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贝多芬蓝色多瑙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9 13:29:04 作文素材
贝多芬蓝色多瑙河作文素材

篇一:交响乐鉴赏 蓝色多瑙河

交响乐赏析

——《蓝色多瑙河》

姓名:

2011.4.THN

奥地利是世界音乐之乡,首都维也纳被誉为“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这里是孕育出音乐天才莫札特、贝多芬(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舒伯特和约翰?斯特劳斯的圣地,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的音乐传统得到奥地利人民极好的继承和发扬。因此,维也纳享有“世界音乐名城”的盛誉。

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创作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誉为“圆舞曲之王”。他还作有《雷鸣电闪波尔卡》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圆舞曲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著名,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每年元旦举行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本曲甚至成了保留曲目,作为传统在新年前夜午夜时分刚过的时候演奏。

创作背景

1866年奥匈帝国在普奥战争的萨多瓦战役中惨败,普鲁士军队兵临首都维也纳。帝国首都维也纳的民众陷于悲观失望的沉闷情绪之中,当时小约翰·施特劳斯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为了振奋人心以摆脱这种情绪,小约翰接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贝克的委托,为他的合唱队创作一部“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合唱曲。这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这首合唱曲的歌词是他请诗人哥涅尔特创作的。曲名源自德国诗人卡尔?贝克题献给维也纳城的诗句--“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1867年2月9日,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演。由于当时的维也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人们正处于悲观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直到1868年2月,小约翰·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把这部合唱曲改为

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同年,小约翰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上亲自指挥该曲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小约翰最重要的代表作品。

民族文化特征

写于民族危亡时刻的《蓝色的多瑙河》,充满爱国之情,浸透着奥地利人民对祖国河山无比的敬仰与热爱。每当远离家国的维也纳人听到这支撼动心灵的旋律时,总禁不住热泪盈眶。正如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说的那样: "不管奥地利人相逢在世界什么地方,这首没有歌词的《马赛曲》,就是他们的无形身份证。100多年来,《蓝色的多瑙河》经久不衰。十九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之一瓦格纳赞誉这部作品在优美、精致和真正的音乐方面,超过了当时所有的作品.在奥地利《蓝色多瑙河》被称为奥地利 “ 第二国歌 ”。 艺术流派

作者小约翰·施特劳斯是严格按古典主义音乐形式写作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之一,采用混合配器法,使乐队色彩较古典时期更浓重,他写作了许多主题发展的绝妙范例,并创有“幻想变奏”手法。 音乐风格受巴赫和贝多芬的影响,采用无标题音乐形式,显得庄重、内敛,但又不失浪漫主义诗情与幻想的特点;旋律气息宽广,节奏具有内在的张力,调式突破了大小调的界限,曲式保持传统的结构,并与民族民间音乐保持着紧密联系。

作曲家风格

《蓝色多瑙河》作者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著名的轻音乐作曲家。他的创作核心是圆舞曲,以民间舞曲的节奏和其它表现手法为依据而独具特色,其风格表现为旋律酣畅,节奏自由,柔美动听,生机盎然,音乐语言真挚而自然,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他的创作紧密结合奥地利民间音乐和日常生活的音乐,曲调新颖、节奏活泼、配器华丽、通俗动人,堪称维也纳的交响音诗。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蓝色多瑙河》是一首典型的圆舞曲风格的管弦乐作品。

表现手法

《蓝色多瑙河》通过旋律对比,调性的转换,音色的变化,情绪的起伏,不断给人以欢快、活跃的感受。每一首圆舞曲,每一个音乐主题的变化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既表现了人们对多瑙河的赞美,又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蓝色的多瑙河》音乐华丽、明快、活泼,通俗易懂;旋律优美、流畅,色彩丰富,始终给人以新鲜变化无穷的感觉,节奏鲜明,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十分明显突出,整体风格乐观向上,辉煌华丽,伴奏声部采用周期性反复的节奏型。

《蓝色多瑙河》是标准的以明亮刚毅为特色的大调式乐曲,按照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由序奏、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的震音以及圆号连贯优美、高音活泼轻盈的吹奏,象征着黎明的到来。第一小圆舞曲

