕴含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描写宝黛初会主要集中在哪两个自然段?13和14

黛玉和宝玉第一次相见便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黛玉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而宝玉娇纵惯了,便直言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这当然有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的因由。两人萍水相逢时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用李商隐的诗概括“心有灵犀一点通”。黛玉刚刚见到宝玉,有一个神情,找出这语句,宝玉见到黛玉又做何想。不过用文中两个字概括,惊 笑。黛玉见宝玉:惊;宝玉见黛玉:笑

两人神情一个是存于中,一个是发乎外,一字之别,凸显人物性情,可见曹雪芹是丹青高手。

林黛玉是为什么来到贾府的?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所以谨言慎行。 她看到宏伟的外观,精巧的布局以及华贵的陈设贾府是地位显赫高粱锦绣之家,她本是投奔外祖母家,本来就有寄人篱下之感,这样的排场这样的气势,若生活在的环境下入炉薄冰,倍感压抑而此时这种氛围中见到似曾相识的宝哥哥,你们觉得怎样尤为亲切,这清新的对视,这一惊一笑犹如电光火石震撼了双方的灵魂,黛玉也由进贾府进到宝玉的心里。 双方目光没有离开,在宝玉心中眼中黛玉是什么样?文中有一段是关于黛遇的肖像描写。读“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 3

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从中看出林黛玉怎样的神态?

娇柔 多愁善感 楚楚动人 有灵气 脱俗

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睛能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真的是天下掉下个林妹妹!再齐读 这样一个美女,为什么现在才浓墨重彩描写她,她进贾府这么长时间,难道大家对他没有印象吗? 找出文本中他人眼中的黛玉形象并作分析。

1、众人眼中的黛玉: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众人看黛玉)

只作初步勾画。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

2、王熙凤眼中的黛玉:插入王熙凤出场影视片段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熙凤看黛玉)

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凤姐见多识广,见过世面,“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王熙凤的话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黛玉的气质不凡)目的是什么?同时她的话说得那么中听,得体,投合了贾母的心意,说得老太太十分受用。(熙凤玲珑剔透、善于讨好) 怎一个“辣”字了得——王熙凤

宝玉眼中的黛玉和众人眼中的黛玉不同,曹雪芹要让黛玉的美在宝玉眼中尽情绽放,只有宝玉才能注意到黛玉的内在美和气质。在日后宝玉眼中成为大观园艳冠群芳的薛宝钗,而是艳丽脱俗的黛玉,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之间纯洁不掺杂任何杂质的美好情感。

(二)黛玉之美:

美在外表 出水芙蓉、病若西施、姣花照水、弱柳扶风

美在气质 通身的气派、超凡脱俗

美在多才 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

②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③花谢花飞霜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三)、黛玉之性格

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来到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语言动作描写:

1、拜贾母 2、见凤姐 3、见舅母 4、三让座位 5、改习惯

6、答《四书》 (细节描写)

性格:细心 谨慎 多虑 敏感 自尊(寄人篱下)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了一个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心态复杂、知书达理、有教养、为人处处小心谨慎的少女形象。

1)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婉言拒绝了,她说:“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这一番十分得体的话,既表达了对邢夫人的感激和尊敬,又表现了自己懂礼节、识大体,可以看出林黛玉做事处处留心在意。

(2)在王夫人房里。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连坐在什么地方都不肯轻易从事,可见黛玉行事的谨慎小心。

(3)在贾母房中吃晚饭时,“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直到贾母说明了理由,“黛玉方告了座,坐了。”饭后喝茶、漱口之类的事不合家中之事,便“一一改了过来”。 (4)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是“念了《四书》”,但当宝玉问她念什么书时,她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先说读过书,后说不曾读,是因为 4

她听贾母说“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之后,才改口的,可见她多思多虑,作事小心谨慎。 别人眼中的黛玉注意她的不足,如王赞美林黛玉是为讨好贾母,林黛玉如此美丽是从贾宝玉眼中看出来的,为什么作者会有如此安排?让黛玉的美在宝玉眼中尽情绽放!脂砚斋是评析红学的专家,脂砚斋点评“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是何等品貌。”

只有宝玉才能知道黛玉内在的气质和神韵,所以,在日后成为宝玉眼中万王之王不是在大观园艳冠群芳的薛宝钗,而是清丽脱俗的林黛玉,这就看出他们两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 在黛玉眼中,宝玉是什么样子:13段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体现宝玉怎样的特点;风流倜傥,多情,英俊潇洒

