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论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3:32:01 字数作文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论文字数作文

篇一: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论文

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摘要:水资源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对人类的生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很多工业的兴起对水资源造成了不少的浪费和污染,特别是对地下水的污染尤其值得关注,再加上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有限,严重破坏了地下水资源的使用,导致多个地区发生干旱、缺水。所以,笔者在研究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的基础上,联系先进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对地下水污染和防治进行论述。

关键词:地下水;概念;特点;污染途径;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1.1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城市垃圾及农药化肥等被生产出来。而地下水是全国近1/3人口饮用的主要水资源,是城市和工农业的主要用水资源。由于一些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很多企业没有认真做好排污项目,还有一些市民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意识不够等,使得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在逐渐受到污染,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很大的挑战,对公民的正常生活和饮水安全也是很大的威胁。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关注程度,采用有效的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治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通过了解地下水污染定义及特点,分析污染途径,从而提出污染防治措施,望能给相关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地下水污染的定义及特点

1 地下水污染的定义

所谓的地下水污染是指,基于地下水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后,超过背景值的基础上,地下水的可利用范围与原来的水质可利用范围相比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可见,地下水的污染跟人类的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在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之后,地下水资源的水质比之前有所改变,而且是向着负面方向的改变。

2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区别于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有着自身特殊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隐蔽性。与地表水污染不同,地下水污染有着很好的隐蔽性,很难被人们发现。通常情况下,地表水被污染之后都可以通过一些水的气味或者颜色有所发现,或者是通过观察水生物的状况来判断,但是地下水污染就不同,很难发现其是否受到污染,以及受污染的程度。这种隐蔽性很容易使得人们误饮到受污染的地下水。(2)难以逆转性。由于地下水的流速较慢,自净能力有限,当发现水质被污染时已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事,这就大大增加了治理地下水污染的难度,所以,更加应该注意防止地下水的污染,只有减少了污染的情况,才能减少后期的治理工作。这不仅是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策略,也是节约我国发展成本的有效渠道,更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二、地下水污染途径

1 间歇入渗型。通过大气降水或灌溉水的冲刷,固体废物、表层土壤或地层中的有害或有毒组分从污染源通过包气带渗入含水层,这一过程是周期性的。这种方式一般都是呈非饱和状态的淋雨状渗

流形式,或呈短时间的饱水状态连续浚流形式。此种污染途径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其污染对象主要是潜水。

2 连续入渗型。存在于污水或污水溶液中的污染物随之不间断的渗入地下含水层。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诸如污水池、污水快速渗滤场及污水管道等的污水聚积地段,此外,还有被污染地表水体和污水渠的渗入。一般其主要污染对象是潜水。

3 越流型。通过层间弱透水层,污染物以越流的形式向其他含水层转移。引发这种污染途径的原因有多种,不仅可通过水文地质天窗等的天然途径,还可通过如结构不合理的井管、破损的老井管等的人为途径,此外人为开采引起的地下水动力条件的变化也是触发水流方向改变的原因。其污染来源具有不确定性,可是地下水环境本身的,也可是外来流入的。由于越流的具体地点及地质部位难以查清,因此对这一污染途径的研究较困难。

三、如何有效防治地下水污染

1 采用有效措施防治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工作要把预防作为重要内容,不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而是要将预防污染的理念放在前面。注重地下水污染的防治,首先就是树立正确的防治观念,以保护为先,利用为后。其次,在社会上积极宣传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信息,加强社会各界对于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关注程度,提升公民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意识,从每个人自身小事做起,坚决约束自身的行为,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行为。

2 健全和完善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

要想实现对我国地下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实现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目标,就必须要健全和完善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对相关管理部分之间的权限和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只有明确了各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限,才能发挥各管理单位各自的优势,在管理中能够有效合作。另外,各管理部门对于任何企业和个人实施的地下水污染行为都要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制止,并且根据相应的管理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惩罚,以便在社会上起到警示的作用,以保证我国法律法规的威信。