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主题A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响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主题B轻松、明快,仿佛是对春天的多瑙河的赞美。第二小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第一部分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显得优美委婉,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第三小圆舞曲采用了切分节奏,属歌唱性旋律。主题A有优美典雅、端庄稳重的特点;主题B具有流动性特点,加强了舞蹈性,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第四小圆舞曲的主题A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主题B强调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 。第五小圆舞曲是转到A大调上。主题A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主题B则是一段炽热而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最后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乐曲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小圆舞曲之后,很短,迅速地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较长,依次再现了第三小圆舞曲、第四小圆舞曲及第一小圆舞曲的主题,接着又再现了乐曲序奏的主要音调,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五段旋律连接起来就好象河水有时平稳如镜,有时微波荡漾,有时汹涌咆哮。。。。

在奥地利,一年四季洋溢着音乐:从维也纳爱乐乐团于新年的第一天,在金碧辉煌的金色大厅奏响的新年音乐会开始,紧接着萨尔茨堡复活节艺术节、维也纳新春艺 术节、爱森斯施塔特海顿节、夏季里的莫尔比斯轻歌剧节、布雷根茨歌剧节,萨尔茨堡艺术节构成了夏

篇二:蓝色多瑙河

院 系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

专 业 英语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任课教师

2012 年 12 月 15 日

《蓝色多瑙河》赏析

关键词:圆舞曲 诗人 轻柔 欢快

这学期选修了《外国音乐欣赏》这门课,这一学期获得了很多和音乐相关的知识,包括一些交响乐,流行音乐等,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首圆舞曲《蓝色多瑙河》。

它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所作。小约翰·施特劳斯,自幼酷爱音乐,6岁时就在家里的钢琴上弹奏出他自己构思的圆舞曲。他的音乐才能使得他的父亲老施特劳斯感到大为不安,他禁绝了孩子一切的音乐活动。可是他母亲却为孩子在音乐上的早熟而感到骄傲。她从菲薄的家庭生活费中省出钱来请教师,给儿子上音乐课,指望小约翰有朝一日能向他父亲挑战。 虽遭到父亲的反对,但在母亲帮助下偷学小提琴、 钢琴和作曲。十九岁时,组织了自己的一个管弦乐团乐队,赴波兰、德国各大城市举行圆舞曲演奏会,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整个欧洲。遂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蓝色多瑙河》是他所作的 170 首圆舞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也是人们最为喜爱的一首,作于 1867 年。当时,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惨败,维也纳陷入了深深的消沉之中。 为振奋人心,作者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领导人赫贝克的委托写作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 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作者的灵感也源于德国诗人贝克献给维也纳的一首诗歌的末尾:“在那多瑙河边,在那美丽、蔚蓝色的多瑙河边??”,诗人丰富的幻想,给了约翰·施特劳斯极大的启发,于是这部不朽的《蓝色多瑙河》。

起初,这首合唱圆舞曲并未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半年后,作者把它改编成管弦乐曲,在法国的世界博览会上演奏,顷刻间轰动了整个巴黎。“你多愁善感, 你年轻、美丽、温纯, 犹如矿中闪闪发光的金子, 真情在那儿苏醒, 在多瑙河旁, 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这是诗人卡尔·贝克的诗句, 一首颂赞多瑙河青春、美丽的诗篇。大自然中秀丽多姿的多瑙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仅次于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二大河。它从德国阿尔卑斯山谷中奔流而出, 穿越那苍翠而幽静

的维也纳森林, 流淌在“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身旁。因为它的河水在一年中要变换多种颜色: 棕色、浊黄色、绿色、铁青色、宝石绿??是一条多彩的河,是一条奇特的变色河,像一条蓝色飘带蜿蜒在欧洲大地上。因此,人们把多瑙河称作为 “蓝色的多瑙河”。 音乐,是维也纳的骄傲;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自古以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仿佛就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从地图上看来,奥地利的地形就像一把金色的小提琴。宁静的多瑙河泛着轻轻的波浪,狭窄的维也纳河从市中心流过,两条河流就像一粗一细的两根琴弦,弹奏着生生不息的歌。这里是孕育出音乐天才莫札特、 贝多芬、舒伯特等音乐天才的圣地,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维也纳享有“世界音乐名城”的盛誉。 “圆舞曲之王”约翰·斯特劳斯 就是在这种意境的孕育下, 写出了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蓝色多瑙河圆舞 曲》,那美妙的旋律把人们带到了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

