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6:39:48 小学作文
篇一:美丽乡村案例分析模板
一、经验借鉴
(一)桐庐美丽乡村:设计先行,重点示范
1、概述
桐庐县位于中国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距杭州城区约80公里,是浙西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强县(市)。县域面积1825平方公里,自然地形以“八山半水半分田”为主。常住人口40.2万人,县城常住15万人,财政收入30.3亿元,地方财政17.19亿元。
桐庐区位与美丽乡村精品带
2、特色经验
? 制定科学的定位与可操作的计划,实施“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战略。 ? 完善村庄导则与规划编制与实施体系。
? 将保护乡村地域生活方式的理念贯穿在设计-改造-管理的全过程中。
? 挖掘文化内涵,注重细节塑造。
? 凸显重点村打造示范样板,“不以规模拼大小、只以精致论高低”。
桐庐美丽乡村现状图
(二)安吉美丽乡村:产村联动,全面铺开
1、概述
安吉县位于浙江西北部,全县面积1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距杭州约60公里,距上海和南京约200公里,是长三角经济区新崛起的一个生态经济特色县。北倚天目山,森林覆盖率达71%,有12个乡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居全国首位。2009年GDP 159亿元,人均GDP5120美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达11436元,高出全省农民人均收入1319元,已连续多年增长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安吉区位与美丽乡村规划
2、特色经验
? 从县域高度整合各类资源,县域全面展开美丽乡村建设。
? 综合整治村庄环境与设施。
? 注重乡村产业与本地要素的结合,培育“竹文化”等生态文明品牌。
安吉美丽乡村现状图
(三)仙居美丽乡村:绿色农产,推广品牌
1、概述
仙居县隶属台州市,县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人口48万,辖700个行政村,是浙江山区欠发达县。环境条件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77.2%,被誉为“仙人居住的地方”,至杭、甬、温2-3小时。2009年仙居生产总值82.9亿元,财政总收入9.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76元(低于浙江平均水平30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落后临安和安吉4-5年。
2、特色经验
? 将生态农业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
? 构建“县-乡-村-户”四级农技推广网络。
? 改善基层农业服务硬件设施。
? 提升农技人员素质,创新农技服务模式。
仙居美丽乡村现状图
(四)韩国美丽乡村:政民互动,高效产出
1、概述
1960年代,韩国刚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1970年,政府在财政短缺下倡导“新村运动”,采取设施建设与公民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国民精神。
韩国新村运动可分为三个时期:1970-1980年为启动推进阶段,目标是改善落后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类似于日本50-60年代的新村建设;1981-1990
年为充实提高阶
段,目标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类似于日本70年代的新村建设;1991年至今为自我完善的稳定发展阶段,以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类似于日本80年代后的“造村运动”。
2、特色经验
? 激发农民自主精神,推动农民广泛自主建设,以低财政投入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 ? 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产业振兴。
? 建立服务农村的全民参与专职机构。
? 在合理确定村庄等级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指导、梯度提升。
? 人力资源建设与评价激励机制相结合。
韩国美丽乡村现状图
篇二: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起草组
2014年12月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一、 背景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国家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农业部等相关部委纷纷出台一些措施和政策来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号),开展了以美丽乡村建设等十项主要改革重点的示范试点。2013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农改[2013]3号),决定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农业部办公厅也于2013年初发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全国各地已全面拉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涌现出了浙江安吉、福建长泰、贵州余庆等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差别大等突出问题。农村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单元,与城镇相比,整体存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农民素质低等劣势,在如何实现“美”的过程中,在建设主体内容、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上依然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使得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无法得以有效的巩固和持续发展。
