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体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05:46:27 体裁作文
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体系体裁作文

篇一:自由平等博爱---笔记

读书笔记

《自由·平等·博爱-----一位法学家对约翰·密尔的批判》

--------詹姆斯·斯蒂芬

一·研究方法

作者采用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围绕自由、平等、博爱,对密尔的《论自由》进行批判,揭示现实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得出自由是有秩序的自由,平等是法律之下的平等,而博爱则是一种与自由社会不相容的价值。作者言辞直白,颠覆传统,直击人们内心最真实的一面,发人深省。作者在第一章至第四章分别论述了:自由概说、论思想和辩论的自由、论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区分、自由学说在道德中的应用;第五章和第六章论述平等和博爱。作者以密尔的观点出发,以此为依据得出结论,进而对此结论的不合理性进行批驳,同时作者又与文章脚注中对其持反对意见的第三方观点进行辩论。

二·斯蒂芬生平

1·斯蒂芬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与尼采发表他那本惊世骇俗的《悲剧的诞生》差不多同时,有位英国法官斯蒂芬(James Fitzjames Stephen, 1829—1894),出了一本名叫《自由?平等?博爱》的书。这位大法官一八二九年生于伦敦,其父詹姆斯?斯蒂芬(JamesStephen)为剑桥大学近代史钦定教授(阿克顿为其后任),曾参与起草废除奴隶贸易的法律。他的祖父詹姆斯·斯蒂芬也曾致力于废止奴隶制。他这个儿子小詹姆斯?斯蒂芬,早年就读于伊顿公学和伦敦皇家学院,后在剑桥三一学院师从法学大师梅因(Henry Sumner Maine),继而又到大名鼎鼎的内殿律师会(Inner Temple)深造,并于1854年步入律师业。1869年他为谋一公差去了印度,在殖民当局总督议事会里任法律专员(继任于他的师长梅因),两年半后返国,担任了女王法院的大法官。于此可见,斯蒂芬乃是一位正宗科班出身的“法律人”。后来他又做起了评论家的副业,勤于写作,范围涉及广泛。斯蒂芬发表在《星期六评论》上的55篇文章,于1892年他辞世的前两年,结集为三卷本的《四季闲暇》出版。其中许多文章以书评的形式,较为详细的探讨了霍布斯、休谟、吉本、伯克、边沁和托克维尔等人的著作,斯蒂芬在对道德、社会和政治事务的理解,大多归功于边沁和霍布斯。

边沁使斯蒂芬喜欢上了功利主义,但他的功利主义不是那种技术和哲学教条,而是一种把观察和事实置于抽象推理之上的精神取向,他认为对道德和政治生活进行冷

静理智的评价,需要搞清楚采取这种而非那种行动的利弊。他的功利主义是以改良而不是取消当前的实践为宗旨。斯蒂芬称霍布斯为“最伟大的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思想的两个显著特征,深深渗透与斯蒂芬的作品中:一是人类的利益相互冲突,此乃人类处境不可改变的特征;因为个人利益有冲突,所以他们会形成不同的“善”观念。二是社会秩序有赖于使用强制力量的观点。社会秩序需要道德、法律和宗教的限制,这些限制形式从某种人类行为的协调作用中获得了形成社会秩序的权力。

从政治思想方面来说,他是霍布斯的传人,深知权威与信仰体系在维系社会上的重要作用,《自由·平等博爱》的构思与写作是发生于他在英印当局服官期间,作为一个身处异邦,学养极佳的英国人,他在思考流行于欧洲的价值观念时,又同时有良好的机会参照身边的异域文化,这也为他质疑那些形而上的政治口号提供了强大的资源。自由的内涵开始关注社会平等和集体选择。密尔那条著名的自由原则——“人类被允许以个人或集体方式对其任何成员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自我防卫;对文明社会的任何一个成员,可以不顾他的意志对他正当行使权力的唯一目的,是阻止他伤害别人”——无法适用。当仅仅以“自卫”作为强制的理由时,就无异于取消大多数限制,而它们是维系社会不可或缺的。