3 合理确定工业布局、选择水源地。在城市建设中,应根据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的原则,规划工业基地、勘测水文地质,特别是新建城市或新建的工业基地。供水水源地的选择通常是在地下水上游补给区,对化工石油、电镀造纸,冶炼、炼焦印染等易造成污染的工业应修建在远离水源地的下游地区。对于新建厂矿,必须严格实施“三同时”制度,设置污染治理设施;而老厂矿的管理,应根据生态环境的需求,慢慢减少对地下水有严重污染的工业,采用限期治理、搬迁及转产停产等措施,防止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 4 建立地下水污染的预警系统。地下水的污染,由于人们的不重视,特别是工作的废物排放,其污染程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只有提高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意识,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治理工作,建立有效的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系统,对地下水的变化状况进行时时的监控,才能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的情况,进而及时采取有效措

施对污染状况进行治理,将问题在恶化之前尽早解决。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到我国地下水动态预警系统是十分可取的方式。在建立我国地下水动态监控网络系统的基础上,时刻搜集我国地下水的变化情况数据,将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和分析,进而及时发现我国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对污染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或者是对污染状况的趋势进行合理的预估,进而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等。 5 重视并实施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有针对性的制定并落实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措施。对于地下水的防治,最有效的措施还是应先从开展城市的综合治理开始,着重确立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计划,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禁止出现超量开采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论文

地下水情况;组织专家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及时掌握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从而更好的指导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治污工作。

总而言之,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治污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基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应加强对水质的检测,一旦污染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污。笔者在文中详细论述了我国地下水资源污染的相关内容,着重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此文可以引起大家对于地下水资源污染的重视,可以从自身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我国水资源出一份力,也为坚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力。地下水资源关乎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及活动,因此应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动员大家一起开展防治水污染工作,才能尽快解决污染情况,还给人类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篇二:地下水论文

地下水污染及防护治理

范鸿杰(10级水文与水资源专业)

学号:1030101081

[摘要]: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是中国北方城市重要的供水来源更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因此地下水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身体健康。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城市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工业三废的排放,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导致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生命的健康,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地下水由于其自身特点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被污染。在我国地下水污染途径主要有沿海地区的海水人侵、硝酸盐污染、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污染等。因此,必须加强对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和防治工作,如加强污水的处理,回用及防止水污染的宣传教育与切断污染源,综合防治地下水污染等。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污染来源、污染危害、预防措施、污染治理

1地下水对整个国民经济以及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地下水资源不仅储存量大,还具有水质好、分布广泛、便于就地开采利用等优点 据统计,我国约有70% 的人口以地下水为主要饮用水源,在北方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比较高,如海河流域的地下水利用率达90% 以上。在全部用水量中,地下水占5 0% 以上。地下水的利用和保护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但是地下水一旦由于开发和保护不当而遭受污染,不但其自净能力极弱,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对人类及其活动造成危害 因此加强对珍贵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城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特别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乡生活和工业生产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多,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受污染,水质恶化现象日趋严重。因此,查清地下水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污染途径,对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评价,提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使水源地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得以控制,对促进我国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改善城区居民饮水质量,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1.1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现状

据估算我国地下水天然资源约8700亿方/年,占我国水资源31%左右。其中能直接开发利用的约2900亿方/年。我国地下水资源1/3集中分布在北方各大平原和盆地,北方地区地下水天然资源为2800亿方/年,占北方水资源总量的48%。目前地下水实际开采约747亿方/年, 占全国水资源利用总量的16%。在干旱、半干旱的北方地区,地下水已成为主要供水水源,实际开采量达660亿方/年,约占北方水资源总量30%:其中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量为236亿方/年,占全区水资源利用总量的50%以上。据初步统计,全国181个大中城市中,33%城市以地下水供水为主,22%城市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兼用,其余城市以地表供水为主。在华北27个主要城市中,地下水供水量占城市总用水量的87%。

1.2地下水污染所带来的危害

地下水的污染从污染类型来分可分为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石油及化工产品苯及同系物、苯酚、高分子聚合物等有机物都是生物难以降解的,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有许多是致癌物质,可以说地下水中石化产品的广泛存在,是构成全