标准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抓手和创新驱动力。2010年国标委首次将安吉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列为第七批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创新地将标准化的应用从农业、工业逐渐转向为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浙江省在总结安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于2014年4月发布了全国首个美丽乡村的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福建省也于2014年10月发布了省级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通过标准引领、指导全省范围内的美丽乡村建设。
2012年,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号)中明确指出应建立相关标准体系,做好建设、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环节的标准制定、实施与监督,实行分类指导。2013年11月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浙江、安徽等13个省列为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明确指出通过试点,要初步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标准体系,重要标准相对完善并得到有效实施,促进资源有效整合,形成以标准化支撑农村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但当前,在我国现有的标准体系中,在国家层面尚没有与美丽乡村系统性建设相关的标准,涉及农村领域的标准少,有少数行业部门出台了美丽乡村建设中某一环节或某一部分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GB 50445-2008《村庄整治技术规范》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资源配置存在标准不一或标准空白的现象,美丽乡村建设缺乏系统的过程控制、质量管理、结果评价标准及运行维护、服务规范,政府绩效考核难,政策效果评价难。而有关美丽乡村系统性建设的标准目前只有东部地区的浙江省和福建省两个地方标准;由于地区差异大,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标准予以指导和引领。因此,基于各地差异考虑,为了更好地推进试点建设,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实施,真正实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保生态和惠民生,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制定有关美丽乡村系统性建设的指南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二、 标准制定过程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委于2014年立项(国标委综合〔2014〕76)号),项目编号20141520-T-469,具体编制工作如下。
(一) 第一阶段:征求意见稿
1、形成征求意见稿第一稿
为了确保标准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自接到国标委标准立项文件,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第一起草单位安吉县人民政府组织立即会同其它起草单位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明确了标准起草小组,确定了标准框架。会议的主要情况如下:
(1)确定了标准起草组织架构体系
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
成立了以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为主体的总组织协调小组,负责总体协调、调度及技术把关。
成立了由安吉县人民政府、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所、贵州省标准化研究院、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广西省标准化研究院、重庆市标准化研究院组成的标准起草小组,负责共同完成标准的起草工作。
(2)确定标准框架
在听取各地美丽乡村建设及标准化的经验基础上,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及全国实际,标准框架在以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地方标准基础上进行微调,将村庄规划和建设分列,确立了12个章节,分别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精神文明、基层组织和长效管理,并明确了标准起草的总体要求。
(3)确定标准分工及时间进度安排
确定了各单位的分工。中标院与浙江省质监局统一负责标准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安吉县人民政府作为第一起草单位,负责起草过程中会务工作、各类文件、材料汇总及标准的整合,并负责标准第1~4章(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及第8章 经济发展的起草;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第5章村庄规划及第6章村庄建设部分的起草;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第7章生态环境及整个标准《编制说明》的起草;安徽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第9章公共服务部分的起草;贵州省标准研究院负责第10章精神文明建设和第11章基层组织的起草;广西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第12章长效管理的起草。