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蓝色多瑙河》,它的全称是《在美 丽兰色的多瑙河》它原是一首男女声合唱曲,在维也纳首演,半年后由作曲家改 编成管弦乐,在巴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的演奏会上公演,获得成功。从此流传全 世界,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是闻名全球的圆舞曲的经典之作。乐曲按照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由引子、五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序曲开始时,小提琴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的颤音,好像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木管乐器与小提琴相呼应,速度转快,配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的律动,情绪活跃起来,如河水击岸,生机勃勃,使人感到振奋。紧接着小提琴与双簧管 以妩媚的音调并以跳动、轻柔的音型对答起来。

歌曲的主题 A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响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主题B轻松、明快,仿佛是对春天的多瑙河 的赞美。第二首圆舞曲高昂开阔。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第一部分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突然乐曲转为降 B 大调,显得优美委婉,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写了南阿 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 动人。轻盈的曲调象春姑娘在高高的阿尔卑斯山上向多瑙河招手。旋律中歌词中对春天热情赞颂之情:"啊,美妙!双唇象玫瑰,向我们微笑。美丽的春天女郎,披上彩色外套,真漂亮,真美妙!"当人们唱起那句"露水是她的眼泪"时,旋律轻缓飘下,变得沉郁动人。第三首圆舞曲富于奥地利乡村舞曲特点。属歌唱性旋律,主题 A 有优美典雅、端庄稳重的特点;主题B具有流动性特点,加强了舞蹈性,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人们在轻灵的节奏中,看到多

瑙河畔农村姑娘和小伙子的欢乐欢舞。曲调中起伏的音型,犹如他们飘飞 的衣饰;节奏中强劲的重音,象是他们轻轻点蹋的舞点。这首充满乡土气息的舞曲,刻画出多瑙河边美丽醉人的春意。 第四首圆舞曲流畅的旋律在奥地利疆土上勾画出弯弯曲曲的蓝色航道。主题A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主题B强调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与主题A形成 了对比。在这有生命的线条中,流淌着奥地利人民的沸腾的热 血。这段急切奔放的舞曲,向人们讲述了英雄民族在多瑙河边繁衍生息的古老历史。我们从那粗犷的音响中看到,峭壁上的古城在历史的烟尘中一个个地诞生,放射出令人肃然起敬的光华。第五首圆舞曲是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主题A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主题B则是一段炽热而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 《 蓝色的多瑙河》的尾声, 最后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乐曲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小圆舞曲之后,很短,迅速地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较长,依次再现了第三小圆舞曲、第四小圆舞曲及第一小圆舞曲的主题,接着又再现了乐曲序奏的主要音调,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 狂欢气氛之中。在演奏的次序,主题的选择以及使用的乐器上,仍有多彩的变化。尾声中现了第三、第四和第一首圆舞曲,然后,响起序奏中多瑙河水波荡漾的美妙回声。在清澄的色彩中,长笛颤动跳跃的鸟语,让人们沉浸到田园诗境之中。忽然,一阵急风骤般的音流汹涌而至,全曲在火热的狂欢高潮中结束。这段尾声,显示出施特劳斯的高超的管弦乐写作技巧。

《蓝色多瑙河》,熟悉的名字,醉人的旋律,顿时能把人带入一种阔别已久的亲切意境。尽管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这部天才的作品之前,几乎所有听者亦或是伟大音乐大师的赞美竟是出奇的一致, 就连德国伟大作曲家 勃拉姆斯在听到这首乐曲后对此绝妙主题音乐也因赞叹不已而如此评价“可惜 不是我所作!”因此,这首圆舞曲被奥地利人称为“第二国歌”或“真正的国歌”就不足为怪,能在每年的维也纳音乐会中作为主要曲目也就不足为奇。被誉为 “华尔兹之王”的约翰·斯特劳斯留下了很多名曲,但是以“蓝色多瑙河”为其代表作,百世不衰。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蓝色多瑙河”是必演曲目!这是因为“蓝色多瑙河”是作者在怀念恋人的深沉悲痛中寄物伤情的绝世之作!每当我听到此曲,就仿佛听到诗人卡尔· 贝克的诗句“你多愁善感, 你年轻、 美丽、温纯, 犹如矿中闪闪发光的金子, 真情在那儿苏醒, 在多瑙河旁, 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每每听到此曲辄感其意境悠长,曲终意难尽!