黛玉没见他之前对他印象好不好?哪里看出?一是王夫人在嘱咐林黛玉时,说贾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意思是说贾宝玉是给全家人带来灾害的祸根。还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意思是说贾宝玉喜怒无常。二是林黛玉原先在自己家时曾听母亲说,贾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这是众人眼中的宝玉

其实课文里还有,作者引用了当时的人评价宝玉的《西江月二词》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似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時光,於國於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褲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第一首《西江月》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好谈情,好谈真性情;不读书,不读圣贤书;不驯服,不肯如仕途。 你看这样的评价,把宝玉批的无以复加的地步,此宝玉非彼宝玉也,为什么众人眼中的宝玉和黛玉眼中的宝玉有如此大的反差?众人眼里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德才兼备,科举及第的人才

西江月是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写的,在当时封建社会中,只有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人才是最好的德,人才。宝玉对科举最不屑,在宝玉身边旁人,有很多人经常劝他从事仕途,而林黛玉从来不劝,所以在摒弃功名利禄角度上,宝黛达成人生意识的共鸣。在别人眼里,宝玉是不孝子,在黛玉眼里,是纯情郎,从这一点,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宝黛情感的契合和品位的相投,但我们也为他们担忧,他们这种纯情世界能挣脱外部世俗功利的束缚吗? 就在此时,宝玉做了一件外人看来疯疯傻傻的事情?看片段

为什么宝玉要摔玉?在贾母心中,玉是天命象征贾宝玉对封建思想不满和反抗的一种形式。应该说,摔玉的情节也表现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综合大家的观点,归纳成这样几点:为黛玉而摔,可见情之真切 为世俗而摔,可见心之率真 为天命而摔,可见性之叛逆 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两种世界观的碰撞。

摔玉结果如何?重新戴上,也就是说摔玉结果失败。

我们今天分析宝带人物形象,我们体会了他们感情的纯洁,也感受到世俗功利世界对他们的束缚。随着故事的发展,宝带爱情的成熟,他们的和世俗的矛盾越发剑拔弩张,由于世俗对他们摧残,宝带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

鉴赏人物王熙凤。

王熙凤一出场就与众不同,大家看,王熙凤是怎么出场的?

生:笑着出场的。

师:请你为大家读一下这段文字。(生读的比较流畅、生动。)

师:这样出场的王熙凤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放诞,泼辣。

师:放诞的表现是什么?

生:是她的笑。根据黛玉的心理描写我们可以知道,当时众人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而她笑着出场,可以看出她是很泼辣的。

师:这位同学能把任务放到特定的环境中去分析,很难得。那么,王熙凤的笑应该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是一声、两声还是一串?是高声还是轻声?根据是什么?

生:笑声应该是高声的、一串的。笑声从后院传来,可见是高声朗笑。除了人物自身表现外,作者还借黛玉的心理来刻画。黛玉觉得此人放诞无理。由此可见是一串笑声。 师:你鉴赏的真好。那么就请你进行一下艺术的再创造,演绎一下王熙凤的出场一笑吧。(学生们笑。)

学生想尝试,但是不能。

5

篇四: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设计与反思

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你又看到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追随林黛玉的脚步走进贾府,走近“红楼”中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

二、整体感知,搭建平台

1 、调查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情况,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搜集整理有关《红楼梦》和曹雪芹的相关知识。

2 、多媒体展示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学生抢答判词所对应的人物。

(以上教学环节设计在于提高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兴趣和增强对《红楼梦》的了解,在学习课文前建立起全局观念,搭建阅读赏析的平台。)

3 、学生自读课文,在下列三道研究性题目中任选一题,四人一组合作完成。

A 、画出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

B 、画出贾府的人物关系图。

C 、以导游的身份,介绍林黛玉一天的行程。

(阅读能力的基础性要求,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此教学环节在于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情节。)

三、鉴赏研究,感悟艺术特性

1 、在黛玉的“耳目”中鉴赏

《林黛玉进贾府》中,由于作者巧妙地选择了叙述角度(从林黛玉的角度),而将纷繁的头绪、众多的人物、复杂的环境,表述的井井有条,眉目清楚,繁简得当,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效果。