明确了标准起草的整体时间进度安排。
(4)确定标准编制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是把握实用、普适、兼容的原则,同时遵循保住底线并适当超前总体要求。二是以生态、经济、文化、社会、政治“五位一体”的建设内容构成标准的整体构架;三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经济、环保、安全等重要指标项进行量化,对于文化建设等领域,则用定性方式明确基本要求。
根据第一次会议提出的标准起草的总体要求及标准总体框架,标准起草小组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及时沟通,收集了国家、行业部门及各个省有关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文件、现有标准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全面梳理相应政策文件及现有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参考浙江省地标《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和福建省地标《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汇总浙江省、福建省等地实地调研的结果,结合全国各地差异,通过综合优化,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一稿。
2、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二稿和第三稿
根据标准起草时间进度安排,2014年11月,标准起草小组在杭州召开第二次会议,对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一稿进行了逐条逐句的讨论,并对部分框架进行了调整。考虑到第9章公共服务中“文化体育”已经包含了第10章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关乡风文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内容,因此,将原来框架中的第10章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一并整合到第9章公共服务的“文化体育”中。调整后的框架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和长效管理共11章。并要求根据地区差异,对相关标准内容进行简化、修改完善。
会后,标准起草小组对标准作了修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二稿,并与浙江省农办、地市质监局等专家进行再次研讨,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三稿。
3、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第四稿
2014年12月9日,标准起草小组在杭州召开第三次会议,对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三稿进行逐条逐句逐字讨论、修改。出于标准整体构架的考虑,结合地区差异性,将村庄规划中的规划要求与内容进行简化,修改为编制规划的主要要素,同时主要公共服务的要求进行了简化和进一步明确。此外,对每一句的语言表述作进一步斟酌,以确保标准语句的精练、严谨。在此基础上,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第四稿。
篇三:美丽乡村名单
2015年全省 “千村整治、百村示范” 美丽乡村名单新鲜出炉
2015-03-27
经各地申报,省宜居办近日审定公布了2015年 “千村整治、百村示范”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名单、美丽乡村景观带创建名单。今年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省计划整治1114个村庄、创建10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43条美丽乡村景观带,重点整治建设美丽乡村景观带、城市进出口干道两侧、长乐国际机场周边、合福铁路沿线、旅游景区周边、平潭拟保留石结构房比较集中的区域、“六江两溪”1公里范围内的村庄,加快接点连线成片,形成协同规模效应。
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千村整治”村庄名单
(1114个)
一、福州市(132个)
(一)美丽乡村景观带上的村庄(21个)
1、福清市环石竹湖景观带(1个):福清市镜洋镇墩头村。
2、长乐市罗联乡美丽乡村景观带(3个):长乐市罗联乡马厝村、吴村、马台村。
3、闽侯县白沙镇孔元村至林炳村美丽乡村景观带(2个):闽侯县白沙镇井下村、新坡村。
4、连江县贵安高速出入口至小沧乡美丽乡村景观带(4个):连江县小沧乡小沧村,潘渡乡塘坂村、坡西村、东雁村。
5、罗源县起步镇至洪洋乡美丽乡村景观带(9个):罗源县起步镇沈厝村、党林村、洋北村,洪洋乡皇万村、洪洋村、曹营村、石塘村、厝坪村、秋岭村。
6、闽清县商贸街至雄江镇梅雄村美丽乡村景观带(2个):闽清县东桥镇大溪村,梅溪镇北溪村。
(二)城市进出口干道两侧的村庄(7个)
福清市石竹街道霞满村;长乐市航城街道里仁村,营前街道黄石村;闽侯县竹岐乡龙湾里自然村,祥谦镇琯前村,上街镇联心村,鸿尾乡南下村。
(三)长乐国际机场周边(飞机降落时可视范围内)的村庄(4个) 长乐市漳港街道屏洋村、新厝村、龙峰村、万沙村。
(四)合福铁路沿线(300米范围内)的村庄(6个)
闽侯县荆溪镇关西村,小箬乡胡柄村、小箬村、福田村,白沙镇大濑村、梧桐下村。
(五)“六江两溪”1公里范围内的村庄(27个)
福清市海口镇梧屿村;长乐市梅花镇梅新村,潭头镇岱西村;连江县东岱镇东水村、洪塘村、洋西村、南山村;罗源县白塔乡凤坂村,飞竹镇梧桐村;永泰县清凉镇北斗村、小田村,梧桐镇丘演村、光荣村、春光村,嵩口镇赤水村、大喜村,长庆镇莲峰村、岭兜村,盖洋乡盖洋村、珠峰村,洑口乡梧村、梅村,富泉乡芭蕉村、德洋村、协星村;闽清县雄江镇梅雄村、梅洋村。