法国大革命使“自由、平等、博爱”的信条呱呱落地,这些信条的寿命却比大革命更长久,在19世纪的欧洲大陆和英国仍然回荡着它的声音。在《自由·平等·博爱》一书中,斯蒂芬对这种信条进行了有力的驳斥,同时他也着力表明,他并非他本人所说的“奴隶制、等级制和仇恨”的捍卫者。但是他深信,自由、平等、博爱信条的许多阐述者,夸大了这个著名的三位一体价值观所设想的政治安排的优点,忽视了它的弊端,从而歪曲了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正确理解。他在书中着重揭示了这些弊端的性质。有的学者将斯蒂芬称为“英国古老自由制度的捍卫者”,因为在他看来,一些新的谬说正威胁着这种制度,其集中体现便是密尔的《论自由》、《论妇女的屈从地位》和《功利主义》这些风行一时的著作,斯蒂芬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破坏者,他在抨击密尔时,也系统阐述了自己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理解,即“自由是有秩序的自由,平等是法律之下的平等,而博爱则是一种与自由社会不相容的价值,这是《自由?平等?博爱》一书最重要的特色”。

2·密尔

约翰·密尔(1806---1873),英国心理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经济学家,古典自由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自由主义之圣”,还有人将他的作品《论自由》的发表作为自由主义理论体系最后完成的标志。他还是经济学的古典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心理化学理论的创始人,其他代表作还有《代议政治论》《功用主

义》等。他发展了传统自由主义原则,他的政治思想是从传统自由主义向现代自由主义过渡的中介。另一方面,他的理论反映急进自由主义思想,追求利润,有学者评价《论自由》蛊惑民众,为资产阶级钻营牟利提供了“理论的”依据,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使“论自由”为政治目的服务,引诱无产阶级放弃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大多学者认为密尔思想的实质是折中主义,这也是由他生活的时代和个人出身决定的。19世纪英国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1806年生于伦敦,受业于边沁和奥斯汀的门下,继承了功利主义学说传统,在边沁和老密尔之后为该学派的领袖。曾长期在东印度公司任职,1858年退休,1865年当选为议员,在英国下议院任职。1868年因选举失败而隐退。密尔在政治上属于资产阶级激进派,长期致力于社会改革,特别是对宪章运动抱有一定的同情,在1866——1868年任下议员期间,以始终坚持照顾劳动阶级的利益,妇女参政权和爱尔兰土地改革著称,并对1867年的议会改革起了促进作用。英国资产阶级公开反对无产阶级,密尔想将资产阶级的利益与无产阶级的要求加以调和,承认无产阶级的某些要求是正当的。他既主张公开选举,有主张限制选举权,而剥夺穷人的选举权。

将《论自由》一书的要义概括为两原则就是:第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第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他认为,唯一名副其实的自由就是“按照我们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们自己的好处的自由,”他强调个人自由,个性发展,关系个人幸福与社会进步。而他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有一个更高的原则:功利主义,正如他所言,“的确,在一切道德问题上,我最后总是诉诸功利的。”

三·自由

斯蒂芬自由观的两个重要特征是:第一,斯蒂芬把自由视为一种工具性价值,它本身不具有内在的价值,作为自由之首要服务对象的终极价值是社会福祉。不把自由当做目的的本身,并不是轻视自由,或是抹杀它在文明世界发挥的核心作用。正如斯蒂芬所言,这不如说是承认自由像人类生活的其他一切社会要素一样,也有着自身的利弊;如果我们最关心的是社会福祉,那么在任何既定的自由弊大于利的环境下,我们就不应当盲目的支持这种自由。第二,自由从根本上将是一个否定性的概念,斯蒂

芬将不存在限制的状态理解为自由的核心;然而斯蒂芬同霍布斯一样又认为,没有任何限制,根本不可能有社会,从而也不可能有自由的存在。

正如他在第四章中提到的,在许多情况下,法律不仅是命令,而且是善意的命令。自由不是指完全不存在限制,而是指不存在有害的限制。正义不仅意味着将普遍规则公正适用于具体案例,而且意味着善意的普遍规则公正的适用于特定案例。由此可见,那些被广泛认可的或传统的规则、原则或道德、法律、和宗教信仰被视为对个人行为的限制,但由于它们的无害性,所以不构成对个人自由的侵害,也正是这些限制使行为的自由成为可能。(p150)如斯蒂芬所言:权力先于自由----自由从本质上说依赖于权力;只有在一个组织良好的、既明智又强大的政府保护下,自由才可能存在。(p139)