(1)林黛玉作为文中的聚焦者,她用的聚焦方式是“听”和“见”。我们就一起通过林黛玉的耳朵和眼睛,读一读文章,在她聚焦的范围内,她是如何“见”贾府的?她“见”到的贾府环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点拨:A通过人物聚焦来展示贾府环境,很讲究分寸,这分寸就是对贾府环境不在一次写尽,而是一点点补充完整。所以林黛玉眼睛“见到”的贾府环境一次主要有荣府、宁府、从荣府角门到贾母居处、贾赦居处、贾政居处等。B荣府宁府大门显现了贾府建筑宏伟的外观,也暗示了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贾母和贾赦居处讲究的布局,“荣禧堂”华贵的陈设都显示着主人的富贵豪华。贾府中不光主子们打扮得彩绣辉煌,贾政居处的丫环们装饰衣裙、举止行动、吃穿用度也是不凡,都显示了贾府豪华的气派。甚至用饭也有一套繁文缛节,显示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森严等级。)

(2)同是借黛玉得“耳目”出场的小说主要人物,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有什么不同?作者介绍这两个人物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分小组讨论研究)

参考意见:

两人的出场都借林黛玉的“目”对人物的衣饰进行了精雕细刻,以突出两人在贾府的独特地位。

不同之处在于王熙凤采用了先声夺人的表现手法。“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一出场就引起林黛玉的特殊感觉:“这些人个个敛声屏气,公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荡无礼?”显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深受老祖宗宠爱的特殊身份及其泼辣、张扬的个性。

而贾宝玉出场之前,通过林黛玉的“耳”所听进行大量笔墨渲染铺垫(侧面描写)。王夫人:“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黛玉之母:“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两位长辈的评语不仅引起了黛玉的好奇“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

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更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正当黛玉心中想着“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时,那宝玉就出场了。

讨论:王熙凤和贾宝玉出场可谓各有特色,那其他人又是怎样安排出场的呢? 参考意见:作者有详写,有略写,有实写,有虚写,有单独写,有集体介绍。作者写每个人物的出场都是匠心独运。

(一颗宝石,从不同的角度去端详,就会呈现不同的光彩;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去叙述,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合适的视角就是恰当的切入点,能使小说的内容表达得深入透彻,形式上达到自然完美。此教学环节紧紧抓住本文特殊的叙事角度,从林黛玉的“耳目”中自然带出环境描写,并且鉴赏学习小说精彩的出场描写。)

2 、“机关算尽太聪明”的荣府管家——王熙凤

播放电视《红楼梦》王熙凤出场的片段,留心观察王熙凤的言谈举止。

教师指导学生从王熙凤的出场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中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给予学生充分地时间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从课外找出例证来佐证自己的分析结论)

参考意见:

出场描写:个性的张狂、泼辣,深受贾母宠爱,地位特殊。浓妆艳抹遍体锦绣的服饰打扮显示出了她的贪婪、俗气、奢侈。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表现了王熙凤美丽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威不露笑先闻可见其面善心狠。王熙凤见黛玉 和回王 夫人的举止言谈充分展示了她的机变逢迎、八面玲珑和作为管家媳妇的果断能干。(例证:毒设相思局、计逼尤二姐、铁槛寺弄权等等)

3 、“无材可去补苍天”的荣府继承人——贾宝玉

播放电视《红楼梦》宝黛初会的片段,留心观察宝玉初见黛玉时的视线。

(1)分组操作。A组找肖像、出场;B组找语言描写、出场前的侧面勾勒;CD组分析《西江月》二词。

(2)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提问:为什么别人眼中的宝玉顽劣异常?黛玉眼中的宝玉又是什么形象?如何评判《西江月》二词?

(3)教师小结: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西江月》二词似贬实褒,表面上用世俗的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人物分析环节我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影视引入学习过程,有利于体会、领会和品味,希望学生能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

四、拓展延伸,走近黛玉

1 、“世外仙姝寂寞林”的寄居篱下者——林黛玉

(1)他人眼中的黛玉

林黛玉进贾府,当她在用眼观察各色人等时,别人也以审视的目光去看她,找出描写他人眼中黛玉形象的文字?

