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作文校本课程编写心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8 21:18:45 字数作文
作文校本课程编写心得字数作文

篇一: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总结

校本课程不仅仅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门新兴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观,更是一种学习观。我校的校本课程在不断的调整中日趋完善,以便能更好的展示“责任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一)、先行成立作文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及校本课程开发组。 组 长:张连锋

副组长:赵爱云

成 员:平志英 王军海 常红明

校本课程开发组:以语文教研组为单位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组

(二)、研读理论,寻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建构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一种国家课程计划框架,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2、我校坐落在王庄镇中鹤新城,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是全国第首批现代化新农村社区,加上信息网络的齐备和一批业务精良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在“责任教育”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软硬件的支撑。

3、校本课程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形成特色的关键,是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科研意识增强的有效途径,同时还会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进步伐。

(三)、权责分明,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权利与责任:

1、张连锋老师是作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一责任人,并积极引导语文组老师更新观念,投身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2、赵爱云老师负责校本课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3、教师有权利选择作文课程、学生有权利选择作文课程和作文教师。

组织与制度

1、学校成立作文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审定校本课程的开发项目,形成开发指南和方案。

2、学校建立作文课程审议制度,课程评价制度,管理办法及相关激励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彰显责任教育特色的原则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3、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原则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与评价

管理体制

1、学校建立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课程资源分析评估,课程规划与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评价以及教师校本培训工作。

2、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听、评、查、访等形式对教师的作文教学过程实行月查并纳入绩效考核。

评价机制

1、课程评价:建立以教师评价为主,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主要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诊断评价,并不断完善。

2、教师评价:建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意见和学生反馈意见为主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开发的项目,《课程纲要》教案、课堂组织的效果和教学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此激励教师改进作文教学,同时提倡每个教师建立成长记录袋。

3、学生评价:建立以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四结合的评价制度。注重过程评价、发展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促进其不断进步。

五、广泛研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借助一个周期的“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探索、试验、研讨提炼、总结经验,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地域风采 时代特征,力求让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踏上开发-----运行------管理------评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2、学生发展的目标

为学生写作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科学素养。

3、教师发展目标

教师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提高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拓宽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和谐人际关系,增强合作意识,激活探索热情,触摸时代信息脉搏,促进自身专业水平提升和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015年4月

篇二:《作文教学》校本课程总结

《作文教学》校本课程总结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校本课程取得了令人比较满意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首先,校本课程活动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不知道自己写些什么,脑子空空。主要是因为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缺乏生活体验,造成学生没有内容可写,于是写作文就是胡编乱造或者是写的内容比较枯燥无味。而校本课程交给学生很多的写作技巧,告诉学生如何的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写好作文。另外在大量了书籍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很多素材。学生写作言之有物、得心应手,大大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校本课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留心身边的景物和发生的事情,校本课程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校本课程活动过程中,我们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接触社会,让他们去观察大自然中的景物,去观察社会中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逐渐地学生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观察习惯,并善于发现大自然和社会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事一理。

三、校本课程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的农村学生不善于表达,不愿意说话,在开展校本课程活动的过

程中,我让学生去进行采访、调查,锻炼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意识。这样,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四、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技能 在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为人处世的道理,也要教给学生生活的技能。农村学生不论是将来升学也好,还是走进社会工作也好,都要具备一定的生活技能,父母、老师不会跟着他们一辈子。校本课程完全可以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内容,例如让他们向父母学习是如何包饺子、包豆包、渍酸菜、种苞米等等,然后根据切身体验写一篇文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也可以让他们学会一项生活技能。

五、校本课程活动内容,促进了教师发展

1、有利于教师开发课程资源

2、有利于教师学会教学反思

3、有利于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校本课程活动促进学校发展

1

2、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

篇三:《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九女中心小学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作文校本课程产生的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两大范围,一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二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学校的作文课程开发属于第二个范畴,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计划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