斯蒂芬用水管中的水这一比喻来说明自由的本质,“我们若想知道水管管口的尺寸应当多大,应当把它设在哪里,必须考虑水的性质、水管的性质以及取水的目的;但是只研究水管的性质对我们几乎无所裨益。它们的形状仅仅是它们所约束的事物的形状。它们的性质不过是让水流通过,在我看来,对它们的狂热完全用错了地方。”(p147)由此,自由的性质和价值也有赖于那些制约着它从而形成它的事物,即道德、宗教和法律。因此斯蒂芬认为在道德、法律和宗教限制的背景之外谈论自由毫无意义。他认为道德是塑造一般社会尤其是自由社会的限制当中最重要的因素,道德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害怕别人的指责和看法、害怕受到排斥构成的,所以他认为“以厌恶的态度看待某些行为的习俗,乃是道德的本质。”密尔并不特别关心道德问题

看到这里,谁又能说斯蒂芬不是坦白的呢,很多人因为他的论述不讨喜而大加反驳,也许很多看似神圣的言辞,放在这个实实在在的世界中,以功利的方法解释会更加真实。斯蒂芬总是以很简单、容易理解的方式向人们解释这些神圣的信条,从而对比密尔的论述作出批判,他说出了很多人不敢或不愿说的话,那不是冠冕堂皇的,不是仅仅展示人性美好一面的,他言辞犀利,也许触及人性不堪的一面,却也发人深省,我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因他将很多美好的词语解释的这样世俗化而感到惊讶,第一反应是:片面了吧?太现实了!停顿一下第二反应是:没错,确实是这样呀。甚至在最后还带些羞愧。这些描述,都是人们最不愿被揭露出的一面。于是神圣的信条们被冠以功利的色彩,这要比仅仅被人们高举于头顶膜拜会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吧。

在“自由学说在道德中的应用”中,一开始斯蒂芬就引用了密尔《论自由》中的一段话,以此为前提,得出结论来评说密尔的观点是否合理。即“在社会以强制或控制的方式对待个人方面,它具有绝对的主宰力,无论那种强制使用的手段是法律惩罚

形式的物质暴力,还是民众舆论的道德强制。本书的目的在于申明一条非常简单的原则,这条原则就是:人类被允许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对他们的任何成员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自我防卫。”接着他又说:“从这种每个人的自由中,产生了个人之间在同样的限制内相互联合的自由;出于任何目的的结社自由都不可对他人造成侵害。”(《论自由》,15-16/226)接着斯蒂芬从这段论述出发,认为可以合理得出以下结论:一些人为了串通一气诱骗妇女、大力宣扬通奸是件好事而结成一个社团。他们为此建立了一个出版、传播淫秽小说和小册子的组织,处心积虑的激起年轻人和毫无经验者的欲望。英国会把这种做法视为犯罪。......在我国这种社团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即使国法不管私刑也绝不会坐视。密尔先生会顺理成章的认为,这提供了一个可悲的证据,证明了我们的偏狭与对真正的自由原则的无知。(109) 注释中莫利先生的评价提出了两个问题:“一、勾引妇女是不是只与自己有关的做法?二、传播那些旨在激起青少年欲望的小册子,是不是一种只会伤害传播者的行为?”斯蒂芬对此在一次重申如果根据密尔的原则,若是没有暴力和欺诈,便是一种显然只与自己有关的行为,也就是说对莫利先生的第一个问题是肯定地回答,但从密尔的原则中我们很明显的看到,“没有暴力和欺诈才是只和自己有关的行为”,而斯蒂芬所例举的是“诱骗妇女”,那么既然存在诱骗了,又怎么能得出“只与自己有关呢”?根据密尔的原则斯蒂芬所举的例子就是不只与自己有关的了,即莫利先生的第一个问题就应当是否定的回答了。

第三章“论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区分”:“有一些对宗教最热心、最无私的支持者,他们被它道德上的完美和内在魅力深深打动......这样的人,是所有伟大宗教的精髓所在。......不过这种人在人类中间只占很小一部分,芸芸众生对任何事情都不会付出这种无私的热情......大众真正的主要动机是个人的算计和欲望。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凡是意欲主宰人类的宗教,必须承认这一事实,诉诸个人的动机。”(106)我不能将斯蒂芬的经典描述完全展示,这里的只言片语就足以看出斯蒂芬的语言特色,也许它并不顺耳,却直击人心深处,若说密尔将人性美化,那么斯蒂芬则揭开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以功利主义的观点,个人的言论或行为的前提就是是否符合个人的欲望,正如对于一个人来说一样事物是否值得追求,唯一的证据就是实际上人们是否欲求于此。

四·平等

篇二:自由 平等 博爱

自由 平等 博爱

这三个词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家标识,几百年来被这个民族所认同和追求。我觉得,这三个词或许还可以成为做人做事的标尺。