球性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及动物饮用农药污染的地下水会引起各种怪病,如怪胎、肿瘤、皮肤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农业灌溉水、农村家畜产生的有机废水、城镇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其中含有纤维素、淀粉、尿素、洗涤剂,还含有多种微生物,这些污染物质渗入地下水中引起水的理化指标变差,COD、BOD升高,严重者出现水质浑浊、恶臭以至于不能饮用,并且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使含氮的有机物转变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长期饮用高硝酸盐浓度的地下水会引起消化道疾病、婴儿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婴儿窒息或死亡。

地下水中含有超量的汞、铬、镉、砷及铅等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每一种物质的超量存在都会对人及动物造成严重的危害。这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生物体内都有蓄积作用,即通过生物链的传递使污染物的浓度不断扩大,造成的危害也就越来越大。它们可以在人体肝、肾、脾以及脑组织、骨组织等重要部位富集,长期饮用汞含量超标的地下水可引起肝炎、肾炎、运动失调等疾病,往往导致死亡或遗患终生。镉在人体中有很强的富集作用,饮用被镉污染的水往往会引起慢性中毒,损害人的肝、肾和骨骼等。砷及其化合物都是强毒性的,摄入超量的砷会引起慢性中毒,潜伏期可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最终将造成癌变或畸变。

2分析地下水的污染源及其污染途径

综上所述,保障地下水的水质安全以及维护良好的地下水循环系统是保障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安居乐业的一项重要而且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因此要治理好地下水首先就得明确可能产生的污染源以及污染源的运动途径,然后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2.1地下水的污染源分析

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和场所都称为水体污染源,这是造成水体污染的罪魁祸首。各种水体及其循环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类型复杂的污染源,从不同的角度可将水体污染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就地下水污染而言,其根源有以下几种:

2.1.1工业“三废”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工业废水

如工业电镀废水、工业酸洗污水、冶炼工业废水、轻工业废水和石油化工有机废水不经过处理而排人城市下水道、江河湖海或直接排到水沟、大渗坑里,导致地下水化学污染。工业废气如SO2 、H2S、CO、CO2、氮氧化物、苯并芘等物质会对

大气产生煤烟型严重污染,这些污染物随降雨下落,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循环中。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工业废渣经风吹、雨水淋滤,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挥发性酚、氰化物等进入水体和土壤。其中部分随降水直接入渗,部分随地表径流往下游迁移并下渗,从而对地下水形成面状和线状污染。

2.1.2城市生活污染

城市生活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主要是SS(悬浮固体)、BOD(生化需氧量)、NH4-N(氨氮)、ABS(合成洗涤剂)、P、CL、细菌等生活污水和医院排放的废水中所含污染物多为氨氮、磷、合成洗涤剂、厌氧细菌、挥发性酚、汞、病毒及放射性物质,多数排人河道、沟渠或渗坑,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污染。生活垃圾随着日晒雨淋及地表径流的冲洗,其溶出物会慢慢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2.1.3农业污染

由于农业活动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源主要包括土壤中剩余农药、化肥、动植物遗体的分解以及不合理的污水灌溉等。农耕面源污染,造成农耕区地下水硝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农耕区过多施用氮肥,其中约有12.5%~45%的氮从土壤中流失并污染了地下水。当然,流失的氮素也不全是来自施用的氮肥。它们引起大面积浅层地下水质恶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NO3-N的增加和农药、化肥的污染。

2.1.4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倒灌

海水倒灌是指海水入侵淡水含水层的现象。造成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淡水的过量开采。如果地下淡水过量开采,滨海或岛屿上淡水—海水界面可以处于不平衡状态。这是我国最突出的区域性的人为因素引发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我国北方沿海地区,进入80年代以来,出现连续多年的干旱,降雨量偏低,地下水补给量减少,但是工农业需用水量却不断增加,地下淡水“入不敷出”,海水入侵造成大批机井报废、耕地丧失灌溉能力、工业产品质量下降,更严重的是造成人、畜用水发生困难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发生在渤海沿岸,其中最严重的是胶东的莱州湾地区。据有关研究报告,莱州湾地区现代海水入侵面积已达733.4平方公里,其中莱州市占274.5平方公里。位于黄海沿岸的青岛市,也出