现有国家作文课程的弊端

架空的道德体验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国家作文课程不可能顾全到每个地方每个学校具体的特点与需要。尤其是不能充分利用学校、教师、学生身边的资源,这样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不能很好地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所以,目前的作文教学很多情况下只是把作文当作一项语言技能来训练,很容易造成脱离儿童生活,脱离儿童心理发展需求。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同时提高思想觉悟、发展智力技能、扩大知识视野、陶冶审美感情的综合训练。小学作文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连贯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要结合着恰当地完成思想品德教育、发展认识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个性的任务。但我们再来反思现有的作文教材,如为了让学生感受母爱,教材是以看图写话的形式出现的。孩子只是在空洞的想象中感受亲情,没有真正的生活体验,学生能怎能真正感受到亲情的伟大与可贵呢?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加深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才能实现内化,使道德素质成为人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改变这种作文与育人脱节的现象,把这篇想象作文改为让学生实地观察母亲在一两个星期里为自己所做的点滴小事,为进行记录,让学生在道德践行中真正感受母爱,感受亲情。学生在作文中感受到即使母亲严厉的批评与责骂,也是对自己一种更为深沉的爱。

脱节的生活体验

教材中让学生写参观记,都是以名胜古迹作为例文,而这些名胜古迹大部分学生没见过。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所以学生也无法感觉例文的精妙与游记的写法。所以,我们结合当地的地方资源,如白龙寺、鳄鱼馆、体育馆等等名胜,让学生实地参观,

并以前面学生优秀的作文作为例文,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感受作文的精妙,真切地掌握游记的写法。待到他们实地浏览时,就会做个有心人,既会观察又会描写了。

“学得”式的指导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其实,我们的学生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自然课上可以动手实践,在微机课上可以上网查询资料,在音乐课上可以听老师用钢琴弹奏美妙的音乐,可以??电视、游戏、书籍、网络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各种资料。但学生就是不会写作,不喜欢写作。那么,其根源就不是学生的生活问题,而是学生没有掌握感受生活,捕捉信息的能力,更没有掌握描写生活的方法。我们的作文国家课程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回忆与想象的过程中,要小孩子再现生活是不能想象的。生活经验为作文提供了素材,但不能保证生活丰富的学生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文字表达,还需要比较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和转换过程。语言是“习得的产物”。“习得”与“学得”是不同的,“习得”要求主体参与言语实践活动,有自身的言语行动,在言语实践中“得”到言语能力;它强调主体的亲历性。因而,在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无论教师讲解、分析得如何精彩,学生在作文能力上的提高也是甚微的,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语言教学的规律,它把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当成了一个“学得”的过程。就像妈妈们告诉女儿要如何做饭,却永远也不让女儿下厨作饭,进行实践操作,结果只会“纸上谈兵”一样。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是永远不会写作了,也不会喜爱习作的。如果利用学科整合,利用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所经历的事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在具体可观的情景中习得观察与描写的方法。如我们选择自然课中的实验,选择体育课中的比赛,选择美术课中的劳技制作??把这些资源与作文教学进行整合。并用摄像机拍摄下画面,教师利用画面进行写作的指导,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会了观察与描写,也学会了体验生活,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无处不是写作资源,也增强了乐于表达真实情感的愿望。

当然,我们对国家作文课程并不是全盘否决,而是有其中的内容进行充实,重组或改造,形成具有本校特征的作文校本课程。

二、开发作文校本课程具备的条件

在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充分挖掘作文教学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评价机制,让学生顺利实现内容语言向外部言语的富有个性的过渡。首先,我们提倡每次作文前学生都必须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如写一株植物,教师要让学生对该植物观察两个星期以上,并记录观察的结果。在感受亲情之后,我们会让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去回馈养育之恩。再写习作。写游记类的文章,我们会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参观游览,再进行习作。学科整合就更不要说了。其次,我们改变了先教再写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在习作先读例文,掌握方法,再进行体验活动,体验活动之后学生就自行习作。教师根据学生的第一次习作进行阅读,对学生提出具体的修改方法,并出示教师的下水文,学生根据要求再行修改。这便是作文教学的主要过程。第三,充分利用学校与地方的资源。除了各个学科最有效的资源外,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读书节、综合实践活动、运动会等活动,把这些活动直接编入作文教材中作为习作内容。这几年的作文教学研究,为我们的校本化的作文课程提供了最有利的保障。因为我们的课题研究一直在教研组中进行,所有的语文老师又掌握了新了作文教学模式。所以是无论从教育教学理论,还是师资力量上,我们开发校本化作文课程都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尤其是这几年在实验班推行的新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很快,对作文的兴趣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三、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课程目标