课程论文评分表

篇三:蓝色多瑙河赏析论文

论文(报告、案例分析)

贝多芬蓝色多瑙河

院 系 商学院

专 业 财务管理

班 级 2010210441

学生姓名 刘云秋

学 号 2010210656

任课教师 董晓红

2011年 12 月 10 日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赏析

财务管理 专业 学生 刘云秋 学号 2010210656

关键词:圆舞曲;约翰施特劳斯;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

一、圆舞曲

圆舞曲(又音译为“华尔兹”)有别于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作曲家的严肃作品,和“轻歌剧”一起,是19世纪欧洲社会中,为适应一般群众,而形成的较为通俗,易于品味的“轻音乐”。

圆舞曲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曲;起初,分为快慢两种。十

七、十八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后,速度渐快,十八世纪后半叶用于城市社交舞会,十九世纪中期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圆舞曲出现以前,在欧洲宫廷中流行的都是四平八稳,温文典雅,配合着上层社会小姐,太太拎着裙子屈膝行礼等动作的呆板的舞曲。圆舞曲的出现,它的热情奔放、感情充沛的音乐给城市中的舞曲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和活跃的气氛。所以很快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便传遍全欧洲,代替其它舞曲,成为一百多年来最流行的舞曲体裁;并且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供伴舞用的实用性圆舞曲和供音乐会演奏用的艺术性圆舞曲两种类型。

二、约翰·施特劳斯

(一)童年

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兼指挥家。1825年10月25日出生于维也纳一个音乐家的家庭里。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是维也纳舞蹈音乐作曲家之一,颇负盛名。老约翰原想培养自己的儿子当银行职员,但小约翰却十分热爱音乐,不顾父亲的反对,成为了一名职业音乐家。在他十九岁的时候他就有了自己的一个十五人的乐队当众表演他自己的作品,同他父亲的乐队分庭抗礼。

(二)中期

1848年,他访问罗马尼亚举办音乐会,这期间他在当地居民的鼓动下推翻了奥地利领事。1849年,他的父亲去世后,他便负责领导他父亲的乐队。在维也纳发生革命的时日里,他是国民军乐队的队长,指挥了《马赛曲》和他自己创作的革命进行曲和革命圆舞曲。他的名声在革命以后愈益提高。1851年约翰开始了富有成就的去国外的第一次巡回演出。自1853年起,斯特劳斯担任宫廷舞会音乐指挥;1863—1870年,担任奥匈帝国皇室和王室的宫廷舞会乐队队长之职。1870年,作为圆舞曲和舞曲作曲家处于荣誉高峰的斯特劳斯转向舞台乐的创作。他写了17部轻歌剧、一部歌剧和一部芭蕾舞曲,在这些作品中,绝大部分都由于其低劣的歌剧脚本而宣告失败,或很快以半失败而烟消云散。他演出活动的活动的最高潮,是在1872年到美国的访问,据说他在波士顿指挥十四场音乐会演出,音乐会在特地建造的大厦举行,可以容纳十万个听众,而演奏者竟有二万人之多,为此,安排了一百名指挥给他当助手,盛况确实可谓空前。

(一)逝世

1899年6月3日,他在短时期卧病以后在维也纳去世,时年七十四岁。他的作品一共有五百首左右,其中圆舞曲就有一百七十首,可以说圆舞曲是他创作的核心,他成功的创造了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介绍维也纳圆舞曲:这是一种音乐的结构形式,它的结构是:前有序曲,中间有四五首小圆舞曲连成的主体,后页有尾声。我们今天欣赏的作品就是一首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风格的作品。

三、 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是“圆舞曲之王”、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7年的名曲,合唱曲与管弦乐曲的版本并存,乐曲描写了多瑙河的秀丽景色,被誉为是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一)创作背景