(六)旅游景区周边的村庄(9个)
福清市石竹街道真丰村,东张镇少林村,一都镇后溪村;长乐市江田镇南阳村;连江县琯头镇长门村;永泰县岭路乡云山村、白云乡寨里村、白云村、陈家村。
(七)福厦铁路沿线(300米范围内)的村庄(1个)
福清市上迳镇县圃村。
(八)其他区域的村庄(57个)
晋安区宦溪镇鹅鼻村、弥高村、创新村,寿山乡岭头村、九峰村,日溪乡汶洋村、日溪村;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白眉村、前洋村;福清市音西街道珠山村,宏路街道周店村,龙江街道松峰村,龙山街道祥丰村,阳下街道西洽村,东瀚镇南浔村,港头镇东翁村,高山镇西江村、前王村,江阴镇东井村,三山镇韩瑶村,新厝镇江兜村,渔溪镇建新村;长乐市古槐镇北湖村,湖南镇西宅村、仙宅村,玉田镇坑田村、东渡村,首占镇佑林村,金峰镇三星村,松下镇首祉村,鹤上镇仙街村,文武砂镇八站村、新村村;连江县马鼻镇辰山村,丹阳镇桂林村,黄岐镇古石村;罗源县白塔乡石别村、钟下村,飞竹镇外坂村,中房镇林家村,鉴江镇井水村;闽清县金沙镇下林村,白樟镇樟山村,白中镇霞溪村,池园镇顶坑村,上莲乡佳头村,坂东镇坂中村,三溪乡前光村,塔庄镇坪街村,省璜镇璜兰村,下祝乡翁山头村;永泰县嵩口镇,大洋镇康乐村、埔头村,同安镇樟坂村、官路村。
二、厦门市(60个)
(一)美丽乡村景观带上的村庄(8个)
1、海沧区环山美丽乡村景观带(4个):海沧区新阳街道新垵村东社、新垵村许厝社,东孚镇洪塘村刘营社、洪塘村赤土社。
2、集美区碧溪美丽乡村景观带(3个):集美区后溪镇前进村西井社、前进村洪村社、后溪村中秋街。
3、同安区秀美山村美丽乡村景观带(1个):同安区莲花镇上陵村。
(二)城市进出口干道两侧村庄(1个)
海沧区东孚镇寨后村寨后社。
(三)旅游景区周边的村庄(1个)
同安区竹坝管委会竹坝村。
(四)福厦铁路沿线(300米范围内)的村庄(1个)
翔安区内厝镇美山村美山自然村。
(五)其他区域的村庄(49个)
海沧区海沧街道海沧社区洪厝社、温厝社区山后社、贞庵村贞庵新村,东孚镇寨后村长北社、寨后村林后社;集美区灌口镇坑内村前山社、双岭村中心村、顶许村张庄社、双岭村塔边社、李林村中仑社、陈井村,后溪镇溪西村下庄社;同安区新民镇溪林村走马人自然村、溪林村上院自然村、溪林村乙亩自然村、溪林村乌山自然村、柑岭村塔埔尾自然村、湖柑村三角埕自然村、湖柑村棋盘厝自然村、湖柑村墙仔内自然村、溪林村林窑自然村,汀溪镇堤内村、前格村,洪塘镇大乡村大乡社自然村,凤南农场土楼村土楼社自然村,五显镇明溪村官仔边自然村、上厝村马塘里自然村、上厝村潘厝里自然村、上厝村上厝里自然村,白沙仑农场白沙自然村;翔安区新店镇澳头社区、沙美社区、莲河社区、鼓锣社区下庙自然村,大嶝街道双沪社区、蟳窟社区、田墘社区、东埕社区,新圩镇村尾村、后亭村、桂林村七里自然村,马巷镇前庵社区、何厝社区、郑坂社区山顶头自然村、琼头社区陈下厝自然村、同美社区塔埔自然村,内厝镇许厝村、前垵村前垵自然村、霞美村下美店自然村。
三、漳州市(136个)
(一)美丽乡村景观带上的村庄(14个)
1、平和县山格镇至文峰镇美丽乡村景观带(2个):平和县文峰镇文美村,山格镇山格村。
2、龙海市程溪镇至九湖镇美丽乡村景观带(1个):龙海市程溪镇东头村。
3、华安县华丰镇至仙都镇美丽乡村景观带(5个):华安县华丰镇芹岭村,仙都镇中圳村、先锋村、仙都村、市后村。
4、漳浦县绥安镇至官浔镇美丽乡村景观带(1个):漳浦县绥安镇京里村。
5、长泰县武安镇至岩溪镇美丽乡村景观带(3个):长泰县岩溪镇石铭村,陈巷镇西湖村、古仓村。
6、东山县西埔镇至樟塘镇美丽乡村景观带(2个):东山县西埔镇冬古村、亲营村。
(二)城市进出口干道两侧的村庄(15个)
云霄县东厦镇溪塘村,火田镇古楼村、后埔村、高田村,下河乡世坂村,马铺乡龙镜村,列屿镇人家村;龙文区朝阳镇书厅村、登科村;芗城区芝山镇渡头村;南靖县丰田镇五川村;长泰县武安镇金里村,古农农场共明村、农科村;东山县杏陈镇大产村。
(三)“六江两溪”1公里范围内的村庄(14个)
龙文区郭坑镇篁卿村;平和县坂仔镇宝南村,国强乡延山村,小溪镇厝丘村;龙海市东园镇厚境村,紫泥镇安山村;芗城区浦南镇吴浦村;南靖县山城镇张渠村,船场镇集星村,靖城镇径里村,奎洋镇上洋村;华安县华丰镇下坂村,丰山镇玉兰村,新圩镇官畲村。
(四)旅游景区周边的村庄(4个)
平和县大溪镇庄上村;南靖县书洋镇石桥村,梅林镇梅林村;东山县康美镇东沈村。
(五)其他区域的村庄(89个)
诏安县梅岭镇南门村、寮雅村、腊洲村,西潭乡山河村,金星乡黎明村,深桥镇树美村,梅洲乡梅山村,桥东镇桥园村、甲洲村,官陂镇凤狮村、新径村、光亮村,红星乡西埔村,建设乡月港村,霞葛镇庄溪村,四都镇城楼村、马城村、大梧村;常山开发区梧园管理区;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沙坂村、鸿渐村、坂美村;平和县南胜镇糠厝村,五寨乡前岭村,安厚镇东寨村,霞寨镇官峰村,芦溪镇蕉路村,崎岭乡下石村,九峰镇福山村,长乐乡联胜村,秀峰乡福塘村;龙海市东泗乡溪坂村、卓港村,港尾镇东坑村,浮宫镇美山村,东园镇埭尾村;芗城区石亭镇南山村,天宝镇过塘村;南靖县南坑镇南塘村,龙山镇奎山村,金山镇东建村,和溪镇和溪村;华安县华丰镇高石村,高车乡前岭村,高安镇三洋村,马坑乡福田村;长泰县枋洋镇枋洋村、演柄村、科山村,林墩工业区林溪村,坂里乡
篇四:什么是美丽乡村
什么是美丽乡村
文章来自中研智业集团
作者:樊森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建立在对环境和资源的超强开发利用和过度消耗基础上的,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生活越来越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退化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挑战,“三农”问题更为紧迫。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成为当前农村建设的重点,对于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意义重大。从美丽中国到美丽乡村,从十六届五中全会,到中央一号文件,再到农业部出台《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及《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美丽乡村的大轮廓已清晰可见,但究竟什么样的乡村才称得上美丽乡村并没有系统完整的说法。
美丽乡村是什么?美丽乡村就是美丽中国的农村版,是新农村的升级应用版。美丽乡村建设涵盖了以往的新农村、休闲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等内容。结合笔者多年的村庄规划经验,美丽乡村应具备以下七大要素。
一、舒适的人居环境