1、进一步验证本校作文校本课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

2、努力建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3、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

学生目标

1、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提升捕捉生活信息的能力。

2、在情景再现式的作文教学模式中掌握描写的方法,提升习作的技能。

3、在作文实践中真正学会做人,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个性。

教师目标

1、培养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

2、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努力建构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模式

3、培养教师充分利用资源的能力,提升教师作文课堂教学的水平。

实施设想

作文校本课程的实施从三年级起全面展开,以学期为单位编制作文教材。首先是对参与课程的教师进行理论的辅导,学习了国家课程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及各年级段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在编制教材时心中有度。学习了吴立刚编著的《校本课程开发》,让教师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方法。我们首先编写了春学期的作文校本课程。三四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入手,体现学科整合的理念。所以,在三四年级写学科整合的作文较多。要求语文教师带着摄像机进入学生的学科课堂,与学生一起感受生活情景,捕捉写作画面。之后让学生在再现的情景中具体地指导如何观察如何描写。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习得方法。五六年级以道德体验为主,讲究实践与体验,把作文与育人结合起来。期间,我们会把一些作文常识穿插到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去,如想象性作文,看图写话、书信、读后感等作文的形式,会相机地进行渗透。教材的内容也会根据学校的具体活动作适当地调整。

具体安排如下

三年级校本教材计划

篇四:小学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011-2012学年度)

**学校

2011年9月

作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作文校本课程产生的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两大范围,一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二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学校的作文课程开发属于第二个范畴,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计划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

架空的道德体验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国家作文课程不可能顾全到每个地方每个学校具体的特点与需要。尤其是不能充分利用学校、教师、学生身边的资源,这样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不能很好地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所以,目前的作文教学很多情况下只是把作文当作一项语言技能来训练,很容易造成脱离儿童生活,脱离儿童心理发展需求。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同时提高思想觉悟、发展智力技能、扩大知识视野、陶冶审美感情的综合训练。小学作文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连贯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要结合着恰当地完成思想品德教育、发展认识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个性的任务。但我们再来反思现有的作文教材,如为了让学生感受母爱,教材是以看图写话的形式出现的。孩子只是在空洞的想象中感受亲情,没有真正的生活体验,学生能怎能真正感受到亲情的伟大与可贵呢?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加深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才能实现内化,使道德素质成为人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改变这种作文与育人脱节的现象,把这篇想象作文改为让学生实地观察母亲在一两个星期里为自己所做的点滴小事,为进行记录,让学生在道德践行中真正感受母爱,感受亲情。学生在作文中感受到即使母亲严厉的批评与责骂,也是对自己一种更为深沉的爱。

脱节的生活体验

教材中让学生写参观记,都是以名胜古迹作为例文,而这些名胜古迹大部

分学生没见过。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所以学生也无法感觉例文的精妙与游记的写法。所以,我们结合当地的地方资源,如白龙寺、鳄鱼馆、体育馆等等名胜,让学生实地参观,并以前面学生优秀的作文作为例文,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感受作文的精妙,真切地掌握游记的写法。待到他们实地浏览时,就会做个有心人,既会观察又会描写了。

“学得”式的指导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其实,我们的学生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自然课上可以动手实践,在微机课上可以上网查询资料,在音乐课上可以听老师用钢琴弹奏美妙的音乐,可以??电视、游戏、书籍、网络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各种资料。但学生就是不会写作,不喜欢写作。那么,其根源就不是学生的生活问题,而是学生没有掌握感受生活,捕捉信息的能力,更没有掌握描写生活的方法。我们的作文国家课程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回忆与想象的过程中,要小孩子再现生活是不能想象的。生活经验为作文提供了素材,但不能保证生活丰富的学生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文字表达,还需要比较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和转换过程。语言是“习得的产物”。“习得”与“学得”是不同的,“习得”要求主体参与言语实践活动,有自身的言语行动,在言语实践中“得”到言语能力;它强调主体的亲历性。因而,在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无论教师讲解、分析得如何精彩,学生在作文能力上的提高也是甚微的,因为它从根本上违背了语言教学的规律,它把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当成了一个“学得”的过程。就像妈妈们告诉女儿要如何做饭,却永远也不让女儿下厨作饭,进行实践操作,结果只会“纸上谈兵”一样。在这种模式下,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是永远不会写作了,也不会喜爱习作的。如果利用学科整合,利用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所经历的事进行情景再现,让学生在具体可观的情景中习得观察与描写的方法。如我们选择自然课中的实验,选择体育课中的比赛,选择美术课中的劳技制作??把这些资源与作文教学进行整合。并用摄像机拍摄下画面,教师利用画面进行写作的指导,为三四年级的学