现海水入侵,引起城市供水水源地的污染。

3地下水水质监测和预防污染的措施

从以上所描述的地下水的重要性和污染所带来的巨大危害性,使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地下水的水质情况以及地下水流动的活跃性和地下水储存量的实时变化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地下水资源的质和量,也才能保障和促进一方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做好地下水水质的监测和提前预防是做好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最有效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方法。所以下面着重从水质监测和预防地下水污染两方面来描述。

3.1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法简述(物探法)

对于地下水质的监测,受观测孔或民用孔分布的限制,只有当污染物到达井孔时污染才有可能被发现.而此时污染已经持续很长时间,污染范围已经扩大。为了及时发现污染,将污染减小到最小化,可以利用电阻率评价地下水矿化度的方法监测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量称总矿化度,通常以水在105~110。C温度下烘干后留下的干涸残渣量来表示。一般,当总矿化度小于1克/升时为淡水,1~3克/升为微咸水,3~10克/升为咸水,10~50克/升为盐水,大于50克/升为卤水。 当地下水受到污染时,地下水的矿化度会随之而升高,地层岩石的电阻率不仅与地层中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结构及孔隙度和孔隙结构有关,还与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有关。我们需要确定影响地下水的电阻率的因素。

3.1.1影响地下水电阻率的主要因素

假设地下水的电阻率ρ水,值由下式决定:

1ρ水=e+n+V++e?n?V?式中:n+和n-为水中的正负离子数;e+和e-为每个正负离子所带的电量;v+和v-为正负离子的迁移速度。上式表明,水中导电离子数目的电荷量以及迁移速度越大,则岩石电阻率值越低,反之则高。由此可以看出.影响水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是水的矿化度(矿化度高离子含量高)和温度(温度高离子迁移速度大)。下图即为各种溶液的电阻率与其矿化度的关系。

篇三:地下水污染途径和防治措施论文

浅析地下水的污染途径和防治措施

摘要:本文从地下水的概念入手,分析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污染途径和产生的危害,并根据现行的经济技术条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地下水,地下水污染,污染源,污染途径,治理措施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of groundwater, and analyses the main reasons caused by groundwater pollution, pollution ways and dangers, an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to tak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ground water, groundwater pollution, pollution, pollution way, controll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地下水遭到过度开采或遭受污染,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由于经济力量比较薄弱,大量的固体、液体废弃物未经适当处理即埋入地下或排入污水池(坑)、污水管道、污水快速渗场或用于灌溉农田,通过这些污水聚集地段的渗(漏)透使地下水受到污染。地下水污染,近年来在我国正在逐年加剧,而且正在向农村蔓延。据对118个城市2—7年的连续监测资料分析,约占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较严重的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污染较轻,仅3%的城市地

下水基本清洁,污染轻微。而我国大部分(占60%)的大中城市都是以开采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因此,地下水水质的好坏、优劣,将直接关系城市供水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地下水污染的概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对水污染的定义:“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因此,我们认为地下水污染的定义应该是:凡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水质变化朝着水质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统称为“地下水污染”。 这一定义强调了:①水质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②只要水质变化朝着恶化方向发展,而不管是否影响到使用的程度,均视为污染。至于在天然环保中产生的地下水某些组分相对富集及贫化而使水质恶劣的现象不应视为污染,而应称为“天然异常”。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要判别地下水是否污染及污染的程度,最好以地区背景值作为标准,或用无明显污染来源的水质作对照值。

2.引起地下水污染的原因

水污染使水质变坏或恶化,严重的水污染很难于自净和恢复到良好状态,水污染妨碍了水的正常功能,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使水环境恶化,会变成“水污染公害”。目前,全球由于水污染,有近一半人口喝不到洁净水,因饮水不卫生,导致的疾病有50多种,每天要夺取2.5万人的生命,水污染