(方法指导:作者用不同人物的眼光,很有层次地刻画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使黛玉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把众人眼中的黛玉、熙凤眼中的黛玉、宝玉眼中的黛玉,三处描写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众人眼中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有不足之症。”教师点评:只作初步勾画,言谈不俗、体质病弱。

熙凤眼中的黛玉:“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教师点评: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凤姐见多识广,“‘真有这样的人物’出自凤口,黛玉风姿可见,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

宝玉眼中的黛玉:“厮见毕归坐??病如西子胜三分。”教师点评:经过两处铺垫,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

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

小结:三处描写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2)黛玉的心态

林黛玉进贾府时抱着何种心态走进贾家的大门的?(心里提醒自己“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由此可推断出林黛玉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表现了一个寄居者的敏感、脆弱的内心世界,由此表现出的外部性格特征是谨小慎微。)

具体表现在哪些言谈举止上?(婉拒吃饭、讲究座次、吃茶时小心留意、细心应对贾母和宝玉“刚念了《四书》,些须认得几个字”)

(3)学生归结林黛玉的形象特点:敏感多思、言谈不俗、气质超凡、聪颖灵秀。 2 、拓展练习

一个人的性格是多方面的。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我们初识黛玉,但要真正走近黛玉恐怕还有赖于同学们自己去阅读原著,品味鉴赏。下面是我从《红楼梦》中截选的几段描写林黛玉的文字,读一读,议一议,林黛玉还有哪些性格特点?

A.(黛玉)因问宝玉:“打哪里来?”宝玉便说:“打宝姐姐那里来。”??黛玉赌气回房了。??没两盏茶时,宝玉仍来了。??只听黛玉先说道:“你又来作什么?死活凭我去罢了!横竖如今有人和你玩。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会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哄着你。你又来作什么呢?”

B.黛玉听说,回手向书架上把个玻璃绣球灯拿下来,命点一支小蜡儿来,递与宝玉,道:“这个比那个亮,正是雨里点的。”宝玉道:“我也有这么一个,怕他们失脚滑倒了打破了,所以没点来。”黛玉道:“跌了灯值钱呢,是跌了人值钱???怎么忽然又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

篇五: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进贾府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介绍作家作品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他曾祖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康熙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因此,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但到其父时家道中落, 他十三岁时,他的父亲获罪革职,全部家产被抄家,曹家从此败落了。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举家食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约在一七六四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而死。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红楼梦的意思是由女性的光彩所映照着的人生幻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红楼梦》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80回以后他已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为“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被称作“中国社会十八世纪的百科全书”。不过曹雪芹自评红楼: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三、介绍红楼梦前五回

它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这五回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我们了解一下。

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女娲补天: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才,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这顽石在入世之前,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神瑛侍者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另附)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课题“林黛玉进贾府”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拟的。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作者把此事安排在第三回,也就是全书的序幕部分,显然是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因此,认真阅读课文对我们了解《红楼梦》很有意义。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

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我们初中学过。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贾母等去宁府赏梅。秦氏(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板书:

第一回 ——女娲补天 木石前盟 第二回 ——贾府人物 人物关系

第三回 ——黛玉进府 典型环境 第四回 ——贾史王薛 社会背景

第五回 ——太虚梦游 隐喻结局

四、理清课文的情节:

阅读提示:

? 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她的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次来了,他看到的、感受到的与别家有哪些

不同?

? (1)贾府地处什么地方?她来到贾府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

? (2)进入贾府到贾母居处,她看到了什么?

? (3)她去拜望两位舅舅时又看到了什么?

? (4)她在府内所见的人,概括起来分为两类,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 根据上述问题,画一张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贾府方位示意图)

明确: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以她当天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一)第一部分(1):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

(二)第二部分(2~14):故事的发展,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 2~4段:写林黛玉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

5~6段:写林黛玉见王熙风。(高潮)

7~11段:写林黛玉见贾赦、贾政两位舅父,王夫人介绍贾宝玉。

12~14段:写宝黛初见。(最高潮)

(三)第三部分(15~16),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五、课后作业:找出课文中介绍贾府环境的相关内容并熟读有关描写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本文的情节,这篇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以她当天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贾府,贾府便是她以后长期生活的地方。听母亲说过外婆家与别家不同,那么与别家到底有什么不同?

二、分析典型环境

1、贾府地处什么地方?黛玉来到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

明确:贾府地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之处,黛玉看到宁、荣二府相隔不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上是有“敕造”的匾额,门前有“华冠丽服”的侍役。

2、黛玉进入贾府到贾母处,她看到了什么?

明确:从荣府西角门进去,走“一射之地”,转至垂花门,过穿堂,绕插屏,再经三间过厅,后面方是贾母居住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 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这样穿堂过厅一路行来,仆役、婆子、丫环轮番更换,然而贾母居处还不是正内室。

3、黛玉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什么?

明确:往东,“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堂屋中迎面“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屋内摆设有名贵的家具,珍贵的字画、古玩。“又有一副对联,乃乌 木联牌,镶着装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讥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由堂屋进入东耳房,这里是起居室,另有一番布置,再到东廊三间小正房王夫人的住

室,又别有摆设。这宏伟豪华的府第,那皇帝御书大匾,郡王手题对联,以及等级分明的礼仪,的确与别家不同。

4、从这几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贾府与别家有什么不同?