自由,意味着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贯穿的一种思想:人的天性应该得到发挥和发展,束缚总要付出代价,而若按照人的天性去引导,去培养,就会成为一个身体心灵自由的人。自由,意味着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与自由相对的是压抑,限制。对身心某些方面的压抑和限制总会催生人性中其它方面的消极因素,如谄媚,嫉妒和无所事事等。若人拥有了自由,则有了独立完整人格的保障。别想着刻意的控制能带来什么好的结果,不仅过程痛苦不堪,而且结果也许也偏离了航向。人,作为社会的人和作为自然的人,仿佛是同一躯体上的正面和背面,两者有冲突的地方,几乎是对立的冲突。如果说它们存在着联系的话,这种联系也在于自然的人有对某种秩序的需要,对某种集体存在的希望。大体上冲突是多过联系的。对于在同一个人身上,施加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已然有了例证。中国传统教育无疑是作为社会的人的教导,“克己复礼”,“存天理,灭人欲”证明了这一点。日本的武士道,从儒家,理学中汲取很多,他们将压抑,控制,坚忍,看作是人的价值的体现。很独特的日本文化,它从中华文明的支流中汲取营养,再流经这个岛国发生作用,于是有了现在这般模样。而西方的教育,则更强调个人天性的发挥。卢梭认为,最差的教育莫过于将两种不同教育施加在同一个人身上的尝试,这也是最天真的想法。因为如果那样,这个人会矛盾不堪,前后踟蹰,找不到出口。我们要么走在左边,要么是右边,中间就危险了。 如果人自由地生活,就不会受到任何无意义的牵绊,至于什么是无意义,比如说他人的想法,别人的期许。因为要知道,身心独立是自由实现的资本。没有依靠别人的想法,没有想靠谄媚或是不正常途径达到自己目的的想法,这些都让人没有镣铐而可以自由。心灵扭曲是最大的悲哀,也不易被察觉。这是一种神奇的感觉,有一句话,“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吃到了糖,味觉满足了,心里就会快乐,可是,其实此时的心灵已经倾斜了。人在得到和付出之间,自有一套衡量的标准,如今这个天平已经倾斜了,劳动的付出少,而得到丰厚,这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放大来说就等同于堕落带来的快感,迟早要还的,不过还有一种可能,未到还时,你已不在这个世界上,谁知道这是幸运抑或是不幸呢。

自由的活着,就是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舞台上尽可能活得精彩,人是要活在社会里的,可人类需要社会吗?看怎么说,人需要群居吗?如果需要,那人的群体并不等于社会,社会是人类根据其思维对人构成的群体及其所处环境的一种现实改造,这种改造有很多方式,于是就有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可是这些都是人需要的吗?大胆地做一个设想,如果人人都是爱弥儿的话,也许社会的存在必要性就是一个问题了,那时,人们需要群居,而不需要社会,两者没关系。换句话说,如果人人都拥有实现自由的资本,那么群居的秩序是何等得好。

平等,是具有自由品质的人具有的一种特质。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平等的观念。有一个故事,英国的爱德华王子去探访贫民窟,他走到一座破茅屋门口,敲了敲半掩的门,说:“我可以进来吗?”这是一种沁入心里的平等的观念,有了这种自由平等的观念,当地位显赫之人与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面对面时,富有的人不会因自己取得的成绩而恣肆妄为,并带有虚弱的傲慢,因为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我们的都是自然的产物,一段时间的见证,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而地位处在低处的人也不会面露怯色,而选择直视着贵族的眼睛,他的心灵会告诉他:“没有什么能够妨碍和伤害我的心灵,因为它已足够健全。”不论是处于“穷窘”的状态还是“通达”的状态,骨子里拥有平等的观念,都会让两者向积极方向发展。虐待心理和受虐心理是上述两种人造成不平等状态的主要心理原因,它们都是不健康的心理,换言之,有这两种心理的人从来没有得到过自由,这是对心灵的扭曲。

有了平等的观念,才有了大众声音的抒发,和维护自己利益的意识和正确方法。学生可以诘问老师到让其哑口无言,老师也不会感到尴尬,所以,在平等这里,总是成对的,相对的,只有两者都手握平等之剑,这才是场精彩的比赛。父母与孩子之间,政府和人民之间,都应该是这样的关系。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不是基于对君主和臣民平等观念的认知,而是一种策略,是众多统治策略的一种,换言之,现在可以怎样的对臣民仁爱,将来就可以怎样地屠戮百姓,因为目的和策略的不一致总是暂时的,一致才是其正常的,真正的表现。当然,每个人身上肯定有错误教育所留下的痕迹,我们本身生来也就有错误的观念,不自知的邪恶。所以要实现是极不易的。