加重了水危机。目前,全球有近50个国家严重缺水,20亿人饮水困难。我国有近百个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在我国,主要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水污染。

人为污染源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源,是环境保护防治的主要对象。它包括:各种固体废弃物(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工业废渣等等)、燃煤产生的粉尘、废矿石堆与尾矿和污泥等)、液体(如城市废水、工业废水、农村废水和工业废气等)废弃物,这是最普遍和数量最大的;还有残留农药、化肥及农家肥等等。

天然污染源主要是指:海水、原生含盐量高水质差的地下水、含有害成分较高的矿体等。它们在天然条条下或在附近合理的开采地下水时,对原良好的地下不水质并不构成威胁。但若对这些污染源周围的水源地进行不合理的或过量的开采,则可能引起海水入侵、矿体有有害成分扩散、原生劣质水渗入,造成地下水污染。

3.地下水污染的特点和途径

3.1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是由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决定的,它与地表水污染有明显的不同,其特点有:

1)隐蔽性,由于污染发生在地表以下的空隙(空隙、裂隙、溶隙)介质中,因此常常是地下水遭到相当程度的污染,人们却迟迟未能发现,它不像地表水那样,污染后通过气味和感官等变化被察觉到。

2)延缓性,污染物在由地表(或浅层)向潜水含水层迁移过程中,

首先在包气带中经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会延缓潜水含水层的污染,再向承压含水层迁移中,则由于隔水顶板的存在,污染物的迁移速度会更加缓慢,这就决定了地下水污染和地表水的污染相比具有延缓性的特点。

3)难以逆转性,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很难治理和恢复,这主要是因为:①地下水流速缓慢,切断污染源后,仅靠天然地下水径流、含水层本身的自净能力,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②某些污染物被介质和有机质所吸附后,污染物清除更加困难。

3.2地下水污染途径

地下水污染途径是指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地下水中所经过的路

径。地下水污染途绎是复杂多样的,按水力特点大致分为以下四类型:

1)间歇入渗型,此种污染形式与上述的区别在于地面污染源是以断续的新式向包气带土层中输入污水。因此,污染物大都是在土层非饱和水的条件下运移。

污染物通过大气降水或灌溉水的淋滤,使固体废物、表层土壤或地层中的有害或有毒组分,周期性地从污染源通过包气带渗入含水层。这种渗入多半是呈非饱和状态的淋雨状渗流形式,或者呈短时间的饱水状态连续渗形式。

污染源一般是固态而不是液态。这种途径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其污染组分原来是呈固态形式赋存于固体废物或土壤里的,因此,进行研究时,首先要分析固体废物或土壤等的成分,最好能取得通过

包气带的淋滤液,这样方能查明地下水污染的来源。此种污染,无论在其范围或浓度上,均可能有季节性的变化,主要污染对象是潜水。

2)连续入渗型,该种污染形式的特点是地面的污染源以固定的污染物浓度连续不断的向包气带土层中输入污水。在这种情况下,或者包气带完全饱水,呈连续渗入的形式渗入含水层,或者包气带上部饱水呈连续渗流的形式,下部不饱水呈淋雨状的渗流形式渗入含水层。这种类型的污染,其污染组分是液态的。最常见的是污水聚积地段(污水池、污水渗坑、污水快速渗滤场、污水管道等)的渗漏,以及被污染地表水体和污水渠的渗漏,其主要污染对象多半是潜水。

上述第一、二种污染途径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污染物是从上而下经过包气带进入含水层的。因此,其对地下水污染程度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气带的地质结构、岩性、厚度及渗透性等因素。

3)越流型,越流型的特点是污染物通过层间越流的形式转移进入其他含水层。这种转移或者是通过天然途径(水文地质天窗),或者通过人为途径(结构不合理的井管、破损的井管、止水效果不佳的井管等),或者人为开采引起的地下水动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了越流方向,使污染物通过大面积的弱隔水层越流转移到其他含水层