明确:①宏伟的外观:林黛玉眼中的贾府就外观突出一个“大”字 ,即大石狮子、大门、大书、大字、大额插屏。几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富丽,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赫的地位。

②讲究的布局:如贾母住的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力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设置考究,布局规整,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

③华贵的陈设:如“荣禧堂”的描写和王夫人东房的描写。这些无不反映了贵族生活的奢侈豪华。 1——3硬件;4——6软件

④非凡的服饰: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府中人物的穿着更是华丽非凡

⑤骄矜的气质:府中夫人小姐自大骄傲

⑥繁琐的仪节:如用饭时

结语:从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贾府的富贵尊荣等级森严,也看到了深刻反映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奢靡腐朽的生活,间接揭示了阶级压迫的沉重和深刻的社会矛盾。可以说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三、分析人物形象

这就是作品中人物所生活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人都形成了他们各自的性格。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一)林黛玉

1、找出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

提示:作者用不同人物的眼光,刻画了林黛玉,我们来看一看。

①众人眼里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症。”→林黛玉体弱多病

②王熙凤眼里的黛玉:“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一时不忘” →林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 凤姐见多识广,见过世面,说的话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

③里的黛玉宝玉眼:“厮见……病如西子胜三分。” → 林黛玉弱不禁风和多愁善感

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

2、思考:黛玉进贾府,为什么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提示:请学生找出黛玉进贾府后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①贾母一见黛玉,疼爱得了不得,“一把搂入怀中大哭”,并不计较礼节,可是待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还是补行了拜见的礼节。见了迎春姐妹三个,也“忙起身迎上来见礼”。

②听到后院有笑声,听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心里觉得那人“放诞无礼”,只是不说,见了面还是“连忙起身接见”,称呼上也非常小心。外祖母说:“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她知道外祖母可以开玩笑,自己可随便不得,待明白过来,“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③回刑夫人话时的语言、动作。贾赦没出来见面,只是让人回话,因为回的是大舅舅的话,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恭肃如此。大舅母苦留她吃饭,黛玉笑着推辞:“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表明了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他待人处事是处处留心的。

④还有两次让座的描写。连一个位子,黛玉也处处小心,无论在王夫人处,还是在贾母后院吃饭,黛玉都十分推让。表现她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

⑤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饭后漱口,跟着漱口,吃茶,跟着吃茶。表现她细心,在意。

⑥黛玉回答贾母(语言描写):“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黛玉只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可见黛玉已经意识到先前实话实说有不谦之嫌,马上留意改口。黛玉的言谈举止,表明其教养非同一般。

小结:对黛玉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处处表现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小慎微的态度,表现她“寄人篱下”的心境,是她寄人篱下感情的反映。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有很强的自卑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3、总结: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了一个美貌多情、体弱多病、既自尊又自卑、知书

达理、有教养、为人处处小心谨慎的少女形象。(过渡语:林妹妹出现了,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宝哥哥!)

(二)贾宝玉

1、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贾宝玉?

①出场前:用世俗观点从侧面加以勾勒。

王夫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甜言蜜语”、“有天无日”、“疯疯傻傻”

林黛玉:母亲曾言“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分析:这些侧面描写说明宝玉的所作所为是与封建的正统观念相抵触的,是与世俗的常情格格不

入的,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叛逆”。但由于他是贾府核心人物王夫人唯一的儿子,自

幼受“老太太疼爱”,所以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地位。

②出场时:其肖像描写。

林黛玉观察:“心中想着……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分析:在黛玉看来,宝玉分明是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不但看不出惫懒与懵懂,而且眼熟亲切。

③《西江月》中的宝玉

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的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其二,作者用“说反话”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表面上是用世俗的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功名利禄的追求;只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二词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手法揭示出贾宝玉的思想性格。

④出场后:语言行动描写---摔玉的宝玉

作者一是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写她与黛玉的心灵相通;二是极力表现宝玉的骄横不羁。 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生来就与众不同,“衔玉”而生。“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然而贾宝玉并不看重“通灵宝玉”,骂之为“劳什子”,“狠命摔去”,表明他不愿顺从封建家长的意志,抗拒他们强加给自己的枷锁。他是贾母的心头肉,是贾家光宗耀祖的希望,但他不愿受封建正统思想束缚,怕读圣贤文章,不去追求功名利禄,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所以他在《红楼梦》中是精神上的自由人。