这首曲子创作于1866年奥地利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帝国首都维也纳的民众陷于沉闷的情绪之中。当时,小约翰·施特劳斯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为了摆脱这种情绪,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的指挥赫尔贝克约请小约翰·施特劳斯为他的合唱队写一首合唱曲。曲目的要求是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

1867年,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演。因为当时的维也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

人们正处于悲观、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直到1868年二月,小约翰·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这部乐曲同年在巴黎公演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品。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每年元旦维也纳举行的“新年音乐会”上,本曲甚至成了保留曲目。

(二)蓝色的多瑙河

你多愁善感,

你年轻、美丽、温纯,

犹如矿中闪闪发光的金子,

真情在那儿苏醒,

在多瑙河旁, 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这是诗人卡尔·贝克的诗句, 一首颂赞多瑙河青春、美丽的诗篇。这首曲子的全称“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圆舞曲”便是取自这首诗的各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

大自然中秀丽多姿的多瑙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仅次于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二大河。它从德国阿尔卑斯山谷中奔流而出, 穿越那苍翠而幽静的维也纳森林, 流淌在“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身旁。因为它的河水在一年中要变换多种颜色: 棕色、浊黄色、绿色、铁青色、宝石绿??是一条多彩的河,是一条奇特的变色河,像一条蓝色飘带蜿蜒在欧洲大地上。因此,人们把多瑙河称作为“蓝色的多瑙河”。

(三)美丽的圆舞曲

现在我们听到的曲子,是去掉人声,已经变成独立管弦乐的曲子。她是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一个序奏和五首略有对比的圆舞曲构成。其中第五首是第一首的扩展再现。最后由一段华丽的尾声作为结束。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也渗透了维也纳人热爱故乡的深情厚意。

1、序奏

弦乐震音好象多瑙河的水波,在闪烁荡漾。雾气消散的河面上,辉映出朝阳的绚丽光斑。圆号象一道霞光穿透冬雾,呼唤着春天。晨曦中,深睡在多瑙河畔

的维也纳开始苏醒。很快,接着,呼唤音调响彻整个管弦乐队;木管乐器与小提琴相呼应,速度转快,配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的律动,情绪活跃起来,如河水击岸,生机勃勃,使人感到振奋。紧接着小提琴与双簧管以妩媚的音调并以跳动、轻柔的音型对答起来,为第一圆舞曲的出现做好准备。在晨光照耀下,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扬起欢乐的波涛。

2、第一圆舞曲

第一圆舞曲是整个圆舞曲的主题,主题A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响应的顿音,犹如春之神张开了幻想的翅膀,在蓝色的多瑙河上空翩翩而至。美妙的旋律,就象娓娓动听的语调,生动地表现了“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的欢乐情景,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主题B轻松、明快,充满生气,仿佛是对春天的多瑙河的赞美。

3、第二圆舞曲

第二圆舞曲也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情绪明朗、活泼,激励人心;第二主题柔和、抒情如歌。轻盈的曲调象春姑娘在高高的阿尔卑斯山上向多瑙河招手。旋律中歌词 中对春天热情赞颂之情:"啊,美妙!双唇象玫瑰,向我们微笑。美丽的春天女郎,披上彩色外套,真漂亮,真美妙!"当人们唱起那句"露水是她的眼泪"时,旋律轻缓飘下,变得沉郁动人。

3、第三圆舞曲

第三圆舞曲同样有两个主题,主题A饶有新意的曲调,显得典雅、高贵,富于奥地利乡村舞曲特点,人们在轻盈的节奏中,仿佛看到多瑙河畔农村姑娘和小伙子在欢乐地舞蹈;主题B铿锵有力、节奏中强劲的重音,象是他们轻轻点蹋的舞点。刻画出生活在这条蓝色河畔的人民幸福田园生活的狂欢场面。

4、第四圆舞曲

第四圆舞曲的主题A优美动人,节奏拉宽,富于歌唱性,奏出乐观向上的主题;主题B欢快的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 喧闹热烈,与主题A形成了对比。流畅的旋律勾画出弯弯曲曲的蓝色航道,在这有生命的线条中,流淌着奥地利人民的沸腾的热血,急切奔放、粗犷的音响,向人们讲述了英雄民族在多瑙河边繁衍生息的古老历史。