自由和平等的结合还意味着对各种思想,各种人的不排斥的底线,和起码的尊重,并试图表现出最大可能的理解。还意味着在自由平等基础上对他人自由的尊重,不因个人私利而干涉他人的自由。因为自由和平等,我们拥有了独立思考和自主思考的能力,这样的结果必然带来理性,这种人类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从浪漫主义的感性,走向理性,这是一次思维的飞跃,也是人类发展的结果。真正理性的人是富有人情味的,但这种人情味不至于带有独占的和偏倚的成分,所以是更高级的感性。

博爱,人的接触带来了一个问题,对此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在这个群居的人类社会里,有了自由,平等,就像一座金字塔拥有了两个基点,还缺一个,用以稳固。如果说前两者足以让我们自身活得自如,那么,博爱则是另一种不可缺少。因为人不能单独成活,就这么简单,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不理会,身怕别人的气场侵扰到自己;另一种是积极接受,并产生一种积极反馈,那就是一种对其关注的,友好的反馈。友好地对待身边的人,不是没有区分,不是老好人,不是施舍,因为自由和平等的观念是绝不能在心里违背的。博爱是一种心态,不一定表现在行动上,可以表现在对他人的无吝惜的微笑,对他人的境地的友好关注,而非斜窥。社会是必须有连接的,既然如此,为何不让这种连接变得柔滑一点,美丽一点?这正是博爱的理由了。

要自由,不要压抑;要平等,不要斜视;要博爱,不要狭隘。这就是理想的做人准则。

篇三:自由、平等博爱碰撞

自由、平等与博爱的碰撞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 100875)

摘 要:基耶斯洛夫斯基这位具有划时代意义伟大的“作者导演”

用他饱满的情绪诉说着内心对于社会对于人类的悲悯情怀,同时深

沉冷静的注视着在碎片化的环境中摸爬滚打的人群,在一个用影像

支撑起来的世界中体会绝对的自由、以及不可企及的自省与救赎。

他见证着这个时代的风起云涌,感受着这个时代的温度与跳动的脉

搏,他的影片表现出对生活状态的客观陈述和无影式跟踪,同时又

充满着大胆夸张又流畅华丽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关键词:自由、平等、博爱、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j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026x(2012)09-0000-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波兰涌现出一批年轻的导演,他们大多出生

于战后,对战争的苦难已经较为淡漠,但对波兰苦难艰辛的社会现

实更为关注用心,他们关注着当代人的道德和精神状态,有人称他

们的电影为“道德焦虑电影”。苦难的国家和焦灼的社会现实让面

对窘迫时代的导演无法潜心创作,相反他们选择的却是用镜头记录

当下的现实生活,其强烈的纪实风格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基耶

斯洛夫斯基生于这个年代,在《蓝白红三部曲》中基耶斯洛夫斯基

用丰富的日常的人文性表达阐述自由、平等、博爱凌驾于生活之上

的哲学思考;在《两生花》中他又化身浪漫与典雅的绅士,在绚丽

的想象和后现代式的叙事风格中游刃有余;在《十诫》中他变成儒

雅又博学的哲人,弹奏着人性与灵魂的共鸣,探讨着生与死罪与罚

的道德条例??

一、爱与灵魂的交响: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的人文性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既有伯格曼影片的诗情,又具有希区柯克