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同时随着国家惠农哺农政策不断实施,使得农村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差距仍然巨大,农村的人居条件和环境难以吸引和留住人们的生息,造成了当下诸多空心村的产生。乡村的基本
属性是人的居住聚集,因此发挥好基本职能,提高基本职能的吸引力,并使其与城镇、城市在整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某些方面具有特色差异竞争力,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要求。
1、生态环境优美
当前全国性基本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挑战(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美丽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开发、工业生产等活动对农村生态环境也带来一定威胁,保护并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持天蓝、水绿、气清的自然环境,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是美丽乡村的基本所在,也是美丽乡村的吸引力所在。
2、基础设施完善
总体而言,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亟需治理,尤以农村改厕、路面硬化、排污、垃圾处理等任务为重点,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的保洁机制,应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和必不可少的部分。
3、公共服务均等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乡村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标志。十八大报告指出,让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要整治环境,还要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的科、教、文、卫、体、社会保障服务,能够保障农民安居乐业,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适度的人口聚集
城市之所以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是因为城市为他们提供了
相较于农村更大的发展平台、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多的就业机会。虽然近十年来,我国大多地区都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但事实上农村的吸引力仍然不足,空心村现象依旧突出。新农村不应该是农村建设的终结,而应该进一步创新、提升,在完成基础建设的同时,推进农业提升发展,满足新时期农民的生存、生活、生产需求,提炼独特的乡村文化,吸引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回到农村。
1、保有人口居住
农村的基本属性就是满足人口居住聚集,美丽乡村规划当然也不例外,能够吸引人口聚居、提升农村发展活力才是根本。美丽乡村建设首要重点在于加强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确保农村能留得住人居住,能有人居住,体现农村发展为了人。逐步解决和消除空心村、空壳村的存在,没有人居住的形式上的美丽农村都是没有意义的。
2、人口规模适中
适度的人口规模集中是考量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人口过大或过少都不利于农村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人口集聚的规模是根据人口自身发展规律与其周边产业吸收的人数来决定。同时,以产业为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彰显特色,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避免美丽乡村再次空心。
3、人口结构合理
目前我国多数农村变成了留守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且基本很难再回到农村,留守的基本均是妇女儿童和老人,文化知识欠缺、市场意识不足,将严重制约了农村农业的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如果合理布局
村庄布点,改善和优化农村人口结构,避免和消除留守村恶性状况,是解决美丽乡村长远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新型的居民群体
人的发展与农村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程度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条件逐渐改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农村居民群体的素质也随之升高。现在的农民已告别“吃饱穿暖”的年代,他们在物质上的需求更为丰富、精神需求层次不断升高、自我发展意识及职业化需要不断强烈,一个新型的农村居民群体已呈现出来,全国各地相继提出培养“四型农民”的概念(即知识型、技能型、组织型、职业型)。新型农村居民的培养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意义重大,将从根本上推动农村发展,是强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内在动力。
1、一定的文化知识
美丽乡村建设要注重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重视农民文化知识、农民素质及创业创新等方面教育,充分利用各行政村的远程教育平台,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确保农民综合素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能够相匹配。