宝玉的悲剧在于他的痴狂,痴狂在于他更多的悟性。但他的悟性是消极的,是无建设性的。他不想、也不能做任何实事,只有逃避。他的本质是具有良材美质的废物。——王蒙

朝高处看,宝玉是一个具有鲜明理想的勇士;朝低处看,宝玉是一个白日做梦的傻瓜;他很自己生活的环境,有时流露出一股冲破黑暗势力的激情,但对于未来,简直说不出什么图景。他顶多是日出之前的一片彩霞,是一座未经烧炼而很脆弱的雕塑杰作的泥胎。——王朝闻

(三)王熙凤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了她呢?(明确:四个方面:出场,肖像,会见黛玉,回王夫人。)

1、写出场:

这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难怪黛玉纳罕,觉得与那些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人们相比,实在是“放诞无礼”,正说明她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位。通过贾母介绍,更证明了这一点::“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你管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谑的语言与之谈笑的人实在不多,除了说明她性格泼辣之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2、绘肖像:

作品不但具体细腻刻画人物外貌,而且通过外貌的描写,透露出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肖像描写包含服饰和容貌两个方面。

服饰:(头饰、裙饰、服装)铺陈集珍宝珠玉于一身──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

容貌:着重写“三角眼”、“吊梢眉”、“粉面”、“丹唇”——表现她美丽外表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3、见黛玉:

先是恭维(因为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儿,不惜恭维到了令人肉麻的地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继而拭泪(提到黛玉母亲,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掉泪,抢先“以巾拭泪”)→转悲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这个感情的转变)

描绘了王熙凤“察颜观色,机变逢迎”──得宠原因。

4、回王夫人:地位非凡,才干突出

小结: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她为人刁钻狡黠,对上善于阿谀奉承,深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板书: 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肖像——俊俏华贵,贪婪俗气,刁钻狡黠

见林黛玉——察言观色,机变逢迎 回王夫人——地位非凡,才干突出

过渡语:“黛玉进贾府”是因母亲亡故,父亲将她托付于外祖母。她是女孩子,并将长期生活在贾府,将来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外祖母史太君、二舅母王夫人和王熙凤——荣国府三代当家主妇。刚才我们已经分析了王熙凤,现在我们来看看史太君和王夫人。

(二)贾母:(贾母是贾府中第一个出场的,为什么?)

第一个介绍贾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是贾府的“老祖宗”,地位最高,同时她又是黛玉最亲的人。黛玉进贾府,第一个应该拜见的当然是外祖母。贾母和黛玉相见时搂抱痛哭的描写,写出黛玉初入荣府时受到贾母的疼爱。

明确:贾母史太君是荣国府活着的老祖宗,处于最高地位。她的话在荣国府内便是“圣旨”,她的喜怒哀乐影响着周围上上下下的人。她见了黛玉虽是“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但所痛者主要是自己的独女贾敏过早地亡故。刚刚“大哭”以后,就先是“笑”着戏谑地介绍王熙凤,后又“笑”着责怪、阻止王熙凤说黛玉命苦,正透露了这个老祖宗因为痛失女儿怜及外孙女。她溺爱宝玉,当宝玉听说黛玉没玉,发作起痴狂病,摘下“通灵宝玉”狠命摔去,她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在贾母心中宝玉便是她的命根子,也是贾家的命根子,指望他能高中金榜,振兴祖业,光耀门庭。贾母对黛玉是怜多于爱;对宝玉是爱多于恼。由于她年事已高,早将家政交由儿媳王夫人掌管,但她的存在本身仍对荣国府内部事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三)王夫人:

明确:王夫人虽然不露锋芒,却是荣国府在位的当家主妇。从她的居处,从她查问王熙凤“月钱放过了不曾”?从她交代黛玉“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他来,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他说就是了”,都可以看出她在贾府的地位和在家务上具有决定权。她是贾政的正室,宝玉的生母,但她对宝玉的行止很不以为然,说儿子是“孽根祸胎”,“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她选择了王熙凤这个年轻机巧泼辣的娘家侄女、婆家侄儿媳妇来帮她操持家务,以便支撑门户,维系这个潜伏着危机的封建大家族。她在贾府的女眷中可算正统的代表人物。

三、《红楼梦》的反封建意识。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披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四、艺术特色

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交插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人物的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体,虚实兼用,对人物介绍采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地刻画人物形象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