影片的叙事技巧,简而言之,他是一位把人文关怀与叙事手法结合

到极致的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曾一度被认为是一位“伯格曼遇见

了希区柯克”的电影大师,他诡异又魔幻的影像特色与影片叙事背

后深厚稳健的哲学思考人文关怀都流露着他超凡的影像驾驭能力

又显现着欧洲社会在某种程度上给予特殊时代人类心灵的创伤,他

的作品从最初弥漫的道德焦虑逐渐开始上升到充满哲学意味的自

由焦虑,对于人生的提炼对于社会的认知都可以在基耶斯洛夫斯基

的电影中逐一的找寻到根源。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有缠绵细致、

悠长连绵的人文情怀,同时又弥漫着玄思的哲学理念观点,通过这

两种载体以及优美流畅的视听语言更贴切更加细致的表现出强烈

的“人文主义”理念。

化解悲剧情绪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人文观念的进一步拓展,无

论是在叙事技巧还是在个人理念情怀或者影片风格中都可以流露

出导演对于生活的乐观与平静的期盼。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

红三部曲》中,无论是《白色》、《蓝色》还是《红色》,主人公的

依次获救都隐喻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对人性的拯救,他关

注人文表现人性也在他的封笔之作中重新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

并且无法超越的地步。精神世界、爱与死的成全、宿命论、偶然

性??这些深刻的人文主题集中体现在了《蓝白红三部曲》之中,

影片中的主人公大多把自己束缚存放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中,

他们受到了不同类型的情感伤害,直面了无数多的感情矛盾,并且

不断在发现与遇见中进行自我调整从而得到救赎的机会。在基耶斯

洛夫斯基的影片中政治和哲学的命题都隐藏的很深,力图做到抒发

情绪,同时又不轻易的让人察觉。

二、自由、平等与博爱的碰撞:《蓝白红三部曲》

蓝、白、红三种色彩作为人类生命的元素出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出现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但人生最终逃不过命运的轮回以及上帝的

救赎,其中既有对人生存状态的感同身受,又有对心灵世界的盘问、

深思与反省,他对于道德的审视、人性的挖掘、困境的描述自始至

终都不曾停止。

(一)自由的乌托邦:《蓝色》

在《蓝色》中主人公茱莉一直试图摆脱丈夫与孩子意外离世的阴

影,她隐居独处,她自以为获得了解脱遗忘了伤痛,但当她得知丈

夫在生前有情人的事实一切的自我麻痹都失去了疗效,最后茱莉勇

敢又宽容的面对着生活留给她的包袱和种种考验。在《蓝色》中茱

莉与母亲是导演设置的一组对比,同时也是揭示“自由”命题的关

键点。茱莉在探望母亲的时候,电视上正在播放着蹦极的画面,看

似平常的极限运动中却蕴含着揭示主题的关键点,“蹦极”虽然也

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但是无论从多高的地方一跃而下都无法摆

脱脚腕上的绳索,“蹦极”只是在挑战者人类承受的极限,并无法

给予人真正的自由,也无法让人真正的体会到放逐的感觉。

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影片也精益求精,注重色彩与理念的结合。

基耶斯洛夫斯基从来不在影片中高谈阔论,抒发博大的情怀,过分

贪婪流连在宏观的哲学世界,他善于把生活中的事情巧妙的赋予思

考的价值。

(二)平等的:《白色》

基耶斯洛夫斯基曾这样阐释他的平等观:“我们了解‘平等’的理

念,每个人都向往平等的地位。《白色》就是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

平等的故事,故事同样选取自普通人的生活,用小视角诠释深刻的

主题。“为爱铤而走险,因恨万劫不复”是《白色》所传达的情感

理念,当妻子因丈夫卡洛性功能丧失而选择离婚的时候,卡洛的内

心是痛苦的,当卡洛拨通妻子的电话听来的却是妻子高潮的呻吟的

时候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但卡洛一夜暴富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欢愉