2、娴熟的技术技能
随着农村物质需求和精神文明的提升和丰富,留在农村和返回农村的人口将逐渐增加。农村居民整体的技术、技能水平上升,由此带来的个人发展和提升、自我实现的意识渐渐强烈,为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注入新生力量,推动农业发展壮大,从而吸引更多的返乡人
口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3、较高的文明素质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单纯“涂脂抹粉”,不仅要外貌美,更要内在美、心灵美。农村的内在美主要取决于农村居民的文明素质和意识,即将淳朴的乡风、民间传统文化、现代文明意识等互相融合,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由内在美引导出的外在美才是可持续的美丽。
四、优美的村落风貌
村落风貌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山、水、田园、农家组成的一幅优美图画,也可以说它是村庄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魅力。无论是远观还是置身其中,村落风貌改善绝对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任务。美丽乡村建设应积极实施“四化”工程,坚持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和挖掘内在文化升华乡村形象两手同时抓。尤其对于一些先天禀赋较好,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村落,更要注重村庄风貌改善、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形象塑造、旅游品牌打造和环保氛围营造。
1、自然生态景观优美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尊重自然之美,充分彰显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在逐步渗入现代文明元素的同时,要通过生态修复、改良和保护等措施,使乡村重现优美的自然景观。精心打造融现代文明、田园风光、乡村风情于一体的魅力乡村。
2、村落布局形式独具
篇五: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晚上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介绍“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
美丽乡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美丽乡村”不只是外在美,更要美在发展,要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财收入,进而更好地为民办实事,带领农民致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向更高层级迈进,真正成为惠民利民之举。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明确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不可获取的重要部分。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农村地域和农村人口占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因此,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奋斗口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总结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基础上,中央财政依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平台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选择浙江、贵州、安徽、福建、广西、重庆、海南等7省市作为首批重点推进省份。
一、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早在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结合省委“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千万工程”,在全县实施以“双十村示范、双百村整治”为内容的“两双工程”的基础上,立足县情提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问,把安吉建设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构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2010年6月,浙江省全面推广安吉经验,把美丽乡村建设升级为省级战略决策。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为此专门制订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一2015年)》,力争到2015年全省70%县(市、区)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60%以上乡镇整体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斐然,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如今,安徽、广东、江苏、贵州等省也在积极探索本地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牵头部门。浙江、安徽、广西等省区都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试点县市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福建省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干部考核和对乡村口标管理考评,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是加大投入整合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多元投入。7省