5、第五圆舞曲

第五圆舞曲是第一首圆舞曲的扩充与发展,欢快的气氛越来越浓,像是第四主题的延伸,最后曲调发展越来越激动、炽热,并进入豪华壮丽而快速的高潮。虽然在音调上它们相去殊远,但在气质上却同是一曲欢呼春到多瑙河的热情赞歌。一个短小的引子之后,管弦乐队轻轻地奏出婉转多姿的音调,在渐次的暗涨的力度中,高声呼唤出:"春天来了,多么美好"!

篇四:赏析《蓝色多瑙河》

钢琴演奏与作品赏析

《蓝色多瑙河》音乐赏析

作曲家简介及作品创作背景:

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 奥地利作曲家,是斯特劳斯家族里前后五位圆舞曲作曲家中的佼佼者。其父与其同名,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父”。而他小约翰·施特劳斯,自幼酷爱音乐,虽遭到父亲的反对,但在母亲帮助下偷学小提琴、钢琴和作曲。十九岁时,组织了自己的一个管弦乐团乐队,赴波兰、德国各大城市举行圆舞曲演奏会,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整个欧洲。遂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一生共创作了一百二十多首圆舞曲,其中最受世人喜爱的就是这首被誉为维也纳第二国歌的《蓝色多瑙河》。

1866年由于在奥普战争中奥地利人惨败给普鲁士人的原因,使整个维也纳处于悲愤、沉寂的氛围之中,为了打破这一局面,鼓舞市民的勇气,使人们重振起来,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伯特向约翰·施特劳斯请求写一部充满生机和爱国之情的合唱圆舞曲。于是,他想起了德国诗人贝克献给维也纳的一首诗歌的末尾:“在那多瑙河边,在那美丽、蔚蓝色的多瑙河边??”,诗人丰富的幻想,给了约翰·施特劳斯极大的启发,于是这部不朽的《蓝色多瑙河》起初,这首合唱圆舞曲并未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半年后,作者把它改编成管弦乐曲,在法国的世界博览会上演奏,顷刻间轰动了整个巴黎。

“你多愁善感,

你年轻、美丽、温纯,

犹如矿中闪闪发光的金子,

真情在那儿苏醒,

在多瑙河旁, 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这是诗人卡尔·贝克的诗句, 一首颂赞多瑙河青春、美丽的诗篇.

大自然中秀丽多姿的多瑙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仅次于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二大河。它从德国阿尔卑斯山谷中奔流而出, 穿越那苍翠而幽静的维也纳森林, 流淌在“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身旁。因为它的河水在一年中要变换多种颜色: 棕色、浊黄色、緑色、铁青色、宝石緑??是一条多彩的河,是一条奇特的变色河,像一条蓝色飘带蜿蜒在欧洲大地上。因此,人們把多瑙河称作为“蓝色的多瑙河”。

音乐,是维也纳的骄傲;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自古以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仿佛就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从地图上看来,奥地利的地形就像一把金色的小提琴。宁静的多瑙河泛着轻轻的波浪,狭窄的维也纳河从市中心流过,两条河流就像一粗一细的两根琴弦,弹奏着生生不息的歌。美泉宫后花园里,那修剪成的一排排数丈高的大树,像整齐的琴键,而那林中的雕塑便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当

你漫步在维也纳街头或小憩公园的座椅,人们几乎到处可以听到优美的华尔兹圆舞曲,看到那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音乐家雕像,他们著名的乐曲就仿佛又在人们耳边回响??..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这里是孕育出音乐天才莫札特、贝多芬、舒伯特和约翰*斯特劳斯的圣地,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维也纳享有“世界音乐名城”的盛誉。 “圆舞曲之王”约翰·斯特劳斯就是在这种意境的孕育下, 写出了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那美妙的旋律把人們带到了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