[图2-l(i)],其污染来源可能是地下水环境本身的,也可能是外来的,它可能污染承压水或潜水。研究这一类型污染的困难之处是难于查清越流具体的地点及地质部位。

篇四: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浅谈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班级:给排水101 姓名:陈姝霖 学号:03210106 日期:2013.04.20

摘要: 阐述了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并根据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与污染源分布, 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污染源; 防治措施

1.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ground water pollution)

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至于要进行人工的地下含水层的更新,问题就更复杂了。

由于矿体、矿化地层及其他自然因素引起地下水某些组分富集或贫化的形象,称为“矿化”或“异常”,不应视为污染。

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至于要进行人工的地下含水层的更新,问题就更复杂了。

图1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的现象。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

要有:工业废水向地下直接排放,受污染的地表水侵入到地下含水层中,人畜粪便或因过量使用农药而受污染的水渗入地下等。污染的结果是使地下水中的有害

成分如酚、铬、汞、砷、放射性物质、细菌、有 机物等的含量增高。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都有危害。

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有一些明显的不同:由于污染物进入含水层,以及

在含水层中运动都比较缓慢,污染往往是逐渐发生的,若不进行专门监测,很难及时发觉;发现地下水污染后,确定污染源也不像地表水那么容易。更重要的是地下水污染不易消除。排除污染源之后,地表水可以在较短时期内达到净化;而地下水,即便排除了污染源,已经进入含水层的污染物仍将长期产生不良影响。

2.污染源、污染物

2.1污染源

进入地下水的污染物的来来源繁多,从其形成原因,基本上就是两大类:人为污染源和天然污染源。

2.1.1人为污染源

1.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会造成地下水的总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和氯化物含量的升高,有时也会造成病原体污染。

2.工业废水和工业废物可使地下水中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浓度增加。

3.农业施用的化肥和粪肥,会造成大范围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高。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较轻,且仅限于浅层。农业耕作活动可促进土壤有机物的氧化,如有机氮氧化为无机氮(主要是硝态氮),随渗水进入地下水。天然的咸水会使地下天然淡水受咸水污染等。硝酸盐是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质,其来源有二: (1)地表污废水排放,通过河道渗漏污染地下水;城市化粪池、污水管泄 漏以及垃圾堆的雨水淋溶等。这一类污染源具有点污染的特征。

(2)农业面源污染,农耕区过多施用氮肥,其中约有12.5%~45%的氮从土壤中流失,造成农耕区地下水硝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随着化肥的广泛使用,硝酸盐污染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美国对10多万口水井的调查发现,有6%的水井硝酸盐含量超过标准,20%的水井氨氮含量超标。中国进行调查的57座城市中,地下水氮超标的有46座。硝酸盐污染可以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婴儿畸形及癌症等疾病。对地下水构成威胁的还有石油、石油化工产品及各种有机合成化学物质 。

图2 地下水的污染物

4.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经常以非水相液体(NAPL)的形式污染土壤、含水层和地下水。当NAPL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污染物将穿过地表土壤及含水层到达隔水底板,即潜没在地下水中,并沿隔水底板横向扩展;当NAPL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污染物的垂向运移受阻于地下水面,只能沿地下水面(主要在水的非饱和带)横向广泛扩展。NAPL可被孔隙介质长期束缚,其可溶性成分还会逐渐扩散至地下水中,成为一种持久性的污染源。这类污染通常因地下油罐泄漏造成。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某地发生一起恶性柴油泄漏事件,78t柴油在一周内全部渗入包气带和潜水含水层,致使附近的水源并遭受严重污染,水厂被迫停产,影响供水范围波及36㎞2。有机合成化学物质则主要来源于危险废物处置场所的淋溶和渗漏。中国科学院对京津唐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的初步调查表明,该地区地下水中有机物种类达133种。有机污染物在地下水中含量甚微,但许多有机物毒性很大,足以引起各种健康问题。有机污染物进入包气带和含水层后,不仅其残留物可以维持数十乃至上百年,长期污染环境,而且其降解中间产物亦会污染环境,某些中间产物甚至具有更大的毒性。