份积极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存量、盘活增量,努力增加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专项预算安排。安徽省从2013年起,省本级每年安排10亿元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要求每年市级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县级不少于1000万元,主要用于中心村建设和其他自然村治理。福建省在各级投入3. 28亿元试点资金的基础上,又追加4亿元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贵州省对专项资金连续两年结转的无条件转向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今年己整合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生态移民建设补助、农民健身工程补助、农民文化家园补助等1. 75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重庆市整合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补助、农村文化建设补助、村卫生室医疗设备及网络维护补助等资金专项用于美丽乡村建设项口的运行管护。福建省永春县投入5000万元,推行“金佛手一美丽乡村贷”,撬动信贷资金近3亿元。安徽省7个市设立了美好乡村建设投融资公司,融资12. 3亿元。宣城市、铜陵市引导各类企业投入资金1亿多元。
三是因地制宜,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从试点情况看,主要包括四种类型:(1)聚集发展型。对明确作为中心村的,完善水、电、路、气、房和公共服务等配套建设。浙江省永嘉县将楠溪江沿岸的岩头镇等3个乡镇15个村进行整体规划,将地域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的村庄成片一组团,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和新社区适度集中,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机制。(2)旧村改造型。通过村内、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绿化
美化、休闲场地等设施建设,促进村庄整体建筑、布局与当地自然景观协调。(3)古村保护型。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留完好、原有古村落景观特征明显,保护开发价值较高的古村落,以保护性修缮为主。安徽省黄山区在对永丰、饶村、郭村等几处古村落的传统街巷格局与形态、地貌遗迹、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石刻等文化遗存进行重点调查的基础上,积极完善村庄道路、水系、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提升村庄人居品味。(4)景区园区带动型。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围绕建设屯堡维护及田园风光旅游乡村,在七眼桥镇本寨村、大西桥镇鲍屯村发展旅?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担涌焱平扒叵叽唇ǖ愕墓烫嵘丫扒叵叽蛟斐晌拿餍忝赖娜宋木肮弁ǖ馈0不帐〉蓖肯匾老执┮凳痉肚ㄉ瑁ㄉ枇怂蒷l}社区,探索出一条“旧宅变新房、村庄变社区、村民变居民、农民变工人”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四是注重规划实效,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体系。浙江省尝试以村级为主体编制试点规划,切实尊重村级组织和村民的主体地位,将规划费用补助下达到村,在政府引导、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由村民会议决策,避免出现“规划连村支书都看不懂”的问题。安吉县采取“专家设计、公开征询、群众讨论”的办法,将全县行政村进行差异化规划,今年10月25日该县通过了全国首个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区验收。重庆市通过梳理市级涉农项口建设情
况,明确了87项建设管护标准,并计划用1年左右时问建成标准体系,为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提供借鉴。海南省以澄迈县为基础制定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标准。
二、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首批试点省份的实地调研和座谈分析,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重视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一是认识不够,思想不统一。由于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不够,不同层级政府和不同职能部门在具体实施或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时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和行动力必然不同,难以形成建设合力,达成整体联动、资源整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建设格局。
对于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搞搞清洁卫生,改善农村环境”的低层次认识上,更不能形成错误观念,认为它只是给农村“涂脂抹粉”、展示给外人看的。而应该提升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
二是参与部门多,组织协调难度较大。美丽乡村建设是
小学作文