的,但在欢愉之外他却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妻子,这份爱由心生并且

不掺杂任何的目的性。故事的结尾依旧是以“宽容”与“饶恕”作

为了落脚点,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人性本身

的肯定,也表现了他期待生活可以时刻乐观豁达的心愿。

“影片结尾,当多明妮透过狱窗用手语告诉卡洛“等我出来后,

我们再来一次”时,卡洛流下了热泪。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白色》

正是告诉人们生活际遇使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生出许多剪不断理还

乱的情愫,理性意义上的平等是无法真正实现的,纯粹的爱情是性

情的碰撞,而决非平等的交换。”①

(三)博爱的:《红色》

“影片描述的是一个偶然的交通事故将年轻的时装模特瓦伦蒂娜

和退休老法官联系在了一起。瓦伦蒂娜同远在异国的男友经常通电

话,却经常是不欢而散,陷入愈来愈深的隔阂之中,而弟弟马克吸

毒的事又不断困扰着她。老法官则因年轻时遭女友背弃而独居终

身,在对人已失去信任的心态下经常窃听别人的隐私。这两个性情

截然不同的人在互补性的沟通之中渐渐相互走进,达到了彼此的宽

容和理解,并产生了超乎于男女性爱的更纯洁、更崇高的爱,一种

博大的爱。”②

在《红色》这部影片中给人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人与人之间充满着

奇妙又自然的联系,他们之间的爱与关怀在某种看不到摸不着的介

质中巧妙的传播着,并且深深的影响着彼此,老法官的孤僻与怪异

源于过去痛苦的人生经历,但当他面对瓦伦蒂娜的时候变得柔软坦

诚了许多,冰冷的心也渐渐的开始融化,仿佛他们彼此之间有一双

看不见的手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的力量在于它的传递性,

传递的多了久了便成了“博爱”。

基耶斯洛夫斯基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化身,他体会到疏

篇四:《中国法律思想史》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

篇五: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判断题

1.从古代“刑”字的演变,反映了一谈起法律,就先想到刑罚。 ( )

2.“有夏服天命”的神权法思想的产生,是为了替天行道 。( )

3. “丕显文武,皇天弘其德,配我有周,膺受天命。”是对神权的动摇。( )

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明用道德引导民众就能够遵守正道大礼。( )

5. 法家主张执法必信“赏莫如厚而信”,“法莫如刑而必”。( )

6. 墨家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并非反对宗法特权。( )

7.“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止,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为庄子所说。

8.“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说明礼刑相悖。( )

9.丘濬主张刑罚无弃恶从善之功:“设为国刑,以专纠夫不恭之人,使之愿为上焉”。( )

10. 所谓“朝见而免冠,夕见而免冠”是指法律成为了束缚官员能动性的枷锁。( )

11. 南京临时政府并没有接受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和五权宪法思想。( )

12. 资产阶级民主派别主张的创制权应当是创制、废止法律的权利。( )

13.商代统治阶级敬鬼神的神权思想意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护。( )

14.西周时“德”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预防犯罪的防线。( )

15.荀子:“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意为礼制处于首要地位。( )

16.“?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明用道德引导民众就能够遵守正道大礼。( )

17.“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反映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18.《墨子·天志上》“禹之所以征有苗,?汤之所以诛桀,?武王之所以诛纣,?非谓攻也,所谓诛也。”主张反对所有的战争。( )

19.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把天下混乱归于各种法令。( )

20.朱熹主张:“号令既明,刑罚亦不可驰。苟不用刑罚,则号令徒挂墙壁尔”。此话否定了刑罚的作用。 ( )

21.“不以一己之利为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 是说君与民的关系应是客与主的关系。(

22.“法行十年或数十年或百年而必弊,弊而必更,天地之道也”。意为变法不是不得不为的必然。( )

23.神权法思想是人类最初的“法权”观念的形态。 ( )

24.丘濬把“应经合义”提高到“百世定律之至言要道。( )

25.理学的产生加剧了官员对于法律知识的重视。( )

26.洋务思想家,最突出的特点是对中国的现实加以深刻反思,倡言学习西方。( )

27.严复所构想的政治制度环绕着民权与民主的概念。( )

译句评析

1.管仲:“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2.“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3.“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4.“强不执弱,众不动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5.“修旧法,择其善而业用之”:

6.“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7.“兼相爱、交相利”:

8.“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9.“毋苛事,节赋敛,使民以时”:

10.“夫民之生也,规规生食与继”:

11.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管仲:“人主之所以令则行,禁则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

13.荀子:“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14.韩非:“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15.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16. 李斯:“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17.《商君书—修权》说:“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

18.庄子:“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19.墨家:“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动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20.张之洞:“不先以中学固其根底,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

简述题

简述西周“明德慎罚”思想。

答:西周统治者吸取了殷商灭亡的教训,提出“明德慎罚”说。“明德”,就是要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的意思。周公认为统治者应勤政修德,力戒荒淫。“慎罚”就是:对犯人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止一身;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刑罚适中。这些思想虽然只是适应初周政治形势的一种权宜之计和作为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先进的理论,起过积极的作用,它对后世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简述法家的“法”的性质。

答:法家从不同的角度阐明法本身的属性 。

(1)法律是客观、普遍、公正的行为准则。 (2)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3)法律不是社会一部分人局部利益“私”的体现,相反法律是社会整体利益“公”的体现。

这几个方面表明法家之法是依靠君主的权势,按照民情的要求,符合时代的需求,既客观公正又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

简述《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

答:《唐律疏议》总结了历代关于德刑关系的理论,形成了完整的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的思想体系。 它强调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它把“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制度化、法律化,即“一准于礼”;

它将人们分为良人与贱民两大类,在政治、经济、诉讼、社会生活上“良贱异法”,等级地位各不相同;