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蓝色多瑙河》是于1867年所创作的。它的全称是《在美丽兰色的多瑙河》它原是一首男女声合唱曲,在维也纳首演,半年后由作曲家改编成管弦乐,在巴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的演奏会上公演,获得成功。从此流传全世界,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是闻名全球的圆舞曲的经典直之作。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世界闻名的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让我们领略多瑙河上美妙的异域风情。

乐曲按照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由较长的序奏、5首小圆舞曲和简短的尾声组成。渗透了维也纳人热爱故乡的深情厚意。

乐曲的序奏一开始,圆号象一道霞光,在小提琴弦乐群碎轻轻奏出震音的衬托下,吹奏出音乐的主题。好象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又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晨曦中,深睡在多瑙河畔的维也纳开始苏醒,在晨光照耀下,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扬起欢乐的波涛展现在人们眼前,一切生物都开始了新的一天。 接着,木管乐器与小提琴相呼应,速度转快,配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的律动,情绪活跃起来,如河水击岸,生机勃勃,使人感到振奋。紧接着小提琴与双簧管以妩媚的音调并以跳动、轻柔的音型对答起来,为第一圆舞曲的出现做好准备。 第1小圆舞曲是整个圆舞曲的主要主题。主题A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响应的顿音,犹如春之神张开了幻想的翅膀,在蓝色的多瑙河上空翩翩而至。美妙的旋律,就象娓娓动听的语调,生动地表现了“春天来

了,大地在欢笑”的欢乐情景,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主题B轻松、明快,充满生气,仿佛是对春天的多瑙河的赞美。

第2小圆舞曲第1部分的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轻盈的曲调象春姑娘在高高的阿尔卑斯山上向多瑙河招手,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第2部分突然变得婉转而柔情,好象南阿尔卑斯山麓的青年们在热烈、欢快的舞蹈间隙,窃窃私语,相互倾吐内心的秘密,与第1部分形成对比。

第3小圆舞曲的主题A饶有新意的曲调,显得典雅、高贵,富于奥地利乡村舞曲特点,人们在轻盈的节奏中,仿佛看到多瑙河畔农村姑娘和小伙子在欢乐地舞蹈;主题B铿锵有力、节奏中强劲的重音,象是他们轻轻点蹋的舞点。刻画出生活在这条蓝色河畔的人民幸福田园生活的狂欢场面。

第4小圆舞曲的主题A优美动人,节奏拉宽,富于歌唱性,奏出乐观向上的主题;主题B欢快的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 喧闹热烈,与主题A形成了对比。流畅的旋律勾画出弯弯曲曲的蓝色航道,在这有生命的线条中,流淌着奥地利人民的沸腾的热血,急切奔放、粗犷的音响,向人们讲述了英雄民族在多瑙河边繁衍生息的古老历史。

第5小圆舞曲的主题是第一首圆舞曲的旋律的扩充与发展。虽然在音调上它们相去殊远,但在气质上却同是一曲欢呼春到多瑙河的热情赞歌。一个短小的引子之后,A段由木管与小提琴轻轻地奏出婉转多姿、优美动人、舒展柔情的旋律,由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多瑙河上无忧无虑荡舟时的情景,接着在渐次的暗涨的力度中,B段在热闹的打击乐伴奏下,出现热情、欢乐的对比乐段,从而达到全曲高潮。

乐曲的尾声,结构庞大,音响丰富,几乎包容了乐曲中的所有的圆舞曲的主题。但是,在演奏的次序,主题的选择以及使用的乐器上,仍有多彩的变化。尾声中现了第三、第四和第一首圆舞曲,然后,响起序奏中多瑙河水波荡漾的美妙回声。在清澄的色彩中,长笛颤动跳跃的鸟语,让人们沉浸到田园诗境之中。忽然,一阵急风骤般的音流汹涌而至。全曲在火热的狂欢高潮中结束。

五段旋律连接起来就好象河水有时平稳如镜,有时微波荡漾,有时汹涌咆哮。。。。 乐曲通过旋律对比,调性的转换,音色的变化,情绪的起伏,不断给人以欢快、活跃的感受。每一首圆舞曲,每一个音乐主题的变化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既表现了人们对多瑙河的赞美,又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篇五:蓝色多瑙河鉴赏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每周五的音乐鉴赏课,是一周中身心最放松的时刻。或舒缓,或灵动,或跳跃,或低沉的音乐,缓缓的流淌,似乎自己变得优雅,成为一个贵族。