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会了观察与描写,也学会了体验生活,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无处不是写作资源,也增强了乐于表达真实情感的愿望。

当然,我们对国家作文课程并不是全盘否决,而是有其中的内容进行充实,重组或改造,形成具有本校特征的作文校本课程。

二、开发作文校本课程具备的条件

作文校本课程编写心得

在2010年我们学校就作文教学定为学校校本教研主题,从理论学习、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多方面研讨探索,并多次前往作文教学名校东方红小学学习交流。在这三年中,我们主要研究了学科整合和作文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我们提倡每次作文前学生都必须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如写一株植物,教师要让学生对该植物观察两个星期以上,并记录观察的结果。在感受亲情之后,我们会让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去回馈养育之恩。再写习作。写游记类的文章,我们会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参观游览,再进行习作。学科整合就更不要说了。其次,我们改变了先教再写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在习作先读例文,掌握方法,再进行体验活动,体验活动之后学生就自行习作。教师根据学生的第一次习作进行阅读,对学生提出具体的修改方法,并出示教师的下水文,学生根据要求再行修改。这便是作文教学的主要过程。第三,充分利用学校与地方的资源。除了各个学科最有效的资源外,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读书节、综合实践活动、运动会等活动,把这些活动直接编入作文教材中作为习作内容。这三年的作文教学研究,为我们的校本化的作文课程提供了最有利的保障。这几年,我们在国家、省、市、县级刊物上发表了多篇作文论文。又因为我们的课题研究一直在教研组中进行,所有的语文老师又掌握了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所以是无论从教育教学理论,还是师资力量上,我们开发校本化作文课程都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三、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课程目标

1、进一步验证本校作文校本课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

2、努力建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3、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

学生目标

1、 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提升捕捉生活信息的能力。

2、 在情景再现式的作文教学模式中掌握描写的方法,提升习作的技

能。

3、 在作文实践中真正学会做人,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个性。

教师目标

1、培养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

2、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努力建构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模式

3、培养教师充分利用资源的能力,提升教师作文课堂教学的水平。

实施设想

作文校本课程的实施从一年级起全面展开,以学期为单位编制作文教材。首先是对参与课程的教师进行理论的辅导,学习了国家课程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及各年级段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在编制教材时心中有度。学习了吴立刚编著的《校本课程开发》,让教师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方法。我们首先编写了春学期的作文校本课程。一二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说完整通顺的话。三四年级主要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入手,体现学科整合的理念。所以,在三四年级写学科整合的作文较多。要求语文教师带着摄像机进入学生的学科课堂,与学生一起感受生活情景,捕捉写作画面。之后让学生在再现的情景中具体地指导如何观察如何描写。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习得方法。五六年级以道德体验为主,讲究实践与体验,把作文与育人结合起来。期间,我们会把一些作文常识穿插到各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去,如想象性作文,看图写话、书信、读后感等作文的形式,会相机地进行渗透。教材的内容也会根据学校的具体活动作适当地调整。

四、关于评价

篇五: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参加了校本课程“七彩风铃儿童剧社”的活动。

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如:句子怎样处理更有感情,表演时口齿要清晰,动作幅度要大等等。这对我以后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很荣幸,我被老师挑走,并且参加了学校校园剧的排练。中间,很苦,很累,甚至有些同学不舒服还坚持训练,这让我很感动。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与排练,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全区的大型比赛中,我们学校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共同的成果,都是我们所付出的汗水,都值得我们去铭记!加油!

黄河路三小 六四班 宋珂欣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