为维护等级特权制定了整套关于“议、请、减、赎、官当”的法律措施。

简述丘濬关于立法原则的主张。

丘濬对前代立法中的经验教训,做了分析后提出“本天之理,制事之义,为民之利,因事立法,宜时处中”的立法原则。

即:(1)“应经合义”与“便民”的立法原则。

(2)“法有定制”与“随时制宜”的原则。

(3)“听民自便”与“与民争利”的原则。

其在“因时”与“稳定”上皆有兼顾,固而这种立法思想比较全面。

简评题(要求有自己的评价)

简评“无为而治”。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出现。其理论代表《老子》,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其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对其既有反对暴政、反对剥削的一面,又有法律虚无主义的因素进行评价 ??

简评“父子相隐”。

孔子最先提出的。这是“为亲者讳”的周礼原则在判断是非与犯罪问题上的反映。孔子认为,父子之间应该相互隐满犯罪,而不是相互告发。这一主张,是以家庭为本位的宗法制度在司法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后来封建法律允许亲属相隐的来源。

对古代与“父子相隐”的对立是“大义灭亲”,进行评价 ??

你认为是否与古代法治精神相悖??

简评商鞅“以刑去刑”的重刑思想。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商鞅是第一个系统提出“禁奸止过,莫若重刑”的重刑理论的思想家。商鞅的重刑理论,建立在“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基础上,强调法的作用,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以刑去刑”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在刑罚与赏赐的内部关系上,他强调刑主赏辅,赏赐仅仅是刑罚的辅助。第二,“刑不善而不赏善”。第三,轻罪重刑。

我认为??

分析论述题(要求有自己的看法)

试分析丘濬关于法律的目的。

答:明代著名政治家丘濬继承了董仲舒的“天讨”说,主张“天为民以立”,“君为民以立政”,认为国家的立法目的在于除暴安善“牧善斯民”。

即:(1)刑罚的惩戒目的“辟以止辟”是制止人们的犯罪,而不是恐吓人民。

(2)刑罚的教育目的“?以专纠夫不恭之人,使之愿为上焉”。

(3)刑罚的预防作用应包括防止犯罪者本人重新犯罪和对犯法者的惩罚以威吓他人不要违法犯罪。

试论早期改革派的变法思想?谈谈你对早期改革派法律思想的看法。

(答题参考思路:)

首先,指出早期改革派代表人物:林则徐 龚自珍 魏源

其次,叙述变法思想1.旧的法律制度的社会基础已经动摇。龚自珍对封建的法律 制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2.“变法”是拯救王朝统治的惟一出路。早期改革者为自上而下的改革寻找理论基础。??

3.“师夷长持以制夷”的务实主张。魏源主张的实际内容有三方面??

评价:从思想发展的角度来看,早期改革派的变法思想有其自身鲜明的时代特点??

我认为??

论述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法运动的目的及主要主张?你怎样评价?

(答题参考思路):

首先明确:目的主要在于“救亡图存”……

其次说明其主要主张:康有为等人提出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纲领以及变法的主张和方案,学习西方,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民主、自由等思想;要求设立议院,开国会,定宪法,以实行“君主立宪”;

再次分析得失:虽然变法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它成为中国传播资产阶级学说,启迪资产级思想的先声,在一定程度上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我认为??

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体系

试评王夫之法律思想“趋时更新”具体表现在。

法律与整个国家制度一样,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他的“趋时更新”观点具体表现在:

第一,法律“趋时更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第二,他通过对“圣法不可变”的“正统”论的否定,以论证法律的“趋时更新”。 第三,以“有定理而无定法”的规律,深刻论述了改革旧法的必要和法律“趋时更新”的前景。认为法律必须“因其时而取宜于国民”,而不能拘泥于旧的制度不变,“法古”之说毫无任何根据。他预测“他年”的法律制度必然是一种维护“天下之公”、“天下有大公至正是非”的法制。

我认为??

论述孙中山“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律观。(答案略)

论述梁启超法律、道德“相须为用”的主张,谈谈你的看法。(答案略)

试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的法律思想?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参考思路:

洋务派法律思想纲领的提出??张之洞于1898年写了著名的《劝学篇》,把洋务派的纲领表述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维护封建纲常名教??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是封建伦理和立

法、司法的最高准则。??

“西学为用”:“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包括整顿中法??;采用西法??。 张之洞的基本立场与顽固派和改良派有什么区别??

我认为??

文科教研室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