此外,用灌注并孔的办法人工补给地下水时,如果回灌水含有细菌或毒物,将造成严重后果;利用污水灌溉农田而又处理不当时,也会使大范围的潜水受到影响。

2.1.2 天然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是天然存在的。地下水开采活动可能导致天然污染物进入开采含水层。天然污染物主要是海水,以及含盐高和水质差的地下水。

沿海地区的含水层,如果过量开采地下水,则可能导致海水(地下咸水)与地下淡水界面向内陆方向的推移,从而引起地下淡水的水质恶化。地下卤水亦可能产生类似的后果。我国沿海的一些城市和地区都已先后出现了上述地下咸水入侵的问题。

2.1.3污染源的分布

如果按照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线源和面源。

点源是指污染物高度集中的地点。如城市的垃圾堆、工矿企业和城市使用的排污井(坑)等;线源包括排污河道、渠道及排污沟等;面源是指污染物随降雨入侵或大面积的污水灌溉而进入含水层。 2.2污染物

2.2.1污染物质的物理特性

按污染物质的物理特性可分为溶解物、乳状物和难溶解物。可溶解物亦称溶质,它能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的分散在地下水中。在一般条件下,地下水中的可溶解性污染物的浓度比较低,对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粘滞性等没有什么显著的影响。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随着污染物质在地下水中的扩散和运移过程,如地下咸水(海水)入侵、卤水运移以及地下冷热水的运移都属这种情况。 2.2.2污染物的生化性质

相对于地下水较强程度的开发利用, 地下水资源保护就显得薄弱。地下水资源的环境问题主要指地下水环境质量, 也就是地下水污染问题。据《科学通报》13 期报道: 人类活动导致塔克拉玛干沙漠水体地下水轻度污染。卫生部最新的统计显示, 2006年恶性肿瘤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而太湖、巢湖等地癌症村的陆续出现, 引起了人们对水污染这种环境因素与癌症发病率之间关系的广泛关注。我国地下水污染面积在不断扩大, 在我国平原地区, 目前要找出一块未被污染的地下水区域竟成了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北方地区, 污染状况更加令人触目惊心,“有河皆枯, 有水皆污”并非虚言 。

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产生区域性的地面沉降,如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等许多大、中城市都曾出现了地面沉降。不仅容易导致高层建筑的倾斜,而且加重了城市防洪、防潮、排涝的负担

而且在沿海地区超采地下水会破坏地下淡水与海水的压力平衡,使海水内侵,造成机井报废,人畜饮水困难,土壤盐碱化,地下水质恶化等。第三,在岩溶区开采地下水过量会造成地表塌陷,引起房屋开裂倒塌,地下管道弯裂,中断交通与电力供应等一系列灾难。地面塌陷问题在我国分布较广,但受岩溶水分布的控制,南方的发生率高于北方。超采地下水还会改变自然景观。如北京地区多处历史名泉已因地下水位严重下降而枯竭。另外,超采地下水还可能加重地震灾害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进行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显示,华北平原有50.71%的地下水资源不能直接利用(Ⅴ类水)和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 据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专家张兆吉和费宇红介绍,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市)的全部平原及河南省、山东省的黄河以北平原,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和主要粮食生产基地。近年来,石油类污染,城市垃圾和生产生活污水的不合理处置以及农业生产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地下水污

篇五:地下水污染及防治措施

地下水利用论文

地下水污染

2012/11/6

学院水利学院

专业农业水利工程

学号201001432

姓名程万里

指导老师张巍巍

地下水污染问题

[提要]为满足不断增加的用水需求,中国地下水开采量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由于地下水占到水资源总量1/3,全国近70%的人口饮用地下水,因此地下水也是重要的饮用水水源。但污染正加剧中国地下水危机,专家称全国有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污染,化肥、农药大量使用污染了农村地下水源,农村已成地下水污染直接受害者。环保人士警告:现在污染关乎的已不是我们下一代人强壮不强壮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保住下一代的问题。