从接触音乐家,无论是巴洛克时期的海顿;还是古典主义时期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还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柏辽兹、舒伯特、肖邦、李斯特等等;从曲调繁复到音乐华丽再到充满的想象力。有对上帝的礼赞,有对命运的讴歌,有对爱情的赞颂,有对自由的向往。音乐,或者适合独自静静的欣赏,或者与美轮美奂的歌剧共生,但是似乎有人忘了她与舞蹈也是一对孪生姐弟,所以我介绍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舒缓和跳跃,似乎是音乐不相容的两个特点,圆舞曲却呈现出他们和谐的一面,华尔兹的舞步旋转,富有动感和跳跃;她的曲调舒缓,创造出宁静的心境。听着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让我们更加接近这位作曲家。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他自幼酷爱音乐,7岁便开始创作圆舞曲,一生写了四百多首乐曲,包括圆舞曲、进行曲以及其他音乐体裁的乐曲,其中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叙曲》《春之声》等曲最为著名。这些作品优美动听、充满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由此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与父亲同名,两人都以创作圆舞曲而闻名于世。为区别起见,人们在它们的名字前面分别加上“老”、“小”二字。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父”。极具戏剧和争议的父子之争,应该也算乐坛的一段传奇。他的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银行家而不是一个音乐家。尽管如此,他还是从小暗地里学习小提琴。然而,他的父亲还是在一天发现小约翰把时间“浪费”在了音乐上,也有说法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看到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才华,怕他有一天会超过自己这个做父亲的。接下来场面相当的可怕,而且他的父亲对他的音乐理想没有任何兴趣。然而老约翰并没有让家庭不和的意思,他只是认为作为音乐家的生活太严酷了,不希望儿子以后也与他一样过这样的生活。最后,老约翰与他的情妇离家出走,抛弃了他和他的母亲,或许是带着复仇的心理,他更加努力的学习音乐,希望有一天可以在音乐打败他的父亲。父亲不但离家,而且由于他父亲的巨大影响和势力,几乎没有任何剧院提供给小约翰演出的

合约。可是最终小约翰终于说服了维也纳Hietzing establishment的Dommayer's Casino,提供给他一个初次亮相的机会,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老约翰·施特劳斯后来回忆,他对儿子的严苛,是希望小约翰·施特劳斯不囿于自己的音乐格式,能够创造出自己的圆舞曲,当初自己的离开也是希望自己不要影响到儿子的音乐特点。看来,父爱表达的方式的确不如母爱细腻,却同样无私。

《蓝色多瑙河》,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在轻轻奏出徐缓的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大地,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在这背景的衬托下,圆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连贯优美,高音活泼轻盈,它象征着黎明的到来。第一小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响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轻松、明快,仿佛是对春天的多瑙河的赞美。第二小圆舞曲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第三小圆舞优美典雅、端庄稳重,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第四小圆舞曲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情绪热烈奔放。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第五小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一段炽热而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中。

据说,关于《蓝色多瑙河》的创作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约翰·施特劳斯回家时换下一件脏衬衣。他的妻子发现这件衬衣的衣袖上写满了五线谱。她知道这是丈夫灵感突现时记录下来的,便将这件衬衣放在一边。几分钟以后回来,她正想把它交给丈夫,却发现这件衬衣不翼而飞。原来,在她离开的瞬间,洗衣妇把它连同其他脏衣服一起拿走了。她不知道洗衣妇的居所,就坐着车子到处寻找,奔波了半天,也没有下落。在她陷于绝望的时刻,幸好一位酒店里的老妇人把她领到那洗衣妇的小屋。她猛冲进去,见洗衣妇正要把那件

衬衣丢入盛满肥皂水的桶里。她急忙抓住洗衣妇的手臂,抢过了那件脏衣,挽救了衣袖上的珍贵乐谱,这正是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无论是华尔兹舞步起伏连绵,舞姿华丽典雅,还是舞曲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无论是老约翰·施特劳斯和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父子之争,还是《蓝色多瑙河》创作的佳话。都使我们知道音乐和舞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