地下水污染 由于矿体、矿化地层及其他自然因素引起地下水某些组分富集或贫化的形象,称为“矿化”或“异常”,不应视为污染。

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

,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至于要进行人工的地下含水层的更新,问题就更复杂了。

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的现象。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废水向地下直接排放,受污染的地表水侵入到

地下含水层中,人畜粪便或因过量使用农药而受污染的水渗入地下等。污染的结果是使地下水中的有害成分如酚、铬、砷、放射性物质、细菌、等的含量增高。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都有危害。

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有一些明显的不同:由于污染物进入含水层,以及在含水层中运动都比较缓慢,污染往往是逐渐发生的,若不进行专门监测,很难及时发觉;发现地下水污染后,确定污染源也不像地表水那么容易。更重要的是地下水污染不易消除。排除污染源之后,地表水可以在较短时期内达到净化;而地下水,即便排除了污染源,已经进入含水层的污染物仍将长期产生不良影响。

http://www.shanxigw.cn/

全国九成地下水遭受污染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近日主持召开了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0~2020年)(送审稿)》。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有九成地下水遭受污染。为此,《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地下水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什么是地下水?地下水的污染有何危害?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哪些问题?政府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本期,我们将就这些问题为读者进行解读

地下水污染怎么防?

1 什么是地下水? 广义上是指埋藏和运动于地面以下各种不同深度的土层和岩石孔隙、裂隙、洞穴中的水。狭义上是指浅层地下水,即第一个隔水层以上的重力水,即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是自然界水体的组成部分,并参与自然的水循环,又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 按照其所处介质主要孔隙的性质,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喀斯特水。

孔隙水是贮存于松散沉积物孔隙中的地下水,是沉积物的组成部分,其特点是水量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均匀,一般为层状分布,连续性好,具有统一的地下水面。孔隙水的埋藏、分布及运动规律受地貌及第四纪沉积规律控制。裂隙水是赋存于坚硬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其埋藏、分布、运动和富集规律直接受岩石裂隙密集程度、连通情况和充填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为层状或似层状含水层。山区普遍发育的裂隙水,是直接补给山前平原地下水的资源。喀斯特水一般是裸露型的,即分布在岩石裸露、土层薄的地层;另一类是覆盖型,这种水分布地区的覆盖土层较厚,雨水经过下渗,流入裂隙、溶洞、漏斗,然后又由泉眼、天窗溢出,补给河流。

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包气带水是贮藏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上面的重力水,潜水是地面以下第一层地下水。承压水是充满在两隔水层间的含水层中具有承压性能的地下水。

按埋藏深度可分为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参与自

然界水循环的速度较快,深层地下水则非常缓慢。地下水与地表水可相互转化,有时还不止一次。

2 地下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地下水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沿海地区海水倒灌;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污水灌溉等,污染物渗入地下水中;受污染的地面水体或废水渠、废水池、废水渗井等连续渗漏。地下水一经污染后,总矿化度、总硬度升高,硝酸盐、氯化物含量升高,有毒物质增加,溶解氧下降,有时还会出现病原体。地下水污染不易发现,难以治理和恢复,影响供水水质,加剧水资源短缺,应限制开发,合理使用,从而保护地下水资源。

我国地下水污染有哪些类型呢?一是地下淡水的过量开采导致沿海地区的海(咸)水入侵;二是地表污(废)水排放和农耕污染造成的硝酸盐污染;三是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污染;四是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其中,农耕污染具有量大面广的特征,未经利用的氮肥在经过地层时通过生物或化学转化成亚硝酸盐等,长期饮用这种污染的地下水将可能导致氰紫症、食道癌等疾病的发生。

3 如何防止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受到污染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对环境的危害。导致生物的减少或灭绝,造成各类环境资源的价值降低,破坏生态平衡。对生产的危害。被污染的水由于达